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简答题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简答题

国家开放大学文学概论形考作业-简答题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作业《文学概论》简答题1、陌生化是指俄国形式主义对于语言的阻拒性、反常性的强调,它意在打破人们在经验中形成的惯常化、自动化反应,使人重新关注周围的世界,带着惊奇的眼光和诗意的感觉去看待事物,它是文学性艺术性的真正源泉。

2、期待视野是作为接受主体的读者在阅读之先或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在心理上形成的一个既成的心理结构图式。

3、文学风格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展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4、文学文本又称本文,是指由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本身,它是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和形象系统,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的多层次审美结构。

5、文学批评模式及其方式(1)文学批评模式是指特定的文学批评体现出来的理论原则、独特要素及其组合方式。

(2)文学批评模式主要有传记批评模式、社会历史批评模式、心理分析批评模式、语言批评模式、文化批评模式等1、什么是共鸣?(1)共鸣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

(2)通常有两种不同情形:一是指读者与文本作者发生共鸣,二是指读者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3)共鸣是阅读过程中读者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功能达到强烈程度的表现(4)同时也离不开读者对文本意蕴的深入的感受和理解。

(5)因此,共鸣是文学阅读的高峰。

2、什么是作者角色?(1)作者角色是指作者处于文学写作状态的介于现实与审美之间的想象或虚拟型人物。

(2)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设想,自己属于某种既非现实个人也非作品人物的特殊角色,从而可以灵活地时而化身为作品人物,时而抽身出来充当旁观者。

3、什么是文学阅读?(1)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过程。

(2)这一过程包括发生、发展、高潮和后效四个阶段。

(3)文学阅读具有消费、鉴赏与认知等功能,体现出个体意义、社会意义和世界意义。

(4)文学阅读状况包含高雅文本阅读、大众文本阅读和民间文本阅读三种状态。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文学概论简答题【范本模板】

文学概论简答题备注:照复习笔记上的简答题少几道,大家自己对照一下吧1.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系统研究、论说。

①学科归属: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研究其规律、特点、属性等,包括三大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②对象和任务看:对象是文学,文学是以作品为核心的整个活动,包括世界、作家、作品、读者;任务:1)性质论2)关乎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3)关乎创作的规律和探讨4)文学理论是对作品的研究5)关于文学接受规律的探讨③从品格看: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1)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现象的归纳总结概括2)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文学理论具有较鲜明的价值取向:褒贬、扬抑、肯否。

价值取向秉持的原则:1)民主性:对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利益2)科学性:严谨地论说、摆事实、讲道理、有逻辑性、学理性、体系性3)现代性:把古代的进行现代的转型,将西方的进行融化。

2.文学理论的形态为什么是多样的,试举一例说明其研究文学的角度、思路依据:①对象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多因素的②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是多样的.举例:P8—103.阐述文学作为活动的属性文学活动由四个要素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世界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主要指文学活动反映得客观世界、主观世界;作者用自己的能力和才华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是文学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读者具有再创造性质。

(各要素都有关于自己内容的常识,可以添加到答案中P30-35)4。

试述文学的发展规律有两种情况:①从宏观上看:文学活动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成正比;②从微观上看,文学活动的发展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成反比,表现在:1)经济落后,某一文学类型繁荣,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或答: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

)2)18世纪法国不如德国,但文学与哲学上更有成就(或答: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成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概论简答题

文学理论定义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产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文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

文艺学包括广义的文艺学和狭义的文艺学,上面所说的是广义的文艺学,狭义的文艺学主要就是指文艺理论关于文学起源和本质的几种观点:(1)生活反映论文学本质观。

主要是指从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包括模仿说,镜子说,再现说。

模仿说的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该学派主张艺术是对自然和生活的模仿,自然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2)情感欲望论文学本质观。

主要指从文学与作家心里的情感的角度去观察问题,包括情感说,游戏说,欲望说。

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席勒,认为艺术产生于人的精力过剩时的游戏冲动,艺术审美这种游戏冲动偏重于外观与形式的把握,艺术的目的就是创造活的艺术形象,艺术的本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游戏。

(3)语言形式论的文学本质观。

主要指从文学与语言形式的角度去观察文学问题,主要包括形式说,结构说,符号说。

(4)巫术宗教说、雷纳克提出艺术起源于原始人交感巫术的论点,认为原始艺术实际上是巫术的一种,目的是祈求狩猎的成功。

(5)马克思生产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毕歇尔、希尔恩。

首先,劳动是原始艺术最主要的表现对象。

其次,史前艺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劳动生产活动的印记。

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构成整体与文学活动过程;文学理论具体研究文学的本质特征、存在形态、创作过程、阅读欣赏、发展演变等文学基本问题。

1、从构成论的角度看,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由艺术家、作品、世界、欣赏者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整体。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

