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利用项目环评报告表

合集下载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评估评价报告(优秀环评报告)

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近年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祁门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城区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加,目前祁门县垃圾处理方式和能力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垃圾填埋场的建设与城市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垃圾只是采取自然堆放的简易填埋;城区中转站短缺,垃圾转运车辆不足,处理设备老化;填埋场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以致严重影响了城区环境卫生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了有效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量使城市垃圾做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提高祁门县的环境卫生质量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国家卫生城市的要求,兴建祁门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祁门县市容局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祁门县县城及周边城镇居民、牯牛降风景区的生活垃圾。

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祁门县市容环境管理局于2007年6月16日委托安徽省科技咨询中心进行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部在接受委托后,及时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和现场踏勘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祁门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1 总论1.1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1.1.1评价等级1、大气环境拟建项目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垃圾填埋气(LFG),其中的NH3、H2S、CH3SH及SO2等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其等标排放量估算结果均小于2.5×108,故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环境评价本项目污水排放量约为240m3/d,水质较为复杂,本项目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的三级标准后进入祁门县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故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地下水环境评价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有可能渗入评价区域内的地下水环境,根据勘察资料显示,勘察区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断裂及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本场地稳定性良好。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简本摘要:我国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已开展多年,特别是大中城市较大规模的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相对较好,环评的质量较高。

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垃圾卫生填埋场环评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关键词:环境水文地质;生活垃圾填埋场;浸出污水l环境地质概况1.1地形地貌项止所在区域地貌为溶丘,丘顶高程150~330m,多呈馒头状,连绵起伏,冲沟发育,部分形成长流小溪。

项目填埋场为一树枝状冲沟,长2000m,两条枝沟长各约700m,宽度约100m。

场地内地形变化较大,谷地地面标高东部为75m,西部为112m,地势总往体北东缓斜。

场地周边与谷底比高大于40m。

1.2地质、构造场地岩性为下二迭统孤峰组灰岩、硅质灰岩夹硅质结核灰岩,岩层山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组成,其间岩溶、弱岩溶、非岩溶岩层呈条带状分布。

岩层透水系数大多数为0.005~1.828m/d,属弱和微弱透水性。

项目场地位于河表向斜构造中段两翼。

河表向斜北起人塘口经河表向广安一带延伸,轴长11km,呈北向东展部,轴脊波状起伏,期间由多组北西向断层切割,轴线分布不连续。

1.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区域是新兴农场~洛维水文地质单元的排泄区,属中等富水的灰岩夹硅质岩、泥岩岩溶裂隙水区,地下水补给资源模数为15~20万t/ kin2·年,主要沿北北尔向运动,天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垃圾堆放场中心最低地面标高96m。

2 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2.1 地下室监测点的确定有关部门于1998午11月对垃圾场周边布设了5个钻井,开展地下水专项监测工作,各监测井技术参数见表1。

各监测井位置如下:1#井:本底井,位于Ⅳ号坝上游,场址东侧内约10m。

2#井:污染扩散井,位于Ⅱ号坝北侧场区内10m。

质结核灰岩中,岩层倾向东,倾角10°。

泉水以南为不纯碳酸岩盐组成的溶丘地形,北北东向的断层及岩溶裂隙较发育,地下水主要沿北北东向运动。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垃圾填埋场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垃圾填埋场作为一种主要的固体废物处理方式,其环境影响无可忽视。

通过对填埋场周边环境的调查和分析,本报告将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与工具,包括田野调查、数据收集、实地监测等。

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垃圾填埋场周边10公里范围内。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季节、风向等因素对环境影响的可能变化。

三、填埋场周边环境状况1. 大气环境填埋场气味扩散至周边区域,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在实地监测中,我们发现填埋场排放的气体中含有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超出了相关环境标准。

同时,填埋场的污染也可能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威胁。

2. 地表水环境垃圾填埋过程中,容易产生垃圾渗滤液,进而对地表水造成污染。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的水体进行了采样测试,发现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出了相关环境质量标准。

填埋场的污染物还可能通过地表径流进入附近的水源,对水生生物和饮用水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3. 土壤环境垃圾填埋场周边土壤可能存在污染风险。

我们对填埋场周边地表土壤样品进行了采集和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出现了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超标情况。

