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简单教学

合集下载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踢踏类(一)、颤踏动律训练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1、碎踏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蹈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地区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藏族舞的基本舞步。

藏族舞蹈基本舞步分为两种:
一、手臂摆动
手臂摆动是藏族舞的基本舞步之一,也是藏族舞的标志性动作之一。

它要求舞者将两臂向上伸直,然后向前摆动,甩手、拍手或拍脚。

手臂摆动有一定的节奏感,挥舞的幅度和力度也需要与音乐相配合。

二、步法转换
步法转换是藏族舞的另一种基本舞步,即在不停的跳跃中,改变跳跃的方向和位置。

这种舞蹈要求舞者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节奏感,需要在跳跃之间做出合适的身体动作,并且要与音乐的节奏相一致。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种非常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舞蹈形式,其基本舞步多为手臂摆动和步法转换。

练习藏族舞蹈需要较长时间的练习和专业的指导,但也可以让人们在身体和精神上得到放松和舒缓。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初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初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初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引言藏族舞蹈作为中国民族舞蹈之一,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初学者在学习藏族舞蹈时,掌握基本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学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帮助读者入门并加深对藏族舞蹈的了解。

一、站姿在学习藏族舞蹈之前,首先要掌握正确的站姿。

站姿对于舞蹈的整体美感和动作的准确性都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站姿:1.直立站立: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笔直,双臂自然下垂。

2.腰胯放松:腰部稍微向后挺,胯部放松,呼吸平稳。

3.目光注视前方:目光要保持专注,注视前方的一个点。

正确的站姿能够帮助舞者保持平衡和流畅的舞蹈动作。

二、手臂动作藏族舞蹈的手臂动作非常独特,常以手指的灵活性和优雅为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手臂动作:1.佛手:双手合十,手臂向上抬起,手指伸直。

2.扇子手:双手握住一个想象中的扇子,手臂向前抬起,手指稍微弯曲。

3.拥抱手:双臂平伸向两侧,手臂弯曲,手掌朝内。

在表演过程中,手臂动作需要与身体动作协调一致,保持优美的形态。

三、身体动作藏族舞蹈的身体动作注重表现力和舞蹈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身体动作:1.脚步:跳跃步伐是藏族舞蹈中常见的脚步动作。

双脚交替离地,步伐轻快而有力。

2.弯腰:身体向前屈下,双臂向前伸直,手指轻轻触地。

3.转身:身体以自然的方式转动,保持稳定的平衡。

这些身体动作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充分展示藏族舞蹈的魅力和独特性。

四、跳跃动作跳跃动作是藏族舞蹈中常见的动作之一,具有激情和张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跳跃动作:1.跳跃:双脚离地,身体用力向上跃起,姿势要保持舒展和稳定。

2.跨步:在跳跃的过程中,双腿交替交叉,跨出大步。

3.旋转:跳跃的同时,身体自然旋转,维持平衡的同时增加舞蹈的动感。

跳跃动作需要有足够的力量和灵活性,并且需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五、呼吸与节奏在表演藏族舞蹈时,呼吸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1.呼吸:在舞蹈过程中,要注意自然地呼吸。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时间:2011-01-24 11:30来源:未知作者:多多点击: 717次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1.上肢动作类(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准备:面对1方向,小八字位,双膝自然直立,髋关节放松,气息下沉,上身微前倾,视正前方,双手置于身旁两侧自然下垂。

Da:双膝微屈。

腿直的同时小吸起左腿,右前掌抬起。

1一:右膝下沉,脚掌打地(冈打)。

Da一2: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左,右,左接反面。

手:髋前交替划手,四拍内右、左各完成一次外划。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同第一基本步。

1—2:同第一基本步。

3—4: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右、右、左、右。

可稍向右移动。

手:外划斜展(亦可做髋前交替外划手)。

1—2:右手髋前外划,左手慢起八二。

3—4:左手划至8方向小臂上举,右手旁展,再原路回来。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民族舞的魅力让很多人喜欢,而这种喜爱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尤其是藏族舞,下面整理了一些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欢迎阅读!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篇1一、上肢部分动作讲解: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下肢部分动作讲解:1.碎踏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2.颤踏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4.吸颤步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要点篇21 果谐藏族的圆圈舞“果”,在藏语中表圆圈,“谐”在藏语中则表歌舞,二者合而为一,则表示圆圈歌舞。

