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语文中考试卷(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考点】字音字形【答案】D【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读音。

A项“炽”读“chì”;B项“省”读“ xǐng”;C项“束”读作“sh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考点】字音字形【答案】C【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常用字的正确字形。

A项中的“引颈受戳”应该是“引颈受戮”;B 项“通霄达旦”应该是“通宵达旦”;D项的“正襟威坐”应该是“正襟危坐”。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考点】修改病句【答案】A【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修改,A项的病因是“领会”“形象”搭配不当。

“领悟形象”也不正确,可以将“领会”改为“感受”。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考点】文学名著【答案】B【试题解析】此题考查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搭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答案】D【解析】【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用反选排除法,有错就排除,A“戳”为“戮”,B“霄”为“宵”,D“威”为“危”答案为C。

【考点定位】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

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

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本题可由以上方法先判断各句的病因,要比较修改内容,判断正误。

A句“领会”与“形象”动宾搭配不当,所以修改是错误的。

【语文】201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语文】201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语文中考真题(解析版)

2016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语文真题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哂笑(ī)狩猎(shǒu)挑衅(ìn)奄奄一息(yǎn yǎn)B.拮据(jù)慰藉(jí)狡黠(iá)混为一谈(hùn)C.绽开(hàn)嫉妒(jí)炽热(chì)鳞次栉比(hì)D.蜷曲(juǎn)迸射(bìng)刹那(chà)潜移默化(qián)【答案】C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3分)间飘过,留下圈圈年轻。

我从人生这条时而平坦时而奇岖的道路上走过,留下的是对自己的喝彩。

为自己鼓动,采摘成功的果实!(1)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改为改为(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1分)【答案】(1)“莲”改为“涟”,“奇”改为“崎”(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善于思考、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初一四班班长人品好,学习好,工作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C.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D.无论是个人技术,还是团队协作能力,中国队都略胜一筹....。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能力。

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

B中“德高望重”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

多称颂年高而有名望的人。

此句用语初一四班班长,不恰当。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网上“晒旅游”本身是积极向上的,但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

B.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制定了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篇一: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2李传鹏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政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松北区一模)

2016年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松北区一模)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年一模)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7题7分,每空1分)1.A2.C3.B4.B5.C6.D7. (1)怀旧空吟闻笛赋 (2) 悠然见南山 (3) 乱花渐欲迷人眼(4)芳草萋萋鹦鹉洲 (5)枯藤老树昏鸦(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二、阅读(45分)(一)(8分)8.(2分)①处所(或地方)②亲戚9.(4分)(1)(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2)(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10.(2分)陶渊明用来“自况”的五柳先生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时代的人,暗示了他向往的美好生活只是在上古时代才有。

(文中的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事实上陶渊明也真的选择了归隐,归隐就是理想不能实现的无奈之举)(二)(11分)11.(3分)首先,炎热带来的不适大于寒冷。

(或热带太过炎热,动物和人类不能保持长时间的运动状态,影响工作)(1分)其次,高温环境,特别是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或热带地区全年炎热,大大加快了害虫及寄生虫、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使当地人的健康和经济水平长期低下)(1分)最后一个大问题是水。

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无法预测,且多为暴雨。

(或热带地区降水充足,但降水往往没有规律,使种植颇为不易)(1分)12.(2分)⑴作比较⑵举例子13.(2分)人体肌肉活动,必须释放多余的热才能保持适宜的温度,防止脏器和大脑被高温烧坏。

排汗是最重要的散热方式,但是热带地区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出汗的降温效果,使人们感觉不适。

(或热带地区普遍闷热潮湿,降低了人们活动而出汗的降温效果,容易烧坏脏器和大脑,所以会使人们感到不适)14.(4分)指热带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日照时间长;(1分)降水比温带充沛;(1分)植物繁茂;(1分)有些在温带只能收获一季的作物,在热带甚至能收获三季。

(1分)(三)(15分)15.(3分)因为那一年冬天,当卡车司机的父亲出了车祸,失去一条腿,从此要拄着拐杖走路,父亲失去了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1分)每天吃捡来的菜叶和打折处理的咖啡,餐餐难以下咽;(1分)父亲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每日借酒消愁,变成了酒鬼,我经常挨父亲打。

