玻璃常见缺陷与自爆..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及解决办法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以及解决方法1、自爆的定义及其分类:钢化玻璃自爆可以定义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作用力直接作用与玻璃的情况下而玻璃本身自动发生裂纹、破碎的的自然现象。
表现为玻璃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搬运、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自爆按起因不同主要可分为两种:一是:由玻璃中产生可见缺陷所引起的自爆现象,例如砂粒、结石、气泡、渗杂物、爆边、缺口、裂纹纹理、划伤等各种原因;二是:由玻璃中内部硫化镍(NiS)杂质相变体积膨胀引起的自爆。
玻璃的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爆现象,人们应明确分类,区别对待,采用相对应的方法来应对和处理,减少玻璃引自爆而产生的损失。
前者一般可见现象,在检测检验时注意观察即可相对容易发现,因此在生产的过程之中可以控制好玻璃的质量;后者主要表现由玻璃中存在着很多微小的硫化镍颗粒体积发生膨胀而引发的自爆现象,与前者不同,其是在检验检测时无法目测到,所以该现象无法控制。
在实际运作和处理上,前者一般可以在安装前剔除,后者因无法检验而继续存在,成为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因素。
由于硫化镍类引起的自爆后更换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同时会伴随较大的质量投诉及经济损失等问题,造成业主的不满意甚至出现危机生命财产等更为严重的其他后果,所以硫化镍引发的自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二、钢化玻璃发生自爆现象机理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造成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
由于玻璃经过钢化处理后,玻璃表面层会形成压应力。
内部板芯层则形成张应力,同时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
但是玻璃这种材料脆性很高,耐压型很强,但受拉性却很弱,因此玻璃破碎大多数是张应力的变化而引发的。
当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处在玻璃板芯张应力层)在发生相变时,其体积发生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张应力就会大于压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压应力和张应力这对平衡体就会发生破坏,就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制造玻璃主要原料石英砂或者砂岩带入镍,在生产过程之中燃料及辅料会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中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镍。
玻璃自爆原因及表面现象

玻璃自爆原因及表面现象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钢化玻璃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自动性炸裂叫做钢化玻璃的自爆。
自爆是钢化玻璃固有的特性之一。
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以下几种:①玻璃质量缺陷的影响A.玻璃中有结石、杂质:玻璃中有杂质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也是应力集中处。
特别是结石若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是导致炸裂的重要因素。
结石存在于玻璃中,与玻璃体有着不同的膨胀系数。
玻璃钢化后结石周围裂纹区域的应力集中成倍地增加。
当结石膨胀系数小于玻璃,结石周围的切向应力处于受拉状态。
伴随结石而存在的裂纹扩展极易发生。
B.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的小球体存在,直径在0.1—2㎜。
