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大钱的逻辑:那些说靠能力的人都醒醒吧

合集下载

赚钱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创业经验

赚钱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创业经验

赚钱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脑子赚钱!赚钱第五定律:一定要用脑子赚钱!济南王晓东天下.提供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提供攘攘皆为利往。

在财富时代,你一定要用脑子赚钱。

“我不是用四肢打球,你见过谁用四肢赚大钱的?一些运动员赚钱不菲,但迈克尔乔丹说:而是用脑子打球。

”用四肢不用脑子只能是别人的工具,是别人大脑的奴隶,是赚不了大钱的!用四肢只能赚小钱,用脑子才能赚大钱。

人的想像力太伟大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过:“有想法就是英雄”。

人类如果没有想像力就如同猿猴和黑猩猩。

赚钱始于想法,富翁的钱都是“想”出来的!想当初,比尔盖茨怎么就会做软件,怎么就会搞视窗,因为他想到了,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眼光好”。

亚洲首富孙正义在美国读书时没钱就发明翻译机,一下卖了一百万美元,后来开办软件银行,他的头脑和眼光也了不得。

好孩子集团老板宋郑还是靠卖发明专利起家的,第一项发明卖了4万元,第二项发明别人出价8万元要买,但他不卖,自己投入生产,结果成了世界童车大王。

赚钱第六定律: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天下.提供财富遍地流,看你敢求不敢求。

金钱多么诱人啊,但要赚大钱一定要敢于行动!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不行动你不可能赚钱,不敢行动你赚不了大钱。

敢想还要敢干,不敢冒险只能小打小闹,赚个小钱。

我行我富!试看天下.提供财富英雄都是有胆有识有行动力的,想当年比尔盖茨放弃哈佛大学学业,白手起家创办微软,是何等的胆识和行动力。

美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迈克戴尔,在大学读书时就组装电脑卖,感到不过瘾便开办电脑公司,是何等另人钦佩。

甲骨文公司老板埃里森不仅放哈佛学业,赚取260亿美金,还回哈佛演讲,鼓动学生退学,被警察拖下讲坛。

还有网易丁磊、健力宝张海、实德徐明等等,他们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就在于他们当初敢于冒险,敢于行动。

你敢富吗?绝大多数人不敢!其实大多数人都没想富,别说敢富。

现在人们谈论财富越来越多,但许多人说得多,做得少。

读懂赚钱逻辑解析

读懂赚钱逻辑解析

读懂赚钱逻辑解析在当今社会,赚钱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愿望。

究竟如何赚到钱?要想赚钱,首先必须了解赚钱的逻辑,也就是说,你得逻辑性地去理解赚钱的技巧和方法,才能达成你的目标。

首先,要了解赚钱的逻辑,必须要掌握赚钱的三大核心原则:投资回报、节约用度和杠杆效应。

投资回报是指将资金投资到有良好收益的投资项目中,以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

节约用度的意思是,在投资之前要正确评估投资风险和资源,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安排资金。

杠杆效应是指利用投资资金的倍数,在投资过程中发挥资金的力量和作用,以便获得较大的回报。

其次,要赚钱,除了投资回报、节约用度和杠杆效应,还有财务知识,财务知识可以帮助人对市场行情有敏锐的判断力,及时调整资产配置。

因此,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知识,以有效地调节投资的风险,提高投资的收益。

此外,了解市场走势也是赚钱的重要逻辑之一。

在投资之前,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市场和行业动态,分析投资标的的潜力和发展势头,及时调整投资策略。

而了解市场走势,还能帮助投资者积累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投资活动。

另外,学习投资技巧也很重要,避免投资人因缺乏投资经验而做出错误的决定。

例如,可以通过读书、学习和实践,学习投资的策略、方法和技巧,谨慎地进行投资活动,确保投资能带来良好的收益。

最后,要赚钱,最重要的是要具有英勇的毅力,才能持之以恒地践行赚钱的逻辑。

因为当遇到各种挑战时,只有具备勇气和毅力,才能坚持不懈地践行赚钱的方法,通过勇敢地坚持达成自己的目标。

总之,要想赚钱,必须搞清楚赚钱的三大核心原则:投资回报、节约用度和杠杆效应,学习财务知识,了解市场走势,学习合理投资技巧,以及具有英勇的毅力。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赚取财富,实现经济自由的目标。

