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的调节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血糖调节.ppt

血糖调节.ppt

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
中,错误的是
D (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 进肾上腺激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惟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 定的水平上。
考点二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调节过程图解
胰岛B细胞
副交感神 经兴奋 交感神 经兴奋
胰岛A细胞
肾上腺素
胰高血 糖素
(1)从调节途径上看,血糖调节是__神__经__—__体__液__共同调节;
Ⅰ神经间接调节——即神经系统通过控制内分泌腺(胰岛A、B
细胞及肾上腺)分泌激素,再通过激素调节血糖浓度。
①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 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含量升高。 ②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有关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 分泌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Ⅱ激素直接调节
二、血糖平衡调节
1.调节方式: 神经—体液 调节。
2.调节中枢: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
3.唯一降血糖的激素——__胰__岛__素__,由__胰__岛__B__细胞产生。 4.升高血糖的激素——____胰__高_血__糖__素__、__肾__上__腺__素_______ 。
三、失调疾病 血糖代谢失衡时,会患_低__血__糖__病__或糖尿病。 1.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空腹血糖浓度___≥_7_._0_m__m__o_l_/L___,口 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2 h后血糖浓度≥11.1 mmol/L。 2.糖尿病患者症状:“三多一少”,即__多__饮__、__多__食__、__多__尿___ 和体重减少。 3.糖尿病治疗:可采用___调__控__饮__食___并结合药物等综合治疗。

血糖平衡和调节学习教材PPT课件

血糖平衡和调节学习教材PPT课件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升高血糖。 (途径:减少去路,增加来路)
注意: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
1、血糖的调节方式有几种? 2种,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刺激 刺激 内分泌腺 神经 血管 血管 组织器官 组织器官
内分泌腺
2、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胰岛素 ,它与 胰高血糖素之间存在着 拮抗 作用关系?
3、血糖的神经调节方式中,其神经中枢 是 下丘脑 ,其效应器是 内分泌腺 。
糖尿
+
肾上腺 素分泌 增多
-
+
分泌增多
+
+
胰岛 细胞 -
+
肾上腺 某一区域
+
+
+
血糖降低
血糖升高
下丘脑另 一区域
+பைடு நூலகம்
胰岛B 细胞
+
胰高血 糖素分 泌增多
+
肾上腺 素分泌 增多
血 糖 平 衡 调 节
-
+
+
+
胰 岛 A 细胞
+
肾上腺 髓质 下丘脑某 一区域
胰岛素分 泌增多
+
+
+
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
胰岛素: (唯一)
血糖平衡和调节
糖类代谢
食物中糖类 消化吸收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肝糖元 肌糖元
肝糖元
非糖物质
分解 转化
血糖 80-120 mg/dL
合成 合成 转变
脂肪,非必需氨基 酸等(肝脏)
血糖含量升高
血糖含量降低
主要来源:食物中的糖类 主要去路:氧化分解

第三节 第2课时血糖调节

第三节 第2课时血糖调节

血糖含量过低:头晕、心慌、四肢无力,严重 时导致死亡。 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肾脏 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
血糖平衡的意义: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 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1、糖尿病形成的可能原因?
体内胰腺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 他患了糖尿病?
资料1: 正常人血糖维持在0.8—1.2g/L范围内
➢ 思考:1、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从何而来?
2、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 但它的含量仍然稳定在0.9g/L左右。血糖还可以通 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3、地震中掩埋在废墟下一两天未进食的伤员呢?
食物中的糖类 肝糖原
消化、吸收 血糖
0.8~1.2g/L 分解
23.2 1.2
0
440
豆浆 100
4.4
1.9
2.1
177
豆芽 100
2.0
0.26 1.8
76
备注:紫菜、生菜、小白菜、菠菜、小青菜、 冬瓜、黄瓜含糖量大约为1%—2%。
分泌



