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全面性癫痫与脑电图

合集下载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可以对脑部功能和疾病进行评估。

脑电图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许多脑部疾病,并为研究脑部功能提供重要的数据。

以下是脑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癫痫是一种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可以帮助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判断癫痫发作是部分性还是全面性的,根据癫痫发作的特点和脑电图的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一个人正常入睡、保持睡眠或者醒来的疾病,常见的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行为紊乱等。

脑电图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睡眠阶段的脑电图可以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障碍。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电图常常表现出呼吸暂停时脑电活动的停滞和唤醒反应,这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在评估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有应用。

脑损伤(如脑震荡或脑梗塞)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脑电活动的异常变化,脑电图可以帮助评估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例如,脑电图可以检测到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脑电节律异常,这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和脑发育。

脑电图可以反映脑部的电活动和连接情况,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功能的健康水平。

例如,在儿童脑电图分析中,可以评估大脑发育是否正常,以及评估学习和认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另外,脑电图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会对脑电图的频率和振幅产生影响,通过脑电图可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或恢复,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脑电图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癫痫发作期脑电图对癫痫发作的分类具重要价值

癫痫发作期脑电图对癫痫发作的分类具重要价值

癫痫病人脑电图的波形表现1.棘波。

棘波为突发性的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明显突出于背景,乃痫样波形是最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

多为负相,亦可为正相或双相、三相。

其波幅大小各不相同,多在100微伏以上。

50微伏以下者称为短棘波或小棘波。

周期在80毫秒以内。

棘波的出现提示脑部有刺激性病灶。

若在慢波背景上出现的棘波,常揭示来自原发癫痫灶或其附近区域,而在正常背景上出现棘波,波幅常较低,周期长,多由远处病灶传播而来。

若在脑电图描记中出现棘波逐渐增多现象或形成棘节律,常预示即将出现临床发作。

棘波可见于各型癫痫。

2.尖波。

尖波为突发性一过性脑电图变化,意义与棘波相同,乃神经元同步放电的结果,为常见的痫样波的特征波形之一。

其上升支与棘波相似,较陡直,而下降支较缓,其周期在80~200毫秒之间,波幅100~200微伏,常为负相。

它由较大的癫痫灶中多数神经元棘波放电的不完全同步,或为较大的病灶中大量神经元同步性放电恢复的延迟,也可以是病灶在皮质深部或皮质下棘波灶远距离传播,为棘波时间上的延长。

可见于各型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中。

3.棘-慢复合波。

棘-慢复合波是由棘波和周期为200~500毫秒慢波所组成的,均为负相波,正相波出现者极为少见。

波幅一般较高,达105~300微伏,甚者达500微伏以上。

通常两侧同步性阵发出现,额区最明显,亦可散发或局限性出现。

这种异常放电可能起源于皮质深部的中线结构,或始于视丘,而影响的皮质只限于背内侧核的投射部分。

复合波中慢波是主要成分,比较规则而有节律,棘波出现其间,若在慢波的上升支或下降支上,波幅高低不一,一般不超过慢波波幅。

临床中,我们发现除先有棘波后有慢波的典型棘-慢复合波形式外,尚有慢-棘波形式出现,即慢波在前,随后出现一个棘波,或棘波附着于慢波下降支上,其意义与棘-慢复合波相同。

可能系棘-慢复合波的一种变异形式。

棘-慢复合波频率不同其临床意义亦不相同,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节律,多见于失神小发作,而1、2.5赫兹棘-慢复合波最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

