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作用研究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的作用研究
收 稿 日期 :0 70 .5 2 0.40
作者简介 : 李玉柱 (9 9 )女 , 17 . , 助理工程师 , 中铁四局第六工程有 限公司 , 安徽 芜湖 2 10 400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 5期
2 00 7 年 9 月
关键 词 : 连续 刚构 , 水化热, 大体积混凝土 , 冷却 管 中图分类 号 : U29 7 T 7 .4 文献标识码 : A 1ka (g℃ ) 比重 100k / 3对流 系数 38ka ( 2 h・ ) cl k ・ , / 0 gm , 2 cl m ・r℃ , /
1 工 程概 况
通过计算 , 未通冷却管时浇筑混凝土 , 内部最高温度为 5 . 60℃,
时间/ h
底板与耳墙底部连接处实际应力 5 1 a在 8 .5MP , 0h时节点 214 7 处有最高温度 5 . , 59℃ 最大应力 38 0k m2在底 板与耳 墙底 0 N/ , 部连接处可能 出现裂缝 。通冷却管后 , 内部最高 温度为 5 . 1 8℃ ,
b 应力值 。应力最大值 出现在底板与耳墙底部连接处 : .
1 ’
a温度 。在隔板 、 . 耳墙 、 底板交接处出现最高温度 5 6℃ 。
b 应力值【 . 。应力最大值出现在底板 与耳墙底部连接处 :
1 1
口x)4 5 P< × 安系 [5 0 5 k × r实 ・ a ‘ y 数 05 ・ × o m 4 M 全 "] 7 ( C
图 1 应 力和 容 许 张 拉 应 力
2施 工中在底 板、 ) 隔板与耳墙交接处安 装冷却水 管。
冷却 管布置如 图 2所示 。
底板与耳墙底部连接处实际应力 4 4 a 在 8 .5MP , Oh时节点 214 7 冷却 水管 内径 为 5 0 r, . 8c . D 水流 量为 1 /1水 的 热容 为 处 有最高温度 5 . , 0 m31 , 05℃ 最大应力 3 0 N m , 0k / 2 0 满足要求 。因此 ,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安装散热管

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安装散热管

冷却管安装本桥所有承台最小高度为1.5m,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埋设冷却水管可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热,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是避免产生裂缝的一项有效措施。

如图冷却管平面示意图①冷却管的布设冷却管采用直径φ42左右的钢管,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层分区布置,进水管口设在靠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口设于承台横桥向侧面上,每层水管网的进、出口相互错开。

冷却管网平行于承台上表面布设,层与层垂直间距 1.0m,同层冷却管间距1.27m并相互连通,四周距离承台侧面0.5m,进、出水口需引出混凝土面1m以上,且出水口要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

②冷却管的安装在绑扎承台钢筋网的同时放置冷却管,布管时,水管要与承台主筋错开,当局部管段错开有困难时,要适当移动水管的位置。

水管要与钢筋骨架或架立钢筋绑扎牢靠,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而发生堵水或漏水。

③测温管埋设为了准确测量、监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指导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承台混凝土内合理布设温度测量装置。

采用埋设测温管方法进行测温。

测温管在全断面内按间距3-6m设置,贯通承台全高。

每个测温管内沿高度每50-100cm设测温点一个;每个测温管内距承台顶面、底面各设测温点一个;每个测温管内冷却管网处设测温点,以观测冷却冷却通水队混凝土中心的冷却效果。

测温时间:自混凝土覆盖测温点开始测温,直至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大气环境平均温度之差小于20度以下为止。

测温频率:一般在温度上升阶段2-4小时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8小时一次,同时应测大气温度,做好记录。

另外,1-3天,每2小时测温一次;4-7天,每4小时测温一次;8-14天每8小时测温一次。

④通水冷却每层冷却水管被浇筑的混凝土覆盖并振捣完毕,即可在该层冷却水管内通水。

冷却水的流量控制在1.2-1.5m³/h,使进出口的温差不大于6℃。

冷却管排出的水,在混凝土浇筑未完以前,应立即排出基坑外。

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市政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市政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市政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7-23T10:32:30.807Z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8月上作者:孙越[导读] 冷却水管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开裂的常用举措,可在市政隧道中的研究和使用却不是很多。

