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分布系统介绍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

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光纤网络作为目前最快的网络传输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了在家庭中最主流的网络接入方式。
不过,在光纤网络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限于光纤网络的物理结构和建设成本,其应用范围一直受到限制。
为此,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一、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的基本概念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是指一种新型的网络接入方式,它通过将光纤分布到每个家庭的每个房间内,来满足人们对于网络速度和稳定性的更高要求。
这种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光纤网络有很多的优势,比如可以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同时也可以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的多样化需求。
在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中,每个房间内都会有一个所谓的光纤接入点(FAP),通过这个接入点,用户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以更快的速度传输数据。
二、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的优势1. 更高的带宽:在传统的光纤接入系统中,一个光纤接入点通常和一个光猫相连,而这个光猫只能提供一定的带宽,所以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速网络的需求。
而在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中,一个家庭内可以设置多个光纤接入点,每个光纤接入点都可以提供更高的带宽,这样就可以满足人们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2. 更低的网络延迟:在传统的网络接入系统中,由于用户和网络之间存在很多的干扰,可能会导致网络延迟,这样就会影响用户的网络体验。
而在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中,每个光纤接入点都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网络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更低的网络延迟,从而提高用户的网络体验。
3. 更大的网络覆盖范围:在传统的网络接入系统中,由于存在一些信号干扰以及建筑物的限制,可能会导致网络覆盖范围受到限制。
而在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中,由于光纤可以分布到每个房间,因此可以大大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也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三、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新型光纤分布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场所,比如家庭、学校、企业等。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分类一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原理光的传播有一种叫做闪射现象。
闪射:当光束通过不均匀媒质时,部分光束将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从侧向也可以看到光的现象,叫做光的散射。
然后光的散射可以分成弹性散射跟非弹性散射。
弹性闪射主要有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非弹性散射包括布里渊散射,拉曼散射,康普顿散射等。
而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是采用不同的散射实现的,有基于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布里渊散射,瑞利散射等。