富人思维通往财富的关键心智密码

富人思维通往财富的关键心智密码

富人思维通往财富的关键心智密码《富人思维——通往财富的关键心智密码》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能听到关于富人如何获取财富的故事。

有人说他们是运气好,有人说他们有背景,然而,真正让富人与普通人拉开差距的,往往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富人思维,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通往财富的大门。

那么,什么是富人思维呢?它并不是指拥有大量的金钱,而是一种对待财富、机会和生活的独特态度和思考方式。

首先,富人思维注重长期规划。

他们不会被眼前的短期利益所迷惑,而是着眼于未来的长远目标。

比如说,一个普通人可能会为了一份眼下高薪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工作而放弃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然而,拥有富人思维的人则会选择一份当前薪资一般,但能提供广阔发展空间和学习机会的工作,因为他们明白,长期的积累和成长才是实现财富自由的基础。

其次,富人敢于冒险。

这里的冒险并不是盲目地冲动行事,而是在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后,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他们明白,机会往往伴随着风险,而不敢承担风险,就很难获得巨大的回报。

比如在投资领域,富人可能会在一个新兴的行业中早早布局,尽管存在不确定性,但他们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一旦成功,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

再者,富人善于学习和自我提升。

他们深知知识和技能是创造财富的重要工具。

无论是阅读书籍、参加培训还是与行业内的精英交流,他们总是在不断地充实自己。

而且,他们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注重培养自己的领导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另外,富人懂得合理利用资源。

他们善于发现身边的资源,并将其最大化地利用起来。

这包括人脉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等等。

例如,当他们有一个好的商业想法时,能够迅速整合身边的人脉,找到资金支持,获取最新的行业信息,从而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商业项目。

同时,富人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执行力。

一旦确定了目标,他们就会坚定不移地朝着目标前进,不会因为遇到一点困难就轻易放弃。

在执行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调整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稻盛和夫: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深度好文)

稻盛和夫:真正拉开人与人差距的,是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深度好文)

稻盛和夫:真正拉开⼈与⼈差距的,是洞察事物本质的能⼒(深度好⽂)经典电影《教⽗》中,有这样⼀句台词: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和花⼀辈⼦都看不清的⼈,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这个时代⾥,⼏乎每⼀个⼈,都想拥有直击本质的思考能⼒,从⽽成为“半秒钟就能看透问题本质的⼈”。

可是,想要迅速看透本质,谈何容易?本⽂以“如何洞察事物本质”为题,结合稻盛先⽣著作《企业家精神》、《京瓷哲学》、《⼼》、《⽃魂》、《活法》中的精彩⽚段,希望阅读后能对您有所裨益:⼀、何谓本质?想要看透事物本质,不是⼀件轻松的事。

如果我们想看透事物本质,我们必须先深刻理解“本质”的概念是什么。

在这⾥,以下三段阐述“本质”的话,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本质”的定义。

1、经营的本质就是利他⾏。

为什么这么说?企业即使只雇⽤了五⼈、⼗⼈,也守护着包括其家属在内的许多⼈的⽣活。

在现今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好过,经营者⾃⼰⽣存尚成问题,却要奋⼒经营,养活员⼯,这本⾝就是⼀种⾼尚的“利他⾏为”。