填埋场渗滤液的渗漏以及垃圾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都可能对土壤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垃圾填埋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 大气环境受到污染,气味扩散及有害气体浓度超标;2. 地表水受到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水体中存在有害物质超标;3. 土壤受到有机物和重金属的污染,土壤质量下降。

五、管理建议针对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我们提出以下管理建议:1. 加强垃圾填埋场的管理与监管,确保渗滤液的有效收集和处理,减少对地表水和土壤的污染。

2. 定期开展大气环境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填埋场气味扩散和有害气体排放。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

仙桃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影响评价简本公示1 、项目概况拟建项目厂址位于仙桃市干河办事处郑仁口村。

本工程采用焚烧工艺处理垃圾,主要消纳湖北省仙桃市市区和周边乡镇的生活垃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本工程总投资估算为25868万元,设计年限按20年考虑,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500吨,年处理垃圾18.25万吨,配置1台500t/d机械炉排焚烧炉和1台9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2 、工程内容⑴项目基本组成拟建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表1。

⑵主体工艺流程生活垃圾收集后,用密闭式的垃圾专用车运至厂内。

在进厂时经过称重和自动计量后,将垃圾卸至垃圾贮坑内。

垃圾卸料平台布置在紧贴垃圾贮坑,采用室内型,卸料平台设有专用的垃圾运输车进出口一处,卸料位2个,垃圾卸料平台周围设置清洗地面的水栓,并保持地面坡度以及在垃圾贮坑方向设置排水沟,以便收集和排出污水,并和垃圾贮坑收集的渗沥液一同送到污水处理设施。

其焚烧工艺流程为:垃圾抓斗起重机抓取垃圾→给料斗→液压推料器→炉排干燥段→着火段→燃烧段→燃烬段,经充分燃烧后的炉渣经排渣机排出。

焚烧烟气经半干法脱酸、活性碳吸附、布袋除尘器除尘后,大部分酸性气体和飞灰被收集下来,少量随烟气通过引风机由高80m烟囱排入大气。

炉渣和除尘器捕集下来的飞灰进入除灰渣系统,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根据以上工艺流程简述,垃圾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

图1 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主要技术特点①工程建设规模500t/d,处理仙桃市的生活垃圾;②工程选用1台额定垃圾处理量为500t/d的机械炉排炉;③烟气净化采用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的组合处理工艺,烟气中烟尘、氯化氢、二噁英类等污染物排放达到《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相关限值要求;④焚烧产生的炉渣外委仙桃市洁城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处理,飞灰收集固化稳定达标后送湖北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中心处置;⑤垃圾沥滤液以及车间冲洗污废水收集后委托仙桃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处理,经生物处理+生化处理的渗沥液处理装置处理,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后通过专用管道排至仙桃市城东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

**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论1.1 项目建设的背景近年来,**县的县城建设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县城垃圾产量也日益增长。

而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目前尚没有一处符合规范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垃圾沿沟随地倾倒堆放,对地下水、大气和周围田地均已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且蚊蝇滋生,同时存在火灾隐患。

随着现实问题的不断暴露,各部门对垃圾收集、处理均给予了关注。

为此,**县委、县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购臵垃圾收集容器具,建设环卫设施,提高了生活垃圾收运的机械化与密闭化水平,使垃圾清运率大大提高。

在此基础上,垃圾的最终消纳和污染问题就相当突出。

为了使革命老区**县建设的更加清洁、文明、秀美,投资环境得到改善,经济建设得到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必须新建完全符合“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要求的垃圾处理设施。

它是改善县城环境,提高县城居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当前**县县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件大事。

1.2 评价项目由来与过程说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县城建局于2008年2月正式委托**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承担《**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1.3 评价重点以环境空气、水环境为评价重点,同时加强工程分析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对场址的综合地质技术条件及场址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

1.4. 评价等级(1)环境空气根据工程排污特点、评价区环境特征及有关环境标准,确定大气评价等级为三级。

(2)水环境地表水环境:由于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不外排。

因而,地表水环境进行一般性分析。

地下水环境:考虑到垃圾填埋场的排污特征及对地下水的长远保护要求,确定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本项目噪声产生源少,周围无敏感目标,属于小型项目,声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

