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

合集下载

挂篮监测方案

挂篮监测方案

挂篮监测方案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兴起已成为了现代化城市的标志之一。

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是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日益重视。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材料的质量和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更加严格。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挂篮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一、方案概述挂篮监测方案旨在通过对挂篮进行实时监测,提前预警潜在风险,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该方案主要包括挂篮监测系统的搭建、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风险预警等内容。

二、挂篮监测系统挂篮监测系统是挂篮监测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1. 传感器挂篮监测系统中的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挂篮的倾斜角度、振动幅度、载荷等数据。

传感器应具备高精度、高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采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用于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它应具备高速、高效的数据采集能力,能够满足对大量数据实时采集的需求。

3. 数据传输设备数据传输设备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

传输设备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方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4. 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实时监测功能。

同时,数据处理软件还应具备风险预警功能,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挂篮监测方案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环节十分关键。

通过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挂篮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1.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设备定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和算法,可以对挂篮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

同时,数据处理中心还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大跨度桥梁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2)

大跨度桥梁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2)

大跨度桥梁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大跨度桥梁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一、前言大跨度桥梁是现代交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是大跨度桥梁施工中常用的一种工法。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无模板浇筑,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

同时,该工法对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全程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结构变形和应力情况,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适应范围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适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施工,特别是在地势复杂、深谷悬崖陡峭的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该工法的优势,减少对地形的限制,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可行性。

四、工艺原理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通过悬挂钢纤维混凝土挂篮进行悬臂施工,利用张拉杆件和支座实现施工平衡。

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挂篮的监测,能够实时获取结构的变形和应力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控制。

五、施工工艺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包括以下几个施工阶段:1. 定位测量与钢梁安装:通过精确的定位测量,确定挂篮的位置,并安装钢梁作为支撑。

同时进行挂篮的悬挂和调平工作。

2. 悬挂混凝土挂篮:将钢纤维混凝土挂篮悬挂在钢梁上,并调整挂篮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保证施工的精度。

3. 混凝土浇筑:按照混凝土浇筑工艺,将混凝土料浇筑至挂篮中,并采取适当的振捣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4. 监测与调整:通过网格测定和红外线测量等手段,对挂篮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保证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拆除挂篮与收尾工作: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挂篮,并进行桥面铺装和必要的收尾工作。

六、劳动组织悬臂法挂篮施工监测施工工法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队伍的编组与作业安排、工人的技术培训与掌握、施工时间的合理安排等,以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的要求。

完整word版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

完整word版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

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箱梁在悬浇施工中,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载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产生标高变化,并随着悬臂长度的加大而增加。

为了使成桥后的线形到达或接近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在悬浇过程中对已浇筑或准备浇筑的梁段的各工况的沉降、位移进行监控测量,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的立模标高、浇筑后各块段的标高,使最终合拢后标高与设计标高差小于L/5000〔10mm〕。

1、监控原理监控的主要内容有:主梁挠度、中轴线偏差、裂纹观察等。

施工控制阶段分为挂篮前移立模完毕、试压前后、浇注完成和预应力张拉后,均应对各测点进行量测。

施工监测控制根本原理如图3所示。

施工监控流程为:梁体各测点布设→控制阶段量测各测点的标高、墩柱水平位移、应力等观测变量→计算分析→预报下一节段施工参数→确定梁体端面竖向位移、→理想的梁体线形、应力变化→施工输出→进入下一节段施工监控。

图1:施工监测控制根本原理2、监测方案⑴、施工测量网的建立根据现有的测量控制网导线点ST01、ST02、ST03、9IIB237组成大地四边形作为控制网,对主桥上部结构进行测量控制和复核,箱梁顶面布置施工控制点。

QIIB237 监控测量控制网ST01右幅5#墩右幅4#墩右幅3#墩右幅2#墩左幅3#墩左幅2#墩左幅5#墩左幅4#墩ST03 ST02图2:控制网示意图⑵、测点的布置①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在0号块上布置高程观测点用以控制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现浇节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

每个0号块的顶板各布置9个观测点, 观测点位置如图3所示。

观测点用专门制作的钢筋或普通螺栓直接焊接在顶板钢筋上。

②各现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每个节段各设 2个测点,对称布置在翼板与腹板外交点,离待浇块件前端15cm。

两座跨线桥的左、右幅桥梁均按上述要求进行结构位移监测。

通过控制网来精确测定局部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局部控制点用来控制各个梁段挠度观测点和后视点,局部控制点在施工完成一定数量梁段或重要环节时经过校准,以保证局部控制点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观测承台控制点标高变化,监测根底沉降和墩柱压缩变形。

