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历史文化简介

合集下载

郴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历史文化名镇

郴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历史文化名镇

郴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历史文化名镇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深藏着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名镇。

这些名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郴州的大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首先要提到的是板梁古村。

板梁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强盛于明清时代,距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

古村背靠象岭平展延伸,依山就势,规模非常宏大。

这里的建筑保存完好,360 多栋明清古民居连成一片,小青瓦、马头墙、雕花窗,古色古香,韵味十足。

走在板梁古村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那曲折幽深的小巷,承载着岁月的痕迹;那古朴典雅的庭院,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村里的接龙桥是一座三孔九板跨度 20 米的石板桥,桥身造型别致,桥下溪水潺潺。

此外,还有镇龙塔、金陵古驿道等众多古迹,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

再来看看阳山古村。

阳山古村自明朝弘治年间始建至今已逾600 年,这里青山环绕,秀水萦回,颇有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古村以其独特的“宽容诚厚重、和气致贞祥”的百年家风闻名于世。

村里的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木雕、石雕、砖雕工艺精湛,美轮美奂。

房屋错落有致,飞檐翘角,展现出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在阳山古村,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这里的村民们依然传承着古老的习俗和传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宁静而祥和的乡村画卷之中。

接着是庙下古村。

庙下古村始建于北宋祥符年间,至今已有 1000多年的历史。

古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以“湘南第一村”的美誉而闻名。

村里的古民居大多为青砖黑瓦,飞檐斗拱,气势恢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敦本堂”和“李氏宗祠”。

敦本堂建筑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堂内的木雕、壁画精美绝伦。

李氏宗祠则庄严肃穆,彰显着家族的荣耀和尊严。

庙下古村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为这座古村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除了以上几个古村,郴州还有流华湾古村。

流华湾古村坐落在资兴市三都镇,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有关郴州的历史

有关郴州的历史

有关郴州的历史
郴州位于中国湖南省中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早在古代,
郴州就是湘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
吴国开发郴江流域,郴州首次出现在史书中。

此后,郴州历经秦、汉、唐、宋等朝代的治理。

南北朝时期,郴州为梁朝的州治之一,隋朝、
唐朝时分别设立了郴州和永州两个刺史,郴州成为湖南的重要行省之一。

唐朝是郴州最辉煌的时期,唐朝初年,黄巢起义曾攻占郴州,但
唐朝终于恢复了统治。

唐玄宗即位后对郴州历史学问极为重视,封郴
州为“人文荟萃之地”。

长安城南的梨园驿、灞桥驿等,所有文人墨
客在这里聚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文学艺术等文化艺术昌盛发展,成为大唐文学的重要一环。

宋朝时期,郴州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文
化繁荣更甚于唐代。

南宋时期,郴州成为南方的制陶中心,制陶业成
为当时郴州经济的支柱之一。

元、明、清三个朝代中,郴州逐渐走向繁荣衰落的历史兴盛。


朝时期,郴州在温陵以西的南方之地处于渐衰状态;明朝时,马王堆
汉墓被发掘,成为中国汉代墓葬之最;清朝时期,郴州地区重漕物资、茶叶、荔枝、柑橘、鲜果等物,发展了与湖广、广西等省的经济联系。

如今,郴州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济社会发展蓬勃,以“五一城”建设、“文化旅游城市”建设、旅游产业的开发等为发展方向,持续
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迈进。

郴州有哪些独特的民间文化传统值得了解

郴州有哪些独特的民间文化传统值得了解

郴州有哪些独特的民间文化传统值得了解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拥有着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传统。

这些传统不仅是郴州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郴州的民间戏曲——郴阳花灯小调。

这一戏曲形式起源于当地的民间歌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郴阳花灯小调的表演通常在节庆或农闲时进行,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持花灯,边唱边舞。

其曲调优美动听,节奏明快活泼,歌词内容多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劳动和爱情。

在演唱形式上,既有独唱,也有对唱和合唱,形式多样,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而且,郴阳花灯小调的表演还常常与当地的民俗活动相结合,如春节、元宵节等,为节日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氛围。

