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历史学基础(世界史部分)考试大纲
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基础考试是为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手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考试内容为历史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史料、基本技能等,遵循的原则是科学、公平、安全、规范,评价的标准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优秀本科生所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对相关专业考生择优录取,确保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I.考察目标
1.掌握基本史实,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
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任务;
3.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
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满分和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国古代史约30%
中国近现代史约20%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
世界近现代史约30%
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的内容讲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四、试卷题型结构
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问答题 4小题,每小题30分,共120分。
2021年全国统考历史学大纲最新权威解析

2021年全国统考历史学大纲最新权威解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已经发布。
(以下简称《2021年历史学考试大纲》)为了让广大考生对2021年的历史考试大纲有个全面宏观的了解,海文专业课历史学教研团队在中国人民大学专家的带领下在第一时间对新大纲进行了分析解读,并对2021年的历史学专业考试进行了预测。
一、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及考试大纲的特点学科特点:历史学专业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然而,它作为一门长线学科、一门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的学科,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被严重地边缘化了。
现在,历史实行统考方式进行考试就是出于保证历史学研究生质量的需要。
同时,也可以让更多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与这个考试。
因为统考后,试题难度明显比美统考之前难度降低。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跨专业考历史,应该也是历史的大势发展所趋。
考试大纲特点:2021年考研历史学大纲在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方面仍然沿袭了2021年的形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试卷题型结构仍为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和简答题。
其中简答题占的比重仍然很大,总共4个题,120分,占试卷总成绩的40%。
在试题容量上,各科所占比例和2021年的一样,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同样以中国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主,两者约占60%的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占约40%的内容。
在考查范围上,2021年的大纲跟2021年的相比,也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当然是让人感到很欣喜和放松的事情。
因为考生之前参照2021年的考试大纲进行复习是完全正确的。
《2021年历史学考试大纲》附录部分有2021、2021、2021年历史学考研的真题及参考答案,这为考生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
考生可以通过研究真题来揣摩近三年的出题规律,从而把握今年命题的思路和趋势,增加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4考研历史学大纲

2024考研历史学大纲
2024年考研历史学大纲
一、史学概述
1. 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学科体系
2. 史学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 史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二、中国古代史
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发展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政治制度、军事与外交变革
3. 秦汉时期中国王朝的政治与社会制度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思想、文化传承与发展
5. 唐宋元明清各朝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结构与文化变革
三、中国近现代史
1. 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3. 五四运动及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
4. 抗日战争与中国革命战争
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
四、世界史
1.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背景与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引发的世界格局变化
3.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的发展
4. 当代世界的主要地区冲突与合作
5.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与融合
五、史学理论与方法
1. 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论
2. 史料的收集与整理方法
3. 史学文献的编纂与研究
4. 史学研究的新技术与工具应用
六、史学专题研究
1. 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
2. 女性史、民族史、地方史等专题研究
3. 文化史、经济史、军事史等专业领域研究
4. 不同学派和学者的史学观点与解释
七、历史与现实
1. 历史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
2. 历史认同与社会稳定研究
3.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以上内容仅为2024年考研历史学大纲的梗概,具体内容以教育部公布的最终版本为准。
黑龙江大学737历史学基础(世界史)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37 科目名称:历史学基础(世界史)一、考试性质历史学基础(世界史)是为黑龙江大学招收历史学(世界史)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
通过考试检验考生对世界史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评,以测知其能否达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入门条件。
二、考试要求1、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线索。
2、掌握史学基本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及人物进行研究和客观评价并从中总结规律。
3、论述某一观点是应该做到言之有据、逻辑合理、文字表达准确。
