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69处筒仓滑模施工过程中竖向钢筋位置控制

合集下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其质量和准确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筒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以下是对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的详细介绍。

1. 缝面的处理
在开挖筒仓斜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缝及其附近的地面进行处理。

首先,用细砂纸或钢丝刷将施工缝周围的土渣、油污等污物清理干净,然后再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使施工缝附近的地面变得干净、平整,便于施工。

在施工缝处,必须要用沥青胶粘合,将锚杆固定在施工缝内。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锚杆周围涂上一层沥青胶,然后将锚杆深入施工缝内,再在锚杆周围涂上一层沥青胶,直至施工缝的两端都完成固定。

在施工缝周围的地面上进行压实,使之尽可能的密实,因为如果地面不密实,容易导致钢筋生锈和筒仓开裂。

具体操作方法是用碾压机对施工缝周围进行直接碾压,使之达到压实效果,并保持地面的水平度。

在施工缝完成后,必须要对其进行保养。

首先,要喷洒防水涂料,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渗透;其次,要对施工缝进行定期检查,如有破损及时修补,以确保其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5. 检测措施
在缝面施工完毕之后,必须要进行检测,以了解施工缝固定的效果。

具体检测方法是使用施工缝压力力学检测仪,对施工缝进行力学测试,以确保其固定效果达到标准。

总之,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的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只有在严格执行上述措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施工缝的固定,提高筒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滑模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案

滑模垂直度控制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32.5m,-1.5~13.25米为框架结构,13.25米以上由4个钢筋混凝土圆筒仓组成,单个直径为7.86米,库顶标高为23.5m,壁厚180mm。

库顶为现浇钢筋砼盖板,并带800mm的挑檐。

库壁的混凝土强度为C30。

2.测量控制系统:1、垂直度测量控制用铅垂法进行,在筒壁底部适当位置作十字观测标志,用5kg重的吊锤,Ф3mm钢绳挂于平台架上,用卷筒控制,随滑升调整高度,以便随时观测。

根据观测的读数,计算出垂直度的偏移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以防筒体偏移。

2、操作平台水平度控制在支撑杆上安装限位卡以消除千斤顶的升差,每一浇筑层(300mm)对系统调平一次,保证滑模系统同步提升并防止平台偏移和支承杆因升差太大而产生失稳。

3、平台的偏移及扭转的测量与控制:(1).在方便观测的平台架一角,设置观测标志,用钢管分别从两方挑出,并在钢管上用醒目的油漆绘上经纬仪观测零点及左右10cm的刻度线,以便随时观测平台的偏移和扭转情况,至少每滑3m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即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在滑升过程中可采取倾斜平台法,徐缓纠偏;当滑空后可用机械外力作一次纠偏,使模板回复正确位置。

(2).在操作平台上,每滑升50~60cm作一次水平测量并将水平标高用红油漆标于各支承杆上,调整各千斤顶和限位卡,以控制平台均衡提升,纠正倾料或扭转,或用水箱胶管对每个千斤顶的的水平进行检查,即时调整其升差。

(3).在纠正结构垂直偏差时,应缓慢进行,避免出现硬弯。

(4).滑模施工工程结构的允许偏差如下表a)筒壁中心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b)3滑模平台变形处理及预防1、平台变形的预防措施(1).平台组装时,应控制提升架及支承杆的垂直偏差在2%以内,以保证平台水平及垂直爬升。

(2).平台提升时,在任意位置观察垂直偏差及扭转,采用的方法:一是用2个25kg的吊线锤对称布置观测平台的偏扭;二是用经纬仪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点观测,平台上做好观测靶,当发现观测靶开始移转时,应及时采取纠扭措施。

浅谈筒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筒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

浅谈筒仓滑模施工质量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建设的速度加快,建设工程也朝着快速、经济的方面发展,仓体滑模施工相比满堂脚手架支设模板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

筒仓滑模施工是钢筋、混凝土、模板滑升等工序交叉在一起的施工工艺。

因此,控制好滑模钢筋、混凝土和模板滑升各工序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结合筒仓滑模施工,针对滑模钢筋、混凝土和滑模体系的质量问题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控制措施,保证了筒仓滑模施工质量。

