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观是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
最新版精编2019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考核题库300题(含参考答案)

2019年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考试300题【含答
案】
一、单选题
1.()是网络文明赖以发展的基础平台,是网络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所在。
A.网络道德建设
B.网络自律建设
C.网络平台建设
2.(A)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并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概括,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P35
A.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胡锦涛
3.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熟人社会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人们往往只在自己所熟悉的小社会圈子里靠血缘.地缘讲诚信,这说明( A )P30
A.中国古代诚信范围具有相对封闭性
B.中国古代诚信建设过多地依奈构筑道德层面的诚信
C. 中国古代诚信趋向重义轻利性
D. 中国古代诚信关系具有单向性
4.()汲取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并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加以概括,从而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A.毛泽东。
个人对诚信的认识

个人对诚信的认识诚信是一种道德品质,是指一个人言行一致,言出必行,做人做事讲信用的品质。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在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个人对诚信的认识,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诚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最基本的准则。
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商业交易中,如果一个商家没有诚信,就会失去顾客的信任,最终导致生意的失败。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就会失去朋友和同事的信任,最终导致孤独和失败。
因此,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础。
诚信是一种生活态度。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诚信的人,不仅言行一致,而且做事认真负责,不轻易承诺,但一旦承诺就会全力以赴。
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能够让人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更能够让人们在生活中获得快乐。
因为一个诚信的人,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更能够得到自己的尊重和自信。
这种生活态度,不仅能够让人们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更能够让人们在生活中获得幸福。
诚信是一种处世哲学。
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一个诚信的人,不仅能够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更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因为一个诚信的人,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更能够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这种处世哲学,不仅能够让人们在工作中取得成功,更能够让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取得成功。
因为一个诚信的人,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更能够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个人对诚信的认识,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
在现代社会中,诚信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社会价值观,是人们在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用诚信的品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诚信文化建设考试单选

A )多次论述“诚”,认为“诚”是道德本体,并把“诚”提升到“天道”的高度,“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
A、孟子B、孔子C、老子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主义是有重大作用的制度。
A、爱国守法B、公平主义C、明礼诚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B )重视“信”的道德修养,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四教”之一加以论述。
A、孟子B、孔子C、老子虚假广告大量存在,是(B )方面存在的问题。
a政务诚信B商业诚信C组织诚信D个人诚信(A )关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诚信,就其适用范围而言是普适的、开放的,它可以跨越家族、民族乃至国家的界限。
A、契约B、五伦C、法律(A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A、诚信B、爱国C、守法(A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它既是市场经济得以正常运行的最重要的道德约束力,也是人类自由发展、自我完善应有的道德品质。
A、诚信B、守法C、敬业(B )的造假、欺诈等行为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A.教育行业B.财经行业C.科技行业D.医疗行业(B )是促进各行业自律规范的根本保证。
A、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性B、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体系C、重视家庭和学校在诚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D、坚持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B )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为人之道。
