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接触起电

合集下载

专题03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专题03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专题过关)-2022-2023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

专题03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两种电荷(1)带电体的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电荷种类:正电荷: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把用羊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

电荷量的单位是库仑,用字母C表示。

(6)验电器:2.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及其结构: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核外运动。

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

原子核带正电,它和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所以原子在整体上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本质: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电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负电(等量的)。

由此可见,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电荷发生了转移,使正、负电荷分开。

3.导体与绝缘体(1)电荷的定向移动(2)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二、电流和电路1.电流(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路要闭合)(2)在物理学中,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说明:A.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主要是由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B.当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丛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用电器流回电源的负极。

2.电路的构成及电路图(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只有电路闭合,电路中才有电流。

注意:用电器上标有“+”的位置与电源正极相连,标有“—”的位置与电源负极相连。

(2)电路图A.概念: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电荷守恒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习题

电荷守恒   库仑定律知识点及习题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库仑定律一.电荷基本概念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 正 电荷和 负 电荷.2.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 正 电,获得电子的带 负 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反 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 同 的电荷.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 创生 ,也不会 消灭 ,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4.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 =191060.1-⨯C .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 整数倍 .所以,电荷量e 称为 元电荷 .电荷量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测得的。

二.起电的三种方式1.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

实质:电荷的转移 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 )A .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 .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C .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 .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2. 接触带电( 实质:电荷的转移)电中和现象及电荷均分原理:(1)电中和现象(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物体接触时,彼此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叫电中和)(2)电荷均分原理(电荷在两个相同金属球之间均匀分配)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 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 的电量。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分别带电多少?(2×10-8C )3. 感应起电(1)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2)感应起电的实质和规律(实质:电荷的转移。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14电荷、电流和电路(学生版)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14电荷、电流和电路(学生版)

2022年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考点14电荷、电流和电路考点总结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会运用摩擦起电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感受和领悟人们在认识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推理方法。

3、知道验电器的构造、作用及工作原理,知道电荷量及其单位。

4、电路的构成5、掌握电流的形成条件和方向6、知道电路的三种状态知识梳理两种电荷一、电荷1、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物体叫做带电体,或带上电荷的物体。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小实验1:用塑料尺、笔杆与头发摩擦,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碎纸屑被吸引起来。

小实验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小纸片,观察现象。

小纸片被吸引起来。

小实验3:摩擦过的塑料梳子吸引水流,观察现象。

发现水流方向改变。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起电3)感应起电大量的事实使人们认识到: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负电荷)2、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3、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实验1: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玻璃棒,靠近被吊起的另一根玻璃棒,观察现象。

实验2:用毛皮摩擦两根橡胶棒,手持一根橡胶棒,靠近被吊起的另一根橡胶棒,观察现象。

实验3:把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靠近另一根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

观察现象。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二、 验电器1、 构造:金属球、金属箔、金属杆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且所带电荷量越多金属箔张开的角度越大。

4、检验方法:让物体接触验电器的 金属球若金属箔片张开,说明物体 带了电。

思考:1) 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轻小物体带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 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为什么?轻小物体带异种电荷或者不带电,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用验电器来检验。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荷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荷知识点
物体带电现象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

带电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1、摩擦起电。

起电实质: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接触起电。

起电实质:电子通过直接接触发生转移
3、感应起电。

起电实质:物体中的电荷重新排列
1、两种电荷: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凡是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正电荷和负电荷:
种类概念符号相互作用规律
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负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
店铺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荷知识点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荷知识点】。

接触起电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接触起电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接触起电动力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其在科学领域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

接触起电动力学是电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在接触的过程中由于摩擦或触碰而产生的电荷分布和电势差的现象。

在这个领域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两种不同材料接触时,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并产生静电现象。

这些电荷分布和电势差的变化对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复杂的自然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接触起电动力学的研究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了解物质之间的接触起电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好的材料,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和抗静电能力。

