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阅读答案
我的童年练习题及答案

1 / 15
稱品文档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10、外祖母从猫嘴里救下一只并教他说话,可是外祖父却不喜欢他,
因为他老是。
11、在的教导下,阿廖沙打败了街上最厉害的小孩克留什尼可夫。
12、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时,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
13、阿廖沙因为而没能参加母亲的婚礼。
醉。
7、“我”到外祖母家,我最喜欢的事情是一听外祖母讲故事其中印象最好 的是一勇士伊万和隐士米龙—这个故事。
8、"我”到外祖母家,两个舅舅闹着要分家更厉害了,其原因是_担心母亲要 讨回那份本来为她准备而被祖父扣下的那份嫁妆,其至因此两个舅舅还大打出 手。
9、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外祖父。
4/15
精品文档
这个人穿的衣服有点像警察的制服,上面钉着铜扣子,整天像喝得醉乎乎的,
人们都躲着他。
1、上面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 高尔基。
2、文段中的“我”是指谁?
阿廖沙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母讲故事非常精彩?
外祖母每次讲故事时,手足蹈、声情并茂;每次她讲完一个故事,“我”总是 说“再来一个〜”;和我一齐听故事的水手听完故事后请外祖母喝伏特加,让
3、阿廖沙遇到笫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 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4、外祖父的染坊起火,外祖母把硫酸盐从火里取出来。
5、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_小茨冈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格里戈 里_则常常受到捉弄。
6、节日狂欢中,通常由_雅科夫_弹琴,_外祖母—表演的舞蹈则让大家如痴如
我的童年练习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我的童年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5我的童年(季羡林)(市一等奖)

《我的童年》练习题一、基础题1.为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皇威犹在教谕龙胆凤髓不折不扣琐事蹿房越脊浑浑噩噩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私塾朝廷肃然起敬皇威犹在B.形势诞生孤苦伶仃地无一笼C.滋味养育相依为命人地生疏D.艰苦享受龙肝凤髓受用不尽3.指出下面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①我最早的关于政治的回忆,就是“朝廷”二字。
②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
4.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字,使它组成一个四字词语。
()然起敬万象()新孤苦()仃受用不()家徒四()光大门()5.选出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这是我每天最高的享乐,最大的愉快。
B.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C.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子女,也颇不以为然。
D.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记得最清楚的有两个:一个叫杨狗,我前几年回家,才知道他的大名,他现在还活着,一字不识;另一个叫哑巴小(意思是哑巴的儿子),我到现在也没有弄清楚他姓甚名谁。
B.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竟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C.我那一个家徒四壁的家就没有一本书,连带字的什么纸条子也没有见过。
反正我总是认了几个字,否则哪里来的老师呢?D.哪能被‘革命家’打倒在地,身上踏上一千只脚还要永世不得翻身呢?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季羡林先生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东方学、文学翻译等方面造诣精深。
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等。
B.“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一设问起过渡作用,由上文的叙述引出下文的议论,阐发了作者人生的感悟。
同时这一设问句也起到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
C.作者两个小伙伴的命运和遭遇说明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是教育的缺失。
D.第一自然段中的描写说明作者童年生活十分单调,只有代表贫困的灰黄色。
第5课《我的童年》习题(AB卷,含答案)

5 我的童年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D)A.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shū),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
B.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suǒ),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C.我看到一些独生子女的父母那样溺.爱(nì)子女?也颇不以为然。
D.后来听说哑巴小当了山大王,练就了一身蹿房越脊的惊人本领,能用手指抓住大庙的椽.子(yuán),浑身悬空,围绕大殿走一周。
(解析:D项“椽”应读“chuán”。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九叔)孤苦零仃,相依为命。
