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探究
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纯硬化性死骨,最终转变为混合硬化死骨。
本组Ⅰ期~Ⅲ期分别以单纯硬化、混合硬化和死骨为主,自Ⅰ期~Ⅳ期,单纯硬化逐渐下降,至Ⅲ期下降为0。
混合硬化至Ⅱ期为最高,死骨自Ⅱ期出现并逐渐增加,Ⅲ期以单纯硬化死骨为主,Ⅳ期则以混合硬化死骨为主,其密度的动态变化符合病理的发展过程。
4.3 股骨头改变的早期CT表现 股骨头皮质断裂骨皮质连续性不完整,但其股骨头形态尚无其他改变,进一步发展呈阶梯状形成部分皮质塌陷,这也是确定分期和治疗方法的重要标志。
本组4例在扫描中其外形无明显变形,经随访,3例随股骨头塌陷而出现双边征,双边征的外皮质线突出于股骨头边缘的外方,这表明外皮质线影是断裂的骨质向股骨头外突出的边缘。
以此来确定股骨头塌陷的早期表现,对临床的早期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1] 郭世发.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J].天津医学院学报,1979,134:68269.(收稿日期:2008201220)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霍晓恺,解耀锃,朱红霞,赵 静,张蓓蓓(聊城市第二医院,山东临清252600)[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利用AL O K A5500全身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所检部位进行纵、横、斜断面扫查分析,作出诊断。
结果:20例胰腺均弥漫性肿大,回声减弱,后壁回声不同程度增强,部分回声不均,其中合并胆结石10例、假性囊肿3例。
结论: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急性胰腺炎;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65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0921119201 急性胰腺炎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表现复杂,仅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有30%~40%漏诊,分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特别是出血坏死型,临床变化急剧,常合并坏死,如不能及时正确诊断,将导致严重后果,超声是检查急性胰腺炎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对笔者收集的20例经手术及临床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分析如下。
不同类型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腺 炎的可 能病 因, 并为胆 囊 结石 患者 选择 性地 施行胆 囊切 除术提 供影像 学诊 断依 据 。
【 关键 词】 超 声检 查 ; 囊结石 ; 胆 胰腺 炎 急性 胰 腺 炎 是 消化 系 统 比较 常 见 的 急 腹 症 之
一
2 1 胆 囊 结 石 声 像 图表 现 胆 囊 壁 毛 糙 、 . 增 厚, 多发 性小 结石 于胆 囊 内探及 多发 、 聚集 的砂 粒 样 强 回声 、 部分 囊 内见泥 沙样 强 回声细 点状 沉积 、 移 可 动; 多发 性 大结石 于 胆囊 内测及 大小 不 等 的强 回声 , 后 伴声 影 , 最大直 径> 0 6m, 团与 光 点均 可 随体 .c 光 位 改变 而 移动 。单发 性胆 囊结 石 于囊 内见一 强 回声 光 团 , 伴 声影 , 随 体 位 改变 而 移 动 , 分 囊 内合 后 可 部
2 结 果
作 者 单 位 山西 省 寿 阳 县 人 民 医院 0 5 0 44 0
维普资讯
Qig a dJ2 0 , l 0 . n d oMe ,0 8 Vo 4 4
不 同类型胆囊结石并发 急性 胰腺炎 的超声诊 断价值
聂 改 荣
【 要】 目的 探 讨 不 同类 型胆 囊结石 并 发急 性胰 腺 炎 的超 声诊 断价值 。方 法 采 用超 声检 查 4 摘 6例 胆 囊结石 并发 急性胰 腺 炎 患者 , 察胆 囊 内结石 大 小和 数 量并 进行 比较 , 观 同时观 察 胰腺 大 小形 态、 实质 回 声
小、 形态 、 内部 回声及 与周 围组 织 的关 系 ,能 动态 观
察 病情 变化 , 胆 道疾 病 的首 选 检 查 方 法 。本 研 究 是 旨在通 过对 4 例 胆 囊 结 石 并 发 急 性胰 腺 炎 患 者 的 6 超 声检 查探 讨二 者 之 间 的关 系 , 临 床诊 断 与 预 防 为 胆 源性 胰腺 炎提供 影 像学 依 据 。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88例分析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88例分析发表时间:2015-03-06T15:45:14.2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9期供稿作者:童南萍[导读] 胆囊结石属于胆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多见于成年人,且多发于女性。
童南萍(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450100)【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的88例经手术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诊断,并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
结果 88例患者中46例患者为具有典型超声表现的胆囊结石(52.3%);36例为不典型超声表现的胆囊结石(40.9%),其中8例为充满型胆囊结石(9.1%),12例为泥沙样胆囊结石(13.6%),10例为胆囊壁结石(11.4%),6例为胆囊颈部结石(6.8%);误诊6例,占总病例数的6.8%,其余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均与病理诊断结果相符,确诊率为93.2%。
结论超声诊断时临床上诊治胆囊结石最为常用的方法,其诊断符合率高,可作为临床确诊的重要依据,但需注意对不典型结石的诊断,以免出现漏诊或误诊的情况。
【关键词】胆囊结石超声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77-02 胆囊结石属于胆道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多见于成年人,且多发于女性。
胆囊结石多因胆汁成分以及理化性质的改变而形成。
该病症的临床症状多见上腹部不适、嗳气、食欲不振等。
该病症在临床上的诊断多依靠超声检查、CT以及MRI等,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检查相较于其他检查手段而言,具有经济、无痛、无创、确诊率高等优点[1]。