标签:筒仓滑模施工;混凝土;滑模体系;钢筋;质量控制滑模钢筋施工质量问题和控制要点一、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1、原因分析①扶壁柱和仓壁竖向钢筋绑扎高度偏大,钢筋骨架重心偏位,向一个方向倾斜紧贴模板②扶壁柱箍筋尺寸偏大或者箍筋位置绑扎不正确超出钢筋保护层。

仓壁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未绑紧,水平钢筋松动脱离竖向钢筋2、质量控制①如果扶壁柱竖向钢筋安装绑扎过高,用脚手管搭设“井子架”将扶壁柱钢筋骨架加固定位。

对于仓壁竖向钢筋倾斜偏移,可设置可靠的水平定位卡,固定竖向钢筋位置。

②严格安装设计施工图纸下料加工箍筋,同时正确安装箍筋,将扶壁柱柱子筋与箍筋和仓壁竖向钢筋与水平钢筋绑扎牢固紧密。

二、钢筋间距偏差较大1、原因分析①钢筋安装未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安装②浇捣混凝土过程中钢筋被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时校正,或被操作人员踩踏、砸压或振捣混凝土时直接顶撬钢筋,造成钢筋偏位。

2、质量控制①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对水平钢筋设置可靠牢固的钢筋定位卡,底部竖向钢筋画线进行标识。

②混凝土浇捣过程中不碰撞钢筋,严禁踩踏、砸压或直接顶撬钢筋,并且钢筋工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及时校正。

三、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够1、原因分析①钢筋工责任心不强,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搭接2、质量控制①对钢筋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倍钢筋直径,接头位置应错开布置,水平方向错开距离不应小于一个搭接区域,也不应小于1.0米,在竖向截面上每各三根钢筋不应多于一个接头。

煤仓滑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煤仓滑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煤仓滑模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门克庆煤矿,017399)滑模施工,是现浇混凝土工程的一项新施工工艺,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可节省大量周转材料、简化施工工艺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新型结构以及特种工程日益增多,滑模施工技术有了很多创新和发展。

而筒仓滑模施工工艺以其节约模板、减少劳动力、加快进度、保证质量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钢筋和预埋件1、钢筋1)滑模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水平钢筋和竖向钢筋的接头一般采用绑扎搭接,接头一般按25%错开。

为方便钢筋绑扎,其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横向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宜大于7m,当要求加长时,应适当增加操作平台宽度。

由于直条钢筋定尺长度一般为9m,现场实际施工时,操作平台的宽度均满足施工要求,所以横向钢筋长度以9m为主,不但可以节省材料,更可以减少工人;竖向钢筋的直径不大于12mm时,其长度不大于5m,一般的滑模施工均设置有钢筋固定架,所以竖向钢筋的长度不受上述限制。

但现场实际施工时,当钢筋过长时,操作不方便,在满足设计的要求下,竖向钢筋的长度一般不会超过9m,当接头可以错开并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时,一般以4.5m(定尺9m钢筋一分为二)、6m(定尺9m的钢筋分为3m和6m,3m的钢筋闪光对焊连接为6m)和9m居多,方便加工和绑扎,并节省材料,避免材料浪费。

2)钢筋绑扎时,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一浇灌层混凝土浇筑完后,在混凝土表面以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为保证竖向钢筋位置准确,防止变形,在提升架上应设置钢筋固定架,钢筋固定架的设置既满足钢筋的位置限定,又不能阻碍滑模的提升。

2、预埋件预埋件的留设位置与型号必须准确。

滑模施工前,应有专人熟悉图纸,绘制预埋件平面图,详细标注预埋件的标高、位置、型号和数量,必要时,可将所有预埋件统一编号,施工中采用销号的方法逐层留设,以防遗漏。

当预埋件的锚固钢筋较长时,而墙或筒壁厚度相对较小,需要弯折,结构钢筋较密,常常导致预埋件无法埋设,预埋件的锚固钢筋常常被迫割短,而使锚固钢筋长度不够,则预埋件埋设后,应把锚固钢筋与结构钢筋充分焊接,使锚固钢筋与结构钢筋连接为整体。