二分布式光纤传感监测系统分类分布式光纤有几种类型,经常看到的有DTS分布式光纤测温、DVS分布式光纤、DAS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系统。
1. DVS防区型是通过划分防区进行监测的,而且当某个位置入侵后不能准确定位到具体位置,只能知道在某个防区,所以划分防区就很重要。
我们一般建议是50m-200m 一个防区,总防区一般为16个以内。
这样就能快速的定位到入侵位置(因为距离比较短)。
主要用在一些建筑的周届安防上,而且安装比较复杂,不能应用于长距离传输,价格不贵,当长距离定位型的DVS 价格降下来后,防区型的DVS慢慢没有优势了。
2.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DVS)根据振动进行测量的,基于瑞利后向干涉;定位精度,跟监测距离长度是2个比较重要的指标;目前国内领先水平是40km左右,定位精度在5米这样,再高的距离到50KM,60KM,相比于防区型,DVS能够准确的定位出入侵位置,所以定位精度很重要。
目前该系统功能完善,可提供用户需要的功能。
可视化报警显示:提供形象的可视化显示界面,通过图形组态模块将光纤位置映射到图像上,一旦某点发生入侵事故,报警信息直接显示在图像上,形象直观。
振动曲线显示: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整个光缆的振动信号分布曲线,当某处振动信号应变异常时,通过曲线可以显示该处实时信息分区/ 分级事件报警:提供多种灵活的报警方式,报警参数可以分级、分区域设置。
历史统计分析:提供历史振动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包括:a. 某时刻光缆不同位置的振动分布曲线b. 某时段光缆某点的振动变化曲线3. 分布式光纤声波监测系统(DAS)该系统检测声音,原理是基于振动测量;跟DVS的区别是DAS相位解调,能线性还原声音,DVS没有相位调解,无法还原声音;在能源,石油,燃气管道等等场景中开始使用。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简介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可分为4种解决方案,分别是无源天馈分布系统、有源天馈分布系统、无线接入的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和室内光纤分布系统。
后3种方案中所用到的公司主要产品分别是:干线放大器(M-4000B GSM、DCS系列/M-4080CDMA产品)、室内无线直放机(RS-2000GSM系列/RS-2080CDMA产品)、室内光纤直放站(RS-5000GSM、DCS系列/RS-5080CDMA产品)。
下面就4种方案和公司室内产品作一介绍,CDMA系列产品专门在2.3节中介绍。
1无源天馈分布系统改善高话务量地区的室内信号覆盖,微蜂窝基站是最佳解决方案,但微蜂窝在室内使用时,由于受建筑结构的影响,其覆盖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对于大型写字楼等场所,如何将信号最大限度、最均匀地分布到室内各个区域,是网络优化时考虑的关键。
在实际使用中,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可使每个微蜂窝覆盖范围增至8,000m2~15,000m2左右;如果加装干线放大器,覆盖范围还可大幅度增加。
无源天馈分布系统主要由电缆馈线、各种室内天线以及各种不同规格的耦合器、功分器等无源器件组成(故称其为无源系统)。
其信号的接入采用从微蜂窝基站(或宏蜂窝基站)直接耦合的接入方式,再经过无源射频天馈分布系统将信号引入到室内的各个区域,如图1-1所示。
系统工程设计时须对信号的分配进行严密的计算,覆盖信号电平要比原有室内信号电平高6dB以上,离天线20m处的边缘场强要高于-85dBm,或者是由网络运营商对接入的微蜂窝设定优先级,以较小的电平作室内主导信号。
也要求室内覆盖信号不能向外泄漏,以保证移动用户进出室内外时的正常切换。
天馈分布系统的能量计算如图1-2所示。
设耦合器为宽频带耦合器,其耦合度为10dB,插损为1 dB。
功分器为宽频带二功分器,插损为3.5dB。
馈线采用8D-SFAE-Comba,其损耗为14dB/100米。
无源天馈分布系统适用于室内建筑面积不是很大(8000m2~15000m2),微蜂窝直接接入的情况,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微蜂窝的输出能量,以节约分布系统的投资。
泰科AMP光纤介绍

