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案例分析--用

合集下载

案例分析及答案【范本模板】

案例分析及答案【范本模板】

案例分析:张鹏的危机张鹏是一家生产小型机械的装配厂经理。

每天张鹏到达工作岗位时都随身带了一份列出他当天要处理的各项事务的清单.清单上有些是总部的电话中通知他所要处理的,另一些是他自已在一天多次的现场巡视中发现或者他手下报告的不正常的情况.一天,张鹏与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清单来到了办公室。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审查工厂各班次监督人员呈送上来的作业报告。

他的工厂每天24小时连续工作,各班次的监督人员被要求在当班结束时提交一份报告,说明这次开展了什么工作,发生了什么问题。

看完前一天的报告后,张鹏通常邀请他的几位主要下属召开一个早会,会上他们决定对于报告中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采取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张鹏白天也要参加一些会议,会见来厂的各方面的来访者。

他们有些是供应商或者潜在供应商的销售代表,有些则是工厂的客户。

此外,有时也有一些来自地方、省市、国家政府机构的人员。

总部职能管理人员和张鹏的直接上司也会来厂考察。

当陪同这些来访者和自己的下属人员参观的时候,张鹏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并将他们列人到他那些待处理事情的清单中。

张鹏发现自己明显无暇顾及长期计划工作,而这些工作是他改进工厂的长期生产效率所必须做到的。

他似乎总是在处理某种危机,他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他就不能以一种使自己不这么紧张的工作方式来工作呢?问题:运用管理职能、管理者技能相关知识和张鹏所处的组织层次,你可以给张鹏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怎样的分析呢?案例远大公司的困惑进人12月份以后,远大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远大公司)的总经理张军一直在想两件事:一是年终已到,应该抽时间开个会,好好总结一下今年的下作。

今年外部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尽管公司想方设法拓展市场,但困难重重,好在公司经营比较灵活,苦苦挣扎,这一年总算摇摇晃晃走过来了,现在是该好好总结一下,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二是该好好谋划一下明年怎么办,更远的是该想想今后5年怎么干,乃至于今后10年怎么干。