“果谐”,流传于西藏广大农村地区,常见于村头、广场、打麦场和旷地上,参加者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是最为广大藏族群众喜欢的一种自娱性歌舞。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它融入了西藏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元素,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藏族舞蹈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为主题,介绍一些常见的基本动作和学习方法。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手势。

藏族舞蹈中的手势非常丰富多样,每个手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要掌握这些手势,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逐渐学习和理解这些手势的含义。

在学习手势时,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姿势来表达手势的内涵,手势的形象。

此外,在表演手势时,要保持手臂和肩膀的放松,以便更自然地展示手势。

其次,步伐也是藏族舞蹈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藏族舞蹈的步伐独具特色,通常以跳跃和旋转为主。

在学习步伐时,我们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步法,例如前进、后退、侧移等。

这些基本的步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舞蹈姿势和重心平衡。

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足部和脚踝的灵活性,以便轻松地完成跳跃和旋转的动作。

在跳跃和旋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力量和重力来增强动作的延展性和力量感。

最后,动作表演是藏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学习动作表演时,我们要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形象和意义,我们要通过动作的细节来传达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在表演动作时,我们要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肢体的展示和运用来表达动作的力量和美感。

同时,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使得动作表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学习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时,我们可以参加专业的舞蹈培训班或者跟随专业老师进行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训练,例如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逐渐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动作,我们可以在学习表演藏族舞蹈时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起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藏族舞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藏族舞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下面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

一、双手抬起扭腰。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双手缓慢地向上抬起,伸直手臂,手掌相对,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扭腰,将右臂缓慢地向右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保持身体平衡。

4.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进行练习。

二、踩一步、跳一步。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右臂向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

3.接下来,将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时跳起,将双手和脚同时向上抬起,落地时双手和脚同时放下。

4.右脚向后退回原位,右臂也跟着向下放下。

5.重复以上动作,换左脚练习。

三、左右扭动手指。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先将左臂伸直到胸前,手指向上面。

3.然后,将右手握成拳,向上缓缓伸直,接着揭起大拇指,中指与无名指向上,手指自然弯曲。

4.反复数下后,右臂慢慢下放,换左臂重复以上动作。

四、左右转动手腕。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抬起,手臂自然弯曲,伸直手掌。

3.然后,缓缓地将手腕向左转动,直到手背朝上方。

4.将手腕转回原位。

5.左右手交替进行,每只手反复数次。

五、左右摇头。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方抬起,伸直手臂,手掌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侧进行弯曲,同时将头向右转动。

4.恢复原位,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练习。

以上就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学习效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简单教学
藏族舞的基本动作1、藏族舞的基本动作1.1、齐眉晃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1.2、晃盖手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1.3、髋前划手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1.4、前后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1.5、横向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1.6、平面摆手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藏族舞是什么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3、藏族舞的活动仪式望堆举行"望果节"时,为筹备活动,人们较平日更早地开始忙碌。

妇女们点燃场院的炉灶,开始了煮茶、捣奶……;男人们忙着支撑帐篷、布置铺满兽皮的观礼座席、在场院南边已垒起的高台上插柳枝和青稞麦等。

近中午时分,"望果节"的庆典会场终于布置就绪。

在主人热情的招呼下,受邀的外乡宾客依次就座于嘉宾席,并接受主人献上的青稞酒,按习俗用中指蘸酒挥弹三次,以表示对天地诸神的敬重。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后来增加了简单的上肢动作、原地旋转和队形变换,成为一种男女交替、载歌载舞的劳动歌舞形式。

这种劳动歌舞今天已被搬上舞台,成为历史上劳动艺术的纪念。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括名称。

藏族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并与汉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西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文化。

较常见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锅庄、踢踏等。

藏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而各具特色。

在藏族的民间节日中,希冀丰收与欢度“望果节是辛劳了大半年后人们的最大期盼和喜悦。

在藏语中“望果节的“望字,意为“田地,“果为“转圆圈,“望果节的整个意思便是:围绕丰收的田野歌舞。

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区别1、蒙古舞和藏族舞的区别藏民族是个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同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漫长民族历史孕育下的若干节日中,几乎找不到不以歌舞作为敬奉神灵和欢娱民众、借以把节日欢乐气氛推向最高潮的先例。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吉林、黑龙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间舞蹈。

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密切联系。

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鹰)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

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2、蒙古舞的种类2.1、是经堂查玛。

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

2.2、米拉查玛。

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

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

猜你喜欢:1.藏族舞蹈知识2.藏族舞蹈的历史文化 3.藏族舞蹈的历史介绍4.藏族儿童舞蹈青稞香视频 5.2016最新藏族广场舞视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