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苷增白的机理剖析
美白成分介绍

美白成分介绍受传统审美观点的影响,对于黄种人而言,相对更加重视皮肤的白皙,故而对美白作用有更为特殊的要求。
皮肤颜色主要是由黑素形成,故而,美白作用的发挥,主要有效成分是褪色剂,能够抑制黑素细胞产生黑素,这当中多以影响黑素合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活性为主;防晒剂等能够阻挡紫外线的成分,减少紫外线诱导黑素合成增加导致皮肤变黑;一些抗氧化成分也有助于防晒和美白功效的有效发挥。
1褪色剂1.1熊果苷(arbutin):对苯二酚(氢醌hydroquinone)曾经是药妆品中最常用的褪色剂,它可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导致黑素生成减少而发挥美白作用。
但长期使用较大浓度氢醌制剂(>5%)可以引起严重的副反应,包括刺激接触性皮炎、红斑、局部白斑、色素沉着甚至外源性褐黄病[1]。
而提取自杜鹃花科植物熊果叶子的有机成分熊果苷,集高效脱色、安全可靠、绿色植物优势于一身,没有细胞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已作为增白剂取代氢醌被广泛用于化妆品[2]。
熊果苷可以和L-多巴竞争结合酪氨酸受体位点,阻碍L-多巴氧化,从而抑制黑素生成[3],因此对雀斑、黄褐斑以及色素沉着、皮肤色素增加等有较强脱色效果,有效率达90%。
台湾FDA推荐化妆品中熊果苷含量最高可达7%[4]。
除常用的熊果苷溶液外,熊果苷还可以脂质体形式外用于皮肤,虽然渗透率略下降,但在真表皮沉积量增加,发挥作用时间更持久[5]。
最近韩国学者利用转糖基反应,合成熊果苷的衍生物β-D-glucopyranosyl-(1→6)-熊果苷,与传统熊果苷相比,其脱色效果更强,细胞毒性更少,有较高应用价值[6]。
1.2曲酸:作为一种褪色剂,曲酸(Kojic acid)在日本使用非常普遍,其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期[7]。
曲酸是一种真菌来源的衍生物,在体外研究中发现,它能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而减少黑素生成[8],从而有效降低皮肤内黑素含量,达到相应的美白效果。
曲酸对皮肤的益处不仅在于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辐射保护剂[9],防护某些辐射线,保护皮肤健康;同时,它具有明确的抗氧化作用,使用也有助于清除皮肤内代谢产生的自由基,缓解皮肤由于自由基导致的损害[10]。
熊果苷的功效与作用

熊苷果又名熊果素,取自熊果莓、小蓝莓、蔓越莓的叶子,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熊果苷能够减少黑色素生成,美白并且祛除色斑和雀斑,提亮肤色,同时还能杀菌、消炎,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理想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结构上近似对苯二酚,具备了称为明星祛斑成分的条件。
由于结构类似对苯二酚,熊果素也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能力。
并没有什么明确研究表明此成分对于人体具有危害性。
原因分析
熊果苷的美白原理是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酸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
熊甘果应用
熊果苷是从天然植物提取的一种能够美白的对肌肤起到美白作用的天然化合物。
临床上称为是天然的氢醌,熊果苷主要的功效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熊果苷可以起到美白,减轻黑色素的作用。
2.熊果苷可以起到收缩毛孔,紧致肌肤的作用。
注意事项
熊甘果美白效果虽然比较好,但是使用过程中注意一些事项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在应用熊果苷的换肤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熊果苷换肤以后要注意避光。
2.禁止外用某些刺激性的化妆品。
现如今,熊甘果在美妆护肤行业凭着它超强的美白效果,受到了行业内的喜欢和青睐。
应该是每个女人所期待的美白小助手。
美白成分比较(熊果苷、SOD蜜等)

美白成分的比较熊果苷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质,集“绿色植物、安全可靠”和“高效脱色”三者合谐统一于一体的皮肤脱色组份,它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实现美白、祛斑、保湿、柔软、祛皱、消炎功效。
世界美容专家公认熊果苷是当今独领风骚的皮肤脱色组分。
它是当今流行的最为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也是二十一世纪的理想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作用机理及功效:★熊果苷有两种旋光异构体,即α及ß型,具有生物活力的是ß异构体。
★熊果苷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源于天然绿色植物(如熊果树叶、沙梨树叶和虎耳草等)的脱色组分,对皮肤具有高效美白祛斑、防晒功效,对人体肠道疾病,烧烫伤具有止痛、消炎作用,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熊果苷能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从而显著改善皮肤色素沉积、祛色斑和雀斑。
化妆品中熊果苷推荐用量为1-5%。
★3%熊果苷膏霜可消除90%UV引起的晒黑。