本文着重介绍了冷却水管和测温管的布置及冷却控制方法。

与绝热温升分析结果相比,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显示,冷却水管的冷却技术实现了预期目标。

广东华隧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孙越摘要:冷却水管是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和预防开裂的常用举措,可在市政隧道中的研究和使用却不是很多。

本文着重介绍了冷却水管和测温管的布置及冷却控制方法。

与绝热温升分析结果相比,混凝土温度监测结果显示,冷却水管的冷却技术实现了预期目标。

除此之外,本文还分析了倒墙与底板之间的温差。

进一步分析了水冷效果,高效预防了底板与侧壁间明显时间差所引起的温度裂纹。

工程实践表明,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隧道工程中会增加工程成本,但能高效防止温度裂缝,保障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长期效益显著。

关键词: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市政隧道;施工应用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管控在工程技术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

1M隧道一般用于隧道设计中,这种办法计算了框架的内力,但没有详细计算温度应力。

仅加强结构,常导致混凝土温度裂缝。

市政隧道是一种特殊的大体积混凝土构架。

施工中的温度管控具备一定的特殊性,但有关领域的研究较少,一般采用水管冷却作为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和防裂的举措。

在水工、桥梁承台等方面都有很多研究和应用,但在隧道领域的研究和使用却比较少。

本文主要探究了大体积混凝土市政隧道施工中利用冷却水管防止裂缝的原理和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1项目概述在进行市政隧道改造时,工程主体构架多为明挖隧道,以深圳北站隧道为例其是深圳最大的深基坑。

隧道总长796m,主体构架厚度1.4—17.m,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主体构架每段施工长度为20m。

主体浇注两次,即底板和顶板侧壁该项目建设具有以下特征和难点:第一,该项目位于立交底部,工程任务量重,交叉协作困难,施工面积狭窄,工艺改造复杂等特征。

循环管冷却水降温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循环管冷却水降温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厚顶板内排管设置两层水平冷却管, 具体位置为: 第一层排管设 在 C 区 1. 1 m 厚 - 2 层顶板钢筋上; 第二层内排管设在 2. 1 m 厚 顶板中层网片上( 见图 1 ) 。
3. 3
冷却排管安装
收稿日期: 2012-09-05 作者简介: 林高如( 1978- ) , 男, 工程师
第 38 卷 第 33 期 2012 年11 月 文章编号: 1009-6825 ( 2012 ) 33-0117-02
通水试运行
当预埋管全部安装完毕后, 须通水试运行, 检查水管密闭情况。
混凝土浇筑
C 区过渡区,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先浇筑 A, 然后从 C 区到
B 区, C 区过渡区, 当浇筑到一定时间时, 再浇筑 A, 必须分段分层 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 500 mm。
3. 6
冷却水循环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 48 h 后, 立即进行冷却水循环。 水循
· 116·
第 38 卷 第 33 期 2012 年11 月

西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38 No. 33 Nov. 2012
文章编号: 1009-6825 ( 2012 ) 33-0116-02
循环管冷却水降温法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
林高如
( 山西建筑工程( 集团) 总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24 )
3 3. 1
施工技术措施 测量放线
按方案测量好冷却水管的尺寸 、 位置, 将冷却排管固定在钢 筋网片上。
4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 ) 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且必须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钢筋
3. 2
预埋
按方案要求放置排管: A 区 2. 1 m 厚顶板放在中层网片上; 4 m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

预埋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本文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了大体积承台超厚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利用预埋冷却水管减少升温阶段内外温差等一系列技术措施以达到控制表面温度裂缝的产生以及所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大体积承台混凝土预埋冷却水管1 工程实例1.1 概况拟建建筑物为24层商住楼(3层裙楼和2幢21层塔楼,)地下室为2层。

