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

地铁盾构小半径曲线施工难点雖然目前的隧道施工技术已经广泛采用了方便快捷的盾构施工法,但是小半径曲线的地铁盾构施工非常特殊和复杂,一个小半径曲线线路路段会直接影响到整条地铁线路的成本、安全性能和速度等控制性因素。
本文研究好如何施工小半径曲线地铁隧道,会对之后遇到类似情况的工程提供很强的借鉴意义。
标签:小半径曲线;地铁盾构隧道;施工技术;实例探究1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的难点分析1.1 轴线控制难度比较大在盾构曲线隧道的时候,盾构机是在设计轴线的周围位置不规则摆动的,因此在盾构机推进的过程当中无法和理论上的设计轴线位置保持一致。
如果曲线隧道的转弯半径过小的话,也就是本文研究小半径曲线隧道,会使这种差异更加明显。
因为盾构机本身并不弯曲,曲线半径越小、盾构机机身越长,就会导致实际盾构和设想的偏离程度越大。
由于转弯弧度比较大,需要盾构机左右两侧的油缸以不同的功率运行,才可以让盾构机转弯,但是由于现在采用的盾构机油缸可调程度不大,所以很难进行隧道轴线控制。
此外纠偏的难度也可想而知,1.2 对土体扰动程度大在纠偏时盾构机会对周围的土体产生振动和挤压,这就会对周围土体的扰动程度提升,容易引发比较严重的土体沉降。
而且在转弯部分盾构机的实际开挖量是大于理论开挖量的,即便采用了最优质的盾构机器、采用最精湛的盾构施工手法,也很难控制挖掘造成的地层损失。
1.3 管片安装开裂和破损可能性大在小半径曲线的地铁隧道中,每两片管片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夹角,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个水平分力。
管片可能会受到这种侧向的水平推力的影响导致发生相对位移,形成错台。
形成错台之后相邻管片之间的作用力更加强大,要是真好作用在了某一管片的薄弱位置上,可能会导致管片开裂破损。
此外,盾构机在转弯半径很小的路段掘进时,纠偏量过大可能会导致盾构机和管片卡壳,导致相对脆弱的管片破损等情况。
1.4 漏水现象严重管片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的就是隧道的密封性问题,漏水和漏浆等事故很可能随之而来。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盾构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盾构施工过程中,管片上浮、管片错台、管片渗水三类问题是严重影响成型管片的质量与美观。
本文结合施工过程中,对管片错台、管片上浮、管片渗水产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以提高盾构隧道的使用效果和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一、管片上浮管片上浮是指管片脱离盾尾后,在受到集中应力后产生向上运动的现象。
《规范》规定盾构掘进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允许偏差为±50mm。
管片拼装偏差控制为±50mm。
隧道建成后,中线允许偏差为高程和平面为±100mm,且衬砌结构不得侵入建筑限界。
由此推算管片上浮允许值与盾构姿态、管片姿态密切相关,因此均应限制在±30mm 以内才能保证不侵限,并使管片外侧得到均匀的注浆回填。
1、上浮的原因及分析结合在合肥轨道交通一号线望湖城至葛大店盾构区间的施工经验,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管片上浮的原因。
(1)同步注浆不饱满,从而存在上浮空间盾构区间圆形隧道(管片)外径6.0m,内径5.4m,管片厚度300mm,管片宽度1.5m,分块数为6块(管片由一块封顶块、两块邻接块、三块标准块构成)。
盾构机与管片之间存在着150㎜的建筑空隙,如果同步注浆不饱满,使管片外侧与土层之间的间隙没有及时有效地充填,就必然出现管片上浮的空间。
1其次,在同步注浆不饱满时,地层土软硬不同,产生的管片上浮情况也不同。
一般情况下,软地层不容易上浮,而硬地层却有空间导致管片上浮。
这是因为在掘进过程中,对于软地层,上部松软地层土的自稳性差,会因为自重、存在空隙而有相对的下沉,从而使因注浆不饱满造成的管片和土层之间的剩余空隙基本消失。
硬地层由于自稳能力强,完整性好,能很好的控制自身沉降。
使管片有足够的上浮空间和时间,且地层越硬,管片上浮的情况越严重。
