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z金属化合物的测定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金属及其化合物 PPT课件1 人教课标版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观察与思考: 1、切开的钠的颜色和光泽 2、新切开的钠的颜色和光 泽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 3、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c.钠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钠的切割: 镊子夹取——用滤纸吸干煤油 ——用小刀在玻璃片上切割——切去 外皮——露出庐山真面目
物理性质:
1.为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 2.质软(硬度小)
较不活泼金属难于和氧气反应。如Ag、Au。
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从左到右, 金属 与水反应越微弱,反应条件越苛刻。
完Na2O 4 Al + 3O2 (白色固体,不稳定) ==2Al2O3 2Na + O2 ===Na2O2 (淡黄色固体,较稳定)
3Fe + 2O2 ==Fe3O4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资料:
金属的存在多姿多彩:主要以氧化物、 硫化物、卤化物、盐(酸式盐、碱式 盐、正盐)等化合态形式存在;
极少数以单质(游离态)形式存在:银、 铂、金等。 思考:为什么自然界金属大多以化合 态存在?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去电子,因 而性质活泼。
2Na + 2H2O ==2NaOH + H2↑ 2Na + 2Hcl ==2Nacl + H2↑ 2Al + 6Hcl ==2Alcl3 + 3H2↑
3Fe + 4H2O (g)== Fe3O4 + 4H2↑ Fe+2HCl==FeCl2+ H2↑
练习
1、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存在的 是( )
A、Na B、Mg C、Al D、Au 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 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
金属及其化合物精品课件

欢迎各位莅临指导
安徽省贵池中学 赵 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
氧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固态(除Hg外) 3.易导电 5.延展性 2.有金属光泽 4.易导热 6.熔点较高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盐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大于煤油的密度;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
2.铝与氧气的反应:
[讨论] 为什么熔化的液态 铝不滴落? [探究] 铝能燃烧吗?如果能, 该怎么做呢?
金属氧化物的利弊: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 气反应,生有一层氧化物薄膜。 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 层金属,如铁等。有的氧化膜 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继续氧化,如铝、镁等。
3. 镁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 === 2MgO
点燃
4. 铁与氧气的反应:
3Fe + 2O2 === Fe3O4
(纯氧)
点燃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从左到右, 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 同,规律如下:
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常温时生成 正常价态氧化物,加热时生成复杂氧化物。 如K、Na
较活泼金属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氧气 可以发生反应。如Mg、Al、Fe 不活泼金属难与氧气反应。如Ag、Au
安徽省贵池中学 赵 伟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地壳中元素含量示意图
氧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铝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固态(除Hg外) 3.易导电 5.延展性 2.有金属光泽 4.易导热 6.熔点较高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盐反应 2.金属与酸反应 3.金属与非金属反应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钠的物大于煤油的密度;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
2.铝与氧气的反应:
[讨论] 为什么熔化的液态 铝不滴落? [探究] 铝能燃烧吗?如果能, 该怎么做呢?
金属氧化物的利弊:
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 气反应,生有一层氧化物薄膜。 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 层金属,如铁等。有的氧化膜 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 继续氧化,如铝、镁等。
3. 镁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 === 2MgO
点燃
4. 铁与氧气的反应:
3Fe + 2O2 === Fe3O4
(纯氧)
点燃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 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从左到右, 金属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也不 同,规律如下:
活泼金属容易与氧气反应,常温时生成 正常价态氧化物,加热时生成复杂氧化物。 如K、Na
较活泼金属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与氧气 可以发生反应。如Mg、Al、Fe 不活泼金属难与氧气反应。如Ag、Au
金属化合物的监测ppt

VIP有效期内享有搜索结果页以及文档阅读页免广告特权,清爽阅读没有阻碍。
知识影响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多端互通
抽奖特权
VIP有效期内可以无限制将选中的文档内容一键发送到手机,轻松实现多端同步。 开通VIP后可以在VIP福利专区不定期抽奖,千万奖池送不停!
