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

合集下载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与概述古镇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位于XX省XX市,是一项旨在将该地区的古镇打造成一个具有文化、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旅游目的地的项目。

该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但目前的旅游设施较为简单,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因此,此项目旨在通过对古镇进行开发建设,提升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数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

二、项目目标与意义1.目标: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旅游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提升古镇的知名度和声誉;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回头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意义:a.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古镇,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b.增加就业机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当地居民就业增收,改善其生活水平。

c.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古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项目的开发建设,有助于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提升公众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d.推动周边产业发展:项目将带动周边旅游产业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项目内容与规划1.景区建设:对古镇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集观光、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建设中主要包括维修和改造古建筑、打造景观独特的步行街、设计和建设公共广场、公园等设施。

3.旅游产品开发:开发与古镇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包括特色文化体验项目、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俗表演等,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丰富他们的旅游体验。

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投资估算:根据整个项目的规模和建设内容,初步估算投资金额为XXX万元。

2.资金筹措:采取多元化筹资方式,包括政府投资、银行贷款、社会资本引入等。

其中,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拨款和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提供一定的项目资金,银行可以提供合适的贷款产品以满足资金需求,社会资本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合作开发等方式参与项目,提供资金和经验支持。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您下载后可进行修改与编辑)完整版XXX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XX月工程名称:XX县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单位:XX县城关镇人民政府设计单位:XXXX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审定人:XXX(正高、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XXX(硕士、高级规划师)设计人员:XXX(硕士、高级规划师)XXX(硕士、规划师)XXX(硕士、策划师)XXX(博士、策划师)XXX(博士后、经济师)XXX(硕士、经济师)XXX(规划师)XXX(助工)XXX(助工)目录第一章总论 (4)1.1项目概况 (4)1.2建设规模与内容 (4)1.3项目运作模式 (5)1.4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1.5编制依据 (5)1.6项目综合评价 (6)第二章ppp项目模式介绍、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8)2.1 ppp项目模式概述 (8)2.2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 (8)2.3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0)2.4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12)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13)3.1项目建设背景 (13)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5)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17)3.4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结论 (19)第四章市场行业分析 (21)4.1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1)4.2市场需求分析 (27)4.3项目市场定位 (30)4.4项目客源市场预测 (32)第五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5)5.1项目选址 (35)5.2项目建设条件 (36)第六章总体规划方案 (38)6.1规划理念 (38)6.2规划原则 (38)6.3规划方案 (39)第七章项目建设方案 (45)7.1建设规模 (45)7.2建设内容 (45)7.3配套工程 (49)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52)8.1环境影响分析 (52)8.2环保措施 (53)8.3劳动安全 (54)第九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作方式 (57)9.1组织机构 (57)9.2组织管理 (58)9.3劳动定员 (59)第十章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 (62)10.1项目管理 (62)10.2项目的监督和评价 (63)10.3项目实施进度 (65)第十一章节能 (66)11.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66)11.2节能目标 (67)11.3建筑节能要求 (68)11.4电气节能要求 (68)11.5空调通风节能要求 (69)11.6节水措施 (69)第十二章消防 (71)12.1主要设计依据 (71)12.2建筑消防 (71)12.3设备消防系统 (71)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3)13.1投资估算 (73)13.2资金筹措 (7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 (78)14.1财务分析依据 (78)14.2收益估算 (79)14.3成本费用估算 (85)14.4投入产出分析 (87)14.5财务评价结论 (88)第十五章社会与生态效益分析 (89)15.1社会效益分析 (89)15.2生态效益分析 (90)第十六章风险和对策分析 (92)16.1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92)16.2风险分配 (94)16.3风险程度分析 (95)16.4风险防范措施 (96)第十七章项目结论与建议 (99)17.1结论 (99)17.2建议 (99)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县XX古镇旅游景区综合开发PPP项目。