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于本院就诊的88例经手术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B超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和部位亦逐渐增多 , 多数病 例胰腺及胰外超声表现与临床病
( 稿 日期 :0 0 0 一 8) 收 2 1— 4 O
现 。经 腹部 超 声 根 据 胰 腺 大 小 、 态 、 缘 、 形 边 回声 的 改 变 , 以及
例有明确的暴饮暴食 。怀疑上消化道穿孔 8例 , 胆囊 炎、 急性 胆囊结石 l , 6例 急性肠 胃炎 l 例 , 3 肠梗 阻 8 。做过 1 B 例 次
超检查者 6例 , 做过 2次或 2次以上检查的 4 4例。 1 仪器与方法 :使用 L gq - 0 . 2 oo-- 0型超声诊 断仪 ,凸阵探 2 头, 频率 为 35M z . H 。患者取仰卧 、 半卧位 、 坐位或侧卧位 , 经
经 手术治疗 , 3例死亡 , 有 其余好转或痊愈 。
3 讨 论
动态 B超观察结合血清淀粉酶及 临床症状 , 对急性水肿 型胰腺 炎和急性 出血坏死型胰腺的确诊 率均有大 幅度提 高。 本 资料中有 5例患者血清淀粉 酶显著增高 , B超动态观察 中
胰 腺 肿 胀 程 度无 明显 变 化 , 腹 部 积 液 也无 增 多 , 终 诊 断 为 下 最
胰腺炎 1 例( 1 准确率 9 %) 6 。急性水肿型胰腺 炎合并 网膜囊 及, 或腹腔积液者 8例 , 2 %, 占 1 急性 出血 坏死型胰腺炎 全部
因: ①机器 的灵敏度不高 , 作者没有掌握测量胰腺 的正确方 操 法; ②对有些非炎症 引起 的胰腺增 大及 回声改变认与 B超结果一致 。另外 , 2例 有 早期血清淀粉酶仅轻度增高 , 例正常的患者 , 1 动态 B超发现 胰腺 回声明显不均 , 部分边缘呈虫噬状 , 短期( ~ ) 2 5h 内复查 , 胰周 、 网膜 囊及下腹部 出现液性暗 区 , 诊断为坏死型胰腺炎 , 并最后得到手术证实 。本研究还发现 , 腹痛患者 , 如果超声发 现胆囊增大 , 胆总管轻度扩张 、 胰腺显示不清 、 脾肾之间有裂 隙状液性暗区是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之一 ,本组病例 中, 6 例有上述表现 , 动态观察 ,均 出现典型急性胰腺 炎的表 B超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胡奎淮北市精神病医院淮北市235000作者信息:胡奎女 1984.06.08 小米兹[摘要]目的探究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的MRCP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1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3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的43例非胆囊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上腹部MRCP检查。
观察观察组患者的胆囊管、胆囊动脉走行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显示率和平均显示评分。
绘制MRCP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ROC曲线,计算其AUC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结果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胆囊管正常走行的比例为70.27%,异常走行的比例为24.32%。
胆囊动脉Ⅰ a型、Ⅰ b型、Ⅱ a型和Ⅱ b型的比例分别为56.76%、8.11%、10.81%、24.32%。
观察组患者胆囊管、胆囊动脉的显示率分别为97.30%、94.59%,对照组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囊管的平均显示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胆囊动脉的平均显示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RCP诊断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AUC分别为0.911,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9.19%、93.02%、91.25%。
结论MRCP能够在术前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作出准确诊断,能够明确其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情况,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关键词]胆囊结石;胆囊炎;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The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RCP in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Abstract] Objectiv e To research the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MRCP in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Method From July 2018 to April 2021, 37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cystiti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43 patients with non gallbladder diseases in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were examined by MRCP. The course of cystic duct and cystic art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served, and the display rate and average display score of cystic duct and cystic artery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OC curve of MRCP and colo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cholecystolithiasis with cholecystitis was drawn, the AUC,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were calculated. Result The normal walking rate of