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淋巴瘤诊断中的几个问题论文

合集下载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淋巴瘤护理疑难病例讨论淋巴瘤是一种由淋巴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疲乏、贫血等症状。

针对淋巴瘤的护理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位淋巴瘤患者的疑难病例及护理讨论。

病例介绍:张先生,男性,57岁,因多个淋巴结肿大数年就诊。

经过多次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前进行第四疗程化疗,但发现张先生出现严重的口腔溃疡和味觉丧失,导致营养不良和情绪不稳定。

问题分析:口腔溃疡和味觉丧失是化疗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因为口腔黏膜和肠道黏膜的细胞也会受到化疗药物的影响,导致糜烂和坏死。

同时,口腔黏膜上的味蕾也可能受到损伤,导致味觉丧失,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心情。

此外,由于口腔溃疡的存在,患者可能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影响日常生活。

护理计划:1.口腔护理:每天使用温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口腔消毒液和软毛牙刷定期刷牙,避免糜烂区域直接受到刺激。

如果患者口腔溃疡较大,需要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

2.营养支持:设计营养计划,尽量提供高蛋白、高能量、易于消化的食物。

对于味觉丧失的患者,可以使用调味酱料来提高食物的风味。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餐食菜单来激发患者的食欲。

3.心理疏导:尽可能让患者了解口腔溃疡的发生原因,并积极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为患者提供温暖、和美和谐的环境,避免令患者感到无助和恐慌。

4.监测和评估:定期记录患者的体温、饮食量、味觉状况和口腔溃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营养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总结:淋巴瘤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副作用,并且需要长期进行护理。

护理工作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温暖关爱的态度。

针对张先生的护理,口腔护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和监测和评估都是重点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护理效果。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CHOP、ABVD、CVP等,根据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和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化疗方案。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从而杀死肿瘤细 胞。
放射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是首选治疗方法,如 Hodgkin淋巴瘤和某些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攻击肿 瘤细胞,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包括免疫化疗、免疫调节剂 、单克隆抗体等。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案例
病例资料
患者1,男性,45岁,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Ⅲ 期B组。
治疗过程
患者接受R-CHOP方案化疗,具体为利妥昔单抗、环磷酰 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
疗效评估
患者完成8个疗程后,PET-CT检查显示完全缓解。
结论
R-CHOP方案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标准化疗方案, 本例患者疗效良好。
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免疫治疗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 ,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方法提高 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生物治疗、靶向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这些治疗方法在不同的淋巴瘤类型和患者情况中有所应用 ,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或辅助治疗方法。
04
临床治疗案例分析
T细胞淋巴瘤案例
病例资料
治疗过程
患者2,女性,60岁,诊断为T细胞淋巴瘤 ,Ⅳ期。
患者接受DECP方案化疗,具体为柔红霉素 、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泼尼松。
疗效评估
结论
患者完成4个疗程后,CT检查显示部分缓解 。
DECP方案对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疗效,但 本例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需探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案。
研究结论
淋巴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存在多种亚型和异质性。 现有的淋巴瘤治疗方法多样,但最佳治疗方案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预后因素进行个体化选择。 淋巴瘤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B症状、结外病变等。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免疫治疗对于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如弥漫性大B 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等,具有较好的疗效 ,但对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可能物的临床试验与疗效
新型药物
近几年来,针对淋巴瘤的药物治疗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免疫疗 法、靶向治疗和细胞免疫疗法等。这些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出较高的缓解率和生 存率,为淋巴瘤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关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 研究表明,针对特定患者亚群的治疗 策略可以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的 发生率。例如,对于年轻患者且疾病 处于早期阶段,采用强度较高的化疗 方案可以提高治愈率;对于老年患者 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采用相 对温和的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治疗相关 的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 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 • 临床治疗进展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 来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社会关注的 热点。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因病理类型 和病情发展阶段而异,因此需要不断 更新和改进治疗方案。
03
未来研究可以关注淋巴瘤患者 的生存质量、长期生存和预防 复发等方面的相关因素,为临 床实践提供更多依据和支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淋巴瘤临床治疗现 状的文献分析,探讨当前治疗热点和 难点,为淋巴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和实践参考。
研究目标与方法
本研究的目标是分析近年来淋巴瘤 临床治疗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探讨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
VS
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和综述的方法 ,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整理和分 析研究结果,总结淋巴瘤治疗的现 状和发展趋势。