A、守法B、诚信C、爱国(B )是信用的基础。
A、公德B、诚信C、道德(B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科学发展观(B )属于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
A、文明B、诚信C、仁爱(C )”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民最重要的个人品质和道德操守之一,这是对每位公民提出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底线。
A、爱国守法B、团结友善C、明礼诚信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C )败坏,将引发社会的混乱,从而导致社会危机的发生。
关于诚信的几点认识

关于诚信的几点认识诚信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伦理价值观,是我们与他人相处的基石。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在当代社会,诚信特别重要,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的维护、交往关系的建立以及个人形象的塑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讨论诚信的几个方面。
一、诚信的定义与重要性诚信可以理解为遵守承诺、坦诚待人、言行一致的品质。
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没有诚信的社会将失去信任,难以正常运转。
诚信不仅仅体现在交往中,也体现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中。
一位诚实守信的人不仅在行为上表现出诚信,也在心灵深处保持一份真实和坦诚。
诚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诚信是塑造个人形象的关键因素。
一个诚信的人往往受到他人的尊敬和信赖,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其次,诚信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
在商业交易、法律合同等各个领域,诚信是保障公平公正的基础。
最后,诚信对于个人内心的宁静和平和也至关重要。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心安理得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二、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体现诚信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诚实的言行是诚信的基础。
一位诚实的人言行一致,做到说到做到,坚守承诺。
这种行为使得他人对其产生信任感,建立起良好的交往关系。
其次,守信是诚信的重要表现形式。
信用是商业社会的核心,只有遵守合同、守信用,才能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
最后,诚信还体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
一个诚信守信的人不会欺骗他人、背叛友情,而是真诚待人,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权利。
三、提升诚信的方法提升诚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
首先,要自律并明确自己的底线。
一个有诚信的人必须有自制力,做到言行一致,在面对诱惑时能够自觉守住底线。
其次,要注重信用建立。
遵守承诺、守信用是诚信的核心,只有不断积累信用,才能在社会交往中获得更多的信任。
此外,注重沟通和理解也是提升诚信的关键。
通过积极沟通、倾听他人需求和考虑他人立场,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起诚信的关系。
四、培养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对诚信的认识和看法

对诚信的认识和看法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统称。
诚信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他是一个讲文明的人,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的存在。
诚信对于自我修养、齐家、交友、营商以至为政,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见诚信在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
诚信泛指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用,一诺千金等等,但一般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指为人处事真诚诚实,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二是指信守承诺。
诚信,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诚”,意指真实,诚恳。
“信”,意指信任,证据,所以,诚信,是诚实无欺,信守诺言,言行相符,表里如一。
诚信是做人的基础。
人无信不立,诚实和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在我们漫长的人生路上,为我们人生增加高度的是诚信!诚信的意义诚信如同陈年的佳酿,深巷藏不住它的飘香,醇香入骨;诚信如同峭壁上的花朵,浑厚大气,赏心悦目;诚信也如传世的宝剑,穷且益坚,岿然不动。
拥有诚信之人,必然拥有高贵的心灵,值得我们用一切美好的字眼去赞颂。
诚信有利于赢得他人尊重。
有诚信的精神,才有了“心底坦荡天地宽”的坦然;有诚信的精神,才有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动人篇章;有诚信的精神,才有了“一眼既出,驷马难追”的掷地有声。
以心相交,以诚相待,君子之交,亦是如此。
李嘉诚创业初期非常艰难,但是正因为他的诚信为人信服,使他能够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诚信需要从小事做起,踏实走好每一步。
诚信对于人、社会、国家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之前的“毒奶粉”事件、疫苗风波等等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诚实守信的理解与感悟

诚实守信的理解与感悟诚实守信是一种品质,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原则。
它涉及到人们的言行举止、态度和价值观,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诚实守信首先体现在言行举止上。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他们不轻易承诺,但一旦承诺,就会坚守承诺,不辜负他人的期待。
他们不会说谎,也不会故意隐瞒真相。
无论面对好事还是坏事,他们都会坦诚相待,坦然接受现实,不逃避责任。
诚实守信还体现在待人处事上。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他人真诚相待,不欺骗、不背叛、不伤害他人利益。
