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最新word版初中生物《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精品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模型进行生物学研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根本过程;学习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进行生物研究活动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细胞分裂的意义。
难点:“研究细胞体积与外表积的关系〞活动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以及在分裂中的变化。
三、课前准备1.事先安排同学演示实验并录像2.细胞分裂过程的动画、视频材料和细胞分裂时染色体运动的动画3.教材第54页的“建议活动〞的图片教学步骤4.利用铜丝作模型,来理解染色体、染色质。
5.放射虫通过分裂繁殖后代的视频资料体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相同的细胞,为什么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这就是下节课细胞的分化中要讲的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构思就是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的优化组合,将教师与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给大家,通过传授和启发教学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到达掌握知识技能,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动物细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2.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根本结构。
3.掌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并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熟练掌握制片的过程及动物细胞的结构。
2.通过比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知道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2.识别动物细胞的根本结构。
【教学难点】比拟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课前准备课件、相关实验材料用具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严重腹泻时我们需要输入0.9%的生理盐水为人体补充水分,清洗伤口也可以用0.9%的生理盐水,这是因为生理盐水的渗透压与人体血液近似,可防止人体细胞失水皱缩或吸水涨破。
《3.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的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第3章细胞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一、是与学生共同研究:“细胞为什么这么小?”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加以解决,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较小的细胞与其物质代谢的关系;二、是与学生共同探讨细胞分裂的过程,感知生物体为什么能够生长的原因,由于知识抽象难懂,所以宜采取图片讲解或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一、“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这部分内容安排两个活动,教师做好组织和引导,通过活动体会理解,形成知识的联系和迁移。
第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活动与讨论,让学生学会了尝试运用模型方法进行生物的研究;学习了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方法,更锻炼了山区孩子的合作学习、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尽管表现可能会不够尽人意。
由于学校条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二个活动采用多媒体放映《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的学生实验,让学生有着身临其境的感受,得到与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类似的、相差不大的效果,让学生能够更加体会细胞体积小的主要原因。
主要内容二、“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在此之前学生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会感到抽象,难以理解。
采取课件动画形式演示及图片讲解双管齐下,化抽象为形象直观,使学生能够联系和迁移知识,理解知识。
一、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2、说出细胞分裂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动画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提高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比观察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图片、动画等,提高对比观察、分析思维、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体会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及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
【教学重点】1、细胞分裂的过程。
2、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教学难点】理解细胞为什么这么小的原因和意义;尝试解释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3.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a.细胞分裂与癌症:研究细胞分裂异常导致的癌症现象,了解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原因,探讨癌症的防治方法。
b.细胞分裂与遗传:研究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配规律,了解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探讨基因突变及其对生物体性状的影响。
c.细胞生长与组织修复:研究细胞生长在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作用,了解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4.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注生物科学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及意义,细胞生长的概念及意义。
难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
解决办法:
1.对于细胞分裂的过程,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多媒体教学资源,生动展示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同时,结合实例讲解,如通过洋葱根尖装片观察有丝分裂,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细胞分裂过程。
2.细胞分裂的过程: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其中以有丝分裂为例,介绍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细胞质分裂四个阶段。
3.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是生物体生长发育、修复损伤和繁殖后代的基础。
4.细胞生长的概念: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从小到大,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
5.细胞生长的意义: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为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如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等。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分裂和生长在生物体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与教师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4.巩固练习(5分钟)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3)doc

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能力目标1.让学生学习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
2.培养学生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与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如实的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和根据数据获得结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活动中的分工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细胞保持较小体积的原因。
难点: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数据的处理、结论的获得。
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讨论探究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学生每小组准备直径为1c m、2c m、3c m、4c m的四个立方体。
2.教师准备一个表面染为红色的大白萝卜。
3.多媒体辅助教学(自制课件)五.课时安排本节内容教学时间为2课时,其中细胞为什么这么小?1课时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1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那么,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有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展示课件:讨论题1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婴儿→成年人,细胞在数量和体积上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讨论、回答: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教师转承: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体积增加并不明显,但细胞的数量确实大大的增多了。
生物体数量的增多主要是靠细胞的分裂,这就是我们第3节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新课教学板书课题: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师讲述:要知道细胞为什么要分裂,以及细胞怎样分裂的知识,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有关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一些知识。
课件展示:洋葱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彩色图片教师引导:这是前面同学们观察过的三种细胞,请同学们识别一下。
(学生每识别一个,教师标一个名称)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你是在哪里观察到这些细胞的?学生回答:在显微镜下。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第二课时)导学案

