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度数值度分秒转换
经纬度转度分秒公式

经纬度转度分秒公式
度分秒(DMS)格式是用来表示地理位置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经度和纬度的格式。
它将经纬度拆分为度(°),分(’)和秒("),每个以及秒为1/60的分,每分都是1/60的度。
在电子地图中,如Google地图,将经度和纬度写成度分秒格式是常见的做法。
如果你
想要以度分秒格式来描述地理位置,你就需要将经纬度转换为度分秒
格式。
经纬度转换为度分秒格式非常简单,只需要用数学方法把经纬度
拆分为度,分和秒。
公式为:
1° = 60'
1' = 60"
以108.875°的经度为例,它的度分秒格式应该是:108° 52' 30"。
其计算方法如下:
1. 先把度拆分:108° = 108(度),剩余8.875。
2. 然后把8.875拆分为分,8.875/1°=8.875*60'=532',剩余30"
3. 最后把30"拆分为秒:30"=30(秒)。
因此,108.875°的经度转换为度分秒格式为108° 52' 30",即可描述其地理位置。
度分秒格式可以提供更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且它简单易懂,比
经纬度格式更便于人们理解。
因此,将经纬度转换为度分秒格式是地
理位置的常用格式,使用度分秒格式能更准确描述地理位置。
c++,经纬度转度分秒格式

c++,经纬度转度分秒格式在C++中,将经纬度从十进制转换为度分秒格式(DMS,即度°分'秒"格式)可以使用以下方法:1. 创建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浮点数作为参数,表示经度或纬度的十进制值。
```cppvoid decimalToDMS(double decimalValue) {// 1度=60分,1分=60秒int degrees = (int)decimalValue;double temp = (decimalValue - degrees) * 60;int minutes = (int)temp;double seconds = (temp - minutes) * 60;// 打印度分秒格式cout << degrees << "°" << minutes << "'" << seconds << "\"" << endl;}```2. 在主函数中调用上述函数并传递经度或纬度的十进制值作为参数。
```cppint main() {decimalToDMS(45.6789); // 示例,将十进制经度值传递给函数decimalToDMS(-55.4321); // 示例,将十进制纬度值传递给函数return 0;}```上述代码将输出如下格式的度分秒值:```45°40'44.04"-55°25'55.56"```上述方法将浮点数表示的经纬度值拆分为度、分和秒的整数和浮点数部分。
通过乘以60来计算分和秒的值,并采用强制类型转换将其转换为整数。
然后,将这些值与特定符号(°、'和")组合以生成度分秒格式的字符串。
经纬度度分秒

经纬度度分秒
经纬度的度分秒是指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
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经纬度的整数部分是度分秒中的度。
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整数部分是度分秒中的分。
再用最后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是度分秒中的秒。
经纬度度分秒的转换方式:
将度(DDD)换算程度分秒(DMS)。
例如东经108.90593度,转换方法是将108.90593整数位不变取108(度),用0.90593*60=54.3558,取整数位54(分),0.3558*60=21.348再取整数位21(秒),故转化为东经108度54分21秒。
经纬度介绍: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组成的坐标系统,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
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
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经度分东西,指南北,纬度分南北,指东西。
经纬度格式及转换

Google Earth 使用的经纬度格式及转换经纬度格式分为三种:度、度-分、度-份-秒1.)ddd.ddddd °【度 . 度格式】的十进制小数部分(5位)2.)ddd°mm.mmm’ 【度 . 分 . 分格式】的十进制小数部分(3位)3.) ddd°mm’ss’’ 【度 . 分 . 秒格式】Google 使用的是第三种格式度。
分’秒’’上面的经纬度坐标会看到那里呢?度分转换:将度分单位数据转换为度单位数据度=度+分/60例如:经度= 116°20.12’纬度= 39°12.34’经度= 116 + 20.12 / 60 = 116.33533°纬度= 39 + 12.34 / 60 = 39.20567°度分秒转换:将度分秒单位数据转换为度单位数据度= 度+ 分/ 60 + 秒/ 60 / 60例如:经度= 116°20’43”纬度= 39°12’37”经度= 116 + 20 / 60 + 43 / 60 / 60 = 116.34528°纬度= 39 + 12 / 60 + 37 / 60 / 60 = 39.21028°其格式的经纬值先转换度,再采用上面的运算。
附:经纬度在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线,这就是经纬线。
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经线。
和经线相垂直的线,叫纬线。
纬线是一条条长度不等的圆圈。
最长的纬线,就是赤道。
经线和纬线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画出来的,地面上并没有画着经纬线。
不过,你想要看到你所在地方的经线并不难:立一根竹竿在地上,当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的时候,竹竿的阴影就是你所在地方的经线。
因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以,经线又叫子午线。
在地图上,通过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都能画出一条经线和一条与经线相垂直的纬线。
这样,就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来。
GPS怎么把经纬度转换成标准的度分秒单位

