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小实验案例

合集下载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篇一: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一、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小实验:针筒水压机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水流动的速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二)技能目标:1、幼儿通过对针筒水压机的安装,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的发展。

2、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增强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探索要点:怎样才能让水流变快、变慢;探索路径:出示两个针管,问这两个材料怎样做实验(幼儿分散回答)问:怎样才可以让小针管里的水到大针管里。

(引导说出胶皮管);兴趣点:水从针筒流到另一个针筒里;重点:水流动的速度跟压力的大小有关;难点:幼儿使用针管的方法、用胶皮管连接两个针管。

四、准备材料:(一)幼儿材料:注射器2个、胶皮管1根、色素五、活动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以前做的小实验吗?(复习操作过程、原理)2、出示本节课所需材料。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些材料宝宝怎样和我们一起做实验。

(二)活动进行中1、材料探索、感知材料教师出示注射器,请幼儿观察并说一说,在哪里见过,那么跟医生用的打针的注射器有什么不同,如:没有针头。

教师再出示胶皮管,请幼儿摸一摸,说说它能干些什么?出示色素(注:提示幼儿色素的安全性)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先将色素调成色素水,在把一个注射器里吸入色素水,然后连接胶皮管,在胶皮管的另一边连接没有吸色素水的注射器。

3、总结:当推动针同时,我们给水一个压力,水是液体的,遇到压力后就会向另一个方向流动,压力越大,流的越快,压力越小流的越慢。

(三)互动课堂请幼儿先自由推动活塞,然后等幼儿熟练操作后,进行比赛,看看谁的流动得快。

(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1、总结:当推动针同时,我们给水一个压力,水是液体的,遇到压力后就会向另一个方向流动,压力越大,流的越快,压力越小流的越慢。

2、提问:书中科学知多少部分:(1)水是什么状态的?(液态)(2)水遇到针筒给的压力时发生什么现象?(流动) (3)要想让水流的快,可以怎么做?(给它一个较大的压力3、作品展评(1)请幼儿到前面给其他幼儿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压机是怎样工作的,并简单说一说原理。

适合2岁宝宝的科学小实验

适合2岁宝宝的科学小实验

适合2岁宝宝的科学小实验【实验一】自制泡泡水一、材料准备洗衣粉、餐洗净、肥皂片、小勺子、水、杯子。

二、实验操作请幼儿任意选择一种材料放入水杯里搅拌做成泡泡水,吹泡泡玩。

三、指导建议1.提示幼儿用各种材料做泡泡水,看看哪一种材料溶解的速度快,哪一种材料容易吹出泡泡来,以及材料和水以多大的比例结合吹出的泡泡才又大又多。

2.带幼儿到户外吹泡泡,引导幼儿观察泡泡表面的色彩变化。

3.提醒幼儿不要把泡泡水吸到嘴里。

四、拓展与替代1.在幼儿自制泡泡水时,可以提供盐、糖等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引导幼儿对比实验。

2.让幼儿在洗手、洗脸、刷牙时注意观察是否有泡泡生成。

五、科学小知识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

通常水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比水分子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强,这些水分子就像被黏在一起一样,但如果水分子之间过度黏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

洗衣粉“打破”了水的这种表面张力,它把表面张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状况下的1/3,而这正是吹泡泡所需的张力。

泡泡水的调配比例会影响吹泡泡的效果。

一般,以2份餐洗潦加6份水调出的泡泡水即可使用。

甘油是一种吸湿液体,它与水结合会形成一种较弱的化学黏合剂,减缓水的蒸发速度。

因此,为了使泡泡不那么快消失,可以在泡泡水里放入一些甘油。

通常情况下,吹泡泡溶液配方为:2份餐洗净、6份水和1—4份甘油。

透过泡泡我们能够看到七彩光,这是因为光线穿过肥皂泡的薄膜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实验二】有趣的不倒翁一、材料准备塑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水彩笔、沙子、绿豆。

二、制作方法1.将塑料乒乓球剪开一个小口,把橡皮泥粘在小球内底部中间的位置上,作为不倒翁的身体。

2.用彩纸做一个圆锥体,画上五官,作为不倒翁的头。

3.用黏合剂将圆锥体和塑料小球粘合好,做成不倒翁。

三、实验操作1.让幼儿用手推动不倒翁,观察其摇摆状态,看是否会倒下。

2.给幼儿分发乒乓球,让幼儿改变橡皮泥的重量和在乒乓球内的位置,观察不倒翁是否会倒下,让他们明白不倒翁的重心越低,不倒翁就站得越稳定,越平衡。

幼儿园小小科学探险家:科学实验活动案例分享

幼儿园小小科学探险家:科学实验活动案例分享

幼儿园小小科学探险家:科学实验活动案例共享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的启发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幼儿可以增强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在活动中学到知识,体验科学的魅力。