挂篮的监控

挂篮的监控

3.1 挂篮的监测挂篮的监测试验由施工单位完成。

3.1.1 挂篮静载试验(1)挂篮静载试验目的及流程为检查挂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消除挂篮各构件之间非弹性变形,观测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后续的悬臂箱梁挂篮施工模板调整提供可靠数据依据;拼装完毕后,对挂篮进行等载预压以测定挂篮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梁段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

进行荷载试验时,加载应模拟最重的梁段荷载分布情况进行等效、逐级加载,测定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和最大荷载作用下挂篮控制杆件的内力。

根据各级荷载作用下挂篮产生的挠度绘出挂篮的荷载—挠度曲线,为悬臂施工的线形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具体试验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挂篮静载试验工艺流程图(2)加载挂篮拼装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经检查确认后,方可进行加载试验;加载试验在施工现场进行。

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加载方法采取模拟施工中挂篮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载堆积砂包进行等效、逐级加载。

加载过程按三级进行,预压荷载分三级;分级加载形式可参考50%→100%→120%,每级加载间隔12h,以备荷载稳定后观测。

加载过程中严格控制两只挂篮不平衡预压重量。

(3)卸载加载完毕后稳定12小时即可按相反方向分级卸载,卸载间隔时间为12小时,卸载用吊车卸载,严禁抛掷,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4)变形观测观测部位:底篮前底横梁的四根吊带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1-1、1-2、1-3 、1-4测点:上前横梁的四根吊带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2-1、2-2、2-3、2-4测点;每片主桁的前端销子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3-1、3-2测点;每片主桁的前支腿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4-1、4-2测点;每片主桁的后锚处各设置一个观测点,即5-1、5-2测点。

具体布置见下图3-2、3-3。

观测内容:挂篮主桁的非弹性变形、竖向弹性变形及挠度曲线。

观测方法:观测数据用水准仪测定,每加载一级荷载观测一次观测点,并作好记录。

加载完毕后每隔2小时测量一次,待其稳定后保持24小时荷载,然后卸载。

挂篮施工测量方案

挂篮施工测量方案

挂篮施工测量方案一、引言挂篮施工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高空作业方式,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精确度,测量工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挂篮施工测量的方案和步骤。

二、测量器械准备在进行挂篮施工前,需要准备好以下测量器械:1. 测量仪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2. 测量杆:用于在挂篮上进行不同测量任务;3. 施工测量图纸:包括建筑平面布置图、挂篮平面图等。

三、测量步骤1. 建筑平面布置测量:在进行挂篮施工前,首先需要测量建筑平面布置,包括建筑主体的尺寸、位置等参数。

具体步骤如下:a) 使用全站仪进行建筑平面布置的水平控制测量,以确定建筑的水平基准点。

b) 使用激光测距仪和测量杆进行建筑尺寸的测量,包括建筑主体的长度、宽度等参数。

c)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建筑平面布置图,用于后续挂篮施工的定位和调整。

2. 挂篮平面布置测量:在挂篮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测量挂篮的位置和高度,以确保其安全稳定。

具体步骤如下:a) 使用全站仪进行挂篮平面布置的水平控制测量,以确定挂篮的水平基准点。

b) 使用激光测距仪和测量杆进行挂篮位置的测量,包括挂篮距离建筑物的水平距离、挂篮距离地面的高度等参数。

c) 根据测量结果,绘制挂篮平面图,用于挂篮的准确定位和调整。

3. 其他测量任务:在挂篮施工过程中,可能还涉及到其他测量任务,如垂直度测量、挂篮倾斜度测量等。

具体测量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记录测量数据和结果。

四、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挂篮施工测量任务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最终的测量结果。

具体步骤如下:1. 数据录入与整理:将测量仪器所获得的数据录入电脑,进行数据整理和分类。

2. 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或计算工具,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计算测量误差、确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等。