作用:
血糖降低
作用: 作用:
分泌



分泌

合作学习二:构建血糖调节知识概念图
资料2:肾上腺髓质细胞可以分泌肾上腺素,肾上 腺素可以加速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
• 学生任务:阅读课本内容,结合资料,小组讨 论完成血糖调节概念图的构建,完成后派代表 展示学习成果,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胰腺中 的组织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 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
趣味探索
1.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减 轻病症。请你为糖尿病患者设计一份合理 的营养食谱。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

血糖平衡的调节新的PPT课件
第9页/共22页
• 化验结果表明,根据尿中含糖量的多少,试纸呈现出深浅度不同的颜色变化。由于试纸的颜 色变化各异,故得出的化验结果也不一样,有阴性和阳性之分。如比色为蓝色,说明尿中无 糖,代表阴性结果,符号为(-);呈绿色,为一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3-0.5g%; 呈黄绿色,为两个加号(++),说明尿中含糖0.5-1.0g%;呈橘黄色,为三个加号 (+++),说明尿中含糖1-2克%;呈砖红色,为四个加号(++++)或以上,说明尿中含 糖2g%以上。血糖是否正常,只看尿中没有糖是不够的,还要查一查三餐前血糖和三餐后的 血糖,如果尿中有糖,餐前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正常,要查一查餐后半小时到一小时的血糖 是否高过10mmol/L。监测病情血糖、尿糖都要做,是最理想的。 第10页/共22页
生长停滞
先停滞生长,后又继续生长
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生长
第19页/共22页
+
下丘脑另 一区域
+
+ 血糖升高
胰岛B细 胞
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
胰高血糖素分泌
胰岛素分泌
+
+
组织细胞加速摄取、 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胰岛A细 胞
+
+
下丘脑某 一区域
血糖降低
+
第20页/共22页
血液中
能量
葡萄糖
(血糖)
合成 糖 原
(肝糖原、肌糖原)
0.8-1.2g/L
转 变 非脂糖 肪
某些氨基酸
>1.6g/L
物质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

血糖平衡的调节(共22张PPT)
肥胖的重度患者:
除上述治疗外,还需限制能量物质摄入和加强锻炼。
控制饮食与药物治疗相结合
血糖调节的过程
调节方式
参与激素
反馈调节
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糖尿病
(3) 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2)人类的糖尿病类型及病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1)糖尿病的表现
课堂小结
C
C
练一练
3. 分析下图,判断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能促进④⑤⑥⑦过程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①③过程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④D.在肌肉细胞、肝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导致机体供能不足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机体为满足能量需求
口渴
多饮
“多食”
机体消耗大量脂肪、蛋白质
“消瘦”
(3)糖尿病症状及原因?
(4)糖尿病的治疗
(5)糖尿病的危害及预防
①危害: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②预防:注意控制饮食,多运动
较轻患者:
可通过控制饮食,配合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
较重患者(1型):
可通过静脉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不能。
下丘脑另一区域
刺激
副交感 神经作用 于
交感神经 作用于
刺激
刺激
分泌
促使
下丘脑某一区域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任务六 结合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
(1)调节中枢:(2)调节方式:(3)调节机制:(4)升高血糖的激素:(5)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6)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7)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来源<去路
高血糖: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2 mmol/L,空腹血糖浓度大于8.9 mmol/L时出现尿糖。

