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特点类题型解题技巧1看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渐进性(激进、快慢)等方面。

从时间角度概况特点常见语句有“历史悠久”(题干中出现很早的时间或者朝代)“分阶段...”、“逐步...”(题干中出现多个阶段性时间)“具有持续性”、“持续时间长”(题干中出现持续性时间)“出现在...之后”(在题干中或者教材史实中某个重要时间节点之后)等如果题干中出现了多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所描述的史实或事件不具有共性,这个时候可以按阶段进行概括特征(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①开始:早晚起源早或起步晚,发展:渐进发展-不断完善-曲折发展-构建体系-持续时间长短-前后是否具有继承性)②频率快慢(逐渐/渐进/突变)③是否悠久(来源)2. 看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一般句式为“...从...到...”、“涉及领域广”、“影响范围大”等3.看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现实需要、阶级利益、服务于xx(如国家工业化建设)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目的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目的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4. 看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比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5. 看过程:(过程曲折艰难)“历史事物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往往能够明显地体现出其自身出现的新特点,如果题干中多次出现政府或者国家某些鼓励措施,可以概况为“政府或者国家推动...”,如果题干中有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相关内容,可以概况为“根据...调整”、“服务于现实需要”、“...与时俱进”等6. 看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常见的答案关键词有“措施全面”、“措施具体”、“以...措施为主”、“内容广泛”、“注重...”、“以...为核心\中心\重心\重点”、“向...倾斜”“特别重视...”、“服务于...”等。

2019年高考历史高分解题方法解读(精品)

2019年高考历史高分解题方法解读(精品)

高考历史题目解题方法一选择题1.最佳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因果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

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

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4.推理型选择题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

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可采用推演法,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等。

因此,考生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高考历史题型02 材料题——“特点”类设问(解析版)

高考历史题型02 材料题——“特点”类设问(解析版)

题型02 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特点”类设问【设问特点】(1)该设问类型主要包括:“概括……的特点”;“概括……的特征”。

(2)该设问类型分值较高。

(3)该设问类型的答案,要具有高度的提炼性,在一定程度上允许言简意赅。

(4)该设问类型最注重考查考生归纳、总结和概括的思维能力以及学科专业术语的表达能力。

【思路分析】(1)该设问类型,就是要求在众多材料信息中找到本质的特征,并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该设问类型从题干中的定向词汇(如:“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的角度来说,答案以出自材料居多。

注:以下表格,仅供参考。

定向词分类定向词暗含答案来源根据材料回答材料答案肯定在材料中,这种设问不受教材束缚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教材答案肯定在教材中,材料只不过是个引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答案一定在教材和材料中,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和教材结合点综合上述材料回答设问间的递进或并列或转折关系答案肯定在材料间递进或并列或转折的关系中,根据前面的设问和答案得出认识和结论(3)该设问类型建议采取精简的语言表达形式。

(可以用词组的形式阐述,如:“XX化”和“XX性”)1.(2022·全国乙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

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

——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

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

2019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必考大题汇总

2019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必考大题汇总

2019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及必考大题汇总
很多人问小编历史的试卷要怎幺答,今天小编就来总结并分享一下答题技巧,以便于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历史的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三看三思”的方法
 答高考历史选择题时审题干“三看”: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时限。

搞清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的历史空间和阶段特征,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

 答高考历史选择题时三思:思是否符合史实;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特别要注意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诸如生产力观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观点、阶级斗争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这些理论观点为指导,再进行论证和分析。


 高考历史非选择题解题的“五步法”
 1.答高考历史非选择题时要先仔细研究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的要求。

 2.带着每一个问题认真阅读题目所给的相关材料,正确、全面理解材料含义,边阅读材料,边把与该问题有关的关键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分值都勾画出来。

 3.分层,材料越长,越要处乱不惊,要一层一层来找层意,就是找段句号
的关联句,每个段句号就是一个意思,每个关联词的转折和并列就是另外一层意思或者两个意思的构成,这样就会清楚,有很大的得分效应。

 4.回忆所学过的有关史实,观点及方法,根据问题的要求,分析材料,提。

2019年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及押题共5页文档

2019年高考历史答题方法及押题共5页文档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场策略篇◆备考要点一:调整做题顺序调整传统的做题顺序,严格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分配时间。

一般来说,客观题可按照先后顺序做,主观题要按难易程度有选择性地做,过难的题目不可花费时间太长,“绕开拦路虎,再杀回马枪”。

◆备考要点二:处理好初、高中教材关系处理好选修课和必修课、初中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的关系。

比如可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通史+专题”的整合,立足必修课,关注选修课,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

