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大纲纲要及主机设备具体工作原理.doc
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简单介绍讲课教案

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设备和工作原理简单介绍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和工作原理简介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No.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No.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No.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AQC炉和PH炉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余热锅炉发电的工艺流程

余热锅炉发电的工艺流程主要用于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如水泥窑、冶金炉、垃圾焚烧炉等排放的烟气)中的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
以下是一个通用的余热锅炉发电工艺流程概述:1. 烟气进入:- 高温烟气从工业生产设备(例如冶炼炉、煅烧炉或垃圾焚烧炉)的烟气出口引出,经过管道引入余热锅炉。
2. 烟气换热:- 在余热锅炉内部,烟气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流动,依次流经过热器、蒸发器和省煤器等不同受热面。
- 过热器:用于将饱和蒸汽进一步加热成过热蒸汽,提高其做功能力。
- 蒸发器:利用烟气的热量将送入的软化水转化为蒸汽。
- 省煤器:预先加热锅炉给水,减少后续阶段燃料消耗。
3. 水循环系统:- 给水系统:软化后的水首先经过除氧器去除溶解氧,然后由给水泵加压送往省煤器预热。
- 汽水分离与循环:从蒸发器出来的湿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的蒸汽送至过热器,而分离出的水则由热水循环泵重新送回蒸发器加热循环使用。
4. 蒸汽动力转换:- 经过过热器加热形成的高温、高压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驱动汽轮机转子旋转。
5. 发电环节:- 汽轮机的转动通过联轴器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从而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发出电能并接入电网。
6. 烟气排放:- 烟气在完成热量交换后,温度已经大大降低,通常会经过除尘设备进一步净化后,由引风机引导至烟囱,最终安全排入大气。
7. 辅助系统:- 同时包括冷却水系统、纯水制备系统、锅炉给水处理系统、以及烟气处理系统等,确保整个发电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每个具体的余热发电项目可能会根据其来源热源的特性和需求有所不同,但核心原理都是通过热交换来提升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和能源再生的目的。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

5、水处理设备。
6、循环冷却设备。
7、DCS控制设备。
余热发电是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热能通过余热锅炉转化为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通过汽轮机做功从而拖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的一个能量转化热量转化为蒸汽热量,被加热的蒸汽进入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拖动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三大设备:余热炉+汽轮机+发电机
这项节能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钢铁企业生产环节(如:炼铁、炼钢、烧结、轧钢和冲渣)产生的大量低值或废弃的热能进行发电,给每个钢铁企业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粗略估计一个年产钢铁500万吨的企业全部可利用发电的余热,全年约可发电2亿度电,可为企业增收8000万元。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一项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推广的节能技术
低温余热发电