郴州的民间舞蹈也是别具一格,其中“安仁赶分社”中的米塑舞尤为引人注目。

米塑,是用蒸熟的米粉捏制而成的各种造型,色彩鲜艳,形象生动。

在舞蹈中,演员们手持米塑作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示米塑的精美。

这种舞蹈不仅具有艺术观赏性,还承载着当地人民对丰收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还有嘉禾的伴嫁舞,这是一种在女子出嫁时表演的舞蹈,舞者们用舞蹈表达对新娘的祝福和不舍之情,舞蹈动作细腻,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深厚的亲情和友情。

民间工艺方面,郴州的永兴银器制作技艺堪称一绝。

永兴有着“中国银都”的美誉,其银器制作历史悠久。

从原料的选择到精细的加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

永兴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独特的设计和优良的品质而闻名遐迩。

无论是精美的首饰,还是华丽的摆件,都展现了郴州人民高超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除了银器制作,桂阳的陶瓷烧制技艺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桂阳陶瓷采用当地特有的陶土,经过多道工序烧制而成。

其产品造型古朴大方,釉色温润如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桂阳陶瓷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了郴州民间工艺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民间文学领域,郴州有着丰富的传说和故事。

比如苏仙的传说,讲述了苏耽成仙的神奇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浪漫情怀。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

湖南郴州历史典故郴州,是湖南省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湘桂交界处,是湖南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郴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在这里,有许多蕴含着深刻意义的历史典故,让这个城市更加独特和有特色。

一、古城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衡山县城南岳阳楼街,是中国独树一帜的古代楼阁式建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岳阳楼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修建始于唐代,历经南北朝、宋、元、明、清多代,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岳阳楼有着著名的《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楼”。

二、梦江南画意丹青梦江南,是元代画家郑板桥的代表作品之一,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梦江南画意丹青在郴州也有着悠久的历史,郴州在明清时期,是郑板桥的祖籍地,郑板桥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画,如《梦江南》、《白石道人》等,都是中国绘画史上的艺术珍品。

郴州市郴江区郴江街道有郑板桥故居博物馆,展示了郑板桥的生平事迹及其重要作品。

三、梅子涧清香晕郴州梅子涧,位于郴州市北郊,是一个以梅花和山水景致为主的公园。

梅子涧风景区由状元洲、秀峰岭、水美谷、翠微山等景观组成,以浓烈的文化氛围和自然美景著称。

冬季,梅子涧的梅花盛开,清香四溢,是当地的冬季旅游胜地之一。

梅子涧也是中国梅花文化之乡,各种与梅花有关的文化活动在这里也非常丰富。

四、怀抱湘南,铸就壮丽总之,郴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无论是岳阳楼、梦江南,还是梅子涧,都是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郴州的历史典故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可以带来不少的启示。

虽然郴州的历史典故博大精深,但我们相信,怀抱湘南的人们将会继承和传承这种文化。

在未来的日子里,湖南省郴州市的发展将继续往好的方向走,拥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未来的发展之路也将充满无限可能。

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们要更加了解和热爱这个地方,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铸就美丽的源头之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郴州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湖南郴州地域文化

郴州一直是很开放的,很有包容性的,邻近 省份的人都喜欢到郴州做生意。而真正的郴 州街上的居民,是不喜欢抱成团欺负外地人 的。 50年前,在郴州街上做瓷器、面粉生意 的,都是江西人。那时候在江西人中,流传 着一个包袱一把伞,走到郴州当老板的说法。
郴州景观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郴州带来了众 多的古迹名胜:郴州有号称“天下第十八福 地”的苏仙岭,有风光旖旎的200里“湘南洞 庭” —— 东江湖,有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 的莽山森林公园。此外还有义帝陵、湘南起 义纪念地等人文景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湖南郴州地域文化
制作人:护理0934班 徐育珍
内容简介
郴州地域简介 郴州历史 郴州各县特产 郴州方言 郴州人文 郴州景观
郴州地域简介
郴州位于湖南与广东、江西交界处,是湖南 的南大门。宋朝时,诗人秦少游被贬湘南, 孤居旅驿,作《踏沙行· 郴州旅舍》一首,留 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 名句,郴州之名自此而传颂。
郴州历史
“郴”字最早见于秦代的典籍中,意思是林中的城邑。 汉朝时,高祖刘邦首置桂阳郡,郡治在郴州,从此, 郴州便成为南方重镇,湘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郴州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 地:史书记载,项羽曾屠义帝于郴,赵子龙曾大战 桂阳郡,洪秀全曾屯兵郴州。同时,郴州也博得文 人墨客的青睐,唐宋文人王昌龄、杜甫、韩愈、刘 禹锡、秦少游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郴州这块热土上,有许 多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演出了许多可歌可 泣的历史活剧。古代有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 在嘉禾发现了水稻,秦朝郴州设置郡县,唐 代的大文学家韩愈曾五次到郴州,北宋著名 理学 家周 敦 颐在 郴 为官 时 写下了旷古奇作 《爱莲说》;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游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游