作用机理:在皮肤黑色素形成过程中,酪氨酸酶起着催化氧化作用。
熊果苷能强力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
通过自身与酪氨酸酶结合,加速色素的分解和排泄,从而实现美白祛斑的目的。
应用领域:化妆品:对皮肤能高效美白祛斑,逐渐淡化、祛除皮肤的崔斑、黄褐斑、黑色素沉着、粉刺和老年斑。
特点是无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对紫外线照射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与化妆品各组分有良好的配伍性,有利于实现美白、祛斑、保湿、柔软、祛皱、消炎功效。
世界美容专家公认熊果苷是当今独领风骚的皮肤脱色组分。
烧烫伤药原料:熊果苷是新型烧烫伤药主要成分,特点是快速止痛,消炎力强,迅速消除红肿,愈合快,不留疤痕。
剂型:喷射或涂抹。
肠道消炎用药原料:杀菌、消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各种美白成分原理

各种美白成分原理
美白成分是许多人在追求美白肌肤时首选的产品。
它们通过不同的原理帮助肌肤恢复亮白,使肌肤看起来更加健康和年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美白成分及其原理。
1. 熊果苷:熊果苷是一种从熊果树皮中提取的有效美白成分。
它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的生成,从而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2. 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并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3. 烟酰胺:烟酰胺是维生素B3的一种形式,它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促进肌肤的代谢。
它还可以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提高肌肤的保湿能力,使肌肤更加白皙。
4. 酒石酸:酒石酸是一种天然的美白成分,它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阻止黑色素沉着在肌肤表面。
它还可以去除老化角质,促进肌肤的更新,使肌肤更加明亮。
5. 薏米提取物:薏米提取物富含多种美白成分,如薏苡素和薏苡酮。
它们能够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并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薏米提取物还可以调节肌肤的油脂分泌,改善肌肤的暗沉问题。
6. 硫醇:硫醇是一种有效的美白成分,它能够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并促进肌肤的新陈代谢。
硫醇还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从而达到美白肌肤的效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美白成分及其原理。
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肌肤,帮助肌肤恢复亮白和健康。
选择适合自己肌肤需求的美白产品,并坚持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美白效果。
记得要合理保护肌肤,避免过度曝晒和使用刺激性化妆品,以保持肌肤的健康和年轻。
几种美白成分及美白机理

几种美白成分及美白机理东方女性对白暂美丽的皮肤情有独钟,我国女性自古崇尚肤白如雪,白净细嫩的肌肤一直是东方人来衡量女性的重要标准,在我国民间就有一白遮三丑的说法。
近年来,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市场日趋活跃,产品销售与日俱增,已成为护肤化妆品的主流品种之一。
南和你一起解读几种美白成分及其美白机理。
1.超氧化物歧化酶根据衰老的自由基理论,在皮肤的衰老过程中,自由基对皮肤的损害是一个重要因素。
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与脂肪酸作用而生成丙=醛等物质,它们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等作用形成脂褐素沉积于皮肤上,成为多种色斑。
自由基也能使表皮内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交联和变性、变脆而失去弹性。
当皮肤的水分不足时,容易使弹性纤维断裂形成皱纹,因此自由基对皮肤的损坏作用是很大的,如能采取措施来减少皮肤自由基的生成,对已生成的自由基进行有效的消除,并能保持皮肤的水分,就可以有效的减缓皮肤的衰老。
SOD是超氧阴离子游离基的有效清除剂,目前它已在化妆品中有所应用,但效果不特别显著,原因是SOD容易失活。
2.熊果苷熊果苷是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物质,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天然植物萃取剂。
熊果苷能有效地抑制皮肤细胞中的酪氨酸酶,从而显著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在化妆品中广泛地用做皮肤美白剂。
3.维生素类化妆品中使用的维生素主要包括维生素A、C、E,维生素A可以看作是一种正常化的调理剂,它不仅是正常皮肤发育所必须的,而且也是骨、牙齿、指甲和头发的生长和维护所必须的。
维生素A可通过皮肤吸收,使皮肤表皮细胞活化,改变和调节胶脂的合成,有助于保持皮肤柔软和丰满,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主要用于护肤品。
