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

美国实行两党制,总统选举是政党选举与 公民选举交融结合进行的 美国是两党制国家,其总统的选举产生与 国内的两大政党密不可分。美国总统选举 实际上是决定由哪个政党执掌政权,成为 新的执政党,这是美国两党实现轮流执政 的一种方式。美国的总统选举主要是由民 主党和共和党运作和控制的。
我国的政治制度
美国的选举方式
美国的总统选举实行选举人制度,属间接选举 许多人认为,美国总统是在总统大选日由选民 直接选举产生的。 其实不然,美国实行的是间接选举制,即由选 民选出总统选举人,再由总统选举人选出总统。 由于选民在推举选举人时,已经明确表示选某 一总统候选人的选举人,因此,美国总统虽为 间接选举,却有直接选举的意义。 两党的总统候选人虽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推举, 但能否当选总统是由公民选举决定的,并非由 两党决定。
小结
各个国家的体制不同源于其历史、背景 他 们共同的优点是国家相对自由、平等、法 治,公民私权得到较好的发展。 缺点则是 稳定不足,容易产生贫富差距、过度的私 权导致公共权力难以得到很好实现。 而各 国之间的有点急缺点,其实各国来讲相差 不大。在当前发展下也很难比较出各自明 显的优点及缺点。
班级:09 视觉传达 闫永印 学号:2009020309222
中国的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治协商制 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中国的根本政 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特点在于: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 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二、实行民主集中制,“一府两院”由人 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它负责;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元制度,不依赖 任何其他制度而存在,其他各种制度均由 这一制度派生,包括政党制度、政治协商 制度以及其他各种法律制度等等。
什么是 三权分立

什么是三权分立三权分立的核心: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立、互相制衡立法权--国会司法权-最高法院行政权-总统什么是“三权分立制”?(1)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政府和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被称为“三权分立制”。
三权分立的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2)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动的基本原则。
①“分权”:美国的中央政府机构由彼此平等而又独立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关组成。
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
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法律。
②“制衡”:立法权属于国会,又受到总统和法院的制约;行政权属于总统,又受到国会和法院的制约;司法权属于法院,又受到国会和总统的制约。
通过相互制约,保持权力平衡。
正确看待“三权分立制”?(1)三权分立原则是资产阶级针对封建专制主义提出来的,按照这个原则组织国家机构,对于反对封建专制独裁,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2)三权分立也具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表现在:①所谓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③三权分立的原则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
(3)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什么是“两院制”西方的两院制源于英国的上院和下院,而英国的上院和下院制度的形成,则是政治实践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两院制的优点是两院分别议事,讨论议案,分别通过,使得法律案或者其他重大议题能够慎重,其缺点是分别通过才能作为议会的正式法律,这样两院之间容易互相扯皮。
特别是在西方实行的两党制或者多党制下,各政党均具有自己的利益,两院制实际上成为政党之间利益较量的机制,容易为政党利益所利用。
什么是三权分立,在中国是否可行?

什么是
?
在中国是否可实施三权分立?