上个月张总从事务堆里抽出身来,到黄河大学听了两次关于现代企业管理的讲座,教授的精彩演讲对他触动很大。

第一章-案例分析:杜邦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

第一章-案例分析:杜邦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
集团式经营的首创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出来力挽家威他们不仅具有管理大企业的丰富知识而且具有在铁路钢铁电气和机械行业中采用先进管理方法的实践经验有的还请泰勒当过顾问
案例分析:
问题:
1.杜邦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
2.论述杜邦公司各发展阶段组织结构的演变,即其
继续保持那种使高层管理人员陷入日常经营 、不去预测需求和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结构形 式,显然是错误的。一个能够适应大生产的销 售系统对于一家大公司来说,已经成为至关重 要的问题。
杜邦公司经过周密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组 织结构设置的原则,创造了一个多分部的组织 结构。
在执行委员会下,除了设立由副董事长领导的财力 和咨询两个总部外,还按各产品种类设立分部,而不 是采取通常的职能式组织如生产、销售、采购等等。 在各分部之下,则有会计、供应、生产、销售、运输 等职能处。各分部是独立核算单位,分部经理可以独 立自主地统管所属部分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自治分 部在不同的、明确划定的市场中,通过协调从供给者 到消费者的流量,使生产和销售一体化,从而使生产 和市场需求建立密切联系。
60年代后杜邦公司的几次成功,不能说与新体制无 关。过去,杜邦公司是向联合碳化物公司购买乙炔生 产合成橡胶等产品,现在,它自己开始廉价生产,使 联合碳化物不得不关闭乙炔工厂。在许多化学公司挤 入塑料行业竞争的情况下,杜邦公司另外找到了出路 ,向建筑和汽车等行业发展,使60年代每辆汽车消 耗塑料比50年代增加三至六倍,70年代初,又生产 了一种尼龙乙纤维,挤入了钢铁工业市场。
2.集团式经营的首创
正当公司濒临危机,无人敢接重任、家族拟将公司 出卖给别人的时候,三位堂兄弟出来力挽家威,他 们不仅具有管理大企业的丰富知识,而且具有在铁 路、钢铁、电气和机械行业中采用先进管理方法的 实践经验,有的还请泰勒当过顾问。他们果断地抛 弃了“亨利将军”的那种单枪匹马的管理方式,精 心地设计了一个集团式经营的管理体制。在美国, 杜邦公司是第一家把单人决策改为集团式经营的公 司。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仅仅过了一年,成绩达到一定水平以后,第二年成绩徘 徊,上升速度不大,校长继续施加压力,通过调整奖金 分配方法,表扬和批评等方式,接着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老师说某班老师帮助学生作弊,甚至几个老师联合作 弊,学生作弊的风气蔓延。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一位很 有责任心的老师为了把她的班从第二名变成第一名,给 每个学生在一次考试后布置了下一次考试成绩目标,但 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考试成绩反而退步了,班主任对那 些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一个个叫到讲台上进行批评,特 别是班长,提出学期末成绩要95分,结果小班长只考了 83分,批评中,师生顶撞,老师一气之下打了班长一巴 掌,结果闹到了新闻界。最后学校不得不按照家长的要 求解决问题。
一次,有位物理教研组长提出,实验器材不足,要求学校解决;又一 次,有位班主任反映学生课外作业太多,希望学校采取措施协调;再一次, 总务部门的一位同志谈到学校基建中的矛盾,要求裁决等等。对此,曹校长 总是说:“我知道了,这个问题是副校长主管的,你去问他。”或者说: “我同总务主任说一下,请他解决。”
这样,一段时间后,教职工中产生了这样的议论:“曹校长有职无 权。”有的同志甚至当面说“你是正校长,遇到问题不表态,是不是权不在 手?”曹校长笑笑:“我是有职有权的。学校里的重大事情,都在行政会议 上讨论决定。这种会,我是参加的,经常是我主持的,各项决定我是同意的。 这就是权,至于工作中的具体细节,我们领导班子有分工,我不能随便表态。
【案例】一张空白纸条 价值2.5万美金
请你对此案例做一点评。
例如:有的班主任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一月之 内不迟到,加10分;不旷课,加5分;不早退, 加10分;按时完成作业,加15分,作业整洁加5 分;按要求完成值日加10分;帮助同学一次加2 分… …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2分;早 退一次扣1分;偷东西一次扣5分;打架一次扣5 分;骂人一次扣3分;不按要求值日一次扣一 分… …月末排名,一月累计50分以下的学生, 班主任要找他们谈话。

第一章 政府干预失效案例分析-

第一章 政府干预失效案例分析-

政府干预失效案例分析政府管制失败的经典案例------评《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调查》经济学在解释政府管制之合理性时,总是以自由市场存在着“失灵”为根据。

这些失灵包括“公共产品”(如航标灯)、“自然垄断”(如固定电话网、输电网)、“内部不经济”(如隐瞒产品质量和工作岗位安全信息)、“外部不经济”(如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滥采)等。

为了克服这些市场失灵,政府理应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己任,积极采取准入、定价、标准、反垄断以及监督、检查、处罚等行政管制政策和手段,对个人从事经济活动的资格、范围甚至手段进行限制。

遗憾的是,在政府管制最发达的美国,大量研究文献显示政府管制并没有达到上述目的,不但没有克服市场失灵,反而大大增加了企业、消费者和纳税人的成本。

因此从社会福利改善的角度来说,大多数管制是不划算的,划算的只是那些管制者和被管制的企业,因为后者“捕获”了前者后,就可以合法地搓揉竞争者和消费者了。

政府管制实际上成为利益集团之间财富再分配的手段。

好在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议制度,使得任何利益集团都无法永远保持其来自政府管制者的“恩惠”。

19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的私有化、取消管制、限制管制、回归市场的运动,就是对“福利国”和“管制国”无限扩张的深刻反思和彻底反叛。

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相比,我国改革前的计划经济可以说是一种全面而彻底的国有化和管制,其理由自然不是上述各种经济学的解释,而是为了实现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

因此,20多年来的改革实际上一场逐渐拓展的放松管制的运动,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保持国有企业主导地位的同时,由竞争性产业开始,然后在某些垄断性产业,逐步引入民间和国外资本。

这种变化,体现在政府管理机构身上,就是由运动员到裁判的过渡,由具有私人利益的老板向代表公共利益的中立管制者的过渡。

应该说,这种过渡是极其困难的。

困难的原因在于:第一,国有企业毕竟代表着一种正统的意识形态,民间企业则处于被歧视的地位;第二,公共财政和公务员制度建设的滞后,使得政府官员难以舍弃既得的权利,他们甚至要通过各种寻阻的方式维持自身的体面生活;第三,政府职能的调整和弱化远远落后于经济改革的步伐,大量不合理的管制权力依然被政府保留和继续产生;第四,权力制衡机制的不完善,使得民间经济主体难以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得到补偿。

