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特点
中国古典小说的常识(教师中心稿)

中国古典小说的常识(教师中心稿) 邓浩2.中国古典小说的特点(1)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层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很少涉猎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只有忠诚勇猛的性格,无论是外部特征--刚硬的扎须,还是外在的行动--大吼三声都只是为其勇猛的性格服务的。
人物形象不够丰满。
能在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就是很好的例证。
(2)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如唐传奇布局雄伟,情节发展有戏剧性,头尾完整,复杂矛盾冲突始终围绕一条主线。
茅盾曾评价《水浒传》的结构具有如下特点:故事的发展前后勾联,一步紧似一步,但又疏密相间,摇曳多姿,手法变化错综,避免平铺直叙。
(3)语言准确简洁、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
如《水浒传》中对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描写就是一例。
(4)叙述时常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行文常是说书人的叙述口气,如“看官听说”、“且把闲话休提”、“只说正话等”。
为了需要而设置的巧合,更是古代小说的特色之一。
如《水浒传》中的林冲一节,处处设置巧合。
巧合的设置使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离奇o3.了解古代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了解相应的作品。
(1)酝酿萌芽时期:上古到先秦两汉的古代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促成了小说的孕育和形成。
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
(2)初具规模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其情节结构比较简单、粗略。
如干宝的《搜神记》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3)成熟时期: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成熟。
如《柳毅传书》和《莺莺传》。
(4)继续发展时期:宋代的话本,明代的拟话本的出现,推动了古代小说的发展,拟话本的题材更加广泛,情节更加曲折,描写更加细腻,如《灌园叟晚逢仙女》。
(5)高峰时期:明削、说将古代小说逐渐推向了顶峰。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红楼梦》则代表古代小说的顶峰。
明清小说赏析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力

明清小说赏析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力量与文学魅力一、引言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和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
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时期,诞生了众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作者的智慧和才华,更展示了古代读者的审美追求。
本文将以明清小说为切入点,探索中国古代小说的独特力量与文学魅力。
二、明清小说的特点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小说形式更加成熟,文学表达更加精彩。
明清小说具有以下特点:1. 剧情曲折:明清小说以曲折复杂的情节为特点,丰富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读者沉浸其中。
比如《红楼梦》中的情节错综复杂,人物关系错综有致,如同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让读者欲罢不能。
2. 人物丰满:明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性格鲜明。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机智勇敢,天马行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角色。
而《水浒传》中的宋江则是一个胸怀天下、反抗封建社会的英雄形象,这些丰满的人物形象赋予了明清小说活力。
3. 描述细致:明清小说在描写细节上下了功夫,通过对细节的描述,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小说中的场景。
例如,《红楼梦》中对人物服饰、建筑环境等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生活。
三、明清小说的独特力量明清小说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载体,具有独特的力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美学价值:明清小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不仅包含了优美的语言表达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通过作者的刻画和描绘,明清小说将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2. 情感张力:明清小说中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能够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爱情的甜蜜与痛苦,还是友情的忠诚与背叛,明清小说都能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3. 思想启迪:明清小说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例如《红楼梦》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西游记》中对人性善恶的探讨。
这些思想启迪让读者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复杂,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1中国古典小说发展概述

• 《世说新语》又名《世说》、《世说新书》,由 刘义庆召集文学之士写成。共三卷,分德行,言 语等三十六门,所记魏晋时代各类人物一千五百 多位,《世说新语》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 的故事集。书中记录了魏晋名士的生活轶事和玄 言清谈。 • 《搜神记》反映内容广泛,有直接暴露统治者的 凶残、人民对统治者坚决斗争的,如《干将莫 邪》,通过莫邪的儿子赤为父报仇的故事,反映 了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 深刻仇恨以及反抗精神
• 东汉桓谭著《新论》,对小说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 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可见小说已经是具 有文学意味的作品了。小说虽是短书,非儒者之 贵,但对治身理家尚有裨益,这就肯定了它的社 会功能。桓谭的话代表了汉朝人对小说的新的理 解。 • 魏晋以后,小说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三国 志· 王粲传》裴注引《魏略》称小说为“俳优小 说”,意思是诙谐的玩艺儿,是一些取材于人世 间的滑稽诙谐的笑话或故事。
三、唐传奇
•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高度繁荣发展,各类文学作 品的普遍繁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成为一种独立 的文学形式——传奇小说(“唐传奇”)。 • 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摆 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写法的影响,代表着早 期文言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更重要的是唐人“有 意为小说”(鲁迅语),故成为中国小说的自觉时代, 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小说的真正开端。作品从记录神 怪异闻,转向描写现实的社会人生,篇幅加长了, 描写细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也较鲜明,标志着 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已趋成熟。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 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至此,我们可以断言的是,小说是“不登 大雅之堂”的“俗”的民间文化形态,因 为它有着多种社会功能如“治身理家”, “诙谐”娱乐等,其文化的生命力日趋活 跃,最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中国古 代小说继续发展当中的一个繁荣局面。 • 从现存古代小说作品来看,古代小说形成 的主要源头有三个方面:神话与传说,寓 言故事和史传故事。 • 从小说内容考察,最早得到发展,也最具 有生命力的题材是志怪小说。
为什么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标志和特征是什么?