总建筑面积57800m2。

结构形式为内筒外框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度71.3m。

1.2 基础结构形式本工程主楼地下室采用人工挖孔桩支承,共有84个承台。

其中两个核心筒承台,平面尺寸为10.8m×10.8m,最厚厚度达3.7m,该核心筒承台混凝土设计标号C35,抗渗等级S8,每个核心筒混凝土量333m3,全部采用现场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

2 承台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2.1 该核心筒承台混凝土厚度大(最厚达3.7m),整体性要求较高,设计要求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不留施工缝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散热速率不一样,在其表面形成较大的温度梯度,从而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

此种裂缝一般产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2d~3d。

若能在这段时间内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内,温度陡降不大于10℃,就能有效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3 控制温度裂缝的综合技术措施3.1 优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于该承台浇筑采用现场泵送预拌商品混凝土,所以经与预拌商品混凝土厂家一起反复试配,选定的配合比中水泥:砂:石混合材为1∶1.9∶2.28,另NF-8高效减水剂2.7l/m3,坍落度为16cm~18cm。

该配合比中水泥选用525#II型硅酸盐水泥,水灰比控制在55%以下,初凝时间为6h~8h。

骨料方面选用最大粒径31.5mm花岗岩碎石(其中粒径10mm~20mm占48%),细度模数为2.5~2.8的中砂。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 工程事故分析冷却管在大体积砼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以空中华西村工程4m厚筏板大体积砼施工为背景,对冷却管在大体积砼施工中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空中华西村;大体积砼;冷却管1、工程概况“空中华西村”工程位于有“天下第一村”之称的江阴市华西村中心广场西南,北望华西塔群,西邻村中小河,用地基本呈矩形,地势平坦。

“空中华西村”项目是集酒店式公寓及附属公共配套设施于一体的超高层综合体。

建筑总高328.0米,规划用地面积28406.24m2,总建筑面积达212987.42m2。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92376.8m2,地下建筑面积20610.62m2。

本工程由3个60层高253.8m)的外围筒体和1个72层(高328m)的外围筒体构成,中央筒体顶部设有一个直径50m的球体。

3个外围筒体主要功能为公寓式酒店,每12层连接层作为设备层及会所,中央筒用于垂直交通,可直接通往顶部球体。

球体直径50m共4层,包括华西文化展厅、旋转餐厅、普通餐厅及顶部观光层。

本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华西村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中国农村的标志建筑。

本工程主体部位基础采用桩筏复合基础,筏板基础厚4m,面积约6535m2,混凝土方量约为26100m3。

筏板基础施工时,不留施工缝,一次连续分层浇注。

2、冷却管设计本工程筏板结构断面尺寸达4m,砼浇注后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影响,砼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若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差过大,将对砼产生较大的拉应力,极易引起砼开裂。

施工中采取优化配合比、埋设冷却管、降低入模温度、表面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养护等措施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施工中为了持续补偿或削减混凝土的收缩,有效达到抗裂防渗的目的,每方混凝土中掺加33kgSY-G膨胀剂。

SY-G膨胀剂在温度大于80℃情况下会失效,为了进一步降低中心温度峰值,避免膨胀剂失效,在筏板基础中设置上下两层冷却水管。

另外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基本处于绝热状态,降温速率明显降低,CCTV实测结果显示降温速率约为0.2℃/d。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管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管

大体积混凝土循环冷却水管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大体积混凝土和那些神奇的循环冷却水管。

乍一听,可能会觉得这话题有点枯燥,但其实它们在建筑界可是大有文章。

想象一下,夏天骄阳似火,混凝土正在“发烧”,这可真是让人头疼啊。

为了让这些混凝土“降温”,就得靠循环冷却水管的帮忙了!说白了,就是给这些大块头的混凝土“喝水”,让它们在施工的时候不至于“上火”。

2. 为什么要使用循环冷却水管?2.1 混凝土的“高温”问题咱们得先了解一下,混凝土为什么会“热”呢?其实,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就好比是小孩子玩得太开心,难免会出一身的汗。