福利特权
开通VIP后可在VIP福利专区定期领取多种福利礼券。
其他特 VIP专享精彩活动
权
VIP专属身份标识
开通VIP后可以享受不定期的VIP随时随地彰显尊贵身份。
专属客服
VIP专属客服,第一时间解决你的问题。专属客服Q全部权益:1.海量精选书免费读2.热门好书抢先看3.独家精品资源4.VIP专属身份标识5.全站去广告6.名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每月专享9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持续有
效不清零。自动续费,前往我的账号 -我的设置随时取消。
服务特 权
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任意下载券标价的文档(不含付费文档和VIP专享文档),每下载一篇共享文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自VIP生效起每月发放一次, 每次发放的特权有效期为1个月,发放数量由您购买 的VIP类型决定。
(环境监测)第六节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该方法是将水样中的汞离子还原为基态汞原子蒸气, 吸收253.7nm的紫外光后,被激发而产生特征共振荧光, 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和较低的浓度范围内,荧光强度与 汞浓度成正比。
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5μg/L,适用于地面水、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法
图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示意图
二、镉
2.汞的测定
盐酸羟胺还原 过剩的氧化剂
(1)方法原理
样品的预处理: 水样于95℃,在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 酸钾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变为二价汞。
测定:用盐酸羟胺还原过 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 腙溶液,与汞离子生成 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 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 用碱溶液洗去过量的双 硫腙,于485nm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曲 线法定量。
本方法适用于受镉污染的天然水和废水中镉的测 定,测定前应对水样进行消解处理。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 (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AS) 测定镉、铜、铅、锌等多种元素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A = kc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冷原子吸收法
图2-18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的工作流程
测定要点
(1) 水样预处理:在硫酸—硝酸介质中,加入高锰 酸钾和过硫酸钾溶液消解水样,也可以用溴酸钾—溴化 钾混合试剂在酸性介质中于20℃以上室温消解水样。 过剩的氧化剂在临测定前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
(2)绘制标准曲线:依照水样介质条件,配制系列汞 标准溶液。分别吸取适量汞标准溶液于还原瓶内,加入 氯化亚锡溶液,迅速通入载气,记录表头的最高指示值 或记录仪上的峰值。以经过空白校正的各测量值(吸光 度)为纵坐标,相应标准溶液的汞浓度为横坐标,绘制 出标准曲线。
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5μg/L,适用于地面水、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冷原子荧光法
图 冷原子荧光测汞仪示意图
二、镉
2.汞的测定
盐酸羟胺还原 过剩的氧化剂
(1)方法原理
样品的预处理: 水样于95℃,在酸性介质中用高锰酸钾和过硫 酸钾消解,将无机汞和有机汞转变为二价汞。
测定:用盐酸羟胺还原过 剩的氧化剂,加入双硫 腙溶液,与汞离子生成 橙色螯合物,用三氯甲 烷或四氯化碳萃取,再 用碱溶液洗去过量的双 硫腙,于485nm波长处 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曲 线法定量。
本方法适用于受镉污染的天然水和废水中镉的测 定,测定前应对水样进行消解处理。
(二)原子吸收光谱法 (也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AAS) 测定镉、铜、铅、锌等多种元素
1.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原理
A = kc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冷原子吸收法
图2-18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的工作流程
测定要点
(1) 水样预处理:在硫酸—硝酸介质中,加入高锰 酸钾和过硫酸钾溶液消解水样,也可以用溴酸钾—溴化 钾混合试剂在酸性介质中于20℃以上室温消解水样。 过剩的氧化剂在临测定前用盐酸羟胺溶液还原。
(2)绘制标准曲线:依照水样介质条件,配制系列汞 标准溶液。分别吸取适量汞标准溶液于还原瓶内,加入 氯化亚锡溶液,迅速通入载气,记录表头的最高指示值 或记录仪上的峰值。以经过空白校正的各测量值(吸光 度)为纵坐标,相应标准溶液的汞浓度为横坐标,绘制 出标准曲线。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ppt.ppt

思考与交流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态 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为什么?
