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李架设计规范
汽车行李箱盖设计规范

E
开启最高位置(mm)
1500
1700
1800
FO
初始开启力(N)
10
15-20
25
FC
关闭力(N)
15
20-25
30
图5-1行李箱盖总布置参数
5.2 参数设计
5.2.1开口宽度
行李箱盖开启后,应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取放行李的通过空间,行李箱盖的开口宽度则显得犹为重要。开口宽度A主要受到整车宽度、后灯位置及造型、两侧流水槽结构的影响。在整车的效果图冻结后,这个开口宽度已基本确定。开口宽度A最小应在850mm,一般选取950mm,当然,在车宽允许的情况下,这个值越大越好。在进行效果图分析时,就应对这个尺寸进行检查,同时要考虑后灯的布置对流水槽的影响,使流水槽在满足排水性的前提下尽量窄,以增加开口宽度。
5.2.4 开启手柄高度
行李箱盖关闭时,需要施加外力使行李箱打开。开启手柄高度是指外力作用点的离地高度。这个尺寸主要受到行李箱高度和人机的影响。手柄的设计位置不能过低,这样会使身材高大的用户需要较大程度的弯腰才能触及手柄。手柄位置过高时,手的施力较别扭,同样不利于用户操作。当手柄安装在牌照灯装饰盖上,或者直接用装饰盖代替手柄时,施力点的位置首先要满足牌照安装的法规要求。开启手柄高度应在效果图分析时进行检查,设计在600-800(mm),一般选取700mm左右。
汽车行李箱盖(背门)设计规范
1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汽车李箱盖的设计。
2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741-1995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客车行李架及风道设计规范

内行李架及风道设计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车内行李架及冷气道在设计、检验及安装方面的技术条件和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258-2012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13094-2007 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 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13053-2008 客车车内尺寸3.术语和定义3.1 行李架宽:行李架外缘相切的Y平面至行李架内护板之间的距离;3.2 行李架入口高:行李架入口处至顶盖护板之间的距离;3.3 行李架倾角:行李架底面与Z平面之间的夹角;4.要求4.1内行李架及风道分类:客车的风道行李架是乘客区最关建的内饰件,它是具有功能性零部件,确定整车内饰的风格和基调;从客车行李架和风道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整体式行李架和独立式行李架。
整体式行李架多用于豪华客车,其状态不能取消行李架保留风道。
独立式行李架可以直接实现取消行李架保留风道。
从客车行李架的使用功能上可以将行李架分为:航空式全封闭内行李架(全封闭带行李仓门)和半封闭非航空行李架(或豪华行李架,行李架不封闭不带行李仓门)。
4.2 内行李架及风道组成和材料:4.2.1 行李架由底板、底板边型材、行李架内封板和吊架等组成。
如图一为某客车型所使用的整体式行李架,可以很方便实现航空行李架或非航空行李架。
11.底板2.底板边型材3.行李架里板(内封板)4.吊架图一4.2.3 客车行李架风道经常用以下三种材料制做:A、滚压成型的薄钢板材料,表面粘接面料;此种材料强度高,目前为止,尚没有其它材料的组合可以在成本和价格上低于钢板包面料的材料组合;但粘接面料发生过脱落的现象;B、聚氨脂发泡或亚麻、PVC材料;此种材料由于材质软,基本仅用于风道部分;材质轻,有利于降重减油耗;C、铝板材,材质比钢板轻,表面质量高,防冷风结露性能、阻燃性能好,但价格较高。
QCC_JT041-2008__行李架技术条件

Q/CC行李架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Automobile Roof Rack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及定义 (1)4 技术要求 (1)5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3)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3)8 质量保证 (3)前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41-2007《行李架技术条件》的修订。
本标准修订过程中参照国家、行业的有关标准进行编制,对长城汽车行李架做出了特殊要求。
本标准与Q/CC JT041-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删除了GB/T 2546 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4 技术条件”中:原“4.2”更改为4.2.1;——增加了“4.2.2”要求;——增加了“8 质量保证”。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41-2007。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开发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泉。
行李架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城系列汽车行李架总成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和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长城系列汽车行李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8-199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 5721-1993 橡胶密封制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一般规定GB/T 10485-2007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基本环境试验GB 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QC/T 236-1997 汽车内饰材料性能的试验方法QC/T 15-1992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3 术语及定义3.1行李架 Roof rack汽车顶部用来放置、固定车厢内无法装载的物品的承载装置。
车载行李架承载力性能及可靠性测试