中⼩微企业或许往往为⼈们所轻视,但它们却是社会塔基的⼀部分,⽽诸位经营者都是致⼒于“帮助他⼈”这⼀⾼尚⾏为的⼈。

⼀般⼈都以为经营者为了增加⾃⾝财富,以微薄的报酬驱使奴役员⼯,但这并不是事实。

经营者不是盘剥员⼯让⾃⼰发财,⽽是率先垂范,不辞⾟苦,挥洒汗⽔,全⼒经营,以守护员⼯及其家属。

如果经营者将照顾员⼯⼀⽣视为理所当然的话,就已经具备了释迦牟尼所说的慈悲⼼、布施⼼,基督所说的爱。

那么,企业会逐渐成长起来,50⼈会变成100⼈,100⼈会变成1000⼈,这就意味着利他⾏的逐渐扩⼤,也意味着责任更重了,要帮助的⼈更多了。

接下来,就需要为当地做⼀些贡献,这是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利他⾏。

如果“希望为县⾥做点贡献”的话,那么就是对“县”这个更⼤区域中的⼈们所做的利他⾏。

如果说希望为⾃⼰的国家做贡献的话,从国民的视点来看,这就是利他⾏。

换⾔之,从个⼈和国民的⾓度看来,确实是很⼤的利他。

学会这10个赚钱的逻辑

学会这10个赚钱的逻辑

学会这10个赚钱的逻辑这社会并不是靠努力和辛苦赚钱的。

拼努力,农民伯伯比我们努力;比辛苦,富士康的员工也比我们辛苦,但是他们都赚不到大钱。

另外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赚到大钱的人,他们都不辛苦。

那么赚大钱真正的逻辑又是什么呢?看完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大家会有所感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投资理财知识,一起来看看吧!赚大钱的十大逻辑赚钱的逻辑(1)投资是关于谎言的游戏我自己做投资也一样,做了这么多年,一直在想的事情是未来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然这个问题不能想的太远,一个事情,想的太远,基本都是死的。

我07年就创业互联网金融,结果熬煎了两年,死了,为什么呢?因为发现这个世界,事实上是傻逼主导的世界,当你需要去教育别人的时候,基本上注定了你是落寞不堪的,尤其互联网的时代,浮躁成为主题的时候,没有人会静下心来听你讲一个真理。

其实,没有互联网的时候,这个逻辑也一样,看得太远的人,往往死的很惨,譬如中世纪的布鲁诺,他一定要说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不是,结果被人用火烧死了。

这种案例特别多,我们不能比大多数人看的太透彻,否则就没什么好玩,我看到很多创业者都很聪明,能看到很多事物的本质,但是一定要记住,任何事情看到最后,其实都是死的,但是过程一定没机会么?谈恋爱并不一定是为了结婚的。

投资因此往往就需要去想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会被大众接受的事情,哪怕注定是个骗局,你也必须加入其中,市场认同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人也一样,你再优秀,在牛逼,但是如果人家不理解你,不认同你,你回到最后就是傻逼,社会普遍性认定规则从未改变,虽然现在的社会会好点,但是主流社会,一直未曾改变。

作为早期投资人,我一直时刻提醒自己,别太清高,承认自己是对的,必须要承认别人也是对的,一个人提出一种想法,一定有它背后的道理和逻辑,理解并反省之,但是未必要认同和接受。

早期投资人,其实更多来看,是要预判社会的游戏会从哪里开始,想象风会从那里来,什么时候来,然后加入其中,跟着风飞一段时间,然后交接给别人,落地,这个社会钱越来越多,这个逻辑越来越明显。

《孙子兵法》真正赚大钱的老板都悟透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真正赚大钱的老板都悟透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真正赚大钱的老板都悟透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为职业原因,大圣每年要见上百位老板,老板见多了以后,大圣就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老板,尤其是南方老板,特别喜欢研究《孙子兵法》。

他们不光研究,而且还照着做。

比方说,《孙子兵法》里有句话,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成了很多南方老板的生意经:死盯着对手,对手干啥,我就模仿啥。