◆备考要点三:强化历史思维强化自身的历史学科素养,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唯物史观和革命史观为线索,进行适当的基础训练,在历史评价制约的因素等方面下工夫。

◆备考要点四:回归教材不留死角回归教材,对考纲规定的考查内容进行地毯式复习,不留死角,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多提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平时,不留在考场上。

◆备考要点五:限时、定量强化训练严格进行限时、定量强化训练,培养自己的考试欲望,练就过人的考试技巧。

从实践出发,每周至少要做两套试卷,找到做题的最佳感觉。

◆备考要点六:调整作息时间建议考生14时30分务必进班学习。

因为高考时,这个时间考生正在考试。

◆备考要点七:材料解析题要从宏观考虑在做材料解析题时,要从宏观考虑、微观入手、全面概括、细致分析。

一定要先看问题,再看材料,这样会有效节约时间,抓住有效信息。

◆备考要点八:关注四类社会热点要关注社会时政、史学研究、课程改革、命题角度多元化等社会热点。

在社会时政热点中要关注整数年、长效热点、突发热点等类事件。

◆“考场九计”:填写信息,稳定情绪;总揽全卷,区别难易;认真审题,灵活答题;遇到易题,格外小心;分析意图,多方联想;过程清晰,稳中求快;尽量多做,每分必争;时间不够,抓小放大;注意检查,减少失误。

考前复习篇一、回归考点,夯实基础首先,考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

如果说前两轮是跟着老师和月考走的话,那么冲刺阶段则应是“让我做主”,对最后总体复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心中要有一盘棋。

高中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解析.doc

高中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解析.doc

2019 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解析一、选择题:审清两个要素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选题,还是专题式的选择题,都要去审清 2 个要素,即:条件限制和题目主题内容。

1、审清条件限制:条件限制一般都有时间限制、地点 ( 或国别 ) 限制、领域 (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等 ) 限制、人物限制(如唐太宗 ) 等。

就时间限制来说,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会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1861 年等等 ; 二是有上限,无下限,例如秦代以来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 三是有下限,无上限,例如明朝中期以前我国对外关系的突出特征 ; 四是上下限都不明确,如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等。

解答时间限制的题目时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 也就是我平时所说的时间定位 ) 。

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出现的专题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个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2、审清答题主题。

答题主题就是指试题所提供的各种材料( 材料的形式是多样的,比如图表、漫画、民谣、历史俗语、小说等 ) ,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主题和主流价值取向。

审清了这个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专题式选择题,每小题都有不同的答题主题,考查的主题内容能够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目的、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选择的时候注意回答的方向,比如本题要求你回答某一措施的目的,你却选择了客观作用的相关选项。

二、非选择题 ( 包括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 ) :做好非选择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 把握六种题型在高考试题中,材料解析题通常以下列六种题型出现:叙述型、综合型、说明型、比较型、评述型和开放型。

下面对六种题型做以简单的阐释。

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 或历史现象 ) 的过程 ( 原因、经过、结果 ) 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如何秒杀2019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用哪些方法学习

如何秒杀2019高考历史选择题 高考历史用哪些方法学习

2019高考到来之前,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准备好复习每一个科目。

如何更好的复习呢?就是要拿下选择题。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如何秒杀2019高考历史选择题?如何秒杀2019高考历史选择题一、排除法在答历史选择题的时候可能无法直接选择出正确的答案,但是能够一眼看出错误的答案,对于这样的习题我们就需要直接把错误的习题先排除出去,然后再在剩下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的答案,缩小选择范围从而能够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在做选择题的时候都可以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正确率,还能够提高备考速度。

二、对比法在答历史选择题的时候适当地利用对比法,即使不会的选择题,有的时候也能够答对。

对比法顾名思义就是将选项之间相互对比,对于那些意思明显相反的选项,一般这两个选项中必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然后对于那些三个选项的都是一个意思的选择,一般另一个必是正确答案。

三、筛选法筛选法是比较常用的普通的历史选择题的答题方法了,一般都是经过审题之后,根据历史选择题的要求逐一阅读历史选择题选项,然后直到找出正确选项为止,但是也一定要看完所有选项,因为有的试题让选择最佳答案,一定要选择描述的最准确的一个。

四、替换法有的时候在阅读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题读不懂的情况下,这样我们就要揣测出题人的出题意图,其实一般都是有规律的,像“功绩”可换成“积极作用”,“重大举措”可换成“重大措施”。

这样替换之后我们就清楚试题的考察范围了,这样答下来就更加简单了。

2019高考历史学习方法有哪些学习历史有阶段性高三的历史学习和高一高二很不同,等你上了高三你会发现,它是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巩固的过程。