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存在是化合态,极少 数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金、银、铂等
原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 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五 彩 缤 纷 的 焰 火
司母戊大方鼎
马踏飞燕
钢轨
黄金首饰
科学探究 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 化,表面失去 光泽,熔化的 铝并不滴落, 好象有一层膜 兜着。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成
膜的氧化铝(Al2O3)的熔点很高,没有熔化,包 在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科学探究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用砂纸打磨 铝箔,除去氧 化膜后,再加 热至熔化。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 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 很快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铝很活泼,常温下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起保护的作用。
4Al + 3 O2 ==== 2Al2O3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现 浮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象 熔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响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并燃烧
实验3-3
将一小 块金属钠投 入滴有酚酞 的水中。
解 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游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释 2Na + 2H2O == 2NaOH + H2
补充实验:Na与酸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稀盐酸中。观察钠与酸 反应的剧烈程度,并和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 度相比较。 结论: 钠与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要剧烈得多。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22.57g/cm3)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0.534g/cm3)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硬度最小的金属——铯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3410℃)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液态)
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是以化合态 存在还是以游离态存在?为什么?
大多数金属元素的存在是化合态,极少 数以游离态(单质)形式存在:金、银、铂等
原因: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较少,易失 去电子,因而性质活泼。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五 彩 缤 纷 的 焰 火
司母戊大方鼎
马踏飞燕
钢轨
黄金首饰
科学探究 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 化,表面失去 光泽,熔化的 铝并不滴落, 好象有一层膜 兜着。
因为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保护了铝。构成
膜的氧化铝(Al2O3)的熔点很高,没有熔化,包 在外面使熔化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
科学探究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仍然不滴落。
用砂纸打磨 铝箔,除去氧 化膜后,再加 热至熔化。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 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 很快生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结论:铝很活泼,常温下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起保护的作用。
4Al + 3 O2 ==== 2Al2O3
(二).金属与水的反应 1.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现 浮 金属钠的密度小于水
象 熔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 响 剧烈反应,产生气体并燃烧
实验3-3
将一小 块金属钠投 入滴有酚酞 的水中。
解 红 有碱性物质生成
游 产生的气体推动金属钠来回游动
释 2Na + 2H2O == 2NaOH + H2
补充实验:Na与酸反应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稀盐酸中。观察钠与酸 反应的剧烈程度,并和钠与水反应的剧烈程 度相比较。 结论: 钠与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要剧烈得多。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22.57g/cm3)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0.534g/cm3)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硬度最小的金属——铯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3410℃)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液态)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课件

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表面的 光泽和颜色及其变化。(注:所有的钠全放回煤油瓶)
知识归纳: 颜色:银白色; 状态:金属光泽的固体; 硬度: 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密度(跟煤油比): 比煤油大; 表面变化: 银白色学性质
原 子 核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易失一个电子,显+1价
Na 失e- Na+
失电子,作还原剂,有还原性 易失电子,还原性比较强
【实验3-2】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 热,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
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2
常温:
白色
加热:2Na
+
O2
△ ===
-1
Na2O2
三、钠的存在、保存、制取和用途
1.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 、纯碱(Na2CO3· 10H2O)、 硝酸钠(NaNO3)、芒硝( Na2SO4· 10H2O )等。
2.保存:隔绝空气和水,保存在煤油中。
电解
3.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2NaCl==2Na+Cl2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Au 天 然 黄 金
Ag
Cu
★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自然界元素含量分布:养闺女贴给钠!
