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需要 动机 情绪 情感

合集下载

心理学试题库

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心理学2 、注意3 、思维4 、情绪情感5 、气质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1 、野生儿的研究表明,()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A 环境B 社会实践C 遗传因素D 个性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反映了思维的()。

A 概括性 B间接性 C 深刻性 D 独立性3 、对刺激尽可能多地做出反应指的是发散思维的()。

A 流畅性B 变通性C 独特性4 、()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

A 气质B 性格C 能力5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B 饱和度C 明度6 、望梅止渴属于()。

A 条件反射B 无条件反射C 第一信号系统D 第二信号系统7 、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

A 理智感B 美感C 道德感8 、司马光砸缸救人属于()。

A 激情B 心境C 应激D 理智感9 、神经特性强、平衡、不灵活,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 多血质B 胆汁质 C黏液质 D 抑郁质10 “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A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三、简答(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

3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四、论述1 、论述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20 分)。

2 、试述《心理学》对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作用( 15 分)。

宝鸡文理学院命题专用纸 2科目:心理学适用年级: 2003 级本科考试时间: 2005 年 7 月试卷类型: B一、名词解释(每题 3 分,共 15 分):1 、心理学2 、个性3 、记忆4 、情绪情感5 、性格二、选择(每题 2 分,共 20 分):1 、听到尖锐的声音会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

A 后效B 适应 C联觉 D 对比2 、“鲜红的”中的“鲜”指的是颜色的()。

A 色调B 饱和度 C明度3 、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状态。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一、动机的概念
1、动机☞内部心理过程 or 内在动力 2、激发、维持、调节 → 活动 二、动机的功能(考点:领 会)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考点(识记)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 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 力源泉。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考点(识记)
诱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第三节 动机理论
考点
一、识记: 1、本能理论 2、匮乏动机 3、成长动机 二、应用: 1、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2、认知与期待理论
一、本能理论 主要观点(识记):
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 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 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 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理解要点:
1、本能是人特定的天生倾向 2、行为受本能驱动
理论简述 1、动机的认知理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 而是来自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解释。 2、动机的期待理论。动机的力量是目标价值与目标期待的 乘积。即,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对校长成功之处的分析与评价 1、校长运用了动机的认知理论原理,用解释和讨论的方式 来提高教职工对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蓝图的认识,从而激发 了动机。 2、校长巧妙地运用了动机的期待理论,通过加深教职工对 总目标价值的理解,提高了对总目标的效价。通过对目标实 现的可能性的讨论,坚定了教职工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教 职工的期待水平。 3、促使教职工根据总目标制定个人行动目标,从而把组织 目标转化成为教职工的个人目标,把学校的事情变成大家个 人的事情,有助于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变为具体的行动。有助 于使每个教职工的行为始终与学校的总目标保持一致,使动 机水平始终保持最高。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消费行为学复习资料

一、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论旅游消费是旅游者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发展和享受的需要,在旅游过程中对食、住、行、游、娱、购这六方面及其他方面所作的花费。

学者们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界定基本上沿袭了消费者行为学对消费者行为的界定,认为消费者行为可以看成是由两部分构成:(1)消费者的行为(2)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指旅游者为了满足旅游愉悦等体验的需要,选择并购买旅游产品的过程。

旅游消费的特点:1)旅游消费的综合性2)旅游消费的体验性3)旅游消费的时效性4)旅游消费的不可重复性 5)旅游消费的弹性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特点:1)旅游消费者行为具有复杂性2)旅游消费者行为受到旅游动机驱使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基础理论:(一)经济学(二)心理学(三)消费者行为学(四)社会学(五)人类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模式:最有代表性研究模式:以格尔伯特为代表的“需要—动机—行为”模式;以米德莱顿为代表的“刺激—反应”模式。

“需要—动机—行为”模式:该模式以旅游者的需要、动机以及行为构成旅游消费行为的周期。

“刺激—反应”模式:该理论认为,行为是刺激的反应。

当某行为的结果能满足人们需要时,在这样的刺激下,行为倾向于重复;反之,行为则趋向于消退。

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两种范式:实证主义和阐释主义两种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意义1. 是营销决策和制订营销策略的基础2. 为旅游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政策制订提供依据3. 有助于旅游者自身作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4. 提供关于旅游者行为的知识和信息二、旅游消费者感知旅游消费者感觉的含义:是指旅游者的身体感受器在旅游消费全过程中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过程。