维生素C在生物氧化及还原作用中和细胞呼吸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
维生素C可抑制黑色素的沉积,现已开发了稳定性好,易被皮肤吸收的高级脂肪酸和磷酸酯,其衍生物主要应用防皱、抗衰老和增白的护肤化妆品。
维生素E不仅具有自由基清洗剂的功效,而且其本身也能获得激发态的氧原子,防止细胞膜因氧化而受损伤,稳定细胞膜。
熊果苷能不能美白

熊果苷能不能美白推荐文章清明节那天能不能洗衣服热度:清明节扫墓能不能放鞭炮热度: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热度:除夕之夜能不能洗衣服热度:春分节气前能不能扫墓热度:美白是现在很常见的话题,美白的方法比较多,但是在美白的时候,都是不能随意的选择美白方法,那么,熊果苷能美白吗?下面就由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熊果苷能不能美白熊果苷又叫杨梅苷和熊葡萄叶素,是从熊果的叶子中提取的成分。
在不影响细胞增殖的浓度下熊果苷能够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且安全性比较高。
熊果苷是近年来中高端化妆品比较常用的美白原料。
维生素C,最早用在美白品中的、有代表性的添加剂之一。
它的安全性很好,但稳定性很差。
如果不加保护,在膏霜中会很快失去活性。
为了稳定它,人们提出了各种办法,如利用橙子肉中的果胶保持天然活性,直到涂敷到皮肤上时,果胶被破坏才被释放出来。
芦荟用在美白产品中是因为它对晒后的皮肤有很好的护理作用,减轻紫外线刺激而带来的皮肤黑化。
芦荟是上世纪90年代发掘出的令人惊喜的美容植物,几乎是全能的——保湿、防晒、祛斑、除皱、美白、防衰老,甚至护发。
芦荟是美白最佳选择,这样的美白产品,对肌肤没有任何损害,而且这样的美白方法,在使用的时候也是比较简单,而且芦荟在购买的时候,也是随处可以买到。
什么是熊果苷熊果苷又名熊果素,呈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
萃取自熊果的叶子,能够通过抑制体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止黑色素的生成,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除色斑和雀斑,同时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主要用于高级化妆品的制备。
熊果苷的注意事项熊果苷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注意膏霜乳液等体系pH控制在5-7。
将熊果苷在50℃少量水中溶解,待膏霜乳化完成后50℃加入。
化妆品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剂以阻止变色。
膏霜乳化完成后,于50℃下加入已用少量水溶解的NaHSO3和Na2SO3(建议添加量在0.3-0.4%)。
加入含油酸、亚油酸的天然植物油,可促进熊果苷协同增效作用。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提取与合成

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提取与合成化妆品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容产品,而其中的增白成分更是备受追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皮肤美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对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提取与合成进行探讨。
一、化妆品中常见的增白成分化妆品中常见的增白成分主要包括熊果苷、维生素C、珍珠粉等。
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天然植物提取或者人工合成的方式获得。
其中,熊果苷是一种天然植物提取的增白成分,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的生成,达到美白肌肤的功效。
二、增白成分的提取方法1. 植物提取法植物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增白成分提取方法。
通过将含有增白成分的植物材料进行研磨、浸泡等处理,提取出目标成分。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提取效果可能受到植物原料的质量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一种人工合成增白成分的方法。
通过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将化学原料进行合成得到目标成分。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成分的纯度和活性,但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
三、增白成分的合成方法1.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是一种利用微生物或细胞工程合成增白成分的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到微生物或细胞中,使其能够合成目标成分。
这种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对环境友好。
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一种人工合成增白成分的方法。
通过有机合成化学反应,将化学原料进行合成得到目标成分。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成分的纯度和活性,但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