前段时间跟一个南方老板吃饭,聊起他的发家史。

这位老板骄傲地说:“在中国做生意,只需要三点:发现的眼、勇敢的心、拿来的手,最后一点是关键。

天下东西都一样,就看你会抄不会抄”。

他还说了几个例子。

比方说,当年星巴克猫爪杯刚出来没多久,他们家的同款产品就已经上架了。

比方说,某同行花两个月研发的新产品,他只用几个小时就能100%复刻,顺手还能把产品功能优化一下。

聊到最后,这位老板说:“现在抄也不好抄了,我五个小时抄完,别人三个小时就抄完了,稍微慢一点就会压货赔钱。

抄的东西毛利又低,赚不了几个钱”。

听的大圣是一愣一愣的,心想:这哥们不会是买了本盗版的《孙子兵法》吧?又或者读书读了半句,领会错了意思。

孙子兵法《谋攻》篇确实有:“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这句,可后面还有两句:“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简单来说就是:知己知彼的关键是知己,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老盯着对手看。

今天大圣就结合兵法原义和商业观察,跟各位老板聊一聊:在生意场上,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请你一定要认真看完这篇文章,并建议你转发收藏。

咱们先说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知彼”。

真正的知彼,需要找到三个圈的交集,那三个圈呢?对手圈、需求圈、趋势圈,接下来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知彼”分析模型对手圈的核心不是模仿对手,而是避开对手,找到新赛道。

2001年,巴奴火锅从安阳起家,8年之后,终于在郑州与行业老大哥海底捞正面交锋。

刚开始,巴奴也像其他同行一样,学习海底捞的服务。

赚钱的几大逻辑

赚钱的几大逻辑

赚钱的几大逻辑
以下6个逻辑,早一天明白,早一天受益。

01为什么我愿意和你讲这些呢?因为商业世界太大了,即使你和我同时开干,我们也不一定是一样的结果,变量很多。

市场很大,不在乎多你一个,也不会耽误谁挣钱,把格局打开,先接受再思考。

02做同一件事,结果不同,变量之一就是即使一个人讲得再多,大多数人听到也会选择不信和拒绝,即使他们之间没有利益关系。

他连自己的未来都持怀疑态度,认为改变自己是不可能的事情,更别提发财了。

这些精明的穷人是很多的。

03变量之二是即使听到了一个对他很触动的信息,他也依然不会去做。

还是会选择走老路。

因为改变习惯真的不容易。

即使从几十年的维度来看待人生,他也愿意一如既往地忍受苦难、贫穷、匮乏。

而不愿意花2年时间来改变。

04赚钱是一个复制的过程。

知道这一句,就够了。

很多人计划做事,总在讲创新,但创新是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做的,不是个人做的。

个人做,失败的可能性很大。

为什么有些人能赚到很多钱4个真相

为什么有些人能赚到很多钱4个真相

为什么有些人能赚到很多钱4个真相一、赚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技能依靠出租时间是很难致富的,即便你每周拼命工作80个小时以上。

你必须选择-个有长期发展前景的行业,找到可以长期合作且可靠的伙伴。

然而,赚钱的技能学校是不会教的,如果学校可以教会你,那么也可以教会其他久来取代你。

想要习得这门技能,就要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热爱,而不是盲目地追逐热点搞钱项目。

当你找到了之后,积累的过程对你而言就像玩样。

二、必须充分利用杠杆儿效应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普通人要想致富,就必须利用劳动力杠杆儿,让别人为你工作。

但不要过度追求劳动力杠杆儿,人人都想领导他人,但得有人愿意追随。

为了降低普通人使用杠杆的难度,可以做视频、写文章等。

让它们在你睡觉的时候也能为你带来“睡”后收入。

三、读比听快,做比看快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快速致富的课程上,即使有,那也只是提供教程的人对你挥下的镰刀。

多看基础书籍(经济学、博弈论、心理学、数学等),别把时间浪费在短频快的视界里。

设定一个大胆的时薪,在原有时薪的基础上加50%,并严格执行。

如果解决一个问题节省的成本低于时薪,那就忽略问题;如果外包一项任务的成本低于时薪,那就外包。

四、把自己产品化工作时要拼尽全力,不过,共事的人、工作内容比努力程度更重要。

在自己选择的职业领域里做到顶尖儿,运用专长,不断重新定义自己的事业,直到理想成为现实。

发挥杠杆效应,最终你会得到自己应得的。

如果想要实现致富的长期目标,你就要问自己:那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吗?我实现产品化了吗?不过,当你变得富有时,你会意识到,这并不是你最初的追求。

