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鸦片战争

合集下载

两次鸦片战争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两次鸦片战争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新高考历史——两次鸦片战争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①国际方面:19 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幅提升,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而亚洲等地区成为其扩张目标。

②英国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工业革命后,生产能力大增,迫切需要海外市场。

同时,英国在印度等地拥有殖民地,为其向中国倾销鸦片提供了便利。

③中国方面:中国是封建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对外来商品需求少;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与世界脱节。

(2)导火索:①鸦片走私: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危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国家经济。

②虎门销烟:林则徐在广东虎门进行销烟,打击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3)战争过程: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爆发。

英军沿海北上,先后攻占定海、天津等地,威胁北京。

清政府妥协求和,战争于1842 年结束。

(4)结果及影响:结果:签订《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影响:①社会性质变化: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变化: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如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战争背景:①列强需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已取得的特权和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修约” 被拒:英法美等国提出“修约” 要求,希望增加通商口岸、鸦片贸易合法化等,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③国际局势: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在欧洲的扩张受阻,将目光转向远东;英法联军在对俄战争取胜后,也把视线更多地集中到远东。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以一组图片对比感受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西实力对比
军事/外交
主要配备大刀、弓箭等冷 兵器的八旗和绿营军
在广州设十三行
配备新式 枪支、火 炮的英军 和战舰
中国:八旗和绿营战斗 力低下;兵器落后(冷 兵器);闭关自守,逐 渐封闭落后。
18世纪后期,英国成为 日不落帝国
西方:英国海军战斗力 强大;兵器先进(热兵 器);积极进行海外殖 民扩张。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什么? 禁烟运动只是英国侵华的借口,英国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鸦片为何成为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武器?
中国:出超(顺差) 英国:入超(逆差)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逆差地 位,试图用鸦片来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二、两次鸦片战争 1、列强侵华的借口——禁烟运动
破坏司法自主权
造成宗教冲突 引发反洋教斗争
中国和西方列强在 地位上的不对等
便于西方进行经济侵略 (商品、原料的运输)
二、两次鸦片战争
4、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上:③巨额战争赔款加剧人民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1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和重要标志事件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单元知识结构
第五单元
1840-1894
晚清时期的 内忧外患与
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中外历史纲要上)
鸦片战争从性质上讲是英国发动的,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侵略战 争,材料中观点实质是掩盖其侵略性质,为殖民侵略作辩护。
林则徐虎门销烟只是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
不同文明的碰撞 追溯鸦片战争之因——核心素养落实 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政治 鸦片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 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
(4)协定关税
农耕文明遭遇冲击 重温鸦片战争之经过——核心素养落实
二、两次鸦片战争
《虎门条约》和《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领事裁判权(治外法权)1943年取消
领事裁判权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单方面、 一体均沾)
帝国(资本)主义国家侨民在当地的民事、刑事 。
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
___懿__律___率军舰开进_____广__州__海___口________
,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这 场反击英国侵略的战争以___1_8_4_2__年__8_月__2__9_日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 __中___英__《__南__京___条__约__》__而
结束 。
(3)结果: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南京条约 》。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受到冲 击,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痛定之后深刻反思 鸦片战争之影响——核心素养落实 二、两次鸦片战争
3、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思想上:改变传统天朝上国观念,推动中国向西方学习(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严 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两次鸦 片战 争》 知识清单

《两次鸦 片战 争》 知识清单

《两次鸦片战争》知识清单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 年 1842 年)1、背景(1)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迫切需要开拓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2)中国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对外来商品需求甚少。

(3)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处通商。

(4)英国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处于逆差地位,为了扭转局面,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经过(1)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2)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3)1841 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4)1842 年 8 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4、结果(1)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1843 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3)1844 年,美国、法国分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5、影响(1)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社会矛盾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思想文化上,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开眼看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 年 1860 年)1、背景(1)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清政府拒绝了列强提出的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2、借口(1)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

(2)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

3、经过(1)1856 年 10 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高一历史课件: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高一历史课件: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返回导航
6.阅读教材P99“学思之窗”。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提示:英军在中国的残暴行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均是侵略性的非正义战 争,中国人民抵抗侵略的行为是正义的。 7.林则徐被称作“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思考: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提示:编成《四洲志》,开启了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潮流。
返回导航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__中__国__市__场__。 ②直接原因:列强要求_修__约___,被清政府拒绝。
返回导航
(2)经过 ①1856年,英、法两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 人面目出现。 ②1858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__天__津__条__约__》。 ③1860年8月,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抢劫、焚烧_圆__明__园___后,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 府签订《北京条约》。
返回导航
[认知拓展] 历史解释——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就开始了大 规模的对外殖民活动,逐渐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从这一角度看,鸦 片战争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2)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的对外扩张:工业革命后,英国的产品需要更加广 阔的世界市场,同时,强大的工业、军事实力也为英国对外扩张提供了技 术条件。
返回导航
【挖掘教材·品读】 1.认识英国侵华的本质目的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的条款是“协定关税”, 因为据此英国可以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返回导航
2.鸦片战争的影响
返回导航
3.林则徐、魏源等人不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林则徐、魏源只强调学习西方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地主阶级的本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以及经过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以及经过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封建的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转折点。

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到了十九世纪,鸦片输入额逐年增多。

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抵销英中贸易方面的入超现象,大力发展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贸易,以达到开辟中国市场的目的。

十九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

英国资产阶级从这项可耻的贸易中大发横财。

由于鸦片输入猛增,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使吸食鸦片的人在精神上和生理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如不采取制止措施,将要造成国家财源枯竭和军队瓦解。

