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第二个活动是“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要将学生对人体结构的划分指向按照不同的“人体工作类型”划分,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身体结构,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身体,了解人体的结构。

学生已经会用看、听、闻、摸的观察方法,但是在观察身体内部结构前,教师要进行一定的指导。

借助一定的工具观察,也要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对身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体的各个部分是孤立地看待,没有系统的联系,本节课要让学生将事物联系起来看待,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思维基础。

【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二)科学探究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三)科学态度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运用到医学中,助力人类健康。

【教学重点】身体的外部结构,以及身体是怎么样工作的。

【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身体的结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课例《身体的结构》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里的起始课,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认识人体 的左右对称的特点以及完成多种活动需要多个部位的 同时参与。 课例研究综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述
让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 要形式,借用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课的开始以做个简单相反动作的游戏,让 学生了解自己人体外形组成。问学生刚才游戏中有哪些
气泡图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用视频展示气泡图,用视 频展示气泡图,既直观又便于学生比较发现,在不同活 动中人体某器官的作用是相同的,以达到人体按功能划 分的教学目的。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探究,知道人的身体 从外形上看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这样既巩固了新知,又把新知 进行了梳理。 五、板书设计: 我采用了气泡图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清知 识结构,使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加深对所学知识 的理解和记忆。21 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和解决问题的本质。以科学概念为主线,更容易达成三
维目标。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是在建立科学概念过程中
展开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
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发展科学素养。
教法:自主、合作交流。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设计
了三个部分。一、巧设疑问,导入新课;二、多种方法, 教学策略选
来会怎样》、《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等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察身体内部器官。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
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工作功能的不同人体还有不同的结
教学目标 构划分方法。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

四年级上册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的第—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课,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的结构的划分的不同方法—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依据各局部功能不同划分。

引出深刻的思考。

观察与体验活动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商量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个局部构成的?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第二个活动是“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法,把多个局部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身体结构,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人的身体了解人体的结构,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局部。

对于身体的内部学生观察不到,教学时,要借助一些工具援助学生观察身体的内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也是为后面的学习作打算。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依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局部,如果依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依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局部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身体的结构)是四年级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里的起始课,在本课中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肯定的认识,产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课的开始学生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将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局部,并且通过两次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感受人体外形的和谐美。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

科学《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身体的结构》。

详细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组成、骨骼与肌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身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各系统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掌握身体结构的基本知识。

2. 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身体结构的认识,增强健康意识,关注自身身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运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结构模型、挂图、PPT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关注身体结构,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对人体结构有初步了解。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观察、触摸人体结构模型,深入了解各系统结构。

4.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各系统的功能。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7. 课堂延伸:布置相关作业,引导学生关注身体健康,拓展学习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人体结构的组成骨骼与肌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2. 各系统功能及相互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述人体骨骼与肌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请列举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结构。

2. 答案:(1)骨骼与肌肉系统:骨骼支撑身体,保护内部器官;肌肉负责运动、维持体温。

(2)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呼吸系统:鼻腔、喉、气管、肺,负责呼吸作用;消化系统:口腔、食管、胃、肠道,负责消化吸收;神经系统:大脑、脊髓、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功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讲解、练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身体结构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学生对身体结构的认识。

身体的结构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的教学反思

《身体的结构》的教学反思(总2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身体的结构》的教学反思《身体的结构》的教学反思范文《身体的结构》这一课是四年级《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其重点是认识人体分成几个部分,通过活动了解身体的内部结构和人体的活动需要哪些构造参与。

这节课的整体结构基本按照教材的思路出发,为了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我做了如下设计:设计的出发点是一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形式还只是初步阶段),通过小组体验活动完成了解身体内部结构和人体活动有哪些构造参与的。

从小动物的身体构造入手,一方面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起到衔接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此引到人体的构造,思维上迁移过来,显得顺理成章。

小美女作模特儿,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请一位同学指出身体的各部分,其他同学纠正,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同学的划分结果都有所不同,最后由教师同一出示正确的划分。

之前一直不能突破的难点,这一次学到了利用PPT演示,划分出的每一个部分移动到一边,这样从视觉上准确的认识了每一个部分的界限,初试效果可以。

探秘暗箱,是本课的难点。

从了解暗箱游戏入手,布袋里装了一些物体,要求学生不打开布袋的前提想办法推测里面是什么物品,学生通过摸、捏、摇、听等方法猜出里面的物品,进而迁移到猜测身体内部有什么,在方法上给予引导。

这里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开放式地探究,感兴趣的方法猜一猜,学一学同组同学的方法,因为像教材上用“闻”的方法,许多学生不知道能闻出什么来,这样旨在体验能用一些方法猜测内部结构。

