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六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 3.22----4.20 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级六年级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实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我的猜测: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联系,看到的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的形状步骤: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图一图二3、用投影机的光从侧面照射它们,观察记录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观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北斗星”的形状;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形成的影子会不同;在其它星球上观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同。

结论:我认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的星星,离我们有远有近;星座其实是距离不同的、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幕上排列的图像。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及格○待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制作晶体实验报告现象(3篇)

制作晶体实验报告现象(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学习晶体制作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3. 观察不同条件下晶体生长的现象,分析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晶体是一种有序排列的固体,具有特定的几何形状和规律。

晶体生长是指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

实验中,通过改变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条件,观察晶体生长的现象,分析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硫酸铜晶体、酒精、蒸馏水、滴管、烧杯、酒精灯、玻璃棒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放大镜、电子天平、温度计、计时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溶液: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溶解。

2. 调整溶液浓度: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备用。

3. 设置实验条件:将烧杯放置在恒温箱中,控制温度在20℃左右。

4. 滴加溶液:用滴管将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滴入烧杯中,观察晶体生长现象。

5. 记录数据:记录晶体生长的时间、形状、大小等数据。

五、实验现象1. 晶体生长速度:在相同条件下,溶液浓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溶液浓度越低,晶体生长速度越慢。

2. 晶体形状:在不同浓度溶液中,晶体形状各异,如针状、片状、树枝状等。

3. 晶体大小:溶液浓度越高,晶体越大;溶液浓度越低,晶体越小。

4. 晶体颜色:晶体颜色随溶液浓度变化而变化,如蓝色、绿色、黄色等。

六、数据分析1. 温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在恒温箱中,温度对晶体生长速度和形状影响较小,但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晶体生长缓慢或停止。

2. 溶液浓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溶液浓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形状和大小也越大;溶液浓度越低,晶体生长速度越慢,形状和大小也越小。

3. 搅拌速度对晶体生长的影响:搅拌速度过快会导致晶体生长不均匀,甚至形成粉末状;搅拌速度适中,有利于晶体生长。

七、实验结论1. 晶体生长速度受溶液浓度、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2. 溶液浓度越高,晶体生长速度越快,形状和大小也越大;溶液浓度越低,晶体生长速度越慢,形状和大小也越小。

晶体材料生长实验报告(3篇)

晶体材料生长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方法生长晶体材料,观察晶体生长过程,分析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并评估所生长晶体的质量。

实验时间2023年10月15日实验地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晶体生长实验室实验人员实验指导教师:张教授实验助手:李同学、王同学实验参与者:全体实验小组成员实验材料1. 母液:高纯度金属盐溶液2. 晶体生长设备:晶体生长炉、温度控制器、搅拌器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实验方法1. 制备母液:按照一定比例将高纯度金属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母液。

2. 设定生长条件:根据实验需求,设定晶体生长炉的温度、搅拌速度等参数。

3. 晶体生长:将母液倒入晶体生长炉中,开启生长炉,使母液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晶体生长。

4. 观察与记录:使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生长过程,记录晶体形态、生长速度等数据。

5. 晶体分析:使用XRD对晶体进行结构分析,评估晶体质量。

实验过程1. 制备母液:按照实验要求,将高纯度金属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备浓度为0.1 mol/L的母液。

2. 设定生长条件:将晶体生长炉的温度设定为250℃,搅拌速度为100 rpm。

3. 晶体生长:将母液倒入晶体生长炉中,开启生长炉,等待晶体生长。

4. 观察与记录:使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生长过程,记录晶体形态、生长速度等数据。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发现晶体形态逐渐从无序变为有序,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5. 晶体分析:使用XRD对晶体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晶体为单晶,结晶度良好。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晶体生长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晶体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晶核形成、晶核生长和晶体成熟。

在晶体生长初期,晶核形成速度较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晶核数量逐渐增多,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2. 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通过实验,发现以下因素对晶体生长有显著影响:- 温度:温度对晶体生长速度和晶体质量有显著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晶体生长速度变慢,甚至无法形成晶体。

晶体光学实验报告_详解(3篇)

晶体光学实验报告_详解(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晶体光学性质观测分析实验日期:2023年11月10日实验地点:实验室晶体光学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熟悉单轴晶体光学性质,包括晶体的消光现象、干涉色级序等。

2. 了解偏光显微镜原理,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 观察晶体的类别、轴向和光性正负等特征,估计晶片的光程差。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晶体光学性质的理解,为后续相关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晶体光学性质是指晶体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过程所表现出的特殊性质。

晶体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周期性结构,导致光在晶体中传播时,表现出各向异性。

本实验通过观测和分析晶体光学性质,了解晶体内部结构对光传播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偏光显微镜、光源、起偏器、检偏器、物镜、目镜、载物台、旋转台、光源控制器等。

2. 材料:各种晶体样品(如石英、方解石、云母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晶体样品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光源和显微镜的焦距,确保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样品。

2. 起偏器调节:将起偏器放置在显微镜的光路上,调整起偏器的角度,观察样品在不同偏振方向下的光学现象。

3. 观察消光现象:在起偏器固定位置下,旋转样品,观察消光现象。

记录消光位置,分析晶体的消光规律。

4. 观察干涉色级序:调整起偏器和检偏器的角度,观察样品在不同干涉级序下的颜色变化,记录干涉色级序。

5. 观察晶体类别、轴向和光性正负: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样品的晶面、晶轴和光性,记录观察结果。

6. 光程差测量:利用偏光显微镜测量晶片的光程差,计算晶片的光学厚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消光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晶体样品在不同偏振方向下呈现出消光现象。