要是温度过高,混凝土可就容易出现裂缝,简直是“自毁长城”。

所以,循环冷却水管就像是混凝土的“降温专家”,确保它们在最合适的温度下慢慢“长大”。

2.2 冷却水管的工作原理说到循环冷却水管,其实它们就像是混凝土的“亲密伙伴”。

这些管子里流动的水,就像是源源不断的清凉饮料,给混凝土带去舒适。

管子在混凝土内部或周围布置,通过水的流动带走热量。

简单来说,就是把热量从这里“搬家”,让混凝土可以安安稳稳地凝固。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管子,混凝土就得“冒火”,不仅影响施工质量,甚至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谁敢让这种事情发生呢?3. 循环冷却水管的安装与维护3.1 安装的重要性安装循环冷却水管的时候,那可是得细心、认真啊!你想啊,要是管子一开始就装得不对,那后面的工作可就全泡汤了。

就像你请客吃饭,前菜没做对,后面的正餐再好也白搭。

因此,施工队在铺设管道的时候,要仔细测量、规划,确保每一根管子都能发挥最大效用。

稍有不慎,可能就得重头再来,真是“得不偿失”啊!3.2 定期维护装好了管子,可别就大功告成了!循环冷却水管也是需要“宠爱”的,得定期检查,确保水流畅通无阻。

想象一下,如果管道堵了,那水就没法流动,混凝土再也不能“喝水”了,这就像是你发烧时缺了冰水,日子可就难熬了。

定期的维护能确保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转,真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好例子。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

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应用【摘要】本文通过浅析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揭示了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性。

引言部分介绍了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意义。

接着详细阐述了循环冷却水管的安装方式、工作原理,以及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和对混凝土的影响。

最后讨论了循环冷却水管的维护与保养,并总结了循环冷却水管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展望了循环冷却水管的发展前景,以及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推动循环冷却水管在工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循环冷却水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作原理,应用效果,影响,维护与保养,重要性,发展前景,工程领域,广泛应用1. 引言1.1 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循环冷却水管是一种在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循环输送冷却水来控制混凝土温度,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开裂或强度下降。

循环冷却水管通常安装在混凝土结构内部或表面,通过水流循环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提高施工质量和工程效率。

循环冷却水管的作用不仅可以保障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还可以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急剧上升,如果不及时冷却,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梯度过大,进而引起开裂或结构变形。

而循环冷却水管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减缓温度梯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延展性。

循环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还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在未来的工程领域中,循环冷却水管的应用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意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建筑物结构的日益复杂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大体积混凝土一般指的是在单个浇筑过程中需要浇筑大面积或厚度较大的混凝土,如大型水泥梁、水泥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的应用谭明(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摘要:文章结合工程实践,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描述,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计算,增设冷却管降温措施,总结出大体积混凝土冷却管的设计与施工的施工要点。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冷却管施工要点1、概述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广泛使用的主要材料,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桥梁技术的突飞猛进,大体积混凝土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物中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 m的部位所用的混凝土即为大体积混凝土;美国则规定为:任何现浇混凝土,只要有可能产生温度影响的混凝土均称为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2-5天升温速度较快,弹性模量较低,基本处于塑性及弹塑性状态,约束力很低。

但是在降温阶段弹性模量迅速增加,约束拉应力也迅速增加,在某时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就会出现温度裂缝。

随着内部混凝土降温。

温度裂缝可能发展为贯穿裂缝,不仅影响到结构的强度还影响其耐久性,但是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本文通过对跨长湖申航道桥承台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的计算和分析,增设冷却水管方案验算,较好的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2、工程概况长兴县陆汇西路工程跨长湖申航道桥,主桥为(36+60+36)变截面连续箱梁,引桥为两岸分别一联(3×30)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全长315.8米,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承台,下部结构为墩式和柱式结构,其中桥台承台尺寸为20.50m×4.25m×1.5m,主桥墩承台为19.00 m×6.30 m×2.50 m,引桥承台为19.00 m×4.5 m×2.2 m,混凝土标号为C30,根据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本工程的承台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范围。

施工时间在6月中旬,平均气温20℃左右。

3、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为了有效控制温度裂缝减小混凝土的水化热,根据当地的原材料的实际情况,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指标。