(2)过量超挖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的隧道轴线与理论轴线有一定的差值,在掘进过程中时时在调整盾构机的姿态,盾构机走的线形是“蛇形”。
浅谈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难点

【 关键 字l 盾构 ; 小曲线; 半径
1 . 引言 3 . 2 . 1 合 理使用铰接 装置 。 ①在小 曲率半 径盾构 施工 过程 中盾构 机 小 曲率 半 径 的盾 构 施 工技 术 涵盖 盾构 机 选型 、 管 片设 计、 测 量控 姿 态控 制的原则是 : 调 整铰接 为主 , 千斤顶 的选用 为辅 , 尽可能全 选 盾 制、 盾构 机的姿态 与线 型控制 、 管片配置与选用 , 管片姿态控制 、 管片保 构千斤顶来进行盾 构推进 ; ②在小 曲率半径 盾构 施工中, 千斤顶的选 用 护、 铰 接装 置与盾 构千斤顶的组合 选用 、 注浆 控制技 术、刀具 超挖 量 的 是铰接 控制 盾构 机姿态 的一种 辅助工具 。 当要 使 盾构机 水平 向左偏 , 控制技 术、 掘进参数的选 用与控 带 等一系列技术措 施的有效 组合。 则需提 高右 侧千斤 顶分压的推 力; 反之 , 则需提 高左侧千斤顶分压的 推 2 . 施 工难 点
在 小半 径 曲线 段上 掘进 时, 盾 构机 的姿 态变化 较大 , 这 就在 推进 油缸 3 . 3 . 3 盾构 姿态预 偏。 在小 曲率 半径 段掘进 时, 盾构 的姿态 是一 个 靴 板与管片之间产生一个微 小的侧 向滑移量 , 导致 管片局部受力过大而 动态的调整过 程, 为了使隧道轴线 最终偏差 控制在规范 要求 的范围内, 产生 裂纹或 崩裂 。 管片向外侧扭 曲挤压地层 , 使 地层和管片结 构均受到 般情况下, 盾构掘进 时应考虑让盾 构机在水平上向曲线 内侧 偏移一定 复 杂的影响 , 极易造成盾构 与管片之 间的卡壳及管片碎 裂现 象发生 。 量, 将盾 构沿 曲线 的割线方 向掘进 , 管片拼 装时轴 线位于弧 线的内侧 , 以使管片出盾尾后 受侧 向分力向弧 线外侧 偏移时 留有预 偏量 , 同时也可 3 . 施 工技术 措施 小 曲率 半径 盾构施 工中, 由于盾构机 本身为直线形 刚体, 在 小曲率 以便 干在 急曲线 内进 行纠偏 , 通常小 曲率半 径内的盾构姿 态是在水平 向 半 径段 掘进 形成的 线形 为一段 段连续 的 折线 , 曲线半 径越 小 、 盾构机 内弧线偏移 3 0 am左右。 r 。 身越长 , 则拟合难 度越 大 。 通 过对盾 构机 的姿态 与线 型控制 、 管片的选 3 . 3 . 4 掘进 速 度与推力的控 制 。 急曲线 隧道每 掘进 一环 , 管片湍面
小半径、急转弯、上坡、硬岩段盾构机卡壳的原因分析与脱困措施的案例

小半径、急转弯、上坡、硬岩段盾构机卡壳的原因分析与脱困措施的案例摘要:本文以天河智慧城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科韵路南线盾构机在小半径、左转弯、上坡的复合曲线和硬岩段的叠加因素上出现了560环卡壳的案例,详细介绍了盾构机卡壳的原因分析和为盾构机脱困采取的措施,最终实现了盾构机脱困,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盾构机;爆破;脱困一、工程概况本工程K4始发井以南区间起止桩号为:KBK0+340~KBK2+275,全长1935m。
区间隧道最小转弯半径为300m,最大纵坡-64.62‰,采用一台德国海瑞克泥水盾构机由K4综合井(兼盾构始发井)向南始发掘进至K8综合井吊出。
1、盾构停机位置概况盾构机位于560环,切口环位置为里程K1+181.1,根据线路剖面图,目前盾构机姿态为在上坡(3.392‰)的同时向左转弯(转角18.099°半径R=300),地面为停车场,西侧为边坡。
周边建构筑物主要为西侧约15m处环城高速收费站附属房屋,及南侧约60m处化肥厂厂房。
盾构机周边无管线。
2、盾构停机位置的地层情况目前科韵路南线盾构机处于560环位置,该处隧道顶部埋深约-34.03m,该段地下水埋深约8~8.5m。
根据前期盾构掘进渣样、仓内掌子面情况观察及盾构机附近补勘钻孔结果显示,地层自上往下为素填土、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微风化花岗岩,盾构机洞身范围内掌子面1~2点位置存在少部分⑧1全风化花岗岩,其余均为⑧3中风化花岗岩及⑧4微风化花岗岩(如下图)。
