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强》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设计人:李小娜学校:口埠初中电话:3559416 邮箱:hkbcz888@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示意图;(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并能建立压强定义公式;(3)知道SI制中压强单位“帕”(Pa);(4)通过探究,培养探讨精神以及测量、计算、表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分及压强的计算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一、课前预习1)、知识回顾1、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和,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来显示力的作用效果。

2、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探究实验主要采用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3、讨论确定:1cm2= m2 1mm2= m22)、探究新知1. 了解一下关于压力的有关知识2. 压力的作用效果具体体现在哪方面3.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4. 压强的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单位5. 1帕的物理意义6.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3)、自学检测1.图7.1中蝉的口器给树皮的压力向作用效果2.图7.2中骆驼脚掌给沙子的压力向作用效果3、压力是怎样定义的?4、按照课本图进行实验。

(小组实验)5.如图8-1-1所示,两手指用力捏住铅笔,使它保持静止,两手指所受压力相等吗?两手指的感觉一样吗?6、物理学中是如何定义压强的?公式:单位:7、举一实例说明1帕的压强有多大?4)我的疑问: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二、课内探究1、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2、合作探究任务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猜想]:压力的效果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实验过程]实验器材:用钉子做腿的小桌,砝码,装有沙的容器实验设计:(1)分别用小桌的桌面和桌腿放到沙子上,发现放______时沙子陷得深。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压强导学案

阳平二中八年级物理学科导学案课题: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课时:1课时主备人:秦文时间: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一、学习目标1、明白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明白压强是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3、知道压强的单位4、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一)构建知识网络1、什么是压力?压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压力对物体具有什么作用效果?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是什么?公式中每个字母代表什么意思?4、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途径各有哪些?5、(1)在8—1的情景中这些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如何?作用效果如何?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什么?(2)力和重力有什么不同?(3)力的示意图:画出三图中物体受到的压力6、完成课本P56页探究实验(1)完成8——2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2)你要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提供的器材,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4)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压强(1)、定义公式单位(2) 物理意义:500Pa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计算1、重为100N的木块,底面积是0.5m2放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质量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

体积相同的正方体木块和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通过独学,上面的问题我自主能解决的有_________________还存在疑惑的有_________________。

对有疑惑的问题,通过组内对学进行解决。

(三)、在对学之后,_____________问题已经解决;还有_____________不能解决;将这些疑问及感到困难的疑点和难点提出来,小组内合作探究进行解决。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4.1 压强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4.1 压强

14.1、压强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压强的概念。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重点难点】1.重点是压强的概念、压强的计算、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2.难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和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导学指导】一、阅读课本76页图14.1—1和图14.1—2及下面的文字内容,思考下面的问题:1.蝉为什么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2.骆驼为什么能成为沙漠之舟?(要回答上面的问题就要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二、认真阅读课本76页的探究实验,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泡沫塑料被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的。

2.该实验所用的实验方法是。

3.通过比较图14.1—3甲和乙可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比较图14.1—3乙和丙可得出的结论是。

三、认真阅读课本77页“压强”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物理学中把叫压强,压强用字母来表示,它的单位是,计算式为。

2.提示:压力是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它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大小;受力面积就是指二者的接触面积。

3.模仿例题计算:把一块长1m 、宽0.5m 、重100N的长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试计算物块对地面的压强。

解:四、认真阅读课本78页“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部分及“想想议议”,然后小组讨论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根据压强公式可知,要增大压强可以通过增大,减小来实现;要减小压强可以通过减小,增大来实现。

2.请列举一些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实例,并说说它们是利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

①。

②。

③。

④。

⑤。

【课堂练习】1.以下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自行车的鞍座做成马鞍形B.在松软的地上搬运物品时,地面上垫一木板C.盖房子时,先砌一层面积较大的地基D.打桩前,先把木桩一端削尖2.对压强公式解释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B.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D.物体所承受的压力一定,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要点归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压强》导学案

《压强》导学案

既定学案创新案例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洛城一中宋全友葛孚浩《压强》导学案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压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压强的概念、单位、公式;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会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工合作的探究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二)预习内容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压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与重力的方向相同吗?3、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什么?4、什么是压强?单位是什么?表达式是什么?5、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6、减小压强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来。