青岩调研报告PPT

青岩调研报告PPT

青岩交通情况
青岩古镇属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花溪区辖,到市中心不到三十公 里,是离市区最近的古镇,交通非常方便,市区有210路公交车直达 。贵阳210路公交车起终点:河滨公园—青岩;首末车时间:7:0021:00。
主要公路有210国道贯穿南北,青高、青燕、青马线与主干道横跨 东西,公等级为2—3级,青岩距贵阳市29公里,距花溪12公里,又毗 邻210国道,故交通十分便利。 • 1.在贵阳市延安西路32号客运总站有直接到青岩的车,行车时间约 50分钟。 • 2.贵阳河滨公园门口乘贵阳到青岩的公交车(210快吧),行车时间 约一小时。
青岩古镇建筑特色
• 五、古典园林理景手法的应用
透过门厅可以 清楚看见院中 的景色,这种 隔而不塞,相 互渗透的空间 组织,不但延 伸了室内空间, 还增加了景深 与层次,这是 中国古典园林 中常用的小空 间理景手法
场地用地一分析:
• 一.周边环境
• 1.场地一整体地形较为平坦,在整体地形的东北端,相较其他两个场地更加
青岩地理位置
青岩位于贵州省贵阳市
南郊29公里,是花溪南郊 的集散中心地,贵州省的 历史文化古镇。 8公总面积 为里,地处东经106°37′— —106°44′、北纬26°17′— —26°23′,南北长约10公 里,东西宽约92.3平方公里 ,东接黔陶乡、西与燕楼
乡、马铃乡相连,南与惠
水县接壤。地势东西、北
谢谢观赏 !
以上有不当之处,请大家给与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9
2、由于该用地坡度相对较大,消防设施及消防环道的设计难度较大。
设计用地三场地分析:整体分析
农田
至西北方向 灌木丛
建筑用 地
至广场方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青岩古镇位于中国四川省重庆市南川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岩古镇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文化特色,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青岩古镇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古镇内有众多建筑物保存完好,包括传统的民居、庙宇和玩船场等。

同时,古镇周围还有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如青岩山和激流勇进的清水江。

这些资源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其次,古镇的文化特色独特。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保持着传统的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在古镇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手工艺制作,如川剧变脸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青岩古镇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镇内的基础设施亟需改进。

目前,古镇的交通条件欠佳,缺乏便捷的、安全的交通工具,这对游客的到达和游览造成了不便。

其次,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酒店、餐饮和导游等服务设施与古镇的潜力不相符。

最后,青岩古镇需要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古镇目前在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文物被损坏或者流失的情况。

为了促进青岩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古镇的交通建设。

政府应该投资改善古镇的交通网络,提供更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引导游客的到来。

其次,提高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

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到古镇投资,建设更多的酒店、餐饮和旅游服务设施,提高古镇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最后,加强对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应该加大对古镇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同时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古镇的保护意识。

总之,青岩古镇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文化保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古镇的旅游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贵州青岩古镇保护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贵州青岩古镇保护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贵州青岩古镇保护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批复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9.06.11
【实施日期】2009.06.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贵州青岩古镇保护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旅
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贵阳市发改委:
你委《关于申请审批<贵州青岩古镇保护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基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请示》(筑发改三产字[2009]第396号)收悉。

青岩古镇是我省贵州黄果树精品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迄今六百余年,是贵州旅游资源中不可多得的人文精品。

为进一步改善青岩古镇的基础设施条件,推进我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作为我省重要产业在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脱贫致富等方面的作用。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青岩古镇概况 (5)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5)三、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6)(一)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6)(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8)(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9)第二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3)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3)(一) 国际状况 (13)(二) 国内状况 (14)(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4)(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4)(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5)二、青岩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5)(一) 开发现状 (15)(二) 管理情况 (15)(三) 游客容纳量 (16)(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6)三、青岩古镇竞争力分析 (16)(一) 青岩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6)(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8)四、青岩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4)(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4)(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4)(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6)五、青岩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6)(一) 目标市场定位 (26)(二) 市场功能定位 (26)(三) 市场细分 (27)六、青岩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7)(一) 市场预测 (27)(二) 市场目标 (28)第三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8)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8)(一) S-优势 (28)(二) W-劣势 (29)(三) O-机会 (30)(四) T-威胁 (30)二、青岩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31)(一) 产业定位 (31)(二) 主题定位 (31)(三) 发展目标定位 (31)(四) 功能定位 (31)第四章青岩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32)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32)(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32)(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2)(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3)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3)(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3)(二) 产品结构 (35)(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40)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3)(一) 青岩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3)(二) 商业模式整合 (45)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9)(一) 青岩开发阶段性 (49)(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51)(三) 青岩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3)(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5)五、营销与管理 (58)(一) 项目营销结构 (58)(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60)六、财务初步预测 (60)(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60)(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5)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9)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9)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1)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2)四、折旧摊销表 (73)五、利润表 (74)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5)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6)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7)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9)第六章风险分析 (80)一、财务风险分析 (80)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81)三、市场风险分析 (82)四、竞争风险分析 (83)五、行业风险分析 (83)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4)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青岩古镇概况青岩,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为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1992年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围央视“魅力中国!魅力名镇” 25强。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