癫痫的脑电图PPT课件

癫痫的脑电图PPT课件

脑电图在癫痫生酮饮食治疗中的应用
脑电图在生酮饮食治疗中主要用于监测 患者的病情变化。
生酮饮食是一种特殊的食物配方,通过 改变患者的饮食结构来控制癫痫发作。
通过脑电图可以监测患者在生酮饮食治 疗过程中的脑电活动变化,及时发现异 常放电和发作,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05
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监测与预后评估
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脑电图监测还可以用于癫痫的分类和分型,有助于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脑电图监测是癫痫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记录大脑的 电活动,有助于发现异常的脑电波,从而确诊癫痫。
在癫痫治疗过程中,脑电图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脑电图监测在癫痫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脑电图监测可以反映癫痫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脑电活动的爆发可导致神经元突 然异常放电,引起癫痫发作的临
床症状。
癫痫发作期的脑电图特征与癫痫 的发作类型、病灶位置和严重程
度有关。
不同类型癫痫的脑电图特征
部分性癫痫
脑电图特征为局部或区域性异常放电,常见于颞叶、额叶等区域。
全面性癫痫
脑电图特征为广泛性异常放电,常见于全面性发作如全面性强直-阵 挛发作。
发病机制
癫痫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有关,这种异常放电可能是由于 神经元膜电位的异常、离子通道的缺陷等因素引起的。
02
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脑电图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 电极记录大脑电活动的波形图。
大脑神经元在兴奋或异常放电 时会产生电信号,这些信号可 以通过脑电图记录下来。
癫痫发作间期脑电图主要表现为 异常放电,包括棘波、尖波、棘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的相关性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的相关性

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的相关性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了解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对于诊断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的变化,并阐述这些变化与癫痫发作之间的关系。

一、脑电图(EEG)在癫痫发作中的应用1. 癫痫概述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癔样现象。

脑电图是检测和记录大脑活动强度和节奏的方法,在癫痫诊断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2. EEG特征脑电图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极放置在头皮表面捕捉并记录人类大脑活动。

正常情况下,EEG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相干、规则且频率稳定的波形,而在癫痫发作期间,脑电图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3. 癫痫发作过程中脑电图信号变化癫痫发作期间,常常观察到以下脑电图信号变化:- 突然出现的频率异常高或低的波形。

- 异常快速出现和消失的放电活动。

- 伴随着强大、非典型放电特征的尖锐放电波。

二、癫痫发作与脑电图信号变化之间的相关性1. 脑区与癫痫脑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癫痫发作及其脑电图信号变化。

癫痫多与颞叶、额叶以及全面性器质性损害相关。

每个人不同的感觉和认知功能对应于不同的脑区,而当这些区域神经元发生异常放电时,就会引起相应功能丧失和癫痫发作。

2. 特定脑电图波形与癫痫种类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 尖慢复合波:提示部分性复杂发作。

- 快速频率的放电:提示全面性肌阵挛发作。

3. 癫痫类型与脑电图慢波相关性不同类型的癫痫在脑电图上显示不同的慢波形式。

例如:- 部分性发作:表现为节律明显减慢的慢波。

- 全面性发作:表现为放电扩散以及广泛抑制,伴随着较快频率的活动。

三、癫痫发作特征与胶质细胞相关性1. 胶质细胞在癫痫中的功能调控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控和支持功能。