gallbladder duct was 70.27% and 24.32%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and cholecystitis. The proportion of type I A, type I B, type II A and type II B of gallbladder artery were 56.76%, 8.11%, 10.81% and 24.32%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ate of gallbladder duct and art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0% and 94.59%, respectively, and all of them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00.00%,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verage display score of gallbladder du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average display score of the gallbladder arte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UC of MRCP in the diagnosis of gallstone and cholecystitis was 0.911.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MRCP were 89.19%, 93.02%, 91.25%,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MRCP can make an accurate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holecystolithiasis and cholecystitis before operation, and the cystic duct and cystic artery can be identified, which is worthy of active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Keywords] cholecystolithiasis; cholecystitis; 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胆囊炎是临床中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患者伴有胆囊结石的比例较高,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1~3]。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分析

呕吐、发热等症状,而其他急腹症则可能有所不同。
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超声、CT等检查可以显示胰腺的形态、周围渗出等 情况,有助于急性胰腺炎与其他急腹症的鉴别。
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
综合治疗方案
根据急性胰腺炎的不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 如禁食、补液、抗生素治疗、内镜治疗等。
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超声诊断标准与指标
01
02
03
04
胰腺形态改变
胰腺肿大、增厚,边界模糊, 内部回声不均匀。
胰管扩张
主胰管扩张,分支胰管亦扩张 。
周围积液
胰腺周围可见液性暗区。
其他征象
可伴有胆道结石、胆管扩张、 胆囊炎等征。
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优点
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实时、动态观察 的优势,可清晰显示胰腺实质及胰管 形态,发现胰腺及周围病变,为急性 胰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建议患者在出院后定期随访,接受医生 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和饮食结构,避免复发。同时,注意 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腹痛、恶心、
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05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 超声诊断分析总结与 展望
总结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超声诊断经验与教训
临床及超声诊断经验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对于胰腺脓肿,需要进行穿刺引流和抗生素治疗;对于胰腺假性囊肿,需要观察或手术治疗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进行机械通气和抗炎治疗;对于急性肾衰竭,需要进行透 析治疗。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应用价值论文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证实的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患者43例,观察胆囊内结石大小、数量、胆囊壁厚度、胆汁黏稠蓄积情况,同时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胰管内径及周围声像。
结果:43例胆囊结石中,多发结石占83.7%(36/43),单发结石占16.3%(7/43);其中77.8%(28/36)为直径<8mm的小结石。
结论:多发性且直径小的胆囊结石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超声检查对诊断胆源性胰腺炎具有简便、无创伤优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超声诊断胆囊结石胰腺炎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175本文旨在通过探讨41例胆囊结石患者与诱发急性胰腺炎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7年5月本院行超声检查并经临床证实的胆囊结石胆囊炎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住院的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28~65岁,平均51.5岁。
