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导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物种起源》导言PPT课件

《物种起源》导言PPT课件
《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达尔文
1809— 1882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 创始人。
23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 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 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 1831年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 了“贝格尔号”军舰为期五年 的环球旅行。
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 的《物种起源》,成为生物学 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甲虫标本
贝格尔号
环球航线
考察部分收获
即绪论,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
过、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 者情况的文体。书前有导言,目的是要让 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刻苦钻研) ①交代《物种起源》写作经过
❖环球远航:考察搜集资料

❖回国后整理材料、做札记
的 何

❖充实札记,写成纲要

❖从那时起一直从事研究
① ②

古生物地质分布
②提早发表摘要的原因 (实事求是)
③对内容的一些说明 (谦虚谨慎)
➢全部完成还需岁月, 但体力渐感不支
➢华莱斯的结论几乎 与己相同
❖错误在所难免 ❖内容过简
❖希望以后得以补充
生物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纲:昆虫纲(Insecta) 目:双翅目(Diptera) 科:蝇科(Muscidae)
属:蝇属(Musca) 种:家蝇(Musca domestica )
同属的种举例
德国牧羊犬
藏獒
纽芬兰獒犬
威尔士朋布罗克短腿狗
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
一般博物学家: 外部环境
④物种由演 变而来及演 变因素
啄木鸟构造 达尔文:
槲寄生
生物本身倾向

《物种起源》绪论优秀PPT

《物种起源》绪论优秀PPT
4.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键句,它能表示需要强 调的内容。
找关键句
第1自然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表明我并没有轻 率地下结论。 第2自然段:现在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所以被催促来发 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 第3自然段: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没 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 第4自然段:我抱歉的是……然而我仍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虎 克博士表示深深的感谢。
第1句为过渡句,表明第六段与上文构成因果 关系,并提示了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2句是本段关键句,说明作者是怎样研究物 种变异原因的。 第3句是对全段内容的小节,强调这一类研究 的重要。
问题探究
第七段的关键句在何处?它阐明了什么观点?
第2句为关键句.它阐述了由家禽变异研究 得到的两个列论: 一为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 二为人类选种的力量是伟大的。 这一研究为作者研究物种在自然状态下的 变异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窜入
zhuó
着手

槲寄生

晤面
ài
狭隘

分歧
关键句
找出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并概括每段内容。
1.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2.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 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3.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 过渡句能显示文章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总结
1 2 3 4 5 6 7
整理成书的过程——刻苦钻研的精神 提前发表的原因——实事求是的精神 内容过简的说明——谦逊审慎的态度 物种由演变而来——严肃认真的态度 介绍研究的方法——亲身实践的精神 家禽变异的作用——尊重事实的态度 强调观点的正确——毫不动摇的决心

物种起源导言ppt53 苏教版

物种起源导言ppt53 苏教版
第2句为关键句.它阐述了由家禽变异研 究得到的两个结论:一为大量的遗传的 变异是可能的,二为人类选种的力量是 伟大的.
这一研究为作者研究物种在自然状态下 的变异提供了最良好最可靠的线索.
提炼 第九段可以分为几层?各自 观点 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一段共有八句,分为三层。
第1句至第4句为第一层,间接说 明研究物种起源和变异有重大意义。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解题
《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择 或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 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 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 了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绪论:不同于序言。专指放在学术论 著的开头,具有启发、引导作用的 章节,只能由作者完成。
“ 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 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 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本句中 “事实”与“论点”两个词能否去掉其中 一个?
不能。因为事实是指一般的感性材 料,而“论点”是指材料中足以反 映事物本质的例子,两个词联用, 体现了作者的周密。
提炼 第五段的6句话之间关系如何?全 观点 段说明了什么观点?
一 八 四 零 年 的 达 尔 文
达尔文在晚年
环球旅行路线图
环游世界的“小猎犬号”
希腊的创世主之一——主管谷物的女神
达尔文环游世 界时观察到的 龟和鸟类
达尔文的望远
镜。连同他的 笔记本、枪枝 以及一双善于 观察的眼睛,都 是年轻的博物 学家达尔文的 重要的装备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进化论:亦称“天演论”、“演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
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 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 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书前 有导言,目的是要让读者更 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物种起源》导言ppt