中国古代文学精华作品导读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院二〇一五年四月问题:为什么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其标志和特征是什么?答: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
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
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
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到了明清时期步入了成熟期。
就文学理念、文学体式和文学表现手段而言,明清小说以其完备和丰富将叙事文学推向了极致。
从明清小说所表现的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丰硕的艺术创作成果和丰富的社会政治理想而言,明清小说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后的辉煌。
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衍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中国的史官文化异常发达,源出于“纪实”的传统小说,与史官文化有着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的密切关系,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史传的烙印,史传性是中国传统小说最重要的民族特征。
尽管明清小说带有浓厚的市民文化色彩,但无论从衍说故事之形式还是从讽寓教化之动机出发,都深深地受到了史传文化的决定性影响。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上课用)

【感受杜甫】
(4)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三吏” “三别”
“诗圣”杜甫,生活在安史之乱前 后由盛转衰的时代,一生贫困失意,颠 沛流离,他的诗反映唐朝由盛而衰 的历史,人称他的诗为“诗史”。
后来,他们终于难以度日。卓文君一想,不能坐以待毙, 便和司马相如商量,把他们的车骑卖掉,用这些钱回到临邛开 了一家酒店。文君亲自当垆(垒土放酒瓮处)卖酒,司马相如系着 围裙,在店里做些洗酒器的杂事。临邛人都知道卓文君是卓王 孙的女儿,父亲有钱有势,女儿和女婿却干这种营生,人们不 免议论纷纷,指责卓王孙。卓王孙也觉得脸上无光,只得分给 他们僮仆一百人,钱财一百万,还将文君当初出嫁时所制的衣 被和带去的全部金钱物品一概送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得到这 些钱财后,就又一起回到成都,购买田产,成为当地的富户。 恰在这时,汉武帝读到了司马相如居于梁国时所作的《子虚 赋》,再加上同乡的引荐,司马相如就被汉武帝召入京城,做 了侍卫郎官。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心心相印,共同渡过了最艰苦的岁月,日 子一天天好起来,却又生出事端来。原来司马相如虽说善长写 赋,却有口吃的毛病,还有消渴病(即今天的糖尿病),因此,虽 有官爵,却常常称病在茂陵(古县名,治地在今陕西兴平东北)闲 居。一次,他偶然之中见到茂陵的一位绝色佳人,便一见钟情, 想娶来做妾。
四、唐诗
唐诗流派纷呈,风格众多。 流派方面,有以王维、孟浩然为 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有以岑参、 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方 法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 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初唐诗 人:骆宾王、王勃;盛唐诗人: 李白、杜甫;中唐诗人:白居易;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熟 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 吟”,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诗的海 洋,汲取营养、滋养心灵、陶冶 情操„„
。
三、汉赋:
中国古典小说特点

《红楼梦》 作者简介: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名 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内容简介:《红楼梦》一书,以贾宝 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 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 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 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 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 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 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 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 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 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古典小说特点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 事的传统;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 义的艺术传统;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 中追求神似。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
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3.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
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 观
念 4.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
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 会
人物简介: 宋江:豪爽,义气,仗义 疏财 李逵:鲁莽,孝顺,勇猛 武松:有勇又谋,打抱不 平,是一位英雄好汉
古典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分析