2016年哈尔滨中考20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20题及答案

2016年哈尔滨中考20题及答案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6小题20分)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难堪/劫难蹒跚/姗姗来迟B、怂恿/踊跃挑逗/挑拨离间C、拘泥/淤泥烘托/哄堂大笑D、修葺/作揖累赘/伤痕累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贸然春寒料峭雾霭雕梁画栋B、困厄神采奕奕推崇和颜悦色C、褴褛饥肠辘辘斡旋自圆其说D、告罄摧枯拉朽藻饰人情世故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畅销读物能否成为经典作品,关键在于它具备能经受时间考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B、为了提高大家阅读的兴趣,我校文学社开展了一系列的名著阅读和主题诗歌朗诵。

C、十三行博物馆举办非遗体验活动,旨在让人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D、广州市正在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垃圾处理系统。

5、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

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6、右图是文学名著《水浒传》连环画中的一幅,请仔细观察,并按要求作答。

(5分)(1)《水浒传》中鲁达的绰号是________,与右图内容相关的情节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漫(mí) 沉湎.(miǎn) 无动于衷.(zhōnɡ)B.羁.绊(jī) 恣睢.(suī) 相形见绌.(cù)C.涟漪.(y..ī.).慰藉....(d..ǒ.u)....(j..í.).气吞斗牛D.绮.丽(qí) 颠沛.(pèi) 回环曲.折(q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沮丧诓骗相辅相承B.炫耀繁衍蹑手蹑脚C.萌发怪涎周道如砥D.旁鹜绯红险象迭生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看了火箭队和湖人队精彩的比赛,几个NBA球迷正在津津乐道....地谈论着巨星姚明的突出表现。

B.大冬会期间,哈尔滨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

.....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可真是祸不单行....啊!4.对四大名著中人物和情节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达是一个豪侠义士,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夜走蜈蚣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浒传》)B.林黛玉因晴雯不开门一事错怪宝玉,心中怨气无处发泄。

次日,又看到花落,勾起伤春愁思,就把残花落瓣掩埋起来,一首《葬花吟》道尽了她内心的酸楚。

(《红楼梦》)C.赵云是刘备手下有勇有谋的大将,他曾两次救阿斗。

一次是长坂坡单骑救阿斗,另一次是孙夫人要带年幼的阿斗回东吴,赵云截江夺阿斗,为刘氏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国演义》)D.孙悟空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斗法车迟国、三借芭蕉扇等,体现了他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爱憎分明的处世原则,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届九年级中考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6哈尔滨市中考调研测试卷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原形必露敝帚自珍乔装打扮B.脍炙人口销声匿迹专心至志C.贻笑大方蜕化变质笑容可鞠D.滥竿充数走投无路如火如荼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哈尔滨冰雪节”的成功举办,使哈尔滨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删去“使”B.既然你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此你不会令大家失望。

将“令大家”和“不会”调换C.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把“他的晚年”改为“晚年的他”D.这朴素的话语多么深刻地组含着人生哲理啊! 将“组含着”放在“多么”前4.(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国演义))B.朱赫来—最爱读英国小说《牛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C.贾雨村—判断葫芦案((红楼梦》)D.李逆—扯诏谤徽宗(《水浒传》)5.(3分)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公因游人随便践踏草坪,工作人员批评他:“踩踏草坪破坏环境。

”他貌似有理的说:“草坪不就是用来踩踏的吗?”你劝队他说:A.这么整洁的草坪,上去践踏,你也下得了脚!B.你是不是没长眼睛,那么大的牌子写着禁止踩踏,你看不见啊。

C.草坪是公园绿化的一部分,如果人人都上去肆意感受,留给后人的只有荒芜一片。

D.你怎么那么多事啊!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粒种子,,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一块铀块,,也可以产生惊天动地的力量。