B.这些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是不折不扣的身边琐事,使我终生受用不尽。
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震作。
C.据说他从来不到宫庄来作案,“兔子不吃窝边草”,这是绿林英雄的义气。
D.我每次想到这样一个光着屁股游玩的小伙伴竞成为这样一个“英雄”,就颇有骄傲之意。
(解析:A项“零”应为“伶”;B项“震”应为“振”;D项“竞”应为“竟”。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A.春天到了,一元复始,大地万象更新....,草地上芳草如茵。
B.她第一次看到水牛,惊喜万分,大家都笑她是习以为常....的城市佬。
C.我们如何评价一个的生命,如果这个人告诉我们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值得你留恋?D.荷米恩跺着脚走上楼梯,不以为然....地看了看哈利手中的包裹。
(解析:B项中“习以为常”是指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
此处应为“少见多怪”。
)4.(黔西南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A.通过这次升学考试,使我认识到了学习语文要立足课本的重要性。
B.舞台上的表演精彩纷呈,我饶有兴趣地袖手旁观着。
C.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避免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我的童年生活阅读答案]课外阅读。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生活阅读答案]课外阅读。我的童年,](https://img.taocdn.com/s3/m/aa46ce2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c.png)
[我的童年生活阅读答案]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篇一: 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课外阅读。
我的童年,像彩色的梦!沐浴在春天的阳光下,欢跳于锦簇耀眼的花丛中,和蜂儿嬉戏,和蝴蝶追逐……那,就是童年的我。
松软的海滩上,有位正在拾贝壳的小姑娘,她睁着一对黑钻石般的眼睛,惊奇地发现,离开了大海,玲珑剔透的贝壳就失去了光泽。
她赶忙把一小堆五颜六色的贝壳放入海水里……那也是童年的我。
满山红叶如火一般耀眼,一片片枫叶落到地面,把大地染得通红。
一位小姑娘手拿一束枯叶,皱着眉,歪着头,站在爸爸的肩上,要把那手中的落叶安到树枝上,显得那么诚心,那么郑重……那,还是童年的我。
北国的雪花像鹅毛一样轻,一样白,飘落到哪里,哪里就银光闪闪。
广场上,融化了的积雪又冻得像镜面儿似的。
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自己的小女儿,鼓励她勇敢地滑行,要她像海燕一样勇敢、坚强,学会在冰上自由飞翔。
她会意地点点头,放开了妈妈的手,向前滑去。
跌倒了,爬起来,又跌倒了,再爬起来……然而,“小海燕”终于展开了柔嫩的双翅。
妈妈甜蜜地笑了,小姑娘也笑了,笑得像妈妈一样甜……那,依然是童年的我。
充满新奇,充满幻想,充满温馨,我的童年,使我永远难忘。
啊,童年,记忆中的明珠,你是我心灵上的彩虹!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郑重柔嫩3.作者把童年比作、、。
4.作者选取了在、、、这几个镜头中童年的“我”,抒发了“我” 。
5.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小海燕”指;“终于展开了双翅”是说。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考点:考点名称: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词义,字义的解释与辨析即是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思,即词义。
1、查字典或词典解释字词;2、分解组合法。
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
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我的童年》练习册试题答案

《我的童年》练习册试题答案2、更 伶仃 楣 徒 髓 噩 噩 碱 腌 穗 蹿 脊3、(1)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2)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4、示例:生活是一条路,充满着无数的选择;生活是一面镜子,反射着人性的善恶;生活是一场戏,演绎着悲喜的人生。
5、C6、因为季老的童年“没有红,没有绿”,生活的贫穷、经济的落后让他感觉他的童年没有色彩,是沉重的。
7、举人的太太——“我”的奶奶每天总省下半个白面馒头,留给“我”吃。
我们还能读出作者幼年生活的贫穷和涩涩的辛酸。
8、让“我”终生受用不尽。
它有时候能激励“我”前进,有时候能鼓舞“我”振作。
“我”对日常生活要求不高,对吃喝从不计较,不溺爱子女,也是童年琐事的影响。
9、示例:“我曾有几次从梦里哭着醒来。
尽管此时不但能吃上白面馒头,而且还能吃上肉,但是我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
这种愿望当然只是一个幻想。
”作者用朴素平实的语言写出一个六七岁的孩子离开母亲后心里酸涩的滋味和对母亲的眷恋,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10、略。
11、(1)“我”代数不及格时,老师给“我”关爱。
(2)老师每天于百忙之中抽时间给“我”补课。
(3)老师激发了“我”解答难题的勇气和灵感。
(4)老师没有接受母亲给买的贵重衣料,而接受了我给买的一只红萝卜。
(5)“我”坐在老师对面时的那种敬慕和爱恋之情。
(6)老师对“我”的勉励和“我”为老师翻译些短篇文字。
12、“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
…牢记了原理。
”13、T女士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她热诚为“我”补习算术,完全是出于对“我”的爱护,因而不肯接受母亲的“报酬”;红萝卜却无疑是童年时的作者对老师的一颗敬爱之心,T女士接受红萝卜同样是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
