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2018学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AUHAUA
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山东师大附中2018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7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俄罗斯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的打击行动取得了成效,美国及其盟友的空袭效果与之相比则相形见绌....。
B.在南京青奥会男子气步枪决赛中,中国选手杨浩然屏气凝神,目不交睫....地盯着靶标,丝毫不理会观众的叫好声。
C.关于帕特农神殿和守护神雅典娜的各种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希腊人有着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
D.不知是曾几何时....,微信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抒发怀旧心情的文章,慨叹现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和不单纯。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住建部拟为“奇怪建筑”设判定准则,那些与文化格格不入、有口皆碑....的“奇怪建筑”,以后很难获准建造。
B.教养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通行证,但总有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不足为训....,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放纵自我。
C.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其出生地却始终存在争议,可谓众说纷纭,风生水起....,难有定论。
D.断臂维纳斯为什么最美?是其自身独有的神秘美感,还是因为她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对此莫衷一是....。
山东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word档含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3个小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最新-2018届威海市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剽(piāo)悍语塞(sè)多棱(líng)镜不着(zhuó)边际B.矗(chù)立角(jué)斗配给(jǐ)制公开露(lòu)面C.散(sàn)播拂(fó)晓一溜(liù)烟相(xiàng)机行事D.说(shuō)服撷(xié)取文绉绉(zōu)消弭(mǐ)灾祸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披阅一窝蜂闻过则喜不自由,毋宁死B.遨翔擀面杖屈尊下顾召之即来挥之即去C.峰会不成器洗血耻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D.驻足半吊子震古烁今识实务者为俊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原想赶在离开前去拜访老师的,谁知老师恰好出门去了,等了很久都不见他的影子,小王只好遗憾地踏上了归程。
B.李娜夺得法网女单冠军,振奋人心。
在人们弹冠相庆的时候,娱乐圈的明星们也纷纷带来祝福。
C.章哲看冷下场了,便连忙说:“这件事无所谓对错,只当作闲聊,请各位不必谦虚,姑妄言之吧。
”D.河南鹿邑县质监局推行“四化”监管法,在执法过程中,不唱高调,不玩花哨,确保了执法的实效性。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近日确认,在实施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
B.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再没有一个健康美好的生命让孕育了生命的母亲感到更幸福的了。
C.网络谣言的特点就在于传播的迅猛和来源的不确定。
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最基本的事实。
D.“大衣哥”朱之文一炮走红,有识之士建议社会学家能否对这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最健康自觉的群体性追星现象做一个专门研究。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人生绝境,双腿残疾的史铁生不屈不挠,“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创作了《我与地坛》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文学作品。
山东省威海市2018学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山东省威海市2018学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城市的社会救助陈国灿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多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进入宋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社会救助日趋活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救助格局,而且引发传统救助结构与模式的一系列变革。
宋代城市社会救助是政府面对城市转型和社会变革所作出的一种反应。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日益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所构成的限制,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
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市社会的特点,探索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嘉佑二年,宋仁宗下诏,令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
这是宋廷首次颁布面向全国的城市救助政策,也是首个全国性的城市救助机构,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此后,宋廷又陆续颁行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包括针对无业流浪人员的“惠养乞丐法”、针对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人员的“居养令”、针对各类穷困居民的“助葬之法”等。