外表呈金属状,这些杂夹物是NI3S2,NI7S6和NI—XS,其中X=0—0.07。
只有N I1—X S相是造成钢化玻璃自发炸碎的主要原因。
已知理论上的NIS在379。
C时有一相变过程,从高温状态的a—NIS 六方晶系转变为低温状态B—NI三方晶系过程中,伴随出现2.38%的体积膨胀。
这一结构在室温时保存下来。
如果以后玻璃受热就可能迅速出现a—B态转变。
如果这些杂物在钢化玻璃受张应力的内部,则体积膨胀会引起自发炸裂。
如果室温时存在a—NIS,经过数年、数月也会慢慢转变到B态,在这一相变过程中体积缓慢增大未必造成内部破裂。
C.玻璃表面因加工过程或操作不当造成有划痕、炸口、深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或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②钢化玻璃中应力分布不均匀、偏移玻璃在加热或冷却时沿玻璃厚度方向产生的温度梯度不均匀、不对称。
使钢化制品有自爆的趋向,有的在激冷时就产生“风爆”。
如果张应力区偏移到制品的某一边或者偏移到表面则钢化玻璃形成自爆。
③钢化程度的影响,实验证明,当钢化程度提高到1级/㎝时自爆数达20—25%。
由此可见应力越大钢化程度越高,自爆量也越大。
玻璃安全隐患及应急预案

一、引言玻璃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居、交通工具等领域。
然而,由于玻璃的特性,如易碎、易裂等,玻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玻璃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文将分析玻璃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二、玻璃安全隐患分析1. 玻璃自爆玻璃自爆是指玻璃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破裂的现象。
自爆原因主要包括:(1)玻璃质量问题:如玻璃原片质量不良、玻璃成分不稳定等。
(2)玻璃加工问题:如切割、加工、安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等。
(3)玻璃环境问题:如温差、湿度、辐射等。
2. 玻璃破碎玻璃破碎是指玻璃在受到外力冲击或温度变化时,发生破裂现象。
破碎原因主要包括:(1)外力冲击:如车辆碰撞、物体撞击等。
(2)温度变化:如室内外温差、阳光直射等。
(3)玻璃老化:如玻璃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湿度大等。
3. 玻璃安装问题玻璃安装问题主要包括:(1)玻璃安装不规范:如玻璃与墙体连接不牢固、玻璃安装角度不正确等。
(2)玻璃安装材料不合格:如玻璃胶、密封胶等。
(3)玻璃安装环境恶劣:如高空作业、恶劣天气等。
三、玻璃安全隐患应急预案1. 预防措施(1)加强玻璃质量监管:严格控制玻璃原片质量,确保玻璃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规范玻璃安装: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玻璃安装,确保玻璃与墙体连接牢固。
(3)加强环境监测:对玻璃使用环境进行监测,避免玻璃因温差、湿度等因素发生自爆。
(4)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公众对玻璃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安全意识。
2. 应急预案(1)自爆玻璃处理当发现玻璃自爆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及时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②评估玻璃破裂程度,判断是否需要紧急拆除。
③对破裂玻璃进行清理,防止碎片伤人。
④修复破裂玻璃,恢复玻璃功能。
(2)玻璃破碎处理当玻璃破碎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及时隔离危险区域,防止人员进入。
②评估破碎玻璃碎片数量和分布,确定清理范围。
钢化玻璃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

钢化玻璃常见的缺陷产生原因
钢化玻璃是一种通过加热和急冷处理的处理玻璃产品,具有优异的耐冲击性、强度和安全性。
然而,钢化玻璃也可能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可能由于多种原因产生。