浅谈多连体筒仓滑模施工混凝土筒壁垂直度的控制措施

浅谈多连体筒仓滑模施工混凝土筒壁垂直度的控制措施

浅谈多连体筒仓滑模施工混凝土筒壁垂直度的控制措施摘要:滑模施工是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场地占用少,安全作业有保障,综合效益显著的一种施工方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近十多年来多连体群仓不断出现,且规模越来越大,连体滑模施工工艺也应用而生。

在连体滑模施工中,筒壁垂直偏差的控制最为重要,它关系到滑模施工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工程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在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连体滑模施工中,一旦出现垂直度偏差,很难纠正。

若偏差过大,则平台会倾斜失稳,模板变形,筒身混凝土被拉裂、出裙、漏浆等,严重时会导致滑模施工失败。

本文主要介绍连体筒仓滑模施工控制筒壁垂直度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连体圆筒仓;滑模;垂直度Abstract: the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is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degree is high, and construction speed is quick, site takes up less, the safety operation of guaranteed,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significant a construction metho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near ten years more of conjoined twins storehouse appear constantly, and the scale is more and more big, the joint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craft is bor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sliding mode, vertical deviation of inner control is most important, it is linked to the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can be the key to success, but also good quality engineering is one of important index, the index in the design drawing and construction standard all has the clear rules. In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sliding mode, once appear, vertical degree deviation, it is hard to correct. If the error too big, the platform will tilt instability, template deformation, tube body concrete cracking, out by the slurry skirt, etc, will cause serious sliding mode construction fail.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joined twins silo construction control vertical degree inner sliding mode of some of the measures.Keywords: conjoined twins cylinder warehouse; Sliding mode; Vertical degree1、连体滑模模具简介1.1 根据《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GB50113—2005)、钢结构设计及施工规范等的有关规定进行方案设计。

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

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

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一、前言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是一种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钢筋间距控制的施工技术方法。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介绍。

二、工法特点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具有以下几点特点:第一,采用滑模施工技术,可实现快速、高效、精确地控制钢筋的间距;第二,采用模板支撑系统,可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第三,施工过程中可适应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要求;第四,工法操作简便,人力成本低,适用于各类工地和规模的工程。

三、适应范围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适用于高层建筑、桥梁、码头和水利工程等各种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无论是梁、柱还是墙体,该工法都能够满足不同形式和要求下的竖向钢筋间距控制。

四、工艺原理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通过模板支撑系统和滑模技术相结合,实现钢筋间距的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在梁柱或墙体位置设置固定的滑模器,通过调节滑模器的位置和角度,控制钢筋的间距和位置。

施工过程中,通过钢筋布置示意图和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辅助,实时监控钢筋的布置情况,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施工准备,包括布置施工区域、搭建模板支撑系统、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和机具设备等;第二,设置滑模器,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布置示意图,设置固定的滑模器,对其进行角度和位置的调整;第三,钢筋布置,根据滑模器的位置和角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第四,浇筑混凝土,将混凝土按规定的浇筑方式进行浇筑;第五,拆除滑模器,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滑模器和模板支撑系统。

六、劳动组织滑模竖向钢筋间距控制施工工法的劳动组织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人员和安全员等。

项目经理负责工法的实施和施工计划的制定,技术负责人负责工法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施工人员负责具体的施工操作,安全员负责现场安全管理。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

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措施筒仓滑模是指在筒仓的建设过程中采用滑模模板进行施工,从而实现筒仓的快速、高效建设,减少成本,并且能够保证筒仓的施工质量。

在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直接关系到筒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控制的一些措施。

一、合理设计施工缝在筒仓的滑模过程中,施工缝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施工缝设计能够保证施工时的顺利进行,减少施工缝带来的漏水、渗水等问题。

一般来说,滑模缝的设置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滑模板搭接缝、混凝土浇筑缝、混凝土收缩缝。