淋巴瘤超声科病例讨论

淋巴瘤超声科病例讨论

淋巴瘤超声科病例讨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多样,根据淋巴瘤的类型和部位不同,其超声表现也有所差异。

在淋巴瘤超声检查中,常见的表现包括淋巴结增大、形态改变、内部结构异常以及淋巴瘤累及的器官异常改变等。

淋巴瘤常表现为淋巴结增大。

在超声检查中,淋巴结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其大小超过正常范围,边界清晰,质地均匀。

此外,淋巴结的形态也可能发生改变,如呈现不规则形状、分叶状或有囊变等。

淋巴瘤的超声特征还包括淋巴结内部结构的异常改变。

正常淋巴结内部结构呈现为均匀的回声,而淋巴瘤常表现为回声不均匀、混杂的内部结构。

淋巴瘤的回声分布可以呈现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这取决于其病理类型和组织成分的不同。

淋巴瘤超声还能够发现淋巴瘤累及的器官的异常改变。

例如,对于胃肠道淋巴瘤,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肠壁增厚、结构紊乱,甚至形成肠腔狭窄。

对于甲状腺淋巴瘤,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甲状腺内结节的增大、形态改变、内部回声异常等。

总的来说,超声检查在淋巴瘤的诊断和评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对淋巴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进行评估,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淋巴瘤的侵袭范围、分期和预后等,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虽然可以提供有关淋巴瘤的一些重要信息,但其诊断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病灶较小、深部或位于骨骼等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部位的淋巴瘤,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超声检查常常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如CT、MRI等)相结合,以提高对淋巴瘤的准确诊断率。

淋巴瘤超声科病例讨论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

通过对淋巴瘤超声表现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淋巴瘤的病情和预后,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淋巴瘤超声科的应用,不断提高其诊断和评估的准确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例讨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例讨论
发病来,神志清,精神差,纳差、睡眠可,小便正常,有时便秘, 体重无明显改变,体力明显下降。
既往史及其他
•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其 它慢性疾病史,无“肝炎、结核”等其它传染病病史及密切接触史,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输血、献血史,预防接种 随当地进行。系统回顾无异常。
• 促卵泡成熟素:0.72mIU/ml(0.95-11.95),促黄体生成 素:0.56mIU/ml(0.57-12.07),垂体泌乳素: 17.16ng/ml(3.46-19.40),雌二醇:10.00pg/ml( 11.00-44.00),睾酮:0.16nmol/L(4.94-32.01);
• 皮质醇0点:3.06ug/dl(2.00-5.00),皮质醇8AM: 5.55ug/dl(6.00-16.0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8AM: 23.05pg/ml(7.90-32.10),
• 肿瘤科:综合检查及病史,不排除恶性实体瘤,不排除淋巴瘤 ,建议行PET-CT进一步明确原发病灶。
• 按照上述会诊意见,进一步完善检查,必要时复查相关项目。
• 左图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实验 报告提示血清蛋白电泳、固定 免疫电泳均正常。
• 后查尿本周氏蛋白阴性。 • 电解质:Na:133.00mmol/L,
• 后以“脑垂体病变性质待查”转入我院内分泌科,再次查体发现左侧锁骨 上、胸锁乳突肌内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复查血常规(-),血沉快, PCT增高,免疫八项(-),肺炎衣原体(-),粪常规(-),真菌葡聚糖(),痰培养(-),结核及寄生虫检查(-),ANA(-),A-TRAb(-), Anti-TPO(-),tPSA(-),fPSA(-),血液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尿本周蛋白 (-),血Ca(-),复查颈部彩超提示实性占位,肾上腺CT平扫提示左侧肾 上腺区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可有轻度强化,行PETCT提示全身多组织 糖代谢异常活跃。最后行颈部淋巴结活检支持:B细胞淋巴瘤,CD20(++) CD45Ro(+) Bcl-2(++)Bcl-6(++)CD10(-)CD5(+)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几个难点的认识