文学概论章节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A. 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B. 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C.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运用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位学者提出了“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观点?A. 亚里士多德B. 弗洛伊德C. 马克思D. 莎士比亚答案:C3. “文学四要素”包括以下哪些?A. 作者、作品、读者、社会B. 情节、人物、环境、主题C. 语言、风格、结构、意象D. 叙述、描写、对话、抒情答案:B4. 以下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哈姆雷特》C. 《百年孤独》D. 《等待戈多》答案:A5. “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指导读者如何欣赏文学作品B. 分析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C. 评价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性、情感性、思想性和审美性。

形象性是指文学作品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

情感性是指文学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传达作者的情感体验。

思想性是指文学作品蕴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和社会问题。

审美性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2. 论述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认知功能,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自我。

其次是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传达正面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迪和道德教化。

再次是审美功能,文学作品提供审美体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最后是娱乐功能,文学作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愉悦和放松。

3. 请解释“文学流派”这一概念,并举例说明。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具有共同文学观念、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的作家群体。

例如,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注重人物性格的深入刻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简答题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简答题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之简答题一、简答题1、文学观念为什么是发展变化的?答:文学观念是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它永远是发展变化的。

其原因是:(1)时代的原因。

不同的时代由于社会的需要不同,会产生不同性质的文学。

所谓:文变染乎世情。

兴系乎时序,世情,时序的变化推动了文学的变化。

文学变化发展了,文学观念也跟着变代发展。

(2)文学自身的变代。

根据考察,文学与其他艺术一样,有自身的变代运动,这就是由再现到表现,再由表现到装饰,一般总是这样螺旋式发展。

文学自身的这种运动。

(3)不同群体不同地位的人,观点不同,对文学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以上三点是文学观念不断发展变代的原因2、文学是什么?答: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情感的语言艺术。

4、什么是符号论的文化教育定义?答:符号论认为,文化教育是人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产生的具有意义的精神产品,它不同于广义和义的文化教育定义。

5、文学的文化意义是什么?答: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惮憬人类的末来。

6、文学与科学文化教育关系是怎样的?答:文学(包括艺术)与科学文化教育(我们这里指的自然科学)是不同的,文学的中心问题首先是人,人的感受,情感,愿望和理想,科学的中心问题则主要是自然世界,科学也研究人自身,但在科学中,人主要作为一种自然而进放科学的视野。

文学和科学都要揭示世界的奥秘。

文学与科学都追求真美,但文学追求的真是人的情感的真,科学则追求规律的真,科学在必须选择时,它选择真而牺牲美,文学则在真与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单一的选择。

但是,文学与科学文化化中,科学文化以它的理性智慧的知识性和深刻性塑造了文学家,进而促进了艺术文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从某些方面启示艺术文化的开展。

反之,艺术文化以它的情感智慧,影响科学家的精神世界,给科学的发展带来动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从而促进科学的发展,文学与科学永远是关联在一起的,文学与科学一样参与了开发世界的统一过程。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文学的根本特征是()。

A. 社会性B. 艺术性C. 思想性D. 历史性2. 下列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A. 威廉·莎士比亚B. 弗朗茨·卡夫卡C. 列夫·托尔斯泰D. 詹姆斯·乔伊斯3.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

A. 文学的形式B. 文学的内容C. 文学的传播D. 文学的创作过程4. 诗歌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 抒情性B. 叙事性C. 议论性D. 音乐性5.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型作品是()。

A. 《百年孤独》B. 《追风筝的人》C. 《动物农场》D. 《了不起的盖茨比》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 描述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并给出一个例子。

3. 阐述文学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2. 分析《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人物形象。

3. 讨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四、作文题(共20分)以“文学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A4. C5. A二、简答题1.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和政治现状的批判,以及对超自然和神秘事物的兴趣。

它倾向于表现个人理想和追求,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并常常表现出对传统规范的反叛。

2. “象征”是文学作品中用以代表或暗示其他意义的手法。

例如,在《老人与海》中,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斗争,以及人类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文学批评的作用在于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价和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它还能促进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通过批评和讨论,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和思考,同时也为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实践基础。

三、论述题1. 小说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娱乐B. 教育C. 宣传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位不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马克·吐温D. 弗朗茨·卡夫卡3. “文学是人学”这一观点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B. 文学作品应反映人的精神状态C. 文学批评应关注作者的个人经历D. 文学研究应关注文学的社会功能4. 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现实主义文学?A. 《安娜·卡列尼娜》B. 《悲惨世界》C. 《百年孤独》D. 《战争与和平》5. 诗歌的韵律美主要体现在:A. 押韵B. 节奏C. 音调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7. 描述文学批评的几种主要方法。

8. 解释什么是“文学的多义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文学作品的接受过程及其特点。

10. 以一部文学作品为例,分析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四、案例分析题(共30分)11. 阅读以下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