(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二、课内探究学案(一)明确学习目标(请四人一组交流“预习导学案”中的问题,将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在小组内汇总起来,写到黑板上)(二)合作探究探究一:压力问题1、当你用手推墙壁时,手对墙壁有压力,这个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问题2、当你从滑梯上下滑时,你对滑梯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等吗?右图中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画出“物体的重力”和“它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问题3、当你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你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你自身的重力产生的吗?压力与重力的大小相当吗?总结:1、压力一定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吗?2、当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时,压力与重力的大小一定相当吗?3、什么情况下,压力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并大小相等?探究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1、猜想与假设:①用右手食指轻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②用再大一些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③用和②中同样大的力压圆珠笔的笔尖,体验食指的感觉;根据你的体验,结合日常生活,猜想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制定探究方案①当一个物理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要采用方法进行探究;②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不变;③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保持不变;3、利用以下器材进行探究,写出探究的步骤,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器材:海绵、带盖的矿泉水瓶、水步骤: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4、分析与论证:由实验现象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小组展示并交流。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2篇八年级物理压强教案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__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等特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的方式,学习控制变量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乐于把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重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而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强的概念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是探求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教学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本身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法、分组练习法、练习题法等多种方法教学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讲解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从课下到课上身心快速转换,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快地进入角色,进而对本节课课堂知识进行学习。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过程,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

学习重点:压强概念以及固体压强的计算学习难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压强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一)、压强:1、定义:叫压强,压强的公式是;单位是,也叫,简称符号。

2、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受到的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二)、改变压强的方法你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二、经典例题:(1)易错点例题:科学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1)按上图进行试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体现在哪里?(2)乙步骤中,为什么要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你会发现什么?你的结论是什么?(3)丁步骤中,将小桌倒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会得到怎样的结论?(4)本探究用到的研究方法是什么?(2)重点例题:一位质量为50Kg的同学,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为200平方厘米(g取10N/Kg)求:1、这位同学对地面的压力;2、这位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这位同学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三、课内练习配套练习 1-10题四、形成性测试1.下列事例, 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A .火车铁轨铺在枕木上B .注射器的针头很尖C .菜刀经常磨一磨才好用D .书包带宽一些背在身上会舒服2.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B.重力越大,压力就越大C .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 压力越小,压强越小3.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便于产生较大压强的是( )A.骆驼长有宽大的脚掌B.啄木鸟的嘴坚硬细长C.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D.汽车安全带做得较宽4.一个人站在地面上, 他对地面的压强接近于 ( )A .10 PaB .100 PaC .1000 PaD .10000 Pa5.一台质量为6t 的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为3×104Pa ,拖拉机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g 取10N/kg)6.水平地面上重100N 的课桌,桌面规格是40cm ×60cm, 每条桌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cm 2,课桌对地面的压强是7.如图所示,仔细观察订书机,它的结构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其中哪些地方应用了压强知识? 试列举出来。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学案】9.1压强   导学案

9.1压强学习目标:1、学会压强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3、会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4、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学习过程:一、自学阅读1、自学课本P29—P30“想想议议”和“探究”部分。

方法提示:用控制变量法分析比较:图9.1—3的甲、乙;乙、丙。

2、自学检测:通过自学,你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因素有关。

课本P29-30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丙对比说明压力相同时、( )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和____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1、压力:大小: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证明)方向:和接触面垂直,且和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作图:请记住下列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2、压力的作用效果小组讨论:如何改变压力大小,如何改变受力面积,由甲图和丙图你能知道:由甲图和乙图你能知道:你想到本实验用什么研究方法了吗?你知道本实验中受力面积是什么吗?他和物体的接触面积一点相同吗?3、压强自学课本P30压强部分,要求:知道压强的概念、公式、单位、分析例题。

自学检测(1)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压强,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变形后F=______,S=______。

(3)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G物(自然平放).(4)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自然平放时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不是物体的底面积)。

(5)压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典例: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砖的重量约20N,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3m2,计算砖对地面的压强。

压强复习导学案(2)

压强复习导学案(2)