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诊断中几个难点的认识
诊 断与鉴 别诊 断 ; 在 淋 巴瘤诊 断 中对 免 疫 组 化 标 ④
记 的正 确评 价 。
( 组 织细胞 ) 子遗 传 学 的 变 异 , 其 分 化 或 转化 或 分 在 过程 中某一 阶段 发 生 单 克 隆性 增 生 , 细胞 呈 单 一 瘤
性。瘤细胞破坏、 替原有的淋 巴组 织, 代 即正常组织
殊性 , 深入探 讨 , 亦是 可 以解 决 的 。
异型性的基础。 因为高、 中度恶性 的 N L形 态单一 H
比较 易 于识 别 , 而小淋 巴 细胞性 ML 早 期 N L与 老 、 H 年 免 疫功 能低 下患 者的淋 巴结 , 少见 滤泡 , 呈松 散 弥 漫 一 致的 小淋 巴细 胞 , 滤 泡 外 T 区 R 与 T 区淋 或 H 巴瘤 、 L MA T淋 巴瘤 及 套 细 胞 淋 巴 瘤 难 于 区别 。 要
常的 I g 。而在 中心细胞 M L阶段 常见到异 常的胞质
I 留成 R se 小 体 , g贮 usl l 细胞 核 内 出现 D t e uc r小体 , h
此 点在 与 R H鉴 别 中有 重要 意义 。
1 12 瘤 组 织结 构 的异 型性 N .. HL由 于淋 巴 细胞
别; ②有淋巴滤泡 ( 或生发 中心 ) 留的 N L的病理 残 H 诊断与鉴别诊 断; ③具有淋 巴窦性浸润的淋 巴瘤的
【 图分类号 】 1 3. 中 1 31 7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0 — 0620 ) — 1 — 3 1 7 89 ( 20 09 0 0 0 4 8
恶性淋 巴 瘤 ( L 病 理 诊 断 的 难 度 居 临床 病 理 M )
隙可见 , 成熟小淋 巴细胞核常为墨点状 , 胞质几乎看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

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讨论淋巴瘤简介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组织的白血病性肿瘤。

它是由淋巴组织中的恶性淋巴细胞克隆增殖而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都十分常见,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淋巴瘤被分为两大类别: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HL是一种相对较少见的白血病性肿瘤,主要影响年轻成人和中年人群。

NHL是一种更常见的病理类型,也可见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

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淋巴瘤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肿块、全身症状和转移。

1.肿块:淋巴瘤患者常常在淋巴结区域出现可触及的肿块。

这些肿块可能是无痛的、可压缩的、柔软的或有明显的弹性,大小可变。

2.全身症状:淋巴瘤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和疲劳等全身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是由炎症反应或肿瘤本身引起的。

3.转移:淋巴瘤可以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而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转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和体征,如骨髓受累可以导致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淋巴瘤的病理特征淋巴瘤的病理特征主要通过镜下病理学检查来确定。

1.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包括淋巴细胞克隆增殖、细胞异质性和瘤细胞分布。

瘤细胞的类型可能是不同的,如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有不同的病理学表现。

2.免疫组化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类型和亚型。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包括CD20、CD30、CD15等,根据染色结果可以进一步确定淋巴瘤的分类和临床分期。

3.分子遗传学检查:分子遗传学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淋巴瘤的亚型和诊断。

例如,通过检测B细胞淋巴瘤中的柚木桉(C-MYC)、Burkitt淋巴瘤(IgH/MYC)和Burkitt淋巴瘤(IgH/MYC)重排等遗传异常,可以提供有关淋巴瘤患者预后和治疗反应的信息。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根据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