3.1采用普通水泥: 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变化而导致体积变化的主要根源。

虽然普通水泥水化热比中低水化热热水泥高些,但普通水泥混合材料掺量远小于中低热水泥,通过调整配合比可以大量降低普通水泥的单方用量,减小与中低水化热水泥水化温升的差异。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决定选用海螺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3.2掺加粉煤灰。

粉煤灰的水化热小于水泥,7天约为水泥的1/3,28天约为水泥的1/2。

掺入粉煤灰替代水泥的可有效降低水化热。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长兴发电厂Ⅱ级粉煤灰。

该粉煤灰需水量小,可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减小预拌混凝土自身体积收缩,有利于混凝土抗裂。

3.3掺加适当的外加剂,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单位体积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选用了绿色建材LS-1型。

3.4初始坍落度18cm 左右,1h 后不低于12cm (泵送施工)。

3.5缓凝时间大于15h 。

3.6粗骨料最大粒径25mm 。

表1 混凝土配合比4、混凝土温度的计算 4.1、混凝土的绝热温升(τT ):)1(ττρm e c WQT --=式中:τT —在τ龄期混凝土的绝热温升(℃);W —每m 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m 3),取W=342 kg/m 3;Q —每kg 水泥水化热(K J/kg),取Q=377K J/kg ; c —混凝土比热993.7 J/(kg•K)ρ—混凝土容重2360.2 kg/m 3τ—混凝土龄期(天)m —常数,与水泥品种、浇筑时温度有关,根据规范取0.364。

表二 混凝土绝热温升计算表混凝土最高绝热温升:max τT =55(℃) 4.2、混凝土浇筑温度:))((321n c q c j A A A A T T T T ⋅⋅⋅⋅⋅⋅+++-+=式中:j T 为混凝土的浇筑温度(℃);c T —混凝土拌合温度(它与各种材料比热及初温度有关),经多次试验,混凝土的出盘温度为23℃;q T —混凝土浇筑时的室外温度(6月中旬,室外平均温度以20℃计);n A A A A ⋅⋅⋅⋅⋅⋅+++321—温度损失系数;1A —混凝土装卸,1A =0.032×2=0.064(装车、出料二次数);2A —混凝土运输时,2A =t ⋅θ=0.042×30=0.126(6 m 3滚动式搅拌车其温升θ=0.0042,混凝土泵送不计,t 为运输时间(以分钟计算),从商品混凝土公司到工地约30分钟。

)3A —浇筑过程中3A =0.03t=0.003×60=0.18(t 为浇捣时间); j T =23+(20-23)×(0.064+0.126+0.18) =21.8℃4.3、混凝土实际中心温度:ξττ⨯+=T T T j l )(式中: ξ—不同浇筑混凝土块厚度的温降系数。

表3 厚度为2.5 m 的混凝土不同龄期的ξ值表4 不同龄期的混凝土中心温度计算得知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第9天左右其内部的绝热温度最高。

4.4、混凝土各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2101.00)()1(M M e y y ττεε····10M ⨯ 式中:0y ε为标准状态下的最终收缩变形值0y ε=3.24×10-4;1M 为水泥品种修正系数;2M 为水泥细度修正系数;3M 为骨料修正系数;4M 为水灰比修正系数;5M 为水泥浆量修正系数;6M 为龄期修正系数;7M 为环境温度修正系数;8M 为水力半径的倒数(cm -1),为构件截面周长(L)与截面面积(A)之比:r=L/A ;9M 为操作方法有关的修正系数;10M 为与配筋率E a 、A a 、E b 、A b 有关的修正系数,其中E a 、E b 分别为钢筋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A a 、A b 分别为钢筋和混凝土的截面积(mm 2)。

查混凝土收缩变形不同条件影响修正系数表得:1M =1.0,2M =1. 0,3M =1. 0,4M =1.36,5M =1.20, 6M =1.09(3d ),6M =1.02(5d ),6M =0.96(9d ),6M =0.94(12d ),6M =0.93(15d ),6M =0.93(18d ),6M =0.93(21d ),6M =0.93(24d ),7M =0.88,8M =1.22,9M=1.0,10M =0.88;表5:各龄期收缩变形值计算表 4.5、承台混凝土各龄期收缩变形换算成当量温差)(τεy —不同龄期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αεττy y T =α—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取1×10-5/℃;表六 混凝土各龄期收缩当量温差4.6承台混凝土各龄期内外温差计算假设入模温度:j T =21.8℃,q T —混凝土浇筑后达到的稳定温度,取q T =23℃。