金属: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分布特征
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大多数金 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 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铝,其次铁、钙、钠。 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
一、金属的通性 物理通性
1、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知识归纳: 颜色:银白色; 状态:金属光泽的固体; 硬度: 质软,可用小刀切割; 密度(跟煤油比): 比煤油大; 表面变化: 银白色学性质
原 子 核
核外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
易失一个电子,显+1价
Na 失e- Na+
失电子,作还原剂,有还原性 易失电子,还原性比较强
【实验3-2】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上,加 热,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可观察到钠先熔化后燃烧,燃烧时火
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的固体。
-2
常温:
白色
加热:2Na
+
O2
△ ===
-1
Na2O2
三、钠的存在、保存、制取和用途
1.存在:钠在自然界里没有游离态,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食盐(NaCl) 、纯碱(Na2CO3· 10H2O)、 硝酸钠(NaNO3)、芒硝( Na2SO4· 10H2O )等。
2.保存:隔绝空气和水,保存在煤油中。
电解
3.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2NaCl==2Na+Cl2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Au 天 然 黄 金
Ag
Cu
★ 金属在自然界的分布和存在
自然界元素含量分布:养闺女贴给钠!
金属:绝大多数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分布特征
除金、铂等少数极不活泼金属外,大多数金 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 的金属元素最多的是铝,其次铁、钙、钠。 化合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态存在
一、金属的通性 物理通性
1、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环境监测课件2.6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事发后,日本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发现死者生前都饮用了某商店周围3口水井的水。其中 饮用1号水井的8个人全部发病。在对水井进行调查时, 令人震惊的是竟然在距1号井5米内的地方挖出了380节 已腐烂的废电池!追根溯源,最后弄清这38O节废电 池是该商店在卖出新电池后,把顾客丢下的废电池集 中埋在了后院,致使周围井水污染,从而导致了这场 悲剧。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锰(Mn)、铅 (Pb)、汞(Hg)等,这些重金属可以水解。如果废 电池被弃置在土壤中,就会慢慢被腐蚀,其中的重金 属会慢慢溢出,污染土壤和水源,再通过食物链,危 害人体健康。
水样中含有的物质可分 为溶解性物质与不溶性 物质两类。水蒸发后残 余物称为残渣.残渣分 为总残渣(总蒸发残渣)、 总可滤性残渣(溶解性 蒸 发 残 渣 soluble residue)、 总 不 可 滤 性 残 渣 ( 悬 浮 物 suspended substance)三种。
七、电导率conductivity
浊度表现水中悬浮物 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 的阻碍程度。
目视比浊法 分光光度法 浊度仪法
五、透明度
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澄清程度,洁净的水 是透明的。透明度与浊度相反,水中悬 浮物和胶体颗粒物越多,其透明度就越 低。测定透明度的方法有铅字法、塞氏 盘法、十字法等。
六、残渣residue
1939年日本神奈川废电池事件
1939年11月9日,日本神奈川县某脑科医院收留了一名 神智不清的男子。这名男子发病初起时只是原因不明 地面部浮肿,3天后浮肿蔓延至脚部,第8天开始现力 减退,自言自语,不断哭泣,后发展为神志不清,人 们都认为他“疯了”。这名男子被送进医院后,终于 在极度痛苦中,因心力衰竭死亡。无独有偶,此后, 与死者同村居住的人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15名同样 症状的“疯子”。这不得不引起了医学研究人员的注 意。经过神奈川县卫生研究所的调查和尸体解剖,断 定这些“疯子”都死于重金属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535nm
0.0050.5
Bi、Cd、Cu、 Ni、等用硫 代硫酸钠掩
蔽
pH8.5-9.5氨 性柠檬酸盐氰化物的还 原性介质, 淡红色螯合
物
-
三氯甲烷或 四氯化炭萃