它们参与了神经元兴奋性和抑制性平衡以及突触传递等过程。

异常活跃或失去正常功能的胶质细胞可以导致癫痫发作。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广泛性多棘慢复合波
6 尖波
与棘波类似,但时限比棘波长,而又在 1/5s以下者,称为尖波。以1/14s作为棘 波与尖波得分界线,就是为了方便起见,两 者得意义无大得差异。
负相尖波得出现与负相棘波同样,其部 位近于癫痫源病灶。
尖波
癫痫样波(异常快波)
1 限局性癫痫样波; 2 广泛性癫痫样波; 3 特殊癫痫样波。
见于—化脓性脑炎和病毒性脑炎急性期、严重缺氧、 外伤、脑水肿等;
慢波程度、数量反映了弥漫性脑病得严重程度; δ频带为主得持续性高波幅慢波提示损伤严重伴意识 障碍。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广泛间断性慢波活动 表现为间断、节律性得
δ活动(IRDA),频率为2、5-3Hz,波形正弦或锯齿样。 波幅逐渐增高后逐渐降低。
• 病灶中心部分得慢波通常比病灶周围得慢波更 持续,频率更慢,但波幅不一定就是最高得。一 般不被睁眼抑制。
• δ波病灶周围常为θ波,此种θ波可能对睁眼有 反应。
1 局灶慢波异常
意义—皮层、皮层下白质有局限性病 灶(功能障碍或结构异常)。
1 局灶慢波异常
疾病 幕上肿瘤;部分性癫痫—发作后数 日;脑脓肿;偏头痛;单纯疱疹脑炎—颞 区;脑出血或梗塞急性期;一过性全面遗 忘症。
3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按照频率、波形和有无规律性分为: 1)典型3赫兹棘慢复合波 2)有频率变动得3赫兹棘慢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广泛性棘慢复合波
4 不规则性棘慢复合波(爆发性异常)
棘慢复合波爆发,频率不一定在3赫兹 附近而就是不规则地变化,称之为不规则 得棘慢复合波。这种波与癫痫失神发作 无直接得关系。
一侧前额病变常扩散到对侧。
背景活动异常 慢波性异常

癫痫诊断中病史和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癫痫诊断中病史和脑电图的临床意义
维普资讯

’- H- I-
‘ 14 十电 匹粕 2 0 矗 9 )t 02年 茸 3 摹 4囊 7

专 家 论 坛 ・
癫 痫 诊 断 中病 史 和脑 电 图 的临 床 意 义
浩 映 辐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咐 属 北 京 友 谊 医 院 神 经 内科 (o0 0 10 5 )
据统 计 全 世界 癫 痫 患 者 4 0 00万 ~50 0 0万 。我 国约 50—60万 , 年 癫痫 新 发 病 者 4 0 0 每 O万 ~5 O万 人 。可 见癫痫 是神 经 系统 的 常 见病 、 发病 。除 了 多 给病 人 、 家庭 和社 会 带来沉 重 的经 济负担之 外 , 尚给 病人 和家庭 造成 莫 大的精神 压力 。 现代 对癫 痫 认 识 的观 念 应 该更 新 , 实 癫痫 发 其 作 是可 治之 征 。只 要 病 因不 是 进 行性 疾 病 , 而又 及 时得到 相 应 的 合 理 的 治 疗 , 中 绝 大 部 分 病 人 ( 其 约 8% ) O 预后 是 良好 的 , 影 响 其 今后 的学 习 不 生活 和 工作 。近 2 O年又 有 一 些广 谱 、 高效 、 低毒 的新 抗 癫 痫药 ( E 问世 , A D) 功能 神经 外科 也取 得 较 大进展 . 即 使 是对 难 治性 癫痫 (E , I ) 也开辟 了无发 作 之路 。
13 发作 后 的表现 : . 如一侧 偏瘫 、 失语 等 , 以及持 续
的时 间( 般 不 超 过 4 一 8小 时 ) 。这 些 不 仅 可 提供 定
侧或 定位 的线 索 , 而且 可 了解发作 期 的严 重程 度 。 14 平 均发 作 频 率 . 长与 最 短 作 间隔 、 最 以及 每

癫痫的脑电图

癫痫的脑电图

晚发型儿童良性枕叶癫痫 (Gastaut型)
3、失张力发作
• 失张力发作:是由于维持身体姿势的肌 张力突然消失而摔倒的发作。 发作时和间歇期的脑电图多显示 2Hz 尖慢波综合,有时出现高度节律异常或 不规则棘慢波。
4、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整个发作过程不超过 5 分钟。临床表现分 为三期: 强直期(20秒:完全强直 5秒,不完全强直 15秒); 阵挛期(40秒) 发 分性发作均可继发全面性发作,最常见 继发全面性强直 - 阵挛发作。发作时的 EEG 可见局灶性异常放电迅速泛化为两 侧半球全面性放电。发作间期 EEG 为局 灶性异常。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仍属于部分性发作的范畴。
(一)全面性发作(generalized seizures) 1、失神发作
• 发作间歇期的脑电图:据统计病例中 显示正常脑电图约占 20 % -30% ,但 经过各种诱发方法,异常波出现率可 达90%。
发作间歇期的异常波有:
(1)非阵发性异常波:主要是基本节律 的慢波化和不规则化。慢波化有
• ①很轻度的慢波化:波幅不高的 4-7Hzθ波的散在 性出现; • ②轻度慢波化:有θ波联串的出现,主要见于额、 顶部; • ③中度慢波化:θ波的持续性、广泛性出现、同时 也有δ波增多; • ④高度慢波化: α 波消失,基本节律成为 θ 波和 δ 波。

