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佛山市绿地系统规划

佛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0-2020)文本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2011.08目录市域文物古迹保护图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城区公园绿地规划图城区生产防护绿地规划图绿地率规划图城区其他绿地规划图古树名木保护规划图绿地避灾系统规划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意义1)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推进佛山城市环境建设,优化城市品质,促进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落实和深入《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和珠三角区域层面规划中对于佛山市域绿地与城市绿地规划的相关布局和控制管理内容。
3)全面衡量和整合已经完成和正在编制的佛山市的多项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的规划内容。
4)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市域绿地和城市绿地的分类、配置以及空间布局。
5)建立并且严格实行绿地的指标量化管制和绿地空间布局的管制制度,建立绿地指标的层级控制体系,并指导下位规划明确划定各类绿地范围控制线。
6)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三年促变绿地佛山”项目计划》等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文件的规划要求,增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3)《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区域绿地规划指引(GDPG-003)》;4)《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环城绿带规划指引(GDPG-004)》;5)6)7)8)9)10)11)12)13)14)15)16)17)《佛山市2+518)19)20)21)22)23)《佛山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24)《佛山市景观生态规划》(2004年编);25)《佛山“一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7-2020)》;26)《佛山“一环”南拓道路沿线两侧用地绿线管理图则(2008-2020)》;27)《佛山市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纲要》(2003年编)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1)依法治绿:以国家和省市各项法规、条例和行政规章为准绳,以佛山市城市相关规划为依据,为市民构筑安居乐业和生态良好的园林城市。
广东惠州三水新城北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6p

云东海历史回顾
《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区规划设计》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EDAW
序号 1 类别 R R2 用地名称 居住用地 三类居住用地
用地面积 (Ha)
89.62 89.62
占城市建设用 地(%)
35.88 35.88
备注
C
C2 2 C3 C5 C7
公共设施用地
商业金融业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文物古迹用地
(2)客源分析
• 第一客源市场:广州、佛山及其行
岗朗
新建 塘悦 旧西 新西
302
208 111 544 237
1
4 0 7 1
8
1 0 7 4
311
213 111 558 242
沙头
东村 坑头 上九 村委会 村头 洞溪
516
230 85 205 263
37
3 1 3 0
104
16 0 4 5
657
249 86 212 268 1723
西路
长江 下南 辑罗 村委会
2010年:云东海生态恢复工程 2004年:桑基鱼塘 1982年:围湖造田 1909年:古云东海
云东海历史回顾
1976 1978 1987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云东海历史回顾 区域地形地势分析 • 就地形条件而言,全部低洼地段均可恢 复为湖区——总面积可达17.2平方公里。 现状建设制约分析 • 在低洼地段内,已建设成了荷花世界、 妇教所等内容。受此条件制约,初步框 定云东海湖区范围总面积亦可达13.7平 方公里。
5.88
5.03 0.39 0.30 0.16
2.35
2.01 0.16 0.12 0.06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041019151003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征求意见稿一、规划背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目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佛山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目(2012-2015)》已于2015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一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工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高达38.2%,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高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人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6-2035)》。
二、目标与基本原则1.远期目标: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用地高效利用,全面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人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一批具有示范性的城市更新项目,为把佛山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心、岭南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2.近期目标:(1)2016至2020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30km2,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15km2。
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3km2的居住用地、5.25km2的工业用地、3km2的商业服务业用地、以及3.75km2的市政公用设施、道路广场、绿地等其他用地。
(2)2016至2020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用和直接投资)预计约2500亿元,拉动国民生产总值累计约4500亿元。