《物种起源》导言ppt

考察部分收获
1、第6段开头的“因此”指代 什么内容?
答案:指代第5段中的一个重 要内容,即“仅仅以单方面 的条件来解释生物变异及相 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是不 合理的。
例2.如果把像啄木鸟的构造,它的足、尾、 嘴、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里面的 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这是一个长单句,虽然有关联 词语“如果”,但它所领起的内容 一直到“归因于外界的条件”,在 句中做主语。
⑥家养变异的作用
获得两点认识 先破:创造论决不能成立
⑦总结自 己的观点 后立
深信:物种变异而来 确信:自然选择有重要作用
课堂小结
①马克思: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 段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②恩格斯:这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③李卜克内西: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 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了一个革命。 ④进化论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牢固的自然 科学论据。
达 尔 文
绪论:即导言,是一种用
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 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 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书前 有导言,目的是要让读者更 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绪论》,版本比较多, 有的又译作“导言”。
“导言”与“绪论”差别并不大,但与“序言”却差 别很大。简单地说, 1、序言可以是原作者自己写,也可以请别人来写, 但导言或绪论则一定是著作者本人来写;
进化论:
亦称“天演论”、“演化论”,通常 指生物的进化理论。它是研究生物进化、 生物发展规律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 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该词最初由拉 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奠定了 进化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 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能 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 之一。

《物种起源》绪论ppt

《物种起源》绪论ppt

《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自然选 择或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的物种起源》) 于1859年11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 创造论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
绪论不同于序言。专指放在学术论著的开头, 具有启发、引导作用的章节,只能由作者完成。 它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版意图、 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体。书前 有导言,目的是要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内容。
第八自然段,概括说明第四章以后各章 的主要内容,分别是“自然选择”的基 本问题,转化的困难,“本能”问题, “杂种”问题,“地质记录”的不完全,以及 生物通过时间在地质上的连续,通过空间的地 理分布,生物的分类或亲缘关系和全书的最后结论。 第九自然段,首先指出物种起源的观点还不完善; 然后指出神创论观点的错误;最后坚定地强调 自己的进化论观点,同时指出:自然 选择是物种最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手 段。
《物种起源》绪论
达尔文
《物种起源》是达 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一 部重要著作。“物种” 即生物的种,指具有一 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 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 物类群。“起源”即生 物是怎样产生 的。
绪论,是一种用来说 明著作的编写经过、出 版意图、编写体例、资 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的文 体。书前有绪论,目的 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 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 解全书的内容。
1.作为科学论著,《<物种起源>绪论》体现了 达尔文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2.《物种起源》的语言准确、严密,多以准确 的概念、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谨严的见解。
达尔文在伦敦的乡居
快速阅读
整体把握课文
阅读目标: 1.本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可以分成几部分? 2.本文中作者阐明了哪两个关于物种起源问题的主要 观点? 3.结合课文为《物种起源》一书列一个目录。 4.从行文中体会达尔文身上的科学精神。

物种起源导言ppt53

物种起源导言ppt53

说明文《〈物种起源〉绪论》的特色
1 内容有很强的科学性、概括 性以及专业知识性。 2 语言准确而严密,尤其擅长 运用结构复杂的句式表达周密严谨 的意思。 3 充分体现了作者高尚的精神 和人格魅力。
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 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 便有了文明。 2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25、有理想的、充满社会利益的、具有明确目的生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和最有意义的生活。 26、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27、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 28、在理想的最美好的世界中,一切都是为美好的目的而设的。 29、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30、生活不能没有理想。应当有健康的理想,发自内心的理想,来自本国人民的理想。 31、理想是美好的,但没有意志,理想不过是瞬间即逝的彩虹。 3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33、伟大的理想只有经过忘我的斗争和牺牲才能胜利实现。 34、为了将来的美好而牺牲了的人都是尊石质的雕像。 35、理想对我来说,具有一种非凡的魅力。 36、扼杀了理想的人才是最恶的凶手。 37、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38、理想犹如太阳,吸引地上所有的泥水。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知缘斋主人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