纯低温余热回收发电技术与大中型的火力发电不同,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是通过回收钢铁、水泥、石化等企业几乎每天都在持续不断的向大气环境中排放的温度低于300~400℃的中低温的废蒸汽、烟气所含的低品位的热量来发电,它将企业在生产环节产生的低品位的或废弃的热能转化为高级能源——电能,因此它是一项变废为宝的高效节能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是在高效换热器和低温非标汽轮机方面的重大突破和进展,这些专利技术(共7项专利)可以成功地直接将低品位的余热转换成电能,不仅建厂投资成本低,而且经济效益显著,为大型企业余热回收利用、节能降耗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窑头采用余热锅炉(或热交换器),简称为AQC炉,国内都为立式;国外也是。
2、窑尾采用余热锅炉(或热交换器),国内大多采用的是立式,简称SP锅炉,安徽海螺川崎工程有限公司采用的是卧式,简称PH锅炉;国外为卧式。PH锅炉换热端差约为10℃,而SP锅炉的换热端差接近30℃。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纯低温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是直接利用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进行余热回收发电,无需消耗燃料,发电过程不产生任何污染,是一种经济效益可观、清洁环保、符合国家清洁节能产业政策的绿色发电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前景。
工艺流程(见附图):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No.2闪蒸器出水集箱,与出水汇合,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223℃)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炉汽包和No.1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进入No.1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三级后做功,而№.1闪蒸器的出水作为№.2闪蒸器闪蒸饱和蒸汽的热源,№.2闪蒸器闪蒸出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机第五级后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特点:一、余热锅炉: AQC炉和PH炉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余热发电生产工艺

•空冷岛系统:
• 直接空冷系统,又称为空气冷却系统,它是一种以节水为目的火电厂冷却 技术,是一种以空气取代水为冷却介质的冷却方式,是指汽轮机的排汽直接进 入空冷凝汽器用空气来冷凝,空气与蒸汽进行热交换,所需的冷却空气通常由 机械方式供应,其冷凝水由凝结泵排入汽轮机组的回热系统,采用空冷系统的 汽轮发电机组简称空冷机组。
•给水泵的扬程:
• 给水泵的扬程应足够克服汽包压力、开启安全阀的多余 压力、管路阀门和省煤器等的水力阻力以及供水的几何高 度。
(二)汽轮机及附属系统
•定义: •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热力势能转换成机械能,借以拖动其他机械转动的原动 机。 •汽轮机及辅助装置: • 为保证汽轮机安全经济的进行能量转换,除汽轮机本体外,还需配置若干 附属设备,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通过管道、阀门等附件连成辅助系统,再由各 种功能的系统组成一个整体,称为汽轮机及辅助装置。 •汽轮机规范: •型号:C12-3.43\0.8型 •型式:中温中压、单缸、冲动、空冷抽汽凝汽式 •额定功率:12MW •额定转速:3000r/min •主汽温度:435℃ •主汽压力:3.43MPA •工业抽汽压力:0.8MPA
•发电机启动前检查完毕后做以下试验:
•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与灭磁开关分合闸试验; • 发电机出口断路器与灭磁开关联动试验; • 汽机主汽门与与发电机出口开关的联跳试验; • 机电联系信号试验。
•发电机并网条件:
• 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同; • 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等; • 发电机电压相位与系统电压相位相同。
•技术参数:
• 吸收塔进口烟气量:100000 Nm 3\h • 吸收塔直径:4000m m • 塔顶烟囱直径:2000m m • 吸收塔总高度:40m • 喷淋层数量: 3层
余热发电系统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流程:(19)余热发电系统本方案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与双压系统和闪蒸系统相比,单压系统流程相对较简单,当设计选择的锅炉能完全吸收烟气放出的热量时,采用单压设计更为合理,系统内不同参数的工质较少,控制操作都更简单,窑头锅炉和汽轮机设备造价降低,系统管路减少,投资相对更省。