及宋徽宗即位,进一步加强官方救助力度,推进救助活动的制度化,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城市救助体系。
与传统荒政侧重于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围绕城市建立的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救助对象涉及各种城市“贫民”和“穷民”。
所谓“贫民”,包括资产微薄的坊郭下等主户和没有资产的客户等,“一日失业,则一日不食”,极易陷入破产困境;所谓“穷民”,包括老幼孤寡、疾病残废、流浪乞丐等,需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
从救助类型来看,除了临时赈济,更主要的是预防性救助和补偿性救助。
2018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潍坊市2018年5月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2018.5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正是初夏时节,阳光有些恍惚,有些摇摆。
它醉醺醺地穿行于山野巷陌间,(透露/流露)出对盛夏的一丝幢憬。
山色朦胧,田野青葱。
绿,由高及低,错落有致。
远山是梦里的黛绿,禾苗是清翠欲滴的新鲜。
溪畔的马鞭草、向日葵、矢车菊、金盏菊尽情绽放,(肆意/随意)绚烂。
民居簇新,树影婆娑,庭前的竹子修长而涓秀。
乡村戏台边,怒放的蔷薇(渲染/浸染)着一种自由和热烈的气氛,没有人可以阻挡它肆无忌诞地倾诉。
一条苔痕斑驳的石板路通向村头的水塘。
1.文中加点词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恍惚错落有致B.簇新清翠欲滴C.涓秀树影婆娑D.斑驳肆无忌诞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透露随意渲染B.透露肆意浸染C.流露肆意渲染D.流露随意浸染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B.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荷花含苞;塘边农妇捣衣,孩童嬉水C.远山与青青田园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D.青青田园与远山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卷塘中浮萍零落,亦有含苞的荷花;塘边农妇捣衣,还有嬉水的孩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本次世锦赛上,丁俊晖精准的远台进攻让观众不时发出赞叹声,但他充耳不闻,冷静地寻找战机,力求给对手致命一击。
B.青年教师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半斤八两,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C.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程,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山东师大附中

2018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带答案山东师大附中)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山东师大附中2015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
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
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
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
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
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
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
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雅玛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
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
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
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上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
从甲古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
山东省威海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威海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2018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请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不能写在试卷上。
如需改动,请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一过,氤氲于天地间的水汽便突然散去,天蓝得如一XXX,却波澜不兴,偶而有几缕白云飘过。
大地恪守着自己的宁静和沉实,将积攒了一春又一夏的阳光搜集在一起,再铺展开来,即是遍地耀眼的金黄——千亩万亩的稻子熟了。
沁人心脾的香气从低垂的穗子间散发出来,飘到村庄、农舍,带到更远的远方。
当初,人们交给土地的,就是小小的一粒稻种,但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或象征,而是人类和土地之间的一份契约。
农人们立了这个约定之后,就得一步步躬耕荐行,付出自己的汗水、情感、智慧……大地则如一个胸有城竹的魔术师,将这些付出转化为收获。
先是一个细嫩的芽儿,由鹅黄而嫩绿地演变着,然后一棵、三棵、五棵……直到稻秧里慢慢传输、流动着的浆液在穗子上、在稻壳里悄悄凝结成晶莹的玉,大地终于兑现了庄重的承诺。
1.文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偶而波澜不兴B。
恪守沁人心脾C。
积攒躬耕荐行D。
契约胸有城竹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搜集还是庄严B。
收集而是庄严C。
搜集而是庄重D。
威海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九寨沟的湖泊独具特色。
湖水终年碧蓝澄.澈,明丽见底,而且随着光照变化、季节推移,(呈现/表现)不同的色调与水韵。
雄浑的,碧波噌吰;平静的,水波澹澹..。