以下是钢化玻璃常见的缺陷及其产生原因的详细介绍:
1.晶点状缺陷:
晶点状缺陷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微小凹陷或颗粒状瑕疵。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含有金属颗粒或杂质,或是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硫化反应引起的。
金属颗粒和硫化反应会导致玻璃表面出现小型的不透明斑点。
2.压痕和划痕:
压痕和划痕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线状或弧状划痕,通常与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接触有关。
在钢化过程中,玻璃经过高温加热和突然冷却,容易导致表面硬度下降,从而更容易产生划痕。
3.剥落或爆裂:
钢化玻璃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剥落或爆裂现象。
这可能是由于玻璃内部存在微小的隐性缺陷或应力集中引起的。
当玻璃受到外部冲击或温度变化时,这些隐性缺陷或应力集中可能引起玻璃爆裂或剥离。
4.织纹:
织纹是指在钢化玻璃表面形成的细微纹理,通常与钢化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不均匀有关。
加热和冷却速度不一致会导致表面应力不均匀,从而在玻璃表面形成细微纹理。
5.光变偏差:
光变偏差是指钢化玻璃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光线透射的颜色和变形。
这可能是由于原料中的金属杂质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物质残留导致的。
玻璃幕墙玻璃自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五篇)

玻璃幕墙玻璃自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五篇)第一篇:玻璃幕墙玻璃自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玻璃幕墙玻璃自爆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由于我国近年来大面积玻璃窗及各种玻璃幕墙日益增多,愈建愈高,各种玻璃在上墙后自裂(自爆)现象时有发生。
高层幕墙的脚手架还在拆除中,玻璃就连续发生自爆,带来很大经济损失,并且更换困难。
施工单位和玻璃制造厂家责任不易分清,现将几种玻璃自爆原因探讨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玻璃的自爆现象受多方面影响。
除玻璃本体质量外,玻璃的几何形状,如方形、矩形、三角形和圆形。
玻璃安装状况如:四周紧固或松驰,玻璃底部是否安放支撑物,玻璃与四周铝合金框用什么硬度材质密封或用玻璃胶密封,以及后续工艺、受热状况等均对玻璃的自爆有密切影响。
玻璃热应力自爆,一般是来自玻璃本体部位不均匀所致。
玻璃上墙后,在阳光直接照射下,玻璃吸收阳光的红外光和部分可见光,这些光在玻璃体内转化为热能,使玻璃本体温度升高并形成玻璃四周的热膨胀。
如玻璃镶嵌在铝合金框内部,玻璃被镶部份不能受到暴露在框外暴露同样照射,因此导致暴露整体受热不均,内部热应力形成,玻璃中区的热膨胀对玻璃边缘产生张应力,此张应力大于玻璃的抗张强度,就会造成玻璃的破裂(自爆)。
热应力破裂一般可从以下特点来辨别:1、玻璃破裂边缘裂口整齐,裂口数量少,破裂线为曲折单线或复线。
2、玻璃破裂线与玻璃边缘一般成直角,否则可能是弯曲应力破裂,或者是玻璃边缘缺陷所致。
3、在玻璃中区的破裂线多为弧线形。
二、铝合金有框幕墙玻璃自爆的原因1、玻璃本身质量不良是造成玻璃自爆原因之一,如玻璃平整度差,厚薄不均,玻璃内有气泡夹渣等。
在受太阳照射下,热效应不均匀,导致自爆。
2、在采用人工裁切玻璃时,裁切的玻璃边缘一定要求平直光滑,不准许有崩边、牙边、崩角等缺陷。
要保证玻璃周边没有伤残状态下使用,否则在玻璃边缘有缺陷处极易产生自爆点。
3、玻璃安装时为了减少哽对哽的接触,玻璃下端不能直接落在铝合金框上,否则玻璃受热膨胀极易自爆。
如何避免玻璃的自爆

如何避免玻璃的自爆如何避免玻璃的自爆?我们家中使用的玻璃都是有一定的炸点的,一旦使用不当,就容易自爆,危害我们的人生安全。
我们在卫浴间洗澡时温度偏高,更容易发生玻璃自爆。
本文就针对这一话题为大家做个介绍,以便您在生活中有个正确的认识,下面就跟一起了解一下吧。
钢化玻璃会爆是不是就代表着玻璃质量不好?这倒不一定,其实安装不当或者使用时养护不当都会造成钢化玻璃自爆的。
