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练习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带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附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注意:本试卷共23题。
2.请将所有答案用黑色钢笔或水笔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则不予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复行数十步,。
(《桃花源记》)3.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4.小明在演讲中引用《<论语>十二章》里的“,”来闸释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论语·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乙】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吕文懿勤学,至老不倦。
居秘阁①,图书左右,有得即识之,手录口诵,自晨至昃②不辍。
暮归,少暇,即为门人诵解书史。
退则吾伊③声复达于外,盖寝不移时④而起。
所修《宋元通鉴续编》,义例⑤精甚,有先儒所未到者。
书成,须发殆白。
[注释]①秘阁:古代宫中收藏珍贵图书之处。
②昃(zè):指日西斜。
③吾伊:伊吾,咿吾。
读书声。
④不移时:不一会儿。
⑤义例:明义理的事例。
5.乙文作者,他是(朝代)文学家。
(2分)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1)穷冬烈风()(2)有得即识之()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近代以来,自由和平等作为西方的重要价值观而在我国广为流行。
也有学者认定中国古代哲学中早已具备自由平等思想。
这种比附最早出现在章太炎的著作中。
章太炎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国学大师。
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撰写文章,把孔子描绘成托古改制的祖师爷,试图借古圣来论证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章太炎则选择了佛教和老庄学说,首次提出庄子思想就是自由平等的思想,有新人耳目的效果,也让国人在哲学上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不过,我们认为现代的自由平等观与庄子精神并不契合。
罗祥相认为庄子哲学与西方哲学家的哲学理论,在概念内涵、思想重点以及思想的时代背景乃至对世界的经验和思考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差异。
不仅“逍遥”无法对应“自由”,“齐物”也无法对应现代的“平等”。
今天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一种社会价值,它认定一个社会中的全部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庄子的齐物思想与现代平等观之间的区别甚为明显。
首先,二者包含的范围不同:庄子的“齐物”就是平齐万物或者万物齐一,而现代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与人的关系。
其次,二者的受众不同:庄子的“齐物”所面对的是个体,主要针对士阶层,以隐士为中心,而现代平等观面向社会上的一切公民。
再次,二者的目的不同:庄子的“逍遥”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无待”的精神世界。
庄子的“齐物”意在指出进入“逍遥”境界的途径。
平等则是公民为之奋斗的终极的价值追求。
笔者以为类似于“道”“命”“逍遥”“齐物”这样的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无法也没有必要硬译为现代汉语。
“逍遥”“齐物”与现代社会中的自由平等或许有若干的相似之处,但它们绝对不能等同,等同起来就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
初三模拟考试卷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悲怆(chuàng)瞬息(shùn)颓废(fèi)B. 融会贯通(huì)翻箱倒柜(xiāng)炽热(chì)C. 落落大方(lào)恣意(zì)振聋发聩(kuì)D. 窃窃私语(qiè)恍若隔世(huǎng)惟妙惟肖(xiào)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她的歌声,仿佛在耳边回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
C. 为了完成作业,我熬夜到很晚,导致第二天上课精神不振。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性格孤僻,很少与人交流。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性格各异。
B. 父母的关爱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C.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班级的佼佼者。
D. 毕业典礼上,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同学们深受鼓舞。
答案:C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美得如同一幅画。
B. 雨中的彩虹,犹如一座七彩的桥梁。
C. 她的笑声,如同夜莺般动听。
D. 河水奔腾不息,仿佛一条银色的巨龙。
答案:D5.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啊!B. 请问您需要我帮忙吗?C. 你这文章写得真差劲,重写一遍!D. 这件事儿,我觉得你应该好好考虑考虑。
答案:B二、填空题6.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的景象。
(2)他的表演()极了,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答案:(1)蔚为壮观;(2)惟妙惟肖7.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中,作者运用了()的写作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2)他的演讲,语言(),富有感染力。
答案:(1)拟人;(2)生动8.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是()(1)这篇文章讲述了()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的道理。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B. 箴言(zhēn)C. 倔强(jué)D. 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深受启发。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C.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还没有完全弄明白。
D.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里,麦苗绿油油的。
B.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
C.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要触摸天空。
D.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大地上。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拘一格,让人难以捉摸。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的文章写得天花乱坠,让人目不暇接。
D. 他的话言之凿凿,让人信服。
5. 下列句子中,表达意思最准确的是:A.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
B.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锲而不舍。
C.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百折不挠。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持之以恒。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6.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作者是________。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__》。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________》。
10.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5题。