在幼儿园阶段,科学实验活动通常以趣味性和互动性为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科学探索。

下面我们来共享几个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的案例,带着小小科学探险家们一起来探索科学的奥秘吧!案例一:水上飞行器材料:塑料袋、吸管、水、彩色纸步骤:1. 取一个塑料袋,将吸管插入塑料袋中,固定好。

2. 在塑料袋的下部注入一些水。

3. 提起塑料袋,用手捏住塑料袋下部,将吸管对准前方,轻轻地将水从塑料袋中挤出。

4. 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观察水的流向。

这个实验活动可以让幼儿了解水的特性,通过亲自动手尝试,感受水流的力量,培养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案例二:冰与盐的融化材料:碎冰块、盐、几个小容器步骤:1. 将碎冰块放入不同的小容器中。

2. 在其中一些容器中加入盐。

3. 观察冰块的变化,记录和比较加盐和未加盐的冰块融化速度。

通过这个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了解盐对冰的影响,体验冰的融化过程,并且在比较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案例三:沙漏的制作材料:两个透明的塑料杯、胶带、砂子、尺子步骤:1. 将两个塑料杯底部对齐,用胶带固定住。

2. 在其中一个杯子的上部打一个小孔。

3. 倒入一些砂子,并将另一个杯子置于底部。

4. 观察沙子从上一个杯子流向下一个杯子的时间。

这个实验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时间的概念,了解沙漏的原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以上是一些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的案例,这些活动既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记录能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活动,小小科学探险家们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体验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持久热爱和探索精神。

我对这些实验活动的理解是,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幼儿科学实验

幼儿科学实验

幼儿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幼儿可以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科学探究的习惯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幼儿开展的简单科学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幼儿可以了解一些基础科学知识,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一:浮力与沉力材料:一个大水盆、几个已经筛洗干净的石子、一块小木板、一块塑料泡沫步骤:1. 将大水盆装满水。

2. 分别将石子、小木板和塑料泡沫放入水中观察结果。

结果解释:石子是沉重的,沉入水中;小木板比石子轻一些,部分沉入水中;塑料泡沫是轻的,浮在水面上。

这是因为物体在水中受到了两种力的作用:浮力和沉力。

石子的沉力大于浮力,所以沉入水中;小木板的沉力等于浮力,所以部分沉入水中;而塑料泡沫的浮力大于沉力,所以能够浮在水面上。

实验二:水与油的分层材料:一杯水、一小碗油、食用色素、搅拌棒步骤:1. 将一杯水倒入一个高透明度的杯子中,加入适量的食用色素搅拌均匀。

2. 将一小碗油倒入杯中,观察结果。

结果解释:水和油是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在混合时会发生分层现象。

由于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所以水在底部,油在上层。

这是因为物质的密度不同导致的。

幼儿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观察到液体的分层现象,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差异。

实验三:颜色混合材料:几个空的透明杯子、水、食用色素或水彩颜料步骤:1. 将几个透明杯子排成一排,并将每个杯子装满一定量的水。

2. 在不同的杯子中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或水彩颜料。

3. 将两个颜色不同的杯子倒入一个空杯子中,观察结果。

结果解释:当两种颜色的液体混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新的颜色。

幼儿可以通过这个实验观察和体验颜色的混合现象,初步了解颜色的基本原理。

实验四:生长水花染色材料:几朵新鲜的白色鲜花、食用色素、水步骤:1. 准备几杯带有不同颜色的水。

(可用食用色素将水染成红色、蓝色等)2. 将每杯染过色的水倒入一个容器中。

3. 将鲜花插入不同颜色的水中。

4. 观察几天后,观察鲜花的变化。

幼儿科学小实验教案【三篇】

幼儿科学小实验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整理了《幼⼉科学⼩实验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会变⾊的花 材料准备:两枝浅⾊带茎的花,相同的透明瓶两个,蓝⾊墨⽔。