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改扩建项目建设单位(盖章):科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7年8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确切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主要编制依据及环境功能属性
环境质量状况
评价适用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风险评价
产业政策与选址可行性分析。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评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编制日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目录1 总论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1)1.2.1国家法律法规 (1)1.2.2地方法规 (2)1.2.3技术导则和有关技术规范 (3)1.2.4项目技术文件 (3)1.3评价目的和重点 (4)1.3.1 评价目的 (4)1.3.2 评价重点 (4)1.4环境功能区划 (4)1.5评价标准 (5)1.5.1 环境质量标准 (5)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6)1.6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因子 (9)1.6.1评价等级 (9)1.6.2评价范围 (10)1.6.3评价因子确定 (10)1.7评价时段 (11)1.8环境保护目标 (11)2 区域环境概况 (12)2.1自然环境概况 (12)2.1.1地理位置 (12)2.1.2地形地貌和地质 (12)2.1.3气象、气候特征 (12)2.1.4水文 (12)2.2社会环境概况 (13)2.3相关规划简介 (14)2.3.1 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简介 (14)2.3.2 xx市城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划简介 (15)2.3.3 xx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17)2.4 污水处理厂运行概况 (18)2.4.1 xx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 (18)2.4.2 污水处理厂目前的运行情况说明 (19)2.4.3改建工程污水管网概况 (20)3 现有项目概况及污染源分析 (21)3.1现有项目概况 (21)3.2 污染源强分析 (21)3.2.1废水 (21)3.2.2废气 (26)3.2.3固废 (28)3.2.4噪声 (29)3.2.5污染源强汇总 (29)3.3 现有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29)3.4 现有项目主要环保问题 (30)3.4.1现有项目主要环保问题 (30)3.4.2 整改措施 (30)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31)4.1 建设项目概况 (31)4.1.1 项目名称 (31)4.1.2 建设性质 (31)4.1.3 建设地点 (31)4.1.4 建设规模及总投资 (31)4.1.5 建设内容 (31)4.1.6 改建工程与现有工程的关系 (32)4.1.7 填埋场地质情况 (32)4.2填埋场库容及使用年限 (33)4.2.1生活垃圾产生量现状及预测 (33)4.2.2 库容及使用年限 (34)4.2.3技术经济指标 (35)4.3工程内容 (35)4.3.1总图布置及道路工程 (35)4.3.2垃圾坝 (36)4.3.3防渗工程 (37)4.3.4渗滤液导排系统 (41)4.3.5地表水导排系统 (42)4.3.6地下水导排系统 (43)4.3.7填埋气体导排及利用系统 (44)4.3.8渗滤液调节池 (45)4.3.9封场工程 (46)4.4公共工程 (47)4.4.1运输道路系统 (47)4.4.2生产、生活管理区 (47)4.4.3消防及安全设施 (47)4.4.4水电 (48)4.4.5地下水水质监测井 (48)4.5填埋作业工艺 (48)4.5.1填埋作业工艺流程 (48)4.5.2 垃圾进场与洗车 (49)4.5.3 垃圾卸料、摊铺与压实 (49)4.5.4 填埋作业方式的选择 (50)4.5.5 填埋作业单元 (50)4.5.6 库底初始填埋 (50)4.5.7 覆盖作业 (50)4.5.8 填埋作业机械选择 (51)4.6污染源强分析 (51)4.6.1废水 (51)4.6.2废气 (53)4.6.3固废 (58)4.6.4噪声 (58)4.6.5污染源强汇总 (58)4.7 改建前后填埋场污染物排放增减情况对比分析 (59)5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0)5.1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1.1地表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60)5.1.2地下水现状监测与评价 (61)5.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2)5.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4)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5)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7)6.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67)6.1.1拟建区域常规气象资料调查与分析 (67)6.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71)6.1.3防护距离 (76)6.1.4垃圾运输车对道路周边敏感目标的影响分析 (77)6.2水环境影响分析 (78)6.2.1废水处理达标可行性分析 (78)6.2.2对填埋场周边地表水的影响分析 (79)6.2.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79)6.3声环境影响分析 (80)6.4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1)6.4.1生态环境现状 (81)6.4.2生态结构的变化 (81)6.4.3“三废”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82)7 施工期、终场期环境影响分析 (83)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7.1.1声环境影响分析 (83)7.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4)7.1.3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6)7.1.4水环境影响分析 (87)7.1.5生态影响分析 (87)7.2终场期环境影响分析 (87)7.2.1主要环境影响分析 (87)7.2.2终场的生态恢复 (88)8 污染防治措施 (90)8.1水污染防治措施 (90)8.1.1地下水污染防治 (90)8.1.2渗滤液处理系统 (93)8.