表七混凝土各龄期综合内外温度差计算表由表七可知,承台混凝土在浇筑后的第9天其内外温差最大为30.01℃,大于我国《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内外温差为25℃的规定,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

防止温差大产生裂缝,埋设冷却水管是一个很有效的温控方法。

5、冷却管的布置及混凝土的降温验算 5.1、冷却管的计算条件本文以主桥墩承台(19.00 m ×6.30 m ×2.50 m )为计算对象,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一次浇注,并冷却管的直径为d=3cm ,纵向间距1.5米,竖向间距为1.2米,上下两层布置,初期水温为10℃,c s =4.2 kj/(kg.℃),T s =10℃, ρs =1.0⨯103 Kg/m 3,q s =1.25m 3/h ,冷却管总长度为L=75m ,混凝土的比热 C=0.916kj/(kg.℃),混凝土导热系数λ=3.15W/m ·K ,容重ρ=2360.2 Kg/m 3,导温系数a =0.115m 2/d 。

5.2冷却管的计算 计算公式:b a ra ab r a a b j m T XC T X C C X T T XC X C T T T +-+---+--=1121211)1)((1)(;式中: m T —混凝土内部平均温度(℃);j T —混凝土的初始温度(℃);s T —冷却水管初期通水的水温(℃);qy j TT T T T -++=∆)(32ττX —冷却水管散热残留比;b T —混凝土的表面温度(℃),T T T q b ∆+=,T ∆为混凝土表面温度高于气温的差值,表面不盖草袋时T ∆=3~5℃,表面盖草袋时T ∆≈10℃,在本工程中承台表面采用麻袋或毛毡覆盖,△T=10℃;r T —通过表面散热后的水化热温升(℃);1a C —底部不绝缘, 上层新混凝土接受下层混凝土传热并向表面散热的残留比; 2a C —底部不绝缘, 上层新混凝土向下层混凝土及表面散热的残留比;D —水管冷却范围 62.12.15.121.121.121=⨯==⨯=S S D (S 1─水管的水平间距, S 2─水管的垂直间距)。

通过表面和冷却水管同时散热后的水化热温升, 用下表八计算表8 大体积混凝土内增设冷却管后的水化热温升计算表从表八计算可知增设冷却管后最高水化热温升发生在第4天,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也同样发生在第4天,则t=4d 时的残留比如下: Ca1=0.15,Ca2=0.55,X=0.692.453069.015.012.1469.015.0155.0)69.01()3010(69.015.0169.055.0)308.21(max =+⨯-+⨯-⨯-⨯-+⨯-⨯⨯-=m T ℃其温差为45.2-30=15.2℃<25℃满足规范要求。

6、冷却管设计及施工要点6.1、冷却管采用壁厚2mm,直径φ30mm的薄壁钢管,其接口采用90度弯管钢管接口,按口安装时应设置防水胶带,确保接头不漏水。

6.2、冷却水管网按照冷却水由热中心区流向边缘区的原则分层分区布置,进水管口设在靠近混凝土中心处,出水口设在混凝土边缘区,每层水管网的进、出水口进行相互错开。

6.3、承台厚为2.5m,布管时沿承台竖向布置水管两层,水管网沿竖向设置在承台中央,水管间距为1.2m,最外层水管距离混凝土边0.65m,进、出口引出承台混凝土面1m以上,出水口设置有调节流量的水阀和测流量设备,冷却水管接头采用软管接头。

6.4、布管时,水管要与承台主筋错开,当局部管段错开有困难时,适当移动水管的位置。

6.5、水管网设置架立钢筋,并将水管于架立钢筋绑扎牢靠,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管变形或接头脱落而发生堵水或漏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