取510nm
Bi、Sn干扰, 先控制pH20.01-0.3 3,用双硫 腙-三氯甲 烷萃取除去
9
(二)冷原子吸收法
1、方法原理
水样消解
-
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汞、镉、锌、铅的比较
离子 适用范围
预处理 方法
显色 条件
测试 条件
测定 范围mg/L
干扰
Hg
酸性介质 酸性介质 三氯甲烷或 0.002- Cu用EDTA
地表水
高锰酸钾 橙色螯合 四氯化碳萃 0.04 乙二胺四
生活污水
和过硫酸
物
取485nm
乙酸掩蔽
工业废水
钾消解,
盐酸羟氨
还原
Cd 受镉污染的天 硝酸或硝 强碱性, 三氯甲烷四 0.001-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示意图 1.感应圈;2.冷却器;3.辅助 气;4.炬管;5.试样载气
2
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0.45μm滤膜过滤 加入硝酸消解 使溶液保持5%的硝酸酸度
2)配制标准溶液(校正)和试剂空白溶液 3)测量
-
3
二汞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 无机汞盐大多不溶或微溶于水; 有机汞,如甲基汞Hg(CH3)2,脂溶性较水溶性大100倍,故
气化
易挥发
Hg2+
Hg元素
氯化亚锡还原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
-
10
(二)冷原子吸收法 1、方法原理
-
11
(二)冷原子吸收法 2、测定要点
(1)水样保存及预处理
——保存见表2-2方法;
——消解—— Hg 2+—— Hg蒸气
(2)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
扣除空白值后的各测量值为纵坐标
(3)水样的测定
人和动物(如鱼类)摄入时,几乎全部吸收。 它在人体中不易分解和排出,而在体内积累,所以汞中毒
以甲基汞最为严重
-
4
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 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例如神经错乱、 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
-
5
汞: 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颜料、塑料、食 盐电解及军工等废水。
天然水中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μ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 为0.001mg/L。
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双硫腙为显色剂) 2、冷原子吸收法
-
6
(一)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汞原理
有机汞 无机汞
H+,氧化剂
双硫腙溶液 橙色
Hg2+
95℃
酸性介质
螯合物
盐酸羟胺还原过剩
CCl4
测其吸光度
485nm
萃取
标准曲线定量
(3)样品测定
图2.29 阳极溶出伏安曲线
-
23
铜、铅、镉、锌的阳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
-
20
图2.27 极谱分析 基本装置示意图
溶出伏安法包含电解富集 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
E为直流电源,AB为均匀滑线电阻,加于电
解池(极化池)D两电极上的电压可借助移
动触点C来调节。V为伏特计,G为检流计
(见下页图2.27) -
21
滴汞电极上的极限扩散电流可用尤考维奇 (Ilkovic)公式表示:
id=607nD1/2m2/3t1/6c
式中:
id——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n ——电极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D——电极上起反应的物质在溶液
中的扩散系数;
m——汞的流速; t ——在测量id的电压时的滴汞周期; c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物质的浓度。
图2.28 极谱波
-
22
2.阳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 有机质多用硝酸高氯酸 (2)标准曲线的绘制
镉、铜、铅
-
14
-
15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示意图
-
16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Cd、Cu、Pb、Zn、Cr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条件及浓度范 围
元 分析线 素 /nm
火焰类型
测定的浓度范围 mg/L)
Cd 228.8 乙炔-空气,氧化型 Cu 324.7 乙炔-空气,氧化型 Pb 283.3 乙炔-空气,氧化型 Zn 213.8 乙炔-空气,氧化型 Cr 357.9 乙炔-空气,氧化型
Mg>
然水和废水 酸和高氯 红色螯合 氯化碳萃取 0.06 20mg/L时
酸消解
物
518nm
用酒石酸
钠掩蔽
-
8
离子 适用范围
预处理 方法
显色 条件
测试 条件
测定 范围mg/L
干扰
天然水、 Zn 轻度污染的
地表水
Pb
地表水和工 业废水
硝酸 消解
硝酸 消解
pH4-5的醋酸 缓冲溶液红
