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案例(2)

合集下载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2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册Unit2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颜色词汇,如red, blue, green, yellow等,并通过例句展示这些词汇在实际语境中的运用。
2.教师讲解颜色词汇的拼读、书写规则,帮助学生正确掌握颜色词汇。
3.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颜色词汇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颜色词汇。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颜色词汇的听力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项颜色主题的任务,如设计一份颜色杂志、举办一场颜色主题的展览等。
2.学生小组内讨论颜色词汇的用法、颜色文化背景等话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反思与评价
1.在课堂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颜色词汇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和情感态度,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建议。
3.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听力材料,了解颜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体验和运用颜色词汇。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颜色词汇。
3.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师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颜色词汇的准确运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3.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深入研究颜色词汇的用法和文化背景。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教案优秀教学案例

牛津译林版英语九年级上册Unit2教案优秀教学案例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发现过去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动力。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善于抓住过去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过去进行时的构成、用法和规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改进能力。
2.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过去进行时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通过呈现机场接机的图片和模拟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交流,增强了学生的感官体验和语言实践能力。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对过去进行时的理解和运用。
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他们回顾和归纳过去进行时的构成、用法和规律。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过去进行时与其他时态的区别和联系,加深他们对语法知识的理解。
3.强调过去进行时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作业,如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过去经历的故事,并运用过去进行时进行叙述。

英语教育教学案例

英语教育教学案例

英语教育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学习别人的一些好的方法,一些好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到很多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英语教育教学案例,欢迎阅读。

英语教育教学案例(一)在十一月份,我校小学部举行了《我的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系列评比活动。

英语组选出了四位教师上课,现以王珍老师执教的六年级英语《Where is it》作为课堂教学案例,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一、教学过程Step 1. Warm upT: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our classroom。

Is there a blackboard in our classroom?Ss:Yes。

ask children to say some sentences with There is …。

(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课前及时进入到英语的氛围。

)Step 2. Presentation1. Let’s do。

Ask students take out their hands and make gestureinon under near behind。

(Students do with the teacher。

)课前的热身操练十分到位,让学生在手势中复习到不同方位介词的用法,作好了后面教学的铺垫。

2. T:I have a cat ,it’s Mimi,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Mimi?Ss: Yes。

T: Where is the cat?多媒体屏幕显示出猫在不同位置,学生依次用英语说出。

Ss: It’s in the boxon the boxunder the boxbehind the boxnear the box。

3. Review some words:( 媒体显示单词图片)T:What’s this?Ss: It’s an/a pen pencil eraser sharpener pencil-case ruler……学生看图说出大量文具类单词,达到复习巩固单词的目的。

八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2单元整体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英语下册(人教版)Unit2单元整体优秀教学案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堂起始,我将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爱好吗?能分享一下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论自己的兴趣爱好。
2.紧接着,我会展示一段关于不同人爱好的视频片段,如收集邮票、打乒乓球、画画等,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3.然后,我会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本单元核心词汇,如hobby, collect stamps, play table tennis, draw pictures, play the piano等。
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一般现在时描述个人的爱好,如I like playing football./ She doesn't like reading books.等。
2.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分组完成相关任务,如制作关于爱好的海报、编写对话等。
3.小组互评:学生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二)讲授新知
1.通过PPT展示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hobby, collect stamps, play table tennis等,并引导学生跟读,确保他们正确掌握这些词汇。
2.接着,我会运用一般现在时引导学生描述个人爱好,如“I like playing football.”“She doesn't like reading books.”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英语教学案例范文10篇

英语教学案例范文10篇

英语教学案例范文10篇英语教学案例是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参考资料。

以下是我精选的10篇英语教学案例范文,涵盖了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目标和不同教学方法的内容。

希望这些案例能为您提供一些灵感和启示。

案例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以"水果"为例》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水果类单词,并能运用目标词汇进行简单对话。

教学过程:1.引入话题,展示水果图片。

2.教学水果类单词。

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用目标词汇进行交流。

案例二:《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以"一般现在时"为例》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的用法,并能运用该时态描述日常生活。

教学过程:1.讲解一般现在时的概念。

2.设计练习题,巩固语法知识。

3.创设情境,让学生用一般现在时进行口语练习。

案例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环保"为主题》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1.预习课文,了解环保知识。

2.分析文章结构,讲解阅读技巧。

3.组织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观点。

案例四:《英语听力教学——以"问路"为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掌握问路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1.播放听力材料,让学生听懂并复述对话内容。

2.教授问路的常用表达。

3.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会用英语记录生活。

教学过程:1.讲解日记的格式和写作技巧。

2.提供写作素材,指导学生进行创作。

3.互相批改,提高写作质量。

案例六:《英语口语教学——以"旅游"为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学会用英语描述旅游景点。