1.放疗:放疗是治疗淋巴瘤的常用方法,通过射线的高能量照射来杀死淋巴瘤细胞。

放疗可以针对淋巴结和其他受累器官进行定向治疗。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文献分析
淋巴瘤临床治疗现状的 文献分析
汇报人: -03
目 录
• 引言 • 淋巴瘤概述 • 临床治疗文献综述 • 治疗效果评估与展望 • 结论与讨论
引言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01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 ,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 重威胁。
02
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逐年 上升,且趋向年轻化,因此对 淋巴瘤的临床治疗现状进行研 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综合治疗
03
采用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靶向治
疗和免疫治疗等,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与讨论
05
研究结论总结
01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 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02
临床治疗淋巴瘤的方法有多种, 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和靶
向治疗等。
不同类型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存在 差异,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新一代化疗药物
近年来,随着对淋巴瘤分子机制的研究,新一代化疗药物不断涌现。这些药物针对特定靶点,具有更高的疗效和 更低的毒副作用。
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常规放疗
传统的放疗技术可用于局部肿瘤的控制,但由于放射线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 应用。
精确放疗
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能够在保护正常组织的前提下,对肿瘤进行精确打击 。
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对治疗方法的反应 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
近年来,随着新药研发和新治疗策略 的应用,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有了显著 改善。
临床治疗文献综述
03
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760 /cma.j.issn.0529-5807.2015.08.001 作者单位: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 京协和 医学院 北 京 协 和 医院病理科 通 信 作 者 :陈 杰 ,E -mail :xhblk @163 .com
有 bcl-6 扩增。 该类型常发生于老年病人,治疗方案 多与 DLBCL 相同,该类型是否可能从经典的 FL 划 分出来,有待于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 (2) FL,儿童 型:WHO 分类中列出的儿童型 FL,可发生于结内或 结外( 胃肠道、睾丸) ,多数细胞学为高级别,少数伴 有 DLBCL,无 bcl-2 易位,bcl-2 蛋白表达阴性。 这些 病例经激进治疗后预后好。 (3) FL,儿童型,咽淋巴 环:Salaverria 等[4] 报道了一组主要发生于儿童、青 年的 FL 和 DLBCL,其显著特点为 MUM1 /IRF4 的高 表达及 IRF4 基因易位,这类肿瘤好发于头颈部,尤 其是咽淋巴环。 该类型的表型特点在 Liu 等[5] 的研 究中再次得到证实:7 例高表达 MUM1 /IRF4 的儿童 型 FL 中,有 6 例位于扁桃体, 并证实其中 3 例有 IFR4 的断裂。 (4)原发性皮肤 FL:有独特的临床病 理特征,WHO 已归为明确的独立实体。