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详细数据全面可直接作模版)

(二 )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 22 (三 )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 23
贵州 XXXX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 年 3 月
1
目录
第一章
一、
XXXX 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 5
XXXX 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 12
一、
XXXX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
12
二、
(一 ) 国际状况 ............................................................................................................. 12 (二 ) 国内状况 ............................................................................................................. 12 (三 )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 12

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1)

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1)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007 年3 月目录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青岩古镇概况 (5)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5)(一)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5)(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6)(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7)第二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2)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2)(一) 国际状况 (12)(二) 国内状况 (12)(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2)(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2)(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3)二、青岩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3)(一) 开发现状 (13)(二) 管理情况 (14)(三) 游客容纳量 (14)(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4)三、青岩古镇竞争力分析 (14)(一) 青岩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4)(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6)四、青岩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2)(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2)(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2)(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3)五、青岩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4)(一) 目标市场定位 (24)(二) 市场功能定位 (24)(三) 市场细分 (25)六、青岩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5)(一) 市场预测 (25)(二) 市场目标 (26)第三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6)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6)(一) S-优势 (26)(二) W-劣势 (27)(三) O-机会 (28)(四) T-威胁 (28)二、青岩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29)(一) 产业定位 (29)(二) 主题定位 (29)(三) 发展目标定位 (29)(四) 功能定位 (29)第四章青岩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29)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29)(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29)(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0)(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0)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1)(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1)(二) 产品结构 (33)(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37)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0)(一) 青岩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0)(二) 商业模式整合 (42)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6)(一) 青岩开发阶段性 (46)(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48)(三) 青岩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0)(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2)五、营销与管理 (55)(一) 项目营销结构 (55)(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56)六、财务初步预测 (57)(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57)(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1)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6)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6)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68)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9)四、折旧摊销表 (70)五、利润表 (71)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2)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3)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4)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6)第六章风险分析 (77)一、财务风险分析 (77)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78)三、市场风险分析 (79)四、竞争风险分析 (80)五、行业风险分析 (80)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1)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青岩古镇概况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1. 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增添了游客探寻古镇渊源的魅力青岩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屯堡时期文化、军镇时期文化、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文化、民国历史变迁时期文化、抗战文化、解放战争及现代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形态,通过大量民间传说、历史典籍、遗址、遗迹等得以保存,并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呈现“和谐古镇”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青岩古镇旅游综合开发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2007年3月目录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5)一、青岩古镇概况 (5)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疏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5)(一)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 (5)(二) “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 (6)(三) 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 (7)第二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12)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2)(一) 国际状况 (12)(二) 国内状况 (12)(三) 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12)(四) 贵州省目前趋势 (12)(五) 贵阳市发展背景 (13)二、青岩古镇的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13)(一) 开发现状 (13)(二) 管理情况 (14)(三) 游客容纳量 (14)(四) 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收入 (14)三、青岩古镇竞争力分析 (14)(一) 青岩古镇与贵州省其他景点的比较分析 (14)(二) 国内古镇旅游市场比较研究 (16)四、青岩古镇客源市场分析 (22)(一) 国外客源市场分析 (22)(二)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22)(三) 贵阳市客源市场分析 (23)五、青岩古镇目标市场定位及市场细分 (24)(一) 目标市场定位 (24)(二) 市场功能定位 (24)(三) 市场细分 (25)六、青岩古镇市场预测及目标 (25)(一) 市场预测 (25)(二) 市场目标 (26)第三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定位 (26)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26)(一) S-优势 (26)(二) W-劣势 (27)(三) O-机会 (28)(四) T-威胁 (28)二、青岩古镇旅游的系统定位 (29)(一) 产业定位 (29)(二) 主题定位 (29)(三) 发展目标定位 (29)(四) 功能定位 (29)第四章青岩古镇旅游商业模式设计 (29)一、古镇开发及运作的总体概念设计 (29)(一) 古镇旅游资源核心的总体概念 (29)(二) 古镇文化核心的总体概念 (30)(三) 古镇产业运作的总体概念 (30)二、卖点、产品与赢利模式 (31)(一) 卖点策划与分析 (31)(二) 产品结构 (33)(三) 项目盈利结构模式 (37)三、经济杠杆与商业模式整合 (40)(一) 青岩开发所需的经济杠杆运用说明 (40)(二) 商业模式整合 (42)四、建设性项目开发与投融资 (46)(一) 青岩开发阶段性 (46)(二) 阶段性开发项目概要 (48)(三) 青岩开发阶段性投资结构 (50)(四) 企业阶段性投资开发项目和盈利模式 (52)五、营销与管理 (55)(一) 项目营销结构 (55)(二) 管理构架初步思路 (56)六、财务初步预测 (57)(一) 分阶段投资估算 (57)(二) 分阶段收入估算 (61)第五章项目总投资预估及评价 (66)一、项目财务估算的主要说明 (66)二、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68)三、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69)四、折旧摊销表 (70)五、利润表 (71)六、借款还本付息表 (72)七、现金流量表(全投资) (73)八、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 (74)九、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76)第六章风险分析 (77)一、财务风险分析 (77)二、开发运作风险分析 (78)三、市场风险分析 (79)四、竞争风险分析 (80)五、行业风险分析 (80)六、法律、政策风险分析 (81)第一章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一、青岩古镇概况二、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一)青岩古镇旅游资源评价1.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增添了游客探寻古镇渊源的魅力青岩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屯堡时期文化、军镇时期文化、儒家文化占主流的多元文化融合时期文化、民国历史变迁时期文化、抗战文化、解放战争及现代发展等不同历史阶段典型历史事件和文化演变形态,通过大量民间传说、历史典籍、遗址、遗迹等得以保存,并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呈现“和谐古镇”形象。