(3)全面启动中心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1+2+5”组团内主要片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生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目标。
(4)力争完成3-5个重点产业片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力。
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适应2002年佛山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统筹城市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新编制《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年)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5、《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6、《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7、国家、广东省、佛山市的相关规划文件第3条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1、本次规划的城市规划区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2、规划中心城区为“2+5组团”所包括的街道办或镇的行政辖区范围,面积1913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域面积的49.7%。
“2+5组团”是指:中心组团、大良容桂组团、狮山组团、西南组团、西江组团、大沥盐步组团和九江龙江组团。
第4条规划期限近期为2005-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远景为2021年以后。
第5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使佛山市由“快速城市化”向“健康城市化”的方式转变,由注重“数量的增长”到关注“质量的提升”。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佛山发展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市域内不同类型地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佛山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城市间的关系,在区域协调中准确把握佛山自身的定位;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按照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规划好产业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划定并严格控制区域绿地,加强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综合、有效利用,降低工业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在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鼓励民营企业的成长。
小广场-海绵城市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概述:北太路为城市主干道路,本次升级改造长度约为4.605公里,建设范围包括机动车道(加铺沥青、优化交通标志标线、更换恻平石),慢行系统(人行道铺装、非机动车道铺装、盲道、无障碍等),城市家具(照明灯杆美化、人行导向设施,人行栏杆、垃圾桶、装饰井盖、公交站及候车亭等),植物绿化(中央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建筑立面(建筑侧墙美化等)及小广场等。
现状设施简介:北太路现状道路有1.5m宽侧绿化带及2.5πΓ4m宽中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退缩带基本被建筑或工厂占据,无海绵改造空间。
小广场为荒地,可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依据>《北太路升级改造及三个园区标志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1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3、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状态,尽量减少开发建设区域的不透水表面积;>尽量充分利用入渗能力,延长径流时间,减轻开发魅设行为对原有水文状态的冲击:>与景现原来相结合,在处理雨水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价值。
>以最小的改动范围、工程投资达到最优的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落实。
4、设计要求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白云区新建或改造道路广场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65%,北太路及景观标志广场位于01-07-01分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7%.本工程以较产值作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其余要求如下:(1)新建或改造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2)新建或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按不超过0.5遂行控制:(3)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透水铺装率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4)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下沉式绿地率的比例不小于45%本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范围包括北太路及三个园区标志广场,其中北太路绿化带宽度有限,难以进行海端化改造,故本次北太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议不做海绵城市设计。
邓某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墩头村民小组乡政府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