二、盾构出现卡壳的原因1、盾构出现卡壳的过程(1).科韵路南线盾构区间于2021年5月14日掘进至559环1100mm,开始进行带压开仓换刀作业,于2021年5月20日完成刀具更换,发现37,38A/38B 出现偏磨,其中37#磨损量18mm,38A/38B磨损量达到20-21mm;(2). 2021年5月21日~2021年5月27日期间,进行碎石机油缸更换、土传感器更换、中心回转体、气垫仓清理、疏通管路等工作;(3). 2021年5月27日夜班恢复盾构掘进,在推进过程中发现掘进参数异常(最大推力3100t,掘进速度0~1mm/min,掘进52mm),遂再次进场检查并复紧刀具螺栓;(4). 2021年5月28日白班再次恢复盾构掘进,掘进参数依然异常(最大推力3350t,掘进速度0~2mm/min,掘进 195mm);(5). 2021年5月29日~ 2021年6月3日,带压开仓进行开挖半径凿除,期间5月31日尝试推进(起始1314mm )110mm,6月2日尝试推进 42mm(最大推力3500t,掘进速度0~1mm/min),6月3日尝试推进240mm后拼装第559环管片(最大推力3650t,掘进速度0~3mm/min)。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研究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控制措施研究为了研究交通运输行业中小半径曲线隧道工作过程的施工难点及控制措施。
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隧道施工中小半径曲线盾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就小半径盾构施工过程技术要点及其控制难点进行系统总结,以期提供建设性意见。
标签: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0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以高标准、高要求、短工期为代表的交通建设行业飞速发展。
其中隧道桥梁施工以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多工艺、多设备快速施工将行业技术推向到一个新领域。
1 小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施工技术难点隧道施工需要根据环境变化以及岩土力学变化情况而动态调整。
先期的地质勘探能为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小半径曲线隧道工况环境提供工艺支持。
在此对明确盾构机型号、管片楔形量以及工程细节参数后进行工程施工的施工技术难点进行探讨[1,2]。
(1)掘进过程中在多因素诱导下隧道曲线段轴线定位难控制问题探讨:盾构机的工作理论是在定位器辅助作用下产生直线定向运动,而实际工作过程中由于操作进度和围岩应力影响通常盾构机会成一定幅度的蛇形摆动。
因此在工艺要求精度较高的曲线段施工过程中会对最终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发生工艺操作参数与预设单位曲线不匹配等问题,导致在施工后期形成断续直线。
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基于当前工艺参数进行不同标段的曲线纠正,使隧道曲线转弯段圆滑而合规。
在技术控制层面需要在盾构曲线半径变小的同时严格控制左、右两侧油缸压差,防止管片受力不均匀导致的后续纠偏不利情况。
但是最终的纠偏量需要结合盾构机长度而合理控制纠偏灵敏度,实现轴线的合理可控。
(2)不良水平力诱导下的管片位移探讨:小半径曲线段,由于在特殊夹角下的长时间施工会诱发水平分力的动态变化,最终在时间积累下造成隧道管片衬砌轴线向曲线外侧偏移。
因此盾构每掘进一阶段刚性管片的端面就会产生轴线方向的平面夹角,而在设备油缸压力差的影响下会增加衬砌管片水平方面应力,最终产生管片背向圆心一侧的移动趋势。
盾构法区间隧道工程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序号
质量问题
控制措施
1
端头加固止水效果差
1、施工中应保持搅拌桩机底盘的水平和导向架的竖直,搅拌桩的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桩位的偏差不应大于50mm;成桩直径和桩长不得小于设计值。搅拌机喷浆提升的速度和次数应符合施工工艺的要求,并有专人记录。施工时如因故停浆,应将搅拌头下沉至停浆点以下0。5m处,待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搅拌提升。若停机超过三小时,宜先拆卸输浆管路,并妥加清洗。
