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七年级上册作文系列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作文教学——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作文教学——如何突出中心 教案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以文本片断为依托,读文段寻找文章线索,学会写人记事有明确的中心。

理解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突出中心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并运用一线串珠、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小妙招,突出写人记事的中心;在写作中充分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心是文章立意所在,是文章统帅,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文本思想情感的领悟和体会。

教学重点:学习寻找文章线索,并灵活运用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小妙招,突出写人记事的中心;教学难点:对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方法的实际操作和运用。

一、导入:直击中考1、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心突出”的作文可评为“一类文”,得分“45-43分”;“中心明确”的作文可评为“二类文”,得分“42-38”分;“中心基本明确”的作文可评为“三类文”,得分“37-30分”;“基中心不明确”的作文可评为“四类文”,得分30-25分;“严重偏离题意”的作文可评为“五类文”,得分“25-10分”。

2、一篇文章的中心就像军队的统帅,人类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关于“如何突出写人叙事的中心”。

二、一线串珠,突出写人叙事的中心1、王蒙《春天的心》——春天的心活在春天的人的身体里。

春天的心是活跃的,生气蓬勃的,充满了活着的力量。

春天的心又是懒洋洋的一股子劲儿。

春天的心是美好的,善良的,纯洁的。

齐读后谈感受,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2、郑振铎《猫》——我心里感着一缕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请几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您认为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出示:1、围绕“春天的心”,写出了春的特点。

2、围绕猫给人带来的情感波澜这一线索,叙述三次养猫经历。

归纳出作文方法:一线串珠,突出写人叙事的中心。

三、众星拱月,突出写人叙事的中心①锦囊星之一:开门见山出示《春》《雨的四季》《散步》文章想开头句子,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

初一作文教学教案设计【篇一: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地上。

(2)、有一枚硬币从老师胖乎乎的手中滑落,掉到了讲桌上,然后又像一个小精灵叮叮当当的掉到了地上,在地上画了一个优美的圆弧后平静地躺在哪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指导+范文5篇 2021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指导+范文5篇 2021范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写作《学会记事》指导+范文5篇部编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教科书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二单元习作:“学会记事”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

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破了。

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小心。

二、以《那一次,我真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不少于500字。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

家人的光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

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写作辅导】一、添枝加叶使记事丰满、生动把记事过于简单的文字写得丰满、生动一些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事件的几个比较关键的环节多问问怎样。

如怎样不小心,怎样摔得,受了怎样的伤,校服是怎样的破,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样心疼,怎样嘱咐我小心,只要把这些怎样回答出来,这件事自然就写的丰满了。

对怎么的具体内容进行描绘,一边叙述一边描绘,语言和叙事就生动了。

还可以写出自己的心理和感受,这样内容就更丰富、生动了。

二、《那一次,我真_____》写作指导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所填的词语一定要符合语境,比如那一次,我真后悔;那一次,我真难受;那一次,我真感动等。

要将曾经发生的过去的一件事情原原本本地写出来,要突出“真”。

三、《我们是一家人》写作指导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是立意的核心。

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还可以写大家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等。

此次习作是命题作文,题目就显示了习作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我们是一家人”,通过叙写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事情来表现和歌颂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写之前,要把能表现这个中心的相关事情在脑海中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怎样写思路比较清楚,怎样写出真情实感等问题思考好,之后就可以下笔了。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题目:大作文1、感受自然2、的校园一、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细致观察,生动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多侧面、多角度地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3、恰当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思维方式,合理安排文章的层次(二)写作要点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优美诗文。

作者以其慧眼发现自然之美,以其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他们的笔下,有春的烂漫,春的柔情,春的勃发,春的希望;有济南冬天的慈爱、温暖、明净、祥和;有自然带给人的那份亲切、澄澈、单纯、深邃;也有秋天的幽谷、农家小院、满载而归的小渔船、清脆的鸣响和丰收的欢畅。

那怎样才能描摹好自然之境与自然之韵呢?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试着把自己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印象最深刻的那段经历从记忆中调出来,与学生交流。

不同的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

同一片自然之景,不同的人走进它,其感受也不尽相同。

感受不同,产生感受的基础也不尽相同。

2、明确主题(立意)。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温情”二字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

学生对于自然,往往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常因为过于笼统而显得模糊不清。

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受。

一方面,让他们的感受变得明晰、具体,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表达的中心(主题)。

示例:西湖——秀丽,桂林——神奇,西藏——五彩缤纷等。

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回忆,通过回忆,在心中置新体验曾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引导他们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把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并仔细揣摩,想想自己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表现自然带给自己的那种感受。