三、考试内容(一)古代、中世纪1、史前人类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史前文化2、古代西亚诸文明亚述、巴比伦、以色列、波斯帝国3、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古代埃及的文化4、古代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5、古代希腊文明希腊城邦政治、军事、文化及文化特征、马其顿帝国、希腊化时代6、古代罗马文明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罗马帝国的危机、古代罗马文化、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7、中世纪的西欧西欧封建制度、中世纪的城市及经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伊斯兰教的兴起、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9、中世纪的东欧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蒙古人的统治与莫斯科公国、俄罗斯帝国的兴起10、中世纪东亚与南亚从大化改新到幕藩体制的日本、中日文化交流、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儿帝国11、古代美洲文明古代中美洲文明、印加文明(二)近代世界12、近代初期的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君主专制时期的英国、法国、宗教改革、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科学革命13、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尼德兰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明君主专制、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工业革命、19世纪的英国改革、19世纪法国政治演进、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14、近代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西洋奴隶贸易、拉丁美洲独立及其政治与经济变化、19世纪中后期亚洲、反殖斗争、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日本明治维新、20世纪初“亚洲觉醒” 15、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维也纳体系、两大军事同盟(三)现代世界16.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革命与国际共运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国际联盟、华盛顿会议、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德国十一月革命、匈牙利革命、共产国际17、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世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西方国家恢复与调整、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日本军国主义、德意法西斯的兴起与发展、甘地主义、凯末尔主义、卡德纳斯改革18、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及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欧洲及亚太战场、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联合国、冷战与两大阵营、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美国内政与外交、战后日本、西欧一体化进程、当代科技革命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苏南冲突、苏联改革与发展、东欧国家改革与发展、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四、考试结构1、考试时间:180分钟2、试卷分值:300分3、答题方式:闭卷,笔试4、试卷结构: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30%世界近代史约40%世界现代史(至1991年)约30%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俄国史、美国史等国别史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新版黑龙江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考研真题考研参考书

又是一年考研时节,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考验的重要时刻,我是从大三上学期学习开始备考的,也跟大家一样,复习的时候除了学习,还经常看一些学姐学长们的考研经验,希望可以在他们的经验里找到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今年成功上岸啦,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经验,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经历里找到对你们学习有帮助的信息!其实一开始,关于考研我还是有一些抗拒的,感觉考研既费时间又费精力,可是后来慢慢的我发现考研真的算是一门修行,需要我用很多时间才能够深入的理解它,所谓风雨之后方见才害怕难过,所以在室友们的鼓励和支持下,我们一起踏上了考研之路。
虽然当时不知道结局是怎样,但是既然选择了,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平白的付出,说什么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是这一路的所思所想,所以这篇经验贴稍微有一些长,字数上有一些多,分为英语和政治以及专业课备考经验。
看书确实是需要方法的,不然也不会有人考上有人考不上,在借鉴别人的方法时候,一定要融合自己特点。
注:文章结尾有彩蛋,内附详细资料及下载,还劳烦大家耐心仔细阅读。
黑龙江大学世界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737)历史学基础(世界史)参考书目: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3、崔丕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定天著:《东北亚国际关系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张广智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木糖英语真题手译》2021版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1、单词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
5.2历史学专业科目三《世界现当代史专题》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历史学专业《世界现当代史专题》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1、必读书:《世界现代史》(上下册)吴于谨、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书:《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王斯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课程纲要一、20世纪初的世界(一)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1、欧洲列强瓜分世界2、欧洲的经济、军事优势(二)美国和日本的兴起1、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2、美西战争门户开放政策3、登上世界强国的日本(1)日俄战争吞并朝鲜(2)产业革命的完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三)列宁主义的诞生和俄国1905年革命1、列宁主义的诞生2、俄国1905年革命的背景、进程和影响(四)亚洲的觉醒1、伊朗的民族觉醒2、孟加拉分治法令国大党的分裂3、青年土耳其革命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关系(二)大战的爆发和进程(1)萨拉热窝事件(2)史蒂芬计划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3)德国的潜艇战美国参战苏维埃俄国退出战争(三)大战的结束(1)协约国全线进攻(2)同盟国溃败(3)德国投降大战结束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二月革命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的《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十月会议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苏维埃俄国的建