我们一辈子的时间太长,当初抢的那点速度实在是影响不了大局。

慢和停都不是最子怕的,更为怕的是走回头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赚大钱的逻辑:那些说靠能力的人都醒醒吧2014-11-28 金融八卦女八妹说:很多人其实到现在也没弄明白他们是怎么赚钱的,很多人都会把自己成功归结为能力的结果,事实上这个是最大的可悲……我自己一直在反思这些年里的很多事情,突然发现所有的成功失败,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我自己个人能力决定的,而是很大程度上被大趋势给决定了,我很多年前写了篇叫《我为什么看空中国股市》,里面我提到我自己为什么离开股市,突然只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能力不如别人,勤奋不如别人,运气不如别人,我凭什么跟人在一个能力充分竞争市场上赚钱?我唯一盈利性的机会其实只有一个,就是猪都会赚钱的时候,我才有赚钱的机会啊。

也就是风口来的时候,例如06年,例如09年,那时候,满大街都会听到谁赚了多少,赚了多少,于是我就能有机会赚钱了,如果在一个不是普遍性的盈利市场上的时候,我发现赚钱一般都是辛苦钱,也就是跟人比体力才能赚钱,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调研,那些都是辛苦钱。

而可悲的可能是竞争越充分的市场,你会更可悲的发现你即使很辛苦了,也是不赚钱的。

后来衍生出去看很多问题,发现其实不单是股市,任何行业好像都是差不多,2002年的时候,我们很多同学离开了中国去美国读书,都是名校啊,牛逼的一塌糊涂的名校啊,我们这些垃圾被留在国内,十多年过去了;我们这些垃圾在国内啥事情也没干,结婚生子,然后没事只能买房子,一套两套三四套,然后就发现那些国外读了n年的书的同学们可能就比较悲催了,回国可能一套房子也买不起,是我们能力强么,不是的,是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中国大发展都格局里,能力其实是不需要的,我们自己也很悲催的发现,回老家去,甚至不如那些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们;他们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更早的接触社会,更早的在外贸领域做业务,而你因为可能是大学毕业,选择也比较多,反倒不如他们有更好的积累,尤其在过去十年赚钱最多房地产行业,一般比拼的其实也是胆癿而非能力,我们东阳是建筑之乡,很多人很小就跟着走南闯北做工程,然后在过去十年里,一个个都赚了很多钱,反观我们自诩名校毕业,其实是不如他们的,当然现在趋势也在变化,互联网出现的格局里,房地产衰退之下,这个趋势不同了,盈利逻辑也跟着变化了。

我前些日子碰到一个ut出来创业的小伙子,当年ut 可能在全国招聘的为数不多的本科生,他打败了无数的人终于挤进了ut,而那些被他打败的人,黯然的走进了阿里的大门,彼时的阿里容纳了一帮乌合之众,很多都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名校几乎没有,十多年过去了,那个进了ut的天才,现在要出来创业了,那些没办法只能去阿里的人,一个个身价过亿要给那些牛逼哄哄当年逼的他们无路可走的牛人们投钱去了,能力决定一切么?好像还真不是。

前些日子,跟黄晓捷师兄谈话,他谈到他2001年在五道口读书的时候逃课去卖空调,希望发家致富,结果卖了一年多,晒得黑黑的回学校,然后说了一句话,叫辛苦不赚钱。

跟我所思考的几乎是一致的,这简直就是句真理,这个世界上,赚钱的事情,从来不是辛苦的事情。

你们比辛苦,比的过那些富士康的工人么,比得过农民伯伯么?但是他们比你更赚钱么?所以世界上,如果一个行业要靠比能力来赚钱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赚的只能是辛苦钱了。