根据消光位置,分析出样品的消光规律,进一步了解晶体内部结构。

2. 干涉色级序:在调整起偏器和检偏器角度的过程中,观察到样品在不同干涉级序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根据干涉色级序,分析出样品的光学性质。

3. 晶体类别、轴向和光性正负: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确定了样品的晶体类别、轴向和光性正负。

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本实验是一项关于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的实验。

该电路是基于晶
体管的一种放大器电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收音机、
电视机、音响、电子计算机等。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款常见的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使
用一块NPN型晶体管和相关电子元件进行搭建。

该电路是通过共射极
放大器的方式进行的,即将输入的信号与输出的信号通过晶体管进行
放大,并将放大后的信号输出。

通过调整电路中的各个元件参数,我
们可以实现电路的放大系数和频率响应的调节。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电路的装配和串联,然后进行了
电路参数的调节。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调节晶体管的输入电压时,
电路输出的信号的值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调整输入电压,以获得合适的输出信号。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电路频率响应的测试。

我们通过输入不同频
率的信号,来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电路的
响应频率范围为数百Hz至几十kHz之间。

这对于一些需要精细调节频
率的电子设备非常重要。

最终,我们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成功地搭建出了一个晶体共
射极放大电路,并实现了合适的放大系数和频率响应。

此外,我们还
讨论了电路中各种元件的作用和特点,深入理解了晶体共射极放大电
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总之,晶体共射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电路,其在各种电
子设备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该电路的
原理和应用,这将对我们今后的电子学习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 (4)

六年级下册科学放大镜下的晶体教科版 (4)

自然界中有 的晶体从溶 液中诞生, 如海水蒸发 得到盐的结 晶。有的晶 体是在一定 的压强和温 度下形成的, 如火山喷发 岩浆冷却降 温后形成矿 物的晶体。
结晶的方法:1、蒸发结晶 2、降温结晶
晶体的用途
家庭实验——制作树枝结晶
物质 食盐 味精

放大镜下的颗粒(画图或文字)
高锰酸钾 观察四种颗粒,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像食盐、白糖、味精、高锰酸 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高锰酸钾
金刚石

雪花是由空气
中的尘埃引起水 分子层层凝结而 成的。尽管每一 朵雪花都是呈六 边形,但是细心 观察,我们找不 到两片完全相同 的雪花。雪花的 结构取决于雪花 晶体穿越高空大 气层时经历的温 度、水汽及气流 的变化情况。
制作晶体
实验步骤: 1、用滴管吸取4-5滴高锰酸钾的浓溶液,滴在玻 璃片上 2、用夹子夹住玻璃片在酒精灯外焰上方5cm处烘 烤直至水分蒸发 3、用放大镜观察玻璃片上的痕迹
实验注意事项: 1、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触摸玻璃片。
2、实验完成后及时熄灭酒精灯
蒸发食盐溶液 蒸发味精溶液
蒸发白糖溶液 蒸发碱面溶液

美丽的晶体实验报告

美丽的晶体实验报告

美丽的晶体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美丽的晶体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形成的晶体结构,了解晶体生长的过程。

实验器材:
试管、显微镜、热板、玻璃棒、饱和溶液。

实验步骤:
1.将试管清洗干净,加入一定量的饱和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饱和溶液,直到出现气泡。

加热时间根据不同的物质而定,一般为30-60秒。

3.将试管从热板上取出,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其充分混合。

注意不要碰到试管的底部,以免干扰晶体的生长。

4.将试管悬挂在通风处,等待晶体的生长。

晶体生长时间根据不同的物质而定,一般为1-2天。

5.观察晶体的形态、颜色和大小,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
我们尝试了几种不同的饱和溶液,包括硝酸银、硫酸铜和碘酸钾。

每种物质都形成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晶体,其中最漂亮的是硝酸银形成的晶体。

硝酸银晶体呈现出六角形的形状,呈现出明亮的银色,非常漂亮。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的表面非常光滑,没有任何杂质。

其他的晶体也都形成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晶体,但硝酸银晶体最为漂亮,也最容易生长。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晶体的生长过程,并观察了不同物质的晶体形态和颜色。

晶体的形状和颜色受到物质的种类和生长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饱和溶液和生长条件来控制晶体的生长,从而获得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晶体。

2021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2021年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学校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间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型
试验器材: 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剪刀、投影仪及屏幕
试验目标: 组成星座各个星星, 大小不一, 没有联络, 看到星座只是在地球上观察形状
步骤: 1、在边长50厘米正方形硬纸板上, 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 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细线, 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相同大小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光从侧面照射它们, 观察统计小球在屏幕上影子
观察到现象: 会看到形成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到“北斗星”
形状; 从不一样侧面照射, 形成影子会不一样; 在其它星球上观察
“北斗七星”, 组成图形就会不一样。

结论: 我认为天空中看起来大小差不多星星, 离我们有远有近;
星座其实是距离不一样、没有联络恒星在天幕上排列图像。

指导老师: 评定等级: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验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单
实验班级:实验者:
实验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白糖
实验内容: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1)食盐晶体(2)白糖晶体(3)味精晶体
3、我的收获: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或由()组成。

(2)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
放大镜下的晶体实验报告单
实验班级:实验者:
实验器材:放大镜、食盐、味精、白糖
实验内容:
1.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

2.用图记录观察结果。

(1)食盐晶体(2)白糖晶体(3)味精晶体
3、我的收获: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

(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 )或由()组成。

(2)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