郴州旅游有哪些独特的文化遗产值得一游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这里不仅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等待着游客们去探寻和领略。

首先要提到的是郴州的湘昆。

昆曲,作为中国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有着“百戏之祖”的美誉。

而湘昆则是昆曲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湘昆的唱腔婉转悠扬,表演细腻入微,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陶醉。

在郴州,游客们可以走进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的湘昆演出,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华丽的服饰,以及悠扬的唱腔,仿佛能将人们带回到过去的岁月。

郴州的板梁古村也是一处不容错过的文化遗产。

这座古村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

村子里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如祠堂、庙宇、古桥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走在板梁古村的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了时空。

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门窗上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

村中的接龙桥,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桥下的溪水潺潺流淌,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郴州的桂阳刘家岭壁画墓更是考古和文化研究的重要瑰宝。

这座墓葬中的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等。

这些壁画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对于喜欢历史和考古的游客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

通过对这些壁画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的丧葬习俗和艺术创作。

而在民俗文化方面,郴州的安仁赶分社独具特色。

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已有千年历史,每年春分时节举行。

活动期间,人们纷纷来到集市,进行物资交流、祭祀神农等活动。

现场热闹非凡,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游客们可以亲身参与其中,感受浓郁的民俗氛围,品尝当地的美食,购买特色的纪念品。

郴州的汝城香火龙同样令人瞩目。

香火龙由稻草、竹片和香火等材料制作而成,造型威武壮观。

在夜晚,香火龙身上的香火闪烁,犹如一条火龙在空中飞舞,场面极为震撼。

这一传统的民俗表演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的表达。

郴州历史文化简介[1]1

郴州历史文化简介[1]1

美丽的粤港澳后花园南国明珠我的家乡湖南郴州◆历史文化·传说典故宋朝时,诗人秦少游被贬湘南,孤居旅驿,作《踏沙行·郴州旅舍》一首,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名句,郴州之名自此而传颂。

“郴”字最早见于秦代的典籍中,意思是林中的城邑。

汉朝时,高祖刘邦首置桂阳郡,郡治在郴州,从此,郴州便成为南方重镇,湘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郴州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史书记载,项羽曾屠义帝于郴,赵子龙曾大战桂阳郡,洪秀全曾屯兵郴州。

同时,郴州也博得文人墨客的青睐,唐宋文人王昌龄、杜甫、韩愈、刘禹锡、秦少游等,均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郴州带来了众多的古迹名胜:郴州有号称“天下第十八福地”的苏仙岭,有风光旖旎的200里“湘南洞庭”——东江湖,有被誉为“第二西双版纳”的莽山森林公园。

此外还有义帝陵、湘南起义纪念地等人文景观。

◆郴州行政区划北湖区苏仙区桂阳县宜章县永兴县嘉禾县临武县汝城县桂东县安仁县资兴市◆其他郴州经济与人口·工农业状况辖北湖区和苏仙区。

面积2163平方公里,人口62.27万。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8人。

农副产品主要有粮食、油料、烤烟、家禽等。

“郴州烟叶”、“五盖山米茶”明清时被列为贡品;“南岭岚峰茶”获省“名茶杯奖”;安和“前峰葡萄”获省第二届优质水果评比金奖。

工业产品有原煤、水泥、化肥、塑料制品等。

柿竹园多金属矿,有矿种140多种,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苏仙区境内发现大锡矿带,储量有望突破100万吨。