14、“我”对老师的敬爱、敬慕和爱恋、沉痛而深切的思念。
表现了尊师爱生,尤其赞美了老师的美丽、和平、善于诱导。
15、答案举例:“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
教育最新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5《我的童年》课内阅读 (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童年》课内阅读我的童年(节选)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
我往往都到假(jiā jià)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shìsì)的大看起来。
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
我对小说中的绿(lù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shǔ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
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
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
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
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
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xuěxuâ)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戳”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C;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戈部,再查13画。
2.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1)把假的当做真的。
(信以为真)(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如数家珍)(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狼吞虎咽)他狼吞虎咽地吃着汉堡包,样子好像几天没吃过东西。
3.请用“\”划去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正确的一个词语。
“闲书”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疼苦快乐幻想趣味)。
4.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最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1)一放学就躲着看“闲书”;(2)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倒背如流;(3)自己也想当小说中的人物;(4)练习铁砂掌,把指头戳得鲜血直流。
5.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5《我的童年》练习与答案

《我的童年》练习与答案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盐碱.()腌.()咸菜龙肝凤髓.()麦suì()屋 jǐ()2、词语积累浑浑噩噩:家徒四壁: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家徒四壁....,伹他却能奋发向上,实在令人敬佩。
B.我退伍后浑浑噩噩....地过了一阵子,经过朋友的指点,才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C.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让人肃然起敬....。
D.没想到,一些别人不以为然....的小事,也会在他心中掀起暴风骤雨。
4、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父亲和叔父到了济南以后,人地生疏,拉过洋车,扛过大件,当过警察,卖过苦力。
B. 乡下人一提到它,好像都肃然起敬,我当然更是如此。
C. 难道同我小时候的这一些经历没有关系吗?D. 我们三个天天在一起玩水,打枣,捉知了,摸虾,不见不散,一天也不间断。
二、课时达标5、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3)“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写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三、能力提升6、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为白菜狂莫言(1)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2)“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3)“今天是大集。
”母亲沉重地说。
(4)“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5)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
透过矇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
我的童年阅读答案小学

篇一:我的童年阅读答案小学课外阅读《我的童年》 (答案) 阅读季羡林《我的童年》的选段,完成练习(答案)。
我的童年(节选)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
我往往都到假(jiā jià)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shì sì)的大看起来。
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
我对小说中的绿(lù 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shǔ 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