结合本工程的生产规模及投资环境,拟采用单压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该技术不使用燃料来补燃,因此不对环境产生附加污染,是典型的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较低,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高,运行成本低,日常管理简单。
综合考虑本工程2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头、窑尾的余热资源分布情况和水泥窑的运行状况,确定热力系统及装机方案如下:系统主机包括一台PH余热锅炉、一台AQC余热锅炉和一套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① 据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冷却机废气排放温度的分布,在满足熟料冷却及工艺用热的前提下,采驭中部取气,从而提高进入窑头余热锅炉-AQC炉的废气温度,减少废气流量,在缩小AQC炉体积的同时增大了换热量。
并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循环热效率。
在窑头冷却机中部废气出口设置窑头余热锅炉AQC炉,该锅炉分2段设置,其中I段为蒸汽段,II段为热水段。
AQC炉II段生产的150°C热水提供给AQC炉I段及PH锅炉。
AQC炉I段生产的1.6MPa- 320。
C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与窑尾余热锅炉PH炉生产的同参数过热蒸汽合并后,一并进入汽轮机作功。
汽轮机的凝结水进入余热锅炉AQC炉I工段,加热后分别作为锅炉给水进入余热锅炉SP炉、余热锅炉AQC炉的I段。
②PH余热锅炉:在窑尾预热器的废气出口管道上设置PH余热锅炉,该锅炉包括过热器和蒸发器,生产1.6MPa-320℃的过热蒸汽,进入蒸汽母管后通入汽轮发电机组,出PH余热锅炉废气温度降到180-200℃,供生料粉磨烘干使用。
PH锅炉热效率可达35%以上。
③汽轮发电机组:上述二台余热锅炉生产的蒸汽共可发电4100kW,因此配置4500kW凝汽式汽轮机组一套。
新线余热发电热力系统、主机设备原理介绍

纯低温水泥余热发电技术三种热力系统设计的比较前言纯低温水泥余热发电技术热力系统的设计是项目起步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何最优、最合理的设计选择不仅直接反映在系统整体效率高低上,系统是否能最大限度地回收热能并转化为电能,而且还表现在系统是否适应水泥窑系统工况波动的影响,是否具备长期稳定运行的条件。
一、热力设计的主要原则与指导思想选择设计出针对新型干法预分解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热力系统的基本原则:力求简单合理、稳定安全、经济高效,尽最大限度回收热能并转化为电能,且尽可能实现窑、发电系统“互补互利”,发电系统能够长期稳定运行的控制思想。
主要原则、指导思想:1、水泥生产企业中水泥生产是主业,余热发电是辅业,因此余热电站热力系统设计应以不影响水泥生产为原则;2、余热电站应能保证运行安全、稳定、可靠,同时考虑技术指标、经济指标的先进性;3、首先满足水泥生产过程中原燃料烘干对余热的需求,其次按最大限度的回收余热并使其有效地转化为电能来确定技术设计;4、不违背国家产业及产业调整政策,通过最大限度地追求节能、降耗达到降低水泥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余热发电设计与火力发电设计的区别为实现这一原则,热力设计必须“量身定做”、“合体裁衣”,设计出适应水泥窑工况、针对性强的余热发电热力系统,而不能简单地套用普通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余热发电与火力发电两者之间因为热力资源的不同、热力资源利用程度的不同、汽轮机运行控制方式的不同等,控制思想也不尽相同:火力发电要求蒸汽参数高、自主控制性强,而余热发电则要求蒸汽参数低、适应性强。
如果简单地套用火力发电系统,势必会造成工艺过于复杂,设备多自耗电增加,热损失增大,难以适应水泥窑工况等问题,从而导致系统效率下降,工况不稳,即使能够勉力运行,也会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各种工况波动所造成的工艺故障、事故导致被迫解列停机次数的增加,从而无法实现稳定运行。
三、三种针对性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热力系统的比较目前针对性强、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热力系统有三种:单压不补汽热力系统、双压单级补汽热力系统、应用闪蒸技术补汽式热力设计。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简单)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余热发电余热发电是一种通过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的环保型能源利用技术。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减少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对于推动工业节能和环保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工艺流程余热发电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余热回收、余热蒸汽与受热水循环、加热循环、排气、冷凝等环节。