他们总是以诚信为基础,与人为善,积极帮助他人,乐于分享。
他们不会利用他人,也不会说一套做一套。
他们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赢得了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诚实守信还体现在对待工作和事业上。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图虚名,不偷懒敷衍。
他们遵守职业道德,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不违法乱纪。
他们勤勉工作,诚实守信,为企业创造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
诚实守信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品格的修养。
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不仅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更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诚实守信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利益而背叛他人,也不会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原则。
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坚持真实和正直,赢得了生活的尊重和回报。
诚实守信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基础的价值观。
一个诚实守信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依靠,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员们以诚实守信为基础,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诚实守信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种基础的道德准则。
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人们相互尊重,诚实相待,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遵守法律,尊重规则,共同追求公平正义,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
诚实守信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品格和修养,更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和发展的动力。
诚实守信的人,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篇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结合自身理解和体会,谈谈诚信为本的思想诚信为本的思想,对与我来说,就要求我在待人处事以及日常生活中,需要有诚信在他的心中作为指导,即使看起来再轻易的承诺,也不要轻易就许诺,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考虑自己是否有这个力量去实现这个诺言,否则,就会造成自己不能取信于人的下场。
一个人,是否有诚信,是不能通过外在的掩盖修饰而哄骗别人的,孔子曾经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就是强调我们的思想和看法是否能不随条件与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诚信,对与一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一个人,做人做事连最至少的诚信都不具有,那这个人是特别失败乃至可悲的,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命运的承重轴,没有诚信,那么这个人就不值得信任,就无法与他人和谐的相处,扩大到全___,那么一个缺失诚信的___,必定是秩序混乱、人与人之间冷漠、布满着隔阂和敌意的凄惨的世界,诚信为本的思想,对与我们来说是太重要了,孔子说过,诚信对与一个人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大车无车倪,小车无车厄,其何以行之哉?”诚信为本的思想,意味着,正直和志诚着两种珍贵的品质,是我们人性中最为绚烂的光芒,而只有诚信为本,我们才能获得真正属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安静与欢乐,为了是诚信为本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言行全都、表里如一就是我们首先要求自己必需能恪守践行的品质。
剩下的,课本p114篇二:诚信,从我做起《诚信,从我做起》活动方案备课时间:8.26活动主题:诚信,从我做起活动目的:1.使同学明确“诚信”的含义,理解“诚信”对于同学自身进展和为人处世的重要意义。
2.使同学崇尚“诚信”,远离虚伪、欺诈,把“诚信”作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
3.对自身或他人的行为及___现象的“诚信度”具有评判力量,懂得诚恳守信必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落实在日常生活实践中。
活动支配:1.同学查找___上有关“不诚信”现象;2.收集班中___上诚信的正反例子,对这些例子进行商量; 3.分班级开展一次讲诚信故事的竞赛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题库及答案1

诚信建设--单项选择题1、诚信观是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因素的认知总和,属于( A )范畴。
A、思想意识B、情感态度C、价值观2、孔子更是把( B )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A、守法B、诚信C、爱国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 B )。
A、《墨子》B、《孟子•离娄上》C、《荀子》4、“学者不可以不诚。
”出自( C )。
A、《墨子》B、《朱子语类》C、《河南程氏遗书》5、( A )多次论述“诚”,认为“诚”是道德本体,并把“诚”提升到“天道”的高度,“诚”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道德概念。
A、孟子B、孔子C、老子6、“信”也最早出现在( C )中。
A、《墨子》B、《朱子语类》C、《尚书》7、( B )重视“信”的道德修养,把它作为道德修养的“四教”之一加以论述。
A、孟子B、孔子C、老子8、诚信经历了产生、发展、逐步确立时期.其萌芽于( B ),先秦时逐渐确立为一种修身立命的实用价值观。
A、西周B、春秋C、战国9、( A )是国家治理的基础。
A、诚信B、爱国C、守法10、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自古强调自觉,即所谓(“ C ”)。
A、自谦B、自律C、慎独11、任何一种道德的产生都要服从( B )这一基本理念。
A、服务市场经济B、服务社会发展C、服务统治阶级12、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现代诚信逐渐脱离传统的人伦关系,转向现代市场经济关系,体现了现代理念和( B )。