《压强》复习导学案(2)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一、知识梳理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受 的作用而产生的,其大小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 。

世界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_______ ,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 ____ 。

气体的压强越大,沸点就越 ;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液体或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就越 ;二、巩固练习1如图1所示各力的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物体对斜面压力的是( )2.如图2所示,三个材料相同,但粗细短都不相同的均匀实心铁制圆柱体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 )A.甲铁柱B.乙铁柱C.丙铁柱D.无法确定3.如图3所示的情况中,能使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减小的是( )A.沿aa ’切除上半部B.沿bb ’切除右半部C.沿cc'切除右半部D.无法判断4.如图4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装满水的烧杯和一个物块,杯内水对杯底的压强为p l ,烧杯对桌面的压强为p 2,若将物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则物块放人后( )A.p 1增大,p 2一定不变B.p 1增大,p 2可能增大C.p 1不变,p 2一定不变D.p 1不变,p 2可能增大5、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很多物理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铁轨下面铺设枕木,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 .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C .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D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6、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 .减小对手的压强B .减小对手的压力C .增大对手的压强D .增大对手的压力7、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若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A .迅速跑开B .单脚站立C .双脚站立D .趴在冰面上挪开图3 图1 图2 图4 第68、如图所示,用42N的压力F把重力为49N的物体紧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0.01m2,则墙壁受到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42N 4200Pa B、49N 4900Pa C、7N 7000Pa D以上答案都不对9、如图所示,两容器中都盛有水,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11、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用注射针筒抽取药液C.贴在墙上的吸盘式挂衣钩D.用高压锅煮饭12、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溏汁中的水分,但为防止糖在沸腾时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正确的方法是()A. 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增大气压B.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减小气压C. 缓慢加热,使糖水慢慢沸腾D. 以上方法都不行13、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饮料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C.吸盘贴在光滑的墙面上D.墨水被吸进钢笔14、下面的现象中,哪个与大气压无关?()A.自来水笔吸墨水B.把茶壶盖上小孔堵住,倒水时水倒不出C.打针药筒吸取药液D.玻璃杯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15.在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溏汁中的水分,但为防止糖在沸腾时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正确的方法是()A. 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增大气压B.在容器上加一密闭盖子,减小气压C. 缓慢加热,使糖水慢慢沸腾D. 以上方法都不行16.登山运动员在攀登高山过程中,需克服寒冷、缺氧、大气压变化等困难,其中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A.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B.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C.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D. 大气压的变化与高度无关17、青藏铁路建成后,乘高原列车去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与普通列车相比,高原列车内还配有供氧系统和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高原上()A.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小B.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大C.大气压强小,空气中含氧量大D.大气压强大,空气中含氧量小18、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强》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设计教师: 一、我的学习目标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及研究方法
2.知道压强的概念、表达式和单位
二、我要突破
重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理解压强
三、实验器材:
海绵、小方桌、砝码、气球、盒装奶、刻度尺
四、学习方法:
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五、开始学习
1、我来回答
(1)你左右两只手指的感觉是?
(2)你看到的现象是?人对气球施加的作用力是?
(3)压力的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的_____不同。

(4) 压力作用效果可能和_____和____有关。

2、我来探究
探究目标: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
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和假设】
猜想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___________有关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
①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比较受力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选择实验器材中受力物体如何选择?
选择受力_______________的物体
③控制变量法具体如何操作?
控制_________相同时,改变__________,比较受力物体的下陷深度;
控制_________相同时,改变__________,比较受力物体的下陷深度;
【我来设计】
实验序号受力物体受力面压力下陷深度1
2
3
【实验进行中】
【我的探究成果】
比较实验___和_____当____________相同时,压力越_______(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比较实验___和_____当____________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________(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我的认识
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根据公式可以知道
当S一定,F增大,则P____;当F一定,S减小,则P____。

当S一定,F增大,则P____;当F一定,S减小,则P____。

我来归纳:
增加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来挑战
1、红军叔叔在过草地时,不慎陷入沼泽,无力自拔,处境危急。

假如你
也在其行列,你该怎么办呢?
2、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斧刃磨的很锋利
D.木凳上放置一块柔软的座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