古典文献的分类与特点分析古典文献是指在某一特定时代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文献作品。
它们在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了解特定时代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古典文献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对于学术研究和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古典文献的分类进行梳理,并分析其特点。
一、古典文献的分类1. 文学类古典文献文学类古典文献是指文学作品中具有经典地位的书籍。
它们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例如,中国的《诗经》、《红楼梦》、《西游记》等,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等。
这些作品通常以其艺术性、思想性和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历史类古典文献历史类古典文献主要包括古代国家的编年体史书、记载重要历史事件的史书,以及历代帝王的实录、编年纪事等。
代表性的例子包括中国的《史记》、《资治通鉴》等,西方的《罗马史》、《希腊史》等。
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演变过程,以及古代社会制度和人物的重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3. 宗教类古典文献宗教类古典文献涵盖了各个宗教体系的经典文献,如佛教的《大般若经》、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等。
这些文献是宗教信仰的根基,也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宝库。
它们不仅记录了宗教教义和神秘的智慧,还给予信徒以道德和精神的引导。
4. 哲学类古典文献哲学类古典文献是指哲学思想体系的经典文献,涉及到人类的智慧和思考。
例如,中国的《论语》、《道德经》、西方的《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等。
这些文献对于人类追求智慧、探索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思想指导意义。
二、古典文献的特点1. 时代性古典文献是在特定时代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特征。
它们记载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我们了解特定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2. 代表性古典文献作为某一时期或某一领域的代表,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它们通常被广泛阅读、学习和研究,并成为后世文化、思想和艺术的重要源泉。
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风格特点

中国古典文学从思想内容上似可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政治特征中国文学有着关心政治的传统,文学家在文学作品中表达对政治的关心成为心理定势。
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不亚于政治家的理想,因此,古代文学特别注重文学与时代、与政教的关系,强调“诗言志”、“文以载道”、“教以化之”等重大社会功用,强调政治与艺术的完美统一,并由此形成一个鲜明地主张“有为而作”、“有补世用”的优良传统。
如王充就说过:“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
”苏东坡也提出文学创作要“有为而作”,“言必中当时之过”。
文学一方面是屈原、司马迁、曹植、陶渊明、李白、孟浩然、陆游等政治失意者的事业,一方面是政治得意者的消遣,形成了文学史上的上官体、花间集,台阁体、西昆酬唱集和玉楼春、金缕曲、玉树后庭花等。
二、补史特征每个作家的作品,大多是作家自己的亲身履历事件和某种情感历程的记录。
这是由文学的功利性决定的,在中国古代,还没有专业文学作家,人们或者是把文学当作言志、咏物、抒怀的工具和消遣手段,或者是把它作为“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工具。
从屈原的作品里可以找到他的出生、发展、理想、政治遭遇;从李白的作品里可以再现他少年时代如何心高气傲,喜欢旅游“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中年时代如何可以政治进取、自信恃才、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以及政治失意后的苦闷和惆怅,晚年时如何在超脱和苦闷中度过。
杜甫不仅用诗歌记录了他自己的生平大事,而且也记录了他所处的时代的战乱和苦难,因此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三、地域特征古典文学的语体是极具地域特色的。
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
对此,历代不少学者都曾论及。
中国古代文学“北雄南秀”的风格差异,与地域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文学雄浑刚贞艺术风格的形成,得力于本地区多种文化基因的母育和熏陶,而这种艺术风格又在地域文化的互补中呈现出既守恒又转换的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宋代──话本产生。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 话本,也称“话本小说”。从此以文言短篇小 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 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 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话本的出现 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 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 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 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 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代 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人物性格: 1.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
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 2.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 3.贾宝玉: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பைடு நூலகம்的
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 观
念 4.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
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 会
《红楼梦》 作者简介:曹雪芹, 清代小说家。名 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
内容简介:《红楼梦》一书,以贾宝 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 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 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 们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 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3.唐代──古代小说的成熟期。唐代出现 了唐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 典小说的成熟。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 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 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 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著名的唐传 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 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 传》。
6.清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的 《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 (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 一次推向高潮。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 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 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 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 “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 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
• 1.先秦两汉──古代小说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 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 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 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 两大类的端倪。
•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 逐日》等。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 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 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 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 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 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 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 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 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 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 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 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 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 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 吸引读者。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 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明初,《三国演义》(罗贯 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 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小说以短 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四大奇书”在所 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 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 《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 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 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 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 力创作的小说。
2.魏晋南北朝──古代小说的童年期。 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 称笔记小说。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 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 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 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 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 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 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 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 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小说
• 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 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 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 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 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 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 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 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 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 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 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 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 主要内容。
5.明代──白话小说蓬勃发展。明代出现 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 形式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寻夫》、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明代是白话小 说蓬勃发展的时代。著名的作家作品:洪 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 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 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古典小说特点
(1)重视写人,尤其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 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
(2)受古典散文的影响,精于艺术构思; (3)讲究语言精练,追求简约美; (4)受民间传说和“说话“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讲故 事的传统;
(5)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纪传体的传统和现实主 义的艺术传统;
(6)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多在叙事中穿插诗词韵语; (7)受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塑造 中追求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