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苷聚乙烯醇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表1三组一般资料对比黄褐斑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斑片形状可为圆形、蝴蝶形,皮损颜色可从浅黄褐色到深咖啡色。

黄褐斑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涉及的病因比较多,包括药物滥用、化妆品滥用、精神异常、局部微生态失衡、氧自由基、内分泌失衡等,同时患者长期患有肝脏疾病、结核疾病等,也可导致面部黄褐斑样的色素沉着[1]。

中医认为黄褐斑的发生与脾失健运、气滞血瘀、肝郁气滞、肝肾不足存在相关性,在治疗上需要健脾益气、理气活血、疏肝理气、补益肝肾。

当前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比较多,包括贴敷治疗、中药口服、针刺、艾灸等[2]。

上述方案虽然有一定的近期疗效,但是长期使用可导致患者出现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无法持续提高,也会让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当前已有各种先进技术应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

其中纳晶微针作为一种透皮促渗技术,由单晶硅制成,可在短时间内在皮肤表面打开许多微细的孔道,直径比较小,促进药物的吸收,使药物可以有效地透过角质屏障[4]。

本文探讨与观察了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以促进纳晶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黄褐斑患者93例。

根据随机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贴敷组、纳晶组与联合组,每组31例。

两组资料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见表1。

纳入标准:年龄16~65岁者;符合黄褐斑的诊断标准者;病程≥3个月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了解此研究并自愿参加者;依从性好,严格遵循医嘱者。

排除标准:硬皮病、红斑狼疮者;妊娠(包括准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有传染性疾病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或方法过敏者;精神性疾病者;合并肿瘤者;合并肝肾和造血等系统疾病者。

健康域临床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文术瞿君沈明康(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卫生院皮肤科江苏苏州215131)【摘要】目的:探讨与观察纳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疗效。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皮肤护理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皮肤护理

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皮肤护理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分布面部,严重影响美观,给患者心理和社会生活带来诸多负面干扰。

一般认为,其主要是与日晒、内分泌失调、遗传、情绪、化妆品中的光敏物质等有关。

近年来,治疗黄褐斑有射频技术、化学剥脱、强脉冲光、针灸、中药面膜等方法,也起到一定的疗效,但复发率高。

2010 年7 月~2012 年6 月,我科运用Medlite C6 Q-1064 nm 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患者68 例并随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8 例,均为女性,年龄28~42 岁,平均32.4 岁,病程2~14 年。

1.2 治疗方法采用重庆半岛集团的Medlite C6 激光治疗仪Q 一1064 nm 治疗头,光斑直径6 或8 mm,能量密度1.0~2.8 J/cm2,频率5~10 Hz。

每次治疗前清洁面部,10 次为1个疗程,每周1 次,保养期间建议1~2 个月1 次。

治疗后敷保湿面膜约30 rain。

敷面的同时配合面部冷喷10 min,以达到舒缓镇静作用。

术后每日涂擦润肤霜早晚各一次,以缓解皮肤干燥。

嘱患者平时注意保湿、防晒。

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自拟中药珍珠化斑汤(由白芍、当归、珍珠母、益母草、茯苓等配方组成)。

1.3 疗效判断标准68 例患者以lO 次治疗后的效果做统计分析。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组2003 年修订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判定标瀣引:(1)基本治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90%,颜色基本消失;(2)显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60%,颜色明显变淡;(3)有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淡;(4)无效:肉眼视色斑面积消退<30%,颜色变化不明显。

总有效率为基本治愈率与显效率之和。

1.4 结果本组68 例患者经10 次治疗后,经过半年后随访观察,基本治愈36 例(52.94%),显效17 例(25.00%),有效15 例(22.06%),总有效率为77.94%,复发2 例(o.3%)。

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原丽琼,苏战豹,刘春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215009)摘要] 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黄褐斑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

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口服并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氨甲环酸口服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组患者皮损恢复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后,2组皮损评分及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ASI )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及MAS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1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轻度腹痛,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泻、胃脘不适,均未影响治疗。

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联合皙毓黄褐斑贴敷料治疗黄褐斑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皮损颜色及缩小皮损面积,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疏肝健脾补肾活血汤;黄褐斑;皙毓黄褐斑贴敷料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1.30.018[中图分类号] R758.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1)30-3393-04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获得性面部色素增加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面颊、前额及下颌深浅不一、边界不清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亚洲育龄期女性发病率高达30%[1],中医又称为“肝斑”“黧黑斑”“面皯”等。

黄褐斑发病多以中青年女性为主,男性也可患病,皮损常呈蝶型,对称分布于面颊部,也可累及前额及颞部等位置,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皮损可融合成片,边界清,表面光滑,上无皮屑,多无自觉症状[2]。