一个人,,也可以让生命发出榷眼的光芒。

A.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B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C.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D.可以在泥土里腐烂掉可以在世上厮混日子可以在石头里沉睡下去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萧关逢候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尔滨市2016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收敛.(liǎn)炽.痛(zhì)嶙.峋(lín)B.翩.然(piān)牟.取(móu)归省.(shěng)C.束.缚(sù)梦寐.(mèi)诘.问(jié)D.鄙.夷(bǐ)拮据.(jū)冗.杂(rǒ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骇人听闻妇孺皆知引颈受戳B.无与伦比通霄达旦玲珑剔透C.顾名思义人迹罕至根深蒂固D.正襟威坐无可置疑变幻多姿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

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

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

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

4.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冲——误入白虎堂(《水浒传》)B.周瑜——舌战群儒(《三国演义》)C.华子良——白公馆装疯(《红岩》)D.孙悟空——大闹天宫(《西游记》)5.下面情境下,表述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情境]夏天某日,初二学生小明给同班好友小亮打电话,约小亮周末一起去江边游玩。

想到父母说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小亮不想去..........,同时也想劝小明不要去.。

小亮对小明说:A.夏天周末江边游玩的人多,我父母说不安全,不让我去。

很抱歉,你还是约别人一起去吧。

B.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你脑子没病的话你就别去,反正我不去。

C.周末去江边?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去不去我管不着,我可不敢陪你去。

D.夏天江边经常发生溺水事件,周末人多会更不安全。

我俩年纪小,又没有家长陪伴,就都不要去了。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当狂风在你耳边呼啸时,你只当是;当暴雨在你眼前倾泻时,你只当是;当闪电在你头顶肆虐时,你只当是。

人,决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A.微风拂面萤火流逝屋檐滴水B.萤火流逝屋檐滴水微风拂面C.微风拂面屋檐滴水萤火流逝D.萤火流逝微风拂面屋檐滴水7.按课文原文填空。

(7分)(1)零落成泥碾作尘, 。

(陆游《卜算子·咏梅》)(2) ,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3)虽乘奔御风, 。

(郦道元《三峡》)(4)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万里赴戎机, 。

(《木兰诗》)(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5分)(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8—10题。

(8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1)郭:(2)去: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译文:(2)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10.本文中,孟子认为在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2分)答:(二)阅读《菊花》,回答11—14题。

(11分)菊花①菊花原产地是中国。

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王花等三四十个称谓。

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

②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

依花径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

③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

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

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

④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

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

⑤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

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⑥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

(选文有改动) 11.选文第②段中加点词“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答:12.阅读③至⑤段,说说菊花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含标点在内不能超过30个字)(3分)13.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3分)(1)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

( )(2)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 )(3)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

( )14.读完本文后,请你给准备栽培菊花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3分)答:(三)阅读《父亲的“城池”》,回答15—19题。

(14分)父亲的“城池”①我大学毕业留在了三十里外的省城,其他兄弟几个则继承了母亲经商的天分,在县城营生,都已经与种地不相干了。

我们有了足够的力量尽孝,劳碌了一辈子的母亲被各家抢着邀请,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

可父亲一直拒绝我们的供奉,仿佛我们拿给他的吃穿用品,是偷来的抢来的。

此外,他也不愿意和我们多交流。

濉河①中的卵石被父亲一块块地挖出,堆砌在河滩地的四周,圈起了一座“城池”。

日晒雨淋,寒暑易节,他始终把自己圈在里面,像绣花一样走针引线。

几乎到他去世,父亲都在努力表明他是在靠他的土地生活。

②不仅如此,父亲还想努力表明他在种地养活着我们。

地里的油菜碾成了菜油,玉米长成了棒子。

他满城奔走,挨门挨户给我们送来他的“劳动成果”,放下东西后他擦把汗,便转身扬长而去……③和父亲一样的还有大哥。

我家祖辈在山里务农,随着时代变迁我们搬进了城。

搬家时,大哥留在了山上,不想进城。

他的想法与父亲一样:城里有什么好,城里有地种?大哥偶尔探望父亲,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当然,说的都是扬穗拔节,春种秋收的事。