任何突然高于背景的发作性电活动, 均应视之为痫样放电,它包括棘波、尖 波、多棘波、尖慢或棘慢综合波、多棘 慢综合波、高幅失律、阵发性高幅慢波 以及其它节律性电活动。 • 在发作期,局部背景活动之减弱或消 失,亦是有意义的癫痫脑电图。

不同类型的痫样放电,确诊癫痫的可 靠性是不同的。高幅失律、 3Hz 棘 - 慢综 合波及2-2.5Hz棘-慢综合波诊断癫痫的 可靠性为98%-99%。 • 前颞棘波灶、半球棘波灶及多棘波灶 之可靠性为 87 %- 91 %,额棘波灶及中 颞棘波灶为79%-80%。 • 6或14Hz 正棘波只有32%为癫痫,成 串慢波为 39 %,而弥漫性阵发慢波只有 22%为癫痫。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特征分析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特征分析

癫痫病人的脑电图特征分析引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

脑电图(EEG)是诊断癫痫和评估癫痫发作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癫痫患者的脑电图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癫痫的机制,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一、波形特征分析1.1 尖锐慢波(Sharpe wave)尖锐慢波是一种常见的异常脑电图波形,通常表现为低频率、高振幅的慢波与尖峰结合。

在癫痫患者中,尖锐慢波通常与局部或全面性发作相关。

1.2 间歇性高频活动间歇性高频活动在某些类型的部分性癫痫发作中较常见。

这种高频活动在一定时间内以规则的方式出现,并伴随着其他形式的异常脑电图波形。

1.3 多棘波(Spikes)多棘波是指连续出现多个尖锐尖波,通常在癫痫患者中观察到。

多棘波的出现可能提示存在局限性脑损伤或其他异常。

1.4 锥体波(Spike-and-slow wave)锥体波是一种典型的一般化癫痫发作特征,通常由快速尖锐波与缓慢大振幅波形组合而成。

二、频谱特征分析2.1 ᾳ频段增益许多研究表明,癫痫患者在α频段(8-12Hz)存在相对增益,这可能反映了神经元网络异常放电所产生的脑电活动。

2.2 β频段增益β频段(13-30Hz)的增强常见于部分性癫痫和某些类型的全面性发作。

β频段的增强可能反映了神经元超同步放电导致的脑电异常。

2.3 心理活跃度差异通过比较静息状态和认知任务状态下的EEG数据,可以观察到癫痫患者在不同心理活跃度下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大脑功能连接模式在癫痫中的改变。