可以说,从中选取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完成一个片段作文,把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篇内容翔。

七年级上作文教案

七年级上作文教案

七年级上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 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观察和想象的重要性3. 写作的步骤和要点4. 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5.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写作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写作。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写作心得和经验。

4. 评价法: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步骤1. 作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讲解作文的定义、作用和写作要求。

2. 观察和想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挥想象力。

3. 写作的步骤和要点:讲解作文的构思、写作和修改过程。

4. 常见文体的写作方法:讲解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 作文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讲解作文的评价原则和具体方法。

五、教学评价1. 学生作文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学生作文展示:组织作文展示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3. 学生作文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4. 学生写作进步记录:记录学生的写作进步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目标1. 加深学生对作文技巧和方法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表达能力,拓宽写作思路。

3. 通过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七、教学内容1. 作文创意和独立思考的培养2. 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3. 文章结构和逻辑性的把握4. 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的运用5. 作文修改和润色技巧八、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借鉴。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激发创新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作文创作和修改。

4. 师生互动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写作中的问题。

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3篇

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3篇

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3篇七年级作文指导教案1:教学目标:1.人物语言描写方法指导。

2.语言描写的个性化、生活化,能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道德品质。

3.语言描写要精炼、灵动、鲜活,以形传神,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人物语言要求精炼、传神、个性化和生活化。

特别是个性化,是语言描写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相结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是圣诞节,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度过,幸福就这样温馨地环绕在我们身边。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祝大家圣诞平安吉祥。

今天来到班上的,还有一位我特邀的嘉宾,作文竞赛一等奖获得者,57班的唐童童。

请大家回忆一下《咏雪》这篇课文,文中有位才情并茂的女子是谁呀?——谢道韫(板书)。

她不仅是谢无奕的女儿,也不仅是王凝之的妻子,她还是东晋著名的女诗人。

课文中最能体现出她才情的一句话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板书)。

知道吗,从这开始,后世就把女子的文学才能称为“咏絮才”。

作者对她的直接刻画采用的是什么描写法?——语言描写(板书)。

二、授新:什么是语言呢?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这样说:“语言也就是说话。

”那说什么,怎么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番话吧。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皇家瑞气降人间。

”财主笑着说:“下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吗?(自由发言)明确: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

俗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个性(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会记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写作:学会记事》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教学课文。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细节,学会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记事的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仍存在观察不细、表达不准确等问题。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观察力,丰富写作手法,提高记事的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学会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写作心得,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写作态度,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细节,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教学难点: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细节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作文更具吸引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例文、写作素材等。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观察生活,准备写作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细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与本课主题相关的例文,让学生了解记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分析例文中的亮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细节。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写作素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丰富写作思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的指导。

通过本文档,教师能够掌握相关教学要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作文教学包括以下内容:1. 作文题目: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课外书籍等,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作文创作。

2. 写作要求:开头、结尾、中间段落的写作技巧和逻辑。

3. 语言表达:语言简练、准确性和连贯性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选择适合本单元的作文题目,并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材料。

2. 解读范例:教师以示例文章的形式解读作文题目,讲解开头、结尾和中间段落的写作技巧和逻辑。

3. 小组合作:学生分小组进行作文讨论和互相修改。

4. 模仿写作:学生根据示范文章的写作风格,进行模仿写作练。

5.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五、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包括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

2. 作文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包括开头、结尾、中间段落的写作技巧和逻辑,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六、教学资源1.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和练册。

2. 课外书籍和阅读材料。

七、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教师应提前熟悉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考材料。

2.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3. 鼓励互动:鼓励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相修改,促进研究的互动交流。