其计算公式应是:任何一个十进制数表示的经、纬度数,其整数即是度数,其小数部分乘以60得到的数的整数部分即是分数,再用该数的小数部分乘以60得到的数就是秒数。
例:36.12432314转换成度分秒的数是:其度数是"36",其分是"0.12432314×60=7.4593884"的整数"7",其秒是"0.4593884×60=27.5639304","27.6"----36°7′27.6〃。
计算原理:保留取整部分,小数×60 经度:14° 0.32×60=19.2 --》19′ 0.2×60 =1.2 --》1.2〃即:14°19′12〃同理,纬度:52.20 =52°12′0经纬度的表示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子午仪中心的经线为0°经线。
从0°经线往东叫东经,往西叫西经,东、西各分180°。
习惯上以西经20°和东经160°为分界把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假如从地轴的正中间将地球切成南北两半,上边的一半叫北半球,下边的一半叫南半球。
被切的这个平面,叫赤道面。
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线叫赤道。
纬线从赤道往两极越来越短,到了两极就缩小成一个点了。
科学家们把赤道定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分为90°,赤道以南叫南纬,赤道以北叫北纬。
在计算机或GPS上经纬度经常用度、分、秒和度.度、分.分、秒.秒的混合方式进行表示,度、分、秒间的进制是60进制,度.度、分.分、秒.秒的进制是100进制,换算时一定要注意。
可以近似地认为每个纬度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111KM,每分间1.85KM,每秒间31.8M。
经度间的距离随纬度增高逐渐减小,可按一下公式计算:经度1°长度=111.413cosφ一0.094cos3φ公里(纬度φ处)。
经纬度转换

经纬度转换经纬度转换成度分秒的形式1、经纬度的整数部分是度分秒中的度。
2、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整数部分就是度分秒中的分。
3、再用最后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就是度分秒中的秒。
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
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
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东经为正,西经为负。
经度是地球上某个点上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航向的东或西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地球上其他地方的经度为东180度或西180度。
与以赤道为自然起点的纬度不同,经度没有自然起点。
选择该线作为主要子午线。
在地球上,子午线和纬度形成了经度和纬度的网络;如果经纬仪散开,则形成平面图。
位置确定在航空,航天,导航和气象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在有海上危险的情况下营救船舶”等,都需要使用经度和纬度图。
为了区分地球的经度,这就是经度。
每15度经度就有一个时区。
实际上,经度是两个子午线平面之间的角度。
根据国际法规,经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始站点的经度被指定为0°经度,也称为本初子午线。
从0度经度开始,东经180度和西经180度分别属于东经,传统上代号为“ e”,西经180度为西经并以“ W”作为代号。
东经180°和西经180°在一经度上重合,即东西向180°经度。
纬度:北纬(n)是从赤道向北测量的;南纬度是向南测量的。
在地图上判断经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从西向东,经度从小到大为东经;从西到东,经度从大到小是西经。
除了0°和180°的经度外,其他子午线都能准确地区分是东经还是西经。
经纬度转换

把经纬度转化成度分秒的形式的方法:1、经纬度的整数部分是度分秒中的度。
2、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整数部分就是度分秒中的分。
3、再用最后经纬度的小数部分×60,得到的就是度分秒中的秒。
比如:29.73784595,103.5863933转化为度分秒就是:北纬N29°44′16.25″、东经E103°35′11.02″。
纬线和经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某点随地球自转所形成的轨迹。
任何一根纬线都是圆形而且两两平行。
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周长乘以纬线的纬度的余弦,所以赤道最长,离赤道越远的纬线,周长越短,到了两极就缩为0。
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分90°,称为北纬和南纬,分别用“N”和“S”表示。
扩展资料:东经正数,西经为负数。
经度是地球上一个地点离一根被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南北方向走线以东或以西的度数。
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地球上其它地点的经度是向东到180°或向西到180°。
不像纬度有赤道作为自然的起点,经度没有自然的起点,做为本初子午线的那条线是人选出来的。
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就组成了经纬网;如果把经纬网地球仪展开,就形成了一幅平面的地图。
确定位置,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气象等方面都有作用。
“船在海上遇到危险时,如何去营救”等等,都要用到经纬网地图。
经度:为了区分地球上的每一条经线,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这就是经度。
经度每15度1个时区。
实际上经度是两条经线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
国际上规定,把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一条经线定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
从0°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作代号。
东经180°和西经的180°重合在一条经线上,那就是东西180°经线。
经纬度分秒转换公式

经纬度分秒转换公式在地理学和地球科学领域中,经纬度是用来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坐标系统。
经度是指从地球中心到地球表面上的某一点的延伸线和参考的子午线之间的夹角,以东经或西经来表示。
纬度是指地球上某一点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以北纬或南纬来表示。
经纬度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地理坐标系统,但经纬度常用的表示方式是以度为单位,而实际上,地理位置可以更详细地表示为度、分、秒的形式。
经纬度的度、分、秒表示法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一个位置。
在这种表示法中,每度被分成60分,每分又被分成60秒。
因此,经纬度转换分秒的公式是非常有用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经度的转换公式。
对于给定的经度值,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度、分、秒的形式。
假设给定的经度值为x度,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将其转换为度、分和秒:度 = x分 = (x - 度) * 60秒 = (分 - 分) * 60例如,假设给定的经度为122.75度。
那么,转换为度、分、秒的形式就是:度 = 122 度分 = (122.75 - 122) * 60 = 45 分秒 = (45 - 45) * 60 = 0 秒因此,122.75度可以表示为122度45分0秒。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纬度的转换公式。
对于给定的纬度值,我们可以用类似的公式将其转换为度、分、秒的形式。
假设给定的纬度值为y度,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将其转换为度、分和秒:度 = y分 = (y - 度) * 60秒 = (分 - 分) * 60例如,假设给定的纬度为37.5度。
那么,转换为度、分、秒的形式就是:度 = 37 度分 = (37.5 - 37) * 60 = 30 分秒 = (30 - 30) * 60 = 0 秒因此,37.5度可以表示为37度30分0秒。
经纬度分秒转换公式非常简单,并且可以用于将度表示的坐标转换为更详细的度、分、秒表示。
这种转换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准确地确定地理位置,并在地图、导航和其他位置相关的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