第一章 案例分析及习题 2

第一章 案例分析及习题 2

案例分析世界物流企业前十强一个成功的物流企业,必须具备较大的运营规模,建立有效的地区覆盖,具有强大的指挥和控制中心,兼备高水准的综合技术、财务资源和经营策略。

本案例通过考察世界物流企业前十强,以期让读者对国际物流业有些感性的认识。

1.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业务概况: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简称UPS)于1907年作为一家信使公司成立于美国,通过明确地致力于支持全球商业的目标,UPS如今已发展到拥有426亿美元资产的大公司。

如今的UPS是一家全球性的公司,其商标是世界上最知名、最值得景仰的商标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递承运商与包裹递送公司,UPS同时也是专业的运输、物流、资本与电子商务服务的领导性的提供者。

每天,UPS都在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域管理着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

业务分布:UPS的业务收入按照地区和运输方式来划分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

从地区来看,美国国内业务占总收入的89%,欧洲及亚洲业务占11%。

从运输方式来看,国内陆上运输占54%,国内空运占19%,国内延迟运输占10%,对外运输占9%,非包裹业务占4N,其他占4%。

2.联邦快递集团业务概况:联邦快递集团(FedEx)公司的前身为FDX公司,是一家环球运输、物流、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供应商。

该公司通过各子公司的独立网络,向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业务解决方案。

其子公司包括联邦快递(FedEx ExpresS,经营速递业务)、FedEx Ground(经营包装与地面送货服务)、FedEx Custom Critical(经营高速运输投递服务)、FedEx Global(经营综合性的物流、技术和运输服务)以及维京货运(Viking Freight,美国西部的小型运输公司)。

业务分布:从地区来看,美国业务占总收入的76%,国际业务占24%。

从运输方式来看,空运业务占总收入的83%,公路占11%,其他占6%。

3.德国邮政世界网业务概况:德国邮政是德国的国家邮政局,是欧洲地区领先的物流公司,并着眼于成为世界第一。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一-十一 章)案例分析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一-十一 章)案例分析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案例分析亚当.斯密的悖论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亚当·斯密断言:当人们尽量为自己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并且这样做不受阻碍时,他们最终共同使社会受益,即使那不是他们的目的。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亚当·斯密(1723~1790)在《国富论》中提出的重要论题。

亚当·斯密写道:"个体生产者只想达到自己的目标,他这样做时,像其他许多情况下一样,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结果出现,而这个结果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亚当·斯密悖论一直是经济学的核心矛盾,200多年来它一直推动着经济学的发展。

这一理论的效力不断受到宗教权威、经济学之外的理论思想家和经济学家自身的挑战。

虽然如此,"看不见的手"这一悖论使人类行为合理化,且在20世纪越来越多地指导西方甚至非西方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

另外,斯密更一般的见解,即总体收益的结果也许有别于创造收益的个体意向,已经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称为"使经济思想注入对社会进程一般理解的最重要、最具智慧的贡献"。

这个重要的极具智慧的想法是正确的吗?亚当·斯密与其他启蒙思想家(17世纪后期到18世纪后期)一道尝试着将人们从教会教条束缚和诸如骄傲、嫉妒之类的情感中解放出来,而这些在历史上曾使人类行为被扭曲。

通过强调无私和来世相对于世俗生活的重要性,教会教义遏制了人类状况的暂时进步。

僧侣们看到了社会底层和普通的人们为这种需要被束缚的情感左右。

斯密相信,教会教义也维系一个上流社会,而该社会无助于商业活动。

使牧师和其他人忧心的激情除傲慢和嫉妒外还包括愤怒,以及对荣誉或报复的欲望。

他们的担忧是有根据的,因为历史上这种激情已经导致损坏政治经济稳定的争战杀伐。

自从中世纪以来,商业活动就遭受僧侣和智者们的诋毁,但却受到下等人的推崇,并且这种态度在欧洲创国阶段广为流传。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学》案例分析