3. 生成报告与记录:根据测量数据的处理结果,生成测量报告和记录,包括测量任务的描述、测量结果的分析和评估等。

挂篮悬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挂篮悬臂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底 模 的两 侧 外 边缘 .同时 据 此 修 正 挂 篮 前 进 的方 向 。待底 模 高程 和位 置 都 准确 无误 后 , 再 放 样 出底
的调整 量应 控制 在规 定误 差范 围 内 。
② 由 于悬 浇梁 的整 个 梁 体 被 纵 向分 成 若 干 块
体 依次 浇 筑 , 因此 监 控测 量 在桥 梁 线形 动 态控 制 过 程 中的作用举 足 轻重 。 在0 块 施 工完成 后 , 应将桥 梁 控 制 网导线 点分 别 引入 0 # 士 央顶 面作 为后 序悬 浇块 体 的控制 点 。 1 # 块是挂 篮悬 浇 的起 步段 , 必须 准确 控制 挂篮 平 面位 置 和高 程 , 为后 续 块体 测 量 控制 提供 先
续一 钢构 组合 箱梁 。主跨箱 梁截 面 为单箱 单 室断 面 , 顶宽1 2 m, 底 宽6 . 5 m, 两侧 翼缘 宽均 为2 . 7 5 m。 顶面 横
坡2 %, 底 面水 平 。箱 梁6 } 墩 顶支 点处 梁 高4 . 6 m, 与 主 跨 跨 径 之 比为 1 / 1 5 . 2 1 7 ; 5 、 7 墩 墩 顶 支 点 处 梁 高 3 . 8 m, 与 主跨 跨径 之 比为 1 / 1 8 . 4 2 1 ; 合 拢 段及 满 堂 支
( 3 8 + 7 0 + 7 0 + 3 8 + 3 5 + 2 2 ) m变 截 面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连
( 2 mm+ 2 p p m ̄ D) , 精度 完 全 满 足平 时 施 工测 量 的需
要 。建立测 量 控制 网时 沿桥梁 两侧 布设 的控 制点 可 以直接 作为 测站 点或后 视 点使 用 。各基 点 定期进 行

1 01・
具 体 的测 量顺 序 为 :每 一 节段 悬 臂梁 施 工前 , 要 先 向前 移 动挂 篮并 临时锚 固 , 然 后对 模 板 定位 的

挂篮监测方案

挂篮监测方案

挂篮监测方案1. 背景介绍挂篮监测方案是一种针对建筑工地施工中使用的挂篮进行安全监测的方案。

在建筑工地中,挂篮是一种常用的悬挂设备,用于搬运和临时储存建筑材料。

然而,由于挂篮使用频繁、负荷重、环境复杂等原因,容易出现各种安全问题。

为了确保施工工地的安全,需要对挂篮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 监测目标挂篮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实时监测挂篮的状态,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风险。

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挂篮的倾斜情况:监测挂篮是否倾斜,以及倾斜的角度和方向;•挂篮的荷载情况:监测挂篮承受的荷载,及时发现超载情况;•挂篮的震动情况:监测挂篮的振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不稳定因素;•挂篮的固定情况:监测挂篮是否固定稳定,避免因挂篮松动导致事故发生;•挂篮的环境条件:监测挂篮周围的温度、湿度等因素,避免环境因素对挂篮造成影响。

3. 监测方案3.1 传感器部署为了实现对挂篮的实时监测,我们需要在挂篮上部署多个传感器。

具体的传感器包括:•倾斜传感器:用于监测挂篮的倾斜情况,可以通过测量挂篮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来判断倾斜程度和方向;•荷载传感器:用于监测挂篮的负荷情况,可以通过测量挂篮所承受的重力来判断荷载情况;•震动传感器:用于监测挂篮的振动情况,可以通过测量挂篮的震动频率、幅度等参数来判断振动程度;•固定传感器:用于监测挂篮的固定情况,可以通过检测挂篮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固定程度;•环境传感器:用于监测挂篮周围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因素,可以通过测量环境数据来判断环境因素是否对挂篮产生影响。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采集与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判断。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由数据采集组件进行实时的收集和录入;•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数据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分析和计算,以便于生成监测报告和预警信息;•数据展示:处理后的数据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给用户,方便其对挂篮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浅谈挂篮施工测量监控

浅谈挂篮施工测量监控

浅谈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摘要:介绍挂篮施工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东莞大道延长线东莞水道特大桥的施工实际,提出相应的挂蓝施工测量放样的方法及桥梁在浇注过程中的监测,及时了解挂篮变形情况,保障了大桥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挂篮施工; 东莞水道特大桥; 测量监控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nging basket, and combined with the dongguan avenue extension cord the dongguan waterway big bridge construction practic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hang construction survey of lofting blue method and Bridges in pouring process of monitoring, and know the deformation hanging basket, guarantee the smooth construction of the bridge.Keywords: hanging basket construction; The dongguan waterway big bridge; Measurement monitor引言东莞水道特大桥桥梁全长1117.58米,桥梁总面积为32900平米,桥梁起点桩号K2+350.47,终点桩号K3+468.05。

主桥桥梁采用三跨变截面悬臂浇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其中东莞水道主桥跨径为:110+180+110=400米,律涌水道主桥跨径为45+75+45=165米,引桥为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径为30~40米,半幅桥梁宽15.6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桥挂篮施工测量监控方案
箱梁在悬浇施工中,由于受自重、温度、外荷载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挠度,同时,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徐变等因素也会产生标高变化,并随着悬臂长度的加大而增加。