实验操作: (1)将两个透明瓶内注⼊相同多的⽔,其中⼀个滴⼊⼏滴蓝⾊墨⽔ (2)将两⽀花分别放⼊透明瓶内,⼏天后观察花朵颜⾊的变化。

指导建议: ●提供给幼⼉的花朵颜⾊尽量是浅⾊的。

●注意引导幼⼉每天观察茎及花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拓展与替代:可在⾃然⾓⽤芹菜、⾹菜等易观察的植物做实验,引导幼⼉观察并记录。

附:科学⼩知识 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具有⽀撑植物、运输⽔分和养料的作⽤。

植物的茎能从下⾄上地将根吸收的⽔分和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花瓶中的花朵会变⾊正是因为茎输导蓝⾊墨⽔的原因。

互不理睬的⽓球 材料准备:⽓球两个、⼲燥的绒布(或绒⽑⾐)、细线。

制作⽅法:把两只⽓球吹满⽓,绑好以防⽌漏⽓,并⽤细线连在⼀起。

实验操作: (1)让幼⼉⼿提细线的中间,会发现两只⽓球是相互靠在⼀起的。

(2)让幼⼉⽤⼲燥的绒布(绒⽑⾐)分别在两只⽓球上充分摩擦,然后再提起线,会看到两只⽓球分开了。

指导建议:提醒幼⼉摩擦时⽤⼒要适度,不要把⽓球弄破。

拓展与替代:把塑料绳扎成把,⾃上⽽下⽤⼿不断地捋,就会看到塑料绳像花朵⼀样展开。

附:科学⼩知识 科学实验表明,物体因摩擦⽽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正电;与⽤⽑⽪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相同的,叫做负电。

相同的电荷有相互排斥的特性,⽽不同的电荷会互相吸引。

由于两个⽓球被绒布摩擦后带上了同种电荷,所以会互相排斥,⾃然就分开了。

电池家族 材料准备:各种型号不⼀的电池、电动玩具⼀个电池家族图。

实验操作: (1)让幼⼉观察电池的外形特征,按照型号、功能给电池分类或排队。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_共10篇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_共10篇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教案_共10篇第1篇:幼儿园科学实验教案8一、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实验:圆筒飞机二、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了解空气的流动性(二)技能目标:1、通过对圆通飞机的组装,促进幼儿小肌肉的。

2、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感知,激发幼儿对生活科学的热爱.三、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实验探索点:大纸环和小纸环哪个在前面,飞机飞得更远;探索路径:调换两个纸环子的位置,看看在哪种情况下,飞机飞得更远;兴趣点:幼儿对比哪种情况下飞机飞得更远;重点:了解空气的流动性;难点:纸环和机翼的粘贴。

四、准备材料:(一)幼儿材料:圆筒飞机图片、吸管五、莱博瑞幼儿园科学实验活动过程:(一)实验导入教师折一架纸飞机,将纸飞机飞舞在空中(调动气氛),瑞欧看到我们的飞机这么好玩,它也想自己做一架飞机,于是瑞欧拿了一些宝贝来,它也想让小朋友跟他一起来做飞机,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吗小朋友们,那就让我们一起先来探索一下吧!(二)活动进行中1、材料探索、感知材料教师出示吸管,请幼儿观察吸管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吸管可以用来干些什么再出示圆通飞机图,请幼儿观察这两张纸条有什么不一样都能用来干些什么(注:吸管的安全性)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将长短不同的纸条取下,用透明胶把纸条粘贴成大小不同的纸环,再用透明胶分别把大小不同的纸环固定在吸管的两端。

把飞机翅膀图片朝着大环方向,用透明胶固定在吸管的中间。

在贴大纸环的吸管部插入一个回形针,调整飞机的最佳效果。

3、总结:纸飞机本身的重量会牵引它向下掉落,机翼则会抓住空气,让纸飞机在空中漂浮,一上一下的两股力量,再加上投掷者帮助纸飞机向前滑行的动力,飞机就能飞起来了。

(三)互动课堂1、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远,可分组进行。

2、下面哪个工具可以飞上天(四)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教师提问并进行作品展评1、总结:纸飞机本身的重量会牵引它向下掉落,机翼则会抓住空气,让纸飞机在空中漂浮,一上一下的两股力量,再加上投掷者帮助纸飞机向前滑行的动力,飞机就能飞起来了。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

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小班科学小实验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小班教案《影子的颜色》含反思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对影子的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科学意图: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欲是人的本能,孩子们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索。

通过设计此次活动。

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感知彩色影子的变化。

以幼儿发展为本,实现幼儿在快乐中学习科学的目的。

材料准备:相同大小的矿泉水瓶3~5个、水彩笔颜料、手电筒、纸盒、白布、水。

制作方法:(1)在矿泉水瓶内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水彩笔颜料和水,搅拌均匀,制成彩色水。

