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共26张PPT)

第二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共26张PPT)

病毒
•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第84页的有 关内容,并分析细菌和病毒的有 关区别
• 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
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
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 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成。
2、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 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 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 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 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 及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 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自学思考:
1、你知道做手术为什么有危险吗? 有哪些危险?
2、微生物是怎样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3、人体是怎样来避免微生物的伤害的?
做手术又怎样来避免微生物的感染呢?
4、你知道有关细菌的哪些知识? 5、细菌能引起人体产生哪些疾病?
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体
弱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3、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
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 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
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
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
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 人,都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 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8、什么是细菌的抗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 2、人流感——由人流感病毒引起。
乙: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
指细菌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 风的细菌,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上课课件ppt浙教版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上课课件ppt浙教版

空气、飞沫、饮水、食物、输血、性接触等
预防传染病流行
原 则: 切断其中任一环节.流行即可停止 具体措施: 控传制染传源染 源: 1早.对隔病离人、早早控发治制现疗传、等染早源诊断、早报告、
2.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切传断播传途播径途径: 加强饮食切卫断生传、播水途源径和粪便管理;
(主要方法) 生活用具消毒;消灭媒介动物(蝇蚊 蚤虱)等。
传染病要流行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2017年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
2017年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生活
空气、飞沫、饮水、食物、输血、性接触等
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体育锻炼、不与传染源接触、预防接种等
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物。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径和易感人群。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病的人群
消灭媒介动物(蝇蚊蚤虱)等。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而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首先被漂浮在空气中的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从而在一定区域内的人或动物也被感染,被该病
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针对这种状况,国家疾控的人员首先把感染的禽类进行屠杀填埋,同时及时隔离从事禽类养殖、销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PPT教学课件(第2课时)
(一)来自病毒的威胁
1.流行性感冒
从1580年至今,全球范围内的流感流行、大流行已超过30次。流感是20世纪 爆发的最严重的疫情。1918~1920年发生的“西班牙流感"使全球1/5以上的人得 病,至少有2000万人丧生。1957年,流感从亚洲开始,接者又在澳洲、美洲和欧 洲登陆,在全世界肆虐,全球共有15亿人患病,数以万计的老人和儿童死于这场 灾难。1968年,流感从香港始,再次席卷全世界。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 世界有6亿人患流感。但我国死于流感的人很少。
流行性:由于传染病的病
原体在适宜条件下可广泛传播, 使一定地域内同时出现较多的病 人,所以传染病具有流行性。
二、讲授新课
(二)传染病 2.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点 分析:人们患过麻疹和甲型肝炎等传染病后,很少会第二次再患上这种病。
免疫性:人们在患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常会对该病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
传染性
二、讲授新课
易感人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儿童是麻疹、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孕妇、老人是流感的易感人群
二、讲授新课
(二)传染病 2.传染病
概念 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非传染病

传染病
二、讲授新课
(二)传染病 2.传染病
病毒
无细胞结构
蛋白质外壳 内部遗传物质
寄生在活细胞中 制造新病毒
离开,感染其他活细胞
二、讲授新课
(一)来自病毒的威胁 2.病毒
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
二、讲授新课
(二)传染病 1.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1)流感病毒可在 人_与__人__之__间__ 传 播 , 传 播 的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下学期]PPT课件(初中科学)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一、微生物威胁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巴斯德(法 国著名科学家,发明巴氏消 毒法、1884年研制成功狂犬 疫苗)提出微生物是引起某种 疾病的根源,杀死这些微生 物能避免疾病传染的观点 。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考古学的发现也 说明早就存在某些人 类病毒病。在古埃及 石刻浮雕中一个主要 人像就带有患过引起 跛足的脊髓灰质炎的 标记。