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
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
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
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
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xuě xu??)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 “戳”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2. 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个句子。
(1)把假的当做真的。
(信以为真)(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如数家珍)(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狼吞虎咽) 3. 请用“\”划去下面句子中用得不正确的一个词语。
“闲书”给“我”的童年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疼苦快乐幻想趣味)。
4. 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最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1)一放学就躲着看“闲书”;(2)把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倒背如流;(3)自己也想当小说中的人物;(4)练习铁砂掌,把指头戳得鲜血直流。
5. 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你能把你最喜欢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童年
我的父亲是个海军将领,身体很好,我从不记得他在病榻上躺着过。
我的祖父身体也很好,八十六岁无疾而终。
我的母亲却很瘦弱,常常头痛,哎吐。
我也知道,还不是肺结核,而是肺气支涨大,过劳或操心,都会发作?D?D因此我童年时代记忆所及的母亲,是个极温柔、极安静的女人,不是作活计,就是看书,她的生活是非常恬淡的。
……
因着母亲的病弱,和家里的冷静,使得我整天跟在父亲的身边,参加了他的种种工作与活动,得到了连一般男子都得不到的经验。
为一切方便起见,我总是男装,常着军服。
父母叫我“阿哥”,弟弟们称呼我“哥哥”,弄得后来我自己也忘其所以了。
父亲办公的时候,也常常有人带我出去,我的游踪所及,是旗台,炮台,海军码头,火药库,龙王庙。
我的谈伴是修理枪炮的工人,看守火药的残废兵士,水手,军官,他们多半是山东人,和蔼而质朴,他们告诉我许多海上的新奇悲壮的故事。
有时也遇农夫和渔人,做些山中海上的家常。
那时除了我的母亲和父亲同事的太太们外,几乎轻易见不到一个女性。
四岁以后,开始认字。
六七岁就和我的堂兄们同在家里读书。
他们比我大了四五岁,仍旧是玩不到一处,我常常一个人走到山上海边去。
那是极其熟识的环境,一草一石,一沙一沫,我都是无限的亲切。
我常常独步在沙岸上,看潮来的时候,仿佛天地都漂浮了起来!潮退的时候,仿佛海岸和我都被吸卷了去!童稚的心,对着这亲切的“伟大”,常常感到怔忡。
黄昏时,休息的军号吹起,四山回响,声音凄壮而悠长,那熟识的调子,也使我莫名其妙的落下泪,我不觉得自己的“闷”,只觉得自己的“小”。
因着没有由来,我很小就学习看书,得了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习惯。
我的老师很爱我,常常教我背些诗句,我似懂不懂的有时很能欣赏。
比如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独立山头的时候,就常常默诵它。
离我们最近的城市,就是烟台,父亲有时带我下去,赴宴会,逛天后宫,或是听戏。
父亲并不喜欢听戏,只因那时我正看《三国》,父亲就到戏园里点戏给我听,如《草船借箭》、《群英会》、《华容道》等。
看见书上的人物,走上舞台,虽然不懂得戏词,我也觉得很高兴。
所以我至今还不讨厌京戏,而且我喜欢须生、花脸、黑头的戏。
再大一点,学会了些精致的淘气,我的玩具已从铲子和沙桶,进步到蟋蟀罐同风筝,我收集美丽的小石子,在瓷缸里养着,我学作诗,写章回小说,但都不能终篇,因为我的兴趣,仍在户外,低头伏案的时候很少。
父亲喜欢种花养狗,公余之暇,这是他唯一的消遣。
因此我从不怕动物,对于花木,更有普遍的爱好。
母亲不喜欢狗,却也爱花,夏夜我们常常在豆棚花架下,饮啤酒、汽水、乘凉。
母亲很早就进去休息,父亲便带我到旗台上去看星,他指点给我各个星座的名称和位置。
他常常说:“你看星星是不是很多很小,而且离我们很远么?但是我们海上的人一时都离不了它。
在海上迷路的时候看见星星就如同看见家人一样。
”因此我至今爱星甚于爱月。
1.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童稚:小孩子。
B.不求甚解:读书时了解一个大概,不作深入的理解。
C.赴宴会:参加集体吃饭、唱歌、跳舞等活动。
D.公余之暇:下班休息的时间。
2.文中加点的“经验”一词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3.不属于对“经验”说明的一项是() A.穿男装,着军服。
B.父亲母亲叫我“阿哥”,弟弟称呼我叫“哥哥”。
4.对“我不觉得自己的‘闷’,只觉得自己的‘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闷”在这里含有孤独、无聊、寂寞的意思 B.不觉得闷是因为有山上、水边等地方玩。
C.“小”是指年龄太小、还没有长大。
D.与涨潮退潮的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相比,感到自己的渺小。
5.“我”为什么很欣赏“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的诗句? 6.“再大一点,学会了精
致的淘气”,这“精致的淘气”是什么意思? 7.综合这几段的文字,童年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最深,并影响成年后的性格和爱好的有哪些事?《我的童年》答案:1.C2.指经历和感受3.B4.C5.受潮起潮落壮丽景观的熏陶,受凄壮悠长的军号声的感染,诗句的意境引起了心灵的共鸣。
6.玩耍的方式和兴趣比幼年时有所提高。
7.喜欢与士兵、工人、农夫、渔夫交朋友;热爱大自然;爱好看书,读诗;爱看京剧;爱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