《物种起源》绪论ppt课件

《物种起源》绪论ppt课件

进化论
进化论,亦称 “演化论”,旧 译“天演论”。 通常指生物界的 进化理论。生物 进化论是研究生 物进化、生物发 展规律以及如何 运用这些规律的 科学,是生物学 的一个重要部门。
作者简介
1840年的达尔文
晚年的达尔文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23岁剑桥大学毕业。开始学医, 后又去神学系学习。热心研究自 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1831年 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贝格 尔号”军舰为期五年的环球旅行。 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 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 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 的《物种起源》(全名为《依据 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 存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 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查理· 罗伯特· 达尔
(Charles Robert Darmin)
贝格尔号
环球航线
达尔文环游世界时 观察到的龟和鸟类
甲虫
样本
望远镜、笔记 本、枪枝以及 一双善于观察 的眼睛,都是年 轻的博物学家 达尔文的重要 装备。
• 必读理由 •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经 典著作 • 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 一 • 1985年美国《生活》杂 志评选的人类有史以来的 最佳图书 • 1986年英国《读书》杂 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 所阐述的进化论是19世 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 一 • 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一座 最伟大的划时代的里程碑
《物种起源》绪论
【英】达尔文
绪 论 即导言,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编写经过、 出版意图、编写体例、资料来源和作者情况等 的文体。一般放在书的前面,目的是让读者了 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 容。他与著作的作者必须是同一个人且两者的 内容一定有关联。