八、总结通过本文档的指导,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作文教学。

通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如何突出中心
1.设置线索 一线串珠
2.主次详细 根据其与中心的关系来确定
3.具体的方法技巧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卒章显志、前后呼应、 铺垫渲染、抑扬对比……
六、发挥联想和想象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1.联想要自然恰切 2.想象要合情合理 3.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1、要想象,不要直白
然而天山的两侧都苏醒了,就像高峻的鼻梁 两旁一先一后睁开的两只眼睛。
阿Q付钱的动作是“扔”,粗野傲慢,孔乙 己的动作是“排”,温文尔雅。这一“扔” 一“排”,便活龙活现地展示了两个人物不 同的个性。
★避免“千人Leabharlann 面”的同时,还要避免 “一人一面”。
在高老庄,变身为壮汉的猪八戒食量大如牛,一人 可抵好几个庄稼汉,你能说他不是一个勤劳的汉子吗? 奉师命去寻找食物,他美滋滋地吃了一顿大西瓜,然后 懒洋洋地睡了一个好觉,这样一个八戒,怎能不让人笑 话他的“懒”和“馋”?孙悟空被赶回了老家,八戒不 也是依依不舍?大师兄不在的日子里,师傅有难,他不 也是奋不顾身与妖魔斗得天昏地暗?这样一个八戒,不 也是有情有义?当然,我们也忘不了他在无论是人是妖 是仙的美女面前都一样表现得垂涎欲滴,丑态百出,这 不又是一个活脱脱的好色之徒?——就是通过众多的事 例,从多个方面,写出了一个世俗的、有着人间男子的 大多数优缺点的八戒。
……
后来,他不只一次怀念那时的生活。那 种安宁,那种坐在餐桌座前等着妻子把瓦罐 端上来的感觉,掀开瓦罐的盖子时看到的好 看的颜色,第一口汤进口,微烫之后,清、 香、甘、滑……依次在舌上绽放,青菜残存 的筋脉对牙齿一点儿温柔的、让人愉快的抵 抗,豆腐的细嫩滑爽对口腔的爱抚,以及汤 顺着食道下去,一路潺潺,一直熨贴到胃里 的舒坦。(《小说月报》2004年第4期)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暴躁无常”是抽象的,要把这个抽象的形容 词具体化,表现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用心理描 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在这里,作者并没 有运用多种方法。只选用了两个动作描写来表现, 却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问题。
阿Q:“他走近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 把是银的和铜的,在柜上一扔说,‘现钱! 打酒来”’ 孔乙己:“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 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 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
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
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 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
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更了解空气。透明的空 气在蝴蝶看来,像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
2、要具体,不要概括
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 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 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 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盘旋。青翠欲滴的田野散 发着阵阵新割的牧草的清香。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有叶 却没有茎 有茎 却没有根 有根 却没有泥土 那是一种野生植物 名字叫 华侨
云鹤《野生植物》
“她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
3、要艺术化,不要照搬生活
潘向黎的短篇小说《白水青菜》
就那么一口,整个胃都舒服了,麻木了一 整天的感官复苏,脸上的表情都变了,好像一 个薄薄的壳被敲碎了,所有的肌肉、每一条纹 理都活了起来。真是好汤!
★避免平面化、静止化。
《故乡》中,鲁迅就对闰土不同时期的外貌、神情 和动作进行了对比描写。少年闰土朴实、活泼、可爱,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套“银项圈”。 作者运用特征性的肖像描写,写出了这个农村孩子天真 烂漫而有些腼腆的性格和纯朴的心灵。中年闰土则与此 截然相反,显得苍老,迟钝而精神麻木。脸色“灰黄”, 上面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 头戴“破毡帽”,原先“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 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作者通过不同时期肖像的对 比描写,表现了闰土这个人物的处境和命运的巨大变化, 揭示了旧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和封建枷锁对农民精神的 束缚的深刻主题。
一、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二、学会记事 三、写人要抓住特点 四、思路要清晰 五、如何突出中心 六、发挥联想和想象
一、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入手的角度: 时间:上课,放学,季节,开学…… 地点:家里,学校…… 人物:妈妈、爸爸、朋友、同学、老师…… 事件:爸爸回家第一件事做什么、同学开门 关门的方式、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 么样式的衣服、成长经历中让你最动情的 事……
★角度(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对玛格丽特美貌 的描写:
这天晚上她真是惊人的美。 …… 当她出现的时候,一个个脑袋此起彼伏, 连舞台上的演员也对着她望,她仅仅一 露面就使观众这样骚动。
四、思路要清晰
1.整体构思 围绕中心选材
2.确定顺序 时间、空间、逻辑
3.列提纲 整体框架、各部分的要点
二、学会记事
条理清晰:起因、经过、结果 《散步》:一件事 《秋天的怀念》:几件事
条理清晰,感情真实。 抓住细节,锤炼语言。
三、写人要抓住特点
1.外貌的差异 五官,头发与胡须,脸色神情,衣着……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 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鼻 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 长——你猜他(她)是谁?
“作品中的人物的品质是由他们的‘性格’ 决定的,而他们的幸福与不幸,则取决于 他们的行动,他们不是为了表现‘性格’ 而行动,而是在行动的时候附带表现‘性 格’。”
——亚里士多德
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 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 摔向四周的墙壁。
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 圆身肥肚,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 裰,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她)又是 谁?
2020/1/29
2020/1/29
2.性格的差异 把人放在事件中写(可以是一件事 ,也可 以是几件事;突出重点,详略结合),写他 与别人的交往,写他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 行为和心理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