高中生物 必修3 :《 血糖调节》PPT

高中生物 必修3 :《 血糖调节》PPT
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 IGT 人群餐后血糖 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
C.餐后适度运动使 IGT 人群胰岛素分泌高 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
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 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担
[解析] 胰岛素是惟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 素。分析题图可以看出血糖浓度的降低先于胰岛 素,故 A 的推测错误;运动组血糖比对照组血糖 相对低,餐后相对对照组的胰岛素浓度,运动组 的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升高幅度降低,故 B、 C 的推测正确;餐后适度运动,血糖浓度相对降 低,由此可减轻 IGT 人群胰岛 B 细胞的分泌负 担,故 D 的推测正确。
度的重要器官。神经系统和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对
血糖浓度的调节也有重要作用。
3.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一方面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
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在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合成 肝糖原和肌糖原 ,以及转化为 脂肪 等非糖物质;
另一方面能抑制 糖原 的分解和 脂肪 等非糖物 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答案:(1)胰岛素 合成肌糖原 (2)胰高血 糖素 肝脏 肾上腺激素 (3)胰高血糖素的分 泌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4)促进血糖的利用、 转化 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四、与血糖平衡调节有关的器官及其作用 1.下丘脑: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 2.胰腺: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 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浓度。 3.肝脏:进行肝糖原与葡萄糖的相互转化,进行 葡萄糖和非糖物质的转化等。 4.骨骼肌:将葡萄糖转化为肌糖原,暂时储存, 但不能再分解为葡萄糖。
(4)对于糖尿病患者是否可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 疗?试说明原因。
提示:不可口服胰岛素,因为胰岛素的化学 本质是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酶分解成氨基 酸失去原有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b
a
a1 ●
●d1
X
V H
c a
●c1
●b1
θ
.
dc
.
b
a2≡ b2 ● θ ●d2
c2●
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投影变换的一种常用方法 ——换面法。
一、 换面法就是改变投影面的位置,使它与所给物 体或其几何元素处于解题所需的特殊位置。
二、 换面法的关键是要注意新投影面的选择条件, 即必须使新投影面与某一原投面保持垂直关系, 同时又有利于解题需要,这样才能使正投影规 律继续有效。
A
a
a1
ax1
按次序更换
H
X1
先把V面换成平面P1, P1H,得到中间新投影体系:
X1
—P1 H
再把H面换成平面P2, P2 P1,得到新投影体系:
X2
—P1 P2
⑵ 求新投影的作图方法
a
XV
ax
H
作图规律
a2a1 X2 轴 a2ax2 = aax1
a ax1 .
H X1 P1
a2 ax2 .
2. 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 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⒈ 更换一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a
a
V
ax
X
A
a1 P1
ax1
a
V X
ax
H
a
a1
. ax1
H P1 X1
H
X1
旧投影体系 X —VH
A点的两个投影:a, a
新投影体系
X1
—P1 H
A点的两个投影:a,a1
空间及投影分析:
作图:
求C点到直线AB的距离, c
b
就是求垂线CD的实长。
如下图:当直线AB 垂直于投影面时,CD平
XV H
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反映 c
a d
b
距离
实长。 AD C B
abd
P
c
ad
.
H X1P1
a1 d. 1
b 1. a2b2d2
如何确定d1 点的位置?
c1
过c1作线平行于x2轴。
P1X2P2
一.教学思想和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及处理
1.教材分析:突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实际及 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相联系。
2.教材处学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分析综合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2.心理基础:有学习意识,但是比较茫然, 需要心理疏导。
1 、求直线实长和与投影面的倾角 将直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平行线。
2 、求平面实形和形心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平行面。
3、 求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
4、 求距离 (1)点与直线之间 a 将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b 将点与直线组成的平面变换成投影 面的平行 面。
(2) 点与平面之间 将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m1n1⊥c1d1。
A
M CN
d1 ●
D B a1m1b1
a1≡b●1≡m1
.
●n1 c●1
c1
P1
n1
d1
圆半径=MN
例3: 过C点作直线CD与AB相交成60º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AB与CD都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
的夹角才反映实大(60°),因此需将AB与C点所确定的 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作 图: c●
几个解?
a
d b
两个解!
●a2
X
V H
a

