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混合磷酸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磷酸盐缓冲液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50
磷酸盐缓冲液别名:磷酸盐缓冲液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磷酸盐缓冲液
【中文名】:磷酸盐缓冲液
【英文名】: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钾与磷酸氢二钠的混合溶液
【外观与性状】:无色溶液
【主要用途】:用于配制臭氧比色药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勿吞食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无资料
【眼睛接触】:无资料
【吸入】无资料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
【危险特性】:无资料
【灭火方法】:无资料
六:泄漏应急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七:储运注意事项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八:防护措施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无资料
【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工程控制】:无资料
【呼吸系统防护】:无意义
【眼睛防护】:无意义
【身体防护】:无意义。
磷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磷酸msd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磷酸≥85.0%7664-38-2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
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
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
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内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内容提要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2 成分/组成信息: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
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
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3 危险性概述:简要概述本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主要包括:危害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4 急救措施:指作业人员意外的受到伤害时,所需采取的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包括: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5 消防措施:主要表示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殊危险性,适合灭火介质,不合适的灭火介质以及消防人员个体防护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危险特性、灭火介质和方法,灭火注意事项等。
6 泄露应急处理:指化学品泄露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和消除方法,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内容。
7 操作处置与储存:主要是指化学品操作处置和安全储存方面的信息资料,包括: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8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在生产、操作处置、搬运和使用化学品的作业过程中,为保护作业人员免受化学品危害而采取的防护方法和手段。
包括:最高容许浓度、工程控制、呼吸系统防护、眼睛防护、身体防护、手防护、其他防护要求。
9 理化特性:主要描述化学品的外观及理化性质等方面的信息,包括:外观与性状、ph值、沸点、熔点、相对密度(水=1)、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饱和蒸气压、燃烧热、临界温度、临界压力、辛醇/水分配系数、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溶解性、主要用途和其他一些特殊理化性质。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主要叙述化学品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方面的信息,包括:稳定性、禁配物、应避免接触的条件、聚合危害、分解产物。
11 毒理学资料12 生态学资料。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英文对照及翻译完整版

XX 公司XX Corporation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ECTION 1: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PRODUCT NAME: 产品名CAS NO.: SUPPLIER: 供应商:企业应急电话:Emergency TelephoneSECTION 2: Hazards identification 危险性概述无毒:2.1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 or mixture 物质分类Not a hazardous substance or mixture according to 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 据(EC) No1272/2008规定不属于有害物质This substance is not classified as dangerous according to Directive 67/548/EEC. 根据67/548/EEC 号文件此物质不属于危险品2.2 Label elements 标记要素The product does not need to be labelled in accordance with EC directives or respective national laws.此产品不需要按照欧共体法则或各国法规进行特殊标签2.3 Other hazards –none 其他危害有毒:In-taking Pathways: drug abuse, skin or eyes contact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眼、误服Health hazards 健康危害Eye contact: May cause eye irritation, redness, tearing or blurred vision 眼接触:可引起眼睛刺激、发红、流泪、视力模糊。
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医用酒精,柴油,油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MSDS的英文全称为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它为化学物质及其制品提供了有关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各种信息,并能提供有关化学品的基本知识、防护措施和应急行动等方面的资料。
本工厂为成衣制造工厂,使用之化学品较少,此文件只对医用酒精,柴油,油漆作出说明。
医用酒精化学品名称:酒精分子式:C2H6O;CH3CH2OH分子量:46.07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溶点:(℃)-114.1沸点:(℃)78.3燃烧性:易燃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瓜。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时发出紫色火焰。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无效。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健康影响:慢性影响: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乏力、震颤、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急救: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2.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泪睑,用流动清水基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暖并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就医。
4.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饮足量温水。
防护措施:工作时穿工作服。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玩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覆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消除。
化学品使用指南:MSDS磷酸盐

化学品使用指南:MSDS磷酸盐1. 概述本指南旨在提供关于MSDS磷酸盐的基本信息,包括其物理化学性质、主要用途、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磷酸盐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的相关人员。
2. 化学品标识2.1 化学品名称磷酸盐2.2 化学品CAS号无具体CAS号2.3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无具体编号2.4 分子式无具体分子式3. 物理化学性质磷酸盐通常为白色或无色结晶固体,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磷酸盐在空气中稳定,不易分解。
4. 主要用途磷酸盐广泛应用于肥料、洗涤剂、食品添加剂、水处理剂等领域。
5. 危险性评估磷酸盐本身具有较低的危险性,但在不当使用、储存和运输条件下,可能导致如下风险:5.1 皮肤接触长期接触磷酸盐可能导致皮肤刺激,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
5.2 眼睛接触磷酸盐溶液可能导致眼睛刺激,需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尽快就医。
5.3 吸入吸入磷酸盐粉末或烟雾可能导致呼吸道刺激,需立即离开现场,并寻求医疗救助。
5.4 摄入误食磷酸盐可能导致中毒,立即就医。
6. 安全操作指南6.1 操作人员防护操作磷酸盐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口罩等。
6.2 储存磷酸盐应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与酸、碱、氧化剂等化学品混储。
6.3 运输磷酸盐在运输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运输安全。
7. 环境保护磷酸盐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需对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8. 废弃物处理磷酸盐废弃物应按照当地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9. 应急措施发生意外泄漏、接触等情况,立即采取如下措施:9.1 泄漏处理立即用砂土、蛭石等吸附泄漏物,避免泄漏物进入水体、土壤等。
9.2 接触处理立即用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并尽快就医。
10. 法律法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管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混合磷酸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54混合磷酸盐别名:混合磷酸盐一:标识【危化品名称】混合磷酸盐【中文名】:【英文名】:【分子式】【相对分子量】:358.14【CAS号】:【危险性类别】: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外观与性状】:【主要用途】:用做化肥品质改良剂、乳化剂、营养增强剂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闪点】:无意义【燃爆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危险特性】:【爆炸上限】:无意义【灭火方法】:六:泄漏应急处理【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七: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八:防护措施【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呼吸系统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眼睛防护】:。
磷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磷酸msds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磷酸≥%7664-38-2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小心把酸慢慢加入水中,防止发生过热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回目录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类酸性腐蚀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混合磷酸盐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MSDS-054
混合磷酸盐别名:混合磷酸盐
一:标识
【危化品名称】混合磷酸盐
【中文名】:
【英文名】:
【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358.14
【CAS号】:
【危险性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
【主要用途】:用做化肥品质改良剂、乳化剂、营养增强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
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闪点】:无意义
【燃爆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
【危险特性】:【爆炸上限】:无意义
【灭火方法】:
六:泄漏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