2、喷涂脱模剂前应先检查模具内表面是否留有混凝土残积物。脱模剂应用拖布均匀涂抹,务必使模具内表面均布脱模剂,如两端底部有淌流的脱模剂积聚,应用棉纱清理干净。
3、将侧模板向内轻轻推进就位,初步拧紧后用专用工具均衡用力拧到牢固,务必使吻合标线志完全对正,并拧紧螺栓。把侧模板与底模板由中间位置向两端顺序拧紧 ,以免导致模具变形。
4、加强连接螺杆保养,定期用黄油进行润滑保养。损坏的螺杆应及时进行维修,使其与该钢模型号匹配。
5、定期对管片模具进行维护保养,使各机械性能满足尺寸要求。
6、钢筋骨架、钢模组合好后,应对模具进行宽度和预埋件检查。
7、严格按照规范对生产的管片进行三环试拼装,以此检验模具精度.
5
混凝土管片外弧出现裂纹
1、在管片正式生产前,应完成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并确定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凝土基本性能满足要求。
3、加强对管片密封槽、螺栓孔、结构本身关键部位检查验收。
4、加强盾构掘进、管片拼装质量控制,使用合格管片密封材料,确保管片密封质量,减小管片错台.
5、盾构掘进过程中勤测勤纠,每次的纠偏量应尽量小。
6、根据渗漏水情况及时进行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堵漏处理。
10
成型隧道管片错台
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

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施工技术摘要小半径曲线隧道是盾构施工中的难点之一。
文章通过实例,分析盾构小半径隧道中常见的轴线偏离、管片错台和崩裂、管片扭转、渗漏水、管片蠕动等质量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选取合理的掘进参数、选择适用的管片、做好补充注浆、做好其他辅助施工的控制措施,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盾构小半径曲线隧道对策AbstractSmall radius curve of shield tunnel 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Article through examples, analysis of the common quality problems in small radius shield tunnel of axis deviation, segment dislocation and split, segment torsion, leakage, segments peristalsis and so on ,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selecting reasonable tunneling parameters, choosing suitable segment, completing the supplementary grouting, doing other auxiliary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Key wordsShield machine, Small radius curve Tunnel, countermeasures 1引言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磅礴发展,城市市区地面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为了避开这些高楼的基础,城市地铁经常采用小半径曲线隧道。
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施工难点与技术措施

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难点及技术措施1 引言盾构工法由于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对地层扰动小等优点被大量使用于城市地铁和公路隧道的建设中。
然而在小曲线段推进时,由于盾构机本身具有一定长度和刚度,在该种条件下盾构施工的灵活性和有效性明显降低。