每当风平浪静,蓝天,白云,远山,近树,倒映湖中。
一湖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色彩组成不(规则/规律)的几何图形,__________。
视角移动,色彩亦变,一步一态,变幻无穷....。
有的湖泊,微波细浪,璀璨成花,远视俨如燃烧的海洋;有的湖泊,湖底静伏着钙化礁堤,朦胧中仿佛姣龙游动。
整个沟内,奇湖错落,目不暇接....。
九寨沟也是瀑布王国。
所有的瀑布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在山岩上腾跃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声若滚雷,似一群银龙竞跃....,________,化作迷茫的水雾。
朝阳照射,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留恋/流连)忘返。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澄(chéng)澈姣龙游动B.澹澹(chán) 变幻无穷C.礁堤(tī) 银龙竟跃D.跌宕(dàng) 目不暇接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现规则留恋B.呈现规律流连C.呈现规则流连D.表现规律留恋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相互浸染,斑驳陆离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B.斑驳陆离,相互浸染激溅起无数小水珠C.斑驳陆离,相互浸染无数小水珠被激溅起来D.相互浸染,斑驳陆离激溅起无数小水珠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妈妈好,还是爸爸好?”这种排斥性选择往往会误导孩子挖空心思揣摩大人心理,养成随机应变....的性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8年威海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城市的社会救助陈国灿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在很长时期里主要局限于官方主导的赈灾救荒和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两者均以乡村地区为重点,多属于对特定对象的临时性、应急性举措。
进入宋代,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城市社会救助日趋活跃,不仅打破了原有的救助格局,而且引发传统救助结构与模式的一系列变革。
宋代城市社会救助是政府面对城市转型和社会变革所作出的一种反应。
入宋以后城市发展空前兴盛,日益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所构成的限制,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
但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关系的快速变化,也带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居民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结合城市社会的特点,探索有别于传统荒政的救助体制。
嘉佑二年,宋仁宗下诏,令天下设置广惠仓,用以救助各地“在城老幼贫乏不能自存者”。
这是宋廷首次颁布面向全国的城市救助政策,也是首个全国性的城市救助机构,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此后,宋廷又陆续颁行一系列救助政策和措施,包括针对无业流浪人员的“惠养乞丐法”、针对鳏寡孤独疾病残废人员的“居养令”、针对各类穷困居民的“助葬之法”等。
及宋徽宗即位,进一步加强官方救助力度,推进救助活动的制度化,形成了济、养、赈结合的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城市救助体系。
与传统荒政侧重于对灾荒民众的临时性救助不同,围绕城市建立的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救助对象涉及各种城市“贫民”和“穷民”。
所谓“贫民”,包括资产微薄的坊郭下等主户和没有资产的客户等,“一日失业,则一日不食”,极易陷入破产困境;所谓“穷民”,包括老幼孤寡、疾病残废、流浪乞丐等,需要依靠救助才能生存。
从救助类型来看,除了临时赈济,更主要的是预防性救助和补偿性救助。
民间救助是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和市民社会意识的不断增强而兴起的。
从救助活动主体来看,参与城市民间救助的涉及工商业者、官僚士人、佛道人员等众多社会群体。
相对而言,作为市民阶层主体的工商群体最值得关注。
他们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各种社会救助,固然与传统施恩思想和官方政策鼓励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出于社会责任和义务意识。
从救助活动内容来看,城市民间救助主要是对贫乏困顿之人的饥寒救济,以帮助他们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在部分城市,由大家富室轮流救济,形成连续性的常规活动。
从表面看,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不过是官方主导、官民结合的传统救助模式由乡村向城市的移植。
但实际上,城市和乡村对社会救助有着不同的需求,城市救助活动既有别于此前历史上的传统形态,也与乡村民间救助存在很大的差异,它表现为救助对象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救助活动的日常性和系统性,救助行为的组织性和规范性等。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入宋代,日趋活跃的城市社会救助打破了原有的救助格局,引发传统救助结构与模式的变革。
B.宋代城市救助政策和救助机构始于广惠仓的设置,由此形成以广惠仓救助城市、常平仓救助乡村的格局。
C.宋代城市官方救助以日常性的贫困救济和生活保障为重点,其类型包含了临时赈济、预防性救助和补偿性救助。
D.宋代城市民间救助突破了民间宗族的内部互助,其参与主体涉及工商业者、官僚士人、佛道人员等众多社会群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关于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文章先交代其背景和成因,然后阐述了其两大组成部分,最后总结了这一体系的主要特点。
B.全文按时间顺序,论述了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其中重点论述了城市官方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的过程。
C.对宋代城市官方社会救助,文章主要围绕救助政策、措施、对象等进行论述,而对民间救助则重点介绍了救助活动的主体和内容。