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3、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二)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斗争和措施1、苏维埃俄国最初的内外政策苏维埃俄国最初的主要内政措施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2、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粉碎协约国组织的3次武装进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四、1918~1928年国际关系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巴黎和会的召开凡尔赛和约的签订协约国对奥、匈、土、保和约的签订国际联盟的建立2、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影响(二)1918~1928年的资本主义国家1、德国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爆发柏林一月起义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魏玛宪法和魏玛共和国的建立2、奥匈帝国和匈牙利革命奥匈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及被颠覆3、英国第一届工党政府的上台英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英爱条约的签订4、法国法国共产党的成立5、意大利意大利共产党的成立意大利法西斯的上台6、美国美国共产党的成立“柯立芝繁荣”7、日本“米骚动”日本共产党的成立东方会议田中奏折(二)20年代的国际关系1、英苏贸易协定和拉马洛条约英苏贸易协定的签订热那亚会议拉巴洛条约2、德国赔款问题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的实施杨格计划3、洛迦诺公约洛迦诺会议的召开莱因保安公约洛迦诺公约对德影响五、1918~192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共产国际(一)1918~1928年的民族解放运动1、朝鲜“三·一”运动“三·一”运动的开展“三·一”运动的意义2、印度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罗拉特法案”阿姆利则惨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一战后初期土耳其的民族危机《国民公约》的通过素丹制度的废除洛桑条约的签订凯末尔主义凯末尔革命4、埃及独立运动1919年埃及反英起义埃及的独立5、拉丁美洲的反帝运动巴西“普列斯特长征”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游击战争(二)共产国际的初期活动1、共产党的成立共产国际的成立《共产党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2、共产国际的初期活动共产国际“二大”共产国际“三大”和“四大”六、20~30年代的苏联(一)20~30年代的苏联经济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成果2、20~30年代苏联重大经济方针和计划工业化方针的确定农业集体化决议的通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3、20~30年代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失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成就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失误(二)20~30年代的苏联政治1、苏联成立和列宁逝世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列宁逝世2、1936年苏联宪法的实施1936年宪法的制订 1936年宪法的影响3、肃反运动肃反运动的主要案件肃反运动的影响七、1929~193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和国际关系(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原因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特点3、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后果(二)美国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实施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结果和影响(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世界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沉重打击军部法西斯势力加强“九·一八”事变政党内阁的结束2、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二·二六”事件广田内阁上台“基本国策纲要”“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全面侵华战争的发动(四)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德国纳粹党的建立“啤酒馆暴动”希特勒上台2、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和战争准备国会纵火案元首法的通过希特勒毁约备战(五)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和民族解放运动1、30年代的反法西斯斗争共产国际“七大”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2、30年代的民族解放运动印度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主义越南共产党的初期活动朝鲜的普天堡大捷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六)二战前夕的欧洲1、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2、德意“钢铁同盟”条约的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八、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欧洲和非洲的战场1、德波战争和“奇怪战争”德国突袭波兰“奇怪战争”2、苏联“东方防线”建立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并入苏联3、德国对北欧、西欧的闪电式侵占德国侵占法国敦刻尔克大撤退戴高乐“自由法国运动”4、不列颠空战“海狮计划”不列颠空战5、德、日、意军事同盟的建立和北非战场德、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北非战场的初期交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1、苏德战争的爆发德国发动侵苏战争莫斯科战役2、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对印度支那的占领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爆发3、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背景《大西洋宪章》《苏美英莫斯科会议》《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战略意义(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中途岛战役瓜岛战役阿拉曼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2、盟军在北非和意大利的最后胜利盟军在北非的最后胜利西西里战役意大利投降3、国际重要会议的召开开罗会议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4、德、日法西斯的彻底溃败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德国投降盟军在太平洋战区的反攻日本投降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二战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联合国的成立九、战后初期的世界(一)战后初期的苏、美、欧、日1、苏联战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子弹的试制成功“列宁格勒案件”“医生谋杀案”斯大林逝世2、美国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军事实力的膨胀3、欧洲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战后初期西欧的困境4、日本美国对日本的单独占领日本的民主化改革(二)战后初期的东西方关系1、美国的“冷战”政策富尔顿