[文章内容省略]1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分)12. 第二段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13. 第三段中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作用。
(4分)14. 文章最后一段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请简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A 卷〔共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18分〕一、根底学问〔9 分,每题3分〕1.下面加点词注音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早春的风还很凌厉,刮在她的脸蛋〔xiá〕上生疼,她不由把围巾又往上拉了拉。
B.晶莹剔〔tì〕透的水晶挂在她的脖子上,衬得她俨然舞会上最秀丽的天鹅。
C.放牛娃第一次坐船,在船上呆呆地拿着竹篙〔gāo〕,不知道该怎么用。
D.壮汉表演的火中取栗〔sù〕,赢得了围观群众阵阵的叫好声。
2.以下语句中书写无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村民们因地治宜,把往年的荒山变成了绿树成荫的果园。
B.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超群的魔法师,卓跃的雕刻家!C.嫁一个好男人是每一个女人的终生大事。
D.用笔写字与电脑输入的交锋,往深里说也算是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冲突。
3.以下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我期望他们不再像我……然而我有不情愿他们由于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
〔展转:同“辗转”,形容生活担忧定,处处奔波。
〕B.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制造一个秀丽的黄昏。
”〔云翳:指丰富多样的经受、体验。
〕C.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痴想:只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想法。
〕D.风里带来些翻的泥土气息……都在微微潮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形容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 题〔共9 分,每题3 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 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臵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行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提示,在横线上准确地写出汉字。
(3分)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XXX,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2.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⑤题必做,第⑥⑦两题选做一题)(12分)①XXX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XXX《行路难》)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XXX《无题》)③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XXX《江城子·密州出猎》)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恨苦。
(XXX《相见欢》)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十则》)⑥我们往往用XXX《望岳》中的“XXX如何,XXX了”来表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⑦《醉花阴》是XXX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涵其中的诗句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3.下面的语段有两个病句,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②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
③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④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2句,修改意见:小而言之,读书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素质,还能增长知识。
第3句,修改意见: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4.下面是某人对头发和牙齿生发的富有哲理性的感悟,请仿照示例,从“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双手”五个人体器官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感悟。
(3分)嘴巴:舌尖上的美味,需要用心品味,才能真正感受到食物的美好。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分)我来到咸享酒店,看到了被打折了腿的XXX的悲惨遭遇;我来到富春江畔,领略了XXX笔下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我来到苏州园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6.名著阅读。
(4分)仿照下面两个例句,按要求再写一个。
中考语文模拟考卷(附参考答案)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憎恶(zēng)洗濯(zhuó)气氛(fēn)B. 拘泥(nì)感慨(kǎi)拘束(shù)酝酿(niàng)C. 沉溺(nì)挑剔(tī)摇曳(yè)涣散(hūn)D. 呕吐(ǒu)愚钝(dùn)惬意(qiè)氛围(fē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震摄陡峭狭隘气概B. 脸颊陡峭烦燥摩平C. 眷顾咄咄逼人情不自禁折服D. 蓬勃惊惶惦记踌躇不前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酷爱围棋,一下课就拉同学们对弈,结果同学们怨声载道。
C. 春天的植物园,百花齐放,色彩斑斓,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D.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他处变不惊,迅速指挥村民撤离,确保了大家的安全。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B.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群爱好摄影的青年,追求梦想的故事。
C.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各级部门制定了严格的防控措施。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B.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 《白杨礼赞》的作者茅盾,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等。
D. 《海燕》是散文诗,作者是苏联诗人普希金。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推荐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2. 《故乡》一文中,“我”与中年闰土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3. 《艾青诗选》中,诗人以“土地”和“太阳”为主要意象。
()4. 《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因偷了丁举人的书而被打折了腿。
()5. 《背影》一文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翻越了月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卷(三)姓名得分一、语文积累(26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横线上。
(4分)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xīn 鼓舞啊。
