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起电举例

合集下载

考点2 接触起电

考点2 接触起电

接触起电(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的第一节电荷守恒定律)★★○(1)接触起电现象如果把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与另一个不带电的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前者的电荷量就会分给后者一半。

(2)接触起电的原因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即电荷守恒。

(1)接触起电是起电一种方式,如果原来的金属小球带负电,即它多余电子,当它与不带电的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后,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上的电子会转移到不带电的小球上去,不带电的小球由于得到电子而带上了负电,但负电荷的总量不变,而两个小球又完全相同,故它们会平分电荷。

(2)如果两个物体不完全相同,则较大的物体会分到较多的电荷,较小的物体分到较少的电荷。

比如一个带电体接地了,即它与地球平分电荷,由于地球的质量非常大,故地球会得到较多的电荷,即几乎把所有的电荷都给了地球,原来带电的物体就变成几乎不带电的了,这就是接地后我们常说物体不带电的原因。

(3)原来带正电的物体接地,其本质是地球上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而使物体不带电;原来带负电的物体接地,其本质是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地球上,而使物体不带电。

1、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和b,电荷量分别为+3q和+q,两球接触后再分开,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b的电荷量各保持不变B.a、b的电荷量都为0C.a的电荷量为+q,b的电荷量为+3qD.a、b的电荷量都为+2q【答案】D【精细解读】原来两个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3q和+q,即它们带的总电荷量为+4q,两个小球又是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故它们接触后会平分电荷,故每个小球所带的电荷量为+2q,选项D正确。

1、用带正电的物体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金属箔片会张开,是因为验电器()A.得到质子而带正电B.得到电子而带负电C.失去电子而带正电D.失去质子而带负电【答案】C【精细解读】带正电的物体上缺少电子,用它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会有电子从验电器转移到物体上,验电器因失去电子而带上正电,故金属箔片会张开,选项C正确.2、(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导体A带3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5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带电量为()A.4qB.﹣4qC.﹣2qD.﹣q【答案】D3、(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技工学校高一期末)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不可能是()A.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B.带有等量同种电荷C.带有等量异种电荷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答案】B【精细解读】只要满足两小球接触后,还有剩余同种电荷,两小球就会因为带同种电荷而分开,因此只有B不满足要求,选项B符合题意。

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有哪些

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有哪些

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有哪些一、静电的概念静电是指物体在摩擦或者其它方式的作用下,失去或者获得电子,从而使物体带上电荷的现象。

静电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与头发之间会产生静电。

二、静电的基本现象1.摩擦起电: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

2.接触带电:当两个物体接触时,由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个物体带电。

3.感应带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使得中性物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

4.电荷的吸引和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这也是为什么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而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则会互相推开的原因。

5.静电放电:当带电物体积累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时,会通过空气或者导电体放电,产生电火花或者电流。

6.静电场:带电物体周围存在电场,电场对其他带电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7.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中性物体时,由于电场的作用,使得中性物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

8.静电屏蔽:当一个带电体靠近一个导体时,导体上的电荷会重新分布,使得导体内部接近带电体的一侧带正电,另一侧带负电,从而减小带电体对导体内部的影响。

以上是关于静电的概念和基本现象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方法: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当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相互摩擦后,电子的转移使得其中一种物体带正电,另一种物体带负电。

2.习题:为什么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会产生静电?方法: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之间相互摩擦,导致电子的转移,从而使梳子与头发带上静电。

3.习题:为什么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方法:根据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因此,带正电的物体会被带负电的物体吸引。

4.习题:为什么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推开?方法:根据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带同种电荷的物体会互相推开。

静电的常见形式

静电的常见形式

静电的常见形式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 接触起电: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有静电的物体时,由于电势高低的作用,电荷立即从高电势处移动到低电势处,使不带电的物体带电。