几乎所有的证据均表明 MYC 重排是预后不良 指标[8] ,而伴有 bcl-2 或 bcl-6 异常是否比单 纯的 MYC 异常有更差的预后,目前无法确定。 这类肿瘤 使用常规的 R-CHOP 方案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而 各种加大剂量的强化治疗方案,目前尚没有足够的 证据证明其有效性[9] 。 有条件的病理科可对这些 高侵袭性 B 细胞淋巴瘤进行多种基因检测,以便临 床积累更多的治疗经验和有效方案的资料。
日常工作中,DLBCL 与 BCL-U 的鉴别一直是令
病理医师头痛的问题,BCL-U 本身也是由多种异质 性亚型构成的组合,如果考虑到其相同的基因改变 以及将来可能相同的治疗方案,DHL 的诊断是否能 够使病理医师从痛苦中解脱,其前景令人期待。 虽 然如此,现阶段 DHL 只能作为一个描述性的基因诊 断,尚不能成为独立的疾病实体,提供原有的病理组 织学诊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GEP) 大致可区分为两个 主要亚型:生发中心 B 细胞( GCB) 和激活 B 细胞 (ABC)型。 大部分 DLBCL 形态学及 GEP 与 Burkitt 淋巴瘤( Burkitt lymphoma,BL) 有显著不同,但是有 一 部 分 病 例, 其 形 态 学、 免 疫 表 型 及 GEP 介 于 DLBCL 和 BL 之间,WHO 分类中称之为具有 DLBCL 和 BL 特 征 的 未 分 类 的 淋 巴 瘤 ( B-cell lymphoma,
绝大多 数 ( >95%) BL 有 8q24 染 色 体 上 的 MYC 基因重排,其中 80%病例重排部位为免疫球蛋 白重链( IgH),位于 14q32,另 10% ~20%位于 Igκ 或 Igλ(分别为 2p12 和 22q11)。 DLBCL 中 MYC 重 排率虽然只有 10% ~15%,但由于成人中 BL 发病 率低而 DLBCL 发病率高,因此从患者数量上看,最 终 DLBCL 中 MYC 重排更常见。
二、双击淋巴瘤( double hit lymphoma ,DHL) 能
· 546·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 Chin J Pathol, August 2015,Vol.44,No.8
否成为独立的实体? DLBCL 为 一 异 质 性 肿 瘤, 根 据 基 因 表 达 谱
三、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是否伴有免疫力低下? 浆母细胞性淋巴瘤是非常少见的高度恶性肿 瘤,形态学类似 B 免疫母细胞,伴有明显的浆细胞 分化。 经典的浆母细胞性淋巴瘤好发 于口腔, 与 HIV 及 EBV 感染相关[10] 。 WHO 分类中描述此类 疾病好发于 HIV 感染或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 也 许是关于 此 疾 病 的 临 床 病 理 特 点 描 述 得 过 于 脸 谱 化,因此日常工作中,遇到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符合 诊断的病例,但无 HIV 感染或无免疫力低下,以及 发病部位不典型时,经常造成诊断方面的困扰。 其 实自 1997 年此类肿瘤明确为独立的疾病实体以来, 不断有个案或小宗病例的报道,包括口腔以外其他 部位、HIV 阴性及无免疫力低下患者等[11] 。 2015 年 Loghavi 等[12] 报道了一组共 61 例浆母细胞性淋巴 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对于今后该疾病的诊断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组病例中,伴有 HIV 感染者占 40%(20 /50),伴其他免疫力低下者( 移植后及自身 免疫疾病)占 14%,无免疫力低下者 46%(23 /50); 70%病例伴 EBV 感染,其中 HIV 阳性者 EBV 感染 率为 100%。 HIV 感染者中,累及口腔、鼻咽部位者 占 45%。 免疫表型在该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肿瘤 细 胞 通 常 CD38、 CD138 和 MUM1 阳 性, 而 CD45、CD20 和 PAX-5 阴性或弱阳性,胞质免疫球蛋 白阳性;少数病例 CD138 阴性,此时需要 MUM1 或 单一型胞质免疫球蛋白阳性,同样可明确诊断。 浆 母细胞性淋巴瘤的鉴别诊断包括间变型浆细胞骨髓 瘤、髓外浆细 胞 瘤、 伴 浆 样 分 化 的 大 细 胞 间 变 淋 巴 瘤、ALK +大 B 细胞淋巴瘤、免疫力正常患者 EBV + 浆细胞瘤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 Chin J Pathol, August 2015,Vol.44,No.8
· 547·