2023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黄褐斑的典型症状及诊断

2023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黄褐斑的典型症状及诊断

2023治疗黄褐斑的方法黄褐斑的典型症状及诊断黄褐斑简介黄褐斑一般治疗(一)局部用药治疗黄褐斑是常见发生于面部的一种难治性色素沉淀和增加性皮肤病。

目前病因仍不太清楚,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妊娠、日光等有关,近来发现本病发生与微生态平衡、代谢异常及劣质化妆品有关。

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外用去色素或脱色素制剂是治疗表皮中黑色素增加最有效的方法。

但只能控制,不能对黄褐斑进行根除。

常用的局部外用药列举以下几种。

1、氢醌与酪氨酸酶的底物酪氨酸结构相似,可以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黑素的形成。

氢醌的作用机制还包括抑制DNA和RNA复合体,剥蚀黑素小体和破坏黑素细胞,从而促进黑素小体的分解。

氢醌的疗效与它的浓度、基质和产品的化学稳定性有关,浓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刺激性也越大,常用的浓度是2%~5%。

氢醌常用方法是2次/d外用,一般用药4周可见皮肤颜色变浅,6周~10周取得最佳疗效。

如果日间联合应用广谱防晒霜可以提高氢醌的疗效。

然而长期使用浓度为4%~5%的氢醌可引起原发刺激反应、接触性皮炎和炎症后色素沉着,另外还有引起外源性褐黄病和肤色变深的可能。

2%氢醌配伍0.05%或0.1%维A酸或羟基乙酸治疗有满意疗效,后者可抑制氢醌氧化,从而提高其表皮穿透作用,促进色素排除,并使角质细胞增生。

真皮黄褐斑用氢醌治疗疗效不佳。

短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以减少氢醌的刺激作用、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抑制黑素复合体。

2、壬二酸是从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天然直链饱和二羟基酸。

壬二酸竞争性抑制酪氨酸酶,直接干扰黑素生物合成,并对黑素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损伤,因此能成功地治疗黄褐斑。

其对黄褐斑治疗效果优于氢醌霜。

壬二酸对表皮型和混合型黄褐斑(表皮和真皮同时受累)都有效,常用20%壬二酸霜局部外擦。

壬二酸副作用小,浓度在15%~20%时是人们可以耐受的,过敏反应和光毒反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包括瘙痒、轻度的暂时性红斑、鳞屑和灼热感,这些不良反应症状通常2周~4周可以消退且没有系统损害。

熊果苷调研报告

熊果苷调研报告

熊果苷的市场调研报告班级:粉体(2)班*名:***学号:**********完成时间:成绩:****:***目录第1章熊果苷简介 (1)1.1 概述 (1)1.2 性质 (1)1.3 资源的分布 (2)第2章熊果苷制备工艺 (2)2.1 天然产物提取法 (2)2.2 植物组织培养法 (2)2.3 化学合成法 (3)2.4 酶转化法 (3)2.5 制备工艺最新进展 (3)第3章熊果苷用途及注意事项 (3)3.1 利尿抗炎抗菌作用 (4)3.2 镇咳、平喘、祛痰作用 (4)3.3 美白作用 (4)第4章熊果苷生产状况 (5)4.1 国内生产状况 (5)4.2 国外生产状况 (6)4.3 展望 (6)第5章参考文献 (6)熊果苷市场调研报告姓名:梁家胜班级:12级粉体(2)班学号:1203012037第1章熊果苷简介1.1概述熊果苷,又名熊果甙、熊果素、熊果叶甙、熊果酚甙或杨梅甙,化学名为对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熊果苷最初应用于药物中,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广泛用于高级化妆品中,可配制成护肤霜,祛斑霜、高级珍珠膏等,既能美容护肤,又能消炎、抗刺激性。

烧烫伤药原料:熊果苷是新型烧烫伤药主要成分,特点是快速止痛,消炎力强,迅速消除红肿,愈合快,不留疤痕。

肠道消炎用药原料:杀菌、消炎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1.2性质熊果苷的物理性状为白色针状结晶或粉末,有两种差相异构体,即α及β型,化学名分别为4-羟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4-羟基苯-β-D-吡喃葡萄糖苷。

熊果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及丙二醇、丙三醇的水溶液,不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等。

熔点198~201℃。

熊果苷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被水解。

熊果苷可与来自动植物矿物、经化学合成和人工复合的脂肪性、类脂性组份,如脂、富脂、酯蜡、脂酸、脂醇、甾醇、多羟基醇的单或双脂酸脂、甾醇脂酸酯、烷烃化学结构的油脂蜡、环链状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油脂性的色素、维生素、防腐组份、抗自动氧化组份等等,不相干扰。