例如,用手触摸带电的水管、电器、金属门把、电视荧屏甚至开关等,会感觉被“电”一样,有麻麻痛痛的感觉。

- 摩擦起电:相互接触的两个不同物体发生摩擦,分离后使接触表面带电。

例如,用橡胶棒或塑胶制作的钢笔筒摩擦毛皮(或头皮),玻璃棒摩擦丝绸,就会产生静电;再用橡胶棒靠近,便能吸引纸屑、绒毛等。

- 感应起电:将不带电的物体如金属靠近(但不接触)带电体,则使不带电体带电。

例如,雷电的发生过程中,各自带有大量正、负电荷的两个云团,与大地之间会产生强大的电场并击穿大气分子,引起瞬间巨大而壮观的放电现象,即闪电,同时伴随雷声。

静电产生的方式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所产生的静电电量和电压也有所不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注意防范静电,避免因静电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四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四年级下册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关于静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电只存在于非生物中,如梳子、气球等 B静电只存在于生物中 C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人体也带有静电 2.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 但是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C ) A静电不是电 B静电很微弱,人类感觉不到 C物体内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关于
电,你知道些什么?
静电: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脱毛衣,听到噼啪声响,看到小火花
接触门把手或水龙头,有时会被触电 与别人握手,感觉到指尖好象被针刺
早上起床梳头,头发常会飘起来……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闪电——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3.电路是指由( )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 流通路。 A电源、开关、导线 B电源、用电器、导线 C电源、用电器、开关
此题有问题——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 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书第4面) 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辅助设备四 大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各种开关。
实践应用—— 1.油罐车为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2.避雷针怎样避雷?
探究活动:闹别扭的气球夫妇
在木尺下悬挂两个气球,相互紧挨着 用毛皮分别摩擦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摩擦起电的原理
进一步实验,我们发现带静电气球相互靠近时 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让电荷流动起来——电流
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路:由电源、用 电器、导线等电器 元件连接而成的电 流通路。
判断:下列现象是不是静电现象 ( ×)1.干电池使小灯பைடு நூலகம்发光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整理ppt
两个物体带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两个物体带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


整理ppt






+
+
温馨提示
1、手拿住红色的部位,快速摩擦; 2、不要再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3、物体挂在黑色部位,一个一个完成; 4、先预测,后实验 ,及时记录 。
整理ppt
排斥 排斥
排发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整理ppt
常用产生电的几种方法:
摩擦起电 感应起电 化学反应生电 磁生电
整理ppt
电的分类:
电分静电、交流电和直流电。
静电例如玻璃棒磨擦猫皮、塑料梳子梳头发等,最激 烈的一种是雷电,是天上的阳电荷或阴电荷与地面上 的阴电荷或阳电荷的静电相互吸引碰撞产生的。
交流电是利用机械能切割磁力线产生的电能、直流电 又分为由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的电能,例如电池。另一 种是把交流电通过整流变来的。
原来,物质中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一物体不显示 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 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 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斥现
: 同不 种同 电种 荷电 相荷 互相

整理ppt






?吸引+
用电器

电路:由电源、用电线、 导
线
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 线
的电流通路。
电 源 整理ppt
从交流电来说,电是大量电子的定向流动,直流电也 是大量电子的定向移动。从物理学上讲电流方向刚好 是电子流动的反方向。那么静电就是正、负电荷的直 接碰撞。

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

有关静电现象的资料

静电现象一、介绍静电是物体在摩擦或分离过程中电荷的积累。

它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二、静电的产生原理静电的产生是由于物体分子或原子之间的电荷重新分布导致的。

当两个物体接触或分离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或重新布局,从而导致物体带电。

三、静电现象的常见例子静电现象的常见例子包括:1.摩擦产生的电荷:当我们用橡皮擦拭毛衣时,橡皮会从毛衣表面带走一些电子,导致橡皮带负电,毛衣则带正电。

2.带电气球:将橡皮气球擦拭在头发上,气球会吸附一些头发上的电子,导致气球带电。

这时,我们会发现气球能够吸引小碎纸片等轻物。

3.静电火花:当我们在干燥的环境下脱衣服或脱鞋时,可能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这是由于静电积累导致空气中的电荷快速放电而产生的。