(2)剪去大纸盒的上面部分,底面铺上白布,制成投影屏幕。

实验操作:把彩色水瓶放入盒内,置于白布前,且与白布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用手电筒照射彩色水瓶,彩色水瓶就会在纸盒内的白布上出现半透明的彩色影子。

指导建议:影子,发现影子的彩色,影子圈色深浅不一。

科学小知识:光可透过透明物体,由于水彩笔颜料具有半透明的特性,所以光就会穿过彩色瓶子,形成了彩色的影子。

如果物体遮光性能好的话,影子应该都是黑色的。

活动反思:求知欲是人的本能,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总是力图了解和认识本身所处的外部世界,世间万物都有着数不清的奥秘,只要你细心观察与发现,总会发现一些令人惊讶的事情。

这个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望,是孩子日常生活熟中比较熟悉,发生的现象,孩子在生活中发现过影子,活动中能运用各种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激发幼儿对探索科学活动的兴趣。

(2)小班教案《认识肥皂》活动目标:知道肥皂的名称,了解其主要的特征和用途。

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培养幼儿对肥皂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1、收集不同种类的肥皂:透明皂、药皂、旅游皂、液体皂等。

2、用肥皂水制作的吹泡泡玩具若干瓶。

3、歌曲洗手帕吹泡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知道肥皂的名称。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案例集锦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案例集锦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案例集锦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案例集锦案例1:导电性实验主题:导电性要求: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了解导电性的概念和实际应用。

步骤:1. 准备材料:铜线、电池和灯泡。

2. 将铜线的两端分别连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3. 将灯泡的两端分别接在铜线的另外两端。

4. 开开关,观察灯泡是否会亮起来。

案例2:物体密度实验主题:密度要求: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学习物体的密度以及密度的应用。

步骤:1. 准备材料:水、砂子和石头。

2. 将一个装满水的容器放在桌子上,记录水的高度。

3. 将砂子放入另一个容器中,记录砂子的质量。

4. 将砂子放在水里,观察水的高度是否发生改变。

5. 将石头放在水里,观察水的高度是否发生改变,并和砂子做对比。

案例3:光的折射实验主题:光的折射要求: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并了解其概念和应用。

步骤:1. 准备材料:玻璃棱镜和手电筒。

2. 将玻璃棱镜放在桌子上,照射手电筒的光线从玻璃棱镜上看。

3. 观察光线经过棱镜后出现的折射现象,并记录棱镜的形状和光线的路径。

4. 将棱镜倒置,再次观察光线的折射。

案例4:声音传播实验主题:声音传播要求:通过实验学习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应用。