AMP NETCONNECT 光纤布线系统介绍泰科电子有限公司2007年3月一.泰科电子有限公司介绍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上市的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伯温市(靠近费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无源电子连接器件制造商,海底光缆生产、设计、安装商,网络解决方案及无线系统供应商,产品覆盖汽车、电器、航天航空和防御、通信、电脑及消费类电子等各个工业。
泰科电子有限公司2006财年销售额127亿美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办事机构,全球员工人数8多万人,2005年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球电子行业最受尊敬的公司之一。
AMP公司是全球结构化布线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在通信器件及布线产品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整套综合布线系统提供各类光纤和双绞线产品和全面服务。
早在结构化布线系统还没有形成的七十年代,AMP公司已配合DEC、IBM等著名的网络公司开发了满足特定网络应用环境的布线系统,如DEC的细以太网布线系统和IBM的令牌环网布线系统。
AMP NETCONNECT布线品牌始于1988年,1993年正式来到中国,是最早进入国内的网络布线厂商,AMP NETCONNECT在中国的业务一直在保持20%以上增长。
AMP NETCONNECT在连接器领域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局域网发展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1970代,AMP同IBM,DEC等公司一起开发设计基于令牌环网传输的连接器●1980年代, AMP开发设计了10Base-5以太网用的粗同轴电缆连接器●1990年代, AMP开发设计10Base-2 及10Base-T/100Base-T以太网用的细同轴电缆连接器及RJ45连接器●2000年代, 泰科设计开发了高密度高性能的新一代以太网连接器-——MRJ21AMP有全球雇员约5万人,1998年的年销售额为95亿美元,1999年4月AMP公司与美国泰科国际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达成战略合并,成立全球最大的无源器件供应商——泰科电子有限公司(TYCO Electronics Ltd.),通过合并获得更强有力的技术,资金和市场资源,合并后的公司一如既往地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自合并以来AMP NETCONNECT布线系统的原有业务迅速增长,产品不断丰富比如提供光纤和交换机,无线局域网产品等更多的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其全球网络布线系统的领导地位。
京信光纤分布系统MDAS介绍6-12

京信光纤分布系统MDAS 京信光纤分布系统 MDAS介绍 介绍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V .01 22 Mar 2013 (NDR)目录光纤分布系统(MDAS)产品介绍 光纤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MDAS) (MDAS)工程应用事项 工程应用事项 光纤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MDAS) (MDAS)分场景解决方案 分场景解决方案2光纤分布系统(MDAS)系统架构 三层架构 四网融合,灵活配置 光纤传输 小功率精确覆盖 多类型远端适应不同场景 全系统监控,资产可视化管理光纤分布系统(MDAS)性能参数 设备主要性能指标——机械特性分类 工作电源 MAU:DC48V或AC220V MEU:AC220V或DC380V MRU:DC48V(远程供电) DCS_MAU:约25W TD/LTE_MAU:约35W MEU(本机):15W ; MEU(POE供电一拖八远端):约415W ; MRU:最大45W DCS_MAU:440mm×360mm×88mm TD/LTE_MAU:435mm×315mm×90mm MEU:555mm×330mm×118mm MRU:386mm×148mm×121mm(全向双极化天线) 325mm×148mm×121mm(外接分布系统型,不带天线) DCS_MAU:约6.5kg; TD/LTE_MAU:约7.5kg; MEU:约9kg; MRU:约8kg 特性电源功耗外形尺寸(高×宽×深)重 量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室分LTE MIMO的有效实现现有电缆室分架构光纤分布系统室分架构MIMO1 功率平衡 MIMO2天线贴近远端有效保证 LTE的MIMO性能 远端天线一体化设计, 没有链路损耗 双通道功率单独可调, 