滑模板搭接缝要求墙板的布置应尽量保持整齐、紧密,不要有超过规定尺寸的缝隙。

混凝土浇筑缝则是根据滑板接缝设计好浇筑缝,以便保持浆体的流动性。

在荷载的作用下不会产生结构损坏,混凝土收缩缝则是为了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缝,避免混凝土裂缝向其他部位延伸,影响整体结构的使用。

在设计施工缝时需要结合具体筒仓的情况进行合理设置,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兼顾施工安全。

二、严格控制施工缝尺寸在筒仓滑模过程中,施工缝的尺寸是需要严格控制的。

一般来说,尺寸不符合要求的施工缝不仅会影响筒仓的施工进度,还会对筒仓的使用带来隐患。

在进行施工缝的设置和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需要对施工缝的尺寸进行严格控制。

在滑模板安装时,要确保板缝处于挠度最小位置,并加强板缝的保护,以防板缝产生不存在。

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混凝土在施工缝处的浇筑质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振捣度,避免混凝土的浇筑不均匀,产生裂缝。

三、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在筒仓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防水材料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一般来说,经验表明,采用聚氨酯密封胶进行缝隙处理效果最好。

聚氨酯密封胶具有优异的粘结性、弹性和耐候性,能够有效填充混凝土的微裂缝,达到防水的效果。

在进行施工缝处理时,要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处理。

在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处理的效果。

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措施

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措施

筒仓滑模施工技术措施摘要:筒仓是一种常见的储存粮食和其他物品的设施。

在筒仓的施工过程中,滑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

本文主要介绍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技术措施,以及该技术在筒仓施工中的应用。

一、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滑模施工技术是一种利用模板和模板支架快速搭建筒仓结构的方法。

该方法相比传统的砌筑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靠、节省材料的优势。

滑模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模板和模板支架,将混凝土挡板层层搭建形成一个连续的筒仓结构,同时在模板上使用润滑材料,使混凝土在模板与模板之间滑动,从而实现筒仓结构的快速搭建。

二、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技术措施1. 模板和模板支架的设计与制作:模板和模板支架是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关键。

在设计和制作模板时,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以及施工的安全性。

模板支架的制作要注意支撑点的设置和支撑方式的选择,以确保筒仓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润滑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润滑材料在筒仓滑模施工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减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顺利地滑动。

在选择润滑材料时,需要考虑其与混凝土的相容性、润滑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润滑材料的用量,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3. 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方法: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是筒仓滑模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在配制混凝土时,要根据筒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同时要进行充分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层次和均匀度的控制,以确保筒仓结构的牢固和稳定。

