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辩论: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主持人:大家好!在课前我们已对辛亥革命成败问题进行了分组合作探究,大家的观点不一,所谓理越辨越明,今天我们选出了八名代表组成两个正方和反方两个代表队,就这一问题展开辩论。
请代表入场。
(掌声鼓励一下)正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丰碑,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反方一辨:我方的观点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因为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人民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正方二辨:我们认为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否取得成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否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看看辛亥革命吧。
他推翻了帝制,等于砍掉封建制的头,使整个封建统治群龙无首。
不仅如此,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中华民国,破除了很多陈规陋习。
如:等级制度、官场礼仪、尊卑身份以及缠脚、蓄辫、服饰。
所以他沉重的打击了封建专制制度。
反方二辨:我方一辨已经声明:衡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标准是要看:是否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后落入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何许人也,他是大军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的集体代理人。
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多少触动了旧的体制和观念,但绝对谈不上完成了这个任务。
南京临时政府号称“民国”,实际情形怎么样呢?请看:“清朝巡抚”:一学生(大腹便便)胸前别着白纸。
一小卒来报:大人,革命军来了。
(惊慌失措,气喘吁吁)巡抚:急什么?天塌下来了,真没出息,怕什么,不就是革命吗?拿竹竿来。
(不慌不忙)小卒:竹竿送到巡抚手上。
(充满疑惑)巡抚:,革命不就是破坏吗?革命过了。
(从房顶挑下几片瓦)革命军:竖起大拇指,拿出“民国都督”的纸片别在胸前。
巡抚:哈哈哈哈下台这是个真实的事情,描述的清朝江苏巡抚、民国都督程德全的革命经过,民国政府内部充斥着旧官僚、立宪派,他们伺机而动,“民国”仅仅是块招牌而已,革命潜伏着危机。
谈辛亥革命的成与败

谈辛亥革命的成与败在上完辛亥革命这节历史课后,我对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认为,辛亥革命并不是一味的失败,也不是一味的成功,而是成败各占一半。
成功的是它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面进步,失败的是它没有彻底的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以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国共和国为革命目的的辛亥革命可谓气势磅礴、震撼古今,一直以来人们指点评判、众说纷纭,其中褒贬各占、成败俱有,下面就我个人的看法理性回眸一下,辨证地看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影响最大的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辛亥革命是成功的。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_辛亥革命经验教训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失败原因_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目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经验教训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第二,辛亥革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在政治和思想上获得了一些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国内纷纷成立了很多实业集团,使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工人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了。
第四,辛亥革命虽然成功的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却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可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失败了。
但辛亥革命同时也证明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走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路子是行不通的。
返回目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1.从客观上说,是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
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表现在:(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他们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口号,只强调反满和建立共和政体,并没有认识到必须反对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最后甚至还把政权拱手让给了袁世凯。
(2)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正因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农民没有被动员起来,这个革命的根基就显得相当单薄。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同盟会内部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返回目录辛亥革命经验教训1.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3100101749 69毛冠雄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以孙中山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另一条道路的探索。
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旗帜的领导下,孙中山及各同盟会成员领导了包括黄花岗起义等众多起义,并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进行,随后中华民国成立。
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但从革命之后的种种表现看来革命并未完全成功。
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其成功之处也有很多。
其一,在政治上,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其二,在思想上,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给群众带来了一次思想解放。
其三,在经济上,辛亥革命促使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然,除此之外,成功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临时政府宣扬以剪辫放足为代表的新风尚,扫荡旧风气。
而如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辛亥革命的功劳。
列宁更是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具有世界意义,因为它将给亚洲带来解放并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摘自《列宁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辛亥革命的成功有着各方面的原因。
首先,多次起义和变法的失败使得中国的民主革命陷入了短暂的“群龙无首”的局面,因此时代的任务落到了当时还是较为弱小的资产阶级的身上。
其次,由于洋务运动的开展以及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促进政策,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一定得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也不断壮大。
再次,为了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自己政治利益的代言人和经济利益的维护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由此形成。
最后,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同盟会首先发动的。
有了中国同盟会的领导政党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中国民主革命如虎添翼。
论辛亥革命得失

论辛亥革命得与失姓名:黄思达学号:20110244240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班级:11级税务二班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100年沧海桑田,100年风云突变。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我们不能忘记,正因为这些革命先驱百折不挠的探索与实践,才为我们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农民阶级为反抗清朝封建专制的残酷统治和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规模较大的如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义和团运动;19世纪80—90年代,中国年轻的资产阶级发动并领导了救亡运动——戊戌变法,但这些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中国历史的发展充分说明,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压迫下,旧式的中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都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机。
只有民主革命才能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奴役、封建主义专制和国家贫穷落后,使中华民族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
而辛亥革命,是在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个革命。
以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民主派领导人民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广泛地传播了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是中国前所未有的一次深刻的政治思想启蒙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
从整个革命进程看,斗争是异常复杂和曲折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过胜利,更有失败。
胜利和失败都来得很迅速,说明当时中国革命与反革命,进步与反动,爱国与卖国两种势力、两条道路、两种前途的斗争极其尖锐和激烈。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不成熟,革命派的力量十分软弱,不能在极端复杂和困难的环境下战胜敌人,在推翻封建帝制之后未能把政权巩固起来。
革命的果实被大地主大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袁世凯篡夺,革命以失败告终。
然而,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
作为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的历史功绩是永存的。
浅析辛亥革命的得失