鲁塘无定型石墨矿储量大,品位高,被誉为“石墨之乡”。

郴州地理位置与交通郴州地区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北麓,湘江上游。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13′~114°14′,北纬24°53′~26°50′。

是以山地为主,东南高西北低,向衡邵丘陵过渡的地带。

东界江西省的遂川、上犹、崇义3县,南邻广东省的仁化、乐昌、乳源、阳山、连县5县,西接零陵地区的蓝山、宁远、新田3县,北连衡阳市的常宁、耒阳、衡南、衡东4县市和株洲市的攸县、茶陵、酃县3县。

郴州概况

郴州概况

郴州概况郴州,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原始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郴”字独属郴州,最早见于秦朝,郴州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两千余年。

自秦代以来,一直为郡、州、府、县的治所。

郴州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

“北瞻衡岳之秀,南直五岭之冲”,自古以来为中原通往华南沿海的咽喉。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人毓秀之所”。

东界江西赣州,南邻广东韶关,西接湖南永州,北连湖南衡阳、株洲,素称湖南的南大门。

郴州市现辖两区(北湖、苏仙)、一市(资兴)、八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安仁、桂东)。

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0万人。

郴州市城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1959年11月,析郴县之郴州镇为地辖郴州市。

1963年改为郴州镇。

1977年恢复县级市。

1995年设立地级市。

郴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的特点。

多年平均气温17.4℃,多年平均降水量1452.1毫米,比全省平均数多19.7毫米,为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的2.22倍,为世界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1.3倍。

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郴州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被誉为“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

郴州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107国道、106国道、省道1806线、1803线和郴资桂高等级公路等纵横境内。

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可以朝发午至。

人流物流畅通无阻。

郴州通讯发达,电信网络遍布全市城乡,电波传送沟通海内外。

郴州是邓中夏、黄克诚、曾中生的故乡,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湘南起义》所在地,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腾飞地,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主文化遗迹和东江湖、苏仙岭、万华岩、莽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名胜风光,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郴州素有“竹木之乡”和“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调查报告
——郴州地方名品特产
08工商物管4班廖贵平
08 1、“八面山”牌玲珑茶
“生在高山上,长在去雾中”的玲珑茶,是桂东县八面山茶树嫩芽精制而成,条索紧细卷曲,头状若环钩匀整,色泽隐翠油润,银毫显露闪光,香气高纯持久,汤色杏绿明亮,滋味醇原鲜爽,属高档绿茶精品。

1998年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1991年获中国食品工业首届优秀新产品奖,1994年获首届“湘茶杯”金奖和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

2、资兴特产--狗脑贡茶
盛产于罗霄山雾缭绕的狗脑山上,平均海拨750米,气候适宜,生态环境优越。

该茶早在宋代就成为皇宫贡品,故称狗脑贡茶。

该茶属绿茶系列,外形条索紧细,曲卷有致,银毫满披、色泽翠绿秀丽、经冲耐泡、汤色清醇,香气高远、滋味甘爽、回味悠长。

是外形内质兼美,色香味俱佳的绿茶绿品。

经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分析监测,其营养成份和药理功能均达到特级名茶标准。

1994年、1995年分别荣获“郴茶杯”、“湘茶杯”金奖,1996年全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金奖,1998年荣获湖南省农业厅主办的“名茶金牌杯鉴评会”金奖。

3、玉兰片
资兴漫山遍野的毛竹林为生产加工各种笋制食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资兴每年产冬、春笋500多万斤,加工成各种清水笋、保鲜方便竹笋、玉兰片、笋干、笋衣等笋食品约1500吨,是资兴市重要的出口创汇商品。

玉兰片分冬片、春片、桃片等品种,是资兴市传统的地方名产,年产约10万斤。

它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选择鲜嫩的冬、春笋,通过剥壳、蒸熟、烘干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食用时先用清水浸泡,再切成丝、条或片状,配上佐料或其他主莱,味道鲜嫩、醇香。