4. 施工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筒仓滑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和质量控制,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的可靠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模板和模板支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监测混凝土的施工情况,包括流动性、坍落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施工参数,保证施工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68 37.6 80 9 77 10.5 90.5 5 82 5.9 96.4
5
钢筋的锚锢长度不符合 3 85 3.6 100
合计
85
100
7
依据检查表画柱状图:
8
现状调查
▪ 结论:从以上柱状图、排列图中可以看出,影响 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原因是钢筋保护层、 钢筋间距。这说明要想提高滑模施工构件的钢筋 分项工程质量,就应该从控制钢筋保护层、钢筋 间距方面入手,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就能够提高 滑模施工构件的钢筋分项工程质量。
16
▪ 1、固定钢筋模具制作 由于筒仓竖向钢筋规格型号随仓体高度变化
而改变,因此制作固定钢筋模具必须能够可调整, 我们根据筒仓钢筋直径变化范围φ25~φ16,设计 制作以下模具:
100×10方孔
φ28孔
扁钢200×60
模具示意图 模具用于调整沿筒仓
竖向钢筋位置
竖向梯形筋用于调整水平钢筋位置
17
2、固定钢筋模具安装
18
通过模具和预制梯子筋来控制水平及竖向 钢筋绑扎位置,使得结构钢筋被控制在某个 固定位置,而无法发生变形或位移;从而保 证了结构钢筋位置满足图纸要求。
19
九、对 策 实 施
▪ 1、每次施工前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具体的技 术交底和质量标准的培训,确保每个操作工人 都具有相应的岗位技能。
▪ 2、施工前首先对钢筋操作人员进行固定钢筋 模具的使用方法、固定方法、操作要点等进行 现场培训,确保每个操作工人都能够熟练使用 模具。
钢筋半成品偏差必须 符合规范要求
蔡华刚 2007年9 穆彦超 月15日前
4
绑丝太细或太 粗
绑丝规格是否 符合规范要求
调查绑丝规格
绑丝规格必须符合规 范要求
蔡华刚 2007年9 穆彦超 月15日前
5
控制措施不当
是否有控制措 施
调查现在控制措施是 否有效
必须有可靠的控制措 施保证保证竖向钢筋 位置
李侠军 2007年9 李庆波 月15日前
由于滑模提升架沿筒仓周圈均匀布置,模板 用围圈和提升架固定,我们在滑模提升架顶部增 加一道围圈,采用角钢50×3,在角钢上钻孔φ10 间距1.0m,然后按照设计钢筋保护层和间距将固 定钢筋模具安装在角钢围圈上,这样每隔1.0m就 有一根竖向钢筋卡,其它竖向钢筋靠与其相连的 水平筋来固定位置,这样整个筒壁钢筋始终能够 和滑模保持一致,从而确保钢筋位置正确。模具I 用M8螺栓与角钢围圈固定,固定时应先按钢筋半 径方向及圆弧方向位置调整好模具I上φ20孔位置, 然后在将螺栓拧紧。
主要靠水平钢筋、“S”型拉钩及砂浆垫块进行控制, 不能有效解决因滑模滑升造成钢筋位移的问题。 结论:要因
14
要因确认
▪ 确认6:安全措施不到位 我们于2007.9.20对筒仓滑模安装验收记录及现场情
况进行检查,筒仓滑模有安装方案,现场安全防 护措施到位(见安装验收记录)。 结论:非要因
▪ 确认7:照明灯具少 我们于2007.07.25晚对库房及现场照明设施
4
二、QC 小 组 简 介
中煤建安公司第六十九工程处屯留电厂项目经理部QC 小组成 立于2007年9月1日,以立足于施工现场,加强质量管理,主抓科 技攻关为目的。
名称
中煤建安第69处屯留电厂 QC 小组
成立时间
2007年9月
类型
现场型
小组注册号
序号
姓名
行政职务
小组分工
职称
1
赵文元
项目经理
总体指导
工程师
2007年9月10日~15日对所有钢筋施工人员进 行岗位培训,经考核均合格(见培训记录 JL20070910)。 结论:非要因 ▪ 确认2:无奖惩制度 项目部制定了严格奖惩制度,明确岗位责任。 结论:非要因
13
要因确认
▪ 确认3:加工机具陈旧 项目部于2007年9月10日对钢筋加工机具进行了全面检
大家好
1
中煤建安公司第六十九工程处
QC成果汇报材料
2
课题名称
筒仓滑模施工过程中 竖向钢筋位置的控制
中煤建安公司第六十九工程处 屯留电厂项目部QC小组
3
一、工 程 概 况
本工程为山西潞安集团屯留热电厂B标段输煤系统建设 项目,包括输煤转运站、输煤栈桥、筒仓等单位工程。贮 煤仓由两座直径22m的钢筋砼圆筒仓组成,筒身直径22 米,壁厚350mm,采用滑模方法施工。由山西潞安矿业(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中煤建安公司69处总承包。工程于2006年4月25日开工。
1
交底培训不到 交底培训是否 调查班组交底培训制 班前交底每天一次,技