教学过程:1.展示旅游景点图片,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

2.教授相关表达,如:询问景点信息、推荐旅游景点等。

3.组织口语交流,让学生互相分享旅游经历。

案例七:《英语课堂教学游戏设计——以"猜词游戏"为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10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10篇

小学英语教学案例10篇案例1:动物名称教学目标:教授学生认识和发音不同动物的名称策略:使用图片和音频资料帮助学生研究动物的名称和发音步骤:1. 准备一些图片和音频资料,包括不同动物的图片和对应的发音录音。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鼓励他们说出动物的名称。

3. 播放动物名称的发音录音,让学生跟读。

4. 分组练: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张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动物并说出名称。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他们选择的动物,并说出名称。

案例2:颜色识别游戏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不同颜色的英文名称策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对颜色名称的记忆力步骤:1. 准备彩色卡片或小物品,每种颜色至少两个。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彩色卡片或小物品。

3. 教授学生不同颜色的英文名称,让他们跟读并记忆。

4. 进行游戏:教师喊出一个颜色的英文名称,学生需要迅速找到相应的彩色卡片或小物品。

5. 游戏结束后,可以根据表现给予奖励或表扬。

案例3:日常用语教学目标:教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表达策略: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研究日常用语步骤:1. 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英语表达,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情景,如在超市购物、在餐厅点餐等。

3. 学生在小组中练对话,使用目标语言表达日常用语。

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情景模拟,并使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

5. 教师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案例4:数字计数游戏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读写和计数策略:通过游戏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记忆力步骤:1. 准备一些数字卡片或小物品,从1到10。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数字卡片或小物品。

3. 教授学生数字的读法和计数方法。

4. 进行游戏: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迅速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或小物品,并进行计数。

5. 游戏结束后,可以根据表现给予奖励或表扬。

学生英语教育案例(2篇)

学生英语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以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学生兴趣进行英语教育。

二、案例描述小明,男,12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从小喜欢动漫,尤其喜欢日本动漫。

在英语学习中,小明对英语单词、语法等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听说读写方面表现一般。

在课堂上,小明上课认真听讲,但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课后很少主动复习英语。

三、案例分析1. 学生兴趣与英语教学的关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小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动漫、电影等他感兴趣的事物,激发他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英语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日本动漫片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

例如,在讲解“我的家庭”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播放《樱桃小丸子》中家庭场景的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2)小组合作,提高参与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例如,在讲解“购物”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买家和卖家,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设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动漫、电影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相关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

例如,让学生收集关于日本动漫的英语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对于小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口语练习,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小明在英语学习上的表现有了明显提高。

他开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交流,课后主动复习英语。

在学校的英语口语比赛中,小明还获得了优异成绩。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

小学英语案例分析小学英语案例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案例描述: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师使用了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主动提供相关学习资源和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动物的名称和相应的动作。

教学步骤:1. 教师先给学生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并告诉学生每个动物对应的动作。

狗会汪汪叫,猫会喵喵叫等。

2.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学习动物的名字和相应的动作。

3. 学生们在观看视频的根据要求记录下每种动物的名字和动作。

4. 学生们将自己记录的内容呈现给全班同学,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教师的角色:教师在这个案例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

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并在学生呈现结果后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这个案例中起到主动学习者的角色。

他们通过观看视频,记录学习内容,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全班同学。

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们在积极的参与中学习到了动物的名称和相应的动作。

他们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增加了对动物的了解和记忆。

小学英语案例二:游戏化教学法案例描述:在一堂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上,教师使用了游戏化的教学法。

通过设置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学步骤:1. 教师设计一个食物味道辨认游戏。

学生们分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食物的图片。

学生们需要根据图片猜测食物的口味,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写下答案。

2. 学生们将自己的答案呈现给全班同学,并与答案相对照,看自己答对了多少。

3. 教师在全班同学的参与下,对每个答案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这个案例中起到游戏参与者的角色。

他们通过游戏参与到学习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步骤:1. 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个任务:假设你是一个商店的营业员,请你展示你的商店和向顾客介绍商品。

2.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营业员、顾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英语经典教学案例我曾经到一所乡镇小学听一位中年男老师的英语课。

课堂教学方法非常传统,整堂课以老师讲授为主,这位老师自始至终脸上没有露出一丝笑容,表情严肃且麻木,偶尔有学生回答问题,老师也几乎不作任何评价。

课后评课过程中,听课的老师问他,“为什么一堂课下来,没有看到你表扬一个学生呢?”他漠然回答:“实在没有值得表扬的学生,我不能昧着良心说话。

”评价:这位老师教学思想观念落后,完全没有评价的意识。

他找不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的是没有方法、没有情感的教育,这种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2.“I’d like some kitchen.”学完“kitchen”这个单词后让学生造句,有个学生将“kitchen”与前面学过的“chicken”这个单词混淆了,站起来回答说:“I’d like some kitchen.”同学们发现了错误忍不住哄堂大笑,这个学生变得满脸通红,很不好意思。