旅游消费者感觉的类别:根据感觉产生的刺激来源: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按照刺激作用的感觉器官的不同,外部感觉分为视、听、嗅、味和触觉五类,其中,视觉是主导“视觉捕捉”(Visual Capture)。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区别: 1.对象不同,情绪发展较早,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发展较晚,只有人特有。 2. 需要不同,情绪同生物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社会性需要。 3.特征不同,情绪带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持久性。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统称为感情,是表达感情的两个方面。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得以表达。
体语言,如俯身弯腰,在日本社会中被认为是害怕,而在其他地方则不这样认为。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
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 表现各种情绪状态。
面部表情
布什总统的面部表情
身段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由情绪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 如紧张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频率增加等。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同一过程,同一现象,只是强调的不同方面,情感代表感情的内容,情绪代表感情的反映过程。
(四)意志的品质
▪ 自觉性(独立性):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的目的。 (受暗示,武断)
▪ 果断性: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优柔寡断,卤莽草率) ▪ 坚韧性(坚定性):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动摇,执拗) ▪ 自制性: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任性,怯懦)
▪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好奇心、求知欲、兴趣。
七、情绪的调节
1.什么是情绪调节 是指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使情绪发生一定的积极变化。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胃、恐伤肾。”《黄帝内经》
2.情绪调节的方式 (1)合理宣泄 (2)调整认知 (3)心理置换 (4)提高修养 (5)唤回理智 (6)注意转移 (7)文饰(合理化):酸葡萄效应、甜柠檬效应 (8)升华 (9)人际调节

心理学-动机与情绪情感_真题-无答案

心理学-动机与情绪情感_真题-无答案

心理学-动机与情绪情感(总分14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1. 动机2. 生理性动机3. 社会性动机4. 内在动机5. 外在动机6. 主导动机7. 从属动机8. 交往动机9. 成就动机10. 工作动机11. 情绪情感12. 心境13. 激情14. 应激15. 道德感16. 理智感17. 美感二、单选题1. 动机的产生依赖于需要与诱因两个因素,请你确定下列哪项属于诱因?A.水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2. 动机产生依赖于需要,请问下列哪项属于需要?A.水B.饥渴C.寻求水源D.喝水3. 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人出现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适应性反应。

这属于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4. 当人们满足了饥渴需要时会感到高兴,当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会感到恐惧,这属于哪种心理现象?A.感觉B.情绪C.需要D.情感5. 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表现了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6. 义务感、责任感、是非感、善恶感属于下列哪种情感?A.成就感B.美感C.理智感D.道德感7. 动机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请问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性动机?A.繁衍后代B.工作动机C.交往动机D.成就动机8. 人们总是希望自己能成为某一社会群体中的一员,并被其他成员所认可。

这种动机属于何种动机?A.工作动机B.成就动机C.交往动机D.生理动机9. 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了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B.心境C.激情D.应激10. 在活动难度较大时,动机强度越强,工作效率水平会怎样?A.较低B.中等C.较高D.不变三、简答题1. 动机具有哪些功能?2. 动机产生依赖于哪些条件?3.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的区别是什么?4. 外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区别表现在哪里?5. 说明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的区别。

6. 说明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

7. 高成就动机者具有哪些特征?8. 简要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心理学基础知识人的心理

心理学基础知识人的心理

三个记忆系统
4.长时记忆 定义:指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特点:容量无限; 信息以语义编码为主; 信息是静止的、潜伏的; 遗忘包括自然衰退或干扰,以干扰为主。
一.思维
思维、想象与创造
1.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2.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一种内心的体
验。 3. 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 4. 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情绪和情感
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和情感是同一心理现象(感情)的两个不同
方面,情绪是指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感情的内 容。
2. 躯体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神经:12对,分为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混合神经。 脊神经:31对,分管颈部以下身体相关部位的感觉和运动。
3. 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交感神经系统:唤醒有机体,调动有机体的能量。 副交感神经系统: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使有机体储备能 量,维持机能平衡。
二. 按情绪的状态分类(速度、强度、持续时间)
1. 心境:微弱、持久而弥漫性的情绪体验 2. 激情:强烈、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3. 应激:意外或危机状态下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三. 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与道德评价有关的情感体验 2. 美 感:与审美评价有关的情感 3.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一. 兴奋和抑制
1. 兴奋和抑制是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2. 兴奋:静息状态 → 活动状态;较弱状态 → 较强状态 3. 抑制:活动状态 → 静息状态;较强状态 → 较弱状态