色螯合物
三氯甲烷或 四氯化碳萃
0.05-1 0.05-5 0.2-10 0.05-1 0.1-5
-
17
3.定量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如果试样的基体组成复杂且对测定有明显的干扰时,则在标准曲线成 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内,可使用标准加入法。
操作方法:取4份相同体积的试样溶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 的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相同体积,
-
12
三、镉
镉属剧毒金属,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蓄积,造成脏 器组织损伤,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
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诱发癌症。日本著名的痛痛病之特征 就包括了骨质疏松、骨质疼痛及肾小管功能失调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镉的浓度不能超过 0.005mg/L。
-
1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若待测元素的浓度为ρx,则2、3、4的浓度为ρx+ ρ0, ρx, + 2ρ0, ρx + 4ρ0,吸光度分别为Ax, A1 A2 A3
-
18
标准加入法工作曲线
A——吸光度; ρ——待测元素的浓度。
-
19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三)阳极溶出伏安法
1. 经典极谱分析法原理
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电解条件下,根据被测物 质在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电流-电压关系曲 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基本装置如图2.27 所示。。
一、铝
铝是自然界中的常量元素,毒性不大,但过量摄入人体, 能干扰磷的代谢,对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我国饮用 水限值为0.2 mg/L。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2. 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 3. 分光光度法
-
1
电感等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示意图 1.进样器;2.ICP焰炬;3.分光器;4.光电转换及测 量部件;5.微型计算机;6.记录仪;7.打印机;8. 高频电源;9.功率探测器;10.高频整流器
0.0050.5
Bi、Cd、Cu、 Ni、等用硫 代硫酸钠掩
蔽
pH8.5-9.5氨 性柠檬酸盐氰化物的还 原性介质, 淡红色螯合
物
-
三氯甲烷或 四氯化炭萃
取510nm
Bi、Sn干扰, 先控制pH20.01-0.3 3,用双硫 腙-三氯甲 烷萃取除去
9
(二)冷原子吸收法
1、方法原理
水样消解
-
7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汞、镉、锌、铅的比较
离子 适用范围
预处理 方法
显色 条件
测试 条件
测定 范围mg/L
干扰
Hg
酸性介质 酸性介质 三氯甲烷或 0.002- Cu用EDTA
地表水
高锰酸钾 橙色螯合 四氯化碳萃 0.04 乙二胺四
生活污水
和过硫酸
物
取485nm
乙酸掩蔽
工业废水
钾消解,
盐酸羟氨
还原
Cd 受镉污染的天 硝酸或硝 强碱性, 三氯甲烷四 0.001-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示意图 1.感应圈;2.冷却器;3.辅助 气;4.炬管;5.试样载气
2
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0.45μm滤膜过滤 加入硝酸消解 使溶液保持5%的硝酸酸度
2)配制标准溶液(校正)和试剂空白溶液 3)测量
-
3
二汞
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 无机汞盐大多不溶或微溶于水; 有机汞,如甲基汞Hg(CH3)2,脂溶性较水溶性大100倍,故
气化
易挥发
Hg2+
Hg元素
氯化亚锡还原
冷原子吸收测汞仪
-
10
(二)冷原子吸收法 1、方法原理
-
11
(二)冷原子吸收法 2、测定要点
(1)水样保存及预处理
——保存见表2-2方法;
——消解—— Hg 2+—— Hg蒸气
(2)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
扣除空白值后的各测量值为纵坐标
(3)水样的测定
人和动物(如鱼类)摄入时,几乎全部吸收。 它在人体中不易分解和排出,而在体内积累,所以汞中毒
以甲基汞最为严重
-
4
患者手足协调失常,甚至步行困难、运动障碍、弱智、听力及 言语障碍、肢端麻木、感觉障碍、视野缩小;重者例如神经错乱、 思觉失调、痉挛,最后死亡。
-
5
汞: 主要来源于金属冶炼、仪器仪表制造、颜料、塑料、食 盐电解及军工等废水。
天然水中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μ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 为0.001mg/L。
