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学会调节情绪,以应对生活 中的挑战和压力。
情感疗法
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治疗,如通过表达和释放悲伤、 愤怒等情绪来促进心理康复。
情绪管理
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识别和管理情绪,提高自我 控制和适应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员工心理健康
关注员工情绪和情感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以提高员工的 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情绪通常与生理反 应和外部环境刺激相关,而情感则与认知和价值观 相关。
情绪与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与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与 人类的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决策等方面密切相关 。
学习目标
02
01
03
掌握情绪与情感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了解情绪与情感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分析。
认知评价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认知评价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性作用,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触 发因素。
详细描述
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的产生取决于个体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评价。个体对情境的 认知解释和评价过程决定了情绪的性质和强度。生理反应和外界刺激只是作为触 发因素,通过大脑皮层的认知评价过程转化为情绪体验。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 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与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与情感的发展 • 情绪与情感的调节 • 情绪与情感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它们在人类生 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学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1、动机☞内部心理过程 or 内在动力 2、激发、维持、调节 → 活动 二、动机的功能(考点:领 会)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与维持功能
考点(识记)
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 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 力源泉。 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考点(识记)
诱因 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 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第三节 动机理论
考点
一、识记: 1、本能理论 2、匮乏动机 3、成长动机 二、应用: 1、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 2、认知与期待理论
一、本能理论 主要观点(识记):
有机体生来即具有一些特定 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 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 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理解要点:
1、本能是人特定的天生倾向 2、行为受本能驱动
理论简述 1、动机的认知理论。重要的人类动机不是来自客观的事实, 而是来自人们对客观事实的解释。 2、动机的期待理论。动机的力量是目标价值与目标期待的 乘积。即,动机力量=效价×期待 对校长成功之处的分析与评价 1、校长运用了动机的认知理论原理,用解释和讨论的方式 来提高教职工对总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蓝图的认识,从而激发 了动机。 2、校长巧妙地运用了动机的期待理论,通过加深教职工对 总目标价值的理解,提高了对总目标的效价。通过对目标实 现的可能性的讨论,坚定了教职工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教 职工的期待水平。 3、促使教职工根据总目标制定个人行动目标,从而把组织 目标转化成为教职工的个人目标,把学校的事情变成大家个 人的事情,有助于把教职工的积极性变为具体的行动。有助 于使每个教职工的行为始终与学校的总目标保持一致,使动 机水平始终保持最高。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动机和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中,动机和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一些与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情绪的定义与分类等。
一、动机的类型1. 生理动机:生理动机是基于生物需求的动机,例如饥饿、口渴、疲劳等。
生理动机驱使着我们去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2.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动机,包括社会认同、归属感、尊重和关爱等。
社会动机推动着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和关系。
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我们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追求相关,如追求竞争胜利、获得荣誉、实现自己的目标等。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1.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动机是推动行为发生和持续的内部力量。
我们的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动机,例如为了满足饥饿的生理动机而去寻找食物。
2. 动机影响目标设定:我们的动机会影响我们设定的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我们可能会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以达到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欲望。
3. 动机调节行为:动机可以调节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动机和努力,以改进结果。
三、情绪的定义与分类1. 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的反应,通常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体验。
情绪可以是积极的,如喜悦、幸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愤怒、悲伤。
2. 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情绪,包括喜悦、愤怒、恐惧等。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例如羞愧、惊喜等。
四、动机与情绪的关系1. 动机驱动情绪:动机可以驱动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
例如,当我们达到了一个重要的目标时,我们可能会体验到喜悦和满足的情绪。
2. 情绪调节动机:情绪可以调节我们的动机和行为。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可能会避免面对恐惧的情境。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心率、血压和其他心血管参数。例如, 当人们感到害怕或生气时,心率和血压可能会升高。
内分泌系统在情绪中的作用
激素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体 验。例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在应对压力时释放,引发战斗或逃跑 反应。
皮质醇
催产素
催产素是一种与亲密关系和信任相关 的激素,它可以影响人们的社交行为 和情感体验。
心理学概论第7章情绪和情感
目
CONTENCT
录
•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 情绪和情感的生理机制 • 情绪和情感的理论解释 • 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 情绪和情感的调节与控制
01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பைடு நூலகம்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情绪通常指个体在面对外部刺激时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反应,而情 感则指个体对事物的主观感受和态度,更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