步骤:1. 准备材料:筷子和墙壁。

2. 将筷子放在嘴里,用力敲打墙壁。

3. 观察筷子在墙壁上的振动和声音传播的路径。

4. 改变敲打的力度和不同的墙壁材料,观察声音传播的效果。

结语:通过以上四个简单的实验案例,孩子们可以更轻松地掌握科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些实验不仅有趣,而且能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身边的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摇晃瓶子,观察颜色的变化。
讲解:
1、液的颜色是棕色的。
2、火柴的烟雾可以使碘变成无色的碘离子,所以瓶子中的碘酒溶液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水溶液
创造:火柴中含有一些易燃物质,当你点燃火柴时,除了火光,是否闻到异味呢?会带来什么样的污染呢?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汤匙变磁铁
思考:你知道金属汤勺为什么变成了磁铁?
材料:金属汤匙、磁铁、铁钉、曲别针
创造:想一想,把纸还可以折成哪些形状,以便承担压力。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变色的碘
思考:碘酒的颜色遇到燃烧的火柴时,会有变化吗?
材料:带盖的玻璃瓶1个、碘酒1瓶、火柴1盒、水少许
步骤:
1玻璃瓶中倒入30毫升左右的水。
2在水中加入二、三滴的碘酒,观察颜色。
3同时使用2—3根火柴,点燃后立即放入瓶中燃烧,并用瓶盖盖住瓶口。
这个错觉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被插入水中的勺子所反射的光线,不是以直线的方式进入眼帘的。光线在水面上被折射成为一个角度,所以才看到勺子的尖端比实际大大靠上。水域的水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总是比实际深度浅很多。印第安人对这一点就知道得很清楚。他们用箭或矛在水中捕鱼时,总是向更深的地方瞄准。
幼儿科学实验:神奇的牙签
操作:
1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2把小瓶中装满热水,加入几滴墨水,拧紧瓶盖,并摇晃均匀。
3把小瓶放在缸底并拧开盖子。
4观察墨水喷向水面:热的染色水在冷水的上面形成了一层。
5冷却后观察,染色水就会与冷水混合。
讲解:
1、瓶子里的热水比较轻
2、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
思考: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水下,又能回到水面呢?我们来做一个“潜水员”的玩具吧!
材料:手绢、玻璃杯、铁丝、酒精、火柴、水
操作:
1、将两份酒精和一份水兑在一起,将手绢放到兑了水的酒精里浸湿
2、将手绢从杯子里取出,稍微拧一下水,然后将手绢挂在铁丝上
3、用火柴将手绢点燃,燃烧后的手绢完好无损
讲解:
1、玻璃杯里盛着两份酒精和一份水,酒精的燃点很低,手绢很快地燃烧了
2、酒精很容易从手绢中挥发出来烧掉,一部分水仍然留在手绢上,保护着手绢。
材料:剪刀1把、纸板1块、橡皮筋1条、脸盆及水1盆
流程:
1.剪下长约12厘米×8厘米的硬纸板
2.一端剪成尖形为船头,另一端中央剪下约5厘米的缺口为船尾
3.剪一块约3厘米×5厘米的纸板坐船浆
4.用橡皮筋套在船尾处,并将船浆绑好
5.将纸板桨逆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前移动
6.若把纸板桨顺时针转紧橡皮筋,小船向后移动
3、在酒精燃烧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水变成蒸气挥发了,这些挥发的水汽带走了花布上的一部分热量,从而降低了手绢的温度,手绢不会被烧着。
思考:你知道吗?一种水会飘在另一种水的上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水下的“火山”喷发,来观察这个现象吧
材料:玻璃缸或盆1个,冷热水若干、墨水少量、带盖的小瓶1个
操作:
1在玻璃缸中倒入3/4的冷水。
材料:塑料袋(轻便的)、吹风机1个
操作:
1.打开塑料袋,倒置。将吹风机伸入塑料袋,并打开热气开关。
2.几秒钟后,关闭吹风机并拿开。
3.松开手,塑料袋会飘起来。
讲解:
1.热气轻,向上升,使塑料袋也向上升。
2.热能使物体飞起来,因为热气是上升的。当空气受热并且上升时,热气便通过“对流”向上运动。从取暖器散发的热温暖整个房间,也是借助于“对流”。
当你把方糖放入水盆的中心时,方糖会吸收一些水分,所以会有很小的水流往方糖的方向流,而牙签也跟着水流移动。但是,当你把肥皂投入水盆中时,水盆边的表面张力比较强,所以会把牙签向外拉。
创造: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
请你试一试,如果将糖和肥皂换成其它物质,牙签会向哪个方向游去。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烛火熄灭了
思考:蜡烛除了用口吹熄外,还可以用什么其他的方法呢?
思考:
放在水里的牙签,会随着放在水里的方糖游动,还是随着放在水里的肥皂游动?
材料:
牙签、一盆清水、肥皂、方糖
操作:
1.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
2.把方糖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远的地方。牙签会向方糖方向移动。
3.换一盆水,把牙签小心地放在水面上,现在把肥皂放入水盆中离牙签较近的地方。牙签会远离肥皂。
讲解:
操作:
1、用金属汤勺去吸铁钉、曲别针。
2、准备一支金属汤匙,手里拿一块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