笋干分白笋干、烟笋干等种类,年产量约比玉兰片多一倍,加工制作过程略比玉兰片简单,食用方法和风味与玉兰片大致相同。

在制作加工笋罐头、玉兰片、笋干的过程中,尚有不少的笋衣、笋尖、笋片等鲜嫩物,烘干后也是食用佳品。

清水笋罐头,每年出口外销1000吨以上,是资兴工业中的一个重要产品。

分大罐、小罐、毛竹笋和小山笋等。

玉兰片,是资兴市传统的地方乞产品,是用资兴笋加工而成的珍品。

它制作工艺讲究,除春笋外,都要选择鲜嫩而未露出土面的冬笋为原料,先将笋蒸熟除壳,剥净笋衣,然后放在清清的山泉水里浸一天一夜,再切成玉兰花纹,用笼烘干。

这样制成的资兴玉兰片,具有晶亮透明,肉凤鲜嫩味美、醇香,色香昧俱佳。

烹调资兴玉兰片也有讲究,使用前直用淘米水将玉兰片整块浸泡三五天,味道较鲜美、脆嫩。

如急需食用,以清水泡煮,这样能保持色如白玉,细嫩脆爽。

然后再切成丝、条、片,根据需要配上各种佐料,引人回味无穷。

资兴宾馆、大厦、招待所都以此作为招待中外贵宾的地方传统风味菜之
一。

玉兰片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除味鲜嫩味美,人人爱吃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有对玉兰片记载:它“消食、利尿道”,《名医别录》说它“利膈下气,消炎爽胃,对人体很有益”。

长期食用玉兰片很有助于消化、减肥作用。

4、资兴特产--清江蜜桔
盛产桔子且品质优良,清江、黄草、滁口尤多,这几个乡地处东江胡畔,受东江湖特殊气候的影响使清江桔子的口味更鲜美可口,其中有引进欧美品种,经多年选育而成,具有形美、色艳、汁多、香醇、味浓、无核、耐贮运等特点,多次荣获国家优质证书。

资兴清江、黄草等地的桔子一般在十月份左右开始上市。

5、资兴特产--杨梅
资兴山区多有杨梅,而旧市、龙溪、天鹅山境内的杨梅被认为质量最佳,杨梅又以“糯米杨梅”品种为上品,其果大,核小,成熟时呈紫黑色,味甜汁多。

资兴杨梅历史悠久、个大、色乌、清香而味甜,且摘下来保质期比普通杨梅要长得多,是湖南省优良地方品种。

杨梅外表颜色有紫黑色、乌红、白色几种。

“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是杨梅成熟期。

杨梅营养丰富,还有药理作用,杨梅浸白酒,称“烧酒杨梅”,炎炎夏日喝几口杨梅烧酒,能消暑开胃,气舒神爽。

杨梅好处多多,故苏东坡以为“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

6、资兴特产--东江毛尖茶
产于资兴东江涂口等地。

它以优美的外形,独特的风格列为中国
名茶珍品之一。

都匀毛尖茶生产历史悠久,迄今已有500多年。

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都匀毛尖茶已是向朝廷进贡的佳品,深受明崇祯皇帝的喜爱,因其形状像鱼钩,曾赐名为"鱼钩茶"。

贵州地处高原,都匀毛尖茶产区更是峰峰迭落,崖崖高矗,雾锁云,云缠雾。

土壤深厚、疏松而潮湿,加上降雨量。

常年温度以及日照等自然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都匀毛尖茶独树一帜。

7、资兴特产--笋
竹子是资兴的特产,烟坪一农民培育了一株大毛竹,胸径达厘米,可称竹王。

资兴的竹制工艺品名扬省内外,而竹笋又让资兴人饱享口福。

冬笋脍炙人口,春季来临,雨后春笋,争相出土,春笋就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餐桌上,吃不完就晒干。

有一种竹笋煮熟后晒干,其形如羊尾,称“羊尾笋干”,又脆又嫩,鲜美无比。

将雪菜与竹笋共同制成干菜笋,使笋的味道更好。

笋干清香扑鼻,煮汤或烧肉吃都可以。

8、资兴特产--白玉竹凉席
是资兴特产,因采用新型化学药剂处理漂白,质地光滑,洁白如玉,故而得名。

资兴山多,山上竹多,仅青市、连坪、烟坪三个乡有楠竹十余万亩,且林相齐整,密度均匀,竹竿通直、圆满,为资兴市星竹厂生产白玉竹凉席提供了丰富、优质的竹源。

白玉竹凉席经过断料、车节、破篾、洗槽等11道工序加工编织,特具防虫、耐磨、防霉、散热等优点。

夏季使用,舒适凉爽,是防暑降温佳品;冬春使用,则有增强床、沙发垫弹性、清洁去尘等效用。

经专家鉴定,白玉竹凉席对人体皮肤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无任何副作用,达到甲级标准;
若保管得当,可使用50年以上。