全世界AIDS感染情况:世界范围内 已有36,000,000人口成为HIV带毒 者或AIDS患者 1,400,000儿童已 成为HIV携带者已有将近21,800,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 其传染性极强,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 害和痛苦。引起肝炎的病毒有多种类 型,包括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丙型肝 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 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 HD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等,分别能够引起甲型、 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肝炎症 状。近年又发现有己型肝炎(HFV引 起)和庚型肝炎(HGV引起)出现。
现有研究表明,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新情况下 可迅速感染猪,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理论:猪起到一种 “混合器”的作用,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在其中产 生了重组,这样就出现了含有人流感病毒基因的禽流感 病毒,从而这种病毒就能在人群中增殖和传播,因为这 种病毒具有不同的血凝素表面糖蛋白,所以人群在这种 病毒面前可被认为是免疫空白的。
患口蹄疫的动物会出现发热、跛行和在皮肤与皮肤黏膜 上出现泡状斑疹等症状。恶性口蹄疫还会导致病畜心脏麻 痹并迅速死亡。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ppt实用课件浙教版
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
③致病的病因 是由霍乱弧菌所致。
④传播途径 水体被污染有关
⑤预防的方法
1.隔离病人。
2.保证饮食饮水卫生。 3. 及时就诊。
5. 淋病
①淋病的性质 性传播疾病 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
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
性分泌物,尿痛,烧灼感,排出粘稠的 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中,过多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已很突出。
深黄色脓液 而之后法国首都巴黎和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发生有关炭疽热的报警,
死亡率很高。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
?”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现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来自细菌的பைடு நூலகம்胁
下列常见疾病,哪些会传染?引起这些疾
病的原因是什么?
①细菌性痢疾; 会传染
细菌引起
②流行性感冒(流感); 会传染
病毒引起
③冠心病;
冠状动脉硬化引起
④肺结核; 会传染
细菌引起
⑤蛔虫病; 会传染
寄生虫(小动物)引起
⑥红眼病(结膜炎); 会传染 细菌或病毒引起
直至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才能成功地把青 霉素分离和提纯。这种抗 生素能有效地对抗多种 细菌,因此,直至现在 仍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细 菌性疾病。
重温历史:青霉素的发现
一天,弗莱明教授象往日那样,仔细地观察培 养葡萄球细菌的瓶子。 “哎,瓶里又跑进了绿色的霉!”弗莱明皱着眉头 说。 “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 道它 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细心的弗 莱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考下去。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优教课件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第2课时优教课件

对可能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 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
你能列举预防和阻止传染病的措施吗?
请你诊断:
经诊断某人得了某种传染病,医生立即采了如下措施,请你 指出这些措施各属哪一项?
(1)给病人吃药打针进行治疗;(A ) (2)对病人的用具进行消毒;( B) (3)不让病人外出,也不让外人探望;( D ) (4)给附近的居民进行预防注射;( C )
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 1.控制 传染源 2.切断 传播途径 3.保护 易感人群 抓住主要环节 侧重不同
采取一些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止或降低疾病 的传染,比如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戴口罩出门等。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提高 免疫力,从而增强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
54岁的河北籍男子孟茂盛,起初他不知道自己患 了“非典”,去天津治疗,在治疗期间,先后有97人被 他感染上“非典”,人称“毒王”。
(新华网 2003-05-28 09:38:01)
传染病的特点: 流行性
卫生部全国非典性肺炎统计公告(04年4月23日)
地点 非典病人累计数 累计治愈数 累计死亡数
广东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可将病原体 排出的人和动物。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易 感染该病的人群。
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种类
常见的传染病
传播途径
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
呼吸道传染病 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
退 出
本课小结
传染病及 其预防
概念:由病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特点:传染性、流行性、免疫性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来自微生物的威胁》PPT教学课件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科学《来自微生物的威胁》PPT教学课件
A.肺结核 B.破伤风 C.细菌性痢疾 D.霍乱
2.下列有关抗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抗生素都是由某些细菌产生的 B.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C.抗生素对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无效 D.抗生素都是从青霉中提取出来的
三、课堂反馈
3.下列关于细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某些细菌会使人体产生疾病,危害人的健康 B.有些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 C.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 D.细菌侵入人体后都会侵入人体细胞
第3章 人的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林黛玉死于结核病
炭疽病幸存者杜璋林
你知道结核病、炭疽病是由什么微生物引起的吗?