保证功率平衡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有效降低邻区干扰 降低邻区干扰 尽量降低小区间重叠覆盖度,采用室内外协同方式整体规划A B C D A B B C 采用小功率精确覆盖,结合远端 功率可调,减少小区重叠面积, 控制覆盖边界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扩容升级方便不改变原有传输链路,仅需增加扩容信源和接入控制单元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有效降低无源互调干扰 大功率输入的无源互调: 输入功率为40dBm 小功率输入的无源互调: 输入功率为27dBm小功率输出,基本不使用无源器件,有效降低无源互调干扰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有效降低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室内型扩展单元 室外型扩展单元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有效降低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 采用光纤/网线走线方式,减少对楼宇装修的破坏,隐蔽性强,方便物业协调现有分布设备安装现有同轴线缆安装现有分布天线安装MDAS设备安装MDAS光纤/网线安装MDAS美化天线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有效降低物业协调和施工难度 光纤直流远程供电 网线POE远程供电 集中取电、方便管理 降低取电难度和成本采用光纤远供和POE供电,有效降低施工和物业协调难度 集中供电,可靠稳定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端到端设计无需链路预算双天馈系统图 现有双天馈系统图 链路预算复杂,功率误差 不易控制 设计余量受限,调整、调试、 优化空间有限MDAS系统图 端到端设计,无需链路预算 远端可调,系统调整、调试、 优化方便方案设计简单易行光纤分布系统(MDAS)特点 — 全系统监控,资产有效管理从信源接入至末端所 有节点全面监控,实 现全网资产和网络质 量的可视化管理目录光纤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MDAS)产品介绍 介绍 光纤分布系统(MDAS)工程应用事项 光纤分布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MDAS) (MDAS)分场景解决方案 分场景解决方案14光纤分布系统工程管理界面信源室分系统 光纤分布系统与常规室内分布系统工程管理界面相同网管接入 实现网络拓扑各节点实时全监控MDAS方 案全网监控 监控能力有限,对网络拓扑的其它节点无法监控传 统 方 案监控盲区网管接入网管能直观展示MDAS的详细拓扑结构图,可视化管理,方便MDAS系统设备 的管理维护。
光纤分布系统(MDAS)介绍-京信通信2015年

MRU室外挂墙安装
10
目录
光纤分布系统介绍 光纤分布系统特点 光纤分布系统适合场景 各类场景解决案例
光纤分布系统特点 — 室分LTE MIMO的有效实现
传统室分架构
2G
多
3G
频
合
路
LTE MIMO1
器
MIMO2
原有馈线 新增馈线 无源器件
MDAS方案
MIMO1 功率自劢平衡
MIMO 2
MIMO 1 MIMO 2
光纤分布系统(MDAS)网络制式
网络制式: 支持GSM+TD-SCDMA+TD-LTE共网覆盖 支持所有主设备厂家信源接入
信源选取:
GSM:900M/1800M,16载波选频 TD-S:A频段( 2010MHz~2025MHz),15M带宽 TD-L:E频段( 2320MHz~2370MHz),支持40M带宽
光纤分布系统(MDAS) — 2G/3G/LTE协同解决方案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目录
光纤分布系统介绍 光纤分布系统特点 光纤分布系统适合场景 各类场景解决案例
光纤分布系统(MDAS)系统架构
三层架构 2G/3G/LTE多网融合,灵活配
置 光纤传输 远端小功率精确覆盖 多类型远端适应不同场景 全系统监控,资产可视化管理 远端复合光缆供电
MDAS支持网管监控,主要支持以太网传输、 E1传输、短信监控及GPRS监控。 目前辽宁直放站监控采用的是短信监控模式。在现有网管系统中加入相关协议既可 实现MDAS的有敁监控。 监控中MAU/MEU/MRU全部可视化监控,可以远程进行MAU/MEU/MRU的查 询及参数调整。
8
光纤分布系统(MDAS)建设方式-供电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实时快速多点测温和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传感系统。
它是一种分布式的、连续的、功能型光纤温度测量系统。