三、时域特征分析3.1 平均幅度脑电图的平均幅度是一种常用的时域特征,在癫痫患者中可能存在异常。

前额区和颞区是癫痫发作和功率增加最显著的部位。

3.2 持续时间持续时间是指癫痫活动在脑电图上连续存在的时间段。

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提示癫痫发作风险较高。

四、空间特征分析4.1 不对称性左右半球之间的脑电图不对称性常常出现在癫痫患者中,这表明了神经元放电活动在大脑两侧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厥在3m~6y,其中可伴有无热惊厥,或伴失神、肌阵挛、失张力,甚至局灶性发作,有阳性家族
性癫痫及其综合症史,脑电图上示全面性棘慢波阵发。 因此,我们在IGE的诊断和治疗时,首先要针对目前癫痫的诊断类型及其综合症,同时还 应考虑其可能潜在的发作类型及其综合症,治疗时应选择广谱而安全的AEDs是非常重要的。
挛性发作。3比棘慢波、多棘慢波阵发(4秒可伴有临床发作,可以为两侧同步对称的3Hz棘
慢波阵发,也可以初为3.5~4Hz棘慢波,当中为典型的3Hz棘慢波,终末为2.5Hz棘慢波阵 发,有时3Hz棘慢波先由枕部、中央区或额区起始,扩展为两侧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放 电。失神癫痫状态的患儿意识木僵,EEG在发作期背景活动变慢,可见不典型2.5~3Hz棘慢 波,而在恢复期背景活动恢复往常背景,同时可见典型的3Hz棘慢波。 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JME)占癫痫人群的12%,小儿癫痫的5~10%,占特发性癫痫的 20%,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不同的外显率和表现。病变基因为2q22,CACNp4与3q26, CLCN2等。这里主要介绍JME,其中20~25%伴有失神发作,80~90%可先后伴有GTCS,多 于夜间有闪电样抖动,脑电图上清醒时示多棘慢波阵发,而睡眠中EEG多为较清醒时快的多 棘慢波阵发。不少病人多于应用了抗惊厥性AEDs诱发出的多棘慢波,有时从两额部开始的 3.5~4Hz多棘慢波阵发。少数病例可呈肌阵挛癫痫状态。其治疗应长期或终生,可选用 VPA、LTG、CLZ、LEV等。 全面性强直阵挛性癫痫(GTCS),其临床上为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伴意识丧失,脑电图 背景活动多为正常,呈全面性两侧性同步对称痫样放电/痫性放电。GTCS可见于若干癫痫综 合症,CBz、PHT可控制GTCS发作,但可诱发IGE可能潜在的失神癫痫和JME的发生。因此 对IGE发作病例,选用AEDs治疗时,不仅要针对现在的癫痫发作类型,同时还应考虑潜在的 可能发作类型是非常重要的。 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GEFS+),发病年龄在3m至青春期,多在10岁内,热性惊
原发性全面性癫痫的临床与脑电图
孙道开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原发性全面性癫痫占小儿癫痫的1/3,其可分为经典原发性全面性癫痫(包括全面性强直 阵挛性癫痫、儿童失神癫痫、青少年失神癫痫及青少年肌阵挛性癫痫等)及全面性癫痫伴热性 惊厥附加症(GEFS+)。发病主要在儿童和青春期,主要表现为失神、肌阵挛、强直阵挛性发 作,可单独或联合存在。脑电图呈双侧同步对称的痫样放电,睡眠或闪光刺激易被诱发。 原发性全面性癫痫的病因多与单基因遗传有关。经典IGE与下列有关:GABA受体:
一6一
GABAR怛、GABARAl,氯通道aJie,钙离子敏感no—
vel蛋白,而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可能与钠离子通道有关,基因有SCNlA、SCNlB、 SCN2A及GABAR啦等。 失神发作为短暂的意识丧失伴EEG上3Hz的棘慢波阵发,发病年龄为2~14岁,其中6~ 7岁占多数,经适当治疗后全面控制率可达80~90%。根据发病年龄可分为早发性失神癫痫、 儿童失神癫痫及青少年失神癫痫。依失神发作伴有的其他癫痫发作类型可分为单纯性失神癫 痫(仅占失神癫痫的10%)和复杂性失神癫痫(包括伴有眼肌阵挛、面肌阵挛、全身性肌阵挛、 失张力、强直发作、自动症及强直阵挛性发作等)。Panayiotopoulos等学者认为EEG上3Hz多 棘慢波阵发,多提示同时存在肌阵挛或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 失神癫痫约有20~30%伴肌阵挛,约l/3一l/2失神癫痫患儿在一生中可能发生强直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