二、讲授新课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提出,微生
c
物是引起某种疾病的根源,杀死这 些微生物就能避免疾病的传染。
“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二、讲授新课
二、讲授新课
4.下列疾病都是由细菌引起的是( A )
A.霍乱、淋病
B.破伤风、
C.淋病、流感
D.
四、课堂小结
来自细菌的威胁
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的治疗——抗生素
侵入体细胞
致病方式 产生毒素
常见疾病 概念
细菌性痢疾 破伤风 肺结核
种类
效用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第3章 人的健康
第2节 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圆纸片周围的清晰区_没__有__
细菌,清晰区面积与青霉素
浓度成_正___比__。
3 出现以上实验结果的原因是__青__霉__素___能__杀__死___细__菌__,___浓__度__越___高__效__果___越__好__。__。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九年级下科学_来自微生物的威胁_ppt优质课件浙教版
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细菌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 素,使细胞死亡,如痢疾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 菌所致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 (3)在体内繁殖: 细菌在体内繁殖,要求适合它生长的营养条件和抵抗寄主的能力, 如变形杆菌,由于具有尿素酶,能利用尿素生长,并产生氨损伤组 织,所以比其他细菌引起更为严重的肾盂肾炎。
(4)扩散: 某些细菌能产生可溶性物质,分解结缔组织基质中的透明质酸,造成 皮下扩散,如化脓性链球菌。另外有些细菌如布氏杆菌、鼠疫杆菌, 在淋巴结内不被清除,反而能生长繁殖,通过淋巴液扩散至体内其他 部位。
(5)毒素: 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肉毒杆菌的肉毒素和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即 是外毒素(在体外产生)。还有在传染病中起主要作用或起部分致 病作用的如白喉、破伤风的毒素以及链球菌的红斑毒素等。 内毒素是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相关的磷脂多糖蛋白质,大分子 复合物,脂多糖是其主要成分,内毒素可以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足, 休克、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和施瓦茨曼氏反应(局部皮肤反应) 等
这些药物的影响。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增强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细菌细胞膜与人体细胞膜基本结构有若干
相似之处,因此该类抗生素对人有一定的毒性。以这种方式作用 的抗生素有多粘菌素和短杆菌素。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福霉素(放线菌 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氯霉素。 抑制细菌核酸复制转录,可以抑制细菌核酸的功能,进而阻止细胞 分裂或所需酶的合成。以这种方式作用的抗生素包括萘啶酸和二 氯基吖啶,利福平等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近距离呼吸道飞沫及密切接触传播。 其他可能传播方式:SARS患者的粪便、尿液、血液中曾检出病毒,因此 其他传播方式如粪口传播等尚不能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率高达90%)
4、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
疾病 致病细菌 主要感染途径
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 粪-口传播、
肺结核 结核杆菌 飞沫传播、
破伤风 破伤风杆菌 接触(伤口)传播
霍 乱 霍乱弧菌 水、食物苍蝇传播
淋 病 淋病双球菌
性接触。
思考: 你知道还有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如何治疗?
5、细菌引起的传染病还有:
1、引起人体疾病的病原体: 病菌、病毒、真菌、
原生动物
引起破伤风的细菌
引起皮肤病的真菌 引起感冒的病毒
2、细菌: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三类。
3、细菌对人体的危害:
1)导致人体产生疾病; 2)侵入人体细胞;如链球菌“侵略”喉部
的细胞----扁桃体炎 3)产生能破坏细胞的毒素。例如引起破伤 风的细菌,能产生一种破坏神经系统的毒素。
么?
什么人最 容易患流
感?
它一开 始位于 什么人 身上?
它通过什 么途径到 达健康人
身上?