4) 行李架横梁上放置负载框架,然后逐步在负载框 架上增加负载重物,直到735 N为止,如图6所示。记 录负载后的百分表读数和应变信号,如图7所示。
5) 卸载并整理场地。 6) 整理实验数据,有效负载实验工况结束。 7) 继续完成其他工况(如有),直至所有工况完成。 1.3.3数据统计分析 各工况静态加载位移统计分析如表2O 由表2可知,各工况静态加载位移测试值中,前后 横梁测量值较大,比有限元分析值略大,且符合企业标 准设计要求值。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实验值的差异, 可从数模网格划分、约束点位置、工装台架精度等进行 具体分析,本篇不做详细展开。 1.3.4有限元分析的应力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 根据有限元分析的应力数据(图8),可以得出最 大应力基本在横梁与四个端座的连接处。 将实际应力值与虚拟分析值进行比较分析,如表3 所示。应力虚拟分析值与实际台架结果相当接近,实测 值较理论值偏小,该有限元分析值可信度较高,值得在
T爲釁鷲胪7试验技术与方法
贴上三向应变花,因横梁表面为阳极氧化处理,需稍加 打磨才能粘贴到位(如图3)o 4条应变通信电缆接入数 据采集仪,电脑连通数采仪,用TCE软件控制数采仪, 并标定应变信号。如图4所示。
2 )车顶平放在4 m X 6 m的水平铁地板上,用水平 仪调整车顶位置,并固定在铁地板上。在行李架横梁对 应位置布置两个百分表。如图5所示。
引言 汽车行李架的叫法有很多,包括:车顶架、车顶横梁、 车顶行李架、汽车顶架、车顶支架。根据car2100权威定义, 汽车行李架指安装在车顶便于系带大件物品的支架,是 汽车车顶一切搭载方案的基础叫它兼具审美与实用功 能,既可配合车身的造型和颜色,让车看上去更美观、 更酷,也可以在车内空间不足时,在车身外安全方便地 放置和固定行李。它能承载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 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皮划艇等叫 当然,在行李架上安装物品后无疑增高了车辆重
客车风道和行李架设计

客车风道和行李架设计作者:杨会冰来源:《时代汽车》2016年第12期摘要:介绍客车风道和行李架的类型,材质和结构,并对行李架设计原则,设计要点进行说明。
关键词:长途客车行李架类型;材质和结构设计原则客车内仪表台、座椅、行李架称为内饰件的三大件,成本占据车内的60-70%,行李架成为车内最关键的部件,一款经典的行李架,既能衬托出整车的风格,又能体现出汽车设计的水平;下面以我司的XMQ6901AY为例,介绍行李架的类型及结构,设计要求及规范;1行李架的类型及结构1.1风道和行李架的类型及结构目前使用的行李架有整体式和分体式两种。
整体式即空调冷气风道和内行李架设计成一体件,不可拆分(图1),多用于中高端客运和旅游车;分体式行李架;风道可单独使用,行李架作为选装(图2),此款行李架经济适用,作为经济性客车的发展局势。
1.2风道和行李架的材料行李架基材主要有镀锌钢板,PU发泡;镀锌板采用t1.0mm辊压成型覆皮革,工艺简单,成本低,但是重量重,不适合现代轻量化的局势;PU发泡采用PU料+玻纤+PVC皮革,发泡模压成型,密度一般为0.5Kg/m3,发泡厚度7mm,质感好,重量轻,同款行李架,重量只有镀锌板的60%,但是价格比镀锌板高10%左右,PU发泡成为主流材料。
我司的XMQ6901AY 定义为中高端中巴车,采用整体式结构,材料选择为PU发泡。
1.3风道和行李架安装及强度要求1.3.1风道和行李架的安装。
风道作为冷气的输送通道,必须称为封闭的管道,它是由顶盖骨架内侧和内行李架共同组成的;如图3所示,依托顶盖骨架内侧,由ABS(t1.0)+PE棉形成风道的一边,安装时靠顶骨架成型;安装位置应与中顶板搭接或者对接,侧围处应于L型角铁对接,保证风道的气密性,用铆钉固定;风道另一侧采用外吊架的行李架,固定点1,2均M6的自攻螺钉,间隔200mm;安装方便;1.3.2风道及行李架的强度行李架与车顶的连接,都是用吊架连接的。
动车组 行李架尺寸标准