1、钢化玻璃质量不过关在无直接机械外力作用下发生的钢化玻璃自动性炸裂叫做自爆。
钢化玻璃出现自爆现象虽然可能是因安装不当或者使用过程中养护不当造成的,但更可能的原因则是厂家生产的钢化玻璃自身质量原因造成的,用于淋浴房的钢化玻璃至少厚度要有6-8mm。
2、淋浴房玻璃安装不当安装不当也可能引起玻璃自爆。
玻璃表面和边部在加工、运输、贮存和施工过程,可能造成有划痕、炸口、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钢化玻璃自爆,又或者比如说安装时玻璃有一定的倾斜度或人为改变了玻璃的形状也会导致类似问题。
3、钢化玻璃养护不当导致自爆日常使用过程中,因尖锐物体撞击、温度急剧变化等原因造成淋浴房玻璃出现自爆也是比较常见的。
解决问题如何降低浴室玻璃自爆风险想要解决钢化玻璃潜在的自爆的问题,有很多种方案,包括选购和安装环节以及后期加工都是可以从细节入手减低其自爆风险的。
正确安装玻璃门为防止安装不当导致的钢化玻璃自爆情况,最好在选购产品时,要求厂家提供专业人员上门安装,以免出现安装不当而导致的损坏问题,以及出现损坏后,责任难分的问题。
装时最忌的是对玻璃进行切割,因为钢化玻璃只能在刚花钱就对玻璃进行加工至需要的形状,而不能在钢化后再进行尺寸形状加工,这非常容易使得玻璃出现自爆。
选择优质钢化玻璃钢化玻璃最低要求要保证产品证书上具有3C认证标志,此外我们戴上偏光的太阳眼镜看玻璃时,钢化玻璃应呈现出彩色条纹斑,而用肉眼看侧面它也会有发蓝的斑;最后可以注意钢化玻璃的弧度,其平整度不如普通玻璃平整,而是有凹凸之感,较长的边,会有一定弧度。
钢化玻璃自爆的原因是什么

自爆及其分类钢化玻璃自爆可以表述为钢化玻璃在无外部直接作用的情况下而自动发生破碎的现象。
在钢化加工、贮存、运输、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均可发生钢化玻璃自爆。
自爆按起因不同可分为两种:一是由玻璃中可见缺陷引起的自爆,例如结石、砂粒、气泡、夹杂物、缺口、划伤、爆边等;二是由玻璃中硫化镍(NiS)杂质膨胀引起的自爆。
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爆,应明确分类,区别对待,采用不同方法来应对和处理。
前者一般目视可见,检测相对容易,故生产中可控。
后者则主要由玻璃中微小的硫化镍颗粒体积膨胀引发,无法目测检验,故不可控。
在实际运作和处理上,前者一般可以在安装前剔除,后者因无法检验而继续存在,成为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因素。
硫化镍类自爆后更换难度大,处理费用高,同时会伴随较大的质量投诉及经济损失,造成业主的不满甚至更为严重的其他后果。
所以,硫化镍引发的自爆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钢化玻璃自爆机理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膨胀是导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
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
内部板芯层呈张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
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
钢化玻璃中硫化镍晶体发生相变时,其体积膨胀,处于玻璃板芯张应力层的硫化镍膨胀使钢化玻璃内部产生更大的张应力,当张应力超过玻璃自身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会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国外研究证明:玻璃主料石英砂或砂岩带入镍,燃料及辅料带入硫,在1400℃~1500℃高温熔窑燃烧熔化形成硫化镍。
当温度超过1000℃时,硫化镍以液滴形式随机分布于熔融玻璃液中。
当温度降至797℃时,这些小液滴结晶固化,硫化镍处于高温态的α-NiS晶相(六方晶体)。
当温度继续降至379℃时,发生晶相转变成为低温状态的β-NiS(三方晶系),同时伴随着2.38%的体积膨胀。
这个转变过程的快慢,既取决于硫化镍颗粒中不同组成物(包括Ni7S6、NiS、NiS1.01)的百分比含量,还取决于其周围温度的高低。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分析

钢化玻璃自爆原因分析钢化玻璃与平板玻璃相比有许多优点,如钢化玻璃的强度高,韧性好,抗热冲击性能优越,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幕墙和门窗工程实践中。