A、时代特色B、社会发展的要求C、多元性13、传统诚信注重德性修养, ( A )作为个人修身立命之本,一直为人们所传承。
A、诚信B、守法C、敬业14、( B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邓小平理论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科学发展观15、倡导( A ),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及时提出,体现了公共管理者积极主动地面对矛盾、化解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的因素,消减社会不和谐因素,这是正本清源、创建和谐文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思想保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信观是人们对于诚信的认识为何社会愈文明,失信的现象却愈严重呢?当你实践诚信之道时,会否感到无从入手?不用担心,我们从日常生活各方面出发,不论在学业、人际交往,以至将来在工作、营商、政治等方面,教你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并以中国历史小故事,说明个中大道理。
诚信之道,由你做起!现代社会失信的思考失信面面观。
在现今世界各地,失信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信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扰乱生活秩序。
例如,在中国大陆,有些政府官员欺上瞒下,贪污情况严重。
在商业交易中,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目前中国约有35% 的企业被假冒伪劣产品侵权,此类产品的产值年均高达13,000亿元。
商家对顾客态度冷漠敷衍、虚假广告、毁合约、作假帐的现象相当普遍。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在香港,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也发生过不少惊人的贪污案件,如「葛柏案」、「律政高官受贿案」、「圆洲角短桩丑闻」,至于街头行骗、盗窃、信用卡赖帐等现象俯拾皆是。
失信的原因,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现代人虽利用科技创造了物质财富,但自己反被物质财富所奴役。
现代人每天营营役役,为的是赚多点钱,以提高生活水平和物质享受,但道德价值观念却开始失落。
在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思想的冲击下,现代人普遍认为见利忘义、投机取巧比中国传统美德如诚信、刻苦、勤奋更为重要,社会崇尚金钱、权力,以此作为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反观人类的精神世界、生命价值、崇高理想、道德情操则被逐渐遗忘。
当现代人意识到自己可以积极争取权利和利益时,却错误地认为自由就是无规定和不受约束地为所欲为,因此人们往往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将道德规范、承诺信誉、合约法律置诸度外,作出种种自私行为。
例如中国大陆的经济开始急促发展,但信用制度、市场规则尚未健全,于是一些见利忘义的人就会钻制度、法律不完备、执法不严的空子,不讲信用,形成现今种种「见利忘信」的现象。
自我修养,儒家十分重视「修身为本」的思想,认为齐家、治国(这里指诸侯国)、平天下,都以自我修养为根本。
子路是孔子的门人,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答:「修己以敬(谨慎)。
」子路又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修己以安人。
」子路再问:「这样就足够吗?」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
」孔子这里是把「修己」作为「安人」、「安百姓」的前提,孔子认为君子应先慎重地培养、训练自己的道德品质,然后再去治人,再去治百姓。
孟子也明确地阐述了「修身」与「家」、「国」的关系,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由此孟子作出结论:「君子之守(操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荀子从「修身」的社会效应角度指出:「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遵从道德原则),如是则贵名(美好的名声)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
」荀子认为其理想人物圣人和大儒,都具备道德上最高的品格。
若一个人能实践道德,便会正如圣贤般留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百姓就会如雷霆般拥护他。
儒家经典《大学》对修身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作出了更为具体、更为系统的表述,当中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大学》逻辑地得出结论说:「自天下以至于庶人,壹是(皆是)皆以修身为本。
」可见不论是什么人,都以修身养性为根本。
根据「修身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个人在求学阶段,务必先从自己修身养性做起,不断地磨练自己的诚信品格,诸如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要求自己做到不自欺亦不欺人,不护短亦不造假,在无人监督时亦能自律,勇于改过等。
正如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说:「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练而出耳。
」学业,在学校读书是人生重要的求知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犯上不少错。
明代理学家王阳明说过:「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
」即使是圣贤,也不可能全无过失。
不过,我们应持诚实态度对待过错,知错即改,不文过饰非,弄虚作假。
只有不断地改正错误,才能超越自己,从中吸取教训和知识,走向成功之路。
孟子曾说:「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通常人们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若有别人对自己给予善意的批评,当事人会受益非浅。
东汉尚书令左雄曾推举冀州刺史周举为尚书,后因左雄推荐贪官冯直为将帅,周举以此上书皇帝,揭发左雄罪状。
左雄知道自己的过失后,即赔礼谢罪,说:「我曾是冯直之父的部下,又与冯直是好朋友;现在周举以此来揭发我,这确实是我的过错。
」天下之人因此更加尊重左雄。
在学业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过饰非,隐瞒错误的侥幸心理。
实际上,只要是犯了错误(如说谎、考试作弊等),迟早会被人发现。
传说宋代奸臣秦桧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杀害忠臣岳飞。
秦桧死后,王氏叫道士招魂,看见秦桧在阴间受审。
秦桧对道士说:「可否代为通传我的妻子,东窗的事已被发现了。