复方熊果苷乳膏治疗48例老年黄褐斑疗效观察

复方熊果苷乳膏治疗48例老年黄褐斑疗效观察

复方熊果苷乳膏治疗48例老年黄褐斑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复方熊果苷乳膏应用于老年黄褐斑的药理学作用。

方法:将48例老年黄褐斑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4例,复方熊果苷乳膏+白芷祛斑膏治疗;对照组:24例,白芷祛斑膏治疗,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的皮损面积、皮肤颜色、斑点和棕色斑绝对值的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皮肤颜色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ISIA皮肤测试斑点绝对分值、棕色斑绝对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复方熊果苷乳膏的美白祛斑药理作用良好,临床治疗老年黄褐斑的疗效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ompound arbutin cream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loasma. Methods The 28 cases ofchloas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bservation group (n=24)and controlgroup (n=24),compound arbutin cream and angelica freckle cream were used to trea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gelica freckle cream was used to tre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the changes of lesion area,skin color,spots and brown spots in 2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87.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total efficiency rate was 62.5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lesion area points ,skin color poi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spot absolute value,brown spots absolute valu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whitening and freckl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compound arbutin cream is good,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nile melasma effect is remarkable.Key words:chloasma;compound arbutin cream;efficacy黄褐斑是一种由日光照射、化妆品滥用、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及遗传等多方面原因引起的黄褐色色素增加,表现为人面颊部对称性分布大小不一的蝶翅状黄褐色斑片。

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论文

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论文

中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摘要】从发病机理方面介绍了中药在治疗黄褐斑上的研究概况,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和讨论。

【关键词】黄褐斑发病机理中药治疗【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575-021黄褐斑的病理学研究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沉着皮肤病,表现为色素对称性沉着,呈蝶翅状,轻者为淡黄色或浅褐色,点片状散布于面颊两侧,以眼部下外侧多见;重者呈深褐色或浅黑色,主要分布于面部。

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数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少数略感不适。

该病与机体的整个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因素:1.1 内分泌失调妇女妊娠期、月经周期紊乱、性生活不协调及精神压抑等易造成体内雌激素较大变化,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或-sh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形成增加[1]。

1.2 日光照射紫外线作为一种外源性刺激mc分裂因素,可使照射部位mc增殖。

并且使皮肤中的sh大量氧化而增加tyr的活性,还可直接刺激mc 或通过光氧化作用,使mc及黑素小体数量增加,黑素化程度加深,并可加速其转运。

1.3 自由基增多研究发现[2],黄褐斑患者体内抗氧化酶铜蓝蛋白升高,导致抗氧化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使氧化反应加速,黑色素形成过多和细胞衰老、破坏。

1.4 局部微生态失衡研究发现黄褐斑皮损区菌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主要常驻菌如表皮葡萄球菌活菌数与分离率变化不明显;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及暂驻菌的活菌数和分离率显著增加,尤其是产生褐色素、桔黄色素的微球菌显著增加[3][4]。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其活菌数增加,产色素加深[5]。

1.5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可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末梢组织缺血、缺氧、代谢和功能失调等一系列损害,局部的病理损害产生大量ofr,如超氧自由基及其中间产物等,导致巯基(sh)大量被氧化, sh与酪氨酸酶(tyr)二者关系失衡, tyr活性增高,使皮肤中黑素合成增多。

黄褐斑治疗方案

黄褐斑治疗方案
(2)光动力治疗: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光敏剂,破坏色素细胞。
(3)化学剥脱:选用合适的化学剥脱剂,如果酸、水杨酸等,促进表皮更新,减轻色素沉着。
3.生活方式调整
(1)防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外出时涂抹防晒霜,佩戴遮阳帽、墨镜等。
(2)饮食: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3)作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4)心理:保持乐观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四、疗效评估与随访
1.定期评估:治疗期间,每4周进行一次疗效评估,包括皮损程度、面积、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随访: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长期管理:患者需遵循医嘱,长期坚持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3)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初步治疗方案。
2.治疗
(1)按照治疗方案,进行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2)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坚持治疗。
3.随访
(1)治疗期间,每4周进行一次疗效评估。
(2)治疗结束后,患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黄褐斑治疗方案
第1篇
黄褐斑治疗方案
一、背景分析
黄褐斑(Melasma)是一种常见的皮肤色素沉着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对称性的棕色或灰色斑点,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和心理状态。本方案旨在为黄褐斑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减轻症状、改善肤质、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多种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
第2篇
黄褐斑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