即在系统中,光纤不仅起感光作用,而且起导光作用。
利用光纤后向拉曼散射的温度效应,可以对光纤所在的温度场进行实时的测量;利用光时域反射技术(OTOR)可以对测量点进行精确定位。
如DTS2000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可在一条2km长的光纤上实时监测2000个测址点,测温范围达到0- 370oC。
测温的物理基础当光在光纤中传输时,与光纤中的分子、杂质等相互作用而发生散射。
发生的散射有米氏散射、瑞利散射、布里渊散射和拉曼散射等。
其中拉曼散射是由于光纤中分子的热运动与光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换而产生的。
具体地说,当光子被光纤分子吸收后会再次发射出来。
如果有一部分光能转换为热能,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原来波长大的光,称为Stokes光。
相反,如果一部分热能转换为光能,那么将发出一个比原来波长小的光,称为Anti-Stokes 光。
拉曼散射光就是由这两种不同波长的Stokes 光和Anti-Stokes光组成的,其波长的偏移是由光纤组成元素的固有属性决定的,因此拉曼散射光的强度与温度有关。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原理框图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的基本框图如图2-83所示。
在同步控制.单元的触发下,光发射器产生一个大电流脉冲,该脉冲驱动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大功率的光脉冲,并注人激光器尾纤中。
从激光器尾纤输出的光脉冲.经过光路藕合器进人放置在恒温槽中的光纤中,该光纤用于系统标定,之后再进人传感光纤,感受被测对象的温度场。
当激光在光纤中发生散射后,携带有温度信息的拉曼后向散射光返回到光路藕合器中。
光路祸合器不但可以将发射光直接藕合至传感光纤.而且可以将散射回来的不同与发射波长的拉曼散射光祸合至分光器。
分光器分别由两个不同中心波长的光滤波器组成,分别滤出Stokes光和Anti-Stokes光,经接收机送人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
光纤分布网络(FDN)

cDMA2 O Oo
光 网络单元( ONU)
根 据光 网络单 元 ( ONU 在 O ) AN中所 处位置的不 同, 国三星都有参与 。这套系统是从窄频 CDM e数字标准 O A On AN又可分 为 F T T C、F T T B、光纤到办公 室 (T O) F T 和光 衍 生 出来 的 ,可 以从 原有 的 C M n 结 构 直接升 级 到 纤到家 (T H) D AO e F T 等多种类型 。
光纤 同轴混合 Βιβλιοθήκη 络( c) HF 光 纤同轴混合 网络 ( F 是从有 线 电视 ( A V) 展 H C) CT 发
起 来的 ,它可 以提供 CA V业务 以及 话音 、数据和 其他 交 T 互型业务 。HF C网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 用技术为基础 ,综 合 应用模拟 和数字传输技 术 、光纤和 同轴 电缆技术 及射频
技 术的 高度 分布式智 能宽带用 户接入 网络 ,是 C T A V和 电 话 网结 合的产 物。HF C网络 的覆盖范 围可达 1 0k m,传 0
输 信号的衰减小 ,噪声低 ,是理想的 CA V 网络传输技术 。 T H C 的典型 结构 采 用光缆 作 为 C T F A V的干线 传输 网 络 ,以有线 电视 台前端 为中心星形或 环形分布 ,一 直延 伸
TM D A或 T M 方 式。因此 ,无源 光纤 网络 的传输 距离及 C
容量必然受到一定限制。 另外 , 有源光纤 网络还有技术简单 、
易于实现和 组网能力 强的特点 。无 源光纤 网络 的优 越性在
于不需要机 房 ,降低了维 护的工作 量与费用 。
S se ,即通用移动通信 系统 。UMT ytm) S是国 际标准化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馈电式光缆应用1.1 光纤直放站应用中的问题光纤直放站可以弥补在室内分布系统中的电缆损耗,有效解决了村庄、公路小区、地铁、大型酒店、高层建筑等场合的覆盖。
与其他类型直放站相比较有如下特点:(1) 工作稳定,覆盖效果好;(2) 设计和施工更为灵活;(3) 避免了同频干扰,可全向覆盖, 干扰少;(4) 适用于GSM宽带信道选择型、CDMA宽带信道选择型;(5) 单级传输距离长达50Km以上,扩大覆盖范围;(6) 可提高增益而不会自激,有利于加大下行信号发射功率;(7) 信号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光纤直放站的优势多,但同时也给工程施工带来了众多不便。