这时,聪明的老师马上用很夸张的表情对他说:“Wow, you are a superman! You can eat the kitchen! But how to eat it? Eat the plate, eat the door, eat the window?” 并做出张大嘴巴去“吃”门和窗的样子,引起该学生的注意,其他同学现一次欢快起来。

评价:这位老师非常聪明睿智,同时富有爱心和幽默感。

如果以简单的“You are wrong! Sit down!”那就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但分却把学生的错误当作一个良好的教学资源,借题发挥纠正错误,用supermen的形象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片欢声笑语,既纠正了这一容易混淆的问题,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可谓一举两得。

3.2003年12月15日新华网上有一篇题为《中美教师对同一个孩子的不同评价:“我以生命担保她行!”》的报道,文章指出一个在国内曾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已经厌学了”的女孩子斯蒂芬(英文名),在被送往美国不到四个月,竟被老师评价为“有语言天赋”、“积极乐观”、“有创造能力”、“有人格的力量”、“优雅”、“是宝贵的财富”!下面是她的法语老师对斯蒂芬的评价:法语对她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她的第二门外语),同时她不得不掌握英语(她的第一门外语),还要适应文化氛围,但所有这些都没难倒她。

斯蒂芬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她不时地展示她的语言天赋……出语亲柔的斯蒂芬总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她适应困难的法语发音的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班级和学校来说,她是宝贵的财富。

她在任何学校都会受到珍视。

评价:四个月,并不足以让一个学生本身的素质发生巨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她所处的教育环境,以及她所得到的评价与激励。

当一个学生受到“珍视”时,和不被珍视甚至被忽略、受歧视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4.又到期末测试了,一大早,李老师走在教室的走廊里,就听见学生清脆而响亮的朗读英语的声音。

上午8:30,英语考试准时开考,学生们在紧张有序地做测试卷。

四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第一堂英语考试顺利结束。

李老师刚回到办公室坐下,就有一个学生跟了进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三年级8班的Peter(李老师给她的学生都取了英文名),这个学生学习习惯非常不好,每次考试都不及格,是最让老师头疼的一个学生。

“Miss LI,你能帮我看看我的试卷吗?”Peter仰着他的小脑袋有点期待地问:“这次,我妈妈每天都让我在家里听读英语。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呀。

”李老师笑了笑,忙在刚收上来的试卷中翻出Peter的试卷。

一番批改下来,还真小有进步。

“好像可以及格了!”李老师民里暗暗想到。

结果,部分算下来,还差5分,Peter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失望。

李老师犹豫了一下,毅然在试卷上写上了大大的“C”(及格)。

“Miss Li,我……”Peter有些疑惑。

李老师摸了摸Peter的小脑袋,“Peter这段时间能天天坚持在家听读英语,这就是一种进步,老师这次借给你5分,相信Peter在下次一定能将这5分还给Miss Li,对不对?”“嗯!”Peter涨红着小脸使劲地点点头。

评价:案例中的Peter是我们教学中经常碰到的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代表之一,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找到学生张三或李四的身影。

看了这个案例,我们也发现了分数及等级在学生心中的分量,这些都折射出应试教育在今天的教育中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Miss Li在试卷等级处理上是睿智的,她没有一味生搬硬套,而是巧妙地兼顾了Peter在学习态度上的进步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5.这是三年级的一节内容为Unit 2 Look at me 的单词学习课。

这节课,学生主要学习head, eye, ear, nose, mouth等人体五官的单词,老师在教学head这一单词后,照例让学生们一个个进行机械性操练,让学生逐个读单词,学生们也不负重望,一个个鼓足了劲大声地读单词,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轮到Hellen 读了,只见她站在座位上把头埋得低低的,紧闭着小嘴巴,这是一个刚刚转校的新同学,旁边的同学急得直跳,她的同桌把嘴巴凑到Hellen的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读“head, head”, 但Hellen就是不肯读。

“Come on, Hellen..”老师笑着鼓励学生,但无济于事。

“要不,你坐下读?”老师建议Hellen, Hellen看了看老师,迟疑地点了点头。

“Be quiet!”老师对其他同学作出了手势示意让大家安静下来。

“Head”只听见一个细细的声音从Hellen嘴里发出,虽然小,但毕竟迈出了一大步。

“Wow, beautiful , can you say it again!” 老师做出了一个夸张的手势,“head”, Hellen的脸红扑扑的,声音提高了一点点。