第三章细胞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并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2、说出动植物细胞分裂的主要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2、通过模型方法进行生物学的研究,尝试通过识图初步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二、难点:染色质、染色体等概念及其在分裂过程中的变化。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利用10分钟时间阅读教材P51—P52,用笔画出重难点,然后研读教材完成自主学习问题;2、研读教材时,找出疑难问题并在“我的疑惑”栏做好记载,以备课上讨论解决;3、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学会并描述动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总结出其特点及意义,完成问题探究。
4、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当堂达标,教师评阅,反馈信息。
【知识链接】1、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2、动、植物细胞结构及模式图。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1.细胞分裂的概念:2.细胞分裂的过程:(1)动物细胞分裂时,先是;然后,细胞中央部分的从四周逐渐向内,最终使一分为二,每部分细胞质中含有一个,从而使一个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2)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成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后,在两个新细胞核之间的细胞质中形成新的,并产生新的,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新细胞。
3.细胞分裂的特点:(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经过而数量倍增,并且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新细胞核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
4.细胞分裂的意义:(繁殖、生长、更新衰老死亡的细胞)(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进行;(2)多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不仅与有关,而且能促进新个体,使生物不断,从而保证生物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我的疑惑】【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总结)1、描述动、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并简单绘出示意图。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3章第3节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12/11/2021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第四页,共十八页。
知识点1
知识点2
3.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植物细胞分裂时,当细胞核分裂为两个新的细胞核后,在两个新细胞核之 间的细胞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并产生新的细胞壁,从而使一个植物细胞
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
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4.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经过复制而数量倍增,并且平均 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这样保证新细胞与亲代(qīndài)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规律总结 细胞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不利于物质交换。
12/11/2021
第二页,共十八页。
知识点1
知识点2
【例1】 较小的细胞(xìbāo)与较大的细胞(xìbāo)相比(
)
A.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大 B.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大
C.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D.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不确定
解析 较小的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较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答案 C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十八页。
考点(kǎo diǎn)1
考点(kǎo diǎn)2
考点(kǎo diǎn)3
12/11/2021
第十五页,共十八页。
教材问题详解
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讨论题 1.立方体的体积增大(zēnɡ dà)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示 细胞大小会影响(yǐngxiǎng)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2.细胞大小与细胞的物质扩散有什么关系。1. 根据课本中有关细胞分裂图来描述细胞分裂的大体过程
Image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十八页。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3.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课件

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
用刀将酚酞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 2cm、3cm的立方体。
同时浸泡 到NaOH溶 液中。
10min后,将 三块琼脂切 成两半。
观察三个琼 脂浸透的情 况并测量着 色与未着色 的厚度。
注意事项:
氢氧化钠溶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腐蚀性。操作时要避 免氢氧化钠溶液接触皮肤和眼睛,更不能入口。若泼洒 出来,要立即报告老师,并用清水冲泼洒处15分钟。
第三章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 而增殖
北师大版 生物七年级上
第3节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模型实验法研究“细胞为什 么这么小” 教学难点: 1.活动“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中预测的提出、 数据的处理和结论的获得; 2.活动“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通过类比得出 结论。
科学家研究大象和小鼠的细胞时发现,大象虽然身 体庞大,但它的细胞与小鼠细胞的大小没有明显差 异。
实验现象:
三块琼脂块的着色厚度相同,体积越 大,渗透到琼脂块里面的时间越长, 即氢氧化钠在不同大小的琼脂块中的 扩散速率相同。但是,体积小的未着 色的部分相对较少,体积大的未着色 的部分(主要是中心部分)还很多。
实验拓展、创新
由于本实验所需材料琼脂成本较高,不利于经济不发达地区进行,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简便、便宜的替代品也可较好地显示出实验现象 呢?课前同学们讨论并得出3种:用粉笔+红墨水、米豆腐+红墨水、 果冻+红墨水。同学们分组进行上述实验,请向班级汇报你们的实 验结果。
其实物质在不同大小的立方体中的扩散速率是相 同的,但是,其到达立方体中心所用的时间不同, 体积小的用的时间短。即较小的细胞的表面积相 对较大,有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3.3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教案)

1.在学习过程中体会观察探究的过程。;
2.形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
1.细胞为什么这样小;
2.细胞分裂的过程。
学习难点
1.细胞为什么这样小;
2.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具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计划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2
24
8
3:1
3
54
27
2:1
4
96
64
1.5:1
三、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计算
四、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二、假设细胞中每cm3体积一天需要3克的营养物质。而每cm2细胞膜一天能从外界吸收1克的营养物质。请完成下表,并思考下面问题。
1.细胞的大小会不会影响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2.由此你得到什么启发?得出什么结论?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表面积/体积
每天需要营养物质量(g)
细胞膜每天能吸收营养物质(g)
细胞能否存活
1
6
1
6:1
3
6
能
2
24
8
3:1
21
24
能
3
54
27
2:1
71
54
不能
4
96
64
1.5:1
192
96
不能
六、学生完成学习指导二的内容。
【过度】细胞要生长,细胞越长越大是不是就不能生存了呢?是不是就死亡了,那新的细胞是怎么产生的呢?
科学家研究大象和小鼠的细胞时发现,大象虽然身体庞大,但它的细胞与小鼠细胞的大小没有明显差异。大象身体高大,是因为它的身体的细胞数量多。细胞体积为什么这么小?细胞数量为什么这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相同
大象细胞 20~40微米
大象细胞数目
= 小鼠细胞数目 ×10万
细胞体积为什么 这么小?
研究细胞体积与表面积的关系
1cm
2cm
3cm
4cm
实验数据:
边长/cm 表面积/cm2 体积/cm3 表面积/体积
1
2 3 4
6
24 54
96
1
8 27
64
6:1
3:1 2:1
体积较大的细胞与体积较小的细胞之间的比较:
1.体积较大的细胞需要获取更多的营养物质,但 也会产生更多的废物。
2.体积较大的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小, 细胞膜不一定能够获取足够的物质和能量。
3.体积较小的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相对较大, 能够保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 能量。
3:2
讨论:
1.立方体的体积增大时,表面积与体积 之比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答:立方体的体积外界的物 质交换?
答:会。细胞越小,其表面积相对越大,细 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面积越大。
建议活动
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 扩散的关系
模拟建议活动
我们用白萝卜块代替琼脂块, 用蓝墨水代替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