(此处应提供文学作品片段)文学概论答案一、选择题1. D. 以上都是2. C. 马克·吐温3. A. 文学创作应以人为中心4. C. 《百年孤独》5. 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6. 文学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文学不仅反映社会现实,也对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可以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同时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

7. 文学批评的主要方法包括:文本分析、历史批评、心理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批评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

8. “文学的多义性”指的是文学作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于文学作品的开放性和读者的主观性,不同的读者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作品,得出不同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简答题
1、简要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1)情境交融;(2)虚实相生;(3)感会于心;(4)韵味无穷。

2、简要阐释文学的基本属性。

①文学呈现为语言蕴藉;②文学表现个体生存体验;③文学再现社会境遇。

3、简单阐释再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再现型文本是注重客观地和理智地呈现社会事物并讲究细节逼真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客观性、理智性、细节逼真性。

4.、简要说明文学媒介演变的主要历史阶段
1.口语媒介;
2.文字媒介;
3.印刷媒介;
4.大众媒介;
5.网络媒介。

5、简单阐释大众文化文本及其特征。

大众文化文本是工业化和都市化以来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传输的、注重满足普通市民的日常感性愉悦需要的文学文本。

它的特征是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文体的流行性和模式化、故事的类型化、观赏的日常性、效果的愉悦性。

6、简要说明文学文本层面要素。

(1)语言层;(2)形象层;(3)意蕴层;(4)余意层;(5)衍意层。

7、简单阐释表现型文本及其特征。

表现型文本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8、简单阐释文学的特征。

①文学是一种语言性作品;②文学的语言富有文采;③文学要表情达意。

9、简单阐释象征型文本及其特征。

象征型文本是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

它的特征有暗示性、说理性和待解性。

10、简单阐释高雅文化文本及其特征。

高雅文化文本是体现知识分子的个体理性沉思、社会批判或美学探索旨趣的文学文本。

它的特征是语言形式创新、表现社会关怀、呈现个性化趣味。

11、简要回答文学意象的特征
①指意性②暗示性③朦胧性
12、简要阐释文学媒介的特点。

文学媒介的选择和运用在特定语境里总是关涉文学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

特点:①涉义性;②物质性;③中介性;④语境依托性。

1、简述历史上的文学批评论。

①第一,批评是艺术说。

②第二,批评是科学说。

③第三,批评是兼容说。

④第四,批评是意识形态说。

2、批评者具备的主体条件是什么?
①审美感受力。

②理性分析能力。

③文学史眼光。

3、小说的时空情境是如何构成的?
①叙述时间既遵循时间的客观性,同时赋予人的主观感觉因素,是客观时间与主观时间的矛盾统一。

②小说中的空间是叙述空间。

叙述空间不是纯客观的空间,是由作家选择的地域范围、景致器物、社会环境、文化氛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而构成的。

③叙述空间与叙述时间紧密相连,叙述空间要在特定的时间段中伸张延展,叙述时间也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连绵持续。

叙述空间的各个因素和叙述时间的不同类型相组合,就创设建构出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虚构性的动态立体的时空情境。

4、简要阐释文学阅读中读者的主体条件。

①阅读期待;②语言阅读;③形象感受;④意蕴体味。

5、举例说明散文“结构形散神聚”的特点。

①散文的“散”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而神聚”。

②“形散”指散文结构自由随意,不拘成法;“神聚”是散漫的材料、形式、手法等都被统一的主题、情感、意蕴所凝聚。

所以,形散是散文外在的表象,神聚才是散文内在的精髓。

③举例。

6、心理分析批评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第一,以揭示文学活动中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动机为目的,文本语言的隐意内容成为批评关注的对象。

②第二,心理分析批评的途径是“症候”分析。

7、简要阐述文学阅读过程中处于高潮阶段的几种基本情况。

①共鸣;②净化;③领悟。

8、文学为什么能与影视汇通?
①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汇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

②其次,小说这门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

③再次,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场景的自觉运用。

9、简要阐述文学阅读的一般过程。

①发生阶段;②发展阶段;③高潮阶段;④后效阶段。

10、文学批评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①反复阅读文本。

②寻找突破口。

③条理化。

④确定结论。

⑤文字表述。

11、文化批评模式中包括哪几个批评流派?
①解构主义。

②新历史主义。

③女性主义。

④西方马克思主义。

12、戏剧文学有哪些特征?
①戏剧文学的语言具有个性、动作性并富于潜台词。

②戏剧文学的人物、行动、情节、场面都要高度集中,因此要有分幕分场、紧凑浓缩的戏剧结构。

③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在特定戏剧情境中,两种力量之间相互作用尖锐对抗的过程及结果。

戏剧冲突是体现戏剧性的最高形式,是戏剧文学最基本的审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