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00)8.2.1填埋气体的组成及危害 (100)8.2.2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处理 (100)8.2.3填埋场恶臭污染控制 (100)8.2.4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101)8.2.5环境卫生防治措施 (101)8.2.6其它 (101)8.3噪声防治措施 (101)8.4生态恢复及绿化措施 (102)8.5填埋作业管理 (103)8.6垃圾运输途中污染防治措施 (104)8.7终场后污染防治措施 (104)8.8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104)8.8.1水土保持 (104)8.8.2噪声 (105)8.8.3粉尘 (105)8.8.4污水 (105)8.8.5固体废物 (105)8.8.6渗滤液处理 (105)8.9污染防治措施汇总 (106)9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分析 (109)9.1清洁生产分析 (109)9.1.1清洁生产的基本要求 (109)9.1.2清洁生产评述 (109)9.2总量控制 (113)9.2.1基本原则 (113)9.2.2总量控制建议 (113)10 环境风险评价 (114)10.1 垃圾坝溃坝 (114)10.2 垃圾堆体爆炸风险 (116)10.3 填埋场地塌陷风险 (118)10.4 渗滤液泄漏的事故风险 (119)10.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20)10.6 应急预案 (122)11 公众参与 (124)11.1调查目的 (124)11.2调查方法 (124)11.3调查内容 (124)11.4调查对象及范围 (124)11.5调查结果分析 (125)11.6公示 (127)11.7主要意见和建议及采纳情况 (127)11.8公众参与小结 (128)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29)12.1经济效益分析 (129)12.1.1项目投资分析 (129)12.1.2环保投资经济分析 (129)12.1.3费用效益分析 (129)12.2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130)12.2.1对城镇居民健康的贡献 (130)12.2.2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130)12.2.3对当地人口和卫生保健的意义 (131)12.2.4投资环境 (131)12.2.5公众就业 (131)12.3小结 (132)13 环境管理与监测 (133)13.1环境管理 (133)13.1.1施工期环境管理 (133)13.1.2运行期的环境管理 (133)13.2环境监测计划 (134)13.2.1 水污染物排放监测基本要求 (134)13.2.2 地下水水质监测基本要求 (135)13.2.3 防渗衬层完整性监测 (135)13.2.4 甲烷监测基本要求 (135)13.2.5 封场后监测 (135)13.2.6 恶臭污染物监测基本要求 (136)13.2.7 监测方法 (136)13.3环境监理 (136)14 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与选址合理性分析 (138)14.1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138)14.1.1 规划符合性分析 (138)14.1.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38)14.1.3 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 (138)14.1.4 污染物排放可达性分析 (139)14.1.5 总量控制分析 (139)14.1.6 维持环境质量原则符合性分析 (140)14.1.7 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 (140)14.1.8 环境风险可接受原则 (140)14.1.9 公众可接受原则 (140)14.1.10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原则 (140)14.2选址及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 (141)15 结论与建议 (143)15.1工程概况 (143)15.2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43)15.3工程分析 (144)15.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144)15.4.1 环境空气 (144)15.4.2 水环境 (145)15.4.3 声环境 (145)15.4.4 生态环境 (146)15.5污染防治措施和总量控制 (146)15.5.1 污染防治措施 (146)15.5.2 总量控制 (148)15.5.3 环保投资 (148)15.6公众参与结论 (148)15.7选址合理性及审批原则符合性 (149)15.8要求与建议 (149)15.8.1 要求 (149)15.8.2 建议 (149)15.9评价总结论 (149)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示意图附图3 项目总平面布置附图4 XX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5 XX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附图6 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图附图7 地表水环境监测断面图附图8 公示照片附件:附件1 《关于XX市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XX 市发展和改革局,龙发改[2009]216号,2009.8.4附件2 《xx市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改建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xx市建设局,2009.9.10附件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意见书,xx市国土资源局,龙土[2009]预字110号,2009.9.20附件4 拆迁承诺书附件5 公示内容及公示证明附件6 公众参与调查典型表(团体和个人)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1 总论1.1项目由来xx市xx垃圾处理场场址位于xx市剑池街道大沙xx xx自然村,于199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现有占地面积15.6公顷,总库容70万立方米,日处理垃圾90吨,服务年限50年。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2017年9月修订一、项目概况1、项目简况1.项目名称: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2.建设单位:某某县环境卫生管理局。