4.车辆跳火花:在干燥的天气中,当人们下车时,可能会听到轮胎与地面产生摩擦并跳出火花的声音。

这也是由于车辆带有静电积累,在与地面接触时发生电荷放电。

四、静电的危害和应用1.静电的危害:静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危险。

例如,在石油化工行业中,由于静电积累导致的火花可能会引发爆炸。

此外,在医疗设备和电子设备中,静电可能损坏电子元件。

2.静电的应用:–静电喷涂:静电喷涂利用静电的吸引力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物体表面,使涂层更加均匀。

–静电除尘: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静电装置将带电的颗粒物引导到集尘器中,达到除尘的效果。

–静电复印:静电复印机利用电荷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将图像转移到纸张上,实现复印功能。

–静电粉末涂覆:在制造行业中,通过使用带有电荷的粉末将涂料均匀地附着在物体表面上,实现涂装效果。

五、如何防止静电的产生为了避免静电产生的不便和危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使用抗静电器具:在一些特定的工作场所,如实验室或手术室,人们可以穿戴防静电服饰和鞋子来防止静电积累。

2.湿润环境:保持室内环境湿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

3.接地:将电器设备或金属结构接地可以有效地消散静电,减少积累的电量。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实验内容
1、用羊毛制品磨擦充气气球后,再 用这个气球的磨擦面靠近头发,观 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让两个都用羊毛制品磨擦过的 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么 现象发生。
相互吸引 相互排斥
两个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 有时互相排斥,跟我们前面所学的 磁铁的现象类似,同一种电荷(都 是正电荷或都是负电荷)互相排斥, 不同种电荷(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 互相吸引。
不同的电荷
为什么梳子和头发摩擦后会吸引纸屑呢? 为什么吸管和毛皮摩擦后也会吸引纸屑呢?
摩擦生电
静电现象
不同的电荷 为什么物体相互摩擦之后会带电呢?
活动
活动一:用充气的气球和头发摩擦后分开, 再用气球经过摩擦的一侧去靠近头发。
我看到的现象
活动二:将两个充气的气球分别系在木尺上, 让它们挨在一起,然后用羊皮制品分别摩擦 两个气球互相接触的部位。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材料: 塑料梳子、小纸屑、头发 实验步骤: 1.用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 3.把刚梳过头的梳子靠近头发,观察现象。
2.梳子在头发上梳几下,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
一起来交流
梳子吸引了小纸屑 静电现象
梳子吸引了头发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女孩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交流与讨论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 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 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为什么物体通常不带电
摩擦起电
玻璃棒
橡胶棒
气球
丝绸
毛皮
摩擦起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一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静电现象
女孩用手触摸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
“怒发冲冠”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 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 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 物体带电呢?
视频: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视频:不一样的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例如: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就带上负电荷,头发带上正电荷
探究活动:摩擦起电
实验材料: 玻璃棒、橡胶棒、气球、丝绸、毛皮
实验建议: 1、使用毛皮快速摩擦气球表面。 2、再用气球去接近毛皮,观察现象。 3、注意尽量不要用手接触摩擦过的部位。 4、每个实验最好做2-3次。 规定:与毛皮摩擦过后,毛皮带上正电荷 现象:气球和毛皮相互吸引,说明带不同电荷的两种物体 会相互吸引
现象: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说明带相同电荷的两种物体会 相互排斥
研究发现: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 这跟我们前面所学的磁铁性质极其相似。
用电器
导 什么会有一条尾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起电举例
【篇一:接触起电举例】
接触起电,又称接触-分离起电。

接触起电是最广泛的静电起电方式
之一。

接触起电是指异质材料互相接触,由于材料的功函数不同,当两种
材料之间的距离接近原子级别时(约25埃),会在接触的两个表面
上产生电荷,从而形成带电体的现象。

接触起电,包括固-固接触起电、固-液接触起电、固-气接触起电等。

摩擦起电是一种特殊的接触起电。

某一带电体与另一物体的接触的情况下,其起电方式包括了接触起
电和传导起电。

原理/接触起电
【篇二:接触起电举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