四、增白成分的应用范围增白成分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产品中,如美白霜、美白面膜、美白精华液等。
这些产品可以有效地减少黑色素的沉着,使肌肤更加明亮白皙。
同时,增白成分也可以用于防晒产品中,起到防止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作用。
五、增白成分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对美白需求的不断增加,化妆品中增白成分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具备美白功效的产品有着很高的需求。
因此,在研发和应用增白成分的产品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吃药皮肤变白的原理

吃药皮肤变白的原理吃药使皮肤变白的原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改善肤色的药物成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调节黑色素的合成和分泌;二是药物可能通过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让皮肤得到更多的养分和氧气,从而变得更加白皙。
首先,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或调节黑色素的合成和分泌来改善肤色。
黑色素是由皮肤细胞中的黑色素细胞合成的一种天然色素,它赋予皮肤颜色,决定了个体的肤色。
一些药物可以干扰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在阻遏黑色素生成的同时,可以使肤色看起来更加白皙。
这些药物常见的成分包括抗黑色素维生素C、果酸和熊果苷等。
抗黑色素维生素C是强效的抗氧化剂,它可以抑制酪氨酸的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减少黑色素的合成。
果酸则通过促进角质细胞代谢和加速表皮脱落的作用,去除老旧的角质层,让新生的角质细胞呈现出更加白皙的肤色。
熊果苷是一种植物提取物,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可以阻止黑色素生成,并减少已有黑色素的沉着。
此外,一些药物通过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皮肤细胞的养分供应和氧气供应,从而帮助皮肤变得更加白皙。
这类药物可以促进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皮肤的营养和氧气供应,让皮肤得到更好的滋养和修复。
这些药物中常见的成分包括维生素E、辅酶Q10和胶原蛋白等。
维生素E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抵抗自由基的伤害,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结构和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
维生素E还可以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增加红细胞的灵活性,改善皮肤的氧气供应,使其变得更加白皙。
辅酶Q10是一种与能量代谢相关的营养物质,它参与了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电子传递链,有助于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促进皮肤细胞的能量供应,改善肤色。
胶原蛋白是皮肤中最主要的结构蛋白,它具有很强的保湿性和保护性,能够提高皮肤的自身修复能力和保护屏障,从而让肌肤更加白皙、光滑。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对于每个人的作用可能会有差异。
因为每个人的肤色来源于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所以想要通过吃药改变肤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熊果植株
1.1 α-熊果苷
• • • • 中文名称:α-熊果苷 中文别名:对-羟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 英文名称:α-Arbutin 英文别名:4-Hydroquinone-alpha-Dglucopyranoside;4-hydroxyphenyl alpha-Dglucopyranoside • 来自天然植物熊果树的叶子、沙梨树的叶子和虎 耳草等。 • 分子式:C12H16O7 • 分子量:272.25
3.1 熊果苷化妆品应用实例
• 3.1.1 保湿霜
3.1.2 面膜、眼膜
3.1.3 眼霜
3.1.4 粉饼
ALOBON/雅邦熊果苷美白粉饼15g 控油 保湿 滋润
3.1.5精华素
BeautyMed蓓缇蔓熊果苷活性美白精华素 30ml
3.1.6祛斑乳
ISISPHARMA伊姿法玛熊果苷美白祛斑乳30ml
•
1.4 后起之秀D-Arbutin
•
D-Arbutin为熊果素的衍生物之一,称为D-熊果素, 可以在皮肤组织中有效地抑制酪胺酸酵素的作用。 在动物的皮肤测试中,这个D-Arbutin可以迅速有 效地让皮肤白皙,而在停止使用之后,效果仍可维 持将近8周的时间。 在人体的临床研究上,局部使用D-Arbutin 12个 星期可以得到明显的皮肤淡化效果,对于日旋光性 曝晒斑点以及暗沉的肤色状况,更是有不错的改善 效果。 根据研究指出,D-Arbutin对抗黑色素的效果性可 以达到对苯二酚的10倍,曲酸的150倍,一般熊果 素(β-熊果素)的350倍,如果跟目前流行的α-熊果 素来做比较的话,更是它的38.5倍.