1、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双硫腙为显色剂) 2、冷原子吸收法
-
6
(一)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汞原理
有机汞 无机汞
H+,氧化剂
双硫腙溶液 橙色
Hg2+
95℃
酸性介质
螯合物
盐酸羟胺还原过剩
CCl4
测其吸光度
485nm
萃取
标准曲线定量
(3)样品测定
图2.29 阳极溶出伏安曲线
-
23
铜、铅、镉、锌的阳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
-
20
图2.27 极谱分析 基本装置示意图
溶出伏安法包含电解富集 和电解溶出两个过程
E为直流电源,AB为均匀滑线电阻,加于电
解池(极化池)D两电极上的电压可借助移
动触点C来调节。V为伏特计,G为检流计
(见下页图2.27) -
21
滴汞电极上的极限扩散电流可用尤考维奇 (Ilkovic)公式表示:
id=607nD1/2m2/3t1/6c
式中:
id——平均极限扩散电流; n ——电极上反应中电子的转移数; D——电极上起反应的物质在溶液
中的扩散系数;
m——汞的流速; t ——在测量id的电压时的滴汞周期; c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物质的浓度。
图2.28 极谱波
-
22
2.阳极溶出伏安法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要点:
(1)水样预处理 有机质多用硝酸高氯酸 (2)标准曲线的绘制
镉、铜、铅
-
14
-
15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示意图
-
16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Cd、Cu、Pb、Zn、Cr原子吸收法的测定条件及浓度范 围
元 分析线 素 /nm
火焰类型
测定的浓度范围 mg/L)
Cd 228.8 乙炔-空气,氧化型 Cu 324.7 乙炔-空气,氧化型 Pb 283.3 乙炔-空气,氧化型 Zn 213.8 乙炔-空气,氧化型 Cr 357.9 乙炔-空气,氧化型
Mg>
然水和废水 酸和高氯 红色螯合 氯化碳萃取 0.06 20mg/L时
酸消解
物
518nm
用酒石酸
钠掩蔽
-
8
离子 适用范围
预处理 方法
显色 条件
测试 条件
测定 范围mg/L
干扰
天然水、 Zn 轻度污染的
地表水
Pb
地表水和工 业废水
硝酸 消解
硝酸 消解
pH4-5的醋酸 缓冲溶液红
色螯合物
三氯甲烷或 四氯化碳萃
0.05-1 0.05-5 0.2-10 0.05-1 0.1-5
-
17
3.定量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如果试样的基体组成复杂且对测定有明显的干扰时,则在标准曲线成 线性关系的浓度范围内,可使用标准加入法。
操作方法:取4份相同体积的试样溶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 的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相同体积,
-
12
三、镉
镉属剧毒金属,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蓄积,造成脏 器组织损伤,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
还会导致骨质疏松,诱发癌症。日本著名的痛痛病之特征 就包括了骨质疏松、骨质疼痛及肾小管功能失调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镉的浓度不能超过 0.005mg/L。
-
1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火焰原子吸收法 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
若待测元素的浓度为ρx,则2、3、4的浓度为ρx+ ρ0, ρx, + 2ρ0, ρx + 4ρ0,吸光度分别为Ax, A1 A2 A3
-
18
标准加入法工作曲线
A——吸光度; ρ——待测元素的浓度。
-
19
(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三)阳极溶出伏安法
1. 经典极谱分析法原理
极谱分析是一种在特殊电解条件下,根据被测物 质在电极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得到的电流-电压关系曲 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基本装置如图2.27 所示。。
一、铝
铝是自然界中的常量元素,毒性不大,但过量摄入人体, 能干扰磷的代谢,对胃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我国饮用 水限值为0.2 mg/L。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2. 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 3. 分光光度法
-
1
电感等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示意图 1.进样器;2.ICP焰炬;3.分光器;4.光电转换及测 量部件;5.微型计算机;6.记录仪;7.打印机;8. 高频电源;9.功率探测器;10.高频整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