邓某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墩头村民小组乡政府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案由】国家赔偿行政赔偿单独行政赔偿乡政府【审理法院】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3.19【案件字号】(2020)粤06行终2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周刚潘华容何丽容【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邓铭希;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民委员会墩头村民小组【当事人】邓铭希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民委员会墩头村民小组【当事人-个人】邓铭希【当事人-公司】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民委员会墩头村民小组【代理律师/律所】何东海广东九剑律师事务所;杜丽云广东华法(三水)律师事务所;欧冬花广东华法(三水)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何东海广东九剑律师事务所杜丽云广东华法(三水)律师事务所欧冬花广东华法(三水)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何东海杜丽云欧冬花【代理律所】广东九剑律师事务所广东华法(三水)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原告】邓铭希;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村民委员会墩头村民小组【被告】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本院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六十一条和《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定》第四条、第五条的规定,被上诉人云东海街道办具有对上诉人邓铭希提出的申请事项作出《行政处理决定书》的法定职权。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复议合法违法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第三人合法性证据确凿行政复议维持原判改判撤销原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更新时间】2021-11-13 15:22:59邓某与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办事处、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伏户墩头村民小组乡政府一案行政二审判决书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0)粤06行终20号当事人上诉人(原审原告)邓铭希。
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简介

此外,本次规划明确了城市中心区的位置,并明确了西南、河口、云东海以及江南的功能,确定城市发展方向以向西、向南发展为主。我区未来的建设需加快河口片区的提升改造,强化其生活居住功能;西南片区重点向西,近期适当向北,逐步优化;江南片区重视保护环境,适时开发。
佛山市三水区Βιβλιοθήκη 市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简介 发表时间: 2008-6-11 来源:区规划局
【字号:大 中 小 】
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从2003年8月开始编制;2004年5月,《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在佛山市规划局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获得专家评审通过;2006年3月,《佛山市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经三水区第十三届人大常委员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目前规划成果已纳入《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并上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西南组团人口规模为:近期(201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左右,城镇人口规模26-28万人;远期(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90%左右,城镇人口规模36-40万人;远景人口规模达50万人。西南组团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近期(2010年)城市建设用地达到33.6km2,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20m2。远期(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8km2,人均建设用地120m2。
三水区城市总体规划将我区的城市性质定义为:珠三角西、北江交汇处的园林城市,广佛都市区西部的交通枢纽和旅游、会议、培训基地,三水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主要城市职能为:广佛都市区西部交通枢纽与物流基地;广佛都市区外围居住中心和旅游、会议、培训基地;佛山西部制造业基地;佛山市域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佛山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35)》

《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35)》《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XX-2035)》征求意见稿⼀、规划背景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是指导我市城市更新推进及项⽬建设的重要依据,上版城市更新(“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佛⼭市“三旧”改造专项规划修编及动态调整项⽬(20XX-20XX)》已于20XX年底到期,需要编制新⼀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指导我市城市更新⼯作。
同时,我市现状建设强度已⾼达38。
2%,城市更新和减量规划是我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逐步搭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更新规划体系、管理体系、政策体系,通过⾼品质的城市更新,实现城市形态提升、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居环境改善、公共配套完善,着⼒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因此,我局组织制定了《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XX-2035)》。
⼆、⽬标与基本原则1。
远期⽬标:通过多元化的城市更新,逐步改善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地⾼效利⽤,全⾯改善旧城镇、旧村居的⼈居环境,均衡化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完成⼀批具有⽰范性的城市更新项⽬,为把佛⼭建设成为“先进制造基地、产业服务中⼼、岭南⽂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提供空间保障。
2。
近期⽬标:(1)20XX⾄2020年间,全市应完成城市更新规模约为30km2,其中,拆除重建规模为15km2。
在拆除重建规模中应提供3km2的居住⽤地、5。
25km2的⼯业⽤地、3km2的商业服务业⽤地、以及3。
75km2的市政公⽤设施、道路⼴场、绿地等其他⽤地。