④但父亲的脊背在一夜之间塌陷了。

三年前的春夏之交,大哥骑着摩托车去乡里买化肥,因之前抢收麦子劳累过度,昏沉之中他连人带车栽下了悬崖。

大哥去世之后,父亲花白的头发变成雪白。

他更长时间地把自己圈在“城池”里加倍劳作,固守着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⑤时间长了我们都很担心。

初秋的一天,天气炎热,我们放下手里的事物,约好一起到“城池”看父亲。

但当我们靠近“城池”时,他竟像发现了异族的入侵,朝我们暴怒地吼道“滚得远远的!”我们全都停步侍立。

父亲竟如此对待我们!强烈的刺激,使我的头脑清醒起来,我的心中凉意渐生....。

随后我们第一次真切地观察到了父亲在“城池”中形单影只地躬耕劳作的情形,我的心中涌起丝丝寒意....。

父亲的“城池”近在眼前,作为子女,我们却都从未走进去过,我的心中寒意更浓....了。

父亲依然自顾自地在“城池”中劳作,而站立在“城池”之外的我们却相视默然。

我,不寒而栗....②。

⑥不多久,父亲便病倒了。

城市要发展,河滩要整治,父亲似有所闻,所以临终前他念叨着“河滩地……”⑦一年过去了,昨夜幽梦,父亲飘忽在他的“城池”里,汗流浃背地将堆砌的卵石一块块地移除,举止笨拙,但往来不绝……我们蹑步而前,他竟然对大家灿灿地笑了……[注] ①濉(suī)河,水名,发源于安徽,流入江苏。

②不寒而栗,天气不寒冷而身体发抖。

(选文有改动)15.分析文中父母亲的心理。

(5分)(1)母亲“心安理得地享受赡养”,母亲应该是怎么想的?(3分)答:(2)从第②段画线句能看出父亲当时是怎么想的?(2分)答:16.为什么大哥来时,“父亲便像过节一样,和他说笑不停”?(2分)答;17.第⑤段中的加点词语说明“我”当时心中有所感悟,那么当时“我”感悟到了什么?请写出你的理解。

(用自己的话答出合理的三点即可)(3分)答:18.结尾的梦境,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子女的愿望,那么我们的愿望是什么呢?(2分)答:19.文章题目中“城池”一词既指,又指。

(2分)(四)阅读《要和谐必有诚》,回答20—23题。

(12分)要和谐必有诚①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要和谐必有诚。

②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正是刘备与诸葛亮彼此坦诚相待,才使君臣关系如鱼水般和谐。

可以说,离开诚谈和谐,无异于缘木求鱼,形式上轰轰烈烈,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不难想象,人与人之间失去了诚,交流时就会“话到嘴边留半句”;合作时就会“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做事时就会“未肯全抛一片心”。

如果人与人之间关系如此,社会和谐就很难实现。

③诚是和谐持续发展的保障。

诚不仅是建立和谐的基石,还是维系和谐的润滑剂。

“开心见诚,无所隐伏”,人与人之间讲诚信可以延伸和谐之路。

原本和谐的关系,不靠真诚维系,结果和谐也会丧失。

蔺相如与廉颇一文一武,和谐共处,齐心协力辅佐赵王,而在蔺相如“位在廉颇之右”后两人关系产生裂痕,正是蔺相如的坦诚、大度使“将相和”的佳话千古流传。

当前在我们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毒奶粉”“地沟油”等缺乏诚信的事件的出现,危害到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所以没有诚信作为保障,社会和谐很难长久维系。

④诚还能检验和谐的真伪。

那些表面的和谐,禁不住诚的检验,在诚的面前就会原形毕露。

楚汉合盟这个因利益建立起来的假和谐,不就在项羽背弃承诺之后而烟消云散了吗?⑤要和谐必有诚。

要想诚满天下,只靠教育不靠法律是不成的。

对有诚信不良记录的,对违约诈骗的,就要靠制度约束,靠法律制裁,不仅使之得不到便宜,而且让其处处碰壁。

⑥有了诚,和谐才能成长;有了诚,和谐才能维系;有了诚,和谐才能禁得住考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