更苦逼的是甚至很多人还赚不了辛苦钱,例如现在一堆苦逼的淘宝电商。

现在创业的人很多,我一直都跟大家说,创业有时候选择大方向很重要,因为赚大钱和赚小钱说白了,其实都会很辛苦,都很艰难,你路边开一个小店铺要做成赚钱,其实也不见得比做好一个国有企业要容易到哪里去,都不容易,但是同样辛苦,结果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趋势性的机会的事情,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只要做的稍微好点,总还是有机会的,而有些行业,你在怎么做,其实都注定了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好。

我们做投资的要去投资一个赚的是辛苦钱的时候,那就会发现我们赚取的只能是社会平均回报率,于是我们到最后发现得出的结论其实也还是尽量淡化能力的重要性,更多看中趋势性的投资机会,在大趋势性的格局里,在进行一定程度的铺量投资,能力无法量化,很难确切的预测,而大趋势的视野还是有一定的逻辑可循。

周鸿祎有篇文章貌似是说,趋势之下无可抵挡,孙中山很多年前有句话叫,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意思就是任由你在牛逼,你也无法对抗历史的潮流,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但是问题来了,趋势到底是什么呢?趋势是什么很难定义,我们其实看趋势这个东西吧,倒是有几个特征挺有意思,第一个特征其实是趋势只有在将起未起的时候,才有意义,太早看到趋势其实毫无意义,你会错过太多的东西。

也是为什么很多聪明人都赚不到钱的原因,趋势看到了最后就是虚无主义者,因为觉得这个也就这样那个也就那样,都没啥意思,看的太远的人,其实挺适合做先知,当然也很容易成为先烈,看的太早的悲催案例太多了,意义更是不大,哥白尼在中世纪就看到了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于是就被火烧死了,太多太多聪明人死在了不在当下生活的故事里去,等好不容易撑到风口来的时候,他已经先没了。

而如果,趋势都被人看到的时候,其实趋势的意义也就没了,当真理都被大家接受的时候,真理就会沦落为常识,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和优势来成为一个布道者了,在现实中也有挺多好玩的事情,前些日子听到一个农民说,政府让我们种葱,我们就种蒜,政府让我们种蒜,我们就种葱。

这个就是极为简单的朴素的趋势性发现的案例。

当趋势被所有的人都看到的时候,你其实只能回归到赚辛苦钱的逻辑里去,记住辛苦钱往往不赚钱的真理吧。

在这个特征里,我们收获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提前预判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人们尚未发现,而你却提前发现,也提前动手了,那你或许能有先发性优势。

这里挺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其实都能看到一些趋势性机会,但是能下手的人其实也不多,看多做空,看空做多,甚至看而不做的人,其实都挺多,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说,当年我怎么怎么看对了,但是这种看对了,跟你有啥关系么,屁关系都没有,总体来说,爱折腾的人,胜算更大,未来的创业很大程度上会比拼试错的次数和成本的综合。

尤其是趋势留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的时候。

我感觉我自己算是在金融领域这几年稍微有些薄名很大程度上还是做了些预判的吧,回头看两年来写的一系列金融文字,还是很大程度上预判来我国的金融经济形势,也对一些企业做了整体性的判断,大体还是经得起推敲,实践也在不断的验证一些当初的观点。

我2011年提出经济形势下行,金融去杠杆化即将开始的情况的观点,持有货币现金是相对合理的理性选择,现在基本上也得到了验证,最近很多人都在提说企业做好过冬的准备,其实现实的情况是,如果过去两三年前不提前准备好过冬,现在大部分企业都已经半截子入土了,也就无法过冬了。

尤其是杠杆很高的金融企业,难度更大。

一个普遍性的经济下滑趋势下,金融的整体性盈利格局是很难维系的,整个逻辑链条其实是很简单清晰的,难度就在于你怎么判断经济下行的格局,尤其是在2011年还不是很明显的市场情况下,乐观气氛浓厚的2011年里提通货紧缩的确是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观点。

我自己对金融行业得简单理解就是金融很大程度上看天吃饭的行业,在普遍性不赚钱的市场里,你金融机构要实现盈利,难度其实很大,这种典型看天吃饭得行业得合理逻辑就是能赚钱得时候,狠狠得赚钱,不能赚钱得时候就回家休息,游山玩水。