班级:机电一体化(2)班 姓名:章浩
三权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称三权分 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的建制 原则。其核心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相互独 立、互相制衡。三权分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 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 同政府机构,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 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第四 三权分立 不利保证了各民族都有代表参与国家政权, 保护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 从而形成了各 民族平等团结的和谐民族关系。在三权分立 模式下, 无论是国会议员的组成, 还是政府官 员的产生, 很少以族
别为标准进行政权参与的平衡, 致使经 济不发达,实力比较弱小的各民族因 缺少代言人, 其民族的利益难以得到实 现, 影响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因此, 在中国这样一个民族众多, 以实现民族 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为重任的国度里, 三权分立 模式是难以实行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广 大人民群众享有最广泛 的权利,就像我国宪法 中阐述的那样:“国家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人民是国家的主 人,而人民行使国家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它充分代表 了人民的利益。
现实的国情和任务决定了中国 不能走三权分立 的道路
评价一种政体模式的优劣主要看这种 政体形式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邓小平 曾指出, 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 政治结构是否正确, 关键看三条:第一 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是看能 否增进人民的团结, 改善人民生活; 第 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
三权分立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就是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
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
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三权分立制度为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
但因各国国情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
简介三权分立是美国的一项重要制度。
三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这三权各司其职,相对独立,但又保持制衡。
三权分立经过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人的发展,已经初具雏形。
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在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下,对其进一步发展,设定了三权分立的宪法模式,成为美国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
三权分立的思想最早应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他认为国家的职能分为议事、行政和审判三个方面,这就是他的“政体三要素”论,为分权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
古希腊的波里比阿在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国家的这三种权力在分工的基础上又互相牵制,以维护政体的平衡。
权力制衡的思想开始出现。
17世纪,英国人洛克则创立了资产阶级分权思想的先河。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分为立法、执行和外交三个方面。
对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的产生有直接深远影响的应是孟德斯鸠。
他在《论法的精神》中详细系统地阐释了三权分立思想。
这个思想取得了反对封建专制政权的胜利。
孟德斯鸠认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他把国家权力三分化:立法权是制定、修改或废止法律的权力,这项权力应体现公意,应由全体人民来行使;行政权是用以媾和或宣战,派遣或接受使节,维护公共安全,防御侵略,应当由国王行使;司法权是惩罚犯罪、解决私人争诉的权力,由法院行使。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了分权的必要性:“当立法权力、行政权力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力不同立法权力行政权力分立,自由也就不复存在了。
三权分立

编辑本段分权目的分权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
古代的皇帝以至地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即使在现代,立法、运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编辑本段实现模式三权分立的实现模式在各大资本主义国家有所不同,而真实的情况是只有美国(总统制)实行“三权分立”,而其他绝大多数西方国家实行议会制。
西方议会制国家的显著特点是,立法权与行政权不分立。
议会不但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而且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行使行政权的那些人来自议会(下院),包括总理也是三权分立的格局由议会推举的(一般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
他们既属于立法部门,又属于行政部门。
也就是说,立法权与行政权在实质上是合一的。
两种权力不但共生,即产生议会成员的选举也间接是产生总理(首相)的选举;而且共灭,即总理(首相)必须保持议会大多数成员的支持,否则要么下台,要么解散议会而重新举行大选。
不但如此,一般而言,议会制是没有任期限制的,只要获得议会多数的支持,总理(首相)就可以永远干下去。
在议会制下,政府(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执政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英国是典型的议会制国家。
在议会制下,政党政治实质上是主宰议会政治的幕后之手,“议会至上”实质是“执政党至上”。
日本在二战后快速发展时期是自民党长期执政。
亚洲成为四小龙的国家案。
罗斯福为推行新政,于1936年3月6日进行三权分立了“炉边谈话”,将矛头直指司法部门,要求国会让他无限制增加最高法院法官的数目,间接将司法部门置于行政部门管辖下。
这就引起了全国范围的激烈讨论。
后来联邦最高法院判决的大法官认为《最低工资法》并无违宪。
有人认为当时大法官是为了保证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而退让。
英国的内阁制英国的权力分立跟美国的有很大程度的差异,主因是英国的政治现实跟其他地方的不同。
英国的议会由上、下院组成。
上议院也叫贵族院,主要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贵族、上诉法院法官和教会的重要人物组成。
三权分立制度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三权分立”?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