主要表现为:1、远端机供电的不便性,由于近端通常在通信机房内,可采用通信机房供电设备,但是远端一般在墙壁挂放或者室外挂放,设备需单独取电,很不方便。
2、远端电源在突发断电情况下,没有备用电源,影响通信设备的工作。
3、由于远端单独用电,还需配备电表计费,增加成本。
4、施工繁琐,电力走线是工程施工的难点。
1.2 光电结合光缆优势针对光纤直放站在供电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有效解决方案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对光纤直放站的仔细分析,光纤直放站的特点在光纤传输上,光纤是连接近端远端的有效桥梁。
既然光纤能够连接所有的近远端,供电电缆也应该能具有同样的效果,连接所有的近远端机,统一布线。
如此以来,远端设备的取电,备用电源,电力计费系统的问题都可由此解决。
基于以上问题考虑,现提出将光纤与电缆合路,同在一根电缆线内,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由于光信号不受电磁场的影响,所以即使电缆中传输的是强电,光信号也不会受到影响,此种方法能满足要求。
此光纤与电缆合路电缆称为馈电式光缆。
馈电式光缆的出现,解决了设备供电等系列问题。
能达到光信号到哪,供电电源到哪的效果。
综合以上优势可为简单表述为:1、取电方便,不用另外找电源;2、减少电表使用,降低成本,电表材料费用,电表的施工费用在工程费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3、在近远端各空开提供设备保护。
但优势之外,馈电式光缆同时也存在缺点,比如只能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线缆过长,电能损耗过大。
1.3 光电结合式光缆应用方式光电结合式光缆可以应用于覆盖范围不大,传输距离相对较近的环境,比如大楼,小区,短距离隧道,但是远距离传输例如20千米是无法应用的,距离较远,电能无法传输较远的距离。
光电结合式光缆适用的光纤直放站的组网结构可以为最简单的一近端一远端方式,也可以为比较复杂的集中式一拖多或分布式一拖多方式。
根据不同的组网方式确定不同的馈电式光缆的应用方法。
具体的结构和适用距离在后面的章节都有详细的说明。
二、馈电式光缆应用场合2.1 应用范围小区、地铁、公路、村庄、大型酒店、高层建筑等场合都是移动通信话务量较高的地方,但由于外部建筑物阻挡屏蔽,使得室内移动信号微弱。
这类场合的特点为面积大,分布广、楼层高、目标覆盖区域分散。
普通的电分布系统无法完成这类场合的覆盖,因为长距离的传输中,电缆会吸收相当一部分的能量,使得覆盖系统的能力大大下降,同时造成投资浪费。
而室内光纤直放站则能成功解决这一问题。
它采用一个近端拖带多个远端方式组成。
近远端之间通过光纤连接,远端采用点分布方式覆盖目标区域。
由于光纤对信号的损耗小,近远端之间可跨越很长的距离,如采用多个远端,系统还可覆盖面积广而分散的建筑群,比如小区。
具体分布系统在3.2节中介绍。
1、远端设备没有供电条件或不便进行供电2、远端设备不能保障突发断电响应,不能设立通信备用电源,3、按照要求需要减少电力施工和计费成本,进行统一管理4、按照要求提高现有光网络的利用率,实现光网络升级更新2.2 组网结构光缆直放站的组网方式非常灵活、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最基本的组网方式如下:单小区和多个直放站的组网通过光传输网络,将一个小区的信号传输到多个远端进行覆盖,可迅速扩大覆盖范围。
此种组网方式可用于低话务量区域的覆盖,其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单小区与多个直放站的原组网馈电式光缆的应用,对于电表计费,安装都是很方便的,组网效果图如图2:图2 单小区与多个直放站的光电合路组网目前GZF900-IV的结构有所改进,近远端之间通过只一条光纤实现上下行通信,下行采用的光波长为1550nm;上行采用的光波长为1310nm。
可以给出简单的光纤组网结构。
当覆盖的距离比较大时,目标覆盖区域或者比较集中,或者比较分散,此时的覆盖方式主要有两种组网结构,即一近端拖多远端的组网结构可为:具体情况描述为光缆先拉远后在远端节点处一分为多,适合于覆盖的位置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大楼。
具体情况描述为在近端节点处分离,适合于覆盖的位置比较分散的场合,比如小区或地铁。
2.3 设备的安装设备的安装在原有光纤机的基础上,光纤由馈电式光缆代替,馈电式光缆内的电源线出来做成插线排,直放站电源线直接和插线排相连,操作简便,安装快捷。
安装前检查电源线是否通电,光纤对应是否准确无误。
施工时注意光缆施工的安全性。
接好光纤,通电,开设备,调试。
省去接电源电表等复杂工作。
三、馈电式光缆指标3.1 选用样品简介2-8芯馈电光缆的主要特性(预计值)结构说明:1)铜导体的截面积1.54mm2, 外径为1.4mm。