不跟大趋势做对抗,当然不是说大趋势不好,你没有赚钱得机会,只是这种机会会很辛苦,好汉不赚六月钱?火中取栗得事情玩他干什么呢?我过去几年在四川一个高利贷培训班,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很多学生都问我,那我们怎么办呢?难道等死么。

我其实不是很想的明白得是,为什么不做就是等死,不干事情,难道就不能休息睡觉?为什么要每天把自己弄的累死才心满意足?事实上,与其在家勤勤恳恳到处作风控放高利贷,不如跟着我游山玩水,骗吃骗喝,这个花钱一年能花多少?我承认,我的课程一直不太被人喜欢,因为这个世界做个说实话的人,向来都不讨好,说实话尤其说难听的话的人,往往都挺可悲当年袁绍官渡之战,谋士跟他说,不能打,不能打,一定败。

袁绍不听非要打,还把谋士关了起来,后来果然败了,别人就跟谋士说,主公败了,真该听你的话啊,回来会感激你得。

谋士就叹气说,不是的,如果主公胜了,一定会很高兴,然后天天奚落我,骂我神棍,我还能活命,如果败了,他一定会觉得面子挂不住,反倒把我给杀了。

没多久就应验了,这个世界没人喜欢说真话,的确是有道理的。

不过好在我是自由身,这个也是互联网带来得好处,就是你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听就不听,关我屁事。

好像扯的有点多,但是两年过去了,随着民间金融出事越来越多,其实基本可以验证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过去维系金融体系蓬勃发展的市场性基础在坍塌,从过去三十多年来看,维系我国信贷金融体系的基础其实是市场的企业一直是赚钱的;我们八九十年代,企业能赚钱,无论你是摆地摊还是生产物品,都能赚不少钱,2000年以后,生产可能本身不赚钱了,但是资产升值所赚取的利润甚至比单纯的生产本身还赚钱,使得你过去的金融体系,无论是低利贷还是高利贷都可以被收益覆盖,企业只要赚钱,金融机构你怎么玩,都不会出问题。

但是现在的市场的可怕之处在于谁都不赚钱,在一个整体不赚钱的市场里,金融的逻辑则永远无法实现,企业赚了十块钱,还你三块钱愿意,但是总共赚个三块钱给你两块,估计就心不甘情不愿了,如果亏钱了,要还你三块钱,基本就是跑路的格局,所以谈金融困境很多时候首先要谈的问题是经济问题,都不是本身单纯的金融问题,核心是你信贷供给无法解决企业是否盈利的问题;目前市场企业为什么不赚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体性的产能过剩,这个问题恰恰是非金融命题可以解答的,你放水也好,扶持也好,都无法消耗整体性的产能困境,这样的市场里,去产能成为了必然的格局,去产能是成本很高,代价很大,而放松金融恰恰不是去产能的逻辑,如何理解金融扶持呢?如同一桌子人嗷嗷待哺都快饿死了,怎么办?现实的选择应该是饿死一部分人,然后给剩余的人支持,这样就能延续下去,而金融放水是什么?放水就是如同来一场盛宴,给所有的人一起吃,然后呢,强壮的和不强壮的,是都能吃一场饱饭了,但是结果呢?结果其实是一起死。

如此现实残酷,怎么选?不知道。

某地区政府呼吁救市,我跟他说,其实现在的救市其实说一场惩罚好人,保护坏人的制度,是恶制度,为什么呢?许多规范经营的好企业,其实过去几年都挺安分守己的,反倒是很多不安份的企业过去几年一直在扩杠杆,没节制的借钱,还大打价格战,浙江很多企业一直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目的并不是为了产品获得利润,而是以此为基础向银行融资,进行其他领域的投资,他们的存在本来就让那些安分守己的企业很难生存了,现在出现问题了,结果要去救他们了,那不是扯淡是什么呢?坏人总是得不到惩罚,好人总是得不到保护的市场,最终就是大家都一起变坏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