体验人体的活动是由哪些部位参与的活动,先示范一个活动,并填写气泡图,再此基础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有些小组成员特别认真,边活动变体验,然后写出是有哪些部分参与了活动,从汇报的情况来看,气泡图的填写基本没什么问题。

遗憾的地方也有不少。

在学习人体结构组成部分时,人体左右对称这一环节被跳掉,没能让学生感悟人体的对称美。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四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结构》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是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是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让学生围绕观察和体验开展探究学习,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借用课内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的一开始,让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动物的身体结构特点,为研究我们人类的身体结构导入。

通过两次脚站立和双脚站立体验活动感受人体左右对称的好处——行动灵活、保持平衡,并感受人体外形的和谐美。

接着通过“摸袋子,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自然地转入到对“人体身体内部有什么”的探究,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猜猜人体内有什么。

最后又以“跳绳”这一活动让学生观察感受人体在运动的时候都有哪些部位参与了,即第三部分“身体的工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认识了气泡图,分析出人体结构的第二种划分方式——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的类型)进行划分。

至此课堂目标基本完成,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进一步梳理本节课的重难点。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的结构特点,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各种围绕自己的身体展开各种各样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们一起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体,健康地生活!
1。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

小学科学教案《身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科学教材《身体的结构》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并着重介绍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基本结构和主要系统,认识到身体各部分的协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身体结构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人体各系统的协同作用及其相互联系。

重点:人体基本结构及其主要系统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骨骼模型、肌肉模型、PPT、视频资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人体结构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模型,引发学生对身体结构的兴趣,提出问题:“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构成的?”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之间的关系。

3. 实践操作:a. 分组讨论,每组探讨一个主要系统,如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等。

b. 各组展示讨论成果,进行汇报。

4. 例题讲解:结合PPT和视频资料,讲解身体各部分协同工作的例子,如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变化。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周围同学的身体结构,进行简单的绘画和描述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人体基本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2. 主要系统及其功能:骨骼系统:支撑、保护、运动肌肉系统:运动、维持姿势呼吸系统:气体交换、呼吸循环系统:输送血液、养分和氧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人或朋友身体结构,描述他们的主要系统及其功能。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各系统特点,如身高、体型、肌肉发达程度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身体结构的认识程度,了解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实验室,了解人体结构的实际应用。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们的身体》这一单元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有趣而神秘的单元,《身体的结构》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总起,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人体的结构,并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体验活动发现身体在工作中的协调合作,同时尝试着以功能的不同划分身体的结构并引出深入的思考。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本节课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

过程与方法: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教学准备】人体外部结构图、信封、观察记录单、气泡图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在三年级的科学课中认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蚂蚁就是其中之一,你还记得它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吗?(学生回答,教师放投影出示:头部、胸部和腹部)2.投影人体画像,问:我们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学生思考。

3.揭题: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自己身体的结构(板书:身体的结构)二、观察我们的身体1、认识人体的外部及特点:(1)请一位同学当小模特,我们来观察人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2)那就按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来观察。

从外形上看,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3)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汇报知道人的身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学生回答,教师出示人体外部结构图)(4)师总结:告诉学生这些部位的规范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材分析
《身体的结构》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起始课。

在这一课中,要向学生介绍关于身体的结构不同划分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各部分功能不同划分。

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

本课主要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提出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有什么特点,内部有什么。

第二个活动是“身体怎样工作”:让学生体验熟悉的身体活动,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身体结构,而自己的身体对每位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可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节课通过学生回顾蜗牛和蚂蚁的身体结构导入,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

利用“我说你做”小游戏引导他们规范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体验活动感受身体的对称带来的好处。

身体的内部学生观察不到,教学时要借助一些观察方法,基于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解暗箱”游戏引入各种观察方法来帮助感知身体内部结构的存在。

再通过气泡图把抽象的思维直观化,逐渐清晰学生思考的轨迹,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知道人体是由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组成,认识人体的外部结构特点。

2、知道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与结构相适应。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

3、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达人体的各个部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身体结构有较强的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

3、意识到科学锻炼身体才能正常发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了解身体的内部结构。

五、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单、气泡图、红领巾、跳绳、档案袋、矿泉水瓶等。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出示蜗牛、蚂蚁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认识它吗?它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
2、既然我们可以把蚂蚁、蜗牛等作为观察研究的对象,那能不能把我们自己也就是人也作为观察的对象呢?
3、今天我们就要观察研究我们身体的结构。

(板书:身体的结构)
(二)观察、探究身体的结构
1.观察身体的外形:
(1)请一位“模特”上台展示自己,其他同学思考: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
(2)小结:身体的结构从外形上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