1.2 β-熊果苷
• 中文名称: β-熊果苷 • 中文别名: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 熊果 素; 熊葡萄叶素 • 英文名称:Arbutin • 英文别名:4-Hydr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p;Arbutin;HydroquinoneβD-glucopyranoside • 分子式:C12H16O7 • 分子量:272.25
•
在介绍熊果素之前,先介绍一种物质: 对苯二酚。它能够干扰黑色素形成达到美 白作用,但是因为其具有刺激性,会引起 刺激性皮炎以及色素沉淀,在很多国家被 列入化妆品禁用品。 – 熊果素在分子中引入了一个葡萄糖分子, 减少了刺激作用,具有干扰黑色素细胞, 淡化已形成的黑色素的能力,其防晒能力 好,淡斑效果强,用于治疗黄褐斑,雀斑 等色素,有很好得疗效,在护肤品使用的 限制是7%。
3.4问题
近来常有白天不宜使用添加熊果素产品的说法,并且 曾有医学报告指出,熊果素浓度在 0.5-8Nm时,黑色素细胞 内的黑色素含量反而会增加,不过,那仅是实验室所得出的 针对试验细胞的数据,在人体上是否会有一样的情况,尚没 有定论,针对熊果素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台湾卫生署在 89 年公布有关熊果素的浓度限制,所有美白化妆品内添加的熊 果素浓度,最高不能超过 7 %,只要在卫生署所规范的安全 剂量内,并且确实做好日间的防晒工作,以保护熊果素的活 性,基本上不至於会有黑色素含量增加的情况产生,除非是 本身对於熊果素过敏,使用过后易产生发红、发炎等不适现 象,否则,白天也可以安心使用相关产品。不过,真正要小 心的反而是医学所使用外擦的淡斑药物 --- 对苯二酚,因为 其会破坏黑色素细胞,淡斑效果明显,但它对肌肤刺激性很 强,可能造成刺激性或接触性皮肤炎,更甚者,若用量不 当,甚至可能的产生蓝灰色的网状色素沉淀,或是过度脱 色,导致局部反白的现象,因此,对苯二酚禁用于化妆品中。
4、熊果苷的研究进展
熊果苷能抑制黑素细胞和黑素 瘤细胞的酪氨酸酶活性,但不影响 mRNA的表达。随着人们对熊果苷 研究的不断深入,把其作为最好的 安全高效美白剂必将在国际化妆品 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阔 的应用前景,应大力加强它的研究 和开发。
–
熊果苷具有使肌肤明亮的功效,能迅 速的渗入肌肤而不影响肌肤细胞,与造 成黑色素产生的酪胺酸结合,能有效的 阻断酪胺酸(tyrosinase) 的活动以及麦 拉宁(melanin) 的生成,加速麦拉宁的 分解与排除。此外,熊果素还能保护肌 肤免於自由基的侵害,亲水性佳,因此 常添加於市售的美白产品中,尤其在亚 洲国家中格外受到欢迎(资深堂的当家美 白成分),为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美白成分 之一。
•
熊果素依结构不同可分为α型和β型, 均具有抑制酪胺酸脢酵素以达到美白的效 果,目前应用最多的是β型,已有详尽的 研究;而据称α型添加到β型的 9 分之 1 浓度即能抑制酪胺酸脢产生,达到美白作 用,但详细的毒理学研究尚未见到。 • 许多添加α熊果素的保养品皆诉求其具 有比传统熊果素高出十倍的美白效果,不 过确实的功效目前尚未得到明确的数据及 实验报告证实,但是美白效果还是肯定的。
3.5实验数据
• 很多人对熊果苷的光敏性特别害怕,其实大不 用担心,试验表明只有浓度超过7% 的熊果苷才 有可能会对光敏感,所以7% 是个安全临界点, 熊果苷最大的特点是能活性分子能够穿透基底层 进行深度淡斑,对于黄褐斑、黑斑、日晒斑,药 物过敏遗留下来的色素沉着都很强的治疗作用, 但浓度过低,其效果的持久性会减弱,所以5%浓 度是最安全和最高效的淡斑浓度,5%浓度比维他 命C淡斑作用要快,而且淡斑的持久性稳定,对 皮肤不会产生刺激性作用。
2、熊果苷的增白机理
2.1 增白机理
黑素是深色素类物质的一种,能引起皮肤 的着色,是在黑素细胞(Melanin)中由苯丙氨 酸或酪氨酸经氧化等一系列生化反应生成的。 酪氨酸酶兼具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催化酪氨酸 一多巴)和多巴氧化酶活性(催化多巴一多巴醌), 是黑素细胞合成黑素的关键因素 。熊果苷能 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增殖浓度的同时, 能有效抑制皮肤中的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 色素的生成。它通过自身与酪氨酸酶直接结合, 竞争多巴的结合位点,加速黑色素的分解与排 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