这就要求你在高一高二有很扎实的基础和"历史基本功"。

高一、高二阶段,不必苛求知识的深度,但要注重追求知识的广度。

你会发现语文水平的高低和课外知识的丰富程度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建议你多读一些课外历史书籍,注重古文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建立自己的一套历史观和世界观。

2019年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2019年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期,清政府令“各衙
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
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 民苏,继皆祖称《不清便廷”戊,戌更朝有变官记吏》怂恿百姓联名思反想对上。:影维响—新—思据想
题型分类: (1)背景—原因、条件(根据材料及所学归纳,从政治 上、经济上、思想上、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方面思考)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 “二十五等”,定罪 1537 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 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 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 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 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 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 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 重,化死为生”;定罪 500 条,删 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 81 条、流放刑 154 条、劳役刑 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 疏而不失”。—据《隋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 定的意义。(8 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 革的原因。(8分)
原因:街道管理体制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城 市街道环境恶化,影响国家及首都形象;贪污 腐败盛行导致修缮资金不足;戊戌变法运动的 推动。(共四点,每点2分)
题型分类:
(2)背景—原因、条件。依据材料
政治:皇权、中央集权加强(反之);官吏腐败、不作 为,阶级势力、矛盾尖锐(反之);国家统一,社会稳 定(反之);民族冲击交流;政策等。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半殖半封;封建主义瓦解; 军阀统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力量增强;救亡图存等。 新民主义胜利;民族独立;党的正确领导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历史特点类解题方法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角度一,针对某一历史知识设问,如根据材料总结法家思想的特点。

角度二,针对某一历史知识的某一方面设问,如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兴建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角度三,针对两项或两项以上历史知识设问,如与欧盟相比东盟有哪些特点。

答题模版:
回答历史特点类问题时,首先应明确问题涉及的主体是什么,然后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及问题赋分的多少,决定是从某一方面还是从某几个方面思考并总结特点。

一般来说,根据要素概括特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背景--某事件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作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等。

如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以往儒家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背景相比,其特点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时间--发生时间的早晚、经历时间的长短等方面。

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相比,具有爆发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的特点。

目的--为某个阶级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

如辛亥革命和太平天国运动同属旧民主主义革命,但从目的来说,辛亥革命具有新的特点(从经济上说,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从政治上说,是要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挽救民族危亡)。

过程--相关准备、发生的变化(领导力量、力量对比)、是顺利、最突出的地方、其中的重大事件等。

如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与英国、美国政治制度的确立相比,就具有艰难曲折的特点(从1789年到1875年,共和势力与封建势力经历了近百年的斗争)。

内容(措施)--产生依据、体现某种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包括的方面、侧重的方面、实行的办法等。

如《资政新篇》的内容,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

程度--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

范围--包括地域、领域等。

如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以往的危机相比,就具有范围广(波及地域广、涉及的经济部门多)的特点。

性质--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双重性质、性质发生变化等。

如西班牙内战开始时属政府与叛乱势力的内战,后由于德国干涉而发展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影响--影响的广度、深度,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

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会议的影响直至今天,并将继续影响中国,因此该会议具有影响深远的特点。

范例运用:
[例]材料1: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
材料2:19世纪30年代英国制定了新的《济贫法》,并推行了以"救济大量贫民、失业者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保障措施。

但在当时,英国国民充斥着自由放任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认为……国家不负担救济和帮助贫穷者的责任和义务。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形式也以自愿为主……在1908年之前,英国始终没有一个由政府管理的公共养老金计划。

材料3: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已经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国家,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婴儿出生时,产妇的医疗费用由国家负担,还可以得到一定补贴。

16岁以前的公民每周有补助,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

职工患病可以免费得到治疗,失业后有救济金,退休后有养老金,死亡后其家属还能得到抚恤金。

(1)依据材料2,分析英国政府为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3,概括二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

[解析]第一步,审清设问。

第(1)问要求回答的是"措施"及其"特点",问题主体是"解决材料1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有两个限制性条件,即回答依据(材料2)、采取措施的力量(英国政府)。

第(2)问要求回答的是"特点",问题主体是发达国家福利制度,限制性条件是回答依据(材料3)、时间(二战后)。

第二步,套用"答题模板"。

材料2、3都重点介绍了英国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第(1)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从做法上总结(自愿原则);第(2)问的"特点",根据材料并结合答题模板,主要从依据、涉及面方面总结。

第三步,提取材料中的信息"以自愿为主""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

[答案](1)措施:推行社会保障措施。

特点:以自愿为主。

(2)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障;保障的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