1991年,白玉竹凉席被评为资兴市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奖。

9、资兴特产--芋艿头
“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人们以吃过奉化芋艿头引以为自豪,可见这芋艿头非同寻常。

奉化芋艿头富含淀粉,香糯可口,可当主食,又可当点心,也可做“排骨芋艿煲”成为一道特色菜肴。

10、资兴特产--回龙乌鸡
资兴回龙在处山区,有农民大量饲养乌鸡。

乌鸡具有清洁人体血液和清除血液中垃圾之功能;乌鸡辅助治疗中风、高血压、脑梗塞、脑血栓、心肌梗塞、心脏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乌鸡对肝脏、肾脏疾患,甚至贫血、身体发寒、子宫出血等妇女病的良好疗效;乌鸡具有滋养健身、美容减肥的效果;乌鸡是美味佳肴;乌鸡是宠物。

11、郴州特产:临武龙须草席
在湘南山区的临武县,出产一种冬暖夏凉,四季咸宜的龙须草席。

龙须草在北宋末年就已开始生产,是临武县传统名牌工艺品。

50年代曾在莱比锡世界工艺博览会上获奖,被誉为"世界独有的手工艺品",至今仍然是出口免检产品。

原国家荣誉主席宋庆龄先生曾题字称赞临武龙须草席。

龙须草席的生产工艺十分讲究,采草、配料、编织、加工都有严格的要求。

采收时,要选择晴天夜晚多露的天气,爬上高山陡岭,用手扯下。

采下的龙须草要马上加工,一般要在三天之内完成"三煮三晒"、"两浸两露"等工序,直至绿草变成金黄色或白色,再一根根挑
选草料,把带有麻点或脆硬的草剔除,才能织席。

龙须草席光滑柔软,色泽清雅,花纹秀丽,给人以素静大方的感觉。

睡在上面,冬不凉身,夏能爽汗,特别适合老幼体弱者夏天使用。

因其柔软,最宜在软床、软座上铺设;又可任意折叠,便于旅行携带。

在东面亚一带,临武龙须草席深受欢迎。

12、嘉禾倒缸酒
是用糯米、米山米酿制而成,后劲足,但喝了不上头。

详情请进:郴州名品特产专区
郴州特色饮食文化1、坛子肉
又名辣酱肉,三国时期蜀国名将赵子龙将军智取桂阳郡时,老百姓用本地特产方元五爪辣椒腌制猪肉皮和五花肉,赠送给赵子龙将军下酒送饭,深得赵子龙喜爱“子龙”辣酱肉由此而得名,乃流传至今。

坛子肉又香又辣,回味悠长,具有开胃,增强食欲之神效,为郴州三件宝之一。

2、临武鸭
是临武县久负盛名的特产之一,历代贡品。

其鸭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以“滋阴降火,美容健身”而著称,当地老百姓俗称“勾嘴鸭”。

公鸭体重至3公斤,母鸭体重公斤,属肉蛋兼优型,无论烧、炒、炖,还是加工成盐水鸭、板鸭,均风味别具,其品位居全国地方麻鸭之首,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1984年载入《湖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1986年获湖南省优质农产品金奖。

先后被省、市、县列入“九五”种苗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重点工程。

目前,全县发展临武鸭230多万
羽。

3、嘉禾三味辣椒
集香、辣、甜三味于一身的嘉禾辣椒,以其特有的色、形、香、味而享誉国内外,在民间种植历史悠久。

其椒尖味甜,椒身味辣,椒蒂味带果香,是湘菜、川菜调味配色的必备品。

含多种维生素,具有开胃增强食欲之效,是居家旅游的常备口味小吃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