四、制约淋巴瘤诊断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HE 切 片和分子检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正如陈国璋教授所 指出的,准确的淋巴瘤诊断需要满足 5 方面的条件, 第一,固定良好、制作精良的 HE 切片;第二,准确的 免疫组织化 学 染 色; 第 三, 临 床 病 史 为 诊 断 提 供 参 考;第四,流式细胞学检测;第五,必要的分子检测。 应当承认,近几年我国在上述几个方面均有一定进 步,但目前严重阻碍淋巴瘤诊断的因素是第一条和 第五条。
DLBCL 中,40% ~50%的 MYC 重排的伙伴基 因非免疫球蛋白基因,而是 PAX-5;与 Ig 重排者以 轻链更常见。 与 BL 不同的是,DLBCL 往往伴有多 种基因 异常, 因 此, 除 MYC 外, 原 发 的 DLBCL 有 25% ~30%的 bcl-2 /IgH 易位重排,有 30% ~40% 的 bcl-6 易位重排,最终约 5%的 DLBCL 有 MYC / bcl-2 DHL, 约 1% ~2% 的 DLBCL 有 MYC /bcl-6 DHL 或 MYC /bcl-2 /bcl-6 三者异常。 DLBCL 与 BL 在 MYC 易位重排方面的区别还有,在 BL 中,MYC 易位重排在起病时就出现,而 DLBCL 中,至少一部 分病例为继发性事件。
一、滤泡性淋巴瘤可能出现新的独立实体 近年来,起源于滤泡中心 B 细胞的呈滤泡样结 构的 肿 瘤 谱 系 不 断 增 加, 提 示 滤 泡 性 淋 巴 瘤 (follicular lymphoma,FL) 可能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实体[3] 。 经典的 FL 几乎均发生于成人,85%伴有 bcl-2 /IgH易位。 虽然其肿瘤细胞分级有差异,但临 床表现与病程相似,几乎所有病例均有 bcl-2 蛋白过 表达,肿瘤细胞 CD10 阳性。 该肿瘤呈惰性病程,常 累及骨髓,但远期难以根除。 有不同分子表型特点 的 FL 还包括:(1) FL,3B:该类淋巴瘤几乎全部由中 心母细胞构成,可伴有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 )。 其 表 型 特 点 为 bcl-2 /IgH易位少见,CD10 阴性但 MUM 1 高表达,常
大部分儿童型 FL 为 3 级,增殖指数高,组织学 表现为显著扩大的滤泡,匍行式生长方式,有时其细 胞形态 为 中 等 大 小 的 单 核 样 B 细 胞。 Louissaint 等[6] 报道在老年人中,也偶见儿童型 FL,表明该肿 瘤并非严格地限于儿童。 对儿童型 FL 的分子改变 知之甚少,除了 IRF4 易位之外,bcl-2、bcl-6、MYC 等 均为阴性。 Martin-Guerrero 等[7] 用 CGH 阵列和分 子反射探针分析技术对非 IRF4 易位病例进行深入 研究,发现 18 例病变可分为两组,一组 11 例为有 1p36 杂合性缺失伴 TNFRSF14 突变者,一组 7 例为 无任何突变者。 前者更倾向于为进展期,且 1 /3 病 例伴有 DLBCL,后者均为局灶性病变,处于Ⅰ期或 Ⅱ期。 这些病例的治疗方案各医院并不一致,也没 有考虑其分子改变,但都取得了较好效果。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5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 Chin J Pathol, August 2015,Vol.44,No.8
当前淋巴瘤诊断中的几个问题
· 545·
· 述评·
卢朝辉 陈杰
全球范围内,淋巴瘤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疾病。 据美国癌症协会资料显示[1] ,2015 年美国非 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排在第 6 位,病死率男性排 第 9 位,女性为第 8 位;在我国,淋巴瘤的发病和 /或 病死率一直处于恶性肿瘤的前 10 位。 张玉玲等[2] 报告的中国 2009 年恶性淋巴瘤发病与死亡分析中, 中国恶性淋巴瘤发病粗率为 6畅68 /10 万,占全部恶 性肿瘤发病的 2畅34%。 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男 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有所上升。
综上 所 述, FL 表 现 出 不 同 的 bcl-2、 CD10、 MUM1 和 bcl-6 免疫表型特点,以及相应的临床特点 和分子改变,可能对疾病的进一步分类或治疗方案 选择提 供 指 导。 有 学 者 认 为 对 于 儿 童 型 FL, 有 MUM1 /IRF4 高表达或 TNFRSF14 突变者,可采用相 对激进治疗,而对于无明确分子异常的儿童型 FL, 可采取随访观察(wait and watch)的方式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