其中,最为关键的历史信息为:“攻不破的青岩”、四教合一、土司制度、屯堡、军镇、石城等。

青岩古镇的多元文化融合也体现在民族文化的融合——古汉民族文化、现代汉文化与布依族、苗族文化的交融;中西文化的融合——华夏文化与欧洲文化的交融;宗教文化的融合——儒释道及天主教、基督教等的共存等等。

这些丰富的历史信息,是现代文化旅游的珍贵素材,应通过旅游活动广而告知,增加贵州旅游的历史文化魅力2.“石头城”古镇风貌保存较完好古镇自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

古老的城墙、城门、小巷、石墙以及重檐青瓦的老木屋、在微风中飘荡的招幌等等,构成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物质基础。

“石头城”古镇景观醒目。

青岩古镇至今仍保存着石墙、石板步道的特色,是个名符其实的“石头城”。

石山、石城、石墙、石塔、石坊、石路、石巷、石坝等构成山地石城,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对游客有特殊的吸引力。

古建遗址比较丰富。

青岩古建筑素有“九寺、八庙、五阁、二祠、一宫、二堂、一院、一楼、一府、八牌坊”之称,最远者建于明万历、天启年间,近者建于清道光、光绪年间。

现存历史遗址36处,分别分布在古镇规划区内及其周边附近区域,且以规划区内分布数量占绝大多数。

各种建筑各有特色。

因此,“石头城”古镇是青岩可开发利用的最直接的也是最优的旅游资源。

3.“活生生”的小镇形象给人以亲切和谐之感与民间生活结合的特点赋予青岩亲切、祥和的界面,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和喜欢,它不是一座孤立的城池,而是一个生活的场景和场所,提供给游客的是多方面的心理感受。

其民间生活使旅游者感觉亲切,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是青岩古镇旅游很有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4.少数民族风情增添了古镇的人文魅力青岩原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后因驻军而汉族不断增多。

现在青岩仍有32%的居民为少数民族。

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布依族,另有侗族、满族等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有的仍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其服饰、歌舞、节日等是珍贵的旅游资源。