这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和静电防护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在环境科学领域中,接触起电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研究静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发相关的环境保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物质之间的接触起电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静电的生成和传播机制,从而减少静电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此外,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接触起电动力学的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研究人体和生物材料的接触起电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组织的特性和运动机制,为生物医学工程和医疗器械的设计提供指导。

因此,接触起电动力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我们将更好地认识到其在现代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能够为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提出有益的建议和探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即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首先会概述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会介绍文章的结构,以帮助读者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分别是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相关实验以及应用领域。

在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基本概念部分,我们将会介绍接触起电动力学的定义、原理和相关的重要概念。

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

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

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导语】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是为大家整理的,物理知识比较琐碎,可以通过整理把重要知识点记起来。

1.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一起电的方法使物体起电的方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正负电荷的分开与转移)(2)接触起电:带电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由于缺少(或多余)电子而带正电(负电).(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当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靠近或远离带电体的方向移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三种起电的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部分)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部分)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二1.s-t图象是描述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曲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的轨迹)2.物理中,斜率k≠tanα(坐标轴单位、物理意义不同)3.图象中两图线的交点表示两物体在这一时刻相遇。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1.v-t图象是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岁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

(不反映物体运动轨迹)2.图象与时间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为负,整个过程中位移为各段位移之和,即各面积的代数和。

3.高二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一篇三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共点力:物体受到的各力的作用线或作用线的延长线能相交于一点的力2.平衡状态: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说明:这里的静止需要二个条件,一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二是物体的速度为零,仅速度为零时物体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如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达到点时刻,物体速度为零,但物体不是处于静止状态,因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合力为零,即0说明;①三力汇交原理:当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必交于一点;②物体受到N个共点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时,取出其中的一个力,则这个力必与剩下的(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第1讲 摩擦起电与接触起电(最新版)

第1讲 摩擦起电与接触起电(最新版)
答:一般是指最外层电子,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 缚,从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就像孩子离父母较远,容易挣脱父 母的束缚,在外面自由玩耍。
问:什么叫【离子】?
正离子又叫阳离子 负离子又叫阴离子
答:就是酸、碱、盐溶液中的正离子和负离子
问:同种电荷相互怎么样? 答:相互排斥
正电荷排斥正电荷
问:怎样使物体带电? 答:三种方法
起电的三种方式
接触起电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感应起电不需要接触
问:电子带什么电?
答:电子带负电。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 二个电子带二个单位的负电; 三个电子带三个单位的负电。
问:什么样的物体才能摩擦起电? 答:两个中性绝缘体
第1讲:摩擦起电与接触起电
制作人:张光明
问:正电荷是怎样规定的? 答:玻璃棒带正电,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
问:玻璃棒带正电,那丝绸带什么电? 答:负电
问:负电荷是怎样规定的? 答:橡胶棒带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问:橡胶棒带负电,那毛皮带什么电? 答:正电
问:什么叫【自由电子】?
2
10
-10
10
0
-10
0
10
-2
-4
-4
0
0
5
5
-5
-5
4
4
谢谢观看
+
+
负电荷排斥负电荷
-
-
如图:头发带上相同的电荷而散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问:异种电荷相互怎么样? 答:相互吸引
正电荷吸引负电荷
+-
负电荷也吸引正电荷
-+
如图:头发带上不同的电荷而吸引

深入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深入理解电荷守恒定律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解答有关静电问题。

难点:静电感应现象的理解。

一、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1.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

2.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3.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 原子的核式结构及物体带电的微观解释:(1)构成物质的原子本身就是由带电微粒组成。

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①正电荷数等于负电荷数时物体对外表现为电中性;②当正电荷数多于负电荷数时物体对外表现为带正电;③当正电荷数少于负电荷数时物体对外表现为带负电。

(2)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

二、三种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相互摩擦的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电子的转移。

(2)接触起电:不带电的物体跟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与带电的物体带同种电荷。

例如:将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跟另一个完全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分开,它们平分了原来的电量而带上等量的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的实质:电子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