最大载流量为24A,最大承载功率可达1100W(此时的发热功率为300W,由于护套材料的热阻很小,发热量对电缆及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光缆的其它机械特性(压扁、冲击等)与普通室外中心束管式光缆GYXTY相当(详见国家标准YD/T769-2003)。
3) 光缆护套材料以聚乙烯为主,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使用低烟无卤阻燃料、聚氯乙稀等其它材料。
4)光纤松套管的外径为2.75mm,可以容纳2~12根光纤,它们可以是标准的单模光纤(G.652型),但也可以是多模光纤(G.651型)或任何其他标准类型。
2-24芯馈电光缆的主要特性(预计值)结构说明:1)铜导体的截面积1.54mm2, 外径为1.4mm。
最大载流量为24A,最大承载功率可达1100W(此时的发热功率为300W,由于护套材料的热阻很小,发热量对电缆及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光缆的其它机械特性(压扁、冲击等)与普通室外层绞式光缆GYFTY相当(详见国家标准YD/T901-2001)。
3)光缆护套材料以聚乙烯为主,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使用低烟无卤阻燃料、聚氯乙稀等其它材料。
4)光纤松套管的外径为2.75mm,可以容纳2~12根光纤,它们可以是标准的单模光纤(G.652型),但也可以是多模光纤(G.651型)或任何其他标准类型。
2-24芯馈电光缆的主要特性(预计值)结构说明:1)铜导体的截面积1.54mm2, 外径为1.4mm。
最大载流量为24A,最大承载功率可达1100W(此时的发热功率为300W,由于护套材料的热阻很小,发热量对电缆及周边环境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2)光缆的其它机械特性(压扁、冲击等)与普通室外层绞式光缆GYFTY相当(详见国家标准YD/T901-2001)。
3) 光缆护套材料以聚乙烯为主,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使用低烟无卤阻燃料、聚氯乙稀等其它材料。
4)光纤松套管的外径为2.75mm,可以容纳2~12根光纤,它们可以是标准的单模光纤(G.652型),但也可以是多模光纤(G.651型)或任何其他标准类型。
各类型对比分析:对于样品一,适合在室内环境下使用,室外环境恶劣保护电缆和光纤的护套容易破损,最小弯曲半径偏小,适合室内弯曲走线。
对于样品二、样品三2-24芯馈电光缆。
因为考虑到在馈电式光缆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拖拽、弯曲、腐蚀、老化、水、高温、紫外线等一系列恶劣环境。
样品二、三的保护套结实,能够在此种环境下起到保护措施。
四、应用中注意问题4.1 电缆接口考虑到电缆的之间的接口会有光纤接头或光纤接线盒,电源接口等多处接口。
光路的走线方式可以如下:集中式的光路如下:分布式的光路如下:为保证设备能正常使用,电源的接线方式为并联,电路的走线方式如下:4.2 适用距离考虑到电能在线路中的损耗过大,可传输距离有限,因此考虑长距离加压降低损耗,而短距离还是采用-48V直流电源,节约成本。
根据情况,可计算出最长光缆应用距离。
假设设备的额定功率是142W,采用交流供电方式。
标称供电电压:220V,45-55Hz;容许工作范围:187-253V可以计算出光纤直放站的总功耗为:4.1.1 长距离交流方案以G网为例计算光缆的最长供电距离,假设目前的距离为最长如图:电路干线上电流为:(1)线路的计算替代电阻R1与R2的之和为:(2)铜导线的电阻率为1.694×10-8Ω×m每公里的电阻为:(3)由于R1、R2值相等,结合(2)(3)能覆盖的最长距离为:(4)由于CG网的设备功耗不同,同样可以依据以上的计算方式,计算出C网的设备最长覆盖距离为1.29千米。
电能损耗与铜导线的截面积有关,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铜导线,传输距离会有所变化。
4.1.2 短距离直流方案考虑到低压直流的电力损耗过大,大功率设备传输距离较近,故只适合小功率设备使用,比如多电梯式的覆盖环境,传输距离计算如下:小设备的设备输出为500mW,电源功率为30W。
电路干线上电流为:(1)线路的计算替代电阻R1与R2的之和为:(2)铜导线的电阻率为1.694×10-8Ω×m每公里的电阻为:(3)由于R1、R2值相等,结合(2)(3)能覆盖的最长距离为:(4)由此可见,直流方案对于小功率设备比较使用,特别适合集中式的分布系统,距离不长,功率不大的多电梯覆盖方式。
如果远端设备为多台,覆盖距离相应也会变短。
变化规则为n台设备,覆盖距离为316/n米。
五、小结对于整个馈电式光缆的应用介绍还是远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试验证明其实施的可靠性,并结合更多的工程实际应用找到更多更优的解决方案。
附:各模块的耗电功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