c
d ●
b
.
b2●d●260°
.
a1●b1
D点的投影 如何返回? ● c2
如何解?
思考:
HX1P1

c1
P2 P1 X1
解法相同!
已知点C是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另两个顶点在直线AB上,
求等边三角形的投影。
例4:求平面ABC和ABD的两面角。
空间及投影分析:
垂所时直求所在于。由得投该几两影投何交图影定线中面理之,,知间两它:的平们两夹面的面角的投角。交影为线积两垂聚平直成面于直同投线时影,与面直第时线三,间平则的面两夹垂平角直面为相交
直线,那么该平面则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垂直面。
作图方法:
在平面内取一条 投影一面般平位行置线直,线经变一换 V 成次投换影面面后垂变直换线成,新需投经 几影平能次面面否变的变只换垂成进?直新行线投一,影次则面变该的换? a
垂直面。
思考:
X
若变换H面,需在面
内取什么位置直线?
正平线!
d b A
a
c
D B
d b H
四、解题时一般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⒈ 分析已给条件的空间情况,弄清原始条件中 物体与原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把这些条件 抽象成几何元素(点、线、面等)。
⒉ 根据要求得到的结果,确定出有关几何元 素对新投影面应处于什么样的特殊位置(垂 直或平行),据此选择正确的解题思路与方 法。
⒊ 在具体作图过程中,要注意新投影与原投影 在变换前后的关系, 既要在新投影体系中正 确无误地求得结果,又能将结果返回到原投 影体系中去。
a' e
a1'
b
e1´
b1'
c1'
4.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功用:可求解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点与平面的距离, 两平行面间的距离等。
问题的关键:在平面上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新 轴必须垂直与该平行线反映实长的那个投影。
空间分析: 如果把平两面平内面的垂一直条需直满足线什变么换条成件新?投影面的垂
功用: 一次换面后可求解
平面实形、形心、
两直线交角等
a'
a1'
V1
V
问题的关 键:
c' b1' A c1'
新投影轴
必须平行于 该平面的积 聚性投影。
b'
B b
a
C c
X1
H
6.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空间分析:
一次换面, 把一般位置平面需变经换几成次新变投换影?面的垂直面;
二次换面,再变换成新投影面的平行面。
2.创设情景 教师给出实例,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3.课堂交流 4.课堂应用
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建立知识 体系
分析经典例题,及时反馈练习
5.课堂总结 对课堂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6.课后巩固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自检自测
血糖调节示意图
六、板书设计
1. 血糖的平衡:三个来源,四个去路 2.学堂平衡的调节:神经间接调节,激素直接调节 3.血糖平衡失调引起的疾病:
(3) 两平行线之间 将两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4) 两平行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5 、求夹角
(1)两直线之间 将两直线组成的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2) 两平面之间 将两平面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面,即应将两 平面的交线变换成投影面的垂直线。
例1:求点C到直线AB的距离,并求垂足D。
二次换面把投影面平行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V X
X2
a2b2 b P2
ax2
P1
a
b1
B A
a1
作图:
b
a
XV
H
b
a
b
H1
a
X1 P1 a1●
●.
b1
a2b2
H
X1 X2轴的位置?
与a1b1垂直
例1 已知等腰三角
形ABC的底边 为AB,试用 换面法求出等 腰三角形ABC 的正面投影。
c'
b'
XV
Hc a
三、点的变换规律是换面法的作图基础,四个基本 问题是解题的基本作图方法,必需熟练掌握。
换面法的四个基本问题:
1.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平行线 变换一次投影面
2. 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成投影面垂直线 变换两次投影面
3.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垂直面 变换一次投影面 需先在面内作一条投影面平行线
4. 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成投影面平行面 变换两次投影面
更换V面
a
V XH
ax
a
ax1
.
H P1 X1
作图规律:
更换H面
X1 H
P1
a1
. ax1
a ● a1
XV ax H
a
由点的不变投影向新投影轴作垂线,
并在垂线上量取一段距离,使这段距离等 于被代替的投影到原投影轴的距离。
⒉ 更换两次投影面
⑴ 新投影体系的建立
V a
ax
X
X2
a2
P2
ax2 P1
作 图: c
AB是水平 线
a
b
●a2
XHV a
b2● b . a1b1.

c

c2 平面的实形
HX1P1
●c1
X2轴的位置? 与其平行
例 3 已知直线AB与CDE平面平行,且相距20mm,
求直线AB的 水平投影。
b1 a1
c1
c'
e1 d1
a'
e' XHV d' c
b'
e
da b
五、换面法的应用
P1 C c1
a1d1
c
b1
X1
例:把三角形ABC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b
a
d
作 图 过 程:
X
V H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