请你对此案例做一点评
1、校长没有把握住学校一些工作的规律,急于求成 2、目的管理
第五章
教学案例: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
田永,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天钧)应用科学学院物 理化学系学生,94级,1996年2月因被发现携带电磁学纸条, 根据学校068号《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视为 作弊,被学校作退学处理。
请你对此案例做一点评。
例如:有的班主任对班级进行量化管理:一月之 内不迟到,加10分;不旷课,加5分;不早退, 加10分;按时完成作业,加15分,作业整洁加5 分;按要求完成值日加10分;帮助同学一次加2 分… …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2分;早 退一次扣1分;偷东西一次扣5分;打架一次扣5 分;骂人一次扣3分;不按要求值日一次扣一 分… …月末排名,一月累计50分以下的学生, 班主任要找他们谈话。
2007年河南濮阳市油田第十二小学制度: 1.上课无教案,一次扣10元;上课铃响没进教 室,一次扣5元;提前下课扣10元;拖堂3分钟扣 10元。 2.私自调课,一次扣20元。 3.课堂纪律不好,一次扣10元。 4.学生听课坐姿不正确、发言不举手,发现三 次扣10元。 5.教室脏乱、黑板没擦净,一次扣班主任5元。 6.把学生赶出教室罚站,一次扣30元。 7.上课时接打电话,一次扣50元。 8.无课教师不在办公室办公,或在办公室闲谈、 听音乐,一次扣10元。
学子状告邮局
2000年4月24日,岳阳市岳阳楼区五里乡铁 炉冲村邵家组的郭建华(女),意外地收到一封盖有“录 取通知书”: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可已经延误了6个多月。 遂将岳阳市邮局告上了法庭。一审,岳阳市岳阳楼区 法院根据《民法》判决 :邮政局、村委会、周艳红 (村里收发员,收到郭建华的通知书后在抽屉里压了半年) 各负赔偿责任。二审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判决:铁炉冲村委会负赔偿责 任,邮局不负赔偿责任。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章节典型案例题(第一章)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章节典型案例题(第一章)

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章节典型案例题(第一章)第一章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财务评价一、简答题1、某公司拟从国外进口一套机电设备,重量1500t,装运港船上交货价,即离岸价(FOB价)为400万美元。

其他有关费用参数为:国际运费标准为360美元/t;海上运输保险费率为0.266%;中国银行手续费率为0.5%;外贸手续费率为1.5%;关税税率为22%;增值税的税率为17%;美元的银行外汇牌价为1美元=6.1元人民币,设备的国内运杂费率为2.5%。

估算该设备的购置费。

(计算过程及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2、某建设项目以财务净现值为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有关数据如下(单位:万元),指标不变动净现值原值为861.44,建设投资变动-10%、10%后净现值分别为914.94、807.94;营业收入变动-10%、10%后净现值分别为703.08、1019.80;经营成本变动-10%、10%后净现值分别为875.40、847.47,对该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

二、阅读理解1、某公司2017年初拟建年产15万吨产品的工业项目,根据调查统计2014年当地已建年产12万吨产品的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之和为1500万元,自2014年至2016年每年平均造价指数递增3%。

拟建项目有关数据资料如下:1.拟建项目的生产能力指数为1。

2.拟建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贷款,贷款本金为1000万元,分年度按照投资比例均衡发放,按年计息贷款年利率8%。

3.建设期3年,第1年投入30%,第2年投入50%,第3年投入20%。

4.预计建设期物价年平均上涨率3%,投资估算到开工的时间按1年考虑,基本预备费率10%。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对于拟建项目,试用生产能力指数法列式计算拟建项目的工程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 、估算拟建项目的建设投资。

<3> 、对于拟建项目,若单位产量占用流动资金额为20元/吨,试用扩大指标估算法估算该项目的流动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案例分析
上海L厂向澳洲R公司出口一批全棉浴巾,双方找到上海A公司要求合作,约定由A公司代理出口该批货物。

在L厂的授权范围内,澳洲R公司与上海A公司签订了进出口合同。

合同上写明卖方为上海A公司,买方为澳洲R公司;付款方式为船运后60天电汇,质量以R公司代表在工厂验货为准。

货到后,R公司认为,货物存在质量问题,造成其经济上的损失,故拒不付款,并要求A公司予以赔偿;A公司则认为质量问题与己无关,是由R公司代表在工厂验货,应由厂方与R公司解决,坚持要求R 公司依约付款。

后来由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对货物进行了检验,认为的确存在质量问题,R公司遂向A 公司寄发检验报告,并以防止进一步损失为由低价处理了该批货物。

随后向A公司提出索赔。

R公司向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提请仲裁。

思考题:上海A公司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