但是钢化玻璃也有缺点,如自爆。
钢化玻璃在无荷载作用下发生的自发性炸裂称为钢化玻璃的自爆。
自爆是钢化玻璃固有的特性之一,产生自爆的原因很多,简单地归纳为以下几种:1.玻璃中有结石、气泡和杂质:玻璃是典型的脆性材料,其力学行为服从断裂力学。
玻璃中的结石、气泡和杂质在玻璃中将会形成裂纹,是钢化玻璃的薄弱点,特别是裂纹尖端是应力集中处。
如果结石、气泡或杂质处在钢化玻璃的张应力区,或在荷载作用下使其处于张应力,都可能导致钢化玻璃炸裂。
2.玻璃中含有硫化镍结晶物:硫化镍夹杂物一般以结晶体存在,室温下存在着相向相转变的倾向,并伴有一定量的体积膨胀。
如果这些杂物在钢化玻璃受张应力的部位,或在荷载作用下使其处于张应力区,则体积膨胀会引起自发炸裂。
由硫化镍粒子造成的钢化玻璃自爆其爆裂点裂纹形状往往与蝴蝶相似,被称为蝴蝶形裂纹,有些在爆裂点中部有一个有色颗粒,被认为是硫化镍粒子,这两个特性往往被用来作为钢化玻璃是否是自爆的判据。
硫化镍粒子在钢化玻璃自爆前后的体积是不同的,爆裂前体积小,不易被看见;自爆后其体积增大,地点确定,很容易被看见,这也是钢化玻璃自爆不易预见的原因之一。
3.玻璃表面和边部在加工、运输、贮存和施工过程,可能造成有划痕、炸口和爆边等缺陷,易造成应力集中而导致钢化玻璃自爆。
玻璃表面本来就存在大量的微裂纹,这也是玻璃力学行为服从断裂力学的根本原因。
这些微裂纹在一定的条件下会扩展,如水蒸气的作用、荷载的作用等,都可能加速微裂纹的扩展。
通常情况下微裂纹的扩展速度是极其缓慢的,表现为玻璃的强度是一恒定值。
但是玻璃表面的微裂纹有一临界值,当微裂纹尺寸接近或到达临界值时,裂纹快速扩张,导致玻璃破裂。
如果玻璃表面存在接近临界尺寸的微裂纹,如玻璃表面和边部在加工、运输、贮存和施工过程造成的划痕、炸口、爆边等缺陷尺寸就较大,玻璃可能在极小的荷载作用下就导致玻璃表面微裂纹快速扩张,最终导致玻璃破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夹杂物
▪ 玻璃中夹杂物的产生原因——1、
原料中带入的难熔杂物;2、窑 体掉落物掉落在玻璃表面形成 夹杂物。
四、崩边
▪ 崩边的产生原因——1、磨边机
上玻璃入口处挡板错位;2、磨 轮使用时间过长磨轮老化;3、 磨边机两侧传送皮带松紧快慢 不一;4、传动轴齿轮打滑;5、 抬片过程中边部受外力碰撞。
玻璃边部受碰撞造成的破碎
玻璃角部受碰撞造成的破碎
玻璃中间部位受外力挤压或撞击造 成的破碎
自爆原理及自爆特征
▪ 自爆原理——自爆属钢化玻璃固有的特性
之一,钢化玻璃内部的硫化镍结石膨胀是导 致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玻璃经钢化处 理后,表面层形成压应力,内部板芯层呈张 应力,压应力和张应力共同构成一个平衡体。 玻璃本身是一种脆性材料,耐压但不耐拉, 所以玻璃的大部分破碎是张应力引发的。硫 化镍结石在钢化玻璃生产过程中会把高温晶 态(a-NiS)“冻结”并保留到常温下。由于 这些高温晶态在常温下并不稳定,会随着时 间逐渐向常温晶态(β-NiS)转变,在转变的 同时会伴随着一定的体积膨胀(膨胀2~ 4%);若结石恰好存在与钢化玻璃的张应力 区(玻璃板厚度方向的中部),则这种相变 过程往往会导致钢化玻璃突然破碎,即我们 通常所说的钢化玻璃自爆现象。钢化玻璃自 爆后会以自爆点为中心向四周产生放射状裂 纹,在自爆点会存在一个“蝴蝶斑”状的图 案(自爆点周边有两个较大的玻璃碎片)。 这也是判断是否属于自爆的依据。
五、缺角
▪ 玻璃缺角的产生原因——1、磨
边设备原因:A、倒角磨轮老化; B、转动轴齿轮打滑;(如右图 缺角在我司玻璃出厂前完全可 以控制避免)2、人为操作不当 原因:在抬片转运过程中玻璃 角部受碰撞造成。(当玻璃边 角部受外力碰撞时,轻则崩边、 缺角,重则玻璃破碎)
六、划伤
▪ 划伤的产生原因——产生划伤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1、尖 锐金属等硬物与玻璃磨擦;2、 抬片过程中玻璃边角部与另一 片玻璃表面磨擦。如右图所示, 此片玻璃划伤在玻璃边角部, 为玻璃从箱内抬出时由于抬起 速度不同步,玻璃角部在此片 玻璃表面拖动磨擦产生的划伤。
七、擦伤
▪ 擦伤的产生原因——擦伤与划
伤的区别在于划伤呈线状而擦 伤呈点状。擦伤的产生主要为 玻璃之间相互磨擦而导致。
感谢贵司一直以来对南玻的大力 支持与信任
玻璃常见缺陷与自爆原理
一、气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气泡的产生——1、玻璃液在澄
清过程中产生气体;2、配合料 分解放出的气体;3、耐火材料 中析出气体;因上述原因,玻 璃在压延成型后玻璃中产生气 泡。
二、结石
▪ 结石的产生原因——1、原料本
身未完全熔化;2、未熔化的配 合料及随着配合料进入熔体中 的难熔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