那是一双双关切的眼睛在注视着我们的前行;那是一块块清xī的路标;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那是迷茫中的一zhǎn 灯,那是陶醉时的一lǚ清风,那是求索中的一份勉励,那是落寞时的一语问询……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这家敬老院有卫生室、棋艺室、台球室、电视室、健身房……可以说设施。
②改革开放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生机,这个“文革”中一度的项目再度上马了。
③合肥是他的第二个故乡,他在这里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④年轻人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切不可用事。
A、完备中止度过意气B、完备终止渡过义气C、完善中止度过意气D、完善终止渡过义气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五一长假,安徽黄山又迎来了一个旅游高峰。
迎客松下,,好一派盛世风光。
②礼堂内,数千名天文爱好者,静心聆听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天文专家的精彩讲座。
③春天是流脑高发季节,人们在经历“非典”和禽流感后,对流行性疾病高度重视起来。
一时间,前往市疾病防控中心咨询的市民。
A.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络绎不绝 B.人头攒动济济一堂络绎不绝C.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摩肩接踵 D.摩肩接踵济济一堂人头攒动4.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4分)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 B.事业须旺盛 C.方法须随和 D.人格须挺立5.一日某同学路过一餐馆,见该餐馆门前的广告词是:“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
”该同学随即给餐馆负责人建议,将这两句话改为“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也告诉大家。
”如果你是餐馆的负责人,你会采纳这位同学的建议吗?说说你的理由。
(3分)6.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4分)(1)写出两句关于“月下怀人”的古诗词名句。
(2)《〈论语〉十则》中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的句子是:7.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4分)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在评价“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意义时说,②这次航天飞行任务的顺利成功,③标志着我国突破和实现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④完成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
⑤这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震国威的又一伟大成绩,⑥是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集中。
⑴第②句中应改为。
⑵第③句中应改为。
⑶第⑤句中应改为。
⑷第⑥句的后面应补充词语。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按要求赏析填空(3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诲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 和。
(2)作者采用手法,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二,阅读分析(一)14分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3分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D.去国怀乡11.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3分译文:12.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4分答:(二)石榴郭沫若 20分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柔媚),清新而不柔媚(枯瘠),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丽,那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刺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
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它会笑你呢。
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我本来就喜欢夏天。
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
因而我更喜欢这夏天的心脏。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13.文章第2-6段从哪些方面具体描写了石榴的特征?(4分)14.你是怎样理解“夏季的心脏”的?(4分)15.第2段中的加点的词能否换成括号里的词?为什么?(4分)16.品读文中画线部分的优美之处,说说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4分)17.选择一种事物写一段咏物寓理的话。
(4分)(1)浪花(2)信鸽。
[三] 梅花 20分梅花确实是不平凡的花,我赞美它!在寒风刺骨的严冬,我独自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只见一株梅花怒放着,它,开得那么奔放,开得那么坚决,那么痛快!它的枝,直挺挺地向外伸展,对抗着西北风。
它的花饱满、奔放、朴素、不修饰,不渲染,却格外美丽!它是对着严寒庄严宣战的勇士。
梅花虽然不及牡丹那么富丽,秋菊那样娇挺;虽然没有杨柳婆娑的姿态,没有龙爪槐那样屈曲盘旋的虬枝,却拥有桃花的颜色,菊花的性格,松竹的风姿;虽然没有玉兰那股清香,却洋溢着浓郁的战斗气息!它不仅蕴藏着诗情画意,被人誉为“冰雪遍天涯,红梅雪上花”,而且还有着一副凌寒傲骨。
一阵西北风吹过,别的花枯的枯了,谢的谢了,花落花飞,再见它们的容颜,只有等待来年。
但在这百花凋零的寒冬,梅花却先天下而春,热情奔放,不畏严寒,不折不挠,给大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这些,哪种花能相比?只有松竹才配和它媲美。
梅花确实是不平凡的花,它有顽强的生命力,在寒风刺骨的严冬,不折不挠,仍旧开出鲜艳的花朵,和我国英勇的人民相像。
我赞美梅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我国英勇的人民,尤其象征了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那种奋发图强,不怕困难,自力更生的精神和意志。
梅花是不平凡的花,我高声赞美梅花!18.简要概括上文的内容(不超过15个字)(3分)19.梅花的外部形态美和内在气质美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运用的写法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4分)21.“我”为什么赞美梅花?(用原文回答)(3分)22.在这一段文字中,“梅花”作为“主角”出现,而“牡丹”、“秋菊”、“杨柳”和“龙爪槐”等都是作为“配角”形象。
请你换个思维角度,从上面四种花木中任选一个作为抒写对象,模仿文中的写法,以“梅花”为比照对象,写出你的感受,(6分)答案:1.拿用鞭子打2.B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4.赞扬。
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3,B4,D,A,C,B8.分别从石榴的枝干和叶片、石榴花和石榴果几个方面来描写的。
9.石榴花以独特的形态和色彩,成为夏天的中心。
10.不能,“奇崛”和“枯瘠”,“清新”和“柔媚”都是意思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这样使用,是在比较中突出石榴的特点。
如果换了则形成了对比,特征的表现就没有原先准确。
11.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石榴的淘气和可爱;在拟人中突出了石榴果实的特征,形象生动;通过设问和反问的句式,表现石榴独特的果实,给人以美好的印象。
(大意正确即可)12.略。
22.“好吃,您告诉大家;不好吃,您告诉我们。
”显得不够自信,对自己的饭菜质量仍没有十分把握。
稍作改动后,显得自信多了。
1.欣晰盏缕(11.赞颂了梅花是不平凡的花(或梅花的不平凡)。
12.⑴外形美:枝直挺挺地向外伸展,对抗着西北风。
⑵内在美:凌寒傲骨、热情奔放、不畏严寒、不折不挠(或:花饱满、奔放、朴素、美丽)。
13.欲扬先抑(有扬有抑);对比。
14.因为它不但……精神和意志。
15.略。
23.⑴“成功”应改为“完成”⑵“实现”应改为“掌握”⑶“成绩”应改为“成就”⑷“集中”后应补充词语“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