3.建设性质:新建4.服务范围:某某县所辖所4个镇(鄌郚镇、红河镇、乔官镇、营邱镇)和1个水库库区(高崖库区)5.建设内容:垃圾卫生填埋场6.建设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150t,设计服务年限为10年。

7.建设地点:某某县城区南部方向,鄌郚镇高镇村南约713m处,总占地面积151.3亩(约10.1万m2),详见图2.1-1。

8.工艺方案:采用卫生填埋处置方式9.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建设期为8个月10.建设投资:项目总投资4289.35万元2、项目工程内容及组成工程基本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注:本项目不包括垃圾转运系统的建设。

3、产业政策的符合性3.1项目建设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符合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第二十六条“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3条规定:“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本项目为某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属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为鼓励类项目。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根据建设部、国家环保局、科技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总则第6条规定: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

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积极发展适宜的生物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综合处理方式;禁止垃圾随意倾倒和无控制推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填埋场沼气发电利用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环投环境服务
编制单位:浩力环境影响评价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五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围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三、环境质量状况
表 9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单位:ug/m3)
名称SO
2(1h)NO
2
(1h)O
3
(1h)PM
2.5
(24h)PM
10
(24h)
最高值4~11 8
46 12~85 6~1 1
~26
评价标准500 200 200 75 150
达标情况达达标达标达标达标
从上述的监测结果与执行标准可知,监测期间,监测点(帽峰山)所有污染物因子均达《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区域无明显大气污染源,项目所在地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

图1 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帽峰山监测点位示意图
此外,本评价收集了环投环境服务委托中国分析测试中心,于2016年10月31日~11月2日期间对村的臭气浓度和总悬浮物的监测数据来进一步说明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情况,监测结果见表10
四、评价适用标准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图1 工艺流程图
该填埋场六区于2015年5月31日填满,该区累计填埋量为855.53万吨。

填埋场七区将于2018年6月底封场,该区累计填埋量将达1077.38万吨。

生活垃圾理论最大产气量可根据生活垃圾物理成分进行估算。

市生活垃圾物理组成成分中有机物占到55.7%,通常垃圾中有机物含水75%左右,通常我国生活垃圾有机物中有机碳含量约为50%,60%的有机碳转化为填埋气。

则可计算出单位重量的垃圾最论产气量为:
55.7%×(1-75%)×50%×60%×22.4/12=0.078 (即78标准立方米/吨垃圾)。

②理论产气量估算
目前用于预测填埋场产气量的模型有很多,本方案选用Monad模型进行计算,该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假设建立,即垃圾在填埋场的产气速率很快即达到高峰,随后其产气速率以指数规律下降,用公式表示垃圾在第t年的产气速率即:
其中,Gt:第t年垃圾的产气速率;
W:所填垃圾量
Go:单位重量垃圾理论最大产气量;
k:垃圾的产气系数,k=0.1~0.36,本方案取k=0.20;
t:年份
单位重量的垃圾最论产气量为78m³/t:
将该填埋场的逐年填埋量数据代入上述模型即可算出各年份的填埋气体理论产量。

(4)收集量预测及抽气规模预测
根据目前国填埋作业水平和填埋气收集水平,依据理论产气量和最大收集率,填埋六区垃圾填埋总量855.53万吨,填埋七区在填埋总量1077.38万吨, 按20年营运期,各年的理论产气量、设计抽气量及可用气量如下表:
表16 各年填埋气理论产气量和设计抽气量预测表
各年填埋气理论产气量和设计抽气量预测表
年份
理论产气量
(万m3/年)
设计收集气量
(万m3/年)
年份
理论产气量
(万m3/年)
设计收集气量
(万m3/年)
201715042.55 7312.36 20272463.00 1354.65 201814900.25 7149.86 20282016.53 1109.0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环境影响分析
图2 兴丰渗滤液处理厂工艺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