3、汤勺将铁钉、曲别针吸起来了。
4、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汤匙的磁力又消失了。
讲解:
构成汤匙的金属物质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个的小磁铁,但由于它们的磁场方向不同,作用被相互抵消,整个汤匙也就没有了磁性。而如果用一块真正磁铁的磁力将汤匙内部的小磁铁的磁场强行排列成同一方向,汤匙就会表现出磁力。将汤匙在桌子上一敲,其内部小磁铁的排列又被破坏掉,汤匙的磁力也就消失了。
4、棉线从下端一直燃烧到上端,但烧过后的线灰仍象一根线一样没有被烧断。
讲解:盐是不能燃烧的,浸过浓盐水的棉线在燃烧时,里面的棉线已被烧尽了,可是包在棉线外面的一层盐壳却保留了下来。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烧不断的棉线。
幼儿园科学实验:水制放大镜
思考:水也能当放大镜,你知道吗?
材料:水、保鲜膜、大碗1个、彩色珠子
材料:蜡烛1支、小苏打若干、食用醋少许、火柴1盒、碗1个
流程:
1将点燃的蜡烛在碗的中央滴上几滴蜡油,将蜡烛固定在碗中
2将苏打粉放在蜡烛的四周,倒一些食用醋于碗中
3蜡烛熄灭了
说明:
1、食用醋加上小苏打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后,烛火会熄灭。
延伸:想一想,烛火熄灭要有什么条件?你知道还有哪几种是熄灭蜡烛的方法吗?幼儿园园长经验交流稿
创造:你能制作一个不同的潜水玩具吗?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水的压力
思考:你们知道水压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吗?
材料:1个装牛奶的矩形竖直纸盒、1卷胶带、1个钉子、水若干、平盘
操作:
1.放好牛奶盒,用钉子在任意一个侧面戳三个孔。三个孔的位置分别是底部、居中和上部。
2.用胶带把三个孔封住。
3.将纸盒中加满水。
4.将平盘放在有孔的侧面的下方,将胶布撕开。观察三个孔的喷水有什么不同。
创造:试试除了糖水,还有哪些液体可以做隐形墨水。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大力士——纸
思考:你能想象一张纸能够举起一本书吗?你知道怎样才能做到吗?
材料:纸、胶带、1本书
操作:
1.把纸放在两本并排分开放的书上,使纸的中间部分悬空。把一本书放在纸的悬空处。
2.把纸卷成一个纸卷,用胶带粘好纸的边缘处。
3.把纸卷立起来,并在上面放一本书。
3.说一说。告诉孩子这是因为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流入,所以垂直放入水中的手绢没有湿。
4.玩一玩。让孩子用塑料袋兜空气,然后把口系上,感觉空气的存在。获得经验,初步了解空气的作用。
提示: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随时告诉孩子空气的存在与作用。
科学小游戏:被缩短的勺子幼儿园庆六一儿童节主持词
平行看一只装满水的水桶水面,将一把勺子垂直插入水中。水中的勺子,一下子就变短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创造:你还能把什么物品磁化,用来磁化的物品应该是什么物质制作的?
思考:为什么棉线烧不断?
材料:棉线一根、清水一杯、食盐、筷子、火柴
操作:
1、在一杯清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并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2、将一根棉线放入配制好的浓盐水里浸泡一下,拿出来放在桌上晾干。
3、将晾干后的棉线用手提起,点燃一根火柴去烧棉线。
说明:
1、橡皮筋扭转的方向不同,船行驶的方向也正好相反。
2、纸船运动的力量,是来自橡皮筋扭转的能量。
延伸:
仔细观察划船的动作,它造成的水流方向和船行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小实验,云的,形成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发粘的蜡在手指抽动中摩擦。这个压力差别传递到了杯底,杯底像薄膜一样发生震荡,并在空气中产生声波。缓慢摩擦,声波亦缓慢低沉。快速摩擦,声波即会短暂间歇,从而发出高音。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空中点烛
思考:火柴在蜡烛的上空点燃,蜡烛为什么会燃烧呢?
材料:蜡烛、火柴
操作:
1、点燃一支蜡烛
2、燃烧一会儿的蜡烛顶端烧成了杯状
操作:
1.把彩色珠子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住碗。
2.用手轻轻把碗口上面的保鲜膜向下按一些,使保鲜膜成倒锥形。
3.将水倒在保鲜膜上,通过水看碗中的物体,观察彩色珠子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讲解:碗里的物品看起来大了不少,这是因为保鲜膜上的水形似凸透镜,而通过凸透镜看到的物体往往会大于原有形态。
思考:燃烧后的手绢为什么没被烧坏
讲解:
1.实验发现,从底部流出的水喷射得最远,其次是中部的水,喷得最近的是从顶部喷出的水。
2.水的压力由深度决定,水越深,压力就越大;水越潜,压力就越小。
创造:
如果你会游泳,你可以在水中感受水的压力。使头位于水深不同的位置,你会感受到耳朵受到的压力是不同的。
幼儿园科学小实验:冰块融化后会怎样
思考:在没有风吹的情况下,塑料袋为什么会在天上飞行?
通过转动杯子让里面的球旋转起来。球被离心力压到了瓶壁上,并产生要突破旋转轨道外逃的倾向。如果你转动瓶子时稍微倾斜一些,那么狭窄的玻璃瓶口就能够制止球被甩到外面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