5.单项旅游资源不突出青岩旅游资源种类多、数量丰,但单项旅游资源平常,不具有垄断性。

如军事攻防功能难比山西张壁和重庆合川钓鱼城,历史悠久的名气难比周庄,民居特色难比西递、宏村、王家、乔家等地,庙宇精美难比山西省台怀古镇,状元文化比不上四川马家场镇等。

6.古建筑遗存不多作为古镇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的古建筑,尤其是一些有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旅游资源在青岩的遗存已不多,而一些修复或仿建产品档次及质量都欠佳,这不利于古镇的旅游开发。

(二)“和谐古镇”的历史渊源之分析青岩古镇由最初建城、到战乱年代的“攻不破的青岩”、再到“四教合一”、多元文化并存、直到成为商业繁荣的文化小镇等等,其历史渊源到底是什么?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青岩古镇“两山夹一门”的建城模式是其发展成为这种和谐古镇的历史根源。

青岩古镇地处贵阳南部山地中的平川之中,古镇原有牢固城墙围合,加上城边险峻五峰维护。

青岩城向外方圆700~900米间,为山谷平川环带,人立城墙之上,视无遮挡,而在山谷之外又是成片的高原山地,成为了古镇的第二道城防屏障,显现出牢不可破的军事要塞气势。

青岩四面环山,北有狮子山、簸箕山为靠,南有后坡寨与马鞍坡(为两小山)为案,东西有大苗山、笔架山等,其外有玉带河环绕,为贵阳南部山地中的风水宝地,整体上山城交融,因地制宜。

青岩古镇及其周边高原地貌形成的山、水、谷、丘、镇的序列景观,是国内外的城镇中极其罕见的城、川、水、山与功能结合的优秀高原山地城镇典范。

青岩古镇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其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这种“两山夹一门”之古镇今天很少见。

所以,选址的成功造就了青岩的长盛不衰、文人辈出、商业繁荣。

比如,战乱年代,连寺庙都不能幸免遇难,而诸多宗教到青岩寻求庇护,我党家属也纷纷赴青岩避难等等。

(三)主要资源列表及可开发性第二章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一、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一)国际状况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

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二)国内状况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规律,当人均收入达到 1000 美元时,国内旅游就会兴旺起来;当人均收入达到 1000 ~ 2000美元后,度假旅游市场会逐步形成。

2000 至5000 美元之间是属于一个过渡时期,会出现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

截至2006 年中国人均 GDP超过 2000 美元,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3.8亿人次,而三个黄金周旅游人次就达到3.5亿,同比增长13%;中国入境旅游的港、澳、台游客人数将接近9000万至1亿人次,而外国游客人数则有望超过2000万人次。

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三)西部旅游发展情况“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已经成为了政府和学界的共识,西部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为贵州及青岩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力。

(四)贵州省目前趋势贵州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旅游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把贵州省建设成为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大省。

其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旅游总收入超过800亿元,相当于全省GDP总量的26%以上,旅游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总量的比重超过8%;接待旅游者人数超过全省总人口数,其中入境游客超过50万人次;直接间接解决就业200万人以上。

贵州省目前有十二个旅游区,六个综合旅游区,六个特色旅游区,其中青岩所属的贵阳综合旅游区是贵州省资源、各项配套设施、交通、旅游人数各方面最好的一个旅游区。

青岩古镇又是贵阳旅游区内综合方面最突出的。

同时通过对青岩古镇与贵州省景区的比较分析看出,贵州目前还没有一个综合型旅游接待中心,这无疑又为青岩提供了一个可供发展的方向。

(五)贵阳市发展背景贵阳市“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和思路:一是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

要重点培育青岩古镇、息烽乌江峡、天河潭、十里花川、阳明祠等20个精品景区(点),并穿珠成串,打造一批黄金旅游线路,增强贵阳市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是要强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要按照“统一管理、行业指导、企业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符合现代旅游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

三是要进一步拉长旅游产业链条,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

四是要广开渠道,进一步加大旅游投入。

五是要强化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六是要加强旅游推介,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在这种国际、国内以及西部和贵州本省的良好形势下,青岩的旅游发展应该具备了非常好的外部条件和空间。

同时也为青岩的旅游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