」可见纸包不住火,「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
求学时应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装懂,欺世盗名。
同时,学贵在勤,勤能补拙,历代不少名人都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求学,如「苏秦发愤刺股」、「匡衡凿壁偷光」、「车胤囊萤勤学」等,成功非侥幸,只有诚实、刻苦、排除万难的人才能成功的。
诚信高考,2010年高考,湘潭全市五个县市区15个考点都将启用身份证鉴别仪,首次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核验,以防止舞弊代考事件发生。
考生的违纪作弊受到处理的一律计入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对今后的升学和就业或将产生不良影响。
一旦发现违纪舞弊现象,可拨打电话予以举报。
按照省考试院规定,今年必须对考生的身份证进行鉴别。
湘潭市教育考试院已统一购置身份证鉴别仪,将分发到全市所有考点,由专人对考生身份证进行检查校验。
身份证鉴别仪长约10厘米,宽8厘米,厚度不到4厘米,只要将身份证插入就能在瞬间识别证件的真伪。
此外,严禁考生携带各种无线电通讯工具和具有贮存功能的电子设备进入考场;严禁考生穿校服、制服、佩戴校徽、手表和饰品进入考场。
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营造一种和谐的关系,这是每一个人所期盼的。
为了营造这种和谐的关系,我们平日与人交往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以诚相待,东晋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交际》中,反对「匿情而口合」、「面从而背憎」,故我们应以真情实意对待朋友,不可口是心非,隐瞒实情。
真诚是友谊的生命,如果对朋友诈伪而无真诚之情,这只是「乌集之交」。
只有肝胆相照的朋友,才是「腹心之友」。
西汉文学家、哲学家扬雄于《法言·学行》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若交朋友而不交心,不能开心见诚,这种缺乏真诚的友谊是难以持久的,故人际交往贵在真心、交心与知心。
以信相交,朋友之间必须诚实忠信,《论语·学而》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一旦欺骗朋友,朋友也不会信任自己,便会破坏了大家的友谊。
而真的朋友,能做到如《礼记·儒行》所言:「久不相见,闻流言不信。
」就算大家很久没见,当听到有关朋友的谣言,彼此仍能互相信任。
以道义相交,将人际交往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上,彼此皆以道义为原则,这是一种君子之交。
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朋党论》中深刻地分析说:「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形者忠义……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终始如一。
」真正的君子之交以道义为基础,真心相待,友谊是持久的。
相反,小人之交以势利为基础,虚假造作,友谊是短暂的。
以平等相交,将友谊建立在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基础上,贵者一方不应以自己的年资、地位、权势、财富作为交友的资本,彼此应当相互尊重,做到正如《法言·修身》所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
」遇到显贵的人,不会因此奉承巴结;遇到寒微的人,不会因此傲慢自大,这正是平等之交的可贵之处。
工作,当你日后离开校园,投身社会工作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应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呢?那么,请你紧记这三个要诀:身为下属应具有敬业精神,凡事做到精益求精,完成本职工作,切不可弄虚作假,偷奸耍滑,欺骗上司。
《管子·乘马》篇曰:「非诚贾(不是诚实的商人)不得食于贾(以商谋生),非诚工不得食于工,非诚农不得食于农,非信士不得立于朝。
」只有以诚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方可事业有成。
所谓「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故诚信是百行之源,也是成事之本。
身为上司,若日后你成为别人的上司后,你在用人时,必须奉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
宋代欧阳修曾在《论任人之体不可疑札子》曰:「任人之道,要在不疑。
宁可艰于择人,不可轻任而不信。
」任人之道有二个要点:一是选人一定要选准,要选德才兼备的贤者;二是一旦选准,就要信任他,放手使用他,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使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康熙皇帝在《庭训格言》中,亦注意到「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信任),然亦不可遽信(「急于相信」)。
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虚伪不实)以投之。
一有偏好(特别的或不正当的爱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
」这就是说,上司对于下属应当用人不疑,这是对诚实君子而言;而对那些曲意逢迎、极力投其所好的人,必须加以警惕,并对他进行了解和考察,以辨其真伪,切忌轻信。
同事之间,要以诚相待,切不可互相猜疑,各怀鬼胎。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诚信具有双向性的,只有自己以诚对待同事和朋友,才能得到他人以诚相报。
这样,同事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融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营商,从营商角度来看,「诚信」主要有以诚待客、货真价实、公平买卖、信守合同、偿还借贷、不做假帐等。
有一位外国专家曾讲过一句话:「诚实是最好的公共关系政策。
」商家只有以诚待客,方能赢得顾客盈门。
徽州商人吴南坡宣示:「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终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所以,他出售的「南坡布」货真价实,深受顾客信任。
久而久之,四方顾客都十分相信「南坡布」。
只要去买布,看见是吴南坡的铺面,不管精恶长短,买了就走。
为政,若你将来毕业后打算从政,应如何实践诚信之道呢?正如《吕氏春秋·贵信》所言:「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礼稷不守;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对于从政者来说,取信于民是最为重要的。
只有政府守信,赏罚分明,人民才能信赖政府,遵纪守法,所以对于政府来说,祸莫大于无信。
西晋大臣、文学家傅玄在其著作《傅子·义信》中,援引了两个历史典故说明这一道理。
其一是昏君周幽王为了取悦宠妃褒姒,以烽火戏弄诸侯,失信于诸侯而亡国。
其二是春秋时期,齐襄公令连称、管至父戍守葵丘,时正值瓜熟,答应他们明年瓜熟时由他人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