D.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将传统荒政救助体制与宋代城市社会救助体制进行对比,论述了救助体制在宋代的发展与变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宋代城市发展空前兴盛,开始形成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文明形态和社会体系,这促使政府调整政策,探索新的救助体制。
B.宋代围绕城市建立的官方救助,以城市贫民和穷民为救助对象,这意味着乡村地区已不再是宋代社会救助的重点。
C.如果不是市民阶层社会意识不断增强,即便有传统施恩思想以及官方的鼓励政策,宋代城市民间救助也无法兴起和发展。
D.宋代城市社会救助看似沿用了官方主导、官民结合的传统救助模式,但其救助结构已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很大改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桃花源在哪里?梁衡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的游记名篇,也造就了许多的山水品牌,成了今天旅游的新卖点。
但让人吃惊的是,一个虚构的桃花源却盖过了所有的真山水,弄得国内只要稍微有一点姿色的风景,就去打桃花源的牌子,难辨真伪。
桃花源成了风景的偶像。
凡偶像都代表一种精神,而精神的东西是既无形又可幻化为万形。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处风景,但绝不是单纯的风景,它是被审美的汁液所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
桃花源不是小石潭、滕王阁,也不是月下赤壁、雨中西湖。
它是神秘山口中放出的一束佛光,是这佛光幻化的海市蜃楼。
《桃花源记》是一个多棱镜,能折射出每一个人心中的桃花源,而每一个桃花源里都有陶渊明的影子,一处桃源一陶翁。
我见到的第一个桃花源是在福建武夷山区。
当游人气喘吁吁地翻过名为“天游”的石山顶,自天而降,或溯流而上,游完九曲,弃筏登岸时,身已累极,心乏神疲,忽眼前一亮,见一竹篱小墙。
穿过篱笆小门,地敞为坪,青草如茵,草坪尽处一泓碧水如镜,整座红色的山崖倒映其中,绿树四合,凉风拂衣,汗热顿消。
正是陶诗“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的意境。
这时席地而坐,仰望“天游”之顶,见人小如蚁,缘壁而行;俯视池水之中,蓝天白云,悠然自得。
这武夷山里不知过往了多少名人。
明代大将军戚继光在南方抗倭之后又被调到北方修长城,曾路过此地,在这里照影洗尘,竟激动得不想离去。
他赋诗道:“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
他年觅得封侯印,愿与君王换此山。
”而陆游、辛弃疾在不得志之时,甚至还在这里任过守山的官职。
他们在绚烂过后更想要一个平淡,做一个桃花源中人。
辛词写道:“今宵依旧醉中行。
试寻残菊处,中路候渊明。
”我看到的另一处桃花源是在湖北恩施。
这里是湘、鄂、黔交界的武陵山区,《桃花源记》正好说的是武陵人的事。
当地人以此附比桃花源也算言之有据,比别处更多一点骄傲。
况且,这里地处偏远,至今还保有极浓的世外桃源的味道。
武陵山区多洞,这洞大得让你不敢去想,而洞深几许到现在也没有探出个所以。
这比陶渊明说的“桃林夹岸,山有小口,豁然开朗”更要神秘。
那天我们就在山洞里的一个千人大剧场看了一台现代武陵人的歌舞演出,真是恍若隔世,不知梦在何处。
最动人的是情歌演唱。
男女歌手分别站在舞台两侧的两个山头上引吭高歌。
还有哭嫁歌。
婚嫁本是喜事,但女儿出嫁要哭,大哭,不舍爹娘,不舍闺友。
哭,且能成歌,有腔有调,有情有韵。
这是桃花源中的歌。
是在武陵山中的时光隧道中听到的魏晋声、秦汉韵啊。
那天演的又有丧葬歌。
人之大悲莫过于死,但这么悲伤的事却用唱歌来表达。
你看那个主唱的男子,击鼓为拍,踏歌而舞,众人起身而合,袖之飘兮,足之蹈兮,十分地洒脱。
生死有命,回归自然,仿佛到了一个生死无界,喜乐无忧的神仙境界。
在歌声中我听到了陶渊明那首自己拟的《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武陵人这洒脱的《丧歌》,那源头竟是陶公的《挽歌》啊,你不得不承认这山洞里的桃源世界确实还在继续着陶渊明所创造的那个生命境界和审美意境。
一日,我们来到一处万亩桃林。
正是开花季节,晚照中红浪滚滚,一直铺向天边。
我们随意选了一处半山腰的“农家乐”,在院子里摆桌吃饭。
席间喝米酒,唱古老的歌,摔酒碗。
主人对我们这些山外来人更是十分亲热。
有如《桃花源记》所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又如陶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便作乐,斗酒聚比邻。
”他们不知道什么戚继光曾经要用功名换山水。
但他们知道这里就是桃花源,是他们的家,祖祖辈辈都这样自自然然地生活着。
桃花源不只是风景,而是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文化标记。
(节选自梁衡《心中的桃花源》,有删改)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桃花源成为风景的偶像,是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风景,它寄托着人们对理想状态的向往,是一种意蕴丰富的文化标记。
B.作者将桃花源比作“佛光幻化的海市蜃楼”,体现了桃花源的虚无缥缈和无迹可寻。
C.文章大量引用陶渊明诗文,以此体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桃花源”,突出桃花源的文化意味,使文章更富文采。
D.文章记叙现代武陵人唱歌、跳舞、喝酒等生活场景,与《桃花源记》描写的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了现代武陵人生活的富足和欢乐。
5.文中写到的两处桃花源,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6.结合文本,谈谈以“桃花源在哪里?”为题有什么好处。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网购成为一种新潮的购物方式,这种购物模式有着不同于传统商品交易的特点,它的方便快捷、物美价廉、省时省力成为吸引消费者的最大优势。
然而,随着互联网交易的发展,网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主要表现在:网上商品的描述与图示和实物不符,导致买家实际收到商品与网上认购商品存在较大差异;网上交易安全缺乏保障,可能出现网络诈骗、消费者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而一旦产品出现问题,由于地域不同、信息不对称等可能造成责任主体不明确、证据不足等情况,从而出现消费者索赔困难等问题……如何维护网购消费者的权益成为网民争相讨论的热点话题。
(摘编自张玉来《论网络购物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障》)材料二:2016年关于Array网购消费者维权情况的部分调查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消费者协会《网购诚信与消费者认知调查报告》)材料三:《人民周刊》:在您看来,当前网购消费者维权的难点在哪?刘俊海:当前,以网购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越来越活跃,但是由于创新有余、诚信不足,发展有余、规范不足,导致网购领域维权事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