(2)20XX⾄2020年间,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包括拆迁费⽤和直接投资)预计约2500亿元,拉动国民⽣产总值累计约4500亿元。
(3)全⾯启动中⼼城区旧村居改造;基本完成“1+2+5”组团内主要⽚区的旧村居配套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旧城镇⽣活环境质量提升,初步实现宜居城市建设⽬标。
(4)⼒争完成3-5个重点产业⽚区改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腾挪空间,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园区产业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赵红红 阎 瑾 ■ Zhao Honghong Yan Jin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
验室(广州 · 510006)
收稿日期:2010-01-03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Yundonghai Center Area in Foshan Sanshui District and Urban Design of Key Sections
项目概况
2005年7月,佛山市规划局、三水区政府决定开展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区规划设计国际竞赛,以指导云东海中心区建设。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与德国S +P 景观设计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吸取国内外相关规划设计经验,使用GIS 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量化分析,为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提供了依据,最终在参赛的六家方案中脱颖而出获得优胜。
随后设计联合体对此方案进行了一年的反复修改,完成了本项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本次规划竞赛的用地面积为18km 2,设计要求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将生态效益放在首位,提高云东海中心区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确保云东海整体可持续性发展,打造黄金品牌,带动云东海旅游经济区乃至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云东海中心区位于北江南侧生态保育区,属生态环境敏感的地段,本项设计提出了必须投入资源进行生态技术研究及生态建设以形成地区生态增量的基本思路。
本次规划的工作重点如下:在旅游经济方面,注重以“游客”为核心的群体行为规划和项目经营;在环境景观方面,注重以“生态”和“景观”规划为核心的环境生态保护与旅游景观环境形象创造;在城市设计方面,注重以“空间”土地利用和建筑控制为核心的低密度开发、高质量城市景观环境设计。
规划目标定位
云东海中心区的发展目标如下:以创造珠三角郊野公园为休闲目标、以人工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为景观目标、以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塑造为社会目标、以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应用示范区为生态目标。
至2020年,将云东海中心区建设成以生态保育为基础,突出后发优势与生态优势,以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运动、生态居住、商务会议为支撑,珠江三角洲集特色旅游和最佳人居环境于一体
1 三水区与珠三角的关系
2 云东海与三水区的关系
3 云东海与佛山2+5组团的关系
4 云东海外部交通分析
5 云东海中心区生态系统分析
城市建筑|设计作品|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WORKS OF DESIGN
6 城市设计总平面图
7 北湖区总平面图
8 云东海中心区公共开放空间设计导引
的综合性生态旅游区。
规划的主题定位分为形象和功能两个层面:在形象定位上,注重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湖”、“休闲湖”、“运动湖”的特点营造;在功能定位上,凸显以下功能的建设,包括珠三角内圈层第一大人工湖、岭南水乡特色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三水区域性房地产和休闲度假旅游及会议中心。
规划设计
在规划结构方面,云东海中心区采用“一心、两湖、三轴、五带、多点”的规划布局结构。
其中,“一心”指会展会议中心,“两湖”指南北景观湖,“三轴”指城市轴、生态轴、景观轴,“五带”指以湖区为中心的五条放射状生态绿带,“多点”指各生态自然景点及旅游开发景点。
功能分区方面,在遵循生态优先的基本前提下,结合相关主题定位及旅游项目策划,按照上述的规划布局结构,云东海中心区规划了五大功能分区:会展会议中心区、景观湖区、滨湖生活区、风景旅游区、水上活动区。
水系规划方面,应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现状地形进行高程分析、洪水淹没线分析,对中心湖引水路线进行多方案比较,并结合GIS土方分析对用地规划和会议中心选址进行多方案比较,根
据视觉景观和游线组织的需要构筑人工景观水体。
道路规划方面,对中心区主次干道线性、位置
进行调整,特别加强步行环湖游览路线、水上游览
路线、自行车游览路线和车行观光路线的规划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
云东海中心区的整体形态设想是由南向北从人
工生态系统转变为次生自然生态体系,形成“城市
型—郊野型—生态型”自然过渡的空间体系。
基于这种规划设计思路,在总体上以三水二桥引线
为界,将云东海中心区划分成北部低密度的风景旅
游区和南部密度较高的城市建设区,由于功能和建
设方式的不同,从风景型和城市型两种类型各有侧
重地进行控制。
地块划分以道路、用地的自然边界为准,每个
小地块至少有一个边界面临街道或胡同,适应土地
经营的灵活性及实施管理的可操作性,确保建筑群
具有完整统一的体形组合与建筑风格、和谐的色彩
与完整的外部空间序列。
同时,为方便管理和实施
操作,地块划分编号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即“片区
代码+街区代码+地块序号”。
这样对用地性质、容
积率、建筑密度、高度、绿地率、泊车位等主要控
制指标就可进行量化,以便于土地出让和管理。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在云东海大道沿线、南湖滨水地段,设计者针
对主要的景观节点进行了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
形态和景观环境设计,北湖区旅游景观环境设计等,
针对建筑高度、体量、临街界面、街道小品、市政
公共设施提出设计导则和指引。
■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及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项目主持:赵红红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国家
一级注册建筑师),阎瑾副教授(国家注
册城市规划师)
设计时间:2005年9月~2006年10月
获得奖项:国际竞赛优胜奖
9 云东海中心区功能分区与主题景点分布11 云东海中心区功能分区
10 云东海中心区城市设计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