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端午节教案:《端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社会活动教案【三篇】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是中国四⼤传统节⽇之⼀。

⼜称端阳节、重午节、午⽇节、龙⾈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活动⽬标 1、知道农历五⽉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的习俗,有赛龙⾈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品——粽⼦,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化的兴趣。

5、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民俗民风。

2.⾃制⾃玩龙⾈ 活动准备 粽⼦,做龙⾈的材料,赛龙⾈的录像或图⽚。

活动过程 讲讲来历包粽⼦、看图⽚采艾草制作玩划学读《过端午》(延伸) -------─→-------------─→?─→?─→?画画 故事⼉歌⽣活龙⾈龙⾈赛龙⾈ A、师读⼉歌、讲讲端午节的来历 (1)师读:五⽉五,过端午。

门插艾,⾹满堂。

吃粽⼦,洒⽩糖。

赛龙⾈,喜洋洋。

⽼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包粽⼦、划龙⾈。

B、包粽⼦、看图⽚ (1)向幼⼉介绍包粽⼦的材料,(粽叶,糯⽶,线)。

⽰范包法,幼⼉⽤纸⽚折“粽⼦”。

(2)幼⼉看图⽚,引导幼⼉体会粽⼦的独特⼝味。

(3)知道粽⼦是中国的特⾊点⼼,各地⽅包的形状各异,有三⾓粽,有长条粽。

⼝味不同,有红枣馅,有⾁馅,有⽆馅的。

(4)吃粽⼦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糖,这样吃起来更⾹。

C、采艾草、⽤途 (1)师出⽰艾草,让⼩朋友们观看。

在我们农村地区,艾草通常是长在⽥野边。

(2)它的作⽤是驱蚊,辟邪。

把它插在门上。

D、制作龙⾈ (1)让幼⼉欣赏龙⾈⼤赛的录像和图⽚,激起幼⼉⾃制⾃玩的兴趣。

(2)制作龙⾈。

将布围在⽤两根⽵竿做成的船⾝上。

贴上各种彩⾊纸条。

画⼀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 组织幼⼉进⾏“龙⾈⼤赛”。

船头的幼⼉头带龙的头饰,其余⼉童排成⼀队坐在龙⾈⾥,按锣⿎节拍作划船动作。

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精选20篇)

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精选20篇)

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精选20篇)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精选2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活动端午节中班教案篇1一、活动背景: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之转音也。

“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

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

二、活动主题:我的端午,我做主,给自己一个端午节最棒的礼物三、活动日期:6月xx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四。

四、活动地点:xx园五、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

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同时通过此次活动让中心成员增进感情,让贵大的兄弟姐妹们(尤其是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过端午节的人)感受到节日气氛,和家的气息。

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人过一个难忘,有意义的温暖节日。

六、活动内容: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用展板展示于活动场地)(1)端午节的来历;(2)端午节的节日意义;(3)全国各地或国外的端午节习俗;2、包粽子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

具体流程:(1)前期准备:联系或委会,借来锅和炉子,并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2)参加的同学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有序的到包粽子场地自己包粽子,每个人只限一个。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5篇1.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4、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或赛龙舟的录像和图片。

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鸭蛋、粽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传说。

提问:这是什么?你们吃过粽子吗?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幼儿自由讨论,说说大家在这段时间里经常看见大人包粽子、吃粽子,这是为了什么?介绍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2、组织幼儿观看图片或幼儿用书,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在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龙舟是什么样的?人们在怎样划龙舟的?一边划龙舟还做些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绿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来的?你吃过粽子吗?你吃过什么样的粽子?3、教师介绍其他的有关的风俗习惯。

小结:端午节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

4、品尝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2.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在观察、品尝中发现粽子的口味、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3、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4、知道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气氛。

活动准备:幼儿收集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叶、棉线等)。

活动过程:1、展示、介绍“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种类的多样。

你带来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的?2、观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讨论、认识包粽子的.材料。

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吗?(根据幼儿所述,一一出示相应材料并加以认识。

)(2)观看老师(或家长)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3、品尝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体验过端午节的乐趣。

3.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教案篇三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你们一定要强调与时俱进,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写好一篇教案吧,写教案可以提高我们思考能力,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活动准备: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活动过程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1、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三、结束活动。

1、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教学反思:活动前几天,老师们就已经给孩子们讲解了许多关于端午节习俗。

孩子们被老师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其中最为孩子们津津乐道和印象深刻的就是“屈原的故事”,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及意义,了解了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及文化。

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通过活动的开展,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有吃五黄、挂五端、染红蛋、佩香包、赛龙舟、品粽子的习俗。

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5篇)

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通用5篇)端午节幼儿园中班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

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

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教学反思1、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端午节的传说及相关习俗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孩子兴趣浓,热情高涨。

2、这节课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幼儿与爷爷奶奶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孩子亲自参与了活动。

锻炼了孩子动手能力,增进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3、从这次活动整个开展情况来看,我觉得孩子们积极性还是比较高,同时也得到爷爷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觉得爷爷奶奶及孩子他们知道的还很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

4、此次活动,自我觉得参与度还不够,还没有真正进入角色,还需要我做更深层次的思考,提高对孩子的服务质量。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主题活动教案《端午节》1一、主题来源: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为此,我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