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美苏冷战和东西方对抗第一次柏林危机德国的分裂“经互会”华沙条约组织旧金山和约朝鲜战争(三)战后初期的民族解放运动1、印度支那抗法战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2、巴勒斯坦问题和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中东战争3、非洲和拉丁美洲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战争埃及“七月革命”危地马拉的阿本斯改革十、五、六十年代的国际风云(一)苏联和东欧1、苏联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改革勃列日涅夫的对外政策(二)美国、西欧和日本1、美国艾森豪威尔执政肯尼迪的对外政策马丁·路德·金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西欧“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戴高乐主义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3、日本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三)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关系1、50年代后期的东西方关系四国首脑会议第二次柏林危机戴维营会谈2、60年代的东西方关系U-2飞机事件美苏首脑维也纳会谈“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四)第三世界的兴起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1、第三世界的兴起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 77国集团的成立2、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印度支那抗美救国战争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的斗争非洲独立浪潮古巴革命十一、70-80年代的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一)70-80年代的世界经济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战后最严重的两次经济危机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石油斗争南南合作南北对话(二)70-80年代的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1、美苏关系尼克松主义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美苏中导协议2、日本的“多边自主外交”田中角荣对外交政策的调整“多边自主外交”3、亚非拉地区的政治和国际关系柬埔寨问题阿富汗问题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津巴布韦的独立 1977年《巴拿马运河条约》的签订十二、世界科技革命的高潮及其影响(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和进程(二)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十三、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的世界(一)两极格局的终结1、东欧剧变和德国的统一东欧剧变柏林墙的推到2、“八·一九”事件及苏联的解体“八·一九”事件独联体的建立(二)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斗争1、经济全球化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试卷样式:福建师范大学201 年成人学士学位考试题目卷(黑体小三号粗体)《考试科目名称》A/B卷开卷(楷体GB2312小三号粗体)教学中心专业学号姓名成绩(宋体五号)注: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重要提示:本试卷仅为考试题目,所有答题必须填写在专用答题卡上方为有效,在本试卷直接作答均不给分。
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

历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21-2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1.东京审判正确答案:1946~1948年在日本东京对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
1946年1月,远东盟军最高统帅部设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法庭由中苏美英等十一国组成。
1948年11月,法庭宣布判处东条英机等7人绞刑、木户幸一等18人徒刑,使日本战犯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2.《旧金山和约>正确答案:1951年由美国操纵的旧金山会议所通过的对日和约。
1951年9月,在旧金山召开了由52个国家参加的对日媾和会议。
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规定: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威岛、西沙群岛、千岛群岛、南库页岛等岛屿的权利,但和约中只字不提这些岛屿的归属。
和约还规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协定。
驻军日本;日本统一把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等交美国托管。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3.《美日安全保障条约》正确答案:1951年日本和美国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
1951年9月8日,美国日本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取得在日本领土及其周围无限制地驻军及设置军事基地的权利,美国可以出动军队镇压日本的内乱。
美国还指使日本政府与台湾当局签订所谓“和约”,日蒋宣布结束战争状态,建立“外交关系”。
《旧金山和约》和《美日安保条约》签订后,以军事同盟为基础的日美特殊关系确定下来,日本完全被纳入美国世界战略轨道。
涉及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4.《五国和约》正确答案:二战后同盟国与意、罗、保、匈、芬五国分别签订的和约总称。
1947年2月10日订于巴黎。
《五国和约》分别包括序言及领土、政治、军事、经济和赔偿等条款。
领土条款宣布废止法西斯国家改划的欧洲版图,确定一些国家的新疆界;政治条款和军事条款对五国原有的政治军事权利进行了必要的限制;赔偿和返还条款和约确认对侵略所造成的损失进行部分赔偿的原则及赔偿数额。
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大纲
历史学考研大纲是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历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
历史学考研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每年发布一次。
历史学考研大纲如下:
考试科目
历史学考研大纲共设一门考试科目,即“历史学基础”。
考试内容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末民初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
世界史: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历史。
考试形式
历史学基础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3小时。
考试题型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参考书目
历史学基础考试的参考书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
考试要求
历史学基础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的史料分析能力和综合研究能力。
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大纲的内容比较广泛,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
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考
研真题等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要注重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可以通过阅读史料、撰写史论等方式进
行练习。
●最后,要注意综合研究能力的提升。