于是,清政府决定严禁鸦片入口。

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资产阶级特别是其中的鸦片利益集团,立即掀起一片侵华战争叫嚣。

英国政府很快作出向中国出兵的决定。

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

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正式开始。

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

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

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

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

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

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

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

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

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爱国将领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壮烈牺牲。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三、文明的反思——开眼看世界 【对比】中西方的近代化道路
洋务运动
器物——制度——思想
维新、辛亥
思想——制度——器物
文艺、启蒙
光荣革命
新文化 工业革命
本课小结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寻找借口
第二次鸦片战争
走私鸦片 贸易逆差
民族危机爆发
地主阶级 抵抗派 萌发学习 西方技术 的新思想
开始沦为 半殖半封
普通民众:
材料2: 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啭
喉触讳,绝口不提,即茶坊封酒肆闭之愚中昧,亦大书“免谈时事”四字,俨有
诗书偶语之禁。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
林则徐:“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
开明士大夫: ,魏是源器:不“良师③也夷思。长”技想以:制地夷主”阶。开级眼抵看抗世派界开始开眼看世界
二、文明的碰撞——两次鸦片战争
【概念解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
半封建(有封建、资本主义因素)
政治上
有封建因素(封建势力在) 主权受到破坏
有资本主义因素(民族资产阶级尝试一些政治制度)
经济上
列强用商品输出、
资本输出等手段 有封建的(自然经济存在但已经解体)
逐步控制中国经 济
有资本主义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D 种认知反映了( )
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 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 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 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
D 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 )
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2) 魏源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① 活动:魏源注意收集外国史地知识,在《四洲志》基础
上编成《__海__国__图__志__》__一书,提出了__“__师__夷__之__长__技__以__制__夷__”___
的思想。
② 内容:《海国图志》按照世界五大洲介绍各国历史、地
2. 结合两次鸦片战争示意图,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两次 鸦片战争的历程及结果。
3. 分析归纳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 林则徐、魏源等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2.第一次鸦片战争
(1) 时间:1840~1842年。 (2) 原因 ① 根本原因:__打__开__中__国__市__场______。 ② 直接原因:__虎__门__销__烟___。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特别说明]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急需扩大商品销售市场和 原料产地,这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中国的腐朽落后 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可乘之机。。
课前篇·自主梳理知识 课堂篇·研习重难要点 重效果·学业测试重速达标
3.评价:这些开眼看世界的仁人志士,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论坛:
各抒己见:
从两次鸦片战争的结果, 你悟到了什么?
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落后就要挨打;……
练一练:
1、 林则徐 领导虎门销烟。
2、 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 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南京 条约》 3、1856年,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扩大其侵略权益, 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 圆明园 ,清 政府不得不同它们签订《北京条约》。 4、 沙俄 是近代侵占我们领土最多的国家。
陈化成纪念馆
1842年6月,英舰进犯吴淞口, 江南提督陈化成以67岁高龄率部奋起 还击、在吴淞西炮台击伤英舰多艘, 并与英军进行肉搏战,后因其上司两 江总督牛鉴不战而退,从宝山溃逃, 英军登陆,从后路抄袭西炮台,陈化 成死守阵地,七处负伤,以身殉国。
地址:宝山区友谊路1号
谈一谈:
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江面,清 政府被迫求和签约,那么清政府失败的主 要原因是什么?
圆明园被烧给我们什么启示? 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各民族
创造的文明成果?
有人建议重建圆明园,你怎样看这个 问题?
英国随军牧师马卡吉的评论:“……从此以 后,数千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能触到 人类的眼帘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 和风格,唯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它 们比拟,你们曾经看过一次,就永远不能重睹, 它们消灭无形,人类不能重新建造。”
各抒己见: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 国会不会对中国发动战争? 英国真正目的是侵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袭广州 1857占据广州 1858占大沽口和 天津,《天津条约》 1860再占天津, 火烧圆明园 1860占北京, 10月 签《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示意图》
《沙俄侵占中国西北示意图》
资料来源:
/Centerweb/defa ult.asp
http://10.24.0.11/article/index.asp http://10.24.0.11/Article/ShowArticle.asp?A rticleID=40 /ztjy/lishi/yuehtm/ 8yue/829nanjingtiaoyue.htm
道光帝为什么选择了林则徐的对策?
林则徐到广东禁烟,会遇到哪些阻力? 他明知身蹈危机,还是毅然前往,这是为什么?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林则徐
《虎门销烟》
为破坏中国政府的禁烟措施,打开中 国的市场,英政府悍然决定发动战争。
《 鸦 片 战 争 开 始 》
寻找历史的足迹
清军的组织
武器装备
落后
《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影响?
1、中国割让香港岛 。 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2、赔偿英军费2100万银元。 增加了经济负担 3、关税协定。 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4、开放五口通商。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香港岛
思考:
《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危害 是什么?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受到了严重破坏。
国和中学 邵燕华
马克思曾经这样评论鸦片战争: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
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
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 这是诗人的幻想也不敢创造出的离奇的悲剧题材。 马克思所说的这场悲剧就这样成了中国 近代历史的开幕。
想一想:
导致清政府“陈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
闭关锁国
试一试:
打开中国国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牟取暴利
2、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怎样的危害?
1、英国为什么要把大量鸦片偷运到中国来?
摧残人民身心健康。
白银大量外流,影响财政收入 。 腐蚀统治机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各抒己见:
对于鸦片走私屡禁不绝,清政府内部出现三种不 同的处理意见: 1、有人主张干脆开禁; 2、有人建议对吸食者限期戒烟,否则处以极刑; 3、林则徐主张既要严惩,又要杜绝鸦片的来源。他 上书道光帝“……数十年以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 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