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4、参加班级的包粽子活动。

五、活动安排:活动一: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幼儿表现:当我在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时,他们都听得非常的认真,睁着大眼睛满脸一副敬佩的样子。

当听到屈原投江的情景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啊”的惊叹声和遗憾声。

有的孩子还争着要把自己从家长处听到的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说出来。

社会教案《端午节》中班

社会教案《端午节》中班

社会教案《端午节》中班社会教案《端午节》中班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龙舟节”、“粽子节”等。

为了让中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端午节,本文提出了一份适合中班学生学习的社会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2. 了解端午节的食物和习俗;3. 体验包粽子和划龙舟的过程;4.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首先,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端午节的起源和由来,并让孩子们观察和发表见解。

接着,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品尝粽子,了解它的由来和制作过程,并且告诉孩子们,“吃粽子”是在端午节里的一个习俗。

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了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等。

2. 如何包粽子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体验端午节,老师可以组织孩子们一起包粽子。

首先,老师可以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选择材料和蒸煮方法,以及如何将糯米和各种馅料卷成粽子的技巧。

然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分成小组,互相交流经验,共同完成粽子的制作过程,感受制作粽子的快乐和团队协作的乐趣。

3. 如何划龙舟在学习完端午节的习俗和粽子制作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学习如何划龙舟。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老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理论学习: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龙舟的起源和各种龙舟比赛的规则。

(2)实践操作:将孩子们分成小组,并发放龙舟和浆。

让孩子们在水池或水源旁划龙舟,体验划船的感觉和技巧。

(3)比赛体验:在实践操作之后,将全班分成两个团队,进行小型的龙舟比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比赛意识。

三、教学方法除了教学内容的设计外,教学方法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教授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和技能时,本教案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法在许多场景下,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本教案中,采用了各种游戏元素来加强学习效果,如游戏角色、游戏任务、游戏音效等,将知识技能与游戏体验相结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中班端午节教案(十四篇)

中班端午节教案(十四篇)

中班端午节教案(十四篇)1、知道农历是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文化,对特有的民间节日感兴趣。

3、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实物:扎好的艾叶与菖蒲,彩色丝线,香囊,咸蛋,粽子照片:赛龙舟,粽子,悬挂艾叶和菖蒲,彩色丝线,挂香囊,咸蛋,涂雄黄幻灯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你们知道端午节有那些习俗吗?”“老师这里有两张拼图,里面就藏着端午节的习俗。

你们想来拼拼看吗?”请两名幼儿同时到黑板前拼图“你们看出来了吗?这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那你们知道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播放幻灯片并小结:赛龙舟和吃粽子习俗传说和屈原有关,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除了这两个习俗,你们还知道别的端午节习俗吗?“还有许多习俗就躲在旁边的小篮子里,你们去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你们认识这些习俗吗?”幼儿自由分组进行讨论“哪一组来说说,你们看到的是端午节中的哪个习俗?”幼儿边说边观看幻灯片,说出来给幼儿挂上相应的实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初步了解端午节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1. 了解民俗民风。
2. 自制自玩龙舟
活动准备
粽子,做龙舟的材料,赛龙舟的录像或图片。
活动过程
讲讲历 包粽子、看图片 采艾草 制作 玩划 学读《过
端午》 ( 延伸)
-----;rarr;? ─
→? ─ →? 画画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精品文档 . 故事儿歌 生 活 龙舟 龙舟 赛龙舟 A、师读儿歌、讲讲端午节的历 ( 1)师读: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 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老师讲屈原的故事。 (2)介绍端午节两项主要庆祝活动: 包粽子、 划龙舟。 B、包粽子、看图片 ( 1)向幼儿介绍包粽子的材料, (粽叶,糯米,线) 。 示范包法,幼儿用纸片折粽子。 ( 2)幼儿看图片,引导幼儿体会粽子的独特口味。 ( 3)知道粽子是中国的特色点心,各地方包的形状各 异,有三角粽,有长条粽。口味不同,有红枣馅,有肉馅, 有无馅的。 ( 4)吃粽子时,我们习惯蘸蜂蜜糖,或者白糖,这样 吃起更香。 、采艾草、用途 (1)师出示艾草, 让小朋友们观看。 在我们农村地区, 艾草通常是长在田野边。 (2)它的作用是驱蚊,辟邪。把它 插在门上。 D、制作龙舟 ( 1)让幼儿欣赏龙舟大赛的录像和图片,激起幼儿自 制自玩的兴趣。 ( 2)制作龙舟。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3
2016 全新精品资料 - 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精品文档 . 将布围在用两根竹竿做成的船身上。贴上各种彩色纸条。 画一个龙头,制作龙的头饰。 E、划龙舟 组织幼儿进行龙舟大赛。船头的幼儿头带龙的头饰,其 余儿童排成一队坐在龙舟里,按锣鼓节拍作划船动作。也可 两舟之间开展竞赛,哪队动作整齐哪队为胜。 F、延伸 通过学念《过端午》 ,画画《赛龙舟》增强过端午节的 感受。 最后, 请小朋友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五月五, 过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赛龙舟,喜洋 洋。
.精品文档 .
中班端午节教案: 《端午》
中班端午节教案: 《端午》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2、了解端午节有挂艾草以驱毒避虫的习俗,有赛龙舟
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
等。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
味的。
4、参与端午节活动,萌发对民族化的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