流行性感冒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示意图
流感患者
(携带流感病毒)
讲话、咳嗽、 空气传播途径 空气 健康人
病毒随飞沫悬浮于空气中 病原体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能够散播病 原体的人或 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 源到达健康人所 经过的途径。
百日咳、白喉、脑膜炎、伤寒、 副伤寒等。
6、有关青霉素的知识:P80
1)青霉素是谁发现的? 2)青霉素有什么作用? 3)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
7、抗生素的概念:
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胞的 条件下杀死细菌的化合物 ,它由一 些细菌或真菌自然合成。
8、什么是细菌的抗药性?
细菌的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 指细菌对药物反应降低的一种状态, 反过来说就是药物对细菌的抑制、杀 灭能力降低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是促使许多耐药菌株产生的根源。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免疫力容易 感染该病的人群.
流感病毒的传播过程:
病原体:是指使人或动物发生传染病的生 物,如各种病毒。
1.传染源: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 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
• 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 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比方说烟草花叶病毒, 是使植物烟草叶片感染的一种植物病毒,感染的 烟草叶片象绣上了美丽的花纹。这种病毒用来进 行转基因研究,对科学家帮助很大。 细菌也有很多是有益的。如人体大肠内寄生的大 肠杆菌,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 给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牛、羊等动物能够消化 植物纤维,是因为他们的消化道内寄生了一种细 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要是没有这种细 菌的话牛和羊是没法吃草的。同时人们依靠细菌 生产药品、食品、饲料、抗生素、味精、调料等。 同时细菌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分解动物的粪便、 动植物的尸体等。没有细菌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 世界,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第二节来自微生物 的威胁
1、了解传染病的特点、传播三环节 及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传染病,包括性传播 疾病、青春期肺结核及其预防。
自学思考:
1、你知道做手术为什么有危险吗? 有哪些危险?
2、微生物是怎样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3、人体是怎样来避免微生物的伤害的?
做手术又怎样来避免微生物的感染呢? 4、你知道有关细菌的哪些知识? 5、细菌能引起人体产生哪些疾病? 6、细菌引起的疾病怎样治疗? 7、说说青霉素的发现及起作用?
二、来自病毒的威胁
P81
1、什么是流感?
2、流感有什么样的症状?
3、什么时候流感的发病率最高?
4、流感是怎样传播的?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 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传染病。
2、人流感——由人流感病毒引起。发病 主要见于冬春季。起病急骤、传播快、发 病率高,传染率可达50%,常引起暴发或 流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寒战高热, 伴有全身不适,肌肉酸痛,关节痛,而呼 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人流感恢复较慢, 易发生并发症,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体 弱者,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 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比方说青霉素, 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 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 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病毒外部是蛋 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 但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的 复制,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然后 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 病毒。
流感的病阅读第84页的有 关内容,并分析细菌和病毒的 有关区别
• 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 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
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细菌的外
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 成。
2、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 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 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 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 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3、流感患者的鼻涕、唾液和痰液中有大 量的流感病毒。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 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有流 感病毒的飞沫,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 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 就有可能患流感。接触过流感患者,或 者使用流感患者用过的食具、被服等的 人,都可能传染上流感。与青壮年相比, 老人、小孩更容易患流感。
问题1: 关于炭疽菌是如何侵入人体的?
三种途径:
1)食用被炭疽杆菌污染的肉食 ---肠炭疽;
2)擦伤或割伤人的皮肤,感染炭疽杆 菌---皮肤炭疽;
3)吸入飘浮在空气中的炭疽杆菌的 孢子---肺炭疽;
问题2 人一旦感染炭疽会出现哪些
症状?
症状:
发高烧、萎靡不振、容易疲劳, 并伴有不时的干咳。然后,病人的 病情会突然恶化,感觉呼吸困难、 出汗、皮肤上浮现青色的斑点,严 重者会休克,最终丧命。
请看电脑屏幕:游戏中的情景让人担心
敌人的军队已闯过墙上的一道门攻了 进来。你的士兵们正设法阻止大部分的侵 略者。但是一些敌人已经突破了防线,你 需要后备军。如果你的士兵们能在援军到 来之前挡住敌军,那么援军来了以后,就 能击退敌人,挽救城堡。
侵入人体的病菌 有点像电脑游戏中的 敌军。
一、来自细菌的威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