可以通过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
等方式进行锻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世界史基础考试科目代码:[736]
一、考试性质
世界史基础考试是为黑龙江大学招收世界史学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性考试科目。
通过考试了解考生在大学本科学习阶段掌握的世界史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并测知其能否达到合格的程度以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和研究阶段。
二、考试要求
1、掌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史实,能够清晰明了地把握世界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掌握基本理论,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了解世界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读。
能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信息;
4、论据确凿,论证严谨,逻辑合理,文字准确。
三、考试内容
1、史前人类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
农业革命与文明的产生
史前文化
2、古代西亚诸文明
苏美尔—阿卡德文明
古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王国
赫梯、腓尼基和以色列历史
波斯帝国
古代西亚文字与宗教
3、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埃及的主要王朝
宗教崇拜与墓葬习俗
古代埃及的文化
4、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
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
5、古代希腊文明
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希腊城邦制度
希波战争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雅典民主政治
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化时代
古代希腊的宗教与文化
6、古代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制度和罗马的扩张
元首政治与早期罗马帝国
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
罗马帝国的危机
古代罗马文化
7、中世纪的西欧
法兰克王国
封君封臣制度与农奴制
西欧主要国家的君主制度
中世纪的城市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
8、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伊斯兰教的兴起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9、中世纪的东欧
查士丁尼时期的拜占庭
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文化
东欧诸国的起源和发展
蒙古人的统治与莫斯科公国
俄罗斯帝国的兴起
10、中世纪东亚与南亚
从大化改新到幕藩体制
中日文化交流
从笈多王朝到莫卧儿帝国
11、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中美洲文明
印加文明
12、近代初期的欧洲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君主专制时期的英法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
重商主义和商业战争
科学革命
13、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转型
尼德兰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开明君主专制
启蒙运动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
工业革命
19世纪的英国改革
19世纪法国政治演进
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
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
19世纪晚期欧美主要国家的政治与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
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近代欧美文学艺术的主要流派
14、近代的亚非拉
大西洋奴隶贸易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独立后拉美的政治与经济变化
19世纪中后期亚洲反殖斗争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瓜分非洲
埃及阿里改革
土耳其坦志麦特
日本明治维新
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
15、近代欧洲国际关系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三十年战争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维也纳会议与欧洲国际体系
两大军事同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
16.俄国革命与共产国际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德国十一月革命
匈牙利革命
共产国际
1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18、两战之间的世界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斯大林模式”
西方国家的恢复与调整
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日本军国主义和德意法西斯
甘地主义
凯末尔主义
卡德纳斯改革
19、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与欧美大国的对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欧洲战场与太平洋战场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
雅尔塔体系
联合国的建立
冷战与两大阵营的对峙
殖民体系的解体与第三世界的兴起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国家
美国的内政与外交
西欧主要国家的内政与外交
战后的日本
西欧一体化进程
当代科技革命
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与东欧
苏南冲突
赫鲁晓夫的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确立
戈尔巴乔改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四、考试结构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试卷分值:300分
3、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4、试卷结构: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30%
世界近代史约40%
世界现代史(至1991年)约30%
西方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俄国史、美国史等方面的内容将有机地体现在以上各部分之中。
5、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 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名词解释 8小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
史料分析题 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论述题 3小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
五、参考书目
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六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崔丕著:《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黄定天著:《东北亚国际关系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张广智著:《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