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实际上是垄断资本的民主,无非是多党竞选、三权分立、两院制。
我们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
要充分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
在我国,只有人民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
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了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牢牢地掌握在人民手中。
资本主义国家虽然标榜“主权在民”,但实质上是“金钱民主”和资本统治。
在资本主义国家,少数人凭借资本的强势可以左右弱势的社会中下层的民主诉求,金钱的魔力足以压迫多数人对资本的专制保持沉默。
要充分认识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在政治框架中排除了“多党竞选”和“多党轮流执政”。
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多党制或两党制,有执政党,有反对党或在野党,各党派明争暗斗,但无论哪个党派上台执政,都不可能真正代表人民利益,都是极力维护自己及其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
西方议会是各党派争权夺利的场所。
要充分认识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间关系的本质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和核心构建起来的政权体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不像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利益集团、政治派别之间尔虞我诈和互相拆台。
在我国,各国家机关虽然分工不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完全一致的,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与同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产生与被产生、决定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是相互掣肘,不是唱对台戏。
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的原理

三权分立的优点
权力制衡:三 权分立有助于 实现权力之间 的平衡,防止 权力过度集中
防止腐败:分 权制度能够降 低腐败的可能 性,因为不同 权力机构之间 可以相互监督
提高效率:三 权分立有助于 提高政府机构 的办事效率, 因为不同部门 之间可以相互 协作,分工明
确
保障人权:三 权分立有助于 保障公民的权 利和自由,因 为权力之间的 制衡可以防止 权力滥用和侵
势
Part 01
添加章节标题
Part 02
三权分立的概念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定义
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通常由议会或人民代表大会行使。
行政权:执行和管理国家的权力,通常由政府或内阁行使。
司法权:审判和裁决法律纠纷的权力,通常由法院行使。
三权分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通过分权,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意义: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促进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
权力制衡的意义:保障民主、维护法治、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
权力制衡的重要性
防止权力滥用:通过分权和制约机制,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维护公平正义。 保障人权:有效制约权力,能够防止政府对公民权利的侵犯,保护人权。 提高决策质量:权力制衡能够促使各方对决策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审议,从而提高决策质量。 促进政治稳定:合理的权力分配和制约,有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减少政治动荡。
不同国家权力制衡的实践
美国的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英国的议会内阁制: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受到议会监督 法国的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统和议会分享权力,行政权和立法权相互制衡 德国的议会联邦制:联邦议会和联邦参议院分享立法权,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分享行政权
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三权分立制度

会计11-2
一、三权分立的概念 二、三权分立的利弊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国家的“三权 分立”制度区别 四、三权分立体制不适合我国的的国体
一、三权分立的概念
三权分立的实质是把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 种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并相互 制衡的制度。其核心是,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 相互独立、互相制衡。 三权分立的理论基础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家洛克和法国资产 阶级启蒙学者孟德斯鸠提出的分权学说。这一学说 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前提,即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 腐败,所以,国家权力应该分立,互相制衡。分权 的目的在于避免独裁者的产生。古代的皇帝以至地 方官员均集立法、执法(行政)、司法三大权于一 身,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即使在现代,立法、运 用税款的权力通常掌握在代表人民意愿的议会中, 司法权的独立在于防止执法机构滥权。
二、三权分立的利弊
三权分立制度的利:
1、三权分立制度是一个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比较民主的 制度,它内部分设三个权力部门,可以彼此相互监督, 从而有效防止权力部门滥用职权 2、它是出于反对专制、争取民主的革命条件下的时代 产物,因此,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斗争的结果,是用 来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民主制度。 3、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是为了调节资产阶级内部的矛 盾,为协调集团利益寻找的更为有效的“平衡器”。
四、三权分立体制不适合我国的国体
1、我国不存在三权分立制的经济基础。 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了劳 动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他们之间不存 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者之间那种深刻的利益对 抗关系,因而在国家政治形式和党派制度上, 没有必要人为地把他们划分为各种不同利益的 政治对手。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这一国体 相适应,我们的政体采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简述
羊春游 刘敏 吴沁雪
王雨洁 张爱佳
目 录
壹 理论渊源 贰 三权分立的内容 叁 三权分立的利弊 肆 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
理论渊源:
近代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洛克是近代 自然法学派中的的一个明确提出三权分立思想的人,而孟德斯鸠则在洛 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和相互 制衡的政治学说。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 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权分立制度建立实行首先在美国,后为绝大多数的资本 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 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不同而有不同的形式。列举一些三 权分立的国家 有: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意大利 法国 加拿大 日本 比利时 丹麦 荷兰 奥地利 新西兰 政治体制形式 议会制 总统制 议会制 议会制 (半)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议会制 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不分立 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不分立
美国分权立制的 比较:
受制约 表现 所属机关 国会 总统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总统有权否决国会立法(立法否决权); 可以发布拥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 法院有权宣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违反 (行政权);还有立法倡议权(立法倡 联邦宪法(违宪审查权) 议权) 总统 国会的制约 法院的制约 美国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发布的 行政机构的设置和所需经费须由国 行政命令、行政机关颁布的规章条 会批准(财政权);国会还有权监督行 例违宪(违宪审查权);通过案件的 政执行情况、经费开支和官员行为 判决对宪法作出新解释,扩大或限 (监督权) 制总统的权力(宪法解释权) 司法权 法院 国会的制约 国会可以通过批准对法官的任命或 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 弹劾法官的办法,来改变法院的组 命(提名联邦法官权);最高法院法官 成(任命批准权和弹劾权);国会和 人数和联邦其他法院的设立,均由 各州一起,可以用宪法修正案推翻 国会决定,总统亦可施加影响 最高法院的裁决(修宪权) 总统的制约
1. 三权分立说。孟德斯鸠认为,立法、行政、司法应该分立开来, 各自行使自己的权力,不受其他机关的干扰。三权分立,使法官成为机 械的适用法律的工具,从而限制了法官解释法律。这样既保障了人权 自由,同时也避免了法官的擅断,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发展起了促进作 用。 2. 心理强制说。 生物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生物体都有“趋利避害” 的本能。人作为万物之灵亦莫能外。然而,既然是“趋利避害”,这 “趋”与“避”之间,“利”与“害”之间,必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方 可选择。否则,“利”在何方,“害”在何处都不知道,不确定,那 么“趋”与“避”的选择也无从谈起,事先明文规定的犯罪及其法律 后果,正是个体辨析“利”与“害”的标准,是自己选择行为方向的 依据。
利端向弊端的转化 三权分立制度的核心就在于三权之间的相互合作、相 互制约,三权分立制度防止国家权力滥用、 维护公民权利的目的也就是 由此完成, 这是三权分立的利端所在, 但既要它们相互合作,又要它 们具相互制约,想想似乎不错,但是这不是透露着几许矛盾吗?三权到底 何时合作、何时制约呢?
实行三权分立的 国家Fra bibliotek立法权行政权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本框架: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 实质:
①积极作用: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对于反对封 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 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 ②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 (局限性)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 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所谓 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 的一种机制;(效率低)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 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 率低下; (贯彻难)即使在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也难以在政治 实践中真正贯彻。 ③实质:美国的三权分立制本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民 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 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利弊:
利端:三权分立制度的 弊端:一是影响国家权力的统一,特 重要就在于防止国家权 别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往往造成几个 力滥用,维护公民权利。 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多个声音,造成 社会上人们的思想混乱,无所适从。 这是西方国家普通民众对政治冷漠的 一个重要原因。二是由于三权之间的 互相牵扯,往往导致议而不决,决而 不行的现象发生。
国会掌握立法权 制定法律 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只对选民负责。不受行政机关 的干预。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不能决定议员的工资待 遇。 总统掌握行政权 实施法律 组织政府 由选民选举产生,直接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 国会不得增减总统报酬,不得罢免总统。 联邦法院掌握司法权 审查法律 最高法院有终审权和违宪审查权。联邦法院法官由总 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法官只要忠于职守,可终 身任职,非经国会弹劾不得罢免。
三权分立的内容:
三权分立(checks and balances)亦称三权分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政治 制度的建制原则。其核心是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相互独立、互相制衡。三权分 立具体到做法上,即为行政、司法、立法三大权力分属三个地位相等的不同政府机构, 由三者互相制衡。是当前世界上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广泛采用的一种民主政治思想。 从三权分立的内容看,在英国资产 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事实已成为 历史以后,按分权理论建立的资本主义 的国家机关,都根据国家权力的表现形 式将其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机关,这 三种国家机关分别行使不同的国家权力, 并使之存在相互制约关系。。 从三权分立的目的看,无论对于该 理论的创始人还是运用该理论的国家来 讲,三权分立就是为了制约权力,防止 权力滥用,防止某一国家机关或者个人 的独裁和专制,从而保证国家政治上的 稳定。
对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基 本评价:
谢 谢
大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