不到位
度的落实情况
术培训考核每周一次
赵振伟 2007年9 李侠军 月31日前
2 无奖惩制度
是否有奖惩制 度
检查质量奖惩制度
必须制定质量奖惩制 度
李侠军 2007年9 穆彦超 月20日前
3
加工机具陈旧
钢筋加工机具 是否陈旧
检查加工成的钢筋半 成品是否符合要求
9
五、目标确定及可行性研究
▪ 制定目标 ▪ 根据以上分析确认,我们QC小组制定以下目标: ▪ 每一检验批钢筋保护层及钢筋间距偏差,超标不
超过10% ▪ 目标可行性分析 ▪ 1、根据国家建筑施工验收规范要求优良标准允许
偏差不得超过10%,因此我们有信心实现目标。 ▪ 2、小组成员均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施工经验,
6
安全措施不位
安全措施是否 到位
调查安全方案及现场 安全措施情况
必须有安全方案,安 全措施必须到位。
赵文元 2007年9 赵振伟 月15日前
7 照明灯具少
照明是否足够
调查库房照明设施情 况
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 施
米黔荣 2007年9 蔡华刚 月31日前
12
要因确认
▪ 确认1:交底培训不到位 要求班组每天必须进行技术交底,且我们小组于
5
三、选 题 理 (高度为40.6m)直径大(外径22米)且筒壁厚度较小 (350mm),同时由于采用滑模施工工艺,在滑升过程中 竖向钢筋位置不易控制,竖向钢筋向外侧移动,则钢筋保 护层减小,使结构耐久性受影响;向内移动则钢筋抗弯力 矩力臂减小,使结构安全性降低。因此,对结构竖向钢筋 发生位移应予以重视。为了确保筒仓的施工质量,为实现 屯留热电厂B标段项目的整体创优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 QC小组决定将筒仓滑模施工过程中竖向钢筋位置的控制做 为此次活动的课题。
进行检查,库房台帐显示碘钨灯20套,碘钨灯管 50根,现场照明灯具10套,能够满足施工照明需 要。
结论:非要因
15
八、制 定 对 策
问题 点
钢筋 保护 层超 标、 钢筋 间距 超标
要因
控制 措施 不当
对策
制定有 效措施 解决钢 筋位置 随滑模 改变而 改变的 问题
措施
制作固 定钢筋 模具
目标 实施地点
6
四、现 状 调 查
▪ 首先,我们QC小组对2005年和2006年我单位施工的
屯留煤矿原煤仓及产品仓筒仓滑模钢筋工程施工记录进行 数据统计和分析。见下表
序 分项 号 名称
检查项目
检查 点数
累计
百分 比%
累计百 分比%
1
钢筋保护层超标
36 36 42.4 42.4
2 钢
3筋 4
钢筋间距超标 钢筋搭接长度超标 钢筋接头位置不符合
▪ 3、滑模每次提升前对模具位置进行检查校核, 确保模具位置正确,从而保证竖向钢筋的位置 正确。
▪ 4、要求现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得碰撞 模具,以防钢筋移位。
20
十、效 果 检 查
▪ (一)我们于2007年9月25日至2007年9月31日对筒仓第一阶段滑试验 验证,检查结果见下表。
序号 分项名称 检查项目
责任心强,技术力量足够,且小组得到各级有关 部门的大力支持,活动开展有保证。
10
六、原 因 分 析
我们QC小组成员根据调查情况,集思广益,针 对不符合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了原 因分析,分析结果见见下图:
11
七、要 因 确 认

小组制定要因确认计划表

末端因素

确认内容
确认方法
标准
负责人 完成时间
钢筋保护 层及钢筋 间距偏差 平均每一 检验批偏 差超标不 超过10%
屯留电厂 B标段贮
煤仓
实施 时间
负责人
2007.09 赵文元
~ 2007.11
李庆波
根据以上论证和分析得知,只要解决了钢筋位 置能够随滑模改变而不变,就能够从根本上解决 钢筋位移问题,因此我们小组经过集思广益,并 经现场调查,制定以下对策:
钢筋间距
检查点数 160 160
超标点数 不符合百分比%
12
7.5
15
9.4
21
十一、结 论
▪ 通过这次QC活动,我们在筒仓滑模施工过程中对 钢筋保护层、钢筋间距的控制有了显著的改进, 使筒仓的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一 次性通过监理、业主的验收,得到了监理、业主 的好评,同时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检查点数
超标点 数
不符合百分比%
1
钢筋保护层
30
2
6.7
钢筋
2
钢筋间距
25
2
8.0
▪ 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制定的对策切实可行,钢筋间距、保护层超标率大幅 度降低,达到了预期目标。
▪ (二)效果确认
▪ 仓体滑模施工结束后,我们小组对整个施工记录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 见下表。
序号 分项名称
1 钢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