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交织,情感往往基于情绪,情绪的表达也能反映 出情感。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们是人类行为和心 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认知、动机、行为和社会互动 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情绪和情感在心理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 理机制至关重要。
02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基本情绪分类
快乐
悲伤
愤怒
恐惧
厌恶
指个体感到满足和愉悦时 所体验到的情绪,通常与 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 足有关。
指个体失去某种重要事物 或遭遇不幸时所体验到的 情绪,通常伴随着失落感 和痛苦。
指个体受到威胁或感到不 满时所体验到的情绪,通 常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反应 和行为冲动。
心理学中的情绪与动机

心理学中的情绪与动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情绪和动机就像两个形影不离的伙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决策。
它们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具有关键意义。
情绪,简单来说,是我们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况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反应。
它可以是喜悦、悲伤、愤怒、恐惧、惊讶等等。
这些情绪的产生并非毫无缘由,而是由我们的大脑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评估后产生的。
比如,当我们收到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时,喜悦的情绪会油然而生;当面临威胁时,恐惧会占据我们的心头。
情绪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能够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中,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
其次,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当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中时,思维会更加敏捷,创造力更强;而在消极情绪下,可能会变得思维狭窄,难以集中注意力。
此外,情绪还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的情绪状态会通过表情、语言和肢体动作传递给他人,从而影响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与我们的互动方式。
动机则是推动我们行动的内在力量。
它驱使我们去追求某种目标,满足某种需求。
动机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来自于我们内心对某件事情的热爱和兴趣,比如因为喜欢绘画而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创作。
外在动机则是由外部的奖励或惩罚所驱动,比如为了获得奖金而努力工作。
内在动机往往能够让我们更加持久地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并且在过程中体验到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因为我们是出于自身的意愿和热情去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外部的回报。
相反,过度依赖外在动机可能会在奖励消失时失去行动的动力。
情绪和动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动机。
当我们处于积极的情绪中时,往往会更有动力去追求目标,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而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削弱我们的动机,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力,从而失去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动机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
心理学课件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2)

教授学生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 对学习挑战和困难。
工作中的动机激励与情绪调节
动机激励
通过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提供具有 挑战性的工作任务、给予适当的奖励 和晋升机会等方式,激发员工的工作 动机,提高工作绩效和满意度。
情绪调节
帮助员工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 会管理和调节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工 作压力和挑战,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 和心理健康。
讨论情绪调节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作 用,介绍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
学业动机与学习成效
探讨学业动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以 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业动机水平。
05
动机与情绪情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中的动机激发与情绪管理
动机激发
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提供有趣 的学习内容、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奖励 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 学习积极性和效果。
情绪调节动机
情绪还可以调节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例如,适度的焦虑可以激发个体的努力动机 ,促使个体更加专注于任务;而过度的焦虑可能导致个体的动机受到抑制,影响 任务的完成。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
动机与情绪的交互作用
动机和情绪是相互作用的,它们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动机可以引发相应的情绪体验; 另一方面,情绪也可以影响个体的动机状态。这种交互作用使得个体的行为更加灵活和适应环境。
人际交往中的动机与情绪情感运用
动机驱动
了解他人的需求和动机,通过满足他人 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 促进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
VS
情绪表达与理解
学会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 情绪和需求,提高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质 量。同时,也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情绪和感 受,避免造成误解和冲突。
心理学基础:第七章情绪

二、情绪状态
(一)心境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不 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的体验,具有弥散 性,即以同样态度去看待周围一切事 物。
(二) 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强烈而又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侯耀华给获奖教师下跪
赛场上发生争执的运动员
(三)
பைடு நூலகம்
应激
应激是指对出乎意外的紧急情况所作的反应。
图7-13 911现场群众的情绪状态
三、应激的应对
1、自我控制:2、情绪隔离: 3、情绪疏泄:4、积极评价:
1、躯体性压力源:
图7-30:帕瓦罗蒂说:他的 错误不在音乐,而在身体。
2、心理性压力源:
3、社会性压力:
图7-31:学生考前的紧张
图7-32 SARS期间购物
图7-33 沙尘暴期间上街
4、文化性压力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发生碰撞 就会产生压力。
(二)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强调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她认为,我们直接地、自动 地并且几乎不由自主地评价着我们所遇到的任何事情, 评价补充着知觉并使个体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虽 然所有的评价都有感情体验的成分,但是只有当这种倾 向很强烈的时候,我们才能称之为情绪。 阿诺德对情绪和情感进行了区分。她认为情绪的活动模 式产生于对知觉的或想象的客体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 而情感的活动模式产生于某些事物对我们发生作用的是 有益的还是有害的评价。
情绪一般被定义为:是一个人对于客观 对象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的主观体验。 当我们想了解自己之所以产生某种特殊 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从自己的需要、 客观对象角度寻找情绪产生的原因。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包括自身状态与其主观状态是否一 致而引起的体验与反应。