“Follow her, please!” 老师顺势让同学们跟着Hellen读,只见Hellen的眼神亮了起来,也自信了许多。

看到这些,老师开心地笑了。

评价: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是需要在老师或者是同伴中得到肯定的,他们都是有上进心的。

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和鼓励,能“蹲下来聆听”,他们都能后来居上,拥抱成功,收获希望。

如果案例中和老师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一味地以学生一时的得失判定某个学生“行或不行”,那Hellen也许从此一蹶不振,也许再也不会开口说英语了。

正是因为案例中的老师充满爱心的评价,巧妙地缓解了这个女生的紧张与不安,使她战胜了胆怯心理,帮助Hellen 找到了读单词的自信。

6.这是一堂三年级的随堂课,教学的内容是PEP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的第二课。

老师在教完新单词boy 和girl 后,让学生用新学的英语单词造句。

经过小组一番讨论后,大家都纷纷举起了小手。

“This is a boy .” 老师非常高兴,“Good job.” “I’m a boy. ”……轮到Jack 说句子了,他是个学习成绩不好,又不爱发言的男生,只听见他洪亮的声音“I’m a girl.”话音刚落,教室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哄堂大笑。

“哈哈哈,Jack ,你是个女孩子吗?”Jack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个上课很少发言的男生一下子就脸红了。

“Oh, Jack ,are you a girl?”老师故意把girl 说的很夸张,“No.” “ Good , I’m a boy.”老师读boy时故意加重了语音,“Come on J ack, try again.” 老师用期待的眼光看着Jack,” I’m a boy.” “ Excellent.”老师伸出了大拇指表示赞扬。

“今天老师要表扬Jack,因为他敢于大胆发言,I’m a girl这个句子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Jack在表述自己的性别,那就另当别论了,你说呢Jack?” 老师笑着看了看Jack,“嗯!”Jack想了想认真地点了点头。

“Now, read together.”老师对同学们说。

课堂又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老师偷偷地看了看Jack,只见他正大声地和同学们一起读句子呢。

评价:由于遗传、教育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以同一标准进行评价是不公平的。

本案例中的老师没有因为Jack的学习成绩不好而戴上有色的眼镜看待他,而是尊重了学生的差异,看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评,既肯定了学生说的句子本身没有错,又适时指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混淆,让本来处于被动的Jack重新找到了自信心。

7.《赴美就学笔记》的作者高歌在她的书中提到她的一次英语测试的经历,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与思考。

这天,英语老师克里默夫人宣布几天后要测验刚刚学过的20个单词,同学们马上唉声叹气起来。

可她接着说:“我准备用一种新方法,这次你们每人出一套考题给我,我挑一份最好的考你们。

”新鲜!同学们欢呼起来,开始写考题了,教室里同学们议论纷纷,热闹极了。

我心里盘算着:就20个单词出20道题,可该出些什么题呢!我一边回忆着老师讲授这些单词时提的要求以及以前给我们出的题,一边请教邻桌的同学。

我煞费苦心地想来想去,终于提笔写下了第一题,是填空题,共五小题,写下单词的解释,要求从20个单词中找出正确的词填在括号里。

第二题是选择反义词。

我写下了一个新单词和四个别的单词,要求从这四个单词中选出与新单词相反意义的词。

我还耍了点小花招:写些正确的反义词,再写同义词,另外再写一个名词、一个形容词。

放学了,我回家忙了两个多小时,又写又改。

后来又编了两道题。

第二天,大家把自己编出的考卷都交给了克里默夫人。

第三天,就是考试的日子。

本来大家都怕考试,可这一次看得出,同学们都很兴奋:到底老师会选谁的试卷呢?克里默夫人神秘地微笑着把考卷发了下来。

我急不可待地抓过来看上面的作者的姓名:呀!是我的!真是我出的考卷,我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

理所当然,我轻而易举地考了一百分。

说是轻而易举,可我在如何出考题时已经费了不少周折。

我这才醒悟:克里默夫人不动声色地让我们在测试前好好地复习了一遍,而且,大家还复习得又积极又主动!评价:美国学者社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的最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习惯于用“分数”论英语,以一试定终身,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认为只要你达到了及格线——60分,就算是一个好学生。

孰不知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复杂工程,单凭结果性评价是不能客观的、公正、公平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

案例中尽管克里默夫人没有学过新课程标准,但她懂得学生的心理,能在不经意间达到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目的。

在她眼里,分数不是唯一的评价工具,只是用来衡量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多种方法中的一个标准,克里默夫人更关注学生在用心对待学习、对待生活时的一个态度,即一个“人”成长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