(板书)
(3)我说你做游戏巩固
2.了解身体的左右对称:
(1)提问:外形还有什么特征?
(2)学生活动:每位学生分别用双手和单手系红领巾,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结构的好处。

(3)小结:左右对称的身体使我们更灵活,在运动时保持平衡,让我们看上去有种协调美。

(4)帮助残疾人,同时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 感知身体内部结构的存在:
(1)观察了人体的外部结构,接下来该观察什么了呢?(引出内部结构)(2)解暗箱游戏导入观察方法,出示温馨提示
(3)小组活动,交流汇报
(4)小结:现在请你们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怎样的?(身体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肌肉,肌肉下面是骨骼,里面包裹着内脏器官,血管遍布全身各处)(相机板书)
(三)身体怎样工作
师:身体具体是怎样工作的呢?
(1)请一名学生展示“跳绳”活动,其余学生填写气泡图,交流。

(2)每位学生完成“深蹲”活动,填写气泡图。

(3)学生展示气泡图,比较异同。

(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活动需要身体多个部
位共同参与完成;在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整理实验材料。

(4)人体的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工作类型)可以分为八大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

这个单元我们将学习其中的几个系统。

(四)总结归纳
畅所欲言:在今天的科学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课的延伸
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的分析我们身体中哪些部分参与了这个活动。

七、板书设计
身外部:头、颈、躯干、四肢。

(左右对称)



构内部结构:皮肤、肌肉、骨骼、内脏器官、血管……
八、教学反思
反思我的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有待探讨和提升的:
一、懂取舍,学会整合活动
为了追求科学探究过程的完整性和饱满度,也为了体现我最初所理解的“人人有事做”的科学理念,在这堂课中我设置了许多活动,包括:①模特展示引导观察身体外形;②“我说你做”游戏环节;③比赛“单双手系红领巾、单双脚转向、走路”;④“解暗箱”游戏环节;⑤观察身体内部结构;⑥学生展示跳绳活动;⑦在观察身体如何工作时又为每个小组安排了三类活动,每个学生需完独立完成其中两项,最后交流讨论。

实践表明,我设置的活动太多了,一环紧接着一环,像快马加鞭地“赶场子”一样,不给自己喘气的机会,更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这样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师生均出现了疲倦感,而且导致草草结尾,延时拖堂。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反思后我认为可以把活动⑤(观察身体内部结构)作为主要活动之一,再将活动⑥、⑦整合为“跳绳初步引导,深蹲深入探讨”作为第二个大活动展开。

而活动①、②、④起衔接引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三项可快速完成,节约时间。

而活动③又可整合为“单双手系红领巾并交替体验”,这样有主有次,简洁明了。

二、有深度,学会精设问题
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是我近阶段始终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难题。

通过三位老师的点评,结合实际情况,我认为目前我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来提升自己:首先是引导要到位。

不能什么事情都“蜻蜓点水”,停留在表面,既浪费时间又达不到效果。

比如在探究我们的身体内部的结构是怎样的,学生往往对“解暗箱”感兴趣,想到了利用“看”、“摸”、“听”、“闻”等方法,但是究竟怎么听?听哪里?听到了什么?你猜测是什么?这些在教师在引导上一定要到位,可以请同学亲自体验,给学生研究指引道路,这样在活动中学生就不会盲目操作。

其次是问题要精炼,有指向性。

在我让学生思考“跳绳和深蹲时都有哪些身体部位参与其中”,想要引导学生分析出“身体工作时各部位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但因为课前没有好好预设题目,等上到这部分时,我的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想不起来要怎么衔接和更好得引导,于是课堂中出现了老师慌乱,学生迷茫的现象。

最后是实验记录单设计要合理。

这不仅要求我们熟悉教材,还要熟悉自己的学生,摸索怎样的记录单是适合本班学生的。

记录单上的活动要求要简单明了,指向性明确,字数太多会让学生抓不住重点或直接忽略。

三、讲方法,学会习惯培养
通过这次课和三位老师的分享,我学习到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我可以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入手,及时表扬,树立榜样,表明态度;不要习惯性重复学生的语言,及时追问;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干,而且做得是实事。

平常我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学生的反馈,经常看见有学生举手就可以了,没有留意不懂的学生是否依旧不懂?当某个小组交流时,其他小组是否有认真听?有没有问题或补充赞?补充时是否重复观点浪费时间了?老师们分享的杭州采荷二小“3+1”新式举手法,显得特别及时。

总之,通过这堂课,我更明确了在今后的日子里还要以更为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在平时就以高要求上好每一堂课,多总结经验,多做反思。

附:
身体内部组成观察记录表
第组记录人:
观察方法推测身体的内部组成




身体怎样工作气泡图
第组记录人:
活动要求:仔细观察并感受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完成气泡图。

跳绳深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