动机与情感

动机与情感


情绪情感的功能 一、动机作用 1、激励作用积极情绪激发和引导行为,消 极情绪降低活动积极性。情绪、情感是影 响人的认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积极的 情绪、情感是激起和维持人的行为活动, 提高人的活动效率的因素之一。在追求个 人目的的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情感情绪是 必要的,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痛。


(三)情感种类
1、道德感: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 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在公交车上让座。 2、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对认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 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与人的求知欲、好奇心、探求和热爱 真理的需要相联系的。 3、美感:依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外观时产生 情感体验。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或缺乏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 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是人脑对 11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例:饿与渴的不平衡与缺乏状态;生理需 要,受尊重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特点:
(1)需要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是对一定客事物的需 求。比如,人作为生物实体,为了维持生命、延续种系, 当肚子饿、口渴时就有对食物、水的需求,这些需求反映 在人脑中,为人所感受,就成了求食等基本的需要。同样 ,人又是社会实体,不能离开群体与社会而孤立地生活, 于是人就有了在群体中交往、劳动等社会性需要。所有人 的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客体的。


二、情绪情感的区别
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一般和人生理需要相联系,情 感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正义感。 2、发生角度讲,情绪发生较早,动物与人共同具有,情 感发生较晚。 3、反映角度来讲,情绪带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暂 时性、表浅性、外显性,情感的性质则稳定、持久、深刻 、内隐。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表现;而情感则显得更 加深沉,经常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以微秒的方式流露出来 。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2)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2)
情绪管理
教授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 对学习挑战和困难。
工作中的动机激励与情绪调节
动机激励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提供具有 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给予适当的奖励 和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 动机,提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情绪调节
帮助员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工 作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和心理健康。
讨论情绪调节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介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学业动机与学习成效
探讨学业动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 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动机水平。
05
动机与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中的动机激发与情绪管理
动机激发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有趣 的学习内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奖励 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 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情绪调节动机
情绪还可以调节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例如,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个体的努力动机 ,促使个体更加专注于任务;而过度的焦虑可能导致个体的动机受到抑制,影响 任务的完成。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
动机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动机和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动机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 另一方面,情绪也可以影响个体的动机状态。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个体的行为更加灵活和适应环境。
人际交往中的动机与情绪情感运用
动机驱动
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通过满足他人 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 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VS
情绪表达与理解
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 情绪和需求,提高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质 量。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情绪和感 受,避免造成误解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按照需要的层次划分:
•需要可以分为:
•生理、
•安全、
•爱、
•尊重、
•自我实现。

二、动机
动机:引起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之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内在心理动力,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原因,是个体基于某种欲望或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前提,动机是需要的反映和表现。

三、饭店顾客的三种基本的消费动机
1、生理性消费动机:主要是由消费者生理性需要所引起,为维持、保护、延续和发展其自身生命需要而产生的各种购买动机。

又叫做本能动机或生理动机,是消费者心理性购买动机的基础。

2、心理性购买动机:主要是由消费者心理性需要或社会性、精神性需要所引起,为满足维持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等需要而产生的各种购买动机。

3、社会性消费动机——是由于消费者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满足社会性需要消费动机。

四、饭店顾客的具体消费动机
1、求实动机:以追求商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买动机,其核心是“实用”和“实惠”。

具有这种动机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劳务时,特别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主要功能、售后服务,讲求实用、好用、耐用,而不大看重商品的外观、造型、色彩或者商品的品牌、包装装潢和新颖性等
2、求便动机:是以追求饭店服务的方便性,如预定方便、入住方便、服务方便
等。

3、安全动机:追求饭店服务具有高度的安全保障,包括生命健康、财产安全、隐私安全。

公务客人和商业客人还追求商业秘密安全。

4、求廉动机:表现为注重饭店服务的价格,而将方便性、舒适性等要求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上、
5、表现动机(炫耀动机)
6、享受动机与舒适动机
7、求静动机与求动动机
8、好奇动机
9、求名动机
10、求质动机
11、从众动机
五、情绪
情绪的概念:是指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

基本分类:
•快乐:盼望的目的达到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悲哀:与所热爱的事物失去以及所盼望目的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愤怒: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受到妨碍而积累的紧张情绪到
•恐惧:是试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
六:如何感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七、情绪和情感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基础不同
•(2)主体不同
•(3)是否情境性,深刻、稳定和持久
•(4)强度不同
•2、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