7第七章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第一节动机与行为一、动机的定义(一)需要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差下生”、心理障碍)都在一定程度上与需要的满足与否有关。
1、定义: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或缺乏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例:饿与渴的不平衡与缺乏状态;生理需要,受尊重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需要的特点:(1)需要总是有一定的客观对象,是对一定客事物的需求。
比如,人作为生物实体,为了维持生命、延续种系,当肚子饿、口渴时就有对食物、水的需求,这些需求反映在人脑中,为人所感受,就成了求食等基本的需要。
同样,人又是社会实体,不能离开群体与社会而孤立地生活,于是人就有了在群体中交往、劳动等社会性需要。
所有人的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客体的。
(2)需要是个动态的过程,随着需要得到满足而减弱,随着个体缺乏某种东西而增加,在不同时期需要的类型也不相同,即所指向的客体不相同。
(3)需要具有驱动性,是人的行为的内部动力源泉,总是同人的活动联系着,它推动着人以一定的方式向一定的方向行动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4)需要常以意向、愿望、动机和兴趣的形式被人体验着。
3、根据需要的来源来分: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劳动、学习、娱乐、交往);按需要的对象来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知识、文化艺术、道德、审美)。
(二)动机的概念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
动机以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
动机是需要动力作用的直接体现。
当需要以意向和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时,不一定会引起人的行为活动,而动机总是和活动联系着的。
比如想去旅游,但如果没钱也没时间,这种需要是以愿望的形式被体验着的。
等到工作了,有了钱,又有很多假日,于是旅游的需要就进一步上升为动机,开始行动了。
(三)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引起和发动人的活动,调动人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txt20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1、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动机的功能:(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调节和维持功能
3、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4、动机的产生: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是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5、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按需要的不同性质) (1)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源泉不同)。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适度的奖赏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赏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这就是德西效应。
(3)主导动机与从属动机(根据动机在行为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6、从属动机:在行为动机中,有的动机出于辅助从属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偏弱,称为从属动机。
7、社会性动机:是以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涉及个人的工作、交往、对成就的追求等多方面。
8、交往动机:个体愿意归属某一团体,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友谊、支持、合作与赞赏。
它是个体愿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内在需要。
9、交往动机产生的原因:合作、情谊、归属
10、成就动机:人们力求获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事情,会努力克服困难,尽力达成目标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11、成就动机的特征:(1)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 (2)具有坚定信念 (3)正确的归因方式
12、工作动机:最有效能、最为复杂的社会性动机之一,是一种使个体努力工作,高质量创新并不断完善自己工作的动机。
13、较有代表性的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认知与期待理论。
14、本能理论:有机体生来就具有一些特定的先天倾向,这些倾向是维持生存所不可缺少的,人们的行为是受这些本能力量所驱动的。
它不能解释人所有的动机行为。
1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将需要分为不同的五种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构成了一个需要等级,在不同情境下激励和引导着个体的行为。
在需要层次中,层级越低,力量越强大。
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性动机。
然而,一旦较低层级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据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但这种需求层次的等级也不是绝对的,有时会在低级需要尚未得到满足之前,去寻求高级需要。
16、情绪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17、情绪:它包括在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在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在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当情绪产生时,这三种层面的共同活动构成了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18、情绪与情感:(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感更多的是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2)从发生的早晚看,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
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它是随人的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3)从反映特点看,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表浅性与外显性。
情感
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4)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依存,相互交融在一起。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离开情绪的情感是不存在的。
而情感的变化往往也反映了情感的深度,在情绪的变化过程中,常常饱含情感。
19、情绪的基本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
20、情绪按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持久性等指标可以分为:心境(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应激(在意外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21、情感的种类:道德感(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2、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表情(“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表情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语调表情。
23、情绪情感的功能:(1)动机作用。
情绪具有激励作用。
它以一种与生理动机或社会动机相同的方式激发和引导行为。
情绪被视为动机的指标。
它可能与动机引发的行为同时出现,情绪的表达能够直接反映个体内在动机的强度与方向,它被视为动机潜力分析的指标。
(2)调控功能。
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
(3)健康功能。
人对社会的适应通过调节情绪来实现的,情绪调控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身心健康。
积极的情绪有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人的各种疾病。
(4)信号功能。
情绪的外部表现是表情,表情具有信号传递的作用,属于一种非言语性交际。
人们可以凭借一定的表情来传递情感信息和思想愿望。
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际关系的纽带。