1.余热回收:利用余热回收装置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量进行回收。
通常,余热回收设备采用高效传热器,将低温余热转化为高温余热。
2.余热蒸汽与受热水循环:余热回收后的高温余热通过传热器传导至工作介质,常用的介质为蒸汽和循环水。
3.加热循环:高温介质在加热器中进一步加热,增加介质的温度和压力。
4.排气:未能转化为电能的高温气体排放至大气中。
5.冷凝:过热蒸汽在冷凝器中冷却,将过热蒸汽转化为高压饱和水,该水通过泵在再次流入传热器,开始新一轮回收。
电能输出余热发电产生的电能主要经过调节和控制后输出,可以用于工厂内部用电和向电网输送电力。
主机设备工作原理简介余热发电主机设备包括涡轮发电机、减速器、发电机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备。
以下是它们的工作原理简介:涡轮发电机涡轮发电机是余热发电设备中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是将高速旋转的轴承通过机械装置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其工作过程如下:1.涡轮叶片接受高压、高速蒸汽的冲击,启动涡轮的旋转。
2.涡轮的旋转通过轴传动减速器。
3.通过减速器就可以将转速降低到发电机的工作转速。
4.通过发电机控制系统控制输出的电压和频率,即可输出电能。
减速器减速器是涡轮发电机降低转速的一个重要设备,其工作原理如下:1.接收涡轮发电机传来的高速轴,降低转速。
2.转速降低之后,将轴的转速与电机控制系统的要求匹配,实现电能高效输出。
发电机控制系统发电机控制系统是整个余热发电设备的监控和控制中心,其工作原理如下:1.接收来自涡轮发电机的反馈信号,对电压和电流进行监控和调节。
2.通过反馈系统调节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工作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及主机设备工作原理
工艺流程 :凝汽器热水井内的凝结水经凝结水泵泵入闪蒸器出
水集箱,与出水汇合 , 然后通过锅炉给水泵升压泵入AQC锅炉省煤器进行加热 , 经省煤器加热后的水(167 ℃ ) 分三路分别送到AQC炉汽包,PH 炉汽包和闪蒸器内。
进入两炉汽包内的水在锅炉内循环受热, 最终产生一定压力下的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 . 进入闪蒸器内的高温水通过闪蒸技术产生一定压力下的饱和蒸汽送入汽轮
机后三级做功,做过功后的乏汽经过凝汽器冷凝后形成凝结水重新参
与热力循环。
生产过程中消耗掉的水由纯水装置制取出的纯水经补给
水泵打入热水井。
主机设备性能及原理:
一、余热锅炉 : AQC 炉和 PH炉
AQC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立式,锅炉由省煤器、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等构成。
锅炉前设置一预除尘器(沉降室),降低入炉粉尘。
废气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以增大换热面积、减少粉尘磨损的作用。
锅炉内不易积灰,由
烟气带走,故未设置除灰装置,工质循环方式为自然循环方式。
过热器作用:将饱和蒸汽变成过热蒸汽的加热设备,通过对蒸汽的
再加热,提高其过热度(温度之差),提高其单位工质的做功能力。
蒸发器作用:通过与烟气的热交换,产生饱和蒸汽。
省煤器作用:设置这样一组受热面,对锅炉给水进行预热,提高
给水温度,避免给水进入汽包,冷热温差过大,产生过大热应力对汽
包安全形成威胁,同时也避免汽包水位波动过大,造成自动控制困难。
一方面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另一方面,给水预热后
形成高温高压水,作为闪蒸器产生饱和蒸汽的热源。
沉降室作用:利用重力除尘的原理将烟气中的大颗粒熟料粉尘收
集,避免粉尘对锅炉受热面的冲刷、磨损。
PH 锅炉的设计特点如下: 锅炉型式为卧式, 锅炉由蒸发器、过热器、汽包及热力管道构成,废气流动方向为水平流动, 换热管采用蛇形光管 , 以防止积灰。
因生料具有粘附性,故锅炉设置振打装置进行除灰 , 工质循环为采用循环泵进行强制循环方式。
锅炉工作原理:利用废气加热蒸发设备,使设备内的水变成蒸汽 , 为气轮机提供气源。
二、汽机系统
汽轮机是用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来做功的回转式原动机。
依其做功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两种类
型。
两种型式汽轮机各具特点,各有其发展的空间。
冲动式汽轮机: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仅在喷嘴中发生,而工作叶片只是把蒸汽的动能转变成机械能的汽轮机。