3、熊果苷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熊果苷是源于绿色植物的天然活性物 质,集“绿色植物、安全可靠”和“高效 脱色”三者合谐统一于一体的皮肤脱色组 份。 熊果苷是目前国外流行的最安全有效的 美白原料之一,也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 力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
•
熊果苷一经问世,即受到化妆品科技领先的日本、 美国的格外重视和广泛利用。日本资生堂的株式会 首先推出了“熊果苷化妆品系列”,美国CTFA以 “Arbutus extarct”之名载入美国化妆品组份汇编, 并被国际化妆品界誉为20世纪90年代的独领风骚的 非它莫属的皮肤脱色组份。目前,发达国家美白护 肤市场几乎已被熊果苷垄断。 α-熊果苷作为最新的 美容增白剂,世界知名品牌刚刚开始使用。2002年 Peutaharm推出了含有α-熊果苷的新活性皮肤增白 剂,日本资生堂也推出了含有α-熊果苷成分的系列 化妆品。经研究发现α-熊果苷化学性质比β-熊果苷 效果更为稳定,能够更方便地加入到各种美白亮肤 化妆品中。pH:3.5—6.5最稳定,推荐添加量在 0.2% 一5%之间,可用于所有的配方中。
1.3 α-熊果苷与β-熊果苷区别
•
市场上大部分熊果苷为β-熊果苷,α-熊果苷只有 极少数厂家生产,而且价格是前者的8倍左右,但是 美白效果方面是前者15倍以上。 α-熊果苷和β-熊果苷的来源完全不同。 β-熊果苷 可以通过植物提取、植物细胞培养和人工合成三种 方法来制备。而α-熊果苷一般只能通过不同的微生 物的酶进行糖转移反应,让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 子的氢醌结合形成单一的α-熊果苷 。 二者在物理性质上最大的区别就是旋光度:α-熊 果苷的为180度左右,而β-熊果苷则为-60左右
熊果苷能迅速渗入肌肤,在不影响细胞 增殖浓度的同时,能有效地抑制皮肤中的 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的形成,通 过自身与酪氨酶直接结合,加速黑色素的 分解与排泄,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祛 除色斑和雀斑,而且对黑色素细胞不产生 毒害性、刺激性、致敏性等副作用,同时 还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2.2图解
3.1.7 原液
熊果苷靓白焕颜原液 美白淡斑 去黄祛斑保湿嫩滑收毛孔
3.1.8 美容膏
3.2用法
• 将熊果苷置于2-3倍去离子水中,加热至 55-60,搅拌10分钟,全溶透明后,于5055加入于化妆品的水相中,搅拌均匀再加 入油相中乳化。 推荐用量:3-7%
3.3注意事项
• ★熊果苷在酸性环境下易分解,注意膏霜乳液等 体系pH控制在5-7; • ★将熊果苷在50℃少量水中溶解,待膏霜乳化完 成后50℃加入; • ★化妆品体系中加入适量的抗氧剂以阻止变色 • ★膏霜乳化完成后,于50℃下加入已用少量水溶 解的NaHSO3和Na2SO3(建议添加量在0.30.4%); • ★加入含油酸、亚油酸的天然植物油,可促进熊 果苷协同增效作用; • ★化妆品体系中加入0.8 -1.0%的氮酮,能够促进 熊果苷的吸收,同时阻止熊果苷在皮肤上的析出。
1.5 熊果苷来源
•
熊果素 ( Arbutin ) 主要萃取自熊果 (Bearberry) 的叶子,一些水果和其它 植物中也可以发现熊果素的存在,例如 西洋梨、小山梨和虎耳草(目前市售熊 果苷均为化学合成)。
1.6性质
熊果苷易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及丙二醇、丙三醇的水溶 液,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 熔点:198—201 oC。 稳定性:熊果苷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被水解。 熊果苷可与来自动植物矿物、经化学合成和人工复合的脂 肪性、类脂性组份,如脂油、酯油,又称化学合成油,脂、 富脂、酯蜡、脂酸、脂醇、甾醇、多羟基醇的单或双脂酸脂、 甾醇脂酸酯、烷烃化学结构的油脂蜡、环链状聚二甲基硅氧 烷,以及油脂性的色素、维生素、防腐组份、抗自动氧化组 份等等,不相干扰。熊果苷的水溶液与低铁或高铁生成水溶 性的浅黑色络合物,可和碱式乙酸铅发生沉淀反应。 因此,要求配方中添加水的电导率应低于10。有熊果苷的 配方中不宜添加瓜尔胶,否则影响其稳定性。在配方中添加 适量(一般为1% 一3%)的维生素E对其有稳定作用,在配方 中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可防止膏体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