浅析辛亥革命的得失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发生了近代以来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革命爆发了。
驻扎在武昌的新军在金兆龙、熊秉坤的领导下开始鸣枪起义,其他个省纷纷响应,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
随后一个月各省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孙中山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次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功过是非呢,下面就此展开.首先,辛亥革命的功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进一步宣传了民主、共和的观念,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人民思想上,是一次大解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与他早期的革命是息息相关的,他在1894年美国夏威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认识到,只有通过战争,才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在1905年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把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到了新阶段。
孙中山在《民报》中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使之成为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具有鲜明的民主、平等、博爱精神。
他冲破了封建迷信礼教等级观念,带给人们一股新鲜的空气,就是人人平等。
这种思想启蒙,首先反映在精神面貌方面,辛亥革命后,人们纷纷剪掉了象征封建礼教的大辫子,人民之间的称谓,产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大人、老爷”变成了“先生、同志、君”。
由原来的磕头礼、作揖变成了握手礼。
妇女的双脚被解放,妇女地位得到提升,进一步突出了人们思想领域上的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革命性,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
总之,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政治上,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时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给人民赋予了更多的权利,人民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小议辛亥革命成与败

小议辛亥革命的成与败自1840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的一幅漫画作品《时局图》,形象的展示了中国当时的危机——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当时的一批有志青年对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最终他们决定效仿西方,在中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民主共和国。
这就是辛亥革命。
广大人民群众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领导下,在1985年至1911进行了多次起义。
这些起义虽以失败告终,但是却在全国重下了革命的种子。
直到1911年4月27日黄兴等人又一次发动广州起义和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革命军才算有了初步的成功。
1911年12月初革命军与袁世凯双方达成停战协议,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但是在西方列强和国内形势的胁迫下,革命势力作出让步,1月22日,孙文发表声明,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自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
袁世凯得到这个保证后,便加紧了逼宫的进程,2月12日,在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等大臣的劝说和逼迫下,宣统帝溥仪的母后隆裕太后接受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逊位诏书》,宣布清宣统皇帝退位,并授权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至此革命果实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
辛亥革命既成功了,也失败了。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权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的价值观得到了确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专题四:辛亥革命的得失成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中华民国成立
1. 1912.1.1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
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2. 1912.3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以
“三权分立”、“代议政制”为原则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政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一系列革命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二)辛亥革命的准备
1. 组织上的准备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 (=中国同盟会)、共进会 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 蒙昧无知,鲜能远虑……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 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而共济 ,抒此时艰,奠我中夏。” ——《兴中会章程》(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
工厂企业数量大增:1911年787 家 , 1912年增值1502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三、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共和制蜕变为军阀专制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共和制蜕变为军阀专制
1.帝国主义国家在“中立”的幌子下扶植新的代理人
“袁世凯是唯一可以接受的领袖” “只有袁世凯在解决南北争端之后才能承认中华民国”
2.国内保守妥协势力大造“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 凯
袁~有孙~无可比拟的财力和武力
3.革命党内部的矛盾促使人员发生新的分化与组合
只要袁~赞成共和,逼清帝退位,可拥其为总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一)共和制蜕变为军阀专制
4.袁世凯大搞军阀专制,进而复辟帝制
★
通过武力专制获得选举
★制定《到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且可连选连任 ★依靠特务警察统治,各大监狱人满为患 ★ 191512.13袁世凯称帝,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建号洪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的得与失
1911年10月10日晚,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浩浩荡荡的武昌起义开始了。
武昌起义掀起了辛亥革命的热潮,打开了清王朝统治的缺口。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皇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自此,封建王朝在中国的统制被彻底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辛亥革命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
这次革命运动已经过去整整半个世纪。
那么辛亥革命对于国人来说,有何意义呢?
首先,辛亥革命正如毛泽东所说:“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反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意义的社会而斗争。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辛亥革命却打乱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统治和政治阵脚。
辛亥革命为以后的民主革命作了良好的铺垫,为中国的人民斗争道路开辟了道路。
其次,辛亥革命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共和国在中国建立了起来,正因民主的观念在中国人的心中播下了种子,袁世凯,张勋先后复辟帝制的野心才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辛亥革民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促进了中国人民民主主义的觉醒。
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到了三民主义,《民报》,《新民丛报》等先进言论的冲击,西方思想的精髓从此逐渐融入了中国人的思想体系之中,这也为国人冲破儒家思想的樊篱,建立现代国家打下了基础。
第三,辛亥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孙中山在任期间,曾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有利于除旧立新的社会改革法令。
他在任期间所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约法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意愿,开创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制的新局面。
辛亥革命对亚洲的觉醒,以及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列宁曾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决议中指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字长阶级的统治遭到破坏的世界意义。
的确,在当时的亚洲,各种反压迫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与辛亥革命的启示是分不开的。
辛亥革命也有自己失败的一面。
第一,虽然孙中山率领着革命团体打垮了清政府,赶走了皇帝,建立了共和国,但是这次革命的成果却轻而易举的被袁世凯窃取了。
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取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导致了中国的黎明百姓在革命成功之后仍生活在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反动政权的压迫统治之下。
中国的国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辛亥革命中,受惠的更多是旧式官僚,各地乡绅,各地军人,而中国的普通百姓生活条件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部分地区甚至还有倒退。
第二,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
而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长期的军阀割据。
1916-1927北洋军阀统治中国,其
间战火连天,军阀割据,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为国人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第三,辛亥革命之前,中国一直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
然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刮起了一股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中国文化绝对否定之风。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华传统文化采取盲目的否定态度,提出要打倒孔家店等等激进盲目的看法。
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体系涌入中国,成为了不少知识分子的新信仰。
但这些信仰却良莠不齐,严重干扰了中国文化及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辛亥革命各省独立响应,使得中国进入长期的分裂之中。
中国民国的政权一直未能直接统治整个中国,导致了中国在经济与现代化发展上的停滞与落后,使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辛亥革命虽然在历史意义上失败了,但是却对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先辈的精神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值得我们后辈人永远景仰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