即蒸汽仅在喷嘴中产生压力降,而在叶片中不产生压力降。
反动式汽轮机:蒸汽的热能转变为动能的过程,不仅在喷嘴中发生,而且在叶片中也同样发生的汽轮机。
即蒸汽不仅在喷嘴中进行膨胀,产生压力降,而且在叶片中也进行膨胀,产生压力降。
冲动式与反动式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在于:
冲动式:动叶片出、入口侧的横截面相对比较匀称,汽流通道从入口到出口其面积基本不变。
反动式:动叶片出、入口侧的横截面不对称,叶型入口较肥大,而出口侧较薄,汽流通道从入口到出口呈渐缩状。
最简单的汽轮机单级汽轮机结构如下,工作原理为:
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蒸汽通入喷嘴膨胀加速,此时蒸汽压力、温度降低,速度增加,蒸汽热能转变为动能,然后,具有较高速度的蒸汽由喷嘴流出,进入动叶片流道,在弯曲的动叶片流道内,改变汽流方向,给动叶片以冲动力,产生了使叶轮旋转的力矩,带动主轴旋转,输出机械功,完成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汽轮机分类按热力过程可分为:
1、凝汽式汽轮机:进入汽轮机做功的蒸汽,除少量漏汽外,全部或大部分排入凝汽器,形成凝结水。
2、背压式汽轮机:蒸汽在汽轮机内做功后,以高于大气压力被排入排汽室,以供热用户采暖和工业用汽。
3、调整抽汽式汽轮机:将部分做过功的蒸汽以某种压力下抽出,供工业用或采暖用。
4、中间再热式汽轮机:将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完功的蒸汽,再送回锅炉过热器加热到新蒸汽温度,回中、低压缸继续做功。
按蒸汽初蒸汽分类:
1、低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2、中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3、次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4、高压汽轮机:新汽压力为~;
还有超高压、亚临界压力、超临界压力汽轮机等等。
三、发电机系统
余热发电所用汽轮发电机为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其工作原理:
主磁场的建立:励磁绕组通以直流励磁电流,建立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即建立起主磁场。
载流导体:三相对称的电枢绕组充当功率绕组,成为感应电势或者感应电流的载体。
切割运动:原动机拖动转子旋转(给电机输入机械能),极性相间的励磁磁场随轴一起旋转并顺次切割定子各相绕组(相当于绕组的导体反向切割励磁磁场)。
交变电势的产生:由于电枢绕组与主磁场之间的相对切割运动,电枢绕组中将会感应出大小和方向按周期性变化的三相对称交变电势
四、闪蒸系统
所谓闪蒸,是指高温高压水经节流突然进入一个压力较低的空间,由于该压力低于该热水温度相对应的饱和压力,部分热水迅速汽化,因为汽化反应几乎是在瞬间完成,形象地称之为“闪蒸” 。
闪蒸器就是这样一个完成闪蒸功能的设备。
为了充分利用余热热能 , 它的作用是使锅炉给水保持一定温度 , 并回收热水所附带的热量产生蒸汽做功;其次 , 它还起到闪蒸除氧作用。
五、冷却水系统
冷却水系统的作用主要是为凝汽器及其他冷却设备提供冷却循环用水。
包括三台冷却水泵和一套强制通风冷却塔及相应的冷却水管道等。
三台冷却水泵日常一台备用,采用强制通风冷却塔在场地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另外还可以减少初期投资;但因采用风扇强制通风,故厂用电量增加,同时增加了日常维护工作量。
组成主要有冷却水泵、冷却风扇、集水槽、喷嘴、填料、分离器
和相应的连接管道等。
冷却风扇:对冷却塔内进行强制通风,对冷却水进行强制换热。
喷嘴:将循环冷却水呈水滴状均匀地洒向填料层。
填料:将散水嘴喷射出的水滴在填料的表面形成水膜,增大冷却面积。
分离器:防止散水嘴喷射出的水滴因强制通风造成飞沫损失,从而降低循环冷却水损失。
六、化学水处理系统
㈠纯水装置
纯水装置主要是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来置换出原水中的阴阳离子形成软化除盐水,作为发电系统的补充水,达到减少热力系统结垢与腐蚀的目的。
运行中失效的阳离子树脂和阴离子树脂分别通过盐酸 HCL和烧碱 NaOH作为再生剂进行再生,以恢复树脂交换能力。
工艺流程为:
原水原水箱原水泵多级砂过滤器过滤水箱
阳床阴床纯水箱凝汽器热水井
㈡炉内水处理
为了防止锅炉内腐蚀结垢, 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处理。
通过加药泵向锅炉内加磷酸三钠Na3PO4药品 , 使进入炉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形成不粘附的水渣, 通过连续、定期排污排掉.
给水加药装置所加药品为吗啉和联氨。
吗啉作用是调节给水的PH值. 联氨作用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㈢冷却水处理
冷却水加药装置所加药品为高效缓阻剂和杀菌灭藻剂。
高效缓阻剂
主要作用是防止冷却水系统管道结垢;杀菌灭藻剂主要作用是防止冷
却水系统管道内部及冷却塔水槽内微生物繁殖及粘垢形成,起杀菌灭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