《物种起源导言》课件

《物种起源导言》课件

03
物种起源的影响与意义
对生物学的影响
物种起源对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对生物 种类的认知,提出了物种进化的概念,为生物分类学、遗传 学和生态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理论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为 生物学的各个领域提供了研究的基础,促进了生物学研究的 快速发展。
现代进化论的发展
01
02
03
基因突变与进化
现代进化论认为基因突变 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这些突变可以导致生物 性状的变异和演化。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现代进化论对生物多样性 的形成提出了更深入的解 释,包括生态位分化、协 同进化等机制。
进化与发育的关系
现代进化论开始探讨生物 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模式 的变化对进化的影响。
总结词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不仅影响物种的生 理特征,还对人类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
VS
详细描述
达尔文通过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社会行为 和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发现其中有许多相 似之处。他提出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行为, 如道德观念、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等,都 受到生物进化因素的影响。这一观点对后 来的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物种起源导言》ppt课件
目录
•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 物种起源的理论概述 • 物种起源的影响与意义 • 达尔文的其他理论 • 物种起源的争议与批判
01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生平简介
01
达尔文(Charles Darwin):英国自然学 家,进化论的奠基人。
02
1809-1882:出生于英 格兰,毕业于爱丁堡大 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对人类思想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界的所有物种都是由神(上帝)分别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或者
只能在种的范围里变化,但决不能形成新种。基督教《圣经》里所
说的上帝六天创造世界万物的说法,最初来自某些古代民族的神话
故事。但是自从基督教在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后,神创论就成为
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我国虽然没有像西方那样占压倒地位的宗教
势力来宣扬神创论,但是也有类似的各种神创论思想广泛流行。
法。2020年10月2日
3
但是无论在我国、在西方,都有和神创论相对立的生物进化的 思想,认为万物是变化的,一种生物是由其他生物演变来的,这是 一种进步的思想。
我国古代就有“腐肉生蛆”、“枯草化萤”的说法。在印度的 经典里也有从汗液和粪便中产生出各种寄生物和苍蝇等的记载。这 些说法,今天看来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能够 提出生命是一种物质自然变化过程产物的观点来和神创观点相对立, 还是很可取的.
在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人类学会了用木料和石块制作
各种日常用品,因此神话的许多内容亦都用木头或石头来塑造,认
为最初的人是由神用木头或石头刻成的。然而当人类学会了用泥土
制造陶器的时候,于是又产生了神用泥土塑造人的神话。从而我国
就有女娲捏土造人的传说,古代埃及相信第一个人是由一个名叫哈
奴姆的神在陶器场里塑成的,《圣经》上也有上帝用泥土造人的说
亲眼见到的大量事实与他原有的观点大相径
庭,使他彻底跳出了特创论的旧范畴,把进
化论置于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除《物种起
源》外,达尔文的著作还有《人类和动物的
表情》《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植
物界的异花传粉及自花传粉的效果》等,他
对生态学、行为学、心理学等都有很大的贡
献。2达020尔年1文0月2为日 人坚忍不拔,虚心好学。73岁
5
因心脏病发作逝世。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
论的一部重要著作。“物种”即生物的
种,指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
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起源”
即生物是怎样产生的。
而这部著作就是英国杰出的生物
学家 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全名
为《依据自然选择或在生存斗争中适
者生存的物种起源》)它于1859年11 月24日问世。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
到了中世纪,正是生物学领域处于“神创论”与生物进化思潮 激烈斗争的时期。“神创论”认为,一切生物都是按上帝的意志有 计划地创造出来的,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逮老鼠,老鼠创造出来是 为了给猫吃的。而且认为“物种不变”。无神论者和坚持唯物主义 的自然科学家则认为,生物不是上帝创造的,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 环境的影响下,逐渐演变、进化而来。这两种观点谁也说服不了谁。 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以丰富的事实驳斥了“神创论”的谬 误性和反动性,证明了“进化论”的科学性。从而引起这么大的影 响。20同20年时10这月2日本书也被恩格斯被为“划时代的著作”,甚至把达尔4 文 的贡献与马克思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发现相提并论。
2020年10月2日
1
我们的祖先究竟是谁?生命从哪里起
源?请大家先阅读一篇文章,告诉我你
心目中的答案? 2020年10月2日
2
神秘的传说——生命起源
对于远古时期的人来说,人类的起源是一个极为神秘的问题。
用神创论来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比较普遍的一
种做法,它往往和不同生产发展阶段联系在一起。生命起源就是生
求;概括要点的要求在于“概括”
过程本身。筛选信息重 点在辨析、
择取,只要是不符合筛选要求的,
即使是文章或段落的中的信息,也
要舍弃;概括要点则要求做到细致而
全面的阅读,从中提炼出中心意思。
筛选信息往往着眼与局部;概括要
点则要顾及文或段的整体。
2020年10月2日
9
1 要明白关键句能突出体现文章主旨
2 从内容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 示说明对象特征或点明主要事理的语句。
不把问题说得绝对化,在明确肯定的同时稍稍留有余地。
“一般博物家,常以外部环境如气候、食物等等作为唯 一可能引起变异的原因。就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可 以算是正确的。
用202附0年1加0月2的日 成分,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对某一学说的评12 价。
义的科学巨著。该著作批判了创造论
的错误,阐明了进化论的思想。课文
就是2020选年10自月2它日 的导言
6
导言:又称导论、绪论等,它是在书
籍开头部分概要地向读者介绍有关这本书的
主旨、内容、体例等的,但与序言不同。序
言内容宽泛,对原作内容是否具体说明内容
介绍的多少都没有明确要求。而导言的主要
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主旨及内容。序言写作
达尔文Darwin,Charles
(1809.2.12~1882.4.19)英国博物学家,进
化论的奠基人。学医未成改学神学,后对博
物学产生兴趣。达尔文在神学院学习时的思
想属于特创论、物种不变论以博物
学家身份随海军考察船贝格尔号作了5年的环 球旅行。
达尔文在途中接受了均变论观点,加上
3 从结构看,总提句、总结句和重要的过 渡句是关键句。总提句、过渡句能显示文章 内容的推进,总结句能概括文章基本内容。
4 从出现频率看,反复出现的句子是关
键2句020年,10月它2日 能表示需要强调的内容。
10

整理成书的过程

提前发表的原因


内容过简的说明
基 本 观 点
2020年10月2日
物种由演变而来 介绍研究的方法 家养变异的作用 强调观点的正确
长期考察 实事求是 谦逊审慎
决不轻率 亲身实践 不避缺陷 毫不动摇11
“……写成当时我认为是正确的结论的纲要。从那时候 起,一直到现在,我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始终没有间断。”
划线的词准确地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坚韧 不拔地探索真理的精神。
“他对于物种起源问题所得到的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 全相同”,“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 事实来作证”
无定论,而导言则侧重议论、说明。文学作
品 一般有序言而无导言。学术著作有导言,
还可有序言。学术著作再版几次可以有几篇
序2言020年,10月但2日 导言只有一篇。
7
旅行路线图
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
2020年10月2日
8
筛选信息与概括要点有明显
的区别,是两种阅读能力的体现。
筛选信息事先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