电荷的分配原则:两个形状、大小相同的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两者带同种电荷时,电荷量平均分配;两者带异种电荷时,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平分。

(3)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做感应起电。

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实质:微观带电粒子在物体内部转移。

结果: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号电荷。

三、电荷守恒定律内容: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任何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起电(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一节电荷守恒定律)
★★

(1)接触起电现象
如果把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与另一个不带电的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前者的电荷量就会分给后者一半。

(2)接触起电的原因
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即电荷守恒。

(1)接触起电是起电一种方式,如果原来的金属小球带负电,即它多余电子,当它与不带电的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上的电子会转移到不带电的小球上去,不带电的小球由于得到电子而带上了负电,但负电荷的总量不变,而两个小球又完全相同,故它们会平分电荷。

(2)如果两个物体不完全相同,则较大的物体会分到较多的电荷,较小的物体分到较少的电荷。

比如一个带电体接地了,即它与地球平分电荷,由于地球的质量非常大,故地球会得到较多的电荷,即几乎把所有的电荷都给了地球,原来带电的物体就变成几乎不带电的了,这就是接地后我们常说物体不带电的原因。

(3)原来带正电的物体接地,其本质是地球上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而使物体不带电;原来带负电的物体接地,其本质是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地球上,而使物体不带电。

1、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
B.a、b的电荷量都为0
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
D.a、b的电荷量都为+2q
【答案】D
【精细解读】原来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即它们带的总电荷量为+4q,两个小球又是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故它们接触后会平分电荷,故每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2q,选项D正确。

1、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是因为验电器()
A.得到质子而带正电B.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C.失去电子而带正电D.失去质子而带负电
【答案】C
【精细解读】带正电的物体上缺少电子,用它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会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物体上,验电器因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故金属箔片会张开,选项C正确.
2、(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导体A带3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5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带电量为()
A.4q
B.﹣4q
C.﹣2q
D.﹣q
【答案】D
3、(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技工学校高一期末)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A.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C.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答案】B
【精细解读】只要满足两小球接触后,还有剩余同种电荷,两小球就会因为带同种电荷而分开,因此只有B不满足要求,选项B符合题意。

每道试题20分,总计100分
1、(2015-2016学年陕西省西藏民族学院附中高二上期中)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 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的电量。

把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两球带电情况是()A.均为+4×10-8C B.均为+2×10-8C
C.均为-2×10-8C D.均为-4×10-8C
【答案】B
【解析】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6×10-8C的电量,另一个带-2×10-8C的电量,它们接触后的总电量为+4×10-8C,再被两个相同的金属球平分,则每个金属球的电量为+2×10-8C,选项B正确。

2、有一质量较小的小球A,用绝缘细线悬吊着,当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B靠近它时,看到它们先相互吸引,接触后又互相排斥。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接触前,A、B一定带异种电荷B.接触前,A、B可能带异种电荷
C.接触前,A球一定不带任何净电荷D.接触后,A球一定带负电荷
【答案】B
3、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答案】B
【解析】带正电的金属小球本身是缺少电子,故它与不带电的金属球相碰时,不带电的金属球上的电子会转移到带正电的小球上去,不带电的小球由于缺少电子而又带上了正电,故选项B正确。

4、有三个完全一样的小球,A球带电荷量q,B C均不带电,若想使B球带电荷3q/8应该怎么办?
【答案】由于小球完全相同,故两球接触后其上的总电荷平分于两球上,因此可如下操作:
AB接触后,A:q/2,B:q/2,C:0。

再BC接触,A:q/2,B:q/4,C:q/4。

最后再AB接触,A:3q/8,B:3q/8,C:q/4。

【解析】3q/8是q/2与q/4总电荷再平分的结果,故需要先营造出q/2与q/4的电荷量。

5、如图所示,大球A原来的电荷量为Q,小球B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静电平衡时,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现给A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为Q,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为多少?
【答案】q′=
Qq Q q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