仪器与方法:使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患者常规腹部肝胆胰脾超声检查,检查前嘱患者禁食12小时,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右前斜位或立、卧位对比检查,于右上腹部肝区做常规纵切或横切检查胆囊,对胆囊大小、形态、胆囊内结石的大小、数目及胆囊壁厚度、胆汁黏稠蓄积等进行观察;同时观察胰腺大小、形态,实质回声、主胰管及胰腺边周情况。
超声检查将胆囊结石分为多发性与单发性两组:多发性结石中结石最大直径≥8mm为大结石组,<8mm为小结石组;单发结石中以结石最大直径≥8mm为大结石组,<8mm为小结石组。
统计学处理:测值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以x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果急性胰腺炎像图示:胰腺弥漫性肿大或头、体、尾局限性肿大,胰腺轮廓欠,实质回声减低,随着病情紧张部分胰腺前方网膜囊可见较狭窄的低至无回声区。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护理查房》(1)

《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的护理查房》一、疾病概述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胆囊内结石的存在,引起胆囊管梗阻、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胆囊发生急性炎症反应。
患者常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胆囊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胆囊结石形成- 胆汁中的胆固醇、胆色素等成分比例失调,胆汁淤积等因素可促使胆囊结石的形成。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可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
肥胖、妊娠、糖尿病等因素也会增加胆囊结石的发病风险。
- 例如,一位长期喜爱吃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的患者,由于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逐渐升高,超过了胆汁的溶解能力,最终形成了胆囊结石。
2. 胆囊管梗阻- 胆囊结石在胆囊收缩或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嵌顿在胆囊管内,导致胆囊管梗阻。
一旦胆囊管梗阻,胆汁排出受阻,胆囊内压力升高,可引起胆囊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坏死。
- 比如,一位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胆囊内的结石发生移位,恰好卡在了胆囊管处,造成了胆囊管梗阻。
随后,患者出现了右上腹疼痛等症状。
3. 细菌感染- 当胆囊管梗阻后,胆囊内的胆汁淤积,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了胆囊的炎症反应。
- 例如,一位患者本身就有胆囊结石,近期又因为饮食不洁导致肠道细菌感染。
这些细菌通过胆管逆行进入胆囊,引发了急性胆囊炎。
三、临床表现1. 腹痛- 右上腹疼痛是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最主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或绞痛,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疼痛程度因人而异,轻者仅感隐痛,重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
- 例如,一位患者突然感到右上腹剧烈绞痛,呈持续性发作,疼痛向右肩部放射。
患者坐立不安,大汗淋漓,只能弯腰屈膝以缓解疼痛。
2. 恶心、呕吐- 患者常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探究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其常常伴随着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传统的诊断方法包括
体检、血液检测等,而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
断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究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效果。
一、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是指胆囊腔内存在结石,是胆道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超声检查是目前诊
断胆囊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其具有操作简便、无辐射、无创、费用低廉等优点。
胆囊结石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①胆囊内容物混浊,回声较高,悬浮物较多且不易穿透;②胆囊壁增厚、变薄等;③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内部有回声,边缘有强
回声,大小不等。
此外,结石还可引起胆囊颈部和胆总管的梗阻,从而导致胆道系统的扩张。
急性胰腺炎是急性腹痛中一种常见病因,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也有一定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主要包括:①胰腺增大,边缘不规则;②胰腺内回声异常,可
见胰腺内液性囊肿;③周围脂肪组织炎症可引起回声增强;④胰腺周围的胆总管或胰管也
可受到压迫或水肿扩张。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发现其他的胰腺疾病,如胆总管炎、胆总
管结石等。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方法是:首先对胆囊和胆道进行超声检查,发现
胆囊结石后进一步观察胰腺是否增大、回声异常等。
如果发现急性胰腺炎的表现,可进一
步了解其发生的原因,是否与胆囊结石相关等。
研究表明,对于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其准确率可达到90%以上。
而
超声检查还可以及时发现是否存在合并症,及时进行治疗。
四、结论
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高、费用低廉等优点,在临
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超声检查既可以准确诊断胆囊结石,还可以发现并发胰腺炎等疾病,并及时予以治疗。
因此,超声检查在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