为了使成桥后的线形达到或接近设计要求,因此必须在悬浇过程中对已浇筑或准备浇筑的梁段的各工况的沉降、位移进行监控测量,并以此随时调整悬浇的立模标高、浇筑后各块段的标高,使最终合拢后标高与设计标高差小于L/5000(10mm)。

1、监控原理
监控的主要内容有:主梁挠度、中轴线偏差、裂纹观察等。

施工控制阶段分为挂篮前移立模完毕、试压前后、浇注完成和预应力张拉后,均应对各测点进行量测。

施工监测控制基本原理如图3所示。

施工监控流程为:梁体各测点布设→控制阶段量测各测点的标高、墩柱水平位移、应力等观测变量→计算分析→预报下一节段施工参数→确定梁体端面竖向位移、→理想的梁体线形、应力变化→施工输出→进入下一节段施工监控。

图1:施工监测控制基本原理
2、监测方案
⑴、施工测量网的建立
根据现有的测量控制网导线点ST01、ST02、ST03、9IIB237组成大地四边形作为控制网,对主桥上部结构进行测量控制和复核,箱梁顶面布置施工控制点。

监控测量控制网ST01
ST02
ST03QIIB237右幅2#墩
右幅3#墩右幅4#墩右幅5#墩左幅2#墩
左幅3#墩左幅4#墩左幅5#墩
图2:控制网示意图
⑵、测点的布置
①0号块高程测点布置在0号块上布置高程观测点用以控制顶板的设计标高,同时也作为以后各现浇节段高程观测的基准点。

每个0号块的顶板各布置9个观测点, 观测点位置如图3所示。

观测点用专门制作的钢筋或普通螺栓直接焊接在顶板钢筋上。

②各现浇节段的高程观测点布置每个节段各设2个测点,对称布置在翼板与腹板外交点,离待浇块件前端15cm 。

两座跨线桥的左、右幅桥梁均按上述要求进行结构位移监测。

通过控制网来精确测定局部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局部控制点用来控制各个梁段挠度观测点和
后视点,局部控制点在施工完成一定数量梁段或重要环节时经过校准,以保证局部控制点能满足精度要求,同时观测承台控制点标高变化,监测基础沉降和墩柱压缩变形。

定期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联测,止控制点在施工期间发生位移,从而导致测量数据不真实,最后无法判断数据的虚实而影响悬臂施工。

13
2
图2:观测点布置示意图
⑶、挠度观测的工况选择
a、挂篮就位后
b、混凝土浇筑后
c、张拉完成后
⑷、主桥悬浇施工测量及高程控制精度如下:
①、所有测点的标高测量控制精度为3mm。

②、立模标高控制精度为5mm。

③、单T悬浇节段浇注混凝土后,两臂挠度(标高)≤10mm。

④、各悬浇单T完成后,相邻两悬臂端的相对竖向挠度≤10mm。

⑤、箱梁全部施工完成后,裸梁顶向标高与对应设计标高≤L /5000。

⑸、挠度测量监控的原则和方法
①、挠度监测首先需做到四定原则:定人、定仪器、定时、定点。

项目部组织有经验的测量人成立测量监控小组专门进行测量监控,以便监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防止人为原因引起的误差。

项目部配置专门仪器校验合格后专门用于监控测量。

为避开日照、温差对挠度所造成的影响,施工控制测量的时间应安排在8:00之前(太阳出来之前)进行。

每块件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将测点钢筋头打磨成半球状,同时用红油漆做好明显标志并编号,做好后由专人负责人保护,一直到全桥合拢。

②、每次监控测量,业主、监理、监控及施工单位需事前定好时间同时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数据现场核对,当同测的相互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3mm)方可转到下一程序,否则重新测量。

③、每次测量各单位均须做好现场记录,并记录气象、温度等环境条件,测量完成后及时将数据反馈到监控单位进行整理分析,以决定下一块件的立模标高调整值。

④、挠度控制及计算
立模标高控制值=箱梁顶面设计标高+设计施工预拱度+挂篮变形值。

但由于影响大跨径连续梁挠度的因素较多,致使计算状态和实际
施工状态产生一定的差异。

为达到设计的理论线型,需要通过现场实际测量资料的积累和对比分析,找出各阶段的挠度变化规律。

同时,结合单位根据设计提供的参数和现场实测资料,通过线型控制软件计算,得出修正后的设计预拱度,然后,对立模标高进行修正,并提供最终的立模控制标高。

⑤、因悬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挂篮变形、箱梁结构挠度等有可能与预设值不同,因此在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进行高程监控,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测出挂篮变形、箱梁结构挠度,与设计值现场对照,发现异常立即汇报。

⑹、箱梁平面线形监控
箱梁平面线形是根据设计图提供的箱梁设计线大地坐标,用全站仪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绘制成图,动态显示设计线形与实测线形,进行实时监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