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是指在高铁列车或动车组车厢内,供乘客存放行李的固定空间的尺寸标准。
随着中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和动车组列车的广泛运行,乘客的行李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制定并遵守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对于保障乘客的行李安全和舒适是非常重要的。
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车厢内行李的存放,以便更有效地利用空间。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动车组的行李架尺寸通常为长高宽三个方向,其中长为50厘米,高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
这样的尺寸标准既能容纳常见的行李箱和包袋,又不会占用太多的车厢空间,保证了乘客的舒适乘车体验。
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也是为了保障乘客的行李安全。
在高铁列车和动车组列车行驶过程中,车辆可能会受到颠簸和震动,不符合尺寸标准的行李可能会在行车过程中滑动或碰撞到其他乘客或物品,造成安全隐患。
遵守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正确存放行李是乘客的责任,也是保障乘车安全的基础。
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也是为了方便乘客的携带和取放行李。
符合尺寸标准的行李架设计合理,乘客可以方便地将行李放置在行李架上,而不会造成拥挤或占用其他乘客的空间。
符合尺寸标准的行李架也方便乘客取放行李,提高了乘客的使用便利性和舒适度。
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的制定和遵守对乘客的行李安全和舒适乘车体验至关重要。
乘客在携带行李时应当注意行李尺寸和重量,选择符合标准的行李箱或包袋,并正确存放在行李架上。
高铁和动车组列车的运营单位也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行李架尺寸符合标准,乘客行李得到有效安全保障。
只有共同遵守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才能确保乘车安全和舒适,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第二篇示例:动车组行李架尺寸标准一、动车组行李架的作用动车组行李架是专门为乘客携带行李设计的,方便乘客将行李放置在车厢内,保持车厢整洁有序。
乘客可以将手提行李放在行李架上,避免占用座位空间,同时也可以让乘客更加轻松地出入座位。
GBT 12428-2005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GB/T 12428-2005 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GB/T 12428-2005(2005-05-23发布,2005-10-01实施)代替GB/T 12428-1990前言本标准的修订主要参考了欧洲联盟2001年11月20日颁布的强制性客车指令2001/85 /EC 《对除驾驶员座位外座位数超过8个的载客车辆的特殊规定》,以及CER 36、R52、R107和欧美十国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并综合考虑了我国人体特点和相关标准的规定作了适当调整。
本标准与GB/T12428—1990相比主要变化和差异如下:——标准的适用范围为M2、M3类客车;——增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调整了每位乘员的平均计算质量和乘客站立区高度[前版的第5章和 7.2.8本版的第4章和3.5的C];——删除了可装载货物的计算公式,增加了客车装载行李质量和客车的最大设计装载质量计算公式;——标准中的所有符号保持了与有关国际标准的一致。
本标准代替GB/T12428—1990《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长安大学、桂林桂联客车工业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宁波高等专科学校。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申福林、谢金铭、杨敏、李维维。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428—1990。
GB/T 12428-2005客车装载质量计算方法Laden mass calculating method for buss--------------------------------------------------------------------------------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客车每位成员及其手提行李和随身行李的平均计算质量,每位站立乘客所占的有效面积,每单位行李舱容积和每单位车顶行李架面积允许装载行李质量,以及乘员人数和客车装载行李质量及客车最大设计装载质量的计算方法。
汽车装饰服务标准规范

汽车装饰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精品装饰的服务机构、人员要求、专业术语、定义,注意事项,包括部分施工的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施工的整个服务过程,同行其他企业可参照实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TS16949;《汽车装饰经验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 姚时俊主编);HT/B2009所有施工作业指导书2.术语和定义确定以下术语适用本标准汽车外部装饰汽车车灯装饰汽车车窗装饰汽车内部装饰汽车座椅装饰汽车音响汽车安全装饰气车信息装饰3.服务机构:一站式汽车售后服务机构4.1服务机构基本要求4.1.1服务机构4.1.1.1 依法设立的从事汽车装饰或相关的汽车售后服务机构4.1.1.2 有与义务范围相适应的固定经营场所、人员和设置4.1.1.3 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服务表示(有关证照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投诉监督电话等)4.1.1.4 服务机构负责向客户提供符合相应服务技能要求国家标准4.1.2 人员要求4.1.2.1 服务机构负责人应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定,能制定本机构的经营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定期参加相关培训4.1.2.2 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应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备零号的职业素质,掌握本机构规章制度和义务流程;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协调能力,严格履行行业相关规定。
4.2资源管理4.2.1 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有相关技能的美容人员,并能从洗车组不断地培养新的员工作为美容技能人员的后备力量。
5服务项目及技能5.1.汽车外部装饰5.1.1分类:汽车大包围、导流板与扰流板、车贴装饰、汽车防护杠、车顶行李架、电动后视镜、汽车外部其他装饰5.1.2作用:美观、安全、节能、实用等。
5.1.3工具要求:因外部装饰的类别不同所要求的工具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