针对这一难题,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专家都做了相关方面的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盾构法在小曲线段的施工技术措施,开拓自己视野,在结合*老师的授课知识并参考一些相关方面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就小曲线半径盾构施工难点和施工技术措施等方面做了一个简要的阐述。
2 施工难点2.1 隧道整体向弧线外侧偏移,轴线难以控制小曲线隧道每掘进一环,管片端面与该处轴线的法线方向在平面上将产生一定的角度,在千斤顶的推力下产生一个侧向分力。
管片出盾尾后,受到侧向分力的影响,隧道向圆弧外侧偏移。
另外,由于盾构机外壳与管片外壁存在建筑空隙,在施工过程中,掘进产生的空隙与同步注浆的浆液填充量不可能做到完全同步、完全符合一致。
如果存在空隙或同步注浆浆液早期强度不够的现象,则管片在侧向压力作用下将向弧线外侧发生偏移。
由此增加了曲线段盾构推进轴线控制的难度。
2.2 地层损失增加曲线段盾构推进时掘进轴线为一段段折线,且曲线外侧出土量又大,这样造成曲线外侧土体的损失,并存在施工空隙。
曲线仿形刀也处于开启状态进行超挖,实际掘进面为一椭圆形,实际挖掘量超出理论挖掘量。
另外在采用适当技术和良好操作的正常施工条件下,小半径曲线掘进也会增加地层损失。
不同曲线半径线路情况下地层的最大可能损失与盾构机的长度关系密切;与直线段相比,盾构在曲线线路情况下的地层最大可能损失随线路曲线半径的减少在显著增加。
2.3 纠偏量工作量大,对土体扰动的增加在小曲线段,由于盾构机本身为直线形刚体,不能与曲线完全拟合。
在小曲线段盾构机掘进形成的线形为一段段连续的折线,为了使得折线与小曲线接近吻合,掘进施工时需连续纠偏。
曲线半径越小,盾构机越长,则纠偏量越大,纠偏灵敏度越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李卫国
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340
摘要: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被应用于盾构法隧道施工中。
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的盾构法施工技术与常规盾构法施工技术相比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结合车陂南~三溪和魁奇路~祖庙两个区间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工程实例,浅谈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相信对今后类似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盾构法,小转弯半径,掘进,盾构机轴线,隧道轴线,管片轴线。
1、前言
现代化城市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力建设,在轨道交通线路的选择上,往往受线路规划或建、构筑物的制约,使得地铁线路的线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小转弯半径曲线被应用于盾构区间设计中。
小转弯半径盾构施工技术一直来是盾构施工的重点、难点,其特征在于盾构机使用超挖刀时的盾尾间隙、超挖刀超挖量、最小转弯半径的理论计算,管片选型,推力控制参数,盾构姿态实时控制与调整,同步注浆及二次补充注浆的运用,以及小半径盾构施工采取的其它辅助措施,解决盾构机通过小转弯半径掘进施工带来诸多的难题,使隧道轴线的控制均符合设计线路要求。
下面就小转弯半径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偏离设计轴线,隧道管片轴线脱盾尾后偏离设计轴线和其它影响小转弯半径的因素,这几个常见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中已经成功运用过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以求共同探讨。
2、盾构掘进过程中,隧道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2.1产生的原因
①、软土层中掘进,前端(土仓侧)反力无法满足推进所需的分区推力差;(要点)
②、主推千斤顶分区推力设置不合理,无法推出盾体偏转角度;(无主动铰接时)
③、刀盘与盾体直径差过小,无法满足盾体偏角度所需空间;
④、由缓和曲线过渡到圆曲线时,盾体偏转滞后(盾构机走外弧线)。
2.2主要应对措施
①、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盾构隧道区间
地质多为土层结构,盾构机在较小的推力
作用下,即可推进,则盾构机推进时,盾
体有朝着已成型隧道延伸的惯性趋势,往
往造成隧道轴线外偏离设计轴线,所以在
盾构施工时应该加大前端反力使盾体偏
转,形成盾构机小转弯半径施工时所需的
大偏角;(见图1)
②、盾构机推进时,盾体转弯主要采
用左右两区的主推千斤顶推力差调节,在
带主动铰接的盾构机上也可采用铰接行程
差调节。
盾构机左右两区的主推千斤顶推
力差过小,盾体无法偏转形成小转弯半径,
在无主动铰接的盾构机尤其需要分区推力
差使盾体偏转;(见图2)
③、由于保径刀的磨损,隧道实际开
挖断面与盾体直径的差值过小(或因土体
较软隧道内敛),造成盾体在隧道内偏转空
间不足,因此在盾构进入小转弯半径前应
提前开仓检查保径刀的磨损情况;(见图3)
④、当隧道在缓和曲线段掘进时,应
选择让盾体姿态偏角略大于设计线偏角(走内弧线),则盾体在进入小转弯半径时较易趋近设计轴线。
(见图4)
图1 惯性趋势使盾构机偏转
图2 分力差使盾构机偏转
图3 洞径偏转空间不足
图4 隧道曲线段盾构机姿态控制
隧道设计轴线
管片管片盾体
管片ZH
HY 盾构机控制轴线
3、掘进过程中,隧道管片轴线偏离设计轴线
3.1产生的原因
①、隧道管片配型不合理,产生连续错台;
②、隧道转弯管片转角曲度无法与掘进轴线曲度匹配。
3.2主要应对措施
①、依据设计半径曲度、转弯环的偏角及点位设计,正确计算转弯管片有配型。
当转弯半径R=300m 时,1.5m 转弯环的配型趋于饱和,在直缓段(ZH ~HY )转弯环的使用一定不能欠缺,并且考虑多用以加大偏角,否则管片轴线会因选型不当、偏转角不足,在管片偏角固定的情况下,无法趋于与盾构机轴线、隧道设计轴线同轴,管片被强纠错台连续产生。
(见图5)
②、因平面转弯的同时,盾构掘进过程要求进行垂直面上的管片偏向角调整,因小转弯半径的平面转弯曲度偏角使用已趋于饱和,如选点不当,在进行垂直面调整时牺牲了平面的偏角,造成管片轴线平面偏角不足,无法趋近造成错台,因此要求严格选点选型。
(见图5)
4、隧道管片轴线脱盾尾后偏离设计轴线
4.1产生的原因
①、隧道掘进盾尾注浆不饱和,千斤顶推进反力对成型管片产生切线分力,管片产生向外半径偏转;
②、推力过大,反力使管片向外侧偏移。
4.2主要应对措施
①、小转弯半径掘进时,盾构机的推力因半径越小切线上的外矢力则越大,在注浆不饱满和单液注浆的条件下,脱出盾尾的成型隧道在曲线上会朝圆心外侧偏移,因此在施工中,应考虑注双液浆或减缓掘进速度或考虑掘进轴线略偏向设盾体管片
管片轴线图5 环片设计转角饱和下的曲线段偏转
P R 1R 11R 1R 11R R 11设计轴线
设计:4R+2P→实际施工:5R+1P
计轴线的内侧30~50㎜。
(见图6)
②、适当选择设定掘进参数,尽量使用小推力掘进。
图6 盾构机反力下曲线段成型管片偏移趋势
5、其它影响小转弯半径的因素
5.1产生的原因
①、由于盾构后备台车一般较长,在小转弯半径施工时,未按曲线半径差,调节台车间连接杆(桥)的长度差,造成后备台车转弯角不足,台车脱轨;
②、未按实际半径计算轨道长度的造用(6m轨换为3m轨),造成后备台车转弯角不足,台车脱轨;
③、小转弯半径时,扭矩过大造成管片旋转,点位不准。
5.2主要应对措施
①、在缓和曲线即开始依据曲线曲率的变化进行连接杆(桥),台车连接杆内外半径长度差调节,减小盾构机偏角的制约。
②、适时启用短轨避免轨道折角,当机车轨道产生折角而折角与台车折角对冲时,台车内空实际通过截面变小,机车无法能过。
6、结语
本文结合车陂南~三溪和魁奇路~祖庙两个区间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工程实例,浅谈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相信对今后类似的小转弯半径曲线隧道盾构法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盾构法隧道小转弯半径掘进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作